关于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的研究
浅析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控

Absr c :T e c n tu t n q lt s e te l mp ra t ih te p c fmo enz to c eeai g ta t h o sr ci uai i xr mey i otn .W t h a e o d riain a c lrtn ,Chn s b sc ifa tu t e c n t to s o y ia' a i nr sr cur o sr in i uc
摘 要 : 质量 重 于泰 山。随着现 代化 步伐 的加快 , 国基 础设 施建设 正 以前 所 未有 的规模 在全 国展 开 , 于公 路 建设 , 于多年 来工程质 工程 我 对 由 量通 病具有 极 大 的危 害性 和 一定 的顽 固性 , 因此 加强质 量 通病 的研 究和 预控 是一 项 重要 的任务 , 同时质量 问题 越 来越 成 为人 们 关 注的 焦点 , 因
关 键词 : 路 ; 路 工程 ; 公 公 工程 质量
Ke r s ra ;o degn e n ;rjc u i ywo d : od ra n ie r g poet a t i ql y 中图 分 类号 : 4 U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 6 4 1(01 2 — 0 2 0 10 - 3 12 0)2 07 — 2
・
7 2・
价值 工程
浅 析公 路 工 程质 量 通病 及 预 控
A ayi o o n ls f mmo a t r be g w yE gn eiga dP e c n rl s C nQu lyP o lmsi Hih a n iern n r - o to i n
1 软 土地 基 超 限 沉 陷 以避免接茬处超厚 , 实不足。 压 ③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 , 禁超厚填 严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 抗剪强度低 、 承载能力低的特性。 在软土上 土。 ④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 , 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 充夯实。 用适 ⑤ 修建路基或桥 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 陷、 滑 坍塌等 , 近年修 冬 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 下回填压实 , 避免填土压实密度 筑 的某工程 的一座 通道桥 , 下部 构造 为分离式扩大浅基础 , 其 上部 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⑥ 回填几种土时 , 不能仅用某一种土 验收时沉降竞达十余厘米 , 经约请地质勘察部 门及设计人到场对 出 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 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 , 而应按填 现的原因进行 分析 得知 , 由于软 土地基 的超 限沉降引起 , 是 后采取 土 的不 同类 别 , 相 应 土 的若 干 组 击 实试 验 , 值 应 符合 相 应 规 定 。 做 取 预压 方式至使沉降稳定 , 再调整纵断 , 以满足使用要求。 对软土地基 3 沥青 路 面 早 期破 损 主要采取 以下方法 : ①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 的土 , 对基底进行加 固。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 两年内出 ②设置 白灰粗砂桩 , 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 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 软 现 多处 或 大 面积 裂 缝 、 损 。 原 因主 要 有 : 破 其 施工 控 制 问题 。 目前 , 路 土地 基成孔后 , 筛选 生石灰块 加水泥、 粗砂拌 匀后填充 , 用木棍捣 面 工程 片面追求平整度 , 忽视压 实度 的要求 : 而 材料到场及终压 温 实 , 生 石灰 块 遇地 下水 消 解 后 , 充 料 体 积 膨 胀 , 到 挤 压 土 基作 当 填 起 度偏低 , 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 压 i 材料配合比不当, 基质 沥青未 用, 提高 了路基承载力。③石灰 、 水泥稳定碎石法 : 是用于苇塘、 稻 达标 ; 路面基层甚至路床 、 基底承载力不足, 弯沉值过大。 另外, 由于 田、 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 的处理 。 排水 、 清淤 、 清除草根植被后, 将石 路面基层材 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 , 也会引起早期破 灰和水泥混合 , 再将碎 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 , 然后摊铺压 实养护。 ④ 损。此病害是雨 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基, 降低路 基路 对 路 基 采 取 强夯 、 压 等 措 施 或使 用 土 工 织 物。 预 面 的稳定性和强度 , 造成局部变形 , 扩展成 网状裂缝。 碾压 中产生的 2 高填土下沉 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 , 但在水 分侵蚀及阳光照射 深 填 、 填 、 填 半挖 、 头 引道 高填 土 或立 交 桥 互 通 匝 道 填 方 高 半 桥 下 , 为 促 使 面 层 沥 青 混 凝 土 疲 劳开 裂 的催 化 剂 , 大 缩 短 沥 青 路 成 大 面寿命。 预防措施有 : ①不要片面追 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 , 要 作者简介: 文强( 9 8 , , 胡 17 一)男 天津人 , 助理工程师, 究方向为道路、 研 桥梁 全面考虑基层 、 面层 的综合强度 、 舒适性、 安全性和耐久性。② 在沥 工程 。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24762

浅析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 分析了公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及原因。
并对公路工程常见的防护工程和主要因素病害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桥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对于公路建设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 因此 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是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路工程项目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公路施工单位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
因此,对公路工程的质量主要通病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主要因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断板基底脱空、伸缩缝破损等。
、桥头跳车台背路基明显沉降、凹陷、伸缩缝破损、台背处错台。
、 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不平整、局部沉陷或塌陷、行车颠簸等。
、 软土地基超限沉陷、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行使的是政府监督职能 要在施工中把好质量关 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才能有效地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 要求建设单位有明确的制度、监理单位有明确的目标、施工单位有明确的措施 并在合同文件、监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明确、具体的体现。
下面对公路常见几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逐一分析 并提出相应 的防治措施。
(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由于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 或者不重视路面基层质量。
由于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较大 会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强度、稳定性、均匀性。
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技术指标 使用合格路用水泥 同时禁止使用小窑水泥。
另外 板块混凝土的过振会产生离析 也会导致板块裂缝 所以振捣时要注意易产生不密实部位的振捣 防止发生过振而使混凝土离析。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
标签: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1 前言1999年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交公路发〔1999〕79号)规定:“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通病的研究和治理,对高填土下沉、软土地基超限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水泥路面断板开裂、路面不平、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隧道衬砌渗水、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预应力结构管道压浆不实等质量通病必须制定预控措施。
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对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为切实控制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 我国公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交通部风懋润总工程师曾专门撰文总结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六项质量通病及其原因:(1)软弱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工后沉降过大,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纵向裂缝(沥青路面)或断板(刚性路面);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2)雨水进入面层引起面层网裂、变形和局部松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和基层质量不好引起冲刷唧浆、网裂、变形和坑洞,这种现象较多;(3)半刚性结构层厚度不足和工艺水平低,使路面产生早期结构性破坏;基层工艺水平不高,平整度差,使沥青面层厚薄相差较大,引起路面平整度较快降低;(4)面层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以及基层材料设计和工艺不合适等原因,使面层横向裂缝过多;(5)面层粒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开放交通1-2年,行车道就产生轻重不一的泛油现象,使表面粗糙度显著下降,抗滑性能衰减较快,这种现象相当普遍;(6)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不佳,细料和沥青用量偏多,使路面产生严重辙槽(车辆大型化和严重超载也是原因之一)。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一、施工质量通病公路工程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技术、环境、人员等方面的原因,公路工程施工中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下面介绍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
1. 不可避免的地层问题地层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直接决定了路面的质量。
但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不同的区域会存在不同的地层问题。
例如,一些地区出现了土质地基不均匀、地裂缝等问题,导致路基不稳定,路面易坍塌、变形。
而在一些岩层地区,又可能存在岩层断裂、石渣等问题,对公路工程建设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 交通安全问题交通安全是公路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道路的宽度、坡度、弯角等都会影响行车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不当、标志标线设置不合理等原因,容易出现交通安全问题。
例如,交叉路口、桥梁、隧道等建设的不够安全,或是在施工过程中未进行安全保护措施,都会引起交通事故。
3. 设计问题设计问题也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工程规划、设计、评审等环节中,若存在漏洞或设计不合理,都容易在对应的施工阶段发现问题。
例如,一些地区降雨量大,设计上忽略了排水问题,导致路面易积水或产生洪水。
4. 材料质量问题公路工程的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
但是在采购、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存在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水泥质量控制不严格,原材料的配比不科学等。
二、防治措施针对施工质量的通病,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和交通安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治措施。
1. 厉行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所有工序必须要有相应的质量规定和检查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和把控。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反馈。
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的检测标准检测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方案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方案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公路工程质量问题不仅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预防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就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方案进行探讨。
一、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分析1. 材料质量不合格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大量的材料被应用于道路、桥梁、隧道等各个部位。
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由于利益驱使,可能会使用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2. 施工工艺不规范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或者图快,可能会采取一些不规范的施工工艺,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3. 设计方案不合理在一些情况下,设计方案可能存在问题,如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不当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4. 施工管理不达标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一些施工单位可能会存在施工管理不达标的情况,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以上是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一些主要原因。
下面,我们从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设计方案和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二、材料质量预防措施1. 加强材料质量监管加强对公路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各类材料的抽检,确保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严格材料采购合同管理在材料采购之前,要与供应商签订严格的采购合同,并约定材料质量要求,对不合格材料进行退货和赔偿,确保材料质量。
3. 建立材料追溯制度健全公路工程建设的材料追溯体系,将每一批材料的来源、生产厂家、运输过程等信息记录清楚,确保材料质量可溯源。
三、施工工艺预防措施1. 严格施工工艺管理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施工工艺管理制度,对施工工艺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2. 做好施工工艺验收对施工工艺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3. 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其预控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浅探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频繁出现一些质量事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本文笔者通过对质量通病的研究分析,提出一些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预控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nstruction, china’’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nationwide.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quality problems draw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some quality accidents occured frequently directly relate to the safety of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ublic, causing much attention 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mon fault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the common faults; precontrol中图分类号: f54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对于公路建设,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浅探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措施

浅探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措施发布时间:2023-03-17T07:49:42.851Z 来源:《建筑创作》2023年1期作者:卜莹丽[导读]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快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卜莹丽61240119801025****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快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近年来,施工质量事故频繁,如桥梁坍塌、路基沉降等,这些对驾驶人员和周边人群的生命安全具有较大的威胁,有关部门应当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这才是对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负责的表现。
因此,本文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进行详细的阐述,以及提出科学可行的预控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预控措施;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一直是业内人士十分苦恼的问题,毕竟工程质量通病若是未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安全出行[1]。
同时,针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可知其具有较强的顽固性和危害性,所以加强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艰难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在此情形下,施工单位必须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加大研究和治理力度,深入研究高填土下沉、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隧道衬砌渗水和软土地基沉降等质量通病及其产生原因,结合现有基础提出专项可行的预控措施,以此保证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为人们的出行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1、高填土下沉及预控措施1.1产生原因通过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进行详细的分析,部分路段在通车一段时间后频繁出现下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的易发路段进行详细调查,发现这些路段普遍存在深填、半填半挖等情况。
追根究底,主要是因为施工质量或材料质量未能达到相关标准,才会引发高填土下沉问题。
如,压实控制不足、分层厚度超出标准、冬季未能及时做好保温措施,等等。
材料压缩系数过大、盲目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和未能严格把控好材料配比等。
材料和施工因素均是影响实际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路面变形、下沉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析当前,我国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必须认识到的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通病已然成为了阻碍施工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根据通病的类型,提出的防治措施也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满足解决不同类型的通病的要求,这一点必须加以注意。
1管理方面的通病管理问题无论对于任何领域而言都十分重要,对于公路工程领域来讲同样如此,为了提高公路工程管理水平,有关人员已经实施了很多管理措施,但通病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1盲目赶工现象这一现象在公路工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总的来说,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点,首先工期提前会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其次,受种种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有效工期减少也会造成上述现象的发生。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而言,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来实现:(1)要确定导致工期提前具体由施工的哪一方造成,如由承包商造成,则需要由承包商承担责任,反之则否,这样才能具体明确责任的承担者,对于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价值。
(2)如果工期提前不是由承包商造成,而是由具体的施工企业造成,那么由于赶工所带来的一切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则必须要施工企业进行承担。
(3)如果工期提前的现象是由建设单位造成的,那么问题的解决也应从建设单位入手,在赶工期间发生的一切资金以及人力与物力方面的投入均需要建设单位来负责。
1.2指定分包与采购指定分包与采购的现象在工程中也时有发生,当前已经被认为是工程通病的一种,同时,对这一现象的防治也成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效果的关键。
通过对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行业内主要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1)一般情况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是不允许任何利益体以任何理由发生上述现象的,一旦发生必定要给予其严肃处理(2)严禁建设单位及相应人员、监理人员向承包商推销工程构件、工程材料等物品。
(3)特殊材料需业主统一采购的应在招标文件中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的研究
摘要:质量责任,重于泰山。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路基沉陷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对于公路建设,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要把好质量关,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效地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我们要求建设单位有明确的制度、监理单位有明确的目标、施工单位有明确的措施,并在合同文件、监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明确、具体的体现。
下面对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逐一分析,供参考:
一、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
(2)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应拼严,控制跑模,防止漏浆。
(3)钢模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
(5)混凝土振捣要密实,应不漏振不过振。
二、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
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1)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
(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
(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
(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
(6)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三、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
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
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
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
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
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
预防措施有:(1)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
(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
(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
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
(5)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四、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
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近年修筑的某工程的一座通道桥,其下部构造为分离式扩大浅基础,上部验收时沉降竟达十余厘米,经约请地质勘察部门及设计人到场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得知,是由于软土地基的超限沉降引起,后采取预压方式至使沉降稳定,再调整纵断,以满足使用要求。
对软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对基底进行加固。
(2)设置白灰粗砂桩,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成孔后,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用木棍捣实,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填充料体积膨胀,起到挤压土基作用,提高了路基承载力。
(3)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是用于苇塘、稻田、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
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将石灰和水泥混合,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然后摊铺压实养护。
(4)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五、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由于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
如某工程预制T 型梁,因波纹管不畅而未引起重视,导致压浆不实,经超声波无损检测后发现孔道内出现空洞,最终废弃,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声誉的损失,给业主造成工期的延误,故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1)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
(3)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
(4)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
(5)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
六、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施工控制不好,平整度衰减很快。
如果道路不平,会降低车速,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基准线或滑靴失控,从目前路面施工情况看,滑靴已基本取代基准线但仍有其局限性。
因此,施工时应从路基开
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
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七、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由于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或不重视CM(20 路面基层,或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大,而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强度、稳定性、均匀性。
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技术指标,使用合格路用水泥和低碱含量水泥,同时禁止使用小窑水泥。
另外,板块混凝土的过振,会产生分层离析,也将导致板块裂缝,所以振捣时要注意易产生不密实的部位的振捣,防止发生过振产生的混凝土分层。
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为防止断板、开裂现象的发生,可采用碾压式干硬性混凝土,同时预留的伸缩缝必须符合要求。
总之,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必须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齐抓共管,才能使我们的质量有根本的改观,才能建成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