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东卷·T9-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附答案详细解析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带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 文本试卷分第I 和第II 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 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________________。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________________”,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肆虐 凋凌 B .集结 昼夜兼程 C .版图 稚嫩D .嫣然 抱憾退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席卷 系 扩展B .笼罩 停 扩展C .席卷停 扩充D .笼罩系 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 .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 .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 .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她知人善任,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

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

2017年山东卷(语文)含答案

2017年山东卷(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草木凋凌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的声音..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肆虐凋凌B.集结昼夜兼程C.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2017山东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7山东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7山东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高考是让学生迈入高等学府的一次重要考试,入场券需要学生靠努力和坚持换取而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山东语文高考真题,仅供大家参考!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是中华文明最早成书的经典之一,里面有大量劳动场面的描写,浓缩了广大民众辛勤工作的身影。

《国风》中最长的诗是农事诗《七月》,起首“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段描述,说的是周历九月时,妇女们就在为严冬准备粗布衣服,而农夫正月里就在修理农具,二月下地春耕,妻子小孩把饭菜送到田边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

以下七段又用平铺直叙的手法,顺着农事活动的季节性,叙述豳地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状况。

农活一桩接一桩,根本没有歇息之时。

虽然辛苦,但农夫懂得“人勤地生宝”的道理,对劳动从没有丝毫的抱怨。

偶尔也能“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享用汗水换来的佳肴。

辛勤工作在他们看来不仅是谋生手段,也是他们的存在方式。

《芣苢》是一群妇女采集车前子时随口唱的短歌:“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劳动中一唱三叹,苦中有乐,后人平心静气地咏诵这些诗句,仍能感受到她们劳动中辛勤而欢悦的情感。

当然,民众出于勤劳的本性,对不劳而获的贵族老爷总是看不惯的,《伐檀》中就有这样的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尚书》是上古官府重要文献的汇编,反映底层民众生产生活状况的记载不多。

提到辛勤工作之事,不少是指君王和官员勤于政务,如《皋陶谟》中称赞帝尧德行时说“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不过,统治者对于民众的勤劳是高度认同的,甚至认为官员们做事要像农民种地那样勤劳才是正道。

如《盘庚》中希望部属“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反之,“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大诰》中则感慨“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

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高考的地位,在无形中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不能否认高考对语文的推进作用,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石遗先生曾谓:“论诗必须诗人,知此中甘苦者,方能不中不远,否则附庸风雅,开口便错。

”确为不易之论。

从形式上审查,普里查特关于诗歌鉴赏的表述规范且近乎完美,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操作性。

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庸”的本质。

严格说,悟诗比解诗更重要。

南宋严羽借禅喻诗:“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民国时期有教授讲诗,一堂课下来,只一首一首朗诵,顶多在精妙之处停顿,连声感叹。

行家眼中,这种做法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情感,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

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民国时期,学术体制化与管理表格化尚不发达,还能容忍如此行为。

再往前看,释迦、孔子来教现代大学怕也难适应。

释迦说法,多以色相示人,游戏神通,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孔子亦多喜怒不测,言行每出其门人意料之外,有时极正经,有时却只开开玩笑。

如此新鲜活泼,春光烂漫,很难保证不被习惯于标准化的管理者说成调笑宴宴。

全世界的学术圈越来越迷恋于自我发明的一套言说方式,甚至将这种言说方式视作身份证明,尽管经不起推敲与追问。

对数字、公式、模型等理性语言的迷恋折射出论文价值的真实来源。

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加速,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差不多都是以论文为呈现形式。

在众多文体中,论文的优先地位得以彰显并逐渐巩固,科学研究范式获得众星捧月般的尊崇。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人文社会学往往被冠以人文社会科学之名,因为,不加上“科学”两字,很难在学科分类日益细琐的现代知识体系里占据一席之地。

2017高考山东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2017高考山东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天..,草木凋凌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声音轻轻呼唤,..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凋凌B.集结昼夜兼程C.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答案】1.A2.A3.C【解析】1.试题分析:A项“凋凌”应为“凋零”。

2017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中字音题的取消对语言文字教学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山东高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

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

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

2017年山东高考真题语文含答案解析

2017年山东高考真题语文含答案解析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 3 分,共15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 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凋凌B.集结昼夜兼程C.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 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 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 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4.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 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他知人善任,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

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

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

2016 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 知人善任B. 揠苗助长C. 运筹帷幄D. 不言而喻5.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含答案

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她知人善任,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

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握苗助长。

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

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知人善任B.Jg苗助长C.运筹帷幄D.不言而喻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二C.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答案详细解析
2017·山东卷·T9-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相关题目。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贞幼聪敏,有至性。

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

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

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

”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

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

及高祖受禅,暠还
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

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
为记室,辟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
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

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
览而奇之。

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 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

”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

顷之,敕起还府。

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
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

”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

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
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

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
事。

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

”是夜卒。

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
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

”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奇:稀奇
B.工.草隶虫篆工:擅长
C.唯贞与卓独不坐.坐:受株连而获罪
D.贞累启.固辞启:禀告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的意思是堂舅尚书王筠惊奇他有高雅的情趣。

所以“奇”,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以……为奇、认为……不一般、惊
奇。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晋太傅安九世孙也.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太建五年,贞乃.还朝良乃.入,具告沛公
D.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B项,都是“假如”“如果”的意思;A项,前一个表判断,后一个是句末语气词;C项“乃”,前一个是“才”的意思,后一个是“于是、就”的意思。

D项,前一个:于是,后一个:凭借、依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B.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C.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D.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答案】B
【解析】给文言文断句,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句意,本句意思为:父亲谢蔺因母亲阮氏去世,不吃饭哭泣到眼中出血而死。

家人宾客害怕谢贞也会这样,叔父前往华严寺,请禅师来为谢贞说法。

然后寻找句子一些特定的名词、动词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

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

另外要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长辈称赞。

B.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他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

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亲笔所作。

C.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D.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

他忧病而死后,后主下令长期供他儿子吃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不正确。

文中“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这一时期未能孝顺母亲。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

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6分)
(2)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4分)
【答案】(1)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

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

(2)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好,到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去探望他,问他身后之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

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

第(1)句关键词得分点:度、因、辙辞以疾(定语后置句)、雅;第(2)句关键词得分点:友善、笃、省、后事。

【参考译文】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谢安的九世孙。

父亲谢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谢贞自幼聪敏,有卓绝的品性。

他的祖母阮氏生前苦于风眩病折磨,每次发病就一两天不能吃饭。

谢贞当时七岁,祖母不吃饭,他也不吃饭,常常是这样,亲戚没有不对此感到惊奇的。

母亲王氏,教谢贞学《论语》和《孝经》,谢贞读完就能背诵。

八岁时,谢贞曾经写作了《春日闲居》一诗,堂舅尚书王筠惊奇他有高雅的情趣,对亲戚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成大器。

”十三岁时,谢贞大致通晓了《五经》的要义。

尤其擅长《左氏传》,工于草隶虫篆。

十四岁时,遭逢父亲去世,谢贞号哭跌倒在地上,昏倒而后又苏醒的情况有多次。

当初,父亲谢蔺因母亲阮氏去世,不吃饭哭泣到眼中出血而死。

家人宾客害怕谢贞也会这样,叔父前往华严寺,请禅师来为谢贞说法,禅师于是对谢贞说:“孝子既然没有兄弟,就极须爱护自己,如果哀伤过度损害身体,谁来赡养你的母亲呢?”从这以后谢贞才稍微吃一点稠粥。

在太清年间的动乱中,亲属散亡,谢贞在江陵落入敌手。

暠逃难逃难,贞母出家在宣明寺。

及高祖即位,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谢贞才回朝。

等到始兴王叔陵担任扬州刺史时,征召谢贞做主簿。

谢贞揣度叔陵将会有叛逆之心,于是就自动疏远他,每当有宴会交游,总是以患病为借口推辞,不曾参与,叔陵向来钦佩看重他,没有怪罪他。

不久高宗驾崩,叔陵叛逆作乱,叔陵府中的属官先后受到牵连而被拘捕,唯独谢贞没有获罪。

陈后主于是下诏让谢贞入宫担任中宫管记一职。

府长史周确刚被任命为都官尚书,请求谢贞为他撰写辞让的奏章,后主看过后认为奏章写得很不寻常。

后主曾经趁着宴席的机会问周确:“你的奏章是你自己写的吗?”周确回答说:“我的奏章是谢贞写的。

”后主就赐给谢贞一百石米。

至德三年,谢贞因母亲去世而离职。

不久,朝廷下诏让他回来任原职。

谢贞多次上奏坚决推辞,朝廷答复说:“查看了奏章,详情俱悉,虽然知道你内心哀痛,但官府急等用人,守丧的礼节有理由改变,你可以立即回官府任职。

”谢贞哀伤过度身体瘦弱,最终也没能到官府任职。

当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一同来看望谢贞,见到他瘦骨伶仃,两人泪流不能自抑,哀怜着默默而出。

吏部尚书姚察与谢贞友善,及贞病重,前去探望,询问以后事。

谢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

”这夜死了。

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

”即有敕长给衣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