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_1
第二章 中国古代旅游活动概览

第二节 民间旅游活动
一、宗教朝圣旅游 宗教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 形式,它一般是指宗教信仰者的朝圣 活动以及一般旅游者参观宗教景区景 点的活动。
天下名山僧占多
二、其他群体旅游活动
1、士游列国
李白像
一生好入名山游
秦始皇东巡
汉武大帝
汉武帝巡游
隋炀帝
隋炀帝巡游到过的地方
隋炀帝下江南
龙舟模型
康熙帝
康熙戎马倥偬
乾隆帝
乾隆六下江南
乾隆曾经感叹:“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康熙、乾隆祖孙二人游览过的杭州西湖
康熙、乾隆皇帝游览过的江南美景
2、征战戍守军旅
战争的性质决定了参战人员的背井离 乡。“军旅”这种远距离的出行戍守,对
你看过没有?
4、官宦游历之旅
“宦游”是指以官员身份在异域他乡 游历,这是中国古代旅游的重要形式。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是唐代 诗人王勃表达任职在外游子的心声。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千里去做官
二、商品贸易之旅
“商旅”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为目的而 进行的旅行活动,它是古代旅游活动的重 要组成部分。由于商品交换和流通引发的 跨地区的人员流动,以及商贾在其经营地 或客居地进行的游览活动是我国历史上颇 具特色的旅游活动。
第二章 中国古代旅游活动概览
第一节 官方旅游活动
一、政治军事旅游
这是指为满足政治统治的需要、维护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稳 定,而进行的巡视、交流、出使、征战等 形式的旅行活动。
1、皇帝君王巡游
帝王巡游是古代政治军事旅游的重要 形式,它是指国家权力的最高拥有者,帝 王本人率众到他的统治区域内进行的巡视、 巡守、视察等行为。帝王的旅游虽然带有 巡视天下的性质,但往往具有旅行四方、 游览观光的真实目的。
故宫旅游方案策划书3篇

故宫旅游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故宫旅游方案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探寻历史,感受文化”二、活动目的本次故宫旅游活动旨在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和文化艺术,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三、活动主体所有对故宫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活动时间:[具体时间]2. 活动地点:故宫博物院五、活动内容1. 参观路线:午门-太和门-弘义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钟表馆-珍宝馆2. 活动安排:上午:游客在午门集合,由导游带领参观故宫三大殿和后三宫,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和历史文化。
中午:在故宫内的餐厅用餐,品尝正宗的宫廷美食。
下午:参观钟表馆和珍宝馆,欣赏精美的钟表和珍贵的文物。
结束:在神武门集合,活动结束。
六、活动预算1. 门票费用:[X]元/人2. 导游费用:[X]元/人3. 餐饮费用:[X]元/人4. 其他费用:[X]元5. 总预算:[X]元七、注意事项1. 请遵守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规定,文明参观。
3. 请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
4. 如遇特殊情况,请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
篇二故宫旅游方案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走进故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二、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活动主体所有对故宫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四、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具体日期]活动地点:故宫博物院五、活动内容及安排1. 参观故宫博物院游客将由专业导游带领,参观故宫博物院的各个展馆,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等。
导游将为游客详细介绍每个展馆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故宫的历史和文化。
2. 欣赏故宫文物游客将有机会欣赏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众多文物,包括书画、陶瓷、钟表、金银器等。
导游将为游客介绍每件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 中国旅游历史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了解我国古代旅行活动的形式特点及 其代表人物,尤其应重点了解古代帝王, 文人学者的旅游活动和中外文化交流之重 要人物。 巡游是中国古代旅游的主要现象,他 们旅游的条件是最好的、最高级别的。 其目的或为巡视各地、或为封禅拜祭,是 以巩固其政权为目的的旅行活动。P1 代表人物:黄帝、大禹、周穆王、秦始皇、 汉武帝(刘彻)、隋炀帝(杨广)。
4 苏东坡 P8
宋朝时,著名词人苏轼也是一位著名的旅 行家,为官45年,曾在16个州县任地方官 ,足迹所在,西至陕西凤翔,东至江苏吴 江,北至河北宝县,南至海南岛昌化,除 云南、内蒙、新疆、东北外,他几乎踏遍 了半个宋室江山。他一生与西湖有缘,一 是钱塘西湖,写下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 妆浓抹总相宜。”二是颖州(安徽)西湖 ,两次结缘。三是广东惠州西湖,自费修 堤。
五、外交官员与文化交流
1 外交家张骞等人的西域旅行,开创了丝绸 之路。P18 丝绸之路路线图
2 郑和,小字三宝,从永乐三年(1405年 )至宣德五年(1430 )七下西洋,这是 封建社会时期航海史上一次最大的创举。 舰队之庞大,人数之众多、路途之遥远、 访问国之多都是举世无双的。郑和第七次 下西洋比哥伦布到达美洲早87年,比麦哲 伦环球航行早103年,比达伽马航行非洲好 望角早80年。P19
四、佛教巡礼旅行
佛教旅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西 域佛教学者来中原、长江流域传教,二是 中土教徒外出取经学习。佛教旅游即多以 求法、取经、翻译佛经等为目的的旅游活 动。P14
佛教旅行:
1 鸠摩罗什,龟兹人(今新疆库车),先世本婆 罗门族,58岁入长安,专事翻译佛经达35部294 卷。西域佛教学者来中原长江流域传教的代表人 物.P14 2 中土外出取经学习佛学者以东晋法显最为著名 ,他既是佛经翻译家,又是旅行家。他还撰写了 一部《佛国记》(或称《法显传》),记述了西 游印度佛国考察佛教胜迹以及沿途30多个国家的 山川地理、民俗民风,其内容远远超出佛教文化 的范围,成为我国古代记录中亚、印度、南洋的 地理风貌历史的第一部著作。今已翻译成多种文 字,流传 世界各国。P15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古代的旅游活动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与魅力。
以下将介绍几种古代的旅游活动。
一、登山观景在中国的古代,登山观景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活动。
中国地处亚洲大陆东部,地势复杂多样,山岳众多。
因此,中国的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登山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健身和欣赏美景,更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升华。
著名的登山胜地有黄山、华山等。
二、泛舟江河在古代,泛舟江河也是一项受欢迎的旅游活动。
中国拥有众多的江河湖泊,著名的有长江、黄河、西湖等。
古代的人们会租船游览江河,欣赏沿途的美景,并享受水上的悠闲与宁静。
泛舟不仅能感受到江河之美,还能体验船行的刺激和乐趣。
三、参观名胜古迹古代的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这些古迹不仅有着自己的历史背景,还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中国的文化遗产很多,例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都是游客们喜爱参观的景点。
参观名胜古迹不仅能了解历史文化,还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品尝地方美食古代的中国各地方都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品尝地方美食也是一项受欢迎的旅游活动。
例如,广东的点心、四川的火锅、江苏的苏菜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美食。
旅游者除了欣赏美景,还能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味。
总而言之,古代的中国旅游活动多样且丰富。
无论是登山观景、泛舟江河、参观名胜古迹还是品尝地方美食,都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这些旅游活动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多元魅力和人文底蕴。
在古代中国的旅游活动中,还有许多其他有趣和独特的体验。
五、参与传统节日庆典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参与其中是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会放鞭炮、舞龙舞狮、观看灯会等。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人们会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还有传统的中秋游园活动。
参与传统节日庆典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体验热闹的节日氛围。
古代旅游

玄奘(公元602~664年)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僧人旅行家。他以坚韧的毅力,穿越大沙漠,翻越高山,到达中亚南部和阿富汗北部地区,而后到达天竺。他在印度学习讲经17年,回国后译出经论600余部1335卷。唐太宗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热烈迎归,并在西安建大雁塔收藏其带回的经籍和佛像等。玄奘写成了《大唐西域记》;襄助译经的慧立,除了译记西游路程和见闻外,还追记玄奘西游前后身世,写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一“记”一“传”,详细记述了他经历110国和传闻的28国地理、交通、城邑、关防、气候、物产、风俗、文化等情况。
2006-3-3 16:43 满意回答 中国古代旅游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旅游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各时代的旅游活动。在长达四五千年的历史中,由于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变化,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别。依其特征,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先秦时期的旅行和旅游:
此阶段从传说的尧、舜、禹原始公社到封建社会秦朝的建立。其中包括了整个奴隶制社会——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等。
宋代不仅有私营旅馆,而且出现了地方官吏兴办的旅游业。如宋仁宗皇佑二年(1051年),杭州太守范仲淹为赈济灾民,利用那里湖山景色、古庙名寺之长,命各庙主事修茸庙宇,并在太湖举办划船比赛,号召各方官民出游,收入一大笔钱,救济灾民。这是地地道道的旅游业雏形,比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库克要早700多年。
净义也是唐代僧人,他是从海路去印度求法的。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鉴真是扬州人。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应日僧的邀请,五次东渡,均遭挫折,鉴真也双目失明,第六次才成功。他把佛教的律宗带到日本,后在奈良建筑了唐招提寺,现在成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象征行也多了起来。例如唐代的杜环,元代航海家汪大渊等。另外盛唐时,外国来华的使者,商人、学者、僧侣也络绎不绝。如唐代有19个日本使团来华学习,阿拉伯商人来中国经商的人更多。
中国古代的历史旅游

中国古代的历史旅游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受众多游客瞩目的目的地。
在中国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的历史旅游。
1. 长城之旅长城是中国古代边防工事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在中国境内,长城东起河北老龙头,西到甘肃嘉峪关,跨越了十余个省份。
游览长城,可以观赏到壮丽的风景,感受到古代边防的艰苦和中国人民的智慧。
在北京的八达岭、天津的黄崖关、河北的山海关等地,都可以选择进行长城之旅。
2. 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的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故宫占地面积广阔,建筑庞大,保存着大量的古代文物和艺术品。
游览故宫,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兴盛和皇家生活的奢华。
参观皇帝和妃嫔的宫殿,品味着古代帝王的尊荣,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3. 西安古城墙西安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古都之一。
西安的古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完整程度最高的城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沿着城墙徒步行走,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美景,感受到古代城市的繁华和守卫城市的决心。
同时,在西安还可以参观到著名的兵马俑和大雁塔等古代文化遗址。
4. 洛阳龙门石窟洛阳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郊外,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内有数以千计的佛像和壁画,展示了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精湛和佛教文化的繁盛。
游览龙门石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和佛教信仰的影响力。
5. 苏州古典园林苏州是中国古代又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苏州的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致的建筑闻名于世。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园林都是苏州园林的代表。
游览苏州的古典园林,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华,感受到中国人对自然和美的追求。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历史旅游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壮丽的长城,庄严的故宫,还是宏伟的龙门石窟,都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旅游概论 第二章 2中国旅游简史

中国古代旅游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
1840年
世界古代旅游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
1841年
二、近代旅游
1、出国考察旅行和求学、 “留学热” 代表人物:康有为、严复、 孙中山、周恩来、朱德
二、近代旅游 2、中国旅行社发展
1923年
1924年 (春) 1925年 1927年 (春) 1927年6月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陈光甫)设立“旅行部”,专门 为中国人办理出国手续和代订车船票,组织国内和出 国旅游活动 杭州旅游团 日本“观樱团” 发行第一本《旅行杂志》 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二)信使时期---明清时期
形式特点:更重视对自然山水景观的鉴赏和旅游经验的总结, 尤其是明朝的国内科学考察极盛 代表人物:①郑和
②徐霞客 ③李时珍
请在此处添加 具体内容。
知识拓展: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日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 是国务院于2011年批准 设立的非法定节假日。
因为这一天是《徐霞 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的开篇之日,以纪念杰出 的旅行家徐霞客。“达人 所之未达,探人所未知”
①中国旅游业的诞生:华侨服务社
1954年4月15日
中国国际旅行社
②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
1964年7月22日
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
构成的变化
三、现代旅游
2、改革振兴阶段(1978--1989年):
外事接待型
经济创汇型
知识拓展: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日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 是国务院于2011年批准 设立的非法定节假日。
②张骞(西汉)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商周时期,但真正盛行的时期是隋唐宋元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开始到各地旅行,并且旅游产业也开始发展起来。
1. 朝圣在古代,朝拜神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
许多人会前往寺庙或宫殿,以向神灵祈求健康、富裕和平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前往佛教圣地的朝圣。
例如,唐朝时期,许多人会前往印度朝圣,去拜访佛教圣地鹿野苑。
2. 温泉浴温泉浴在古代也是一项非常流行的旅游活动。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量的温泉资源,这些温泉被认为可以治愈许多疾病。
因此,许多人会前往温泉浴场进行体检和治疗。
3. 参观风景名胜古代中国也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例如西湖、黄山、庐山等。
这些地方不仅景色绝美,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背景。
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会前往这些地方寻找灵感,以创作诗歌和文章。
4. 漫游官道古代中国的官道被称为大路。
在唐宋时期,大路上建成了许多驿站和客栈,以供旅客休息和食宿。
因此,漫游官道也成为了一种古代旅游活动。
旅客可以沿着官道前行,欣赏沿途的景色,并在驿站和客栈休息。
5. 拜访名流在古代中国,文人雅士的地位非常崇高,因此,许多人会前往他们的门下拜访。
拜访名流也成为了古代旅游活动的一部分。
通过拜访名流,旅客可以接触到文化艺术的精髓,并与名流交往,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
总结以上是古代中国的五种旅游活动。
这些旅游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还说明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美景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重视。
今天,这些古代旅游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对美好旅游体验的追求永远没有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中华民族悠久,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
古代的活动,虽远不及旅游发达普及,但却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为当时的西方国家无与伦比。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地对其予以分类,对深入了解作为文化现象的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提高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多采的中国古代旅游活动,至少可分为如下几类:一、帝王巡游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为了维护统治,弘扬功绩,炫耀威力,震慑臣民,往往巡游各地。
有的论者把西周时期的穆王视为帝王巡游的第一人,说他曾宣称天下诸侯各国要遍布王辇之车辙和御骑之蹄印。
《穆天子传》也记述了他的西征路线和有关故事。
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足迹远涉波斯(今伊朗),中国通往西方的道路最早是由他开辟的。
然而,由于有关周穆王的记述多属传说性的,因此把他作为帝王巡游的实例似乎有些牵强附会。
然而,秦始皇、汉武帝作为帝王巡游的代表却是极其出色的。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是中国封建帝王巡游的第一人。
公元前221年他统一中国后,10年之间(公元前220~公元前210年)出游5次:公元前220年,他从咸阳出发,沿渭河河谷抵达陇西(今甘肃临洮)。
后北行经泾水上的北地(今甘肃庆阳)返回。
毕业论文公元前219年,他东行到山东邹县的峄山刻石记功,登泰山祭记封禅,到烟台芝罘岛,沿渤海向东到成山头,向南到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城),又南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在泗水寻觅周朝九鼎,后南行过淮河到衡山,由汉水经南阳返回。
公元前218年,他又向东游历,经河南、山东到芝罘、琅邪(今琅邪山),沿漳水从上党返回。
公元前215年,他巡游河北,直抵碣石(今河北昌黎北)。
公元前2l0年,他出武关,沿汉水南下到湖北云梦,乘船顺长江东渡到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又到钱塘(今浙江杭州),再渡浙江到会稽(今浙江绍兴)祭大禹陵;后又北上琅邪、荣城、芝罘游历。
在这5次巡游中,他4次在7个地方立巨石刻字建碑以记其功绩。
汉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喜巡游,爱猎射,祠山川,慕神山,是史学界公认的中国封建的大旅行家之一。
他七登泰山,六出萧关;北抵崆峒(今甘肃平凉),南达寻阳(今江西九江),许多名山大川都有他行迹。
为实现先带兵耀武,再祭告天地的古训,他于公元前110年冬带兵18万,北上甘泉宫、上群、西河、五原(今内蒙古东胜、包头一带),旌旗飘扬,浩浩荡荡,前后达千里。
他出长城,登单于台,成镇匈奴,又回陕西祭黄帝陵,到华山祈祷;再东行至嵩山,敬礼于太室。
毕业论文公元前119年,他封禅泰山,至东海求仙;又北抵碣石、辽酉,再由九原返回,行程9,000公里。
此行是中国封建帝王巡游的一次壮举。
公元前106年,他经由盛唐(今安徽安庆)向湖南九嶷山拜虞舜,到潜山登天柱山;又从寻阳乘船沿江顺流而下,向枞阳行驶,其船首房相接,不绝千里;再由陆路北行,直抵山东琅邪海岸后归。
秦皇汉武,显赫一世。
二者巡游,也颇相似。
与秦始皇比。
汉武帝巡游的路程之遥,地方之多,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隋炀帝杨州观琼花,清康熙、乾隆下江南等都是尽人皆知的帝王巡游的典型事例。
二、官吏宦游中国古代封建官吏,常受帝王派遣,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出使各地。
官吏宦游即源于此。
其中以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七下西洋最有名气。
张骞(约公元前175~公元前114年)是西汉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和旅行家,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他奉武帝之命,带100多人出使大月氏(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
他从长安出发,经陇西(今甘肃临洮),穿河西走廊,出阳关,走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过康居(今巴尔喀什湖一带),到大月氏,行程7,000多公里,在月氏,他考察了那里的山川地形、风土民情、特有产品,军事,并涉足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许多城市。
然后,他取道葱岭(原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的总称),从祁连山过羌人区,进入陇西,于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返回。
毕业论文元寿四年(公元前119年),他又率300人前往乌孙(今新疆伊犁和巴尔喀什湖一带),走访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伊拉克等地),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在乌孙使节的护送下返回。
他两次出使西域,被誉为“凿空”(司马迁语)的人,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建立了不朽功绩。
郑和(1371~1435年)是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在世界航海史上居于重要地位。
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1405~1431年),他奉命率船队七下西洋(南洋群岛婆罗洲以西的南中国海、印度洋及其沿海地区),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壮举。
他南到爪哇,北到波斯湾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西到索马里摩加迪沙,涉海5万多公里,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举,比1487年欧洲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比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洋早半个多世纪,比麦哲伦环球旅行早1个多世纪,可以说在世界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他率领的船队62艘,大的长过百米、宽至四五十米,一般的也长90米、宽三四十米,体势巍然,巨以无故;有的载物,有的载人,有的载马,有的载水,也有专供作战用的,各种功能齐备,整个船队,有水手,有书记,有医生,有翻译,还有将士,多达2.78万人,首尾相接,长5公里,浩浩荡荡,极有声势,堪称当时航海的“世界之最”;船上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罗盘设施,夜观星象,日测风云,加上船是采用分舱密封的制作而成的,即使局部触礁,也不大局。
毕业论文他把中国大陆的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绝伦的丝绸、罗纱、锦绮带出去,又把异国他乡的胡椒、象牙、宝石、药材、染料、香料、硫黄以及狮、豹等稀奇珍贵动物换回中国内地,不仅扩大了贸易,而且加深了友谊。
至今南洋一些城市还保留着纪念他的遗物胜迹。
其随从马欢、费信、巩珍等人分别撰写的《瀛涯胜揽》、《星槎胜揽》、《西洋蕃国志》对研究当地的历史地理具有珍贵的价值。
三、买卖商游往返各地做买办的活动为“商旅”。
做买卖所经之路为“商路”。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仅各地糟运水路四通八达,驿道陆路遍及各地,而且西南各省有栈道,沿海地区有海运。
商路的开辟,为商旅的兴起提供了前提,是买卖商游发达的重要标志。
据翦伯赞《中国史纲》说,早在商代时期,东北到渤海沿岸乃至朝鲜半岛,东南达今日浙江,西南到今日鄂皖乃至四川,西北达陕甘宁绥乃至新疆,到处都有商人的足迹。
春秋战国时期的陶朱公、吕不韦等都曾周游天下,负货贩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人。
被历史上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是海上商贸旅行线路。
《汉书·地理志》说,汉武帝曾派遣官员率领“应募者”带着大量黄金和丝织品,从雷州半岛乘船驶过南海,进入暹罗湾,绕印度支那半岛和马来西亚半岛,通过孟加拉湾到印度半岛东海岸的黄支国,与当地交换明珠、壁流离(宝石名)等物品。
印度商人也穿过马六甲海峡来中国进行商业贸易。
毕业论文被历史上称为“殷明略航线”的海运线路是由元代千户(官名,世袭军职)殷明略开辟的。
这条水路从江苏太仓刘家港起,经长江口出海直驶成山角,再经渤海湾沙门岛到天津市,只有10天航程。
元朝政府征收的粮食、瓷器和丝绸织品的相当部分就是靠这条水路从南方运至北方的。
北方的豆类、谷物和枣、梨等土特产品也靠这分水路运往南方。
据《元史》卷九四《食货志·市舶》载,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元朝政府以新钞十一万六百锭、银一千五百九十三锭、金百两付给江南各省“与民互市”;且在泉州、杭州设市舶都转运公司,“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番贸易诸货”。
由此可见当时买卖商游规模之巨。
四、士人漫游中国古代社会的文人学士常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提并论,几乎都有过旅行游览的历史。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战国后期待人。
他因受人谗毁,被楚国君主贬谪,先后到汉北、江南,长期在沅、湘流域游历;深感国家政治的腐败和自已理想的破灭;愤然写下了《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诗。
这些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他嫉恶如仇、忧国忧民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被誉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毕业论文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西汉时的史学大师。
他从20岁起漫游各地,到过庐山、会稽,考察过“禹疏九江”的遗迹;经历过屈原被流放之地,凭吊过屈原沉水的汩罗江;又到过孔子故居,参观过孔子“庙堂车服礼器”;游历过刘邦起兵的丰沛,访问过萧何、曹参、樊哙、滕公的事迹;还去过魏都大梁,瞻仰过信陵君门客侯嬴看守过的“夷门”……具足迹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每到一地,他都深入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势,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和轶闻趣事。
他写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大学史纲要》),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传体通史的先例,涉及到军事、政治、、社会、文化、、地理、民俗等多种领域;不仅是部历史巨著,而且在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地位。
郦道元(466或472?~527年),北魏地家。
他深感前人的《山海经》、《禹贡》、《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等过于简略,在跋山涉水、实地考察的同时,着力搜集有关水道的史料,为汉代的《水经》作注。
《水经注》共40卷,记述了1252条河道沿岸的地理沿革、历史古迹、城邑建筑、风土人情、传说故事;不仅对桑钦的《水经》作了修正、补充和阐释,而且对祖国山水作了讴歌和赞美;既具有珍贵的地理学价值,又占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
毕业论文李白(701~762年),唐代大诗人。
他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过湖南、江苏、湖北、河南、山西、山东、浙江、陕西、河北、安徽、江西、四川等地。
他那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而又洋溢着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的诗篇,是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的真实写照。
旅行游览为他提供了题材、意境和灵感,他为祖国留下了脸炙人口、动人心弦的诗歌遗产。
在他的笔下,万里长江上,“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九曲黄河是,“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庐山瀑布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西北高原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他的诗,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流传千古、与世长存。
徐霞客(1586~1641年),地理学家。
他不入仕途,专事旅游,他22岁起就在母亲支持下,“周游名山大川,以阔大心胸,增广见闻”。
他北抵燕幽,东达粤闽,西入滇南,不怠尽志,历时39多年,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他跋山涉水,凤餐露宿;对祖国的锦绣河山、地质矿产、水利资源以及各种生物、植被、洞穴、岩溶进行了详尽地考察研究;并每天坚持写日记,以清新简练的语言记述了其亲身经历和旅途见闻,被后人编成《徐霞客游记》,由于这部书文笔生动,记述精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它不仅是部地理学著作,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