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0课那一刻的我》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情感和状态。

教材提供了多种绘画技法和素材,如水彩、蜡笔、水粉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他们在生活中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技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绘画技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的绘画技法,用色彩和线条表达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绘画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法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2.引导法: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欣赏、评价画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水彩、蜡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3.参考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幅自己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呈现教材中的范例,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画作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的。

同时,老师讲解绘画技法,如水彩、蜡笔、水粉等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彼此的画作,提出改进意见。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教案

那一刻的我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以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中"那一刻的我"为主题,通过观察和表现人物动态和表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人物动态和表情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等绘画工具进行表现;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掌握人物动态和表情的绘画技巧,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进行创作;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人物动态和表情的魅力,激发对美术学习的热爱和创作兴趣,增强自信心和表现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人物动态和表情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法,并创作出有创意的人物形象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动态和表情的绘画技巧,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个性特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内涵,激发对美术学习的热爱和创作兴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人物动态和表情的图片和示范作品、绘画工具和材料、多媒体教学课件等;2.学生需要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笔、油画棒等)、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人物动态和表情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这些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点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人物动态和表情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法,如身体线条的变化、面部表情的刻画、手脚的姿态等。

同时演示作画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画方法和技巧。

3.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和技巧,开始实践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和不足之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思维,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人物形象作品。

4.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交流评价。

让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并从线条运用、色彩搭配、创意等方面进行互相评价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0课那一刻的我-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0课那一刻的我-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自画像的基本概念。自画像是艺术家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形象和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艺术家如何通过自画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如何感染观众。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表达个人情感。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案例和现场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如何表现情感的自画像创作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情感。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氛围良好,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发现自己的问题设置还有待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引导性,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努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同时,我还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在美术课堂上都能找到那一刻的自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自画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和体会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情感和心境。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自己在特定时刻的形象和情感。
4.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的良好品质。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美术表达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美术表达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美术表达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美术表达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那一刻的我》是一个关于自我表达的课题,因此,在拓展资源方面,可以提供与自我表达相关的美术作品、艺术家故事、艺术流派等资源。
-艺术家故事:介绍一些著名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如梵高、毕加索等。
-艺术流派:介绍一些与自我表达相关的艺术流派,如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
-美术作品:提供一些与自我表达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如《呐喊》、《哭泣的女人》等。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那一刻的我》教案1-10那一刻的我-四年级下册美术
教学内容
《那一刻的我》是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一节示范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 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

《那一刻的我》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上册。

是造型与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要求表现连续的动作,对学生来讲,有一些难度。

因为学生很少在平时去观察人物的瞬间动作时各个部位的比例关系,因此,本课的设置上我会采用骨线图加以讲解,以降低学生的作业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运动中人物动作的画法;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儿童绘画和表达的兴趣及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完成一幅带有背景的“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学难点:了解人物不同动作的身高比例,学习运动中人物某个动作的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记住让你最深刻的那一瞬间。

刚刚我们看到的是历届奥运会中国队在各项运动中夺冠的精彩瞬间,谁来说一说,哪个画面让你印象深刻?生:1/2师:我们看到这些精彩的图片,仿佛又回到了奥运比赛时,这些照片记录着那一刻的精彩,那除了使用照片的方式来记录,我们还可以使用什么方式记录呢?生:1/2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那一刻的我》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是怎样用美术的形式记录自己精彩的那一刻。

教师板书课题。

【评析】采用视频的形式导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将生活与美术融合在一起,从而为后面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1、师: 同学们,老师在课间总是会看到一些同学欢快的身影和爽朗的笑声。

那么哪位同学能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最喜欢的校园活动都有哪些?生:1/2/3 (以谈话的形式勾起学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回忆,激发其表现欲望。

)2、师:老师这儿也拍摄到了咱们一部分同学的在活动中的瞬间。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吧。

(图片:1.2.3.4)引导学生观看、讨论,重点分析人物的动作、表情等以及个人的感受总结:肘关节只能向前弯,膝关节只能向后弯。

小学美术_《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学情分析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效果分析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课堂检测考考你:1.请说出人物的三种动态__、__、__。

2.那一刻的心情有__、__、__、__。

3.人物的四种表情__、__、__、__。

4.那一刻的我表现方法:__、__、__、__。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反思课后,我认真地对照《一堂好课的10条评价标准》精神面貌:精神抖擞;求知欲望:追根究底;教学方式:自主互动;教学效率:张弛有度;知识容量:科学合理;能力训练:立竿见影;目标达成:当堂检测;延展带动:余音绕梁;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情景:胜似联欢。

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既有收获也发现很多不足。

本课的收获:闯关游戏、激趣导入,本环节的设计注重情境创设,非常吸引学生,将同学们的思维一下浓缩到平日最熟悉的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在讨论的氛围中回忆那精彩的一刻,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作用。

并且每张图片都是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一瞬间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学生乐学、思学、想学、好学。

生活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与感动,也使我们在记忆深处留下了对那一刻最美的回忆,共同采撷那一刻最令我们难忘的精彩瞬间,同时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走进生活环节,出示学生玩耍的瞬间照片,让学生说一说令人难忘的精彩一刻。

学生说自己难忘的一刻时,心情很快乐、很激动,反映出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意愿。

德育渗透环节,选取真实生活素材,引发师生情感共鸣,鼓励学生发扬雷锋精神、奉献精神,助人为乐。

欣赏评述环节,各种表现形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作灵感。

接力创作环节,以想想、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那一刻的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动态的画法:讲解人物动态的基本规律,如重心、动势、比例等,并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瞬间,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3. 作品欣赏:欣赏一些优秀的人物画作,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瞬间,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使作品具有个性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优秀作品图片、示范画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同学,描述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激发学生对人物动态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人物动态的基本规律,如重心、动势、比例等,并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3.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瞬间,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创作要求,独立完成一幅人物画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那一刻的我》2. 教学目标: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人物画作。

3. 教学重点:人物动态的画法,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手法。

10. 那一刻的我(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10. 那一刻的我(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10. 那一刻的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形象的特点,学会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形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那一刻的我》2. 版本:人教版(2012)3. 年级:美术四年级下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我形象的特点,学会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自我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自画像,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哪里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1.2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自画像的特点。

2. 新课讲解2.1 教师简要介绍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

2.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特点,如五官、发型、表情等。

2.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形象,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学生练习3.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观察自己的特点,并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形象。

3.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建议和鼓励。

4. 作业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意见。

4.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画像的绘画技巧。

5.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高绘画水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我形象的特点,学会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我形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特点,为家人画一幅自画像,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绘画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教案
及反思
课题:那一刻的我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或者表现连续的动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图片。

课件。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在学校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

班级里集体进行交流,拓展学生们的创作素材。

教师介绍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那一刻的我”。

二、发展阶段:
课件展示运动中的人物,使画面暂停,分析运动中人物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运动中的人物图像,并讲解人物在运动时的一些主要特点。

创作前,组织学生根据“那一刻的我”的命题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

布置作业:
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掷铁饼等动作,或者表现连续的动作。

如:蜡笔画、白描、吹塑纸版画等。

今天完成构图,下节课涂色。

鼓励学生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来表现。

执教时间:4月20日——4月21日
第二节
一、交流展示上节课的稿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比较谁的作品更能有新意的表现出“那一刻的我”。

比较谁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人物的连续动作。

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是如何表现着几点的。

二、修改稿子,涂色完成。

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中是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的。

修改稿子,涂色完成
三、作业展示,评价。

?小组交流中,能否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能否在作品中表现出运动中的人物。

?作品是否有创意。

执教时间:4月25日——4月26日
札记: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把动态骨线的学习引入了课堂。

通过简单了解人物动态趋势,运用动态骨线来帮助绘画,看上去很难,但实际上降低了作业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