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34版别参考

合集下载

34年北洋造龙主要版别的分类

34年北洋造龙主要版别的分类

我们以铸造时间为线索进行主要版别的分类。

首先,最早期周期修模版,属于艺术字周期,一共六种这六种的划分与来源可以参考本人拙作
一大卷三高四
二卷三远四
三卷三旗四
卷三旗四是纲,其下还有五六种细微变化,所以也有人将卷三旗四再划分为五个版别,这种细版便是目。

四矮卷三细四,也有人成为肥3
五卷三高脚四
该版大体有三种差异明显的变化。

六剑三异四
该版也有数种变化,但价值均无差异,因为属于目系列,所以本文暂不介绍。

【收藏知识】北洋造 银币版别全解(中)

【收藏知识】北洋造 银币版别全解(中)

【收藏知识】北洋造银币版别全解(中)说完新龙老龙,我们再进行后期版版别的划分。

后期版的火焰和云朵都进行过整体的修模。

两种后期版的整体币。

船云版锤云版船云版和锤云版是按龙珠右侧的那个大云朵来区分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种龙更加的深峻精美,其与第一种龙的区别主要有两个地方。

首先,其火珠右边的云朵,呈现锤子形态,称为锤云。

而第一种则是船云,其他的所有早期和中期龙都是船云。

这里或许有人会问,是不是锤云和船云是因为模具精度的原因造成的图案清晰度差别呢。

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看北洋26的云朵,就是这种船云版,而且无论原光深打的状态多好,都是船云版。

由此可见,锤云应该是一次主动修模的产物。

其次,两种版别火焰的长短也略有差别,船云后期版略长一点。

当然这种差别不大,所以还是用云朵看版别比较晴朗。

不过火焰的长短有差异也印证了锤云是修模板,不是模具精度造成的版别。

北洋26版别探讨以及与北洋25的差别北洋26存世量较少,因此版别并不丰富,目前对北洋26的版别划分,主要是以数字形式来划分的,因此本文就暂不考虑龙身和G后点等细版别了。

曾经小魏泉友曾经划分过经典三版,至今已时隔数年,今天我按修模思路做一下简要的拓展和推断,若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针砭探讨,以便使其完善,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集思广益才是学术正道。

首先大家看这一版北洋26圆弧6此版特征:6字非常突兀,看起来与2字并不匹配,除了6字以外,其他部分均与北洋25相同,包括2和th部分。

如图,对比下北洋25 此版的来历很可能是利用原北洋25的模具进行直接简单修模更改数字得来的,应为北洋26最早期版别。

另外大家要注意一下th的h部分,这是唯一一版与北洋25相同的版别。

其他的版别h部分均不相同,难以改刻。

泉友们不妨对比一下北洋26中心点版此版特征:6内中心有一个点,2的起笔是圆头,th的h部分强力上挑,其h的状态是最为夸张的。

如图:这一版是存世量最大的一版,从修模状态来讲,应该是终模版。

北洋34年造光绪元宝

北洋34年造光绪元宝

北洋34年造光绪元宝“清廷整理币制,需款浩繁,拟向英、美、德、法借款一千万镑,作为整理币制及兴办东三省实业之用。

于宣统三年(1911)三月十七日,由度支部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订立合同。

七月十七日,度支部饬各造币分厂,于四国借款未交前,先铸银币一千万元,计南京分厂四百万元,奉天、广东两分厂各二百万元,湖北、四川两厂各一百万元;不久后武昌起义,清政府即以发放军饷。

民国初年,由于币制未定,仍沿用此种图案,继续铸造使用,直至民国三年袁世凯像银币铸行为止,这就是为人熟知的国币宣统三年清代银币。

清代银币铸行有两个重要意义:确立计值货币的地位开始改变各地银币重量不一、成色各异、折价行用的局面,流通领域亟待规制统一的货币及体系制度。

清廷开始收回地方铸币利益载泽奏章中提到,“窃维推行币值,要以统一铸造为先务,诚以铸币本中央特权,断无任各省自为风气之理。

东西各国货币条例且以此订为专条,显以示权限之所在,隐以谋圜法之整齐,用能主辅相权而币制之基永固。

查光绪二十九年,前财政处奏准在天津设立造币总厂以后,各省所设银铜各厂仍复错杂其间,所铸形式既异,成色亦复参差。

今年以来,叠经臣部一再奏咨饬令铜币各厂停铸,其兼铸银铜或专铸银币各厂,前以币制未订未便遽令停止,致碍民间应用,现在币值既经厘订,亟应将各省所设银铜各厂一律裁撤,专归天津总厂铸造。

为求币制统一,清廷希望铸行一套能代表大清帝国的国币,为此天津造币厂特聘请外国雕模师来华帮助试制,铸造了数种美观大方的龙纹图案银币,供当局挑选。

有“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反龙”“大尾龙”等版本,其中“曲须龙”被定为国币,其余均为样版币,该币是意大利雕刻师鲁尔智·乔治制作。

广泛流通的宣统三年一圆银币(简称宣三一圆)大致分为两种,区别在于龙面“ONE?DOLLAR”后是否有点,有点版较少,无点版也有深版和浅版之说,明显区分在于龙纹尾部,深版多一丝纹理。

宣统三年一圆银币大量铸行,曾经广泛行用于市。

1908—1914年北洋铸造的银元考证

1908—1914年北洋铸造的银元考证

1908—1914年北洋铸造的银元考证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民国三年(1914年),虽然只有短短的7年,但却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刻。

从秦朝开始,延续近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王朝土崩瓦解,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诞生。

没落的封建残余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互相交织、勾结、攻击,斗争还在不断的进行,金融货币的变化真实地记录并反映了这一历史。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试铸“光绪元宝”,获得了成功,之后,湖北、江南、北洋、云南、四川、安徽、东三省等地纷纷设厂,仿广东版“光绪元宝”鼓铸银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户部拟裁撤各省造币厂,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但因庚子国变而流产。

后来,全国流通的银元逐渐以北洋、南洋(江南)、湖北、广东四省铸币为主,而其中“北洋造”银元流通更为广泛。

民国成立前后,流通较广的本国银元大致有以下几种:1、北洋造光绪元宝(主要流通于长江以北)2、宣统三年曲须龙大清银币3、江南甲辰光绪元宝(主要流通于长江以南)4、开国纪念币下五星小头(作为过渡,发行时间约3个月,数量1000万元)5、民国三年袁大头另外,墨西哥鹰洋、西班牙本洋、日本龙洋及流通于华北的英国站洋和两广云南的七角坐洋等外国银币也为数甚多。

我国的辽宁,河北及山东等沿海各省,泛称为“北洋”,自广东,湖北自铸龙银后, 广受欢迎,朝廷亦鼓励各省仿铸,以便扺制墨洋。

于是在光绪二十二年起,由当时以制造军火为主的北洋机器局附铸银元,其所铸之银元,打破了我国历代以來以两钱计重制,而改为以枚数计算的元角制之开路先锋。

遗憾的是铸造期间仅短短三年,即光绪二十四年就未再续铸,这或许是直隶总督由慈禧太后的情人荣禄,接替王文紹有关,又或许是国民对于元角制为单位的银元未能习惯,导致北洋当局不得不随俗。

自光绪二十五起,其所铸之龙银,改为计重制,并将“大清北洋机器局造”改为“北洋造”三字,背面改为蟠龙图,这种开倒车以求适应的作法,颇令人感叹。

细说北洋光绪元宝的一些版别!

细说北洋光绪元宝的一些版别!

细说北洋光绪元宝的⼀些版别!
北洋⼆⼗⽂⼤⽓和厚重的特点,倍受⼈们喜爱,版别也⽐⼗⽂简单的多,然⽽好品却极少,下⾯三图,尤其是前⾯两图都属于⼀流品相,价格也是不菲。

北洋⼆⼗⽂⼤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版式,现将这三版介绍给⼤家。

版式⼀:北洋⼤英⽂四路鳞
版式⼀:⼤英⽂四路鳞
字⾯:上书四个满⽂,下写汉字“当制钱⼆⼗⽂”,“北洋”两字居于左右,中间为“光绪元宝”。

龙⾯:在黄线指⽰处,数龙鳞总共四排,称作“四路鳞”,英⽂“PEI YANG”和下⾯英⽂“TWENTY CASH”很⼤,故名“四路麟⼤英⽂”。

版式⼆:北洋⼤英⽂五路鳞
版式⼆:⼤英⽂五路鳞
字⾯:同版式⼀,但也有细微差别,字体略显粗壮,⼤家可以仔细⽐较。

龙⾯:在黄线指⽰处,数龙鳞总共五排,名为“五路鳞”,英⽂“PEI YANG”和下⾯英⽂“TWENTY CASH”很⼤,故名“五路麟⼤英⽂”,除龙鳞之外,很多地⽅也不同,例如眼睛,四周云纹。

版式三:北洋⼩英⽂
版式三:⼩英⽂
字⾯:同版式⼀,很多地⽅同版式⼀不同,这⾥暂且略过,⼤家可以⾃⼰寻找答案。

龙⾯:这⾥主要⽐较英⽂的⼤⼩。

上下英⽂远远⼩于前⾯介绍的⼤英⽂。

龙⾯、周围云纹也都有所不同。

⼤英⽂和⼩英⽂的⼀眼法:
⼤英⽂:主要看英⽂“P”和“E”,E封⼝,P和E⼤⼩⼀样⼤,⽽且T上的纹饰是⽖前云。

⼩英⽂:主要看英⽂“P”和“E”,E不封⼝,P⼩E⼤,T正对⽖,⽽不是⽖前云,英⽂离边齿距离远,⼤英⽂离边齿近。

北洋34基础版别分类与价值参考(多图长文)

北洋34基础版别分类与价值参考(多图长文)

北洋34基础版别分类与价值参考(多图长文)其实很多网站都有北洋34的版别介绍之类的文章,但是仍然让大部分泉友觉得其版别纷繁芜杂,难以收集成体系。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对北洋34版别的划分缺乏纲目,所谓纲举目张,只要划分好体系和层次,收藏起来还是比较惬意的。

所谓纲,便是主版,是主动修模的大版式,明显的改变形制或图案。

所谓目则是在细微处进行修缮,或者因为模具被动修模等其他原因造成的小版式。

我个人认为大众收藏爱好者只要能将主版收集齐也就算一个套系了,至于其他的目版,,随意即可……我们以铸造时间为线索进行主要版别的分类。

首先,最早期周期修模版,属于艺术字周期,一共六种一大卷三高四二卷三远四三卷三旗四卷三旗四是纲,其下还有五六种细微变化,所以也有人将卷三旗四再划分为五个版别,这种细版便是目。

四矮卷三细四,也有人成为肥3五卷三高脚四该版大体有三种差异明显的变化。

六剑三异四该版也有数种变化,但价值均无差异,因为属于目系列,所以本文暂不介绍。

艺术字周期结束之后,便是常见的流通版别周期丑三版:隶属的周期是剑三的早期,也可以称作是卷三高脚四到剑三的过渡版!存世相当稀少,价值目前大概在五六千附近,好品更贵。

七小字版八普通长尾龙九初铸版即宽边大直径版,其直径均为39.5mm左右,普通北洋龙则为39mm,该版内边宽大,铸造精美,显得非常大气。

十开云版左上龙爪处云朵是分开的最后则是后期修模版,民国时期铸造。

其特征均为龙面用的是长尾龙模具,字面用的是小字版模具(有的增加了二上的暗记),双面内齿则都是短尾龙的特征。

例如长尾短云,其并不是在普通长尾龙身上简单修模得到,而是一种彻底的更改,字面与普通长尾龙天壤之别,龙面除了短云之外,,龙眼内齿均与普通长尾龙不同,明显为独立版别,属于与短尾龙同一时期的作品。

十一长尾实眼混配小字版面这一版别真品极少,绝大部分均为赝品,收藏此版一定要慎之又慎该版式推测很有可能是民国后铸的最早版别,仅仅是简单的将长尾龙的龙面和小字版的字面混配在一起,然后对龙眼进行了修正而已,并未增加新暗记,也未对龙尾和云朵进行修模。

北洋34 暗记

北洋34 暗记

北洋34火珠元字暗记与继承关系北洋34的龙共有三大系列小字系列:包括小字版和各种艺术字。

长尾系列:长尾龙包括初版,开云版等。

短尾系列:包括短尾龙和长尾短云等。

小字版为早期修模版,长尾龙为中期铸造量最大的作品,短尾龙则是民国时期短暂铸造的品种。

通过细致的对比,发现34年龙有两处重要的修模暗记。

第一个:火珠凹陷暗记如图:此暗记目前发现有三种形态,分别是方形暗记(第一图),弧角形暗记(第二图),以及阶梯型暗记(第三图,使得火珠出现明显的阶梯型宽窄变化)。

暗记的差异很可能是不同修模原因造成的,目前均归类为凹陷暗记。

这一暗记,经过分析考证发现,小字版以及之前年份,均无此暗记,一直到长尾龙大字版始有此暗记,短尾龙大多具备此暗记。

如图:小字版无此暗记。

这表明短尾龙的龙面是继承了北洋34长尾大字的龙面特征,很可能是长尾大字的第一近亲。

而短尾龙同一时期的作品,长尾短云却无此暗记,很是奇怪,推论认为其应该是从短尾龙修模而来,也就是说从此暗记得到的结论是先有短尾龙,后有长尾短云。

如图:长尾短云无此暗记第二个:元字暗记如图:元的最后一笔,出现的开叉现象,尾部尖细。

此暗记只存在于部分小字版(第一图)和全部短尾龙系列(第二图)(包括长尾短云,第三图),而长尾大字版则不存在此暗记。

这进一步确证了,短尾龙的字面是从小字版继承而来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小字版都有此暗记,只有少部分小字版有此暗记,短尾龙的字面很可能采用的就是这一版。

有些短尾龙由于模具精度下降导致元字尾部分叉不清晰,但是尖细感仍然存在,大部分短尾系列还是很清晰的。

总结来说:火珠凹陷暗记存在于长尾龙和短尾龙上面,而小字版和长尾短云不存在,这表明了短尾龙的龙面继承于长尾龙的龙面。

元字末笔暗记存在于小字版和短尾龙上面(包括长尾短云),而长尾大字版不存在,这表面短尾龙的字面继承于小字版的字面。

分析暗记有助于理顺继承关系,同时也为大家辨伪增添方法。

火珠暗记的分析是与bzzhangtao泉友一起完成的,感谢张涛兄弟,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北洋研究的队伍里。

北洋34年常见版别

北洋34年常见版别

北洋34年常见版别
1、北洋34年长尾龙版长尾龙配长云(最常见的版别)
2、北洋34年长尾龙错配短尾云(这个版相对少一些)
3:北洋34长尾配左上短云
4、北洋34年短尾龙版短尾龙配短云
5、北洋34年短尾龙土金版金旁的写法少了上面的一横盛世收藏网
6、北洋34年开云版(云有一个开口)
7、小字34(34略小,龙身类似33年:平额龙鲮略显模糊)
8、北洋34年异体字版(卷3旗4,北洋大名誉品,卷3旗4,罗马体这个版更少,又叫艺术体版,北洋34年版别中排名第一,还有北洋34卷3异4,34卷3高4,34箭3旗4,肥卷3版等等)
北洋34年长尾龙版长尾龙配长云(最常见的版别)
北洋34年长尾龙错配短尾云(这个版相对少一些)
北洋34年短尾龙版短尾龙配短云
北洋34年短尾龙土金版金旁的写法少了上面的一横(应是模损所生产的一批银币,严格的来说不是正规版别)
北洋34年开云版(云有一个开口)
小字34(34略小,龙身类似33年:平额龙鲮略显模糊)
北洋34年异体字版(卷3旗4,北洋大名誉品,卷3旗4,罗马体这个版更少,又叫艺术体版,北洋34年版别中排名第一,还有北洋34卷3异4,34卷3高4,34箭3旗4,肥卷3版等等)是造币厂有意识地改模具,这叫做主动修改,于是出现了卷“3”异“4”、以及卷“3”旗“4”等版别,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上述34年银币的龙图案是33年龙而不是常见的34年龙(33和34年龙的龙鳞感觉不同,可仔细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洋龙洋在中国近代机器铸币史上属一个大系列,其铸期历时甚长(从光绪22年—光绪34年[1896至1908年]),历经十余载,币模几经更替,即使同一铸造年份亦往往由于修模、币材、工艺技术、工厂管理等诸多因素,造成版别异常繁杂。

北洋34是藏友收藏的一大体系,针对34年版别做了些归纳,供藏友参考.
北洋34年常见版别:
1、北洋34年长尾龙版长尾龙配长云(最常见的版别)
2、北洋34年长尾龙错配短尾云(这个版相对少一些)
3:北洋34长尾配左上短云
4、北洋34年短尾龙版短尾龙配短云
5、北洋34年短尾龙土金版金旁的写法少了上面的一横
6、北洋34年开云版(云有一个开口)
7、小字34(34略小,龙身类似33年:平额龙鲮略显模糊)
8、北洋34年异体字版(卷3旗4,北洋大名誉品,卷3旗4,罗马体这个版更少,又叫艺术体版,北洋34年版别中排名第一,还有北洋34卷3异4,34卷3高4,34箭3旗4,肥卷3版等等)
北洋34年长尾龙版长尾龙配长云(最常见的版别)
北洋34年长尾龙错配短尾云(这个版相对少一些)北洋34年短尾龙版短尾龙配短云北洋34年短尾龙土金版金旁的写法少了上面的一横
(应是模损所生产的一批银币,严格的来说不是正规版别)北洋34年开云版(云有一个开口)
小字34
(34略小,龙身类似33年:平额龙鲮略显模糊)
北洋34年异体字版(卷3旗4,北洋大名誉品,卷3旗4,罗马体这个版更少又叫艺术体版,北洋34年版别中排名第一,还有北洋34卷3异4,
34卷3高4,34箭3旗4,肥卷3版等等)是造币厂有意识地改模具,
这叫做主动修改,于是出现了卷“3”异“4”、以及卷“3”旗“4”等版别,仔细
观察就会发现,上述34年银币的龙图案是33年龙而不是常见的34年
龙(33和34年龙的龙鳞感觉不同,可仔细对比:)
新收老包浆美品北洋34年(小字)厚重版(初探生坑银币包浆)
厚重版小字,这样品相现在也难找了
顺便对生坑或者罐装银币的包浆特点进行真赝探讨和对比,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现在老银币市场假币横行,尤其是仿造老包浆的银币粗看起来几乎可以乱真,这也的确是事实,
客观上也造成了现在某些泉友对此类银币的忌惮,尤其是缺乏经验的新手
但是无论如何真假之间还是有巨大区别的,简单点说:
1.这种生坑出土的银币上的黑色包浆或者绿锈,都是有厚度的,而且是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的,
不像假币是用化学药品腐蚀成的,或者是涂抹上去的包浆(缺乏层次感和厚重感),假包浆感觉比较的“浮”,而且很容易被洗掉。

2.生坑出土的银币包浆(无论黑还是绿),在高倍放大镜下是成结晶状的,给人感觉是“发出来”的结晶锈,而没有假的那种浅薄的大
片涂抹上去之感。

3.生坑出土的银币大部分都有土垢,而且主要聚集在字口之间,有的甚至和包浆咬在一起,这种真品的土垢比较坚硬和厚实,比较难洗
掉,
而假货的土垢是用泥浆直接刷上去的,所以比较松散,浅薄,很容易洗掉
4.很多生坑或者罐装的银币,虽然在银币大部分的地方已经没有银光了,但是如果在光线较好的高倍放大镜之下,可以看见在字口之间
还闪烁着残留的“金黄色的粉光”,这个细节是绝大多数假币所不具备的。

以上我说的包浆仅是针对生坑出土或者罐装的银币,但是某些长期在樟木箱或者在空气中受自然氧化的包浆则又是不同的情况,在此我不延伸讨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