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测试卷(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测试卷(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测试卷(答案)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测试卷(答案)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测试卷一、古诗词积累:(10分)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报君黄金台上意。

3、,灵旗空际看。

4、,雪拥蓝关马不前。

5、,对影成三人。

6、,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7、角声满天秋色里。

8、寡助之至。

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公输》选段,回答1~5题。

(22分)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1.我能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4分)①请说之()②不可谓知类()...③方五千里()④为与此同类()...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6分)①宋何罪之有?②义不杀少而杀众。

3.联系上下文说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一句中“此”指的是什么内容。

(3 分)我的理解:4.根据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墨子从哪几个方面劝阻公输盘攻宋?(3分)我的概括:5.(6分)①写出两句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不能出自同一首诗)。

②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10题(19分)甲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第五单元
 一、积累运用
 6.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

(8分)
 ①公输盘诎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文学常识填空、默写。

(20分)
 ......
 第六单元
 一、积累运用(22分)
 1.给加点字注音。

 ①小信未孚()②形貌昳()丽③孀()妻④始龀()
 ⑤谤()讥⑥穷匮()⑦溯()洄⑧好述()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小惠求徧.民弗从也
 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③甚矣.汝之不.....
 附答案:第五单元
 1.B2.A3、D4、C5、C6.①诎,通“屈”,理屈②畔,通“叛”,背叛③衡,通“横”,梗塞,不顺④辩,通......
 第六单元。

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之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之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正面认证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 “生于忧患”
道理论证:造就人才的外部(客观)因素——艰难困苦的磨炼 艰难困苦的磨炼 道理论证:造就人才的外部(客观)因素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对比 发于声,而后喻。 色,发于声,而后喻。 论证 道理论证:造就人才的内部(主观)因素——艰苦的思想斗争 道理论证:造就人才的内部(主观)因素 艰苦的思想斗争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由论述个人成才条件转入论述国家兴亡的条件 论述国家兴亡的条件。 由论述个人成才条件转入论述国家兴亡的条件。 反面认证 中心论点) 然后知生于忧患,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中心论点) ” 死于安乐” “死于安乐
2.墨子如何说服公输盘的? 2.墨子如何说服公输盘的? 墨子如何说服公输盘的
首先,墨子先以假意求助设下圈套, 首先,墨子先以假意求助设下圈套, 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 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 然后,墨子又连用五个“不可谓” 然后,墨子又连用五个“不可谓”, 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 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 使其理屈词穷,无从辩驳。 使其理屈词穷,无从辩驳。 最后用一句“义不杀少而杀众” 最后用一句“义不杀少而杀众”揭示 出公输盘所标榜的“ 的欺骗性。 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1.墨子是如何止楚攻宋的? 1.墨子是如何止楚攻宋的? 墨子是如何止楚攻宋的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广汉①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

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

尤善为钩距②,以得事情。

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③,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郡中盗贼,阁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④,皆知之。

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⑤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

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

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

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

“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

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选自《汉书·赵广汉传》)【注】①广汉: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

②钧距:辗转推问,得出实情。

③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

参,同“三”。

④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

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⑤穷里:里巷极隐僻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或夜不寝至旦________②广汉将吏到家________③又素闻广汉名________④即开户出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②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3)选文表现了赵广汉的哪些特点?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于窟室②中,而具酒请王僚。

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

夹立侍,皆持长铍③。

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既至王前,专诸擘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复习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二)1、执泥绘像(《贤奕编·警喻》)歙(1)俗多贾(2),有士人父壮时贾秦陇(3)间,去三十余载矣,独影堂画像存焉。

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4),今瘠黧;像寡须,今髯多鬓皤(5),乃至冠裳履綦,一何殊也!”母出亦曰:“嘻!果远矣。

”已而,其父与其母亟话畴昔,及当时画史姓名,绘像颠末,乃惬然阿曰:“是吾夫也!”子于是乎礼而父焉。

【注释】(1)[歙(Shè)]地名,今安徽歙县一带。

(2)[贾(ɡǔ)]指经商或商人。

(3)[秦陇]秦州、陇州。

(4)[皙]皮肤白。

(5)[皤(pó)]白。

(6)[綦(qí)]鞋上的装饰。

(7)[亟(qì)]多次。

(8)[颠末]始末。

(9)[惬(qiè)然]高兴的样子。

(10)[阿]惊讶声。

【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去()焉()以()肖()乃()是()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①子于是乎礼而父焉()②一日父归,其子疑之()子曰:学而时习之()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2王者何贵;I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者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1、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王者何贵?(2)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茫茫之天也-2、翻译句子。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3、请把管仲的“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的思想,用四字短语来概括:4、《曹刿论战》中哪一句话与“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相吻合?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文中“晋平公”、“祁黄羊”、“解狐”、“午”皆为人名。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提分卷及答案(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2018·唐山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0分) 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余服①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②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________________①服:被任用。

②坠: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3分) (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望:希望,盼望 (2)不敢稍染.官宦习气染:沾染 (3)尔年.尚幼年:年龄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2分)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B )(2分)A .余为.少慰余不愿为.大官 B .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C .可以.处乐何以.战(《曹刿论战》) D .太丰则.吾不敢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3分)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凡是官宦人家,从节俭走向奢侈很容易,而从奢侈转到节俭却相当困难。

5.结合你对全文内容的理解说说信中所提“家风”具体指什么?(1分)“家风”指勤俭节约、勤奋好学的品质。

附参考译文:家中的人来军营的,大多说你举止大方,我感到些许安慰。

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孙们能当大官,但我不愿(自己的子孙)当大官,只求你们能成为读书而明白事理的君子。

勤俭自持,习惯劳苦,既能身处安乐之中,又可身处俭省之中,这就是君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_(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_(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下册文文言文复料《公》一、解以下加点1、楚造云梯之械(替,)7、吾固不人(道)(素来)...2、将以攻宋(用来)8、不行知(理解事理)...3、起于(出)9、胡不已乎(停止)..4、夫子何命焉(什么教)10、胡不我于王(引)...5、愿借子之(希望)11、解城(作)..6、献十金(允)12、九攻城之机(奇妙的方式)...二、翻以下句子13、子墨子九距.之(通“拒”)14、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 御” ).15、公.(通“屈”)16、吾知因此距子矣(用来⋯的方法)..17、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18、臣,不可以.也(尽)1、夫子何命焉先生有什么赐教呢2、吾从北方子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我在北方听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

宋国有什么罪呢3、吾固不人。

我是道的人,不可以无缘无故人。

4、胡不我于王(您)什么不向楚王引我呢5、不少而众,不行知。

(自己)道,少许人懂得不合理,却要去众多的人,不可以是理解事理。

6、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所不足,而争全部余,不行智楚国有的是土地,缺乏的是公众,此刻去害自己缺乏的公众而争自己其实不缺乏的土地,不可以是明。

7、子墨子解城,以牒械。

墨子解下衣看作城,用竹片当器材。

8、吾知因此距子矣,吾不言。

我知道用来付你的方法了,但是我不。

三、文析。

1、写出 2 个与本文人物相关的成。

墨守成、班弄斧2、文体了墨子的 _“ _非攻 _” ___思想 ,他是抓住了公班的“吾固不人”,行反的。

3、合文剖析墨子的人物形象。

墨子 :正直 ,有正义感、聪慧睿智 ,有勇有谋 ,不慌不忙、有雄辩之才(公输班 :阴险狡诈 ,故作聪敏;楚王 :阴险狡诈 ,随声附和的昏庸君王)《孟子两章》一、解以下加点1、得道多助(实行)(德政)10、天下之(,听从)...2、七里之郭(外城)11、故天将降大任(重要使命)...3、池非不深也(城河)12、必先苦其心(使⋯⋯苦)..4、城非不高也 / 三里之城(城)(内城)13、行拂乱其所(背)...5、兵革非不利也(兵器,甲胄)14、曾益其所不可以(增添)....6、委而去之(放弃)(走开)15、人恒(常)...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16、衡于(通“横”堵塞,不)..8、寡助之至(极点)17、入没法家拂士(国内)(通“弼” 佐)...9、戚畔之(通“叛”)18、出.无国外患(国外).二、翻以下句子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3、但是不者,是天不如地利也限制人民不迁到地去,不可以靠划定的领土的界线,巩却不可以取,是因有益于作的天气条件比不固国防不可以靠河山的要。

人教版九年级的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_(附答案).doc

人教版九年级的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_(附答案).doc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公输》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为楚造云梯之械(替,给)7、吾义固不杀人(讲道义)(从来)13、子墨子九距之(通“拒”)....2、将以攻宋(用来)8、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14、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 御” )....3、起于齐(出发)9、胡不已乎(停止)15、公输盘诎(通“屈” )...4、夫子何命焉为(什么见教)10、胡不见我于王(引见)16 吾知所以距子矣(.....5、愿借子杀之(希望)11、解带为城(作为)17、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6、请献十金(请允许)12、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18、虽杀臣,不能绝也(尽)....二、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指教呢?2、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

宋国有什么罪呢?3、吾义固不杀人。

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4、胡不见我于王?(您)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5、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6、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7、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当器械。

8、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我知道用来对付你的方法了,可是我不说。

三、课文赏析。

1、写出 2 个与本文人物有关的成语。

墨守成规、班门弄斧2、课文体现了墨子的 _“ _非攻 _” ___思想 , 他是抓住了公输班说的“吾义固不杀人”,进行反驳的。

3、结合课文分析墨子的人物形象。

墨子 :正直 ,有正义感、聪明睿智 ,有勇有谋 ,镇定自若、有雄辩之才(公输班 :阴险狡诈 ,故作聪敏;楚王 :阴险狡诈 ,随波逐流的昏庸君王)《孟子两章》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得道多助(施行)(仁政)10、天下顺之(归顺,服从)...2、七里之郭(外城)11、故天将降大任(重大使命)...3、池非不深也(护城河)12、必先苦其心(使苦)..4、城非不高也 / 三里之城(城墙)(内城)13、行拂乱其所为(违背)...5、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甲胄)14、曾益其所不能(增加)....6、委而去之(放弃)(离开)15、人恒过(经常)...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16、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8、寡助之至(极点)17、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通“弼”辅佐)...9、亲戚畔之(通“叛”)18、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二、翻译下列句子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第五单元一、积累·运用6.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

(8分)①公输盘诎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7.文学常识填空、默写。

(20分)①墨子是时期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孟子》是家经典之一,孟子,名,战国时期邹人。

③庄周,时宋国人,是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④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惠子相梁》一文中腐鼠比喻什么?;这篇短文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感情?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观点体现了孟子的“_________”思想。

8.读下面的文字,从中归纳出一个论点。

(4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阅读(一)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曰。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9.指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3分)A.才美不外见于是见公输盘B.以牒为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C.子墨子九距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楚王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6分)①杀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1.选文第一节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4分)12.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3分)(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3.选出用法不同的一项。

(3分)()A.之:多助之至寡助之至 B.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不以物喜C.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必:战必胜矣必为有窃疾矣14.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15.下列短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锋利 B.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的界限C.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D.山溪之险——高山河流的险要16.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A.第一段紧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了论题。

B.第二段主要论述的是“天时不如地利”。

C.第三段中的一组排比句,主要是列举事实来证明观点。

D.第四段更进一步论述了“人和”的实质。

(三)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六单元一、积累·运用(22分)1.给加点字注音。

①小信未孚()②形貌昳()丽③孀()妻④始龀()⑤谤()讥⑥穷匮()⑦溯()洄⑧好述()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小惠求徧.民弗从也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③甚矣.汝之不惠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②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③今齐地方千里④明日徐公来5.文学常识填空、默写。

①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部分,其中,成就最高的是。

②《愚公移山》选自,作者相传是时期的,他是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③、夫战,,一鼓作气,,。

(《曹刿论战左传》)7.古诗鉴赏。

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莱,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①请写出诗中起兴的句子。

②用“这首诗美在……”的句式写两句品读本诗的句子。

三、自主阅读(44分)(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下面加点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孰: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吾孰与徐公美B.朝:朝服衣冠皆朝于齐C.美: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15.下面加点的词义不同的一项是()A.以:皆以美于徐公自以为不如B.于:欲有求于我皆朝于齐C.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闻寡人之耳者D.者:吾妻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拜见)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全面的)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进谏) ⑤能谤讥于市朝(毁谤讥讽)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⑤1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①于是入朝见威王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③今齐地方千里④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⑤15、对这两段文字所表述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两段文字表现出邹忌是个头脑敏锐、善于分析事理、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政治。

B、这两段文字也表现出齐王是个能够接受臣下意见,关心民众疾苦的统治者。

C、作者要表达的主张是:要“战胜于朝廷”。

D、作者还表达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主题。

13、C(提示:②句“莫”意为“没有谁”;③句“面”意为“当面”。

)14、B(提示:①句“于是”表因果关系,意为“因此”;③句“地方”意为“土地方圆”。

) 15、B(提示:“关心民众疾苦”一点在文中没有体现。

)17.邹忌是怎样巧妙地说服齐王纳谏除蔽的?你认为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的原因是什么?18.齐王接受邹忌的劝谏后,齐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19.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二)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20.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填写。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②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③愚公移山的目的是21.愚公的妻子和智受对愚公移山都曾提出质疑,但问话的语气和目的不同:①其妻②智叟22.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A.止:笑而止之止增笑耳 B.何:何苦而不平何以战C.可:固不可彻是亦不可以已呼 D.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3.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甚:甚矣,汝之不惠君美甚B.曾:曾不若蠕妻弱子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且焉置土石D.之:投诸渤海之尾甚矣,汝之不惠24.文段详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其主要目的是()A.通过对比,表现了愚公对人力无穷的深刻认识,对移山的坚定信念。

B.通过对比,更能表现出愚公的大智若愚,智叟的极愚极蠢。

C.通过衬托,更能突出愚公形象的高大,突出对人力无穷的深刻认识。

D.通过衬托,更能表现智叟的见识短浅,鼠目寸光。

25.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

甚矣,汝之不惠。

附答案:第五单元1.B 2.A 3、D 4、C 5、C 6.①诎,通“屈”,理屈②畔,通“叛”,背叛③衡,通“横”,梗塞,不顺④辩,通“辨”,辨别 7.①春秋战国墨②儒轲③战国道④“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⑤相位对权欲的厌恶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政”8.人只要经受艰苦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9.B 10.①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本来就有余的土地,这不能说是聪明。

②我认为您所派去攻打宋国的官吏是和这些人同一类 11.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

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12.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