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优质教案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一课时对是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本课根据考古学家挖掘的古代人类化石研究的基础上,讲述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

并且对于北京人进行详细的阐述。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2、 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北京人的特点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思考和探究“北京人比古猿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北京人基本概况【教学难点】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准备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小的时候,总喜欢缠着妈妈问:“我是从哪里来的?”你们小时候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吗?你得到的答案是什么?那么人类最早的妈妈是从哪里来的呢?也就是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上溯历史,揭开中华文明的第一篇,走近我们的远古祖先,探究他们的生活。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二、进入新课:自学互研生成新知(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精品教案(word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指导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过程,指导根据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要点。

2.通过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说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情况,初步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讲述北京人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小故事,体会考古学家执着探索的精神,结合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以及北京人的特征【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教学过程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图片导入达尔文猿身像及达尔文真实画像设问: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片的特殊之处?2.观察第二幅图片,认识达尔文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学生观察图片,看看能不能发现这个猿身像的头是谁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暨生物进化论。

设疑导入,从达尔文猿身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

新课教学1.多媒体资料:人类进化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人类由猿进化而来。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设问:(1)依据地图观察中国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个流域,说明什么问题?(2)探索人类产生奥秘的时候,是依靠什么来判定远古人类生存、存在的时间的?3.牙齿的秘密——初识“元谋人”资料:首次报道:1965年5月,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进行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经研究发现,两枚牙齿同属于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状。

经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人的文化遗产及其重要意义;
2.掌握北京人的基本发现过程、遗址地点和文化特征;
3.学会描述中国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二、教学重点
1.北京人及其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2.北京人的出土遗址地点和文化特征;
3.中国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描绘北京人的文化特征;
2.了解北京人的文化意义及其对国家和人类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1.授课法:讲述北京人的文化遗产,重点讲述北京人的基本发现过程、遗址地点和文化特征;
2.阅读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并进行相关讨论;
3.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北京人的出土遗址,并了解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引入本节课主题,介绍北京人的主要内容和文化遗产;
2.向学生介绍北京人的出土遗址地点和文化特征。

2. 正文环节
1.讲述北京人的基本发现过程,包括人类学家在中国周口店等地的发掘;
2.介绍北京人的基本特征,包括大脑容量、身体结构和生存环境;
3.讲述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为食物采集、狩猎、居住地选择等;
4.强调北京人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和文化遗产。

3. 小结环节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和文化遗产;
2.针对本节课难点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估
1.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北京人的文化意义及其对国家和人类的重要性。

七、课后拓展
1.进一步了解北京人的生存环境;
2.了解中国其他早期人类的文化遗产。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1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元谋人的发现及历史地位;北京人的体形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理解远古人类的生活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各国都有关于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中国神话说女娲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

人类真是他们创造的吗?如果不是,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到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多媒体展示《史前遗址分布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古人类遗址的颁布有什么特点?考古学者在我国的哪些地方发现了哪些古人类遗址?提示:古人类遗址大都集中在大河流流域附近。

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

总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址中,本课重点了解三个典型的人类遗址代表,即: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2.讲述元谋人古人类遗址的发现过程。

1965年,我国冰川学家在云南省元谋盆地进行科学考察,在地层中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后经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门齿。

后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几件打制的石器,以及一些零星散布的炭屑和烧骨。

经科学家测定,这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及石器、炭屑、烧骨存在的年代,距今约有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特点等;(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总结出我国的主要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资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起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课前准备PPT课件、打印好的讲义资料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是如何产生的吗?关于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

在中国,最为人知的就是女蜗抟土造人了:一位名叫女娲的神,用水和黄泥造出许多男男女女,天地之间从此就有了人类。

为了拯救人类,她还炼五色石补天。

在西方,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亚当是世界上第一个男人,夏娃是世界上第一个女人,从此就有了人类。

当然,这些只是神话传说。

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

那么,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又是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来一探究竟。

二、课文详解教师:仔细观察我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分布图(P3),大家会发现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一直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想一想,在当时的条件下,早期人类为何大多生活在大河流域呢?学生回答预设:因为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度较高,而大河流域通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适合人类生存。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1965年,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两颗远古人类的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有炭屑和烧骨,我们把在此处发现的古人类命名为元谋人。

在此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名词——化石(P2)。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精品教案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精品教案

50例农村女性癔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农村女性癔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发病原因和性格特点,从临床角度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50例农村女性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回顾性分析。

结果农村女性癔症患者的护理有其特殊性和样性,而且暗示治疗结合性化心理护理也取得了满意效果。

结论: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适应癔症的护理,必须从心理、社会、家庭等方面进行系统护理才能达到患者全面康复的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掌握农村女性癔症患者的病因及性格特点,巧妙运用积极暗示,灵活运用心理护理方法是治疗农村女性癔症患者有效的方法。

同时由于女性月经期对妇女的生理、心理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常使病情反复,症状加重,所以给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较的困难。

本文从护理角度对50例农村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临床特点总结与护理。

标签:农村女性;癔症;临床特征;心理护理癔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又名歇斯底里(Hysteria),一般好发于女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病因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紧张、恐惧是诱发癔症的重要因素[1],是综合性医院常见“急症”之一。

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

癔症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胆小怕事、遇事不愿与他人沟通者较一般人易发生癔症。

在边远地区,妇女受教育的机会要比男子少,加上在家庭中地位的不平等,受了委屈只能憋在心里,难以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因而往往以这种形式的发作来寻求解脱。

这些人在委屈、气愤、惊恐、羞惭、悲伤之时,会以躯体及精神两种形式表现其癔症的症状。

癔症病人中以女性居多,这也可以说是癔症的一大特色,这与女性天生的性格有关。

患癔症的女性大多性格内向,多愁善感,感情丰富且脆弱,意志、情感不稳定,幻想多,虚荣心强,容易冲动,一旦受到精神刺激或不恰当的暗示,就会发病,有时在诱因不很明显的情况下也可发病,发作的症状可因暗示加剧或好转和消失,反复发作的症状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相关历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生产工具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相对于较远的历史时期,他们可能对于远古时期的北京人生活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工具。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等特点,掌握北京人的地位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无数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等特点。

2.教学难点:北京人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远古时期的生活环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京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想到关于北京人的哪些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等特点。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北京人的知识,互相交流学习。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教师进行讲解,重点阐述北京人的地位和意义。

5.课堂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其他早期人类的代表,如元谋人、蓝田人等。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主要讲述了远古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生产工具、使用火的能力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北京人的生活方式,认识到人类起源于自然界,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插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生产工具、使用火的能力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掌握他们的生产工具、使用火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类起源于自然界,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他们的生产工具、使用火的能力等。

2.教学难点:北京人使用火的意义,以及火的使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京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

3.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北京人的生产工具、使用火的能力等,引导学生思考火的使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北京人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感悟。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对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七上第1课说课稿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

上节课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历史一级在初中阶段怎样学好历史。

老师也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背诵朝代歌?我们有同学会背诵了吗?
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进入中国历史的学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古代史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本学期我们将会学到的内容。

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下学习将会学到。

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学习,来,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一段:
即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

这时期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

最早的人类,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想象的到吗?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动画片段。

在观看的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古代人类是动画中这样形象吗?
嗯,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

有谁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是或者不是呢?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古人类是这个样子?
嗯,好,我听到有同学说,化石可以证明。

那我们现在就通过考古发掘出来的化石研究,来看看我们中国境内的古人类吧。

下面让我们学习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通过这节课,我们要了解什么: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那首先,给到大家3分钟的时间,通过查找第一课的内容,将括号中的内容在书上找到并划记下来,这是本节课的一些重点内容。

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括号中的内容分别是?我请人来回答。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已经发现的考古证据有(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

考古学家推断出,他们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2.北京人被发现的地址是(背景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

3.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下面,让我们化身考古学家,一起探秘祖国大地上的远古人类。

首先,让我们看看元谋人的发现过程。

元谋人是1965年5月1日,为配合成昆铁路的建设,中国地质学家在元谋盆地开展地质调查,钱方等学者发现两枚人类上中门齿化石……后又陆续发现了灰烬堆和打制石器。

材料中,提到了化石,请问什么是化石呢?
我们可以看到书本第2页最下面第一个解释: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

第二个问题:这种石头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因为里面保存了相对完好的古代生物的遗骸,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第三个问题:如果你是地质专家,在发现了这些考古证据后,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首先,发现两枚人类上中门齿化石,你的推断是:曾经有人在这里居住,而且年代久远。

灰烬堆:说明这些人会用火。

打制石器:说明这些人会制作工具。

那现在让我们汇总一下:发现的地点:云南元谋县;距今的年代:距今约170万年;生产活动:会制作石器,知道使用火;地位和意义:我们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请判断以下语句是否错误;如果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1.元谋人是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3.元谋人是最早的古人类。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三个形容词缺一不可。

下面让我们把目光看到书本第3页的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看到东北角,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

1、依据材料一,“北京人”发现时间、地点分别是?
1921年,地点背景西南周口店,证据是发现了三颗牙齿化石。

2、依据材料二,谁发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化石?裴文中。

3、依据材料三,大量北京人化石和石器的发现,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可以测定北京人生活的时间。

探究北京人的长相特征以及身体特征。

可以探究当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左边这幅照片就是裴文中发现北京人头盖骨的时候。

我们一起来看看,通过挖掘出的头盖骨复原出的北京人头像,跟我们现代人对比,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身高均约157厘米,能够直立行走。

1、北京人像现代人多一点,还是像大猩猩多一点?
既然更像大猩猩,为什么还说是北京人?与现代人最相似的点是什么呢?
2、看课后活动第一题: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脑容量比较小,更像大猩猩的北京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请根据书本和所学知识,推想北京直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请用一段话描述出来,这段话要包括这几个点:衣、食、住、行、工作。

刚刚那些有想象和加工的成分在里面,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的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都是考古专家通过一点点的蛛丝马迹推断出来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推断一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课后活动2,想一想,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砍伐木柴、木棒;刮削木棒,割剥兽皮,挖取数目中的昆虫等。

2、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
旧石器时代。

2、依据材料二思考,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聚族而居的生活。

所以人类是群居动物,也是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在里面。

3、根据材料三的考古发现,你能作出什么推断?
学会使用火,会保存火种
4、你认为北京人能用火做哪些事情?火的使用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防寒、照明、驱兽、烧烤食物,改善生存条件。

以上是对北京人考古发现的一些推断,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北京人的发现带给中国和世界怎样不同凡响的意义:
5、问题:根据图片及材料,北京人遗址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遗址非常丰富: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北京人猿人的发现将人类的历史记录向前推进到五十万年。

为人类探究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证据。

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

距今300万年左右有的古猿已经能直立行走,并会制作工具,后来进化成直立人。

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

到距今约5万年,早期智人进化为晚期智人,即现代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山顶洞人:
问题1:山顶洞人是谁在哪里发现的?
问题2:观察山顶洞人的复原头像,对比北京人和现代人,山顶洞人的样貌更接近谁?
问题3:在遗址中出土的以下东西,说明了什么?
1.掌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

2.掌握了缝制技术。

3.已经有了审美观念。

好,今天的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请完成五三上的选择题。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