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季学期国防教育教案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防的基本概念,增强国防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坚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国防的重要性,掌握国防知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国防知识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我国国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国旗的象征意义。
2.教师简要介绍国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国防对国家的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国防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国防知识,如:国防科技、国防历史等。
(三)分组讨论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防知识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
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搜集到的国防知识。
(四)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国防建设中的典型案例,如:我国南海岛礁建设、驻港部队等。
2.学生分析案例中体现的国防精神,如:爱国、奉献、团结等。
(五)互动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国防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国防知识的掌握。
2.学生自由发言,谈论自己心中的国防英雄,分享英雄事迹。
2.学生发表自己对国防教育的看法,提出建议。
3.教师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国防教育的感悟。
五、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对国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评价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识和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国防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培养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为成为新时代的国防人才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国防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国防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国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国防建设中来的意愿。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3篇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3篇教案1:小学国防教育教案-了解国防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国防的基本知识。
3. 培养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国防?2. 国防的重要性。
3. 国防的组成部分。
4. 国防的发展历程。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看国防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国防的兴趣。
2. 学习国防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防的概念和为什么国防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3. 学习国防的组成部分:介绍国防的组成部分,如军队、武器装备、国防科技等,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进行说明。
4. 学习国防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国防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国防的演变和现代国防的特点。
5.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总结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对国防的理解和意义。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国防的理解和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
2. 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对国防组成部分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3.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国防的认识和态度。
教案2:小学国防教育教案-了解国防科技的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科技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国防科技的基本知识。
3. 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国防科技?2. 国防科技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国防科技的发展领域和成果。
4. 国防科技的应用案例。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国防科技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国防科技的兴趣。
2. 学习国防科技的定义和作用: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防科技的概念和为什么国防科技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3. 学习国防科技的发展领域和成果:介绍国防科技的发展领域,如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并通过案例展示国防科技的成果。
4. 学习国防科技的应用案例:通过讲解一些国防科技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防科技在保卫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总结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对国防科技的认识和意义。
国防教育课教案

国防教育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国防教育。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国防的概念、目标与内容,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掌握国防的基本概念、目标与内容;了解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的重要性;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通过多媒体配套教学,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国防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国防建设。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国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未来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国防教育宣传片或相关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国防教育的思考。
2. 了解国防的基本概念(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国防的概念,即国家为了防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
3. 探讨国防的目标与内容(15分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探讨国防的目标和内容,并汇报给全班。
4. 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的重要性(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
5. 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性(10分钟)通过学习我国国防建设的背景和现状,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并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6. 总结(5分钟)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小组讨论和多媒体配套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设备:课堂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2. 视频和图片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
六、教学评估通过讨论小组的表现、课堂问答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国防概念的理解和国防意识的提高。
七、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国防教育资料,并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200字的读后感。
国防教育教案

国防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掌握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4.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5.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国防教育概述国防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使学生了解国家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2. 国防知识1.国家安全形势;2.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3.军事基础知识;4.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5.国防教育法律法规。
3. 爱国主义教育1.爱国主义的概念和内涵;2.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3.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4.爱国主义的实践意义。
4. 军事训练1.军事训练的意义和目的;2.军事训练的基本要求;3.军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4.军事训练的注意事项。
1.讲授法:通过讲解国防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国防建设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家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军事训练中,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过程1. 国防教育概述1.讲解国防教育的概念和内涵;2.分析国家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引导学生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国防知识1.讲解国防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分析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介绍军事基础知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知识;4.讲解国防教育法律法规。
3. 爱国主义教育1.讲解爱国主义的概念和内涵;2.分析爱国主义的历史渊源和表现形式;3.引导学生认识爱国主义的实践意义。
4. 军事训练1.讲解军事训练的意义和目的;2.分析军事训练的基本要求;3.介绍军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4.强调军事训练的注意事项。
临沂小学2015国防教育教案

1、山东是我家教学内容:我的家乡山东省教学目标:1.了解山东省的地理位置、简称。
2.知道山东省的特产以及名胜古迹。
3.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山东省的地理位置、简称。
难点:知道山东省的特产以及名胜古迹。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等综合运用。
教具:课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山东省名胜图片。
二、新授1.给学生介绍山东:我们的家乡是山东省,它在祖国的东部沿海,黄河的下游,简称“鲁”。
2.课件出示山东的地图,让学生们观察山东的地图,看它形状像什么?3.指名回答。
(像一只雄鸡)1.介绍山东省的物产:我们的家乡物产丰富。
再次出示地图,显示地名及丰富的物产。
我们的家乡地大物博,有:莱阳梨、烟台苹果、肥城桃子、平度葡萄等。
2.我们的家乡山海兼胜,人文荟萃,有很多名胜古迹。
(课件出示)如:曲阜的孔庙、蓬莱仙境、五岳之首---泰山、昆嵛山自然保护区、荣成天鹅湖、“中国好望角”—成山头、青岛栈桥等。
三、谈感受。
1、同学们,观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2、学生们各抒己见。
四、小结教育学生爱我们的家乡,爱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而感到自豪、骄傲。
让学生知道今后好好学习,长大报效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
五、作业1.画一幅我们家乡的美景。
2.给爸爸妈妈讲一讲我们的家乡。
板书设计:我的家乡山东省山东——鲁山海兼胜人文荟萃物产丰富2、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教学内容: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教学目标:1、知道济南市是山东的省会。
2、了解山东省济南市的地理位置、简称。
3、让学生了解济南的经济、文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知道济南市是山东的省会。
难点:了解山东省济南市的地理位置、简称。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具:课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谁知道山东省的省会是哪个城市?二、新授1.给学生介绍济南市: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泰山北麓、黄河南岸。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范文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防教育的意义,增强国防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家园的意识。
3. 学习基本的国防知识,提高学生的国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国防教育的意义:介绍国防教育的背景、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国防教育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2. 国防观念:讲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国防知识:介绍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情况,普及国防科技知识。
4. 国防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勇敢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防教育的意义、国防观念的培养、国防知识的学习。
2. 教学难点:国防观念的深入理解,国防知识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防教育的意义、国防观念、国防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防教育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国防教育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关注。
2. 讲解国防教育的意义:阐述国防教育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3. 培养国防观念:讲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
4. 学习国防知识:介绍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情况,普及国防科技知识。
5. 培养国防素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国防教育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他们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对国防知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馆或军事博物馆,增强他们对国防教育的直观感受。
2. 邀请国防专家或军人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国防知识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国防教育教案

国防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国防”。
2、回顾并掌握英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注意在侵略我国之前的间谍活动。
3、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如:美国,台湾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企图搞乱和分裂我们祖国的行为。
以此为鉴,提高警惕。
4、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国家安全”的概念和我国国家安全的特点【教学难点】:对历史上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回顾和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什么是国防? 国防,是一门求生学问,也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大家一定都很喜欢看《007》吧,杰姆斯邦德非常酷,他身手矫健,行为敏捷,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是我们心中最完美的间谍(特工)。
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当然,做危害本国国家安全的间谍是个坏人,做保护本国国家安全的间谍就是好人。
当今世界,无论国家大小,国力强弱,都把维护本国国家安全摆在重要位置。
那么,到底什么是国家安全?(举手发言,各抒己见)二.教师总结“国家安全”的概念: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政权、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不被破坏,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不遭损害。
六.教师总结:当今世界,经济不断繁荣,社会不断进步,但与此同时,天下又并不太平,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反华势力从来没有停止过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因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来保护我们的国家安全,不要轻易将我国情况告诉境外人士,不要在社会上散布伤害我们国家的言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爱国公民。
通过开展这次主题班队会,使我更多的了解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我们所要承担的责任与重托;同时立足当前,我应该通过参加实践活动锻炼体魄、增长知识、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国防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

国防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教案1:国防意识的培养班会主题:国防教育——国防意识的培养时间: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a. 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国防的理解。
b. 引用相关报道和新闻,介绍当前国防形势。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国防的概念和含义。
b. 介绍国防的重要性,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影响。
3. 活动练习(15分钟)a. 分组讨论,就国防意识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b.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参与国防事务,体验国防责任。
4. 总结(5分钟)a.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b. 强调培养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c.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为祖国的安全做出贡献。
教学反思:本次班会通过引入、知识讲解和活动练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国防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5. 延伸拓展(5分钟)a.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深入了解国防的相关知识。
b. 推荐学生参观国防博物馆、军事科技展览等,亲身感受国防的现状和发展。
c. 邀请有关专家、军人或退役军人来班级进行交流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国防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次班会的主题是国防意识的培养,通过引入、知识讲解、活动练习、延伸拓展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
班会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共同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延伸拓展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进一步接触和了解国防事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案2:国防教育宣传班会主题:国防教育——国防意识的宣传时间: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的基本常识和重要性。
2. 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
3. 掌握国防知识的宣传方式和策略。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a. 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国防的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兴市东兴镇松柏中学国防教育教案2015年春季学期第一课: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观念。
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二、教学重点: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
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
三、教学难点:人民防空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引言: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
集团、国家、民族、宗教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矛盾不断,战争也不断发生。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英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
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战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过战争吗?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
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不是就不可能有战争了呢?我说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
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是不变的规律。
如中国和越南,中国帮他抗击美国侵略,胜利后,他们却想在亚洲称王称霸,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引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更重要的是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台湾岛内的台独份子非常嚣张,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法分裂祖国领土。
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对台湾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一个中国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去做割裂祖国领土有损中华民族利益的千古罪人。
现代战争大多以空袭开始,空袭手段多,武器性能好,空袭强度高,准确性高。
如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太空有侦察卫星、空中有侦察飞机为其侦察,有预警飞机为其导航,并对伊拉克实施电子干扰,使伊拉克指挥系统瘫痪。
用B-52、F-117A、F-111等轰炸机,各种舰载攻击机,攻击直升机发起空袭。
使用了远程精确制导的战斧导弹、集束炸弹、钻地炸弹、高爆子母弹、电磁脉冲炸弹等。
仅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使伊拉克沦陷了。
这也说明今后高科技战争中,空袭不仅作为战争的作战样式之一,而是成为战争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防空袭的重要性。
我国各届政府领导都对防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199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
在突发战争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战争伤害。
一、人民防空的任务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
(外国称民防)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
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解除警报:鸣3分钟。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
人民防空的具体任务:包括战时和平时。
战时:适时发放防空警报;及时组织人民群众疏散、掩蔽;向群众通报遭受袭击情况并指导进行防护和自救、互救;组织人防专业队开展抢救、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配合城市防卫作战。
平时:结合城市建设,修建人防工程;同有关部门拟定城市建设规划;建立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制定防空袭预案,进行疏散地域建设;整组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使其在工业事故和自然灾害中发挥骨干作用,以锻炼提高战时救护和抢修能力;对公民进行人民防空教育,使其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人民防空的作用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现代战争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破坏性巨大。
因此,在战争中只有有效地保存战争潜力,才能争取主动,持久抗敌。
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当时的日本工业发达,武器装备精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但中国人口多,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复杂,具有较大的战争潜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鬼,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所以战争潜力的大小,决定了战争能否持久,而人民防空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人力物力,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力措施。
人民防空的具体工作,由中央、各省、地区、市、县、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办)负责。
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中,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保卫好城市,也就是保存了战争潜力。
所以,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保障和物资储备,是反空袭的要塞。
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一个国家人防工作的好坏,是敌人发动战争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人防工程完备、警报系统先进、防空组织严密、人民防空素质高等,这都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起一定的威慑作用。
三、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通过防空教育,使同学们了解了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高科技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人民的危害。
一旦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担负起建设、保卫祖国的责任。
2、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素质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
通过学习,能使同学们懂得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性能及特点,学会防护动作,能制作简易防护器材,会使用人防工程掩蔽,一旦受伤的自救互救技能等。
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在平时的突发灾害中进行防护,较好地保存自己。
如非典时期。
3、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防空知识是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有鲜明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充分的实践性。
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加强个人修养,拓宽知识面,锻炼应变应急能力,提高身心素质。
练习:1、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空警报有几种?它们的音响特征分别是什么?3、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⑴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第二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教学目的: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
2、对核爆炸的方式和外观景象有明确了解。
3、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重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难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形象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引言: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人死伤,20万人失踪。
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8月6日举行悼念活动。
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子弹。
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做用》。
一、核武器1、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原子弹的引爆装臵起爆后,使核装料迅速达到临界状态,中子撞击重原子核,一个原雍肆驯涑闪礁觯 礁鲈 雍肆驯涑伤母龅龋 购俗傲夏诜⑸ 驯淞词椒从Γ ⒚土沂头拍芰俊4雍说慊鸬搅驯淞词椒从ο 鹗橇驯浞拍芙锥危 恍枰 种 肝⒚搿?氢弹的引爆装臵起爆后,发生裂变链式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氘化锂在高温、高压和中子作用下,锂即产生氚,随之氘氚迅速聚合,放出高能中子和巨大能量,引起比原子弹更为猛烈的爆炸。
由于聚变反应须在极高温度下才能进行,氢弹也叫做热核武器。
不管是裂变反应还是聚变反应,在核反应的瞬间都能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也可制成地雷使用。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TNT (炸药)当量来表示。
1当量 = 1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核武器按当量大小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千万吨级等。
2、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地下(水下)爆炸。
空中爆炸:闪光→→火球→→颜色逐渐变暗,从地面吸起一股尘柱,尘柱越升越高,和烟云结合在一起,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面爆炸:闪光→→半球形火球→→颜色逐渐变暗,烟云和尘柱一起由地面升到空中,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下爆炸:看不到闪光和火球,尘柱呈粗大发散状,并有很深的弹坑,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1、光辐射⑴、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光和热。
辐射出来的光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的多。
它以光速直线传播,作用时间只有8~15秒钟。
⑵、光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光辐射能烧伤无防护人员的眼底和皮肤;吸入灼热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烧伤;使易燃物体起火燃烧形成大面积火灾区。
2、冲击波⑴、冲击波:是核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
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比声速快,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⑵、冲击波的杀伤破坏作用:在超压的挤压作用下,使人体内脏损伤,耳膜破裂。
动压可把人员抛出一定距离,引起脑损伤、骨折。
在超压动压作用下,使建筑物倒塌和物体的抛出,还会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
3、早期核辐射⑴、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内放射出来的γ射线和中子流。
它与X光相似,以光速直线传播,穿透力强。
⑵、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早期核辐射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体,穿透人体破坏组织细胞,当射线照射身体,杀死细胞到达一定成都时,人就会得放射病。
表现为头痛、恶心、失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白血球减少、脱发等症状。
还会使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同样对人员造成伤害。
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暴光、化学药品失效,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4、核电磁脉冲⑴、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公里,作用时间极短。
⑵、核电磁脉冲的破坏作用:对人、畜没有杀伤作用,但对通信器材、电气设备有破坏作用,可造成电脑硬盘及电子元件毁坏,使系统不能工作。
5、放射性沾染(1)放射性沾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状烟云中,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和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