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2.兴奋性:指一切活的组织或细胞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能产生动作点位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3.阈值:一个领域或一个系统的界限称为阈,其数值称为阈值

4.负反馈:当输出变量或生理效应发生偏差,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时,即反馈信息抑制或减

弱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

5.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

6.自身调节:指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7.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

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 不消耗ATP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

8.受体:指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种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发生特异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

特殊生物分子。

9.去极化:静息电位(负值)减小的过程或状态。

10.超极化:静息电位(负值)增大的过程或状态。

11.静息电位:细胞在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12.动作电位:指当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当刺激后,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

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13.局部电位:由于除极化程度较小,可被k+外流锁抵消,不能形成再生性除极化,因而不能形成动作电位,这种除

极化电位称为局部电位。

14.兴奋-收缩耦联:把以膜电位的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与以肌丝滑动为基础的收缩活动联系起来的过程。

15.强直收缩:肌肉因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16.自律细胞:一类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动节律性的细胞,即具有自动节律性的细胞。

17.窦性心律:整个心脏的节律由窦房结的活动控制,窦房结是整个心脏的主导起搏点所形成的心脏节律。

18.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19.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量。

20.自动节律性:心肌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的特性。

21.中心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

22.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23.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

24.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

25.减压反射:大麻花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

低,血压回降。这一反生称---

26.血脑屏障:指脑毛细血管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的结构。

27.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8.胸式呼吸:由肋间肌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动所产生的呼吸运动。

29.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30.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3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也叫二软脂酰卵磷脂),

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一气界面之间,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32.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并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33.血氧饱和度:Hb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百分比。

34.呼吸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呼吸节律和调节呼吸运动是神经细胞群。

35.外周化学感受器:

36.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呼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也称为黑-伯氏反射。

37.胃的排空:胃内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38.胃肠激素:胃肠道分泌的生物活性肽的统称。

39.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实物进行化学分解的过程。

40.吸收:经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管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的过程。

41.胃粘膜屏障:胃内表面的黏液凝胶层。

42.能量代谢率:能量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所消耗的能量。

43.食物的卡价:1g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充分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成为食物的热价。

44.氧热价:通常指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化1L氧所产生的热量。

45.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容积的比值(CO2/O2)。

46.基础代谢:指机体处于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47.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由食物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消耗的作用。

48.体温:人和动物体内具有一定的温度。

49.排泄: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50.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侧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51.渗透性利尿:是由于在血浆、肾小球滤液和肾小管腔液中形成高渗透压,阻止肾小管对原尿的再吸收,尿量增多。

52.水利尿: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的现象。

53.肾糖阈:刚能使尿中出现葡萄糖的血浆葡萄糖浓度。

54.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55.突触延搁:在化学传递性突触中,从兴奋到达突触前神经末梢起,即从发生去极化起,到在突触后细胞中产生

突触后电位止,有一个时间延搁。

56.胆碱能纤维:凡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

脊休克:脊髓突然横断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断面以下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57.激素:由特定细胞分泌的对靶细胞的物质代谢或生理功能起调控作用的一类高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58.下丘脑调节性多肽:下丘脑的促腺垂体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所产生的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

59.激素的允许:有些激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器官、组织或细胞而产生生理作用,但是他的存在却为另一种激素的生

理学效应创造了条件(即对另一激素起支持作用)的现象。

60.去大脑僵直作用:在中枢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去大脑动物肌紧张出现亢进现象。

61.促激素:能促进靶腺分泌激素的激素。

62.应急反应:机体遭遇紧急情况时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的紧急动员过程。

63.应激反应: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的改变。

64.激素的生物放大作用: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了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逐级放大后,其后续反应形成

一个高效能生物放大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