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与电功》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电能表和电功》教案

课题:电能表电功一、学习活动目标1.理解电流做功的实质,加深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知道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会利用电功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知道电能表,了解电能表技术参数.会用电能表简单计算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3.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分散与集中思维及分析与归纳能力,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习惯和团结协作的实验精神.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影响电功大小因素;认读电能表.难点:实验方案的产生、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归纳三、学习活动设计活动一:引入电暖宝通电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电暖宝内能增大的原因是电流做功.这种功与机械功不同,称之为电功.了解电流做功的实质以电流通过电暖宝、灯泡为例归纳: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向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活动二: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1.提出问题: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出猜想:电压、电流、通电时间2.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如何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根据灯泡的亮暗可比较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3.设计电路图:在探究电压对电功的影响时,要保持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串联电路恰好可以做到这一点.加上适当的电表就可以完成实验设计.在探究电流对电功的影响时,用并联电路加适当的电表完成实验设计.4.进行实验操作与观察:学生进行操作,自主探究.5.归纳电流和电压对电功的影响: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压越大,电流做功越多在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电流做功越多当然,在电压和电流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越多6.电功公式的生成:进一步研究表明,若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为I,通电时间为t,则电流所做的功W=UIt .单位:J活动三:试一试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某用电器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A,求:该用电器工作10分钟将消耗多少电能?活动四:认识电能表供电部门是如何知道各户家庭电路中消耗的电能?引出电能表.学生看书P2-3了解电能表有关信息及技术参数.四、梳理与小结五、课后作业:课本节后作业1-3。
《电能表与电功》教案(共15篇)

《电能表与电功》教案〔共15篇〕篇1:《电能表与电功》教案一、教学目的1、会使用电能表正确读数,能结合实例理解电功。
2、经历对电功的探究,体会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进步思维变通的才能。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节约用电的意识,体会物理与生活的严密联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功的概念难点:对电功的理解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老师带着学生回忆生活场景:考虑家庭中一个月需要交多少电费?由学生的答复引出交多少电费的根据――供电部门通过电能表来计算电费。
提问学生对电能表理解多少,由此引出课题――电能表与电功。
环节二:新课讲授老师介绍电能表的概念,并实际展示电能表,引导学生考虑电费的多少表示什么?电费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结合电子式电能表,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图,考虑表上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老师介绍含义并强调额定电压和根本电流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电能表的读数,介绍电能表的计量单位,学生总结供电部门计算电费的根据。
引导学生考虑为什么不同的家庭中交的电费不一样,引出电功。
老师可以列举点亮的小灯泡、给电热器通电、给小电动机通电、给电视机通电等例子,让学生考虑电能转化为哪些能。
学生总结是因为电流做了功,所以才有了能量的转化,即电能的消耗,得出电功的概念。
老师讲解电功的表达式,强调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并补充它的推导公式,即通过欧姆定律得到的变形公式,注意使用范围。
学生活动:比拟两个灯泡的亮暗〔在一定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越多,灯泡就越亮〕设计并进展实验:1、将两个电阻不等的白炽灯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比拟两个灯泡的亮暗和两只电压表的示数;2、将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比拟两个灯泡的亮暗和两只电流表的示数。
实验分析^p :串联时,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电阻较大的电压越高,灯泡越亮;并联时,通过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电阻较小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
介绍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符号为J,1J = 1VAs;常用单位:千瓦时,符号为kW・h,1kW・h=3.6×106J。
电能表和电功教案

电能表和电功教案第一篇:电能表和电功教案电能表和电功一、教学目标⑴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知道电功的概念及其单位。
⑵会根据家用电能表的表头数据初步计算电功。
⑶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并理解电功公式,发展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电能表作用,电能表表头示数意义,电功公式的得出过程,电功的含义三、教学难点:电功的含义,电功公式的得出过程。
四、学生知识基础:机械功的知识;能量的概念;初步的能量转化知识;初步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五、教学方法:实验认知法、阅读讨论法、练习法。
六、教具准备:电能表、家庭电路示教板、电动机、导线若干、铁架台、钩码、棉线等。
七、教学过程:㈠课题导入师: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电学知识。
但说到电,其实,我们最熟悉或最关心的还是家庭用电和每月要交多少电费。
你们家每个月所交电费相同吗?那是根据什么来收电费的?生:根据所用电能的多少。
师:谁知道你家用来测量每月消耗多少电能的仪表叫什么?生:电能表;师:用电器在有电流时会消耗电能,转化为它形式的能,是电流能做功吗?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板书标题。
㈡引导学习我们先来了解如何测量家里一段时间消耗的电能;观察电能表及它是如何表示消耗电能多少的。
(演示电能表),接着请同学自己看书上P2-3有关电能表上各参数的意义。
一、电能表:测量消耗电能的工具。
正在工作的电度表表盘实物投影,由教师一一解释各个参数。
A、(千瓦时):电能表示数的单位。
1 KW.h=3.6×106焦B、电能表示数:四位整数加一位小数。
(请同学读出此时电能表的示数)前后两次读数之差表示一段时间消耗的电能B、“220V”……电能表适用的额定电压;C、“10A”……电能表持续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D、“50Hz”……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赫兹;E、“3000r/ KW.h”:每消耗1度电,电能表转盘转动3000转。
新式电表上“6400imp/KW.h”表示:……………P3书上例题二、电功前面我们学过做功的知识,知道水流可以对水轮机做功,那么电流是否做功呢?演示:电动机提起重物。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能表与电功教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能表与电功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知道电能的单位。
2. 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电功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作用,能够正确读取电能表的数据。
二、教学内容1. 电能的概念及单位2. 电功的计算方法3. 电能表的结构和读数方法4. 电能表的安装和更换5. 电能表的误差和校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方法,电能表的读数方法。
2. 教学难点:电能表的安装和更换,电能表的误差和校准。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电能、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能和电功的概念。
2. 讲解电能的概念及单位:介绍电能的定义,解释电能的单位(焦耳、千瓦时等)。
3. 讲解电功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示例计算。
4. 讲解电能表的结构和读数方法:介绍电能表的组成部分,演示如何正确读取电能表的数据。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会正确使用电能表,并进行数据读取。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电能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能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讲解电能表的作用:介绍电能表在家庭电路中的重要性,解释其测量电能的作用。
3. 讲解电能表的安装和更换:演示电能表的安装过程,解释安装注意事项,展示电能表的更换方法。
七、教学过程4. 讲解电能表的误差和校准:解释电能表的误差来源,展示电能表的校准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会安装和更换电能表,并进行误差测试和校准。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电能表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节能意义。
物理:电能表与电功教学设计1电能表与电功

物理:电能表与电功教学设计1 电能表与电功
自历史科
教学目的
⑴让学生理解电能表参数的物理意义。
⑵让学生会根据电能表读数计算消耗电能的多少。
⑶通过实验得出并理解电功公式,进步学生分析^p 问题、归纳问题的才能。
⑷让学生会用电功公式计算电器消耗的电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能表参数的意义及计算耗电的方法,电功的含义,电功的公式及运用。
难点:电功的含义,电功公式的得出过程。
学生知识根底
机械功的知识;能量的概念;初步的能量转化知识;初步的实验观察与分析^p 才能。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阅读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电能表、电、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假设干、小灯泡、开关、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近期,我们一直在学习电学知识。
但说到电,其实,我们最熟悉的还是家庭用电和每月要交多少多少电费。
请同学们讨论并答复。
学生:讨论并答复。
【二】引导学习
一.电能表的学习
教师:出示电能表,问:谁读过电能表的示数,谁会读数?下面我们用2分钟时间阅读课文学案中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技术参数的说根本规格。
学生:阅读根据学案的说明理解电能表的规格。
[END]。
初中物理《电能表与电功》教案

初中物理《电能表与电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掌握电能表的读数方法。
2. 使学生理解电功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的电功。
3.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2.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3. 电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4. 电功的测量实验5. 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电功的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电功的测量实验,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
2.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功的测量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电能表模型或图片2. 电能表读数演示板3. 实验器材:电压源、电流表、电阻等4. 案例素材:家庭用电实例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电能表与电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电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电功测量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家庭用电实例,学生分析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检验对电能表与电功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 绘制电能表的结构图,并简述其作用。
2. 运用电功的计算公式,计算一个家庭电路的电功。
3. 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的情况。
3. 学生对电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能够分析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教学拓展1. 介绍电能表的种类和功能。
2. 探讨电能表的准确性和误差来源。
3. 引导学生关注电能节约和环保。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电能表和电功 教学设计

1(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 一 《电能表和电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及读数方法。
2、 知道电流可以做功以及电功的含义,会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3、 知道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生活中常用的单位是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体验物理探究过程。
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的难点】:探究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及综合应用电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教学的重点】:1、理解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应用。
2、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学法指导】 : 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学器材】 : 多媒体课件 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课前复习 温故知新提问两大基本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特点及分压和分流原理,复习巩固前面学习的内容,并为本节学习做好铺垫。
激趣导入 解读目标采用大家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电费问题引出用电器要做功,必须消耗电能,,消耗电能就必须交电费。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入新课学习,并解读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提出质疑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并收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 虑,为课堂的探究学习提供问题和方向。
展示交流这是这一节课课堂学习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节共安排了三个活动:活动一:认识电能表(要求:小组内讨论学习电能表的功能和连接位置,以及电能表的技术参数的含义,然后展示交流)活动二:认识电功(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 109认识电功定义、实质及其单位,并进行小组讨论。
) 1、电流做功的实质: 。
2、电功的定义: 。
3、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为“J ”.常用单位是kwh ,就是人们常说的“度”则1kwh= J 。
活动三:探究电功的影响因素(要求学生讨论分析怎样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电功的大小因素,展示交流自己的实验思路和实验用的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电能表与电功教案(知识点+例题+练习)

电能表与电功【学习目标】1. 知道电能表的作用、读数方法。
2. 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 以及变形式,会电功相关计算;【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电功1.概念: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
2.计算:电流通过导体做的电功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即:电功=电压×电流×通电时间 。
可表示为:W UIt =3.单位:焦耳(J ) 11V A J s =⋅⋅注意事项:1.电流通过电灯时,电流做功,灯丝灼热发光,,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电吹风通入电流,电流做功,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机械能;电热水瓶,通过电流做功,利用电能把水烧开,把电能转化成内能;洗衣机利用电能,通过电流做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把衣物洗净。
2. 根据W=UIt 和欧姆定律有:其中W=UIt 是普遍适用的;而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知识点二、电能表1.作用:用来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多少。
2.计算方法:电能表的示数由几位整数和一位小数组成。
电能表的计量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所消耗电的度数。
(注意最后一位是小数)。
3.重要参数的意义:(1)“220V ”—表示电能表适用的额定电压;(2)“15(35A )”—表示这个电能表的基本电流为15A , 35A 是电流表能够满足测量准确要求,且能够长期正常运行的最大电流值;(3)“50Hz ”—表示它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4)电能表分类和参数:① 感应式电能表:“2000revs/kW ·h ”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2000转。
根据电能表转盘转动的转数进行计算.如果电能表标有“2000revs/kW ·h ”,当转盘转过n 圈时,消耗的电能为:;②电子式电能表:3500imp/kW ·h 表示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次数为3500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如:电能表月初读数32468,月底读数是32654,这个月用电度合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
是J。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U2t/R W1:W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 W1+W2+…Wn
教学后记
2、铭牌意义:
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3、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
4、读数:
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电压(电流、时间相同?电压不同;比较电功多少?)
②电流
③时间
4、电功大小的规定:
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I2Rt=U2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2Rt
W1:W2:W3:…Wn=R1:R2:R3:…:Rn
二、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电流做功的微观解释:
3、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活动15.1比较两个灯泡的亮暗
一、电能表与电功
课题
一、电能表与电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探究电功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理解电功公式的意义。
3、能初步运用电功公式计算有关问题。
4、进一步体会做功与能量转化的联系。
重点
目标1、2、3
难点
目标2、4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法指导
一、电能表
1、作用:
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