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一千亿是一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位和十万位。

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万位和十亿位。

3、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4、万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

5、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这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7、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8、表示物体个数的1 2 3 4 5 6 …….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一位数是1。

9、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0、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的数,要加“亿”字,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1、亿以上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2、“亿”作单位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13、常见的计算工具有:算盘、计算尺、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电脑等。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1.⼤数的读法(1)从⾼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有⼀个或连续⼏个零,都只读⼀个零。

2.⼤数的写法(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从⾼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3)哪⼀个数位上⼀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数的⼤⼩的⽐较(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

(2)位数相同时,⽐较最⾼位,最⾼位⼤的数就⼤。

(3)最⾼位相同时,再⽐较下⼀位,依次找下去。

4.⼤数的改写(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加上“亿”字。

都⽤“=”连接。

(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法改写成整亿的数。

都⽤“≈”连接。

5.10个⼀万是⼗万,10个⼗万是⼀百万,10个⼀百万是⼀千万,10个⼀千万是⼀亿,10个⼀亿是⼗亿,10个⼗亿是⼀百亿,10个⼀百亿是⼀千亿,依次类推。

6.数位顺序表,从个位开始每4个⼀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7.表⽰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的数叫做⾃然数。

⼀个物体也没有,⽤0表⽰,0也是⾃然数。

最⼩的⾃然数是0,没有最⼤的⾃然数,⾃然数的个数是⽆限的。

7.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这种计数⽅法叫做⼗进制计数法。

第⼆单元(⾓的度量)知识要点①.射线,有⼀个端点,可以向⼀端⽆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限延长,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③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④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部分,⑤经过任意⼀点,可以画⽆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数条射线。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总结
本文档将对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 三角形的边和角是其基本要素。

- 三角形根据边长和角的关系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 根据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3. 直角三角形的特点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90度)。

-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相互垂直。

4. 钝角三角形的特点
-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度。

- 钝角三角形的两条边不相互垂直。

5. 锐角三角形的特点
- 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均小于90度。

-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相互垂直。

总结:本单元主要研究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以及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特点。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请注意,以上为对文档的简要总结,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平行线和垂线知识点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平行线和垂线知识点

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1.两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形成4个角。

每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和是180°,相对的两个角相等(即对顶角相等)。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意:一定要在垂足处标明直角符号“┐”3.垂直可以用垂直符号“⊥”表示。

如果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可以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也可以记作:b⊥a,读作:b垂直于a。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我们通常用三角板来画垂线。

6.过直线上(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①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②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顶点(或边)与已知点重合;③过已知点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④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7.画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方法:先画出一条边,再过这条边的两个端点向同一方向画两条长度相等的垂直线段,最后画出这条边的对边。

8.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9.平行的表示方法:平行可以用符号“//”表示。

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可以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也可以记作b//a,读作b平行于a。

10.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11.过直线外一点只可以画1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2.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只可以画1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3.画平行线:①固定三角板,沿着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②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向下平移三角坂。

③沿着三角板最初画直线的那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14.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①边线重合②边边重合③移动重合④画平行线15.在长方形或正方形中,有2组对边互相平行,4组邻边互相垂直。

16.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直线a与直线c互相平行,那么直线b与直线c 也互相平行。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七单元笔记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七单元笔记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七单元笔记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七单元是“季节”,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季节的特点和人们的活动,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笔记:一、单元主题概述季节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四个不同的气候阶段,分别是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本单元通过学习不同季节的特点和人们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二、重要知识点1. 季节的划分: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个季节都有其特定的气候特点和景色。

2. 季节对生物的影响:季节变化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迁徙。

例如,春季是许多植物开始生长的季节,也是动物开始繁殖的季节;冬季则许多动植物会进入休眠状态。

3. 季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天气和气温,因此人们的活动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夏季人们通常会去游泳或吃冰淇淋;冬季则可以滑雪或吃火锅。

4. 描述季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寒冬腊月”等。

三、学习重点1. 掌握描述季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够准确地描述自己所在季节的特点。

2. 了解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够分析不同季节对生活的影响。

3. 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不同季节的特点,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学习方法建议1. 观察和体验:通过观察和体验自己所在地的季节特点,了解当地的气候、景色、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2. 阅读和写作:阅读有关季节的文章或诗歌,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季节的特点和人们的活动;同时可以尝试写一些关于自己所在季节的短文或诗歌。

3. 交流和讨论:与同学或家长交流自己所在地的季节特点,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同时可以讨论不同季节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10或十)。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亿级和万级的数都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数的大小:①两数相比,位数多的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

5、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①整万数的改写:去掉末尾的4个0,写上一个“万”字。

如:40000 = 4万 230 0000 = 230万②整亿数的改写:去掉末尾的8个0,写上一个“亿”字。

如:46500000000 = 465亿6、求近似数:①用“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0到4)还是等于或大于5(5到9)。

②非整万数或整亿数,要先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再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256000≈260000=26万(五入) 1340600000≈1300000000=13亿(四舍)7、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 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 1 )。

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一位数是( 9 )。

最小的两位数是( 10 ),最大的两位数是( 99 )。

四年级上下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下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9、改写和省略(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200000000=2亿(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进一。

)如:54340≈5万56070≈6万720023000≈7亿459800000≈5亿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 连接如:450000=45万 200000000=2亿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 720023000≈7亿10、计算工具的认识: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3、计算器上的按键:ON/C 开关及清除屏键 OFF 关机键 AC 清除键 CE 清除键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一、常用的长度和面积单位及进率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进率: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 =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长度单位:千米米 分米 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二、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
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版本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人教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苏教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更多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的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栏目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希望为大家准备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