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桶提升机-开题报告
基于ANSYS的提升机卷筒安全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ANSYS的提升机卷筒安全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提升机卷筒是提升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承载绳索,实
现物料的升降。
由于卷筒在提升机运行中承担着巨大的力和压力,因此
卷筒的安全性是保障提升机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当前,国内外许多厂商都在研发提升机卷筒,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
存在着卷筒强度不足、制造工艺不合理、机械磨损严重等问题,严重影
响了提升机的稳定和安全性能。
因此,本文对提升机卷筒的安全性进行
研究,旨在提高提升机的运行安全性。
二、研究目的:
本文基于ANSYS(一种流行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升机卷筒进行力
学仿真分析,从材料的质量、机械结构的设计等方面入手,分析卷筒受
力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和变形情况,预测其疲劳寿命,为提高提升机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
1.建立提升机卷筒的有限元模型,在ANSYS中进行力学仿真分析。
2.考虑材料参数(如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卷筒几何形状等因素,分析卷筒各点的最大应力和应变,为卷筒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3.确定卷筒的疲劳寿命,并预测其故障概率。
4.通过对卷筒材料质量、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优化,提高卷筒的质量和性能。
四、研究意义:
本文是一项关于提升机卷筒安全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
前景。
通过对提升机卷筒的力学仿真分析,可以提高卷筒的强度和稳定
性,从而保证提升机的安全性能。
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升级。
起重机开题报告(DOC)

开题报告题目:16/3.2t×28.5m桥式起重机设计学院机械自动化学院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学号学生姓名__指导教师日期_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 课题名称16/3.2t×28.5m桥式起重机设计2.课题的目的与意义起重机械是一种空间运输工具,能在一定范围内垂直起升和水平移动物品的机械。
具有动作间歇性和作业循环性,多用于人力不能完成的任务。
主要作用是完成物体的位移。
它不仅可以减轻体力劳动,还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桥式起重机: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
由于它的两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或者金属支架上,形状似桥,所以又称“天车”或者“行车”。
起重机械是现代工业企业中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繁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工具和设备。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已拥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起重机械。
如在港口码头和铁路车站,没有起重机械,装卸工作就不能进行;在冶金生产中,起重机械已用于金属生产的全部过程;现代建筑工程,不能离开起重机械;在农业和林场,最困难、最费力的工作也由起重机械来完成。
在核发电站中,采用特殊的起重机,用以代替人的操作去担当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作业。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起重机械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
先进的电气和机械设备逐渐在起重机上应用,其趋向是增加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性能,使其操作更加简化,更加安全可靠。
这就要求起重机司机必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3.桥式起重机的历史和现状3.1 桥式起重机的历史中国古代灌溉农田用的桔是臂架型起重机的雏形。
14世纪,西欧出现了人力和畜力驱动的转动臂架型起重机。
19世纪前期,出现了桥式起重机;起重机的重要磨损件如轴、齿轮和吊具等开始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并开始采用水力驱动。
19世纪后期,蒸汽驱动的起重机逐渐取代了水力驱动的起重机。
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电气工业和内燃机工业迅速发展,以电动机或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各种起重机基本形成。
开题报告---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崔节印专业自动化班级 1224081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目前国内许多煤矿的矿井提升机系统的调速方案大多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转子串电阻调速。
该方案耗能大,占地面积大,已不能适应现代矿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其调速方案进行改造。
在广泛考察现行的变频调速方案后,本设计提升机系统控制单元采用目前工控适用的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具有编程简单和控制可靠性高的优点:电力拖动系统中,选用先进的变频传动装置,运用先进的矢量控制技术,优化了调速系统的性能,这一控制方法目前仍为现代交流调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采用先进的工业计算机、现场总线和工业自动化技术,按照结构标准化、产品系列化、性能现代化、体积小型化的原则,研制生产适合矿井提升机电控设备是进行技术改造和新建矿井设备选型的理想选择。
使用上位机监控系统,采用组态模式,实现良好的人-机对话;实时监控提升机的运行状态,上位机动态模拟显示及故障闭锁:可进行故障报警、数据查询、报表打印;记录提升钩数以及每班、每日、每月、每年的提升量累计;故障声光指示、记忆及部分传感器上位机的紧急处理。
为保证提升设备无事故,在提升设备有可能出现故障的各个重要环节上,设置双回路系统,并在系统的各个环节上设有各种检测、控制、自诊断以及记录和保护装置(如负载、速度、加减速、产量、运行时间等记录)。
本设计从解决实际矿井提升系统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传统的调速方案进行了控制方式的革新和数字化改造,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控制精度,加强了系统稳定性。
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具有实用价值。
适用、经济、高效、可靠是本文提升机系统设计的追求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微机控制在提升机上的应用从70年代开始,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微机控制技术己逐步应用于矿井提升机中。
目前,国外己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使整个拖动控制产生一次重大的变革。
矿井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矿井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矿井提升机是煤矿井下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将煤炭等物资从井下运输到地面。
其作业环境复杂,操作条件恶劣,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
提升机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具有操作复杂、维护难度大等缺点,不利于提升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改进提升机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提升机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降低机械损耗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因此矿井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主要研究煤矿井下提升机控制系统中的变频调速技术,包括研究变频器的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探讨变频调速系统的选型、调试和应用,以及研究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与其他设备联动的控制策略,建立完整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检验和优化,以达到提升机平稳运行、能效提高和提高提升机的安全性的目标。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传统电气控制的不足之处;2)了解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和工作方式;3)通过实验对比测试不同负载下传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变频调速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能效;4)基于MATLAB/Simulink 平台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对比和验证实验和实际运行的结果。
四、预期成果及应用价值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研究并建立了研究煤矿井下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理论模型,设计出适合煤矿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2)设计、建立并应用数学模型及相关先进算法,使煤矿井下提升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性能指标得到提升;3)通过实验测试和模拟分析,验证研究成果的正确性,提高提升机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工作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机的性能优化和能效提升,对于促进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他领域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斗式提升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斗式提升机的设计-开题报告斗式提升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本设计旨在设计一种新型的斗式提升机,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斗式提升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传动机构的复杂性、噪音大、易损件的易损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设计将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设计出一种传动机构简单、噪音小、易维修的新型斗式提升机。
同时,本设计还将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综述,深入分析目前斗式提升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设计的应用前景广阔,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物料提升解决方案。
选题的可行性分析)本设计选题的可行性非常高。
目前,斗式提升机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本设计将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一种传动机构简单、噪音小、易维修的新型斗式提升机,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同时,本设计所需的技术和设备都已经成熟,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方案和研究方法)本设计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斗式提升机的工作原理、传动机构、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出一种传动机构简单、噪音小、易维修的新型斗式提升机。
具体而言,本设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斗式提升机的工作原理和传动机构的分析;2)斗式提升机的结构设计和优化;3)新型斗式提升机的制造和实验验证。
通过这些研究,本设计将得出一种传动机构简单、噪音小、易维修的新型斗式提升机的设计方案。
预期成果和意义)本设计的预期成果是设计出一种传动机构简单、噪音小、易维修的新型斗式提升机,并进行实验验证。
这种新型斗式提升机将具有以下优点:1)传动机构简单,结构紧凑,噪音小;2)易维修,易更换易损件;3)提升效率高,能够满足各种物料提升的需求。
这种新型斗式提升机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物料提升解决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设计内容:斗式提升机是一种常用的垂直输送设备,主要由驱动装置、料斗、牵引构件、壳体、改向轮(尾轮)、张紧装置、导向装置、加料口(入料口)和卸料口(出料口)组成。
抽油机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抽油机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油品的工业化生产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在油品的生产中,抽油机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抽油机的相关技术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重要性。
由于抽油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其应用范围广泛,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中。
然而,抽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故障,而如何优化抽油机的结构、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是目前许多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
对于抽油机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因此,通过对于抽油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的优化其设计结构和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完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于抽油机的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探究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和相关优化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抽油机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其主要特点和优缺点;2.研究抽油机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性能和工作效率,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3.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和优化措施,以提高抽油机的性能和生产效率;4.对于抽油机的应用市场和市场需求进行梳理和分析,为相关厂商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其主要构成部分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2.抽油机的性能和工作效率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工作环境的适应性等;3.抽油机的设计和优化措施的研究和实践,包括选材、加工工艺、结构优化、系统维护等方面;4.抽油机的应用市场和市场需求的研究和分析,包括其当前的市场情况和发展态势等方面。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理论分析法:通过对于抽油机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理论分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实验研究法:通过构建实验平台和开展实验研究,获取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3.数值模拟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通过数值模拟仿真来分析抽油机的结构和运行等方面,为后续设计和优化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支持;4.数据统计法:通过对于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获取相关市场数据和行业发展情况,为相关生产厂家提供市场参考。
抽油机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学生姓名: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年月日1 课题的意义游梁式抽油机是国内外石油工业的传统采油方式之一,在我国石油开采中有杆抽油系统一直占主导地位。
在我国各油田中,大约80%以上的油井采用有杆抽油系统。
游梁式抽油机以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靠性高、耐久性好、维修方便、适应现场工况等优点,在采油机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游梁式抽油机也存在很多缺点,如系统的效率低、能耗大、抽油时间以及平衡性能差等。
其中,游梁式抽油机的主要问题是能耗大,效率低。
我国油田在用的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系统效率较低,其平均系统效率仅有16%~23%。
为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节约电能,满足油田新的开采需求,设计了电动机直驱抽油机。
该抽油机将水磁同步电动机悬挂式安装,电动机输出轴与天轮总成轴通过花键联轴器直接连接,省去了减速器和换向机构;特殊胶带绕过天轮总成和导轮总成,一端连接悬挂器,另一端连接配重箱。
水磁同步电动机在通入低频电流后,转子做低速正、反转运动,直接通过特殊胶带带动抽油杆做往复直线运动,举升井内液体。
2 抽油机的发展2.1 抽油机的发展趋势主要朝以下几个方向(1)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随着世界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开采油层深度逐年增加,石油含水量也不断增加,采用大泵提液采油工艺和开采稠油等,采用大型抽油机。
所以,近年来国外出现了许多大载荷抽油机。
例如前置式气平衡抽油机最大载荷213kN、气囊平衡抽油机最大载荷227kN等,将来会有更大载荷抽油机出现。
采用长冲程抽油方式,抽油效率高、抽油机寿命长、动载小、排量稳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如法国Mape公式抽油机最大冲程10m,WGCO公司抽油机最大冲程24.38m。
(2)朝着低能耗方向发展为了减少能耗,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研制与应用了许多节能型抽油机。
如异相型抽油机、双驴头抽油机、摆杆抽油机、渐开线抽油机、摩擦换向抽油机、液压抽油机及各种节能装置和控制装置。
斗式提升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尖角形斗:其侧壁延伸到底板外,成为挡边,卸料时,物料可沿一个斗的挡边和底板所形成的槽卸止,适用于粘稠性大和沉重的块状物料运送。
3、牵引构件:
橡胶带:用螺钉和弹性垫片固接在带子口,带比斗宽35~40mm。
链条:单链条固接在料斗后壁上;双链与料斗两侧相连。
4、张紧装置: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 称
工作单位
课题来源
课题性质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
斗式提升机设计
本设计的科学依据
(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综述,目前技术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等)
1、选题意义:
斗式提升机是一种固定装置的机械输送设备,其工作原理是料斗把物料从下面的储藏仓中舀起或物料由其他设备送入料斗,随着输送带或链提升到顶部,绕过顶轮后向下翻转,物料将倾入接受槽内,完成提升。斗式提升机主要用来垂直提升经过破碎机的石灰石、煤、石膏、熟料、干粘土等颗粒状和块小状物料以及生料、水泥、煤粉等粉状物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的饲料厂、面粉厂、米厂、淀粉厂以及粮库、港口码头等的散装物料的提升。
斗式提升机的主要构件:驱动装置、料斗、牵引构件、壳体、改向轮(尾轮)、张紧装置、导向装置、加料口(入料口)和卸料口(出料口)。
其中比较重要的设计点有驱动装置、料斗、牵引构件。
1、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有电动机、减速器、逆止器或制动器及联轴器组成,驱动主轴上装有滚筒或链轮。
2、料斗:
圆柱形斗:深斗:用于干燥,流动性好,很好地撒落的粒状物料的输送。
2、论文综述:
提升机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各有千秋,我国古代出现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就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皱形;17世纪中叶,开始应用于架空索道输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输送机相继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油桶提升机设计
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夹头来抓取搬运桶装载荷。
这种设计使夹具不但有效地保护了油桶车沿完好无损,而且极大提高了圆桶搬运的安全可靠。
(2)寿命长,回报快:夹具系列采用设计制造,抓勾选用合金钢成型,关键部件进行热处理,回位弹簧选型都经过疲劳寿命试验。
根据美国市场的使用情况统计,夹具的平均使用寿命在12年以上。
采用夹具后,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搬运成本。
(3)一机两用:将提升搬运与倾倒油料两种功能溶于一体。
(4)操作简便,效率高:从人机工学的角度看,夹具是简便的设计。
操作人员一看就会,无需培训就能轻松自如地操作。
提升机应用普遍,广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自1997年至今,超过万台油桶车产品在世界各地使用,赢得广大用户的信任。
用途广泛,无论是任何材质的桶,铁皮桶,还是纤维板桶;封闭桶,开口桶,还是加强壁厚桶;无论任何桶装物料,液体材料如水和润滑油桶车,固体材料如化工原料和塑料颗粒均可搬运。
2 国外提升设备的发展与现状
19世纪初期,德国就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拖动的木结构缠绕式提升机;1827
年又出现钢结构提升机;1877年,德国设计出第一台单钢丝绳摩擦式提升机;1905年,德国又制造出第一台电气拖动的矿井提升机,逐渐代替了蒸汽提升机;1938年,瑞典制造出双钢丝绳摩擦式提升机;1957年出现了单绳缠绕式提升机[1]。
近三十年来,国外提升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且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起初的提升机是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传动卷筒的系统,后来出现了直流慢速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悬臂安装直接传动的提升机。
3 国内提升设备的发展与现状
早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发明了辘轳,用手摇辘轳的方法提升地下矿产物,这就是现代提升机的始祖。
但是由于我过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工业技术没有得到正常发展,直到全国解放时,我国还不能生产还不能生产提升机。
1953年,抚顺重型机器厂为我国制造了第一台单绳缠绕式提升机,1961年,洛阳矿产机器厂自行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JKM2×4型多绳摩擦式提升机,1971年,设计制造了JK系列单绳缠绕式提升机,1992年又生产了直连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1]。
过去 5 年,我国机械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机械产品超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33。
52%。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金属加工机械总产值已居日本,德国、
意大利之后,排名世界第四位。
机械产品在种类,规模,技术含量上都有较大的提高,但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机械大国相比,我国机械产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由于国内机械行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没能紧密跟踪下游行业的需求进行产品研发。
国有机械生产企业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不够,投入较少;民营和三资企业追求眼前利益,根本没有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的动力和实力。
其次,产品结构不合理,存量构成依然落后。
虽然,最近几年机械行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从近几年的产量来看,普通机械产品占绝大多数,精密的机械产品占少数。
目前国内市场油桶车已经发展成了多个款式,国内常见的有五种,第一种是手拉型油桶车;第二种是以液压动力为提升动力的手动油桶车(也叫手动圆桶车,油桶搬运车,其实是一种设备);第三种是以电机为翻转动力、液压动力升降的手动可倾斜式油桶车,也叫手动油桶升高车;第四种是以电机为翻转动力、电控和液压作为升降动力的手动可倾斜式油桶车,也叫板电动油桶升高车;第五种是电动起升、电动行走的全自动油桶车,这种油桶车是全电动堆高车将货叉改为夹具改装而成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对提升机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标准系列产品难以适应市场要求,非标准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产品的更新换代快,交货日期也日趋缩短,产品设计部门面临较大的压力。
提升机产品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开发,其结构已基本建立,与其配套的通用件也已经完备。
4 未来提升设备发展的重心
从国内外来提升机的发展,都在采用最新的技术,最新的工艺和最新的材质,使提升设备向大型化、高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能力大、安全可靠、运行准确和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从技术水平上看:未来几年提升机的发展趋势是高速、高效、复合、智能。
在未来,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企业加大对机械产品的研发力度;特别是加强机床辅助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机械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含量。
随着各种现代设计方法在提升机研究中的应用,改善提升机的手段,克服以往靠经验和模仿的设计状态,避免简化计算带来的设计误差,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
现代设计方法在计算机方面的广泛应用,也预示着提升机研究的特点将是采用专家系统技术、用于其复杂机械系统设计、按设计进程综合而成、完全自主开发。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