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微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4篇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4篇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4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篇一一、激趣导入1、课前放音乐,多么熟悉的歌曲,大家都知道这是《爱的奉献》,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爱吗?(学生3-4个)你们对爱都有着不同的体会,是呀!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座,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热茶,爱是向有困难同学伸出友爱之手,爱还可以怎样表达呢?这节课我们就在掌声里体会这篇课文当中深深的爱。

2、按一下大屏幕,齐读课题。

3、看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4、那好,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相信你们读了课文就会找到答案了,快去读读吧!二、团结合作,读中感悟1、谁愿意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你们说得很对,英子是一个自卑、胆小的人,有一天……。

发生了什么事呢?3、汇报4、对,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掌声,是为什么呢?你从两次掌声里有什么体会呢,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说一说。

5、学生通过读文、找词、谈感受,与此同时追问,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样想。

6、我们就带着英子这种矛盾、胆小、自卑的心情读一读(指名、齐读)7、对呀!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体会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两小组的同学读一读,感受一下那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另外两个小组请你们为英子的勇气响起那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8、同学们听到这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英子的话你会怎么想。

9、是呀!这掌声里充满了同学对英子的鼓励,这掌声时充满了同学对英子的信任。

与此同时,英子的心里也充满了同学们的无限感激。

10、这是同学们送给英子的第二次掌声,那么第二次掌声中你又能体会出什么呢?请其它小组继续汇报。

11、对呀!这一次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把赞扬的掌声送给了英子,那就让女同学试着读一读,男同学响起那赞扬的掌声。

12、师:从那以后,英子就象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变成了什么样子?三、升华感情1、英子的变化真大呀!是什么力量让英子有了这么大的转变,是掌声、是爱、拉近了心的距离,是掌声、是爱给了英子巨大的鼓励,让英子勇敢地笑对人生。

《掌声》教案(通用15篇)

《掌声》教案(通用15篇)

《掌声》教案《掌声》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掌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掌声》教案篇1学习目标:★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

会写“愿、姿”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

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

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

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

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

《掌声》教案15篇

《掌声》教案15篇

《掌声》教案15篇《掌声》教案15篇《掌声》教案1(1)能独立认读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犹豫、寂寞、骤然间、经久不息”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

能边读边思,大胆提问。

(3)感受“掌声”的魅力,感受同学间纯真的友情。

2.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义,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感受“掌声”的魅力。

3.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质疑激趣:1.出示课题,齐读2.读课文时,你最想知道什么?(自由提问)说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自学生字词2.学习生字词3.指名分节读,要求:读正确4.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是谁为谁而鼓掌?掌声一共响起几次?说明: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生字词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互相交流。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困难,而要“读正确、读通顺”并不十分容易,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能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不加字,不漏字,注意标点的停顿。

同时,在读课文时,应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由轻读课文,思考:那两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是怎样的掌声?划出有关语句2、抓住关键词,讨论交流(1)理解词语:骤然间犹豫(2)为什么骤然间会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3)指导朗读第三节1、2、3句。

(4)小君演讲结束后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大家怎样的情意?(5)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小君又是怎样的呢?(6)感情朗读第三节3、那次演讲之后,小君有什么变化?齐读末节4、“寂寞”什么意思?原来的小君有多寂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指名朗读一、二节5、齐读全文说明:抓住关键词语,说说、想想、读读、议议,帮助学生体会小君的勇敢,感受同学间真诚的友情。

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

2023最新-《掌声》教学设计优秀7篇

2023最新-《掌声》教学设计优秀7篇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7篇《掌声》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掌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一、读信导入,回顾课文内容二、今天的语文课我要先给大家读一封信1、课件出示: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教师深情朗读)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吗?(英子)在《掌声》这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英子,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掌声》,继续去体会改变英子的“掌声”,继续让掌声响起来。

2、板书课题:掌声愿意写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同写,注意“声”字上横长,下横短。

齐读课题。

3、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介绍给所有听课的老师:⑴ 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⑴ 你觉得原来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答案就在课文中,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课件出示: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总是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他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① 谁能抓住关键词句,有理有据地介绍一下原来的英子?② 你能想象一下“默默地坐着”是什么样子吗?从文中的“总是”你还能体会到什么?③ 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英子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④ 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英子原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是哪个词?板书:忧郁⑤ 英子忧郁的样子,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⑴ 过渡:孩子们,面对孤独的英子,面对忧郁的英子,面对自卑的英子,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你们的愿望实现了,请同学们看这段文字──课件出示: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小学语文《掌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小学语文《掌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小学语文《掌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小学语文《掌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掌声》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篇1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词。

2、读通读顺课文。

3、学习第一段和第五段。

一、掌声引入,揭示板书课题。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请大家伸出左手,再伸出你们的右手,把你们的左右手相互击碰,让它们交汇出美妙的声音,好吗?刚才左右手交汇出来的那美妙的声音是什么声音?你经常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掌声的课文。

看看文中的掌声是谁送给谁的,为什么要送给她掌声?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像刚才同学们的掌声一样,热情一些、热烈一些。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过渡:就是这热烈的掌声,它改变了一个小女孩一生的命运。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神奇的掌声。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课文里的词语都会读吗?老师来考考你!出示词语:默默落下了残疾投向调来了解慢吞吞眼圈儿一摇一晃镇定讲述情况经久不息犹豫注视持久轮流愿意骤然情绪忧郁鞠了一躬舞蹈房交谈困境珍惜(1)自己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问问同学。

(2)指名读,正音,全班跟读。

(3)把词语放进课文的句子中读,并试着理解。

(4)还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的,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5)提示多音字:落、调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读了课文,我想请一个同学来回答:谁送给谁掌声?为什么要送给小英掌声?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段,了解小英的情况。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英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你从哪里知道的?(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小英不开心是一次两次吗,从哪里你知道她一直都不开心?板书:忧郁她为什么总是这样子呢?她为自己一条腿落下了残疾,为她自己走路难看的样子感到自卑。

《掌声》优秀教案(通用13篇)

《掌声》优秀教案(通用13篇)

《掌声》优秀教案(通用13篇)《掌声》优秀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掌声》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掌声》优秀教案篇1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

②搜集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心的小故事。

③准备录音机和《掌声响起来》这首歌的磁带。

第一课时播放歌曲,营造气氛①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

②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揭示课题,初次质疑①老师出示课题:掌声②提问质疑。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谁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她掌声呢?掌声有什么含义?初读课文,再次质疑①指名读课文,读的过程中相机纠正读错的字音。

②学生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自读,可以与同座合作读。

③学生默读课文,再次对课文进行质疑。

要求学生边读边做记号。

④小组内交流质疑的问题。

要求组长负责,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小组内合作解决,最后每一组提出一两个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是小组内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把握各组所提问题的价值。

创设擂台,相互挑战①各小组寻找挑战对手,并互相交换所进提出的问题。

②各小组合作探讨对方所提的问题,设法解答对方的提问。

这一过程,各小组组长要负责协调,注意整理好发方的稿子。

教师要注意了解动态,及时给学生帮助。

读读写写①熟读课文。

②练习写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打擂释疑①小组讨论回答对方问题的方式。

可以是讲的方式,也可以是读的方式,还可以是读讲结合的方式,形式不拘。

②各小组互相解答对方的问题。

一人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发言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问问对方的解答满意不满意,还有什么要质疑的。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掌声的含义。

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审时度势,把握机会,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其他组学生可以做裁判,最后评出最佳表现小组。

听写词语①读、记、抄词语表中的评语。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掌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困境、愿意、轮流、情况、注视、热烈、持久、情绪、讲述、经久不息、渐渐平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变化。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0个生字,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2、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小英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1、同学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刚才同学们提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圈出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

3、小组开火车读。

4、你们觉得这些生字哪个字最难写?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5、课文还有一些要求我们会认的字,我们也来认一认吧。

出示词语卡片。

6、你知道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吗?困境、珍惜、犹豫、注视、持久、轮流、讲述、经久不息、渐渐平息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学习。

7、明白了词语的意思,我们来给这些词找近义词、反义词吧。

近义词:注视(注目、注意);骤然(突然);珍惜(珍视、爱惜);轮流(依次)反义词:犹豫(坚决);忧郁(开朗)8、同学们,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当中你们会读吗?指名读课文。

掌声包含着鼓励和支持,代表着信任和关心,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

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想看吗?出示小黑板。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三、走近小英,感受变化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并思考问题:读了这一段,你能看出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3篇)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3篇)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掌声教学设计相关内容,小编精心整理了3篇《掌声》教学设计,欢迎查阅与参考。

《掌声》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两次掌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语感。

2、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既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准备投影仪、录音机、歌曲《掌声响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1、“掌声”一词在文中出现了多少次?2、你听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评析:从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出发,感受掌声给人的鼓励与赞美。

3、那么,小英得到了几次掌声?她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二、精读训练1、出示:“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

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

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⑴生自由读。

⑵引导学生质疑。

⑶归并、提炼问题:①第一次掌声中包含了什么意思?读读。

②用“~~”画出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句子,读读,体会她的心情变化。

⑷学生分组学习。

⑸派代表回答。

⑹指导朗读。

评析:从四句写小英的句子中,通过师生的共同读,感受小英的内心变化。

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分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从阅读的训练中,以学生悟为主,老师的点为引,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⑺小结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2、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次掌声。

3、读“出示的那一段文字”。

4、欣赏歌曲《掌声响起来》。

评析:《掌声响起来》旋律奏响,通过学生的`欣赏,再次感受掌声带给人的震撼与鼓励。

5、学生自学后一部分“小英的变化”。

6、出示最后一段“是啊,从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过程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3、情感目标: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掌声》,齐读课题。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孤独的、忧郁、自卑的小英,(“忧郁、自卑”课前板书),因为她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所以,读→(课件: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2.因为可怕的病魔带走了她的欢乐,带走了她与人交流的勇气,所以,读→(课件: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面对如此孤独、忧郁、自卑的小英,孩子们,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或者说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学生交流)
4.你们都是善良,富有爱心的好孩子,后来,小英像你们期望的那样变了,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想:小英变得怎样了?(学生回答,板书:开朗、自信)
5.看到小英这么大的变化,我们真为她感到高兴!谁来读这个自然段,要让大家听了你的朗读,眼前仿佛出现那活泼可爱的小英。

过渡:原本忧郁、自卑的小英,现在变得如此开朗、自信。

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那次演讲以后),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次演讲课上,看看在那次演讲课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学习二、三、四自然段,指导朗读课文,了解、体会、感受小英的内心世界,掌握“掌声”的内涵。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2、3、4自然段,然后在小组内试着用几句话简单地讲一讲在演讲课上发生的事情。

(小组学习交流)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把文章从厚读到薄,从长读到短,这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刚才这位同学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了,还有谁也能像她这样讲一讲的?每位同学再次在小组内简洁地说说在演讲课上发生的事情,注意,要简洁,而且主要内容不能丢。

2.原来是掌声让自卑的小英变得如此自信和乐观,是掌声化解了小英的忧伤和孤独,所以,后来,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课件:第6自然段内容)学生齐读来信。

3.是什么掌声让小英永远也忘不了?是什么掌声让小英永远去感谢?让我们再次回到那次演讲课中。

请快速浏览2、3、4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掌声的句子,与同桌交流。

我们先来看第一处描写掌声的句子,大家一起读一遍,你们现在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同学们,你们也经常上台来表演或讲故事,那么你们有没有在走上台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就得到同学们热烈、持久的掌声?(没有)但小英为什么能在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得到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呢?(课件:“刚刚站定”“热烈、持久”字体红色)4.请默读2、3、4自然段,请你把描写小英神态、动作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学生读、划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以上句子。

①指名读第一句话。

师评:你认为这样读比较好。

导一:这时的小英非常的忧郁、自卑,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她害怕别人注视的目光,现在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她,这时她该有多么紧张,多么胆怯啊!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评:有进步了,小英的头低下去了!导二:(指图)请同学们看着这幅图,体会着小英紧张、害怕的心情,再来读这段话,肯定会读得更好。

谁再来试一试?特别要读好这个地方。

(课件:“立刻”“低”加上着重号。


②轮到小英演讲了,她没有立即走上去,而是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课件十一:“犹豫、慢吞吞、眼圈儿红”加着重号)让我们抓住这些描写小英神态、动作的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她在犹豫什么?她的内心在进行着怎样激烈的斗争?
想好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谁先来说,小英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们在读这段话时,要读好这三个地方,特别是“小英的眼圈儿红了”要带着深深的同情来读。

谁先来试一试?还有谁想读?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眼含泪花的小英。

让我们一起体会着小英的心情和感受,一起来读这段话。

③在万般的无奈和痛苦中,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马老师以前也教过一位学生,他像小英一样也得了小儿麻痹症,必须在别人的搀扶下才能行走。

非常的不容易。

虽然,从小英的座位到讲台的路并不长,但对于小英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3、①现在小英已经走上了讲台,此时此刻,我们该怎么做?(全体学生热烈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②现在,我想采访同学们,你为什么要送给小英热烈、持久的掌声?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这样点拨:A、所以,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你就迫不及待地响起了掌声;B、你要用掌声告诉她,你没有歧视她,而是很关心她;C、小英终于战胜了自己,迈出了最艰难、最勇敢的一步。

③同学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小英说,对小英的期待、鼓励、安慰,最后都汇聚成了这热烈、持久的掌声。

(课件: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热烈、持久……)让我们一起来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读出来。

④看来,小英一定是听懂了同学们掌声中的话语,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真情,因为她(指课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热烈的、饱含着同学们深情厚谊的掌声,小英怎么能够忘怀呢?所以,后来,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课件:第6自然段)学生齐读来信。

⑤是啊,多么难忘的掌声啊!也许十年、二十年,甚至小英的一生都会珍惜那令她鼓起生活勇气的掌声。

因为是那神奇的掌声,让她从红着眼圈走上讲台到微笑着走下讲台;因为是那神奇的掌声,让她由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变得开始和同学们一起
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因为那神奇的掌声,从此改变了小英的人生,让她的生活充满阳光和生机。

板书:
忧郁自卑
开朗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