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案)
2021-8-8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案)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在解答题中,有时与空间线、面位置证明相结合,面积与体积的计算作为其中的一问.核心考点一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柱体、锥体、台体、球的表面积公式:①圆柱的表面积S=2πr(r+l);②圆锥的表面积S=πr(r+l);③圆台的表面积S=π(r′2+r2+r′l+rl);④球的表面积S=4πR2.1.【2018新课标1文5】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1O,2O,过直线12O O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A.122πB.12πC.82πD.10π2.【2017新课标1文1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AB CD,且90BAP CDP∠=∠=(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2)若PA PD AB DC===,90APD∠=,且四棱锥P ABCD-的体积为83,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解析】(1)由已知90BAP CDP==︒∠∠,得AB AP⊥,CD PD⊥.由于AB CD∥,故AB PD⊥,从而AB⊥平面PAD.又AB⊂平面PAB,所以平面PAB⊥平面PAD.精讲精练知识梳理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在平面PAD 内作PE AD ⊥,垂足为E .由(1)知,AB ⊥平面PAD ,故AB PE ⊥,可得PE ⊥平面ABCD . 设AB x =,则由已知可得2AD x =,22PE x =. 故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31133P ABCD V AB AD PE x -=⋅⋅=. 由题设得31833x =,故2x =.从而2PA PD ==,22AD BC ==,22PB PC ==.可得四棱锥P ABCD -的侧面积为21111sin 606232222PA PD PA AB PD DC BC ⋅+⋅+⋅+︒=+.【变式训练】1.【2018新课标2理16】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 ,母线SA ,S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78,SA 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45°,若SAB △的面积为515,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2.【2015新课标1文18】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G 为AC 与BD 交点,BE ⊥平面ABCD , (I )证明:平面AEC ⊥平面BED ;(II )若120ABC ∠=,,AE EC ⊥ 三棱锥E ACD -的体积为63,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1、【解析】因为母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所以母线,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因为的面积为,设母线长为,所以,, 因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所以底面半径为,因此圆锥的侧面积为. 2、【解析】(Ⅰ) ∵BE ⊥平面ABCD ,∴BE ⊥AC .∵ABCD 为菱形,∴ BD ⊥AC ,∴AC ⊥平面BED ,又AC ⊂平面AEC ,∴平面AEC ⊥平面BED . (Ⅱ)设AB=x ,在菱形ABCD 中,由∠ABC=120°可得, AG=GC=32x ,GB=GD=2x . 在RtΔAEC 中,可得EG=32x .∴ 在RtΔEBG 为直角三角形,可得BE=22x .GEDACBSA SB 78SA SB 158SAB △515l 211551528l ⨯⨯=280l ∴=SA 45︒2cos42l l π=224022rl l π=π=π∴ 31132243E ACD V AC GD BE x -=⨯⋅⋅==,解得x =2.由BA=BD=BC 可得的面积为3,ΔEAD 的面积与ΔECD所以三棱锥E-ACD 的侧面积为核心考点二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柱体、锥体和球的体积公式:①V 柱体=S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②V 锥体=13S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③V 球=43πR 3.1.【2018新课标2文16】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 ,母线SA ,SB 互相垂直,SA 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30︒,若SAB △的面积为8,则该圆锥的体积为________.2.【2019新课标3文理16】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如图,该模型为长方体1111ABCD A BC D -挖去四棱锥O EFGH -后所得的几何体,其中O 为长方体的中心,,,,E F G H 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16cm 4cm AB=BC =, AA =,3D 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30.9/g cm ,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2020新课标1文19】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 为DO 上一点,90o APC ∠=.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C ;(2)设DO =,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1、【解析】如下图所示,,,又,解得,所以,.2、【解析】由题意得,2146423122EFGHS cm=⨯-⨯⨯⨯=,四棱锥O−EFG的高3cm,∴21123123O EFGHV cm-=⨯⨯=.又长方体1111ABCD A BC D-的体积为22466144V cm=⨯⨯=,所以该模型体积为22114412132V V V cm=-=-=,其质量0.9132118.8g⨯=.3、【解析】(1)连接,,OA OB OC,D为圆锥顶点,O为底面圆心,OD∴⊥平面ABC,P在DO上,,OA OB OC PA PB PC==∴==,ABC∆是圆内接正三角形,AC BC∴=,PAC PBC≅△△,90APC BPC∴∠=∠=︒,即,PB PC PA PC⊥⊥,PA PB P=,PC∴⊥平面,PAB PC⊂平面PAC,∴平面PAB⊥平面PAC;(2)设圆锥的母线为l,底面半径为r,圆锥的侧面积为,rl rlπ=2222OD l r=-=,解得1,r l==2sin603AC r==,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PC中,AP AC==Rt PAO∆中,PO===∴三棱锥P ABC-的体积为11333P ABC ABCV PO S-=⋅==△.【变式训练】1.【2018江苏卷】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2.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ED⊥平面ABCD,FC⊥平面ABCD,ED=2FC=2,则四面体ABEF的体积为()30SAO∠=︒90ASB∠=︒211822SABS SA SB SA=⋅==△4SA=122SO SA==AO=2183V OA SO=⋅π⋅⋅=πA.13B.23C.1D.433.【2019新课标2文17】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点E 在棱AA 1上,BE ⊥EC 1.(1)证明:BE ⊥平面EB 1C 1;(2)若AE =A 1E ,AB =3,求四棱锥11E BB C C -的体积.1、【解析】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是正八面体,其中正八面体的所有棱长都是2.则该正八面体的体积为13×(2)2×1×2=43.2、【解析】∵ ED ⊥平面ABCD 且AD ⊂平面ABCD ,∴ ED ⊥AD . ∵ 在正方形ABCD 中,AD ⊥DC ,而DC ∩ED =D ,∴ AD ⊥平面CDEF.易知FC =ED2=1,V A -BEF =V ABCDEF -V F -ABCD -V A -DEF .∵ V E -ABCD =ED ×S 正方形ABCD ×13=2×2×2×13=83,V B -EFC =BC ×S △EFC ×13=2×2×1×12×13=23,∴ V ABCDEF =83+23=103.又V F -ABCD =FC ×S 正方形ABCD ×13=1×2×2×13=43,V A -DEF =AD ×S △DEF ×13=2×2×2×12×13=43,V A -BEF =103-43-43=23.故选B.3、【解析】(1)因为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B C ⊥平面c e a ==BE ⊂平面5c e a ==11B C BE ⊥, 又1BE EC ⊥,1111B C EC C ⋂=,且1EC ⊂平面11EB C ,11B C ⊂平面11EB C ,所以BE ⊥平面11EB C ;(2)设长方体侧棱长为2a ,则1AE A E a ==,由(1)可得1EB BE ⊥;所以22211EB BE BB +=,即2212BE BB =, 又3AB =,所以222122AE AB BB +=,即222184a a +=,解得3a =; 取1BB 中点F ,连结EF ,因为1AE A E =,则EF AB ∥; 所以EF ⊥平面11BB C C ,所以四棱锥11E BB C C -的体积为1111111136318333E BB C C BB C C V S EF BC BB EF -=⋅=⋅⋅⋅=⨯⨯⨯=矩形.核心考点三 多面体与球的切、接问题球的相关性质:1、用一个平面去截球,截面是圆面;经过球心的平面截的圆叫大圆;不经过球心的平面截的圆叫小圆。
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数学教案

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立方体、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2. 圆柱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3. 球体、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4. 锥体、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5.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难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空间几何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平面几何知识,引出空间几何体的概念。
2. 讲解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计算实例。
3. 讲解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计算实例。
4. 讲解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计算实例。
5. 讲解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计算实例。
6. 分析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其运用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
第3课时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教案)

第3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已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其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情感态度】通过研究三视图,研究我国著名建筑物的三视图研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教学重点】观察,实践,猜想和归纳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一、复习提问1.如何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例如:球,棱柱,棱台等);2.三视图与其几何体如何转化.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已知左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根据图中尺寸(单位:m),求该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解该几何体是正三棱柱,由正视图知正三棱柱的高为3cm,底面三角形的高为3cm.则底面边长为2cm,故S底面面积=)2=3÷cm(232S侧面面积=2×3×3=18 (cm2)故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S = 2S底面面积十S侧面面积=)2+183(2cm三棱柱的体积是V=)3=3⨯cm(333【教学说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几何体表面的面积,它表示几何体表面的大小,体积是几何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先将直观图的各个要素弄清楚,然后再代公式进行计算.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将几何体的各个面的面积相加求得;求体积是将几何体各个部分的体积相加求得,那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假设没有给出几何体的直观图,只是给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我们怎样解决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呢?此时应首先将该三视图转化为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弄清给出直观图的各个要素,再代公式进行计算思考如何求出四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解答的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让学生思考). 【总结归纳】求组合几何体的表面积的时候容易出错.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长方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A.52B.32C.24D.9【分析】由主视图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和高分别为4和3,由俯视图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分别为4和2,因此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3、2,因此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为4×2×3 = 24(平方单位)【答案】C【教学说明】三视图问题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高频考点,一般题目难度中等偏下,本题所用的知识是:主视图主要反映物体的长和高,左视图主要反映物体的宽和高,俯视图主要反映物体的长和宽.例2 将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 36 cm2B. 33 cm2C. 30 cm2D. 27 cm2【分析】算表面积应该从六个方向去计算,不要忽视了底面.【答案】A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发现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要先将三视图转化为其几何体的直观图,分清楚直观图中的几何要素,然后再代公式进行计算;特别要分清几何体的侧面积与表面积;平时多动脑筋,挖掘与题目相关联的知识点.1.布置作业:从教材Pm〜1。
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数学教案

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2. 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3. 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4.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5.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2. 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空间几何体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空间几何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空间几何体的特点。
2. 讲解与示范:讲解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3. 练习与讨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实际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解题的正确性、步骤的清晰性等。
4.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七、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3. 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三 一轮复习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 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公式圆柱圆锥圆台侧面展开图侧面积公式S 圆柱侧=2πrlS 圆锥侧=πrlS 圆台侧=π(r +r ′)l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名称几何体表面积体积柱体 (棱柱和圆柱)S 表面积=S 侧+2S 底 V =Sh 锥体 (棱锥和圆锥)S 表面积=S 侧+S 底V =13Sh台体 (棱台和圆台)S 表面积=S 侧+S 上+S 下V =13(S 上+S 下+S 上S 下)h球S =4πR 2V =43πR 31.求组合体的表面积时:组合体的衔接部分的面积问题易出错. 2.易混侧面积与表面积的概念. [试一试]1.(2012·江苏高考)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D =3 cm ,AA 1=2 cm ,则四棱锥A -BB 1D 1D 的体积为________cm 3.2.(2013·苏州暑假调查)设P ,A ,B ,C 是球O 表面上的四个点,P A ,PB ,PC 两两垂直,且P A =PB =1,PC =2,则球O 的表面积是________.1.求空间几何体体积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直接根据相关的体积公式计算.(2)等积法:根据体积计算公式,通过转换空间几何体的底面和高使得体积计算更容易,或是求出一些体积比等.(3)割补法:把不能直接计算体积的空间几何体进行适当的分割或补形,转化为可计算体积的几何体.2.几个与球有关的切、接常用结论(1)正方体的棱长为a,球的半径为R,①正方体的外接球,则2R=3a;②正方体的内切球,则2R=a;③球与正方体的各棱相切,则2R=2a.(2)长方体的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b,c,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2R=a2+b2+c2.(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半径之比为3∶1.3.旋转体侧面积问题中的转化思想计算旋转体的侧面积时,一般采用转化的方法来进行,即将侧面展开化为平面图形,“化曲为直”来解决,因此要熟悉常见旋转体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及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练一练]1.(2014·南通一调)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是6,高为7,则这个正四棱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2.在三棱柱ABC-A′B′C′中,已知AA′⊥平面ABC,AA′=2,BC=23,∠BAC=π2,且此三棱柱的各个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球的体积为________.考点一几何体的表面积1.(2013·南通三模)底面边长为2 m,高为1 m的正三棱锥的全面积为________ m2.2.(2013·苏州暑期调查)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类题通法]几何体的表面积问题的求法(1)找准几何体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2)注意组合体的表面积问题中重合部分的处理.考点二几何体的体积[典例](1)如图所示,已知三棱柱ABC -A1B1C1的所有棱长均为1,且AA1⊥底面ABC,则三棱锥B1 -ABC1的体积为________.(2)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 cm,AA1=2 cm,则三棱锥A-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 cm3.[类题通法]求解几何体体积的策略及注意问题(1)计算柱、锥、台的体积关键是根据条件找出相应的底面积和高.(2)注意求体积的一些特殊方法:分割法、补体法、转化法等,它们是解决一些不规则几何体体积计算常用的方法,应熟练掌握.(3)注意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各部分几何体的特征.[针对训练](2013·苏北四市二模)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O为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则三棱锥B1-BCO的体积为________.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考点三与球相关的切、接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考生的难点、易失分点.命题角度多变,归纳起来常见的命题角度有: (1)直三棱柱的外接球; (2)正(长)方体的外接球; (3)正四面体的内切球; (4)四面体的外接球; (5)正三棱柱的内切球.角度一 直三棱柱的外接球1.(2013·辽宁高考改编)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AB =3,AC =4,AB ⊥AC ,AA 1=12,则球O 的半径为________.角度二 正(长)方体的外接球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角度三 正四面体的内切球3.若一个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S 1,其内切球的表面积为S 2,则S 1S 2=________.角度四 四面体的外接球4.(2014·南通期末)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3,则四面体A -B 1CD 1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角度五 正三棱柱的内切球5.点P 是底边长为23,高为2的正三棱柱表面上的动点,MN 是该棱柱内切球的一条直径,则PM ·PN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类题通法]解决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的方法(1)一般要过球心及多面体中的特殊点或过线作截面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从而寻找几何体各元素之间的关系.(2)若球面上四点P,A,B,C中P A,PB,PC两两垂直或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可构造长方体或正方体确定直径解决外接问题.[课堂练通考点]1.(2013·南京三模)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2,高为3,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2.(2014·苏北三市统考)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3.(2014·苏北四市质检)已知棱长为3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M分别为线段BD1,B1C1上的点,若BPPD1=12,则三棱锥M-PBC的体积为________.4.已知三棱锥O-ABC中,∠BOC=90°,OA⊥平面BOC,其中AB=AC=7,BC=11,O,A,B,C四点均在球S的表面上,则球S的表面积为________.5.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A⊥平面ABC,SA=23,AB=1,AC=2,∠BAC=60°,则球O的表面积为________.[课下提升考能]第Ⅰ组:全员必做题1.正六棱柱的高为6,底面边长为4,则它的全面积为________.2.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母线长为3,圆台的侧面积为84π,则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________.3.(2013·南京、淮安二模)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3 cm ,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则此圆锥的高为________ cm.4.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a ,a ,a ,其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5.设M 、N 是球O 半径OP 上的两点,且NP =MN =OM ,分别过N ,M ,O 作垂直于OP 的平面,截球面得三个圆,则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6.(2013·苏北四市三调)在矩形ABCD 中,已知AB =2,BC =3,以边BC 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则形成的几何体的侧面积为________.7.(2014·苏北四市摸底)已知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433,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8.(创新题)如图,在三棱锥D -ABC 中,已知BC ⊥AD ,BC =2,AD =6,AB +BD =AC +CD =10,则三棱锥D -ABC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9.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半径为R 的圆的内接四边形, 其中BD 是圆的直径,∠ABD =60°,∠BDC =45°,△ADP ∽△BAD .(1)求线段PD的长;(2)若PC=11R,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10.(2014·徐州质检)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AB=AC=5,BB1=BC=6,D,E分别是AA1和B1C的中点.(1)求证:DE∥平面ABC;(2)求三棱锥E -BCD的体积.第Ⅱ组:重点选做题1.(2014·苏中三市、宿迁调研(一))若将一个圆锥的侧面沿一条母线剪开,其展开图是半径为2 cm的半圆,则该圆锥的高为________ cm.2.已知正四面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这个正四面体的体积为。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案

⾼中数学必修2《空间⼏何体的表⾯积与体积》教案 ⾼中数学必修2《空间⼏何体的表⾯积与体积》教案 1教学⺫标 1.知道柱体、锥体、台体侧⾯展开图,弄懂柱体、锥体、台体的表⾯积的求法. 2.能运⽤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体的表⾯积,并知道柱体、锥体和台体表⾯积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空间⼏何体的结构特征,空间⼏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了解了空间⼏何体和平⾯图形之间的关系,从中反映出⼀个思想⽅法,即平⾯图形和空间⼏何体的互化,尤其是空间⼏何问题向平⾯问题的转化。
该部分内容中有些是学⽣已经熟悉的,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先要对学⽣已有的知识进⾏再认识,提炼出解决问题的⼀般思想——化归的思想,总结出⼀般的求解⽅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思路,通过化归解决问题,深化对化归、类⽐等思想⽅法的应⽤。
3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柱体、锥体、台体侧⾯展开图,弄懂柱体、锥体、台体的表⾯积公式。
难点:会求柱体、锥体和台体的表⾯积,并知道柱体、锥体和台体表⾯积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第1课时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积 (⼀)、基础⾃测: 1.棱⻓为a的正⽅体表⾯积为__________. 2.⻓、宽、⾼分别为a、b、c的⻓⽅体,其表⾯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体、正⽅体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4.圆柱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5.圆锥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尝试学习 1.柱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柱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_____,⼀边是棱柱的侧棱,另⼀边等于棱柱的__________,如图①所⽰;圆柱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其中⼀边是圆柱的⺟线,另⼀边等于圆柱的底⾯周⻓,如图②所⽰. (2)⾯积:柱体的表⾯积S表=S侧+2S底.特别地,圆柱的底⾯半径为r,⺟线⻓为l,则圆柱的侧⾯积S侧=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 2.锥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锥的侧⾯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成的,则侧⾯积为各个三⾓形⾯积的_____,如图①所⽰;圆锥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______,扇形的弧⻓等于圆锥的__________,如图②所⽰. (2)⾯积:锥体的表⾯积S表=S侧+S底.特别地,圆锥的底⾯半径为r,⺟线⻓为l,则圆锥的侧⾯积S侧=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 3.台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台的侧⾯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接⽽成的,则侧⾯积为各个梯形⾯积的______,如图①所⽰;圆台的侧⾯展开图是扇环,其侧⾯积可由⼤扇形的⾯积减去⼩扇形的⾯积⽽得到,如图②所⽰. (2)⾯积:台体的表⾯积S表=S侧+S上底+S下底.特别地,圆台的上、下底⾯半径分别为r′,r,⺟线⻓为l,则侧⾯积S侧=__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动课堂 例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AA1B1=∠AA1C1=60°,∠BB1C1=90°,侧棱⻓为b,则其侧⾯积为( ) A. B.ab C.(+)ab D.ab 例2:(1)若⼀个圆锥的轴截⾯是等边三⾓形,其⾯积为,则这个圆锥的侧⾯积是( )A.2πB.C.6πD.9π (2)已知棱⻓均为5,底⾯为正⽅形的四棱锥S-ABCD,如图,求它的侧⾯积、表⾯积. 例3:⼀个四棱台的上、下底⾯都为正⽅形,且上底⾯的中⼼在下底⾯的投影为下底⾯中⼼(正四棱台)两底⾯边⻓分别为1,2,侧⾯积等于两个底⾯积之和,则这个棱台的⾼为( ) A. B.2 C. D. (四).巩固练习: 1.⼀个棱柱的侧⾯展开图是三个全等的矩形,矩形的⻓和宽分别为6 cm,4 cm,则该棱柱的侧⾯积为________. 2.已知⼀个四棱锥底⾯为正⽅形且顶点在底⾯正⽅形射影为底⾯正⽅形的中⼼(正四棱锥),底⾯正⽅形的边⻓为4 cm,⾼与斜⾼的夹⾓为30°,如图所⽰,求正四棱锥的侧⾯积________和表⾯积________(单位:cm2). 3.如图所⽰,圆台的上、下底半径和⾼的⽐为1:4:4,⺟线⻓为10,则圆台的侧⾯积为( )A.81πB.100πC.14πD.169π (五)、课堂⼩结: 求柱体表⾯积的⽅法 (1)直棱柱的侧⾯积等于它的底⾯周⻓和⾼的乘积;表⾯积等于它的侧⾯积与上、下两个底⾯的⾯积之和. (2)求斜棱柱的侧⾯积⼀般有两种⽅法:⼀是定义法;⼆是公式法.所谓定义法就是利⽤侧⾯积为各侧⾯⾯积之和来求,公式法即直接⽤公式求解. (3)求圆柱的侧⾯积只需利⽤公式即可求解. (4)求棱锥侧⾯积的⼀般⽅法:定义法. (5)求圆锥侧⾯积的⼀般⽅法:公式法:S侧=πrl. (6)求棱台侧⾯积的⼀般⽅法:定义法. (7)求圆台侧⾯积的⼀般⽅法:公式法S侧=2(r+r′)l. 五、当堂检测 1.(2011·北京)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该四棱锥的表⾯积是( )A.32B.16+16C.48D.16+32 ⺴] 2.(2013·重庆)某⼏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则该⼏何体的表⾯积为( )A.180B.200C.220D.240 3.(2013⼲东)若⼀个圆台的正视图如图所⽰,则其侧⾯积等于( )A.6B.6πC.3πD.6π 六、作业:(1)课时闯关(今晚交)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你会哪些?还存在哪些问题? 1.3 空间⼏何体的表⾯积与体积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1.3 空间⼏何体的表⾯积与体积 1第⼀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第1课时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积 (⼀)、基础⾃测: 1.棱⻓为a的正⽅体表⾯积为__________. 2.⻓、宽、⾼分别为a、b、c的⻓⽅体,其表⾯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体、正⽅体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4.圆柱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5.圆锥的侧⾯展开图为__________. (⼆).尝试学习 1.柱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柱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_____,⼀边是棱柱的侧棱,另⼀边等于棱柱的__________,如图①所⽰;圆柱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其中⼀边是圆柱的⺟线,另⼀边等于圆柱的底⾯周⻓,如图②所⽰. (2)⾯积:柱体的表⾯积S表=S侧+2S底.特别地,圆柱的底⾯半径为r,⺟线⻓为l,则圆柱的侧⾯积S侧=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 2.锥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锥的侧⾯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成的,则侧⾯积为各个三⾓形⾯积的_____,如图①所⽰;圆锥的侧⾯展开图是_______,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______,扇形的弧⻓等于圆锥的__________,如图②所⽰. (2)⾯积:锥体的表⾯积S表=S侧+S底.特别地,圆锥的底⾯半径为r,⺟线⻓为l,则圆锥的侧⾯积S侧=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 3.台体的表⾯积 (1)侧⾯展开图:棱台的侧⾯展开图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拼接⽽成的,则侧⾯积为各个梯形⾯积的______,如图①所⽰;圆台的侧⾯展开图是扇环,其侧⾯积可由⼤扇形的⾯积减去⼩扇形的⾯积⽽得到,如图②所⽰. (2)⾯积:台体的表⾯积S表=S侧+S上底+S下底.特别地,圆台的上、下底⾯半径分别为r′,r,⺟线⻓为l,则侧⾯积S侧=____________,表⾯积S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动课堂 例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AA1B1=∠AA1C1=60°,∠BB1C1=90°,侧棱⻓为b,则其侧⾯积为( ) A. B.ab C.(+)ab D.ab 例2:(1)若⼀个圆锥的轴截⾯是等边三⾓形,其⾯积为,则这个圆锥的侧⾯积是( )A.2πB.C.6πD.9π (2)已知棱⻓均为5,底⾯为正⽅形的四棱锥S-ABCD,如图,求它的侧⾯积、表⾯积. 例3:⼀个四棱台的上、下底⾯都为正⽅形,且上底⾯的中⼼在下底⾯的投影为下底⾯中⼼(正四棱台)两底⾯边⻓分别为1,2,侧⾯积等于两个底⾯积之和,则这个棱台的⾼为( ) A. B.2 C. D. (四).巩固练习: 1.⼀个棱柱的侧⾯展开图是三个全等的矩形,矩形的⻓和宽分别为6 cm,4 cm,则该棱柱的侧⾯积为________. 2.已知⼀个四棱锥底⾯为正⽅形且顶点在底⾯正⽅形射影为底⾯正⽅形的中⼼(正四棱锥),底⾯正⽅形的边⻓为4 cm,⾼与斜⾼的夹⾓为30°,如图所⽰,求正四棱锥的侧⾯积________和表⾯积________(单位:cm2). 3.如图所⽰,圆台的上、下底半径和⾼的⽐为1:4:4,⺟线⻓为10,则圆台的侧⾯积为( )A.81πB.100πC.14πD.169π (五)、课堂⼩结: 求柱体表⾯积的⽅法 (1)直棱柱的侧⾯积等于它的底⾯周⻓和⾼的乘积;表⾯积等于它的侧⾯积与上、下两个底⾯的⾯积之和. (2)求斜棱柱的侧⾯积⼀般有两种⽅法:⼀是定义法;⼆是公式法.所谓定义法就是利⽤侧⾯积为各侧⾯⾯积之和来求,公式法即直接⽤公式求解. (3)求圆柱的侧⾯积只需利⽤公式即可求解. (4)求棱锥侧⾯积的⼀般⽅法:定义法. (5)求圆锥侧⾯积的⼀般⽅法:公式法:S侧=πrl. (6)求棱台侧⾯积的⼀般⽅法:定义法. (7)求圆台侧⾯积的⼀般⽅法:公式法S侧=2(r+r′)l. 五、当堂检测 1.(2011·北京)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该四棱锥的表⾯积是( )A.32B.16+16C.48D.16+32 ⺴] 2.(2013·重庆)某⼏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则该⼏何体的表⾯积为( )A.180B.200C.220D.240 3.(2013⼲东)若⼀个圆台的正视图如图所⽰,则其侧⾯积等于( )A.6B.6πC.3πD.6π 六、作业:(1)课时闯关(今晚交)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你会哪些?还存在哪些问题? ⼩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精品教案: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知识网络】1、球的表面积和体积;2、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及侧面积;3、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及体积;4、利用几何体的展开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
【典型例题】例1:(1)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点P 、Q 分别在侧棱AA 1和CC 1上如图,AP=C 1Q ,则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 ( )A .2V B .3VC .4VD .5V答案:B ;解析:取P 、Q 分别为AA 1、CC 1的中点,设矩形AA 1C 1C 的面积为S ,点B 到底面AA 1C 1C 的距离为h ,则 111111111()()()32323233B APQC ABC S V h Sh AC h AA AA S V -∆=⋅⋅==⋅⋅=⋅=。
(2)半径为R 的半球,一个正方体的四个顶点在半球的底面上,四个顶点在半球的球面上,则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 )A 、2πR 2B 、4R 2C 、2R 2D 、4πR 2 答案:B 。
解析:222222212,,6423a a R a R a R +=∴=∴=。
(3)平行六面体的棱长都是a ,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两两都成60°角,则该 平行六面体的体积为A .3a B .321a C .322a D .323a答案:C 。
解析:32sin 603V a a a =⋅⋅=。
(4)已知直平行六面体1111D C B A ABCD -的各条棱 长均为3,︒=∠60BAD ,长为2的线段MN 的一个端点M 在1DD 上运动,另一端点N 在底面ABCD 上运动,则MN 的中点P 的轨迹(曲面)与共一顶点D 的三个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为__ ____。
答案:29π。
解析:P 点的轨迹是以D 为球心、半径为1的六分之一球, ∴142639V ππ=⨯=。
(5)已知球的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S ,那么球的体积为 。
32S 。
高中数学必修二 (教案)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的侧面展开图,掌握柱体、柱、锥、台的体积2.能利用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求体积,理解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柱、锥、台的表面积2.锥体、台体的表面积的求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如何计算?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什么?3.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是什么?4.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分别是什么?5.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体积公式之间分别有怎样的关系?二、新知探究柱、锥、台的表面积例1:(1)若圆锥的正视图是正三角形,则它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A.2倍B.3 倍C.2 倍D.5 倍(2)已知正方体的8 个顶点中,有 4 个为侧面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的顶点,则这个三棱锥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为()A.1∶ 2B.1∶3C.2∶ 2D.3∶6(3)已知某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 3 倍,母线长为 3 ,圆台的侧面积为84π,则该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A.7B.6C.5D.3【解析】(1)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由题意可知,l=2r,于是S侧=πr·2r=2πr2,S底=πr2,可知选 C.(2)棱锥B′ACD′为适合条件的棱锥,四个面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B′C=2,S△B′AC=3 2.三棱锥的表面积S锥=4×32=23,又正方体的表面积S正=6.因此S锥∶S正=23∶6=1∶ 3.(3)设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r,则另一底面的半径为3r.由S侧=3π(r+3r)=84π,解得r=7.【答案】(1)C(2)B(3)A[规律方法]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技巧(1)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2)组合体的表面积应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3)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是曲面,计算侧面积时需要将这个曲面展开为平面图形计算,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圆的面积之和.柱、锥、台的体积例2: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过顶点B,D,A1截下一个三棱锥.(1)求剩余部分的体积;(2)求三棱锥AA1BD的体积及高.【解】(1)V三棱锥A1ABD=13S△ABD·A1A=13×1 2·AB·AD·A1A=16a3.故剩余部分的体积V=V正方体-V三棱锥A1ABD=a3-16a3=56a3.(2)V三棱锥AA1BD=V三棱锥A1ABD=1 6a 3.设三棱锥AA1BD的高为h,则V三棱锥AA1BD=13·S△A1BD·h=13×12×32(2a)2h=36a2h,故36a2h=16a3,解得h=3 3a.[规律方法]求几何体体积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直接代入公式求解.(2)等积法:例如四面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只需选用底面积和高都易求的形式即可.(3)补体法:将几何体补成易求解的几何体,如棱锥补成棱柱,棱台补成棱锥等.(4)分割法:将几何体分割成易求解的几部分,分别求体积.[提醒]求几何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利用好几何体的轴截面(尤其为圆柱、圆锥时),准确求出几何体的高和底面积.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例3:如图在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 4 的圆锥中内接一个高为3的圆柱,求圆柱的表面积.【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R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 ,表面积为 S . 则 R =OC =2,AC =4, AO =42-22=2 3. 如图所示,易知△AEB ∽△AOC ,所以AE AO =EB OC ,即323=r 2,所以 r =1,S 底=2πr 2=2π,S 侧=2πr ·h =23π. 所以 S =S 底+S 侧=2π+23π =(2+23)π.1.[变问法]本例中的条件不变,求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之比. 解:由例题解析可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 =1,高 h =3,所以圆柱的体积 V 1=πr 2h =π×12×3=3π.圆锥的体积 V 2=13π×22×23=833π.所以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为 3∶8.2.[变问法]本例中的条件不变,求图中圆台的表面积与体积.解:由例题解析可知:圆台的上底面半径 r =1,下底面半径 R =2,高 h =3,母线 l =2,所以圆台的表面积 S =π(r 2+R 2+r ·l +Rl )=π(12+22+1×2+2×2)=11π.圆台的体积 V =13π(r 2+rR +R 2)h =13π(12+2+22)×3=733π. 3.[变条件、变问法]本例中的“高为3”改为“高为 h ”,试求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R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 ,则R=OC=2,AC=4,AO=42-22=2 3.如图所示易知△AEB∽△AOC,所以AEAO =EBOC,即23-h23=r2,所以h=23-3r,S圆柱侧=2πrh=2πr(23-3r)=-23πr2+43πr,所以当r=1,h=3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其最大值为23π.[规律方法]求组合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步骤(1)分析结构特征:弄清组合体的组成形式,找准有关简单几何体的关键量.(2)设计计算方法:根据组成形式,设计计算方法,特别要注意“拼接面”面积的处理,利用“切割”“补形”的方法求体积.(3)计算求值:根据设计的计算方法求值.【课堂总结】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多面体的表面积就是围成多面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就是围成它们的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1)V棱柱=Sh;(2)V棱锥=13Sh;V棱台=13h(S′+SS′+S),其中S′,S分别是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h为棱台的高.3.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名称图形公式圆柱底面积:S底=πr2侧面积:S侧=2πrl表面积:S=2πrl+2πr2体积:V=πr2l[名师点拨]1.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1)柱体:柱体的底面面积为S ,高为h ,则V =Sh .(2)锥体:锥体的底面面积为S ,高为h ,则V =13Sh . (3)台体:台体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 ′、S ,高为h ,则V =13()S ′+SS ′+S h .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S 圆柱侧=2πrl ――→r ′=r S 圆台侧=π(r ′+r )l ――→r ′=0S 圆锥侧=πrl .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V 柱体=Sh ――→S ′=S V 台体=13(S ′+S ′S +S )h ――→S ′=0V 锥体=13Sh .【课堂检测】1.已知某长方体同一顶点上的三条棱长分别为1,2,3,则该长方体的表面积为( )A .22B .20C .10D .11解析:选A.所求长方体的表面积S =2×(1×2)+2×(1×3)+2×(2×3)=22.2.正三棱锥的高为3,侧棱长为23,则这个正三棱锥的体积为( )A.274B.94C.2734D.934解析:选D.由题意可得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3,所以V =13×34×32×3=934.故选D.3.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9∶25,那么它的中截面截得的上、下两台体的侧面积之比是________.解析: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之比为3∶5,设上、下底面半径为3x ,5x ,则中截面半径为4x ,设上台体的母线长为l ,则下台体的母线长也为l ,上台体侧面积S 1=π(3x +4x )l =7πxl ,下台体侧面积S 2=π(4x +5x )l =9πxl ,所以S 1∶S 2=7∶9.答案:7∶9 4.如图,三棱台ABC A 1B 1C 1中,AB ∶A 1B 1=1∶2,求三棱锥A 1ABC ,三棱锥B A 1B 1C ,三棱锥CA 1B 1C 1的体积之比.解:设棱台的高为h ,S △ABC =S ,则S △A 1B 1C 1=4S .所以VA 1ABC =13S △ABC ·h =13Sh ,VC A 1B 1C 1=13S △A 1B 1C 1·h =43Sh .又V 台=13h (S +4S +2S )=73Sh , 所以VB A 1B 1C =V 台-VA 1ABC -VCA 1B 1C 1=73Sh -Sh 3-4Sh 3=23Sh , 所以体积比为1∶2∶4.【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记准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会计算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2.能解决与球有关的组合体的计算问题【教学重难点】1.球的表面积与体积 2.与球有关的组合体【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球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2.球的体积公式什么?二、新知探究球的表面积与体积例1:(1)已知球的体积是32π3,则此球的表面积是()A.12πB.16πC.16π3 D.64π3(2)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π3,则它的表面积是()A.17π B.18πC.20π D.28π【解析】(1)设球的半径为R,则由已知得V=43πR3=32π3,解得R=2.所以球的表面积S=4πR2=16π.(2)由三视图可得此几何体为一个球切割掉18后剩下的几何体,设球的半径为r,故78×43πr3=283π,所以r=2,表面积S=78×4πr2+34πr2=17π,选A.【答案】(1)B(2)A[归纳反思]球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求法及注意事项(1)要求球的体积或表面积,必须知道半径R或者通过条件能求出半径R,然后代入体积或表面积公式求解.(2)半径和球心是球的最关键要素,把握住了这两点,计算球的表面积或体积的相关题目也就易如反掌了.球的截面问题例2: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如果不计容器厚度,则球的体积为()A.500π3cm3 B.866π3cm3C.1 372π3cm3 D.2 048π3cm3【解析】如图,作出球的一个截面,则MC=8-6=2(cm),BM=12AB=12×8=4(cm).设球的半径为R cm,则R2=OM2+MB2=(R-2)2+42,所以R=5,所以V球=43π×53=5003π (cm3).【答案】A[规律方法]球的截面问题的解题技巧(1)有关球的截面问题,常画出过球心的截面圆,将问题转化为平面中圆的问题.(2)解题时要注意借助球半径R,截面圆半径r,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即R2=d2+r2.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角度一球的外切正方体问题例3:将棱长为 2 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球,则该球的体积为()A.4π3B.2π3C.3π2D.π6【解析】由题意知,此球是正方体的内切球,根据其几何特征知,此球的直径与正方体的棱长是相等的,故可得球的直径为 2,故半径为 1,其体积是43×π×13=4π3.【答案】A角度二球的内接长方体问题例4:一个长方体的各个顶点均在同一球的球面上,且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的长分别为 1,2,3,则此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长方体外接球直径长等于长方体体对角线长,即 2R =12+22+32=14,所以球的表面积 S =4πR 2=14π. 【答案】14π角度三球的内接正四面体问题例5:若棱长为 a 的正四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半径为 R 的球面上,求球的表面积.【解】把正四面体放在正方体中,设正方体棱长为 x ,则 a =2x ,由题意2R =3x =3×2a 2=62a ,所以 S 球=4πR 2=32πa 2.角度四球的内接圆锥问题例6:球的一个内接圆锥满足:球心到该圆锥底面的距离是球半径的一半,则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________.【解析】①当圆锥顶点与底面在球心两侧时,如图所示,设球半径为 r ,则球心到该圆锥底面的距离是r 2,于是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r 2-⎝ ⎛⎭⎪⎫r 22=3r 2,高为3r 2.该圆锥的体积为 13 ×π×⎝ ⎛⎭⎪⎫3r 22 ×3r 2=38πr 3,球体积为43 πr 3,所以11 / 13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38πr 343πr 3=932. ②同理,当圆锥顶点与底面在球心同侧时,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332.【答案】932或332角度五球的内接直棱柱问题例7: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的长都为 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πa 2B.73πa 2C.113πa 2 D .5πa 2【解析】由题意知,该三棱柱为正三棱柱,且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均为 a .如图,P 为三棱柱上底面的中心,O 为球心,易知 AP=23×32a =33a ,OP =12a ,所以球的半径 R = OA 满足R 2=⎝ ⎛⎭⎪⎫33a 2+⎝ ⎛⎭⎪⎫12a 2=712a 2,故 S 球=4πR 2=73πa 2. 【答案】B[规律方法](1)正方体的内切球球与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切,称球为正方体的内切球,此时球的半径为 r 1=a 2,过在一个平面上的四个切点作截面如图(1). (2)长方体的外接球长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球面上,称球为长方体的外接球,根据球的定义可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是球的直径,若长方体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为 a ,b ,c ,过球心作长方体的对角线,则球的半径为 r 2=12 a 2+b 2+c 2,如图(2).12 / 13(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正四面体的棱长 a 与外接球半径 R 的关系为:2R =62a .【课堂总结】1.球的表面积设球的半径为R ,则球的表面积S =4πR 2.2.球的体积设球的半径为R ,则球的体积V =43πR 3.[名师点拨]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几点认识(1)从公式看,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大小,只与球的半径相关,给定R 都有唯一确定的S 和V 与之对应,故表面积和体积是关于R 的函数.(2)由于球的表面不能展开成平面,所以,球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与前面所学的多面体与旋转体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不一样的.(3)球的表面积恰好是球的大圆(过球心的平面截球面所得的圆)面积的4倍.【课堂检测】1.直径为 6 的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 )A .36π,144πB .36π,36πC .144π,36πD .144π,144π解析:选 B .球的半径为 3,表面积 S =4π·32=36π,体积 V =43π·33=36π.2.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一个球的表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比是( ) A.6π6 B.π2C.2π2D.3π2π解析:选 A .设正方体棱长为 a ,球半径为 R ,由 6a 2=4πR 2 得a R =2π3,所以V 1V 2=a 343πR 3=34π⎝ ⎛⎭⎪⎫2π33=6π6. 3.若两球的体积之和是 12π,经过两球球心的截面圆周长之和为 6π,则两球的半径之差为( )A .1B .213 / 13C .3D .4解析:选 A .设两球的半径分别为 R ,r (R >r ),则由题意得⎩⎪⎨⎪⎧4π3R 3+4π3r 3=12π,2πR +2πr =6π,解得⎩⎨⎧R =2,r =1.故 R -r =1. 4.已知棱长为 2 的正方体的体积与球 O 的体积相等,则球 O 的半径为________.解析:设球 O 的半径为 r ,则43πr 3=23,解得 r =36π. 答案:36π5.已知过球面上 A ,B ,C 三点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为球半径的一半,且 AB =BC =CA =2,求球的表面积.解:设截面圆心为O ′,球心为 O ,连接 O ′A ,OA ,OO ′,设球的半径为 R .因为O ′A =23×32×2=233.在 Rt △O ′OA 中,OA 2=O ′A 2+O ′O 2,所以 R 2=⎝ ⎛⎭⎪⎫2332+14R 2, 所以 R =43,所以 S 球=4πR 2=649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中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命题走向由于本讲公式多反映在考题上,预测008年高考有以下特色: (1)用选择、填空题考查本章的基本性质和求积公式;(2)考题可能为:与多面体和旋转体的面积、体积有关的计算问题;与多面体和旋转体中某些元素有关的计算问题;二.要点精讲1.多面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表中S 表示面积,c ′、c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h 表斜高,h ′表示斜高,l 表示侧棱长。
2.旋转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表中l 、h 分别表示母线、高,r 表示圆柱、圆锥与球冠的底半径,r 1、r 2分别表示圆台 上、下底面半径,R 表示半径。
四.典例解析题型1: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例1.一个长方体全面积是20cm 2,所有棱长的和是24cm ,求长方体的对角线长.解: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对角线长分别为xcm 、ycm 、zcm 、lcm 依题意得:⎩⎨⎧=++=++24)(420)(2z y x zx yz xy )2()1(由(2)2得:x 2+y 2+z 2+2xy+2yz+2xz=36(3)由(3)-(1)得x 2+y 2+z 2=16 即l 2=16所以l =4(cm)。
P AB CDO点评:涉及棱柱面积问题的题目多以直棱柱为主,而直棱柱中又以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多被考察。
我们平常的学习中要多建立一些重要的几何要素(对角线、内切)与面积、体积之间的关系。
例2.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E 、F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平面EB 1C 1将三棱柱分成体积为V 1、V 2的两部分,那么V 1∶V 2= ____ _。
解:设三棱柱的高为h ,上下底的面积为S ,体积为V ,则V=V 1+V 2=Sh 。
∵E 、F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S △AEF =41S, V 1=31h(S+41S+41⋅S )=127ShV 2=Sh-V 1=125Sh , ∴V 1∶V 2=7∶5。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棱柱、棱台间的转化关系,建立起求解体积的几何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最后用统一的量建立比值得到结论即可。
题型2:锥体的体积和表面积例3.(2006上海,19)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DAB =60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PO ⊥平面ABCD ,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60,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解:(1)在四棱锥P-ABCD 中,由PO ⊥平面ABCD,得∠PBO 是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PBO=60°。
在Rt △AOB 中BO=ABsin30°=1, 由PO ⊥BO ,于是PO=BOtan60°=3,而底面菱形的面积为23。
∴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31×23×3=2。
点评:本小题重点考查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二面角及其平面角、棱锥的体积。
在能力方面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
例4.(2006江西理,12)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截面AEF 经过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四个面都相切的球)球心O ,且与BC ,DC 分别截于E 、F ,如果截面将四面体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设四棱锥A -BEFD 与三棱锥A -EFC 的表面积分别是S 1,S 2,则必有( )A .S 1<S 2B .S 1>S 2C .S 1=S 2D .S 1,S 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DB A O CEF解:连OA 、OB 、OC 、OD ,则V A -BEFD =V O -ABD +V O -ABE +V O -BEFDV A -EFC =V O -ADC +V O -AEC +V O -EFC 又V A -BEFD =V A -EFC ,而每个三棱锥的高都是原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故S ABD +S ABE +S BEFD =S ADC +S AEC+S EFC 又面AEF 公共,故选C点评:该题通过复合平面图形的分割过程,增加了题目处理的难度,求解棱锥的体积、表面积首先要转化好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之间元素间的对应关系。
题型3:棱台的体积、面积 例5.(1)(1998全国,9)如果棱台的两底面积分别是S 、S ′,中截面的面积是S 0,那么( ) A .S S S '+=02B .S S S '=0C .2S 0=S +S ′D .S 02=2S ′S(2)(1994全国,7)已知正六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和4,高为2,则其体积为( ) A .323B .283C .243D .203解析:(1)解析:设该棱台为正棱台来解即可,答案为A ; (2)正六棱台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 上=6·43·22=63,S 下=6·43·42=243,V 台=328)(31=+⋅+下下上上S S S S h ,答案B 。
点评:本题考查棱台的中截面问题。
根据选择题的特点本题选用“特例法”来解,此种解法在解选择题时很普遍,如选用特殊值、特殊点、特殊曲线、特殊图形等等。
题型6:圆柱的体积、表面积及其综合问题例6.(2000全国理,9)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是( )A .ππ221+B .ππ441+C .ππ21+D .ππ241+解析: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则由题设知h =2πr . ∴S 全=2πr 2+(2πr )2=2πr 2(1+2π).S 侧=h 2=4π2r 2, ∴ππ221+=侧全S S 。
答案为A 。
点评:本题考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侧面积和全面积等知识。
例7.(2003京春理13,文14)如图9—9,一个底面半径为R的圆柱形量杯中装有适量的水.若放入一个半径为r的实心铁球,水面高度恰好升高r,则rR= 。
解析:水面高度升高r,则圆柱体积增加πR2·r。
恰好是半径为r的实心铁球的体积,因此有34πr3=πR2r。
故332=rR。
答案为33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旋转体的基础知识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4:圆锥的体积、表面积及综合问题例8.(1)(2002京皖春,7)在△ABC中,AB=2,BC=1.5,∠ABC=120°(如图所示),若将△ABC绕直线BC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是()A.29πB.27πC.25πD.23π(2)(2001全国文,3)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3,则这个圆锥的全面积是()A.3πB.33πC.6πD.9π解析:(1)如图所示,该旋转体的体积为圆锥C—ADE与圆锥B—ADE体积之差,又∵求得AB=1。
∴23133125331πππ=⋅⋅⋅-⋅⋅⋅=-=--ADEBADECVVV,答案D。
(2)∵S=21ab sinθ,∴21a2sin60°=3,∴a2=4,a=2,a=2r,∴r=1,S全=2πr+πr2=2π+π=3π,答案A。
点评:通过识图、想图、画图的角度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
而对空间图形的处理能力是空间想象力深化的标志,是高考从深层上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主要方向。
图例9.(2000全国文,12)如图所示,OA 是圆锥底面中心O 到母线的垂线,OA 绕轴旋转一周所得曲面将圆锥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母线与轴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 A .321 B .21C .21 D .421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知,31πr 2h =61πR 2h , ∴r =2R. 又△ABO ∽△CAO , ∴R OA OA r =,∴OA 2=r ·R =422,2R OA R =, ∴cos θ=421=R OA ,答案为D 。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柱体、锥体的体积公式及灵活的运算能力。
题型5:球的体积、表面积例10.已知过球面上,,A B C 三点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为球半径的一半,且2AB BC CA ===,求球的表面积。
解:设截面圆心为O ',连结O A ',设球半径为R ,则23232323O A '=⨯⨯=, 在Rt O OA '∆中,222OA O A O O ''=+, ∴222231()34R R =+, ∴43R =, ∴26449S R ππ==。
点评: 正确应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建立平面圆与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图图例11.如图所示,球面上有四个点P 、A 、B 、C ,如果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且PA=PB=PC=a ,求这个球的表面积。
解析:如图,设过A 、B 、C 三点的球的截面圆半径为r ,圆心为O ′,球心到该圆面的距离为d 。
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且PA=PB=PC=a ,∴AB=BC=CA=2a ,且P 在△ABC 内的射影即是△ABC 的中心O ′。
由正弦定理,得︒60sin 2a =2r,∴r=36a 。
又根据球的截面的性质,有OO ′⊥平面ABC ,而PO ′⊥平面ABC ,∴P 、O 、O ′共线,球的半径R=22d r +。
又PO ′=22r PA -=2232a a -=33a , ∴OO ′=R -33a =d=22r R -,(R -33a )2=R 2 – (36a )2,解得R=23a ,∴S 球=4πR 2=3πa 2。
点评:本题也可用补形法求解。
将P —ABC 补成一个正方体,由对称性可知,正方体内接于球,则球的直径就是正方体的对角线,易得球半径R=23a ,下略。
题型9:球的面积、体积综合问题例12.(1)(2006四川文,10)如图,正四棱锥P ABCD -底面的四个顶点,,,A B C D 在球O 的同一个大圆上,点P 在球面上,如果163P ABCD V -=,则球O 的表面积是( )A .4πB .8πC .12πD .16π(26,求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1)如图,正四棱锥P ABCD -底面的四个顶点,,,A B C D 在球O 的同一个大圆上,点P 在球面上,PO ⊥底面ABCD ,PO=R ,22ABCD S R =,163P ABCD V -=,所以2116233R R ⋅⋅=,R=2,球O 的表面积是16π,选D 。
(2)作轴截面如图所示,6CC '=,2623AC =⋅=,设球半径为R , 则222R OC CC '=+22(6)(3)9=+=∴3R =,∴2436S R ππ==球,34363V R ππ==球。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球截面的性质以及球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将多面体的几何要素转化成球的几何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