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前

合集下载

《数字印前技术》课件

《数字印前技术》课件
《数字印前技术》PPT课件
目录
• 数字印前技术概述 • 数字印前技术的基本原理 • 数字印前技术的流程 •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数字印前技术的应用案例
01
数字印前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字印前技术是指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流程进行印刷品制作和输出的技术。
特点
高效、灵活、可定制性强,能够满足个性化、短版印刷等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印刷品质量。
数字印前技术的应用领域
商业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宣传册、 海报、名片等商业印刷品,具有 快速、灵活、高效的特点。
短版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进行短版印刷 ,具有快速、灵活、环保的特点 ,适合小批量、高要求的印刷品 制作。
01
包装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各种包装 盒、纸袋等产品,具有高效、环 保、可定制性强的特点。
02
03
个性化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个性化印 刷品,如照片书、定制T恤、DIY 贺卡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
04
02
数字印前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是数字印前技术的核心,主要涉 及图像的输入、处理、编辑和输出等环节。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 调整和修饰,如色彩校正、对比度调整、锐化 等,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满足印刷要求。
04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
01
高效性
数字印前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印 刷生产的效率,减少传统印刷 中繁琐的制版和校对过程。
02
精准度
数字印前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 的印刷复制,满足各种精细的 印刷需求。
03
可编辑性
数字文件可以随时进行编辑和 修改,方便快捷,降低了生产 成本。

数字印前处理技术第七章

数字印前处理技术第七章

性文件
的主体 对应的色度值(利用测色仪器测得的
颜色的XYZ或La*b*值)
若设备空间为RGB颜色空间,从设备空间到标准颜色 空间的正反向转换都是三维到三维转换。这种情况下, 采用基于矩阵的转换方式。 由R、G、B三原 色的XYZ值组成 的3×3转换矩阵
R、G、B通道的 阶调复制曲线 基于矩阵的转换方式
可的ICC色彩 管理标准
彩管理方案的标准颜色空间
制定了描述色彩输入输出设备的色
构 色建 彩了 管开 理放 框的 架 ICC
彩特征文件的标准格式

开放的ICC色彩管理框架,如图7—7
1.标准颜色空间 ICC规定的标准颜色空间是1931 CIEXYZ或由其转换得到 的CIELAB颜色空间,由于后者是均匀颜色空间,凡是用于连 接印刷输出设备的标准颜色空间一定是CIELAB颜色空间。标 准颜色空间中,用X、Y、Z或L、a*、b*分量值唯一地标定一 个颜色,这些分量值称为“色度值”,任意颜色的色度值可 以用色度计或分光光度计测量获得。
一影响色彩信息准确传输再现的因素第一节第一节色彩管理技术的基本原理色彩的正确复制与再现是从印刷术的开始就被关注的问题色彩的正确复制与再现是从印刷术的开始就被关注的问题依靠人眼主观判断以定性的方式保证色彩的正确复制与再现色彩管理成为印刷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计算机在印刷工程中的应用先进颜色测量设备的推出尤其是国际色彩联盟iccinternationalcolorconsortium在90年代中期推出了开放式的色彩管理机制色彩管理技术正式被提升到印刷工程核心技术的位置
2. 彩色显示器的影响
彩色显示器是一种色彩再现设备,它借助屏幕上微小的红/绿 /蓝单元发光呈现颜色。常用的有阴极射线管(CRT)和液晶 (LCD)两种类型。 红/绿/蓝(R/G/B) 数字信号驱动电 电子束分别轰 击红/绿/蓝荧 荧光粉受轰 击后发光而

印刷工业出版社“数字印前”好书推荐

印刷工业出版社“数字印前”好书推荐

输 出设备 的 结构与工 作 原 理 ; 印刷 图像复制理
论基础 ; 图像输入技术 ; 印前制作与组版 ; 数
码打样 、
激光 照排输 出 、
直接制版 、
数字 印刷
技 术 等 。 本书 内容全 面 、 丰 富 , 叙 述 准 确 , 条
理 性强 ,
图示 清楚 、
Hale Waihona Puke 结构合理 。《印刷 图 文 复 制 原 理 与 工 艺 》 — — 从
西原 理 到工 艺 , 印前 图文处理 全 攻略 印前 图文处理 是一 项理 论性与实践性都很
强 的技术 , 本书将 印前 图文 处理 的理 论 与技术
按 照以理 论 为指导 、 技术为基础 、 工 艺方法为
作 者 : 刘全香 定 价: 25元
手段 的方式 紧密地结合 , 系统地 阐述 了印刷 图 文复制的基本方法 、 工 艺流程与原理 , 主要包 括 印刷 图 文 复制 技 术 的 发 展 及 现 代 图文 复制 的

数字化工 作流程等方面 的概念 、
技术原理 、

型性 系统和发展前景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
作 者 : 郝清霞
《数 字 印 前 技 术 》 — — 突 出数 字 印 前 的实用技术
本书全 面介绍 了数字印前 系统的构成 、 设
备 及 相 关 的 工 艺 , 主 要 内容 包 括 : 印前 输 入 、
基本工 艺流程、 彩色 图像的颜色复制方法及分
色原理 与技术 、 图像 的阶调复制原理 与加 网技
术 、
印前 图文处 理 的原理 及 技术方法等 。

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

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

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实验一印前系统观摩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印刷博物馆、实习培训中心、印刷工程系图文实验室的印前设备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实地参观,了解印前制版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原理二、实验基本内容1.图文混排技术:书籍中插图处理技术的演变(简单的石版雕刻技术、手绘插图排版技术)2.颜色处理技术的发展:简单的双色套印技术、木刻水印(饾版印刷技术)、照相制版技术、电分制版技术、整页拼版或高端联网技术、桌面出版技术3.木刻字、泥活字、铅字、铸字机、铸排机(Lino-Type, MonoType)、照相排字机、早期的汉字录入键盘。

4.各种印刷方式:凸版、凹版、丝印版、石版5.打样方式:模拟打样设备与数码打样设备三、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1.印刷博物馆的各种呈列展示品:包括古代馆、近代馆、现代馆、机械馆。

2.实习培训中心的电子分色扫描系统:CP341高端联网系统3.图文处理实验室的桌面出版系统与数码打样:包括苹果电脑、RIP服务器、数字化工作流程、数码打样系统、扫描仪、激光照排机四、实验原理1.文字处理的发展历程:手工雕刻字-泥活字-铅活字-铸字机-铸排机- 照相排字-计算机排版2.图像处理的发展历程:木刻水印(石版印刷)- 照相制版–电分扫描–(扫描仪+软件)-数码拍摄技术3.分色技术的发展:单色印刷(石刻版、木刻版)-手工绘制(无版)-手工分色(木刻版、石版)- 照相分色(分色片)-电子分色(分色片)- 桌面系统的分色处理(分色片)– CTP 输出技术(直接印刷版)-CTPress技术(直接印刷机)4.总结:由手工劳动向计算机处理的开放性、减少并严格控制中间环节的直接输出记录方式进步。

五、实验步骤(观摩顺序)1.印刷博物馆-主馆1) 单插页的图文排版–手工着色与手工书写–胡正言木刻水印作品2) 泥活字-木活字-铅活字-各种形状的铅字版(圆弧形、平面形)-铸字机3) 分色与加网原理示意图与实物4) 丝印版与丝印作品5) 凹印版与凹印作品6) 照相排字机与汉字模版7) 中国最早的方正排版系统8) 德国古登堡展厅–了解西文字与西方印刷术的发展历程9) 石印机与石印版2.印刷博物馆–机械馆1) LinoType和MonoType铸排机2) 照相排字机3) 各种早期的汉字录入系统与键盘4) 各种照相制版设备5) 各种电子分色设备3.实习培训中心CP341高端联网系统4.印刷工程系图文实验室桌面出版系统包括扫描仪、计算机、相关软件、RIP、激光照机、数字化工作流程六、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同学在参观现场时,分析各种方式之间的演变及相互间的联系,从而对印前生产环节的发展有一个整体、深刻的理解,建立各种制版工艺之间的思维连续性。

数字化印前流程的功能及作用

数字化印前流程的功能及作用

当前印刷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也较难再有印刷企业能为客户提供超越市场现有层面的高质量印品。

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各个企业的关注点。

相对于传统印刷工作流程,数字化流程不仅可以提高印刷企业各部门的生产效率,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可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认可度,实现企业收入的增长。

传统印前流程如下:扫描→设计制作→照排机出胶片→拼大版→晒版→传统打样丁文广 张浩田数字化印前流程的功能及作用图1 印刷流程示意图→客户确认→出PS版→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如下:接收文件→设计制作→数字工作流程→数字打样→客户确认→CTP→印刷从流程上可明显看出,数字化工作流程相对传统印前流程有了简化,而流程的简化就是效率的提高,但效率的提高并不能以降低准确性为代价。

目前,数字化印前流程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印前自身的提升,更多的是为印刷、印后的自动化做了准备。

本文简述数字化流程的主要作用,以及较有特色的功能和模块是如何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印刷品质量提供全方位服务的。

一、网络项目协作系统柯达I n s i t e为客户以及印刷企业提供了文件上传和下载功能,客户只要具有对应的权限便可以随意上传、下载预设格式的文件(以P D F和E P S格式为主)。

印刷企业在I n s i t e流程上可直接下载客户文件到印能捷服务器,拼版与制作人员按照工艺员基于客户要求所开出的工艺单进行施工,并把最终文件上传至I n s i t e 服务器;被授权的客户可在服务器上远程对文件进行修改和批核确认。

客户、印前操作、客户代文档处理图文数据小版文件大版文件墨控文件成型/整饰文件版式设计、拼版胶片成像及其处理上版折页发行、供给分色、RIP印版成像及其处理配帖、装订、裁切印刷PRINTING FIELD 2018.11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交作业、跟踪进度、审批文件等,可大大节约客户和印刷企业的时间。

目前,该网络签样流程在中华商务联合印刷有限公司使用,并已经成功地推广给了很多客户,尤其是很多欧美客户。

数字印前原理与技术

数字印前原理与技术

1.灰成分替代:是指分色时在整个阶调范围内部分或全部去除由黄、品红、青三色油墨叠印形成的灰色(包括独立的灰色、黑色像素和某一彩色像素中的灰色成分),由黑墨来代替的工艺。

(灰色成分替代是一种以黑色油墨在整个图像阶调复制范围内代替一部分或全部由彩色油墨叠印产生的非彩色颜色的工艺。

)2.拼大版:印刷机的印刷幅面通常为8开–全开,图文混排的单页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印刷幅面大小,这样才能晒制印刷版。

在印刷中,这一过程称为拼大版。

3.DTP: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将图像、文字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的处理与工、图形的绘制,然後将图形、图像、文字拼合成整页版面,利用激光照排机将此电子版面输出,成为晒版原版。

4.采样:是指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集合的一种操作。

5.色彩管理系统:是将一种设备译码的数据(如扫描仪的RGB)转换成另一种设备数据(如打印机的CMYK)的系统6.加网:如果能将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分割成无数面积大小不同的小点,不同面积大小的点着墨后,着墨的多少也就不同,在视觉效果上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阶调层次。

同样,着墨的多少,也反映出了色彩的千变万化。

这些小点在印刷上称之为网点,所以印刷上一定要采用网点来印刷。

RIP:也称为栅格图像处理器,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数字页面描述数据转换成对应输出设备输出的“栅格图像”,即构成输出设备曝光点的二进制值输出文件,再控制输出设备输7.数字印前系统的内涵、系统构成:数字印前系统是以通用硬件和软件组合为基础,加上相应的印刷应用软件和印刷输出设备构建而成。

系统构成:(1)硬件组成:①输入设备,包括文字输入设备、图像和图形输入设备;②主机或工作站、③输出设备(2)软件组成:①操作系统:Mac OS、Windows ②应用软:文字处理软件、图形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排版软件、拼大版软件、RIP软件、流程软件8.数字印前的基本工艺流程:9.印前工艺的主要处理对象及其输入方式:(1)文字:输入设备:①键盘②OCR字符阅读器(2)图形和图像;输入设备:①扫描仪图像输入设备②数码相机图像输入设备③数字化仪图形输入设备10.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1)数字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文字照排系统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CTP印前系统(2)传统印前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手工制版照相制版电子分色阶段11.简要比较DTP(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和CTP工艺的异同点?(1)组成设备都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设备12.灰平衡的含义:灰平衡是指由浅入深的整个阶调获得中性灰的三原色等效平衡,即中性灰颜色中C、M、Y的网点百分比关系灰平衡的意义:灰平衡的作用就是通过对图像的灰色调的控制,来间接控制图像的所有色调。

关于“数字印前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数字印前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自古至今 ,颜色复制是 否准 确是印刷 中最 为 重要的一点 ,以前我们通过经验 的积 累,靠人眼识
别或者用很 多质量检测标准去检查。色彩管理技术
的 出现使得我们在复制再现颜色时准确性提高 了很 多 ,现在在很 多大中型企业得到普及应用。随着色 彩管理技术的逐步完善 ,色彩管理成为印刷 工程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直接制版机等数字印前设备的变迁以及相关图像和
字组版和拼大版 ,R I 技术 ,数字化工作流程P P D/ F
f 一一 ~ 、
印 质 与 准 010 刷 量 标 化211 .

一 … …


| l霉 z 薯 萋 ; 誊| I 蠢 j I| 毫
处理 。
四、改进教学方法
现 在 各种 新技 术 不断 出现 ,老 师 在教 学 中应 充
分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备课阶段 ,立足于教材 ,但不拘泥于教材 , 充分利 用学术期刊数据库 、公开 的网络资源等对相
应 的知识 点进 行 补充 和 扩展 ,保 证 学 生对该 知识 点 充 分掌 握。
再者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与计算机相关的文
字录入、图像处理 、图形创建等操作 已经社会化 , 不再是印刷企业独有的专有技术。印刷企业承接的
原稿 多是处理好的图像和文字,印前 工作往往是从
组版和拼大版开始 的。因此 ,数字印前课程 内容的 中心也应 转移 到一些新 的内容 上 ,如组版 、拼 大 版、RP I及数字信息流的集成管理等 ,也就是说 印前 课程的内容中心已经沿整个印刷流程后移 ,内容重 点不仅仅是图像、图形和文字信息的录入以及单独
版 、照相 制版 ,变成 了数 字化信 息处 理方 式。

数字印前数字印前(第二章)试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数字印前数字印前(第二章)试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数字印前(第二章)试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总分: 100 分1、数字印前系统由许多软件构成,以下软件中属于图像处理软件的是() ( )A.IllustrA torB.FreeHA nDC.CorelDrA wD.Photoshop2、数字印前系统由许多软件构成,以下软件中不属于图形处理软件的是() ( )A.IllustrA torB.FreeHA nDC.CorelDrA wD.Photoshop3、数字印前系统由许多软件构成,以下软件中属于拼大版软件的是() ( )A.IllustrA torB.SignA stA tionC.CorelD rA wD.Photoshop4、数字印前系统由许多软件构成,以下软件中属于排版版软件的是() ( )A.InD esignB.FreeHA nDC.CorelD rA wD.Photoshop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密-封线姓名:班级:学号:---5、有一 5000 像素 CCD 扫描仪,其最大扫描宽度为 8.3in ,则其光学分辨率为()()A.600D piB.1200D piC.300D piD.500D pi6、以下对扫描仪分辨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光学分辨率表示扫描仪光学系统能够达到的最高输入分辨率。

B.光学分辨率是指扫描仪对图像进行扫描时可达到的最高采样精度。

C.插值分辨率是扫描后通过软件插值法计算得到的分辨率。

D.插值分辨率能使扫描图像的分辨率提高,也能实际增加图像中的信息量。

7、以下对扫描仪分辨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平板扫描仪中,垂直分辨率比水平分辨率更重要。

B.插值分辨率是指扫描仪对图像进行扫描时可达到的最高采样精度。

C.插值分辨率能使扫描图像的分辨率提高,但不能实际增加图像中的信息量。

D.光学分辨率是扫描后通过软件插值法计算得到的分辨率。

8、以下对扫描仪的技术性能论述错误的是()( )A.信噪比就是信号和干扰噪声之间的比例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印前在现代复制工艺中,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图形、图像、文字等各种信息以数字方式记录存储于计算机中,制作过程变得简单化。

数字印前(pre-press)是印刷之前的生产过程,是指出版物从交付印刷至得到印刷所涉及的所有步骤。

其印刷设计、图文输入、制版、输出、胶片、打样均由数字文件组成。

一、数字印前的工艺流程如果能将传统印刷制版工艺的各工作步骤在一台个人计算机上完成,那么这就构成了桌面出版,也就是数字印刷前处理。

与传统的印前制版过程是有所区别的,郑州品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数字印前工艺流程主要由以下6个环节组成。

1.数字摄影首先印刷专业用的数码照相机的分辨率必须是3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相机可以把影响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郑州品翼还能够用图像处理软件将数字相片进行加工,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甚至做成动画短片。

对于新闻、出版行业而言,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形可以实时传递,既减少图像失真,又提高新闻时效,是有力的新闻工具。

不用胶卷,物冲印过程,直接将内存条置于电脑中,就可获得高精度的图像。

2.文字输入将文字原稿输入计算机,编辑处理后通过电子文本格式把文章传送给版式设计师,或者将文字拷贝到软盘上,以数字文件的形式传递到下一步骤。

3.图像扫描用扫描仪将照片、画稿进行扫描记录下来,用电脑进行校色处理,然后以数字文件格式保存。

扫描分为粗扫和精扫两种。

精扫的图片要求用分辨率高的滚筒扫描仪。

粗扫可用平板扫描仪扫描。

粗扫一般用于设计;精扫一般用于高档画册、包装产品等。

4.设计印刷设计师按照产品要求进行创意,在计算机上把文字、图片、颜色、图形等诸多元素进行综合设计,创作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作品,例如将图片进行创意、缩放、剪切等技术处理,文字等元素也要进行设计。

5.组版拼版人员在计算机上将设计通过的作品,按版式要求排列在印刷页面内。

组版要考虑装订方式,留出裁切位。

天头、地脚、翻口、背面等部位的尺寸也要统一制定。

特别是书籍制作时,纸张的厚度也要考虑进去,否则将会有尺寸不合的现象出现,然后按页码、印刷方式拼版,才能输出符合印刷工艺的样张。

而包装产品则要考虑怎样拼版产品,才能不浪费纸张材料又便于印刷,拼版时要划出压痕线、模切线、折线等关键尺寸线。

根据版面特点选用适当的组版软件,可以明显加快组版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以文字为主的版面应用Page maker、Quark Xpress等软件。

若以图像和图形为主的版面,则选用Freehand可能更加方便。

因为Page maker的图形功能较弱,遇到复杂的图形必须用绘图软件绘制,再以EPS文件格式贴入,操作步骤繁琐。

若使用Freehand或Iiiustrator等绘图软件组版,则处理版面中的图形对象较方便,制作渐变的底色也容易,但对大量的文字处理较困难,没有组版软件方便,尤其在处理排版页码时可能会出现问题。

排版的先后顺序直接影响排版速度和效率,而且对避免出错非常有效。

排版的顺序应遵循先底层、后上层、先主体、后零星的原则。

这样可以提高组版的速度,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因为后制作的元素总会自动覆盖在先制作的元素之上,形成一层压一层的层次关系。

因此一般应先制作底色,然后再拼组上面的部分。

然而组版软件和绘图软件都具有改变图层压盖顺序的功能,但来回改变图层顺序既影响制作速度,又容易出错,任何一个被压盖住的元素输出时都有可能造成不正确输出。

例如,以文字为主的版面,应先调入文字,再贴入图像,利用文字绕排的功能排版。

如果是以图形和图像为主的版面,则应先调入图形和图像,排好后再加入文字,这样便于确定版面中的相互位置。

另外,组版时应尽量利用软件的辅助线功能和控制板的定位功能,这样可以更快速准确地定位版面中各元素。

拼大版也称为拼上机版。

书籍、杂志等非单张出版物,在印刷生产中需要将各页按对应的位置,以特定的方式拼成大版,以便印刷后经过折叠,再现设计者意图的页序。

在此,一个大版,也叫一个印张或一个折手。

一本书或杂志可能需要几个折手,各个折手按顺序排列好才能装订、裁切。

即使是单张印刷品,如果采用大幅面印刷机进行印刷,也要将几幅页按一定的规律拼成大版,印刷后裁切。

现在,拼大版可以采用手工方法,也可以采用带有自动折手控制技术的软件来完成。

6.输出将客户满意的数字文件送到输出中心,输出中心的数字文件通过图像栅格处理器(RIP)加网后发排输出高分辨率点阵图形的阳图或阴图胶片,也可将数字文件按规定格式转换后直接用于数码打样机打样或到CTP制版机直接制版印刷。

二、图像信息的输入和处理1.数字化图像的特点计算机对图像的记录和处理是将其转换成为一个工作的数字组合,典型的做法就是将图像分割成一个二维数组——网格。

网格上的每一点是图像构成的最小单位,称做像素。

每一个像素通过一组数字来描述其颜色。

这种数字组合的特征取决于所使用的色彩系统。

彩色图像通常是RGB(红-绿-蓝)系统。

像素的RGB 三个数的大小就能描述其色彩的浓度变化,每一个像素都是通过三个颜色的坐标来反映的。

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反映出图像的精细程度,称之为分辨率。

分辨率越高,图像细节越丰富,图像文件数据量越大,在计算机中的传送和处理速度越慢。

2.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及其设备将原稿或实物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的常用图像数字化设备是扫描仪或数字相机。

他们对原稿——无论是幻灯片还是真正的场景——都是以光学的方式进行扫描。

将图像元素一排接着一排进行分析,测定其反射值。

将获得的每一个像素的数字信息按照先后顺序记录在文件中,并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中。

3.图形图形是有一些关键点的坐标、直线或曲线按一定的数学描述形成的对象,以及对曲线和区域着色和填充所构成的图案。

由于计算机处理图形时所使用的是坐标值和曲线公式,而不是组成图像的具体像素,因此图形可以在任意放大或缩小、旋转或变形。

只要在公式中乘以相应的倍率或变形系数即可,不需要计算组成图形的像素,图像与分辨率无关。

放大矢量图形,可简单地改动代码来加宽XY坐标,图形的质量仍与原来相同,而且不管放大至多大,文件大小也无变化。

只要输出设备的分辨率足够高,图形的边缘总是非常光滑的。

三、图像信息的制作印刷设计搞提供了版面所需要的文字和照片,扫描仪将印刷设计搞上的图像和特殊的艺术字手写体扫描、存入电脑,组版时直接调用。

印刷设计搞提供了图像、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

对于图像而言要进行精扫、校正颜色偏差,调节反差,并可以运用电脑特技,进行去底、选择、变形等效果的制作,并按照客户的标准,在电脑上采用两种方法制作:一种方法是根据经验直接用数字标明C、M、Y、K的网店百分比;另一种方法是将需要颜色在色谱上查出后,标明C、M、Y、K的数值。

设计稿制作时必须要考虑印刷工艺和印刷适性。

它决定印刷的难易程度,对印刷质量有直接影响。

四、图像信息的输出形式桌面出版系统将图像、图形、文字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页面后,需要以Post Script 语言或PDF格式来统一描述,并对页面进行分色加网。

这个过程称之为发排。

在此过程中,为保证印刷品质量,需要进行陷印处理。

就是采用电脑软件来解决在实际印刷生产中因不可能做到分色印刷之间完全对准而出现漏白的现象,以达到提供完美的印刷画面的目的。

即在两种颜色的交接界面,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陷印处理,在需要处理的边界,视前景和背景色的具体情况,设置一定的收缩或扩张值,在印品上人为造成一定宽度的叠印,以保证不会在此出现露白。

要变成胶片或印版上的网店,还要有图像栅格处理器代码解释成点阵图像,然后由激光照排机输出到胶片或CTP板材上,或者有RIP输出到数码打样机或数码印刷机上。

RIP在代码解释或点阵的同时,也能依指令对页面进行分色和加网。

主要输出类型介绍如下。

1.胶片(菲林)数字印前或彩色桌面系统(DTP)中,最常见的输出类型是胶片。

用激光照排机在胶片的非银盐感光材料上形成图文的潜像,而后冲洗显影形成正像图文。

印刷中,将胶片上的图文晒制到PS印版上去,然后再进行胶印。

网版印刷,凹版印刷等都要使用胶片然后以不同的方法去制版和印刷。

因此胶片是郑州品翼画册设计印刷公司印刷产品中应用最多、最普遍的,是非常重要的输出方式之一。

2.直接制版(CTP)直接制版也是印前的输出方式之一。

就是将已制作好的页面以PDF的格式或JDF的格式输入值金额制版机,其输出形式是印版,省去了出胶片这个工序,节省了材料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个完整的直接制版系统解决方案需要有四个基本条件,即数字环境、成像设备、成像材料和工作流程。

(1)完整的数字环境是完成数字页面、保证信息传输和共享的必要条件。

直接制版是一个完全数字化的印前生产过程,不再存在任何模拟处理和操作的环节,而且还要求最终数字页面所有元素等必须以数字方式存在,或能容易地转换成数字方式,数据格式与系统完全兼容。

(2)成像设备,指直接制版机,将数字页面的点阵数据转换成扫描激光的开关状态,在成像材料上进行逐点逐行扫描成像,完成印版制作。

根据CTP板材的工作原理、目前直接制版机所用的主要激光光源有红外激光(热敏版)、红激光(光敏版)、绿激光(光敏版)、蓝激光(光敏版)、紫激光(光敏版)和紫外光(光敏版)。

但根据板材的工作原理和成像特点,往往还要配置相应的板材装载设备,完成板材的自动供给和装卸。

还要配置必要的后处理器设备,包括预热烤版设备(有的不需要)和显影设备等。

(3)成像材料就是人们热衷的直接板材,在扫描激光的光能或热能的作用下发生满足印刷要求的物性变化。

成像材料分为热敏直接板材和光敏直接版材及银盐版材几类。

热敏版材包括热烧烛板材、热交联版材、热致物质转移板材等。

光敏版材包括红激光版材、绿激光版材、蓝激光版材、紫激光版材和紫外激光版材。

从成像材料的角度来看,紫外光激光二极管和常规紫外光源CTCP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直接制版开发研究的难度。

在此之前,红外激光热敏成像的呼声最高,被认为是直接制版今后发展的方向。

其最显著的有点表现如下:①明室操作性难。

②成像能量阈值明显(影响电流清晰、高反差,即成像过程无能量累积效应)。

③技术成熟的高功率固体红外激光光源致命的弱点是敏感度(感光度)低,热敏成像材料体系主要有依靠物态变化实现成像记录的热物理成像体系。

如:热至融化、热致气化、热致相变化和依靠化学反应的热致化学反应记录材料体系等。

无论是热物理还是热化学记录材料体系都要求材料温度上升到某一最低温度以上时,发生期望的反应。

因此热敏成像需要高功率激光器,激光功率一般都在数百兆瓦/平方厘米以上。

④工作流程是保证直接制版工艺正常运行的管理系统。

使直接制版系统中设计的各种设备、数据和信息能够协调平稳运行,各种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系统发挥最大效能。

3.数码打样数码打样也是印前新的一种输出方式,版面由RIP解释后,数码打样机将图文直接打印到承印物上,表现将要印刷的阶调和色彩效果,模拟印刷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