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9章习题

合集下载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9.2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9.3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9.4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9.5 双极型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
9.8 多级放大电路 9.9 差分放大电路
教学要求: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1. 理解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和动态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 了解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概念。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3. 要很好理解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的特点。 4. 了解多级放大的概念。掌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 态方法。了解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的零点漂移现象。 5. 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的概念。 重点: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共射放大电路、 共集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的零 点漂移现象。 难点: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例2:用估算法计算图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UCC RB IB RC + + TUCE UBE – – IC
由KVL可得:
U CC I B RB U BE I E RE I B RB UBE (1 β ) I B RE
U CC U BE IB RB (1 β ) RE
+ + TUCE UBE – – IE

直流通路用来计算静态工作点Q ( IB 、 IC 、 UCE )
对交流信号(有输入信号ui时的交流分量) XC 0,C 可看作 C2 对地短路 RB 短路。忽略电源的内 + iC + 阻,电源的端电压恒 C1 iB + 定,直流电源对交流 T uCE 短路 + + + 可看作短路。 RS 短路 uBE – RL uo – ui + – iE 交流通路 u

电工学第三版第9章答案

电工学第三版第9章答案
9.1.1 图9.11为某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试求: UCE=10 V时,(1) IB 从 0.4 mA变到 0.8 mA ;从 0.6 mA变到 0.8 mA 两种情况下的动态电流放大系 数;(2)IB等于0.4 mA 和 0.8 mA 两 种情况下的静态电流放大系数。
【解】 由图查得
I C 40 20 50 (1) 1 I B 0.8 0.4 I C 40 30 2 50 I B 0.8 0.6



图9.10

1 .3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题
9.5.5 已知共集放大电路的 RB = 75 kΩ, RE = 1 kΩ, RL = 1 kΩ, UCC = 12 V ,硅晶体管的 β= 50 ,信号】 (1)静态分析 U CC U BE 12 0.7 IB mA 0.0897 mA RB (1 ) RE 75 (1 50) 1
IC I B 50 0.0897 mA 4.485 mA I E I B IC (0.0897 4.485) mA 4.5747 mA U CE U CC RE I E (12 1 4.5747)V 7.43 V (2)动态分析 1 1 R'L RE // RL 0.5 k 11 26 26 rbe 200 (200 50 ) 490 0.49 k IC 4.482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2)空载和有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1 ) RE (1 60) 5.6 Au O 0.994 rbe (1 ) RE 2 (1 60) 5.6
5.6 4.4 R'L RE // RL k 2.464 k 5.6 4.4 (1 ) R'L (1 60) 2.464 Au L 0.987 rbe (1 ) R'L 2 (1 60) 2.464

(完整word版)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第九章课后答案

(完整word版)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第九章课后答案

9.2.4 如图所示各电路图中,V E 5=,tV u i ωsin 10=,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0u 的波形解:首先分析二极管的两个状态:正向导通,反向截止;根据状态,正向导通时二极管两端电压为其正向压降,反向截止时相当于开路;最后分析输出电压a ) 二极管正极接正弦电压,负极接直流5V ,当正弦电压瞬时值大于5V 时,二极管导通,V u 50=;当正弦电压瞬时值小于5V 时,二极管截止,i u u =0b ) 二极管正极接5V 直流电压,负极接正弦电压,当正弦电压瞬时值小于5V 时,二极管导通,i u u =0,当正弦电压瞬时值大于5V 时,二极管截止,V E u 50== c ) 二极管正极接5V 直流电压,负极接正弦电压,当正弦电压瞬时值小于5V 时,二极管导通,V u 50=,当正弦电压瞬时值大于5V 时,二极管截止,i u u =0 d ) 二极管正极接正弦电压,负极接直流5V ,当正弦电压瞬时值大于5V 时,二极管导通,i u u =0;当正弦电压瞬时值小于5V 时,二极管截止, V u 50=9.3.4 有两个稳压管其稳压电压分别为5.5V和8.5V,正向压降都是0.5V,如果要得到0.5V,3V,6V,9V和14V几种稳定电压,这两个稳压管(还有限流电阻)应该如何连接?画出各个电路解:理解稳压二极管的三个状态,正向导通时两端电压为正向压降;若反向电压小于稳压电压,则处于反向截止状态,相当于开路;反向电压大于稳压电压,则处于稳压状态,两端电压为稳压电压。

设DZ1稳压电压为5.5V,DZ2稳压电压为8.5V。

9.4.10 如图所示各个电路,试问晶体管处于何种工作状态解:首先看清楚晶体管类型,NPN 还是PNP ,CBE 极各在哪一端,电阻分别是什么电阻 方法一:定性判断,a 中B C E E >,0>B E ,放大状态;b 中B C E E =,0>B E ,非放大非截止,可能是饱和;c 中0<BE U ,截止但是定性判断并不能百分百确定,有不确定性,因此最好采用定量判断a )mA R U I OCC C 12=≈,饱和时基极电流mA I I C B 24.0=='β,此时基极电流'<=-=B BBE B B I mA R U U I 11.0,放大状态 b )mA R U I O CC C 8=≈,饱和时基极电流mA I I C B 2.0=='β,此时基极电流'>=-=B BBE B B I mA R U U I 24.0,饱和状态 c )mA R U I O CC C 12=≈,饱和时基极电流mA I I C B 3.0=='β,此时基极电流mA R U U I B BE B B 33.0-=-=,为负数,截止状态。

最新高等院校电工学电子学课程第九章《阻抗和导纳》

最新高等院校电工学电子学课程第九章《阻抗和导纳》

U R 2
2 245
100

7.07

45 V
U L 2
U L
U
U C

U R
I
U

UX
UR
U
U
2 R

U
2 X
电压三角形
.
IR
+
.
+ U R-
U
-
U+X jX
-
Z R j X Z
|Z| X

R 阻抗三角形
U U R U X U
U

UX
UR
电压三角形
二、导纳
1、定义

Y

1 Z
I
U

I U
具体分析一下 R-L-C 串联电路
Z=R+j( L-1/ C)=|Z|∠ L > 1/ C ,X>0, >0,电压领先电流,电路呈感性; L<1/ C ,X<0, <0,电压落后电流,电路呈容性; L=1/ C ,X=0, =0,电压与电流同相,电路呈电阻性。
画相量图:选电流为参考向量( L > 1/ C )
jB
º
º
Z R jX Z φZ Y G jB Y φY
条件:Z ( jw)Y ( jw) 1 即 | Y ( jw) || Z ( jw) | 1 , φY φZ 0
Y

1 Z

1 R jX

R jX R2 X 2
G
jB

G

R R2X 2
,
B

大学_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_1

大学_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_1

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是根据当前教学改革形势,在第六版的基础上作了精选、改写、调整、补充而修订编写的。

全书分上、下两册出版。

上册是电工技术部分;下册是电子技术部分。

各章均附有习题。

另编有配套立体化教材(见第七版序言)。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上述两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本书(第七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张保郁教授审阅。

本书第三版于1987年获全国优秀教材奖,第四版于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五版于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第六版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于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此外还被评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

电工学(吉培荣著):内容简介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电路模型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欧姆定律1.5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电源有载工作1.5.2电源开路1.5.3电源短路1.6基尔霍夫定律1.6.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6.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习题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1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2.1.1电阻的串联2.1.2电阻的并联2.2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3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3.1电压源模型2.3.2电流源模型2.3.3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2.4支路电流法2.5结点电压法2.6叠加定理2.7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2.7.1戴维宁定理2.7.2诺顿定理2.8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2.9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习题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第5章三相电路第6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第7章交流电动机第8章直流电动机第9章控制电机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第11章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第12章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第13章电工测量附录部分习题答案中英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第14章半导体器件14.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4.1.1本征半导体14.1.2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14.2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14.3二极管14.3.1基本结构14.3.2伏安特性14.3.3主要参数14.4稳压二极管14.5双极型晶体管14.5.1基本结构14.5.2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14.5.3特性曲线14.5.4主要参数14.6光电器件14.6.1发光二极管14.6.2光电二极管14.6.3光电晶体管习题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15.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15.2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15.2.1用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确定静态值 15.2.2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15.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5.3.1微变等效电路法15.3.2图解法15.4静态工作点的稳定15.5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5.6射极输出器15.6.1静态分析15.6.2动态分析15.7差分放大电路15.7.1静态分析15.7.2动态分析15.7.3共模抑制比15.8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5.8.1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15.8.2互补对称放大电路15.8.3集成功率放大电路15.9场效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15.9.1绝缘栅场效晶体管15.9.2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习题第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6.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16.1.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16.1.2电路的简单说明16.1.3主要参数16.1.4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16.2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16.2.1比例运算16.2.2加法运算16.2.3减法运算16.2.4积分运算16.2.5微分运算16.3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16.3.1有源滤波器16.3.2采样保持电路16.3.3电压比较器16.4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 16.4.1矩形波发生器16.4.2三角波发生器……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第19章电力电子技术第20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第2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第22章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第23章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附录部分习题答案中英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电工学(吉培荣著):图书目录点击此处下载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

电工学第9章习题

电工学第9章习题

第9章习题7-1 理想二极管电路如图7-32所示,求U AO。

解:图(a)中二极管导通,U AO=15V图(b)中二极管截止,U AO=10V7-2 理想二极管电路如图7-33所示,已知输入电压u i=12sinωt V,试画出输出电压u。

的波形。

解:图(b)解图(a)解7-3 稳压管电路如图7-34所示,已知输入电压u i=12sinωt V,稳压管的U Z=6V,其正向压降不计。

试画出输出电压u。

波形。

解:7-4有一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二次侧电压U 2=100V ,负载电阻R L =100Ω,二极管是理想的。

试计算:(1)输出电压U 。

;(2)负载电流I 。

;(3)二极管电流I D ;(4)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 RM 。

解:(1)U O =0.9U 2=0.9×100=90V(2)I O =U O /R L =90/100=0.9A(3)I D =21I O =21×0.9=0.45A (4)U RDM =2U 2=2×100=90V7-5 图7-35所示为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已知U 2=10V 二极管是理想的。

试估算:(1)输出电压;(2)电容开路时的U 。

;(3)负载开路时的U 。

;(4)一个二极管开路时的U 。

;(5)电容和一个二极管同时开路时的U 。

;(6)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 RM 。

解:(1)U O=1.2U2=1.2×10=12V(2)U O=0.9U2=0.9×10=9V(3)U O=2U2=2×10=14V(4)U0=U2≈10V(5)U O=0.45U2=0.45×10=4.5V(6)U RM=2U2=2×10=14V7-6 两只硅稳压管的稳压值分别为U Z1=6V,U Z2=9V,其正向压降为0.7V。

把它们串联相接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解:将上述稳压管串联可得到4种稳压值,分别为1.4v、16v、9.7v、6.7v。

高校电工学电力学课程第9章《复功率与最大传输功率》

高校电工学电力学课程第9章《复功率与最大传输功率》

j1920
VA
S2吸 U 2Y2* 1113 j3345 VA
10∠0o A
+ I1
U
_
I2
10W j25W
5W -j15W
解二:
I1

100o

10

5 j15 j25 5
j15

8.77(105.3o
)
A
I2 IS I1 14.9434.5o A
的复功率之和为零。即
b
Sk 0
k 1
b
(Pk jQk ) 0
k 1
b *
UkIk 0
k 1
b



k 1 b
k 1
Pk Qk

0 0
电路中的复功率也守恒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分别守恒。
此结论可用特勒根定理证明。
* 复功率守恒, 不等于视在功率守恒.I L1 2QC
QC QL Q P(tg1 tg2 )
QL
QC CU 2
Q

I
+
U_
+ U 1 _
+
U_ 2
S UI* (U1 U2 )I * U1I * U2 I* S1 S2 U U1 U2
S S1 S2
一般情况下:
b
S Sk k 1
例9-18. 已知如图,求各支路的复功率。
10∠0o A
+ I1
U
_
I2
10W j25W
5W -j15W
解一:
U 100o [(10 j25) //(5 j15)] 236(37.1o ) V

电工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习题习 题1-1 单项选择题1. 一个220V 、40W 的灯泡和一个220V 、60W 的灯泡串联起来接到220V 的电源上,请问哪个灯泡会比较亮( )A .220V ,40W 的灯泡比较亮B .220V ,60W 的灯泡比较亮C .一样亮2. 一个220V 、40W 的灯泡和一个220V 、60W 的灯泡并联起来接到220V 的电源上,请问哪个灯泡会比较亮( ):A .220V ,40W 的灯泡比较亮B .220V ,60W 的灯泡比较亮C .一样亮3. 空间中有a 、b 、c 三点,已知V 2ab =U ,V 3bc =U ,求ac U 的电压。

( ) A. 1V B. 5V C. -1V4. 已知V 2ab =U ,V 3bc =U ,如果以b 点作为电位参考点,求a 、b 、c 三点电位。

( )A .a 点电位为0V ,b 点电位为2V ,c 点电位为3V B. a 点电位为2V ,b 点电位为0V ,c 点电位为3V C .a 点电位为2V ,b 点电位为0V ,c 点电位为-3V D. a 点电位为5V ,b 点电位为3V ,c 点电位为0V】5. 如图所示,A 10S =I ,V 5S =U ,Ω=1R ,问电压源和电流源各起什么作用。

( )A .电压源起负载作用,电流源起电源作用。

B .电压源起电源作用,电流源起电源作用。

C. 电压源起电源作用,电流源起负载作用。

1-2 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每小题后的圆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 如果没有参考方向,只说某支路中的电流为-1A ,这种说法没有意义。

( )图 习题1-1(5)图图 习题1-3图】2. 电路中某两点的电位很高,因此这两点间的电压也很高。

( )3. 实际电流源允许开路运行,它对外不输出功率,自身也不消耗功率。

( )4. 电压和电位的单位都是伏特,但是它们在概念上没有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 回
上一题
上一页
下一题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9.4.4 上题中的共射放大电路,若不加发射极旁路电容 CE,试推导这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并计算出数值。 【解】 不加发射极旁路电容CE时,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如图9.10 。
U i rbe I b RE (1 ) I b U O R'L I C R'L I b Au R'L 2 66 rbe (1 ) RE 0.736 (1 66) 1.5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练 习 题
下一页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练 习 题
9.3.1 有一放大电路,接至 Us = 12 mV , Rs = 1 kΩ 的 信号源上时,输入电压 Ui= 10 mV ,空载输出电压 1.5 V,带 上 5.1 kΩ 的负载时,输出电压下降至 1 V。 求该放大电路的 空载和有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9.3.2 试推导图 9.3(a)(教材图 9.1.3)所示放大电路的 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公式。 9.4.1 图9.9(教材图 9.01) 是一种利用温度变化时,二极管 的正向电压降会发生相应变化的 原理来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电路, 试说明其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过程。
图9.9
返回主页 下一页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U B U BE U B U BE 4 0.7 RE k 3.24 k IE IB IC 0.02 1 RC U CC U CE RE I E 12 6 3.24 (1 0.02) k IC 1
RL U OC rO RL
所以
由于
U OL
所以
U OC U OL 1.5 1 rO RL 5.1 k U OL 1 2.55 k
返 回上一页ຫໍສະໝຸດ 下一题第9章基本放大电路
9.3.2 试推导图 9.3(a)(教材图 9.1.3)所示放大电路的 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公式。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9.5.2 已知共集放大电路的 RB = 560 kΩ , RE = 5.6 kΩ , UCC = 12 V ,硅晶体管的 β= 60,rbe = 2 kΩ ,信号源内阻 RS = 0.56 kΩ ,负载电阻 RL = 4.4 kΩ ,试计算(1)静态工作点; (2)空载和有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图9.9
【解】过程如下: 温度 I C
IC
U D U BE I B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9.4.2 在图 9.4(教材图 9.4.1)所示共射放大电路中, UCC = 12 V ,硅晶体管的 β= 50 , IC = 1 mA , UCE = 6 V,试 确定电路中各个电阻的阻值。 【解】 本题是已知静态工作点求电路中的电阻值。 由 I 2 (5 ~ 10) I B (5 ~ 10) 20 μ A (100 ~ 200) A 选取 I 2 150 μ A 0.15 mA
图9.3(a)
图9.8
【解】 图9.3(a)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 9.8 所示。 电压放大倍数
U i rbe I b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U O R'L I C R'L I b

Au
UO

其中 R'L
RC RL ,空载时,R'L RC RC RL
图9.13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9.9.2
图 9.14(教材图 9.04)为一两极放大电路,已
知晶体管的 β1 = 40, β2 = 50,rbe1 = 1.7 kΩ, rbe2= 1.1 kΩ, RB1 = 56 kΩ,RE1 = 5.6 kΩ,RB2= 20 kΩ,RB3 = 10 kΩ, RC = 3 kΩ,RE2 = 1.5 kΩ,求该放大电路的总电压放大倍 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I C I B 66 0.0485mA 3.2 mA
U CE U CC RC I C RE I E (24 3.2 3.3 3.25 1.5) V 8.565 V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2)动态分析
26 26 rbe 200 200 66 736 0.736 k IC 3.2 3.3 5.1 R'L RC // RL k 2 k 8.4 R'L 2 Au 66 179 rbe 0.736 ri RB1 // RB 2 // rbe (33 // 10 // 0.736) k 0.672 k rO RC 3.3 k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练 习 题 解 答
9.3.1 有一放大电路,接至 Us = 12 mV , Rs = 1 kΩ 的 信号源上时,输入电压 Ui = 10 mV ,空载输出电压 1.5 V,带 上 5.1 kΩ 的负载时,输出电压下降至 1 V。 求该放大电路的 空载和有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解】 本题目的是为了熟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 输出电阻的定义。 空载电压放大倍数
图9.15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9.9.4 图 9.16(教材图 9.06)是两极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如果要求在 Ui = 0 时,UO2 = 7 V ,试问 RE 应为多少?设 UBE = 0.7 V 。
图9.16
9.10.1 已知图 9.17(教材图 9.07)所示差分放大电路的 UCC = UEE = 12 V ,RC = 3 kΩ,RE = 3 kΩ,硅晶体管的β = 100 ,求:(1)静态工作点;(2)Ui = 10 mV,输出端 不接负载时的UO ;(3) Ui = 10 mV ,输出端接 RL= 6 kΩ 负载时的 UO 。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题



图9.10

1.3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9.5.1 已知共集放大电路的 RB = 75 kΩ, RE = 1 kΩ, RL = 1 kΩ, UCC = 12 V ,硅晶体管的 β= 50 ,信号源的内 阻 RS 可忽略不计,试对该电路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 【解】 (1)静态分析 U CC U BE 12 0.7 IB mA 0.0897 mA RB (1 ) RE 75 (1 50) 1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9.10.2 图 9.18(教材图 9.08)是利用差分放大电路组 成的晶体管电压表的原理电路。设电压表的满标偏转电流 为100 A ,电压表支路的总电阻为 2 k 。要使电表的指针 满偏,需加多大的输入电压?设晶体管为硅管。
9.10.3 求图 9.19(教材图 9.09)所示电路中 T2 的静态 工作点和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设晶体管为硅管。
I C I B 50 0.0897 mA 4.485 mA I E I B I C (0.0897 4.485) mA 4.5747 mA U CE U CC RE I E (12 1 4.5747) V 7.43 V (2)动态分析 1 1 R'L RE // RL 0.5 k 11 26 26 rbe 200 (200 50 ) 490 0.49 k IC 4.482
2.7 k
返 回
上一题
上一页
下一题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9.4.3 在图 9.4(教材图9.4.1)所示的共射放大电路中, UCC = 24 V , RB1 = 33 kΩ, RB2 = 10 kΩ, RC = 3.3 kΩ, RE = 1.5 kΩ , RL = 5.1 kΩ,硅晶体管的 β= 66。 试作静态分析和动 态分析。 【解】 (1)静态分析 RB 2 10 UB U CC 24 V 5.58 V RB1 RB 2 10 33 U U BE 5.58 0.7 IE B mA 3.25 mA RE 1.5 IE 3.25 IB mA 0.0485 mA 1 1 66
9.5.3 在图 9.11(教材图 9.02) 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 RC = 2 kΩ , RE = 2 kΩ , 硅晶体管的 β= 30 , rbe = 1 kΩ ,试画出该放大电路的微变 等效电路,推导出由集电极输出和由 发射极输出时的电压放大倍数,求出 Ui = 1 mV 时的 Uo1 和 Uo2 。
U OC 1.5 | AuO | 150 3 Ui 10 10
有载电压放大倍数
| AuL | U OL 1 100 3 Ui 10 10
返 回 下一页 下一题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由于
ri Ui US RS ri
Ui 10 ri RS 1 k 5 k US Ui 12 10
图9.11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9.6.1 已知共集放大电路的 UCC = 12 V , RE = 4.7 kΩ , RC = 6.8 kΩ ,RL = 12 kΩ ,RB1 = 20 kΩ , RB2 = 10 kΩ, β= 100,试作静态和动态分析。 9.9.1 图9.13(教材图9.03)所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 路中RB1 = 20 kΩ , RB2 = 10 kΩ,RC = 3 kΩ ,RE = 1.5 kΩ , UCC = 12 V ,硅管的 β= 49,第一级放大电路的 Au1 = -100 , 求该放大电路的总电压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