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胝体发育不良的MRI表现

合集下载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诊断_孙建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诊断_孙建

·综 述·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诊断孙 建1,房伍磊2 综述,马玉香1 审校(1.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山东 济南 250021;2.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第五医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摘 要】 胼胝体发育不全是常见的颅脑畸形,包括完全缺如和部分缺如两种类型,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影像学检查为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诊断及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胼胝体发育不全;计算机体层成像;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742;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11(2008)08-0952-03Im aging diagnosis of corpus callosum agenesisSU N Jian1,FA NG W u-lei2,MA Yu-xiang11.Shandong M edical Imaging Research Institute,J inan Shandong250021,P.R.China2.No5Hos pitol o f 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ve Bureau Sinopec,Bin zhou Shandong256600,P.R.China【Abstract】 The agenesis of corpus callosum,include completed agenesis of corpus collosom(CACC)and partial agenesis of corpus col-losom(PACC),isolate or associated with cerebral anomalies,is frequent in deformity of brain.The imageology study is the important way of the diagnosis of corpus callosu m agenesis.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imaging dignosis of corpus callosum agenesis and its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Corpus callosu m agenesis;Computed tomography;Ultrasonic imaging;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eg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为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最大的联合纤维,为有胎盘哺乳类动物所特有,在大脑两半球之间起神经信息的整合作用,对大脑皮质的机能发育、学习与记忆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人们能够进行有效认知的功能基础。

大脑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和MRI诊断(附29例分析)

大脑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和MRI诊断(附29例分析)
· 1478 ·
浙江临床医学2013年1O月第 15卷第 1O期
大脑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和MRI诊断 (附29例分析 )
马 东 东 章 辉庆
【摘要 】 目的 探讨大脑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29例经cT或MRI检查诊断为胼胝体发育
不全 的影像学表现进行 回顾 性分析。结果 胼胝体发育不全 的CT和MRI诊 断要 点 : (1)半球 间裂异常靠近第三脑室前 部 ; (2)侧脑室体部平行 、分离 ; (3)第三脑室扩张并 向上 向前移位 ; (4)侧脑室枕角扩大 ; (5)侧脑室额角呈倒
作 者单 位 :236800安徽 省毫 州市 人 民医院影 像 中心
例单独行 MRI检查 ,3例 同时行 CT、MRI检查 。 CT机 为 GEHiSpeed Dual多排 螺旋 cT机 ,采取 横 断面 扫描 ,范 围 自听眦线 向上 至颅 顶部 ,共 扫 描 18个 层 面 ,层 厚 4~8ram ; RI采 用 岛 津 和 西 门 子 Avanto 1.5 T磁共 振成像 系统 ,常规选 用 SE序 列 ,均 有矢 状面 、横 断面 扫描 ,层厚 6 mm。
f indings in 29 ped ia ̄ c and adult cases with corpus callosum dysplasia were reviewed.Results CT a n d M R]diagnostic criteria of
cor pus callosum dysplasia were: (1)abnormal proximity of interhemispheric f issure to the anter ior part ofthe t hird ventr icle; (2) nearly parallel separation ofthe bodies ofthe lateral ventricles; (3)dilatation and anterior di ̄lacemem ofthe third ventricle; (4)

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引言概述:胼胝体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白质束,其正常功能对于人体协调运动、感觉与认知的整合至关重要。

胼胝体病变是指胼胝体出现异常的结构或功能改变,常常通过影像学诊断进行评估。

本文将详细阐述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MRI、CT和其他影像学技术。

正文内容:1.胼胝体解剖结构与影像学表现1.1胼胝体的解剖结构1.2MRI表现:胼胝体T1和T2加权成像1.3CT表现:胼胝体的密度和形态变化1.4弥散张量成像(DTI):胼胝体的纤维束连通性2.胼胝体异常结构的影像学诊断2.1先天性胼胝体发育异常:增大、缺如或其他变异2.2胼胝体裂隙综合征:形态异常和其他伴随结构改变2.3外伤后胼胝体病变:断裂、出血或水肿2.4肿瘤相关胼胝体病变:肿块、侵犯或压迫2.5炎症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脑炎或脑脊液转移瘤3.胼胝体异常功能的影像学诊断3.1癫痫相关胼胝体功能改变的MRI定位3.2白质疾病相关胼胝体功能改变的DTI评估3.3精神疾病相关胼胝体功能改变的fMRI研究3.4胼胝体失代偿的功能性连接评估3.5胼胝体切除手术后的功能性重塑与梗死评估4.胼胝体病变的定量评估与疾病预后4.1胼胝体体积的测量与变化分析4.2胼胝体纤维束的病变程度评估4.3胼胝体的血供灌注与代谢评估4.4胼胝体伴随病变的系统评分与临床相关性4.5胼胝体功能改变的定量评估与康复预后5.其他影像学技术在胼胝体病变中的应用5.1磁共振弥散率成像(DKI)的应用5.2灌注加权成像(PWI)评估胼胝体血管供应5.3弥散张量图(DTI)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联合评估5.4声波弹性成像(SWEI)前额叶白质髓鞘厚度的评估5.5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学特征识别与预测总结:胼胝体病变是一个复杂的临床问题,影像学诊断在其识别、定位和评估疾病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系统阐述了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MRI、CT和其他影像学技术,在胼胝体异常结构和功能、影像学定量评估以及其他影像学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与MRI诊断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与MRI诊断
体正常发育完全后, 损害仅可 引起胼胝体 狭窄、萎缩, 此 为继发性改变。根据胼胝 体发 育的程 度可 提示 胚胎受 损的 时 间[1, 2] 。
3. 2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 CT 征 象 ( 1) 胼胝体完全 不显示或 部 分不显示。( 2) 半球间裂 增 宽, 并 与 第三 脑室 前方 异常 接近 或 相通。( 3) 双侧 脑室体部分离, 正 常弧形消失, 而呈 平直或抱 球 状, 额角窄小分离, 可呈倒/ 八0 字形或新月 形, 枕 角不成比例 的 扩大。( 4) 第三 脑室扩大、上抬。( 5) 双侧脑室 脉络膜 丛亦趋 向 平行状态, 其延长线夹角< 35b ~ 40b( 图 2) 。( 5) 增强扫描大 脑 内静脉移位、变形。 3. 3 胼胝体发育不 全的 MRI 征象 在轴 位像上 可见 到 CT 所 见的全部征 象, 在矢状 面上 显示 胼胝体 发育 不全最 敏感, 对 于 轻度发育不全也能很好的显示, 较 CT 更为优越。( 1) 可见胼 胝 体变薄。( 2) 发育欠佳或 不 发育, 正 常人 胼胝 体与 脑组 织前 后 径之比> 0. 45, 胼胝体发 育不全 者< 0. 3[ 3] 。( 3) 压部失 去球 茎 状轮廓或缺 如。( 4) 在矢 状 中线 切面, 可 见大 脑半 球内 侧面 的 脑沟随上移的第三 脑室 顶部 呈放射 状排 列, 顶叶、枕叶 和距 状 裂的会聚点消失[1] 。 3. 4 伴随畸 形 胼胝体 发育不全 可单独 存在, 亦可 合并其 他 颅脑畸形, 最高可达 50% , 如神经元移行异常, 大脑半球纵裂 囊 肿, 胼胝体脂肪瘤, 脑膜脑膨出及扁 桃体畸形等。CT 及 MRI 能 很好地显示所伴发的畸形。
# 824 #
4 检查方法及鉴别诊断 4. 1 检查方法 由于 CT 的 普及 及收 费的 下调 , CT 是 颅脑 疾 病的首选方法, 对于中、重度 胼胝 体发育 不全, 依 据其 CT 特 征 往往不难诊断。但对轻度发育不全时, 易于漏 诊。在工作中 疑 有该病时, CT 扫描时应在三脑室和侧脑室 水平将层厚 减薄到 3 ~ 5 mm 连续扫描, 冠状位有利于判断三 脑室的 位置, 对诊断 有 帮助。MRI 由于图像直观, 多 切面 成像, 对胼 胝体 发育 不全 的 诊断较 CT 更准确、更敏感。对伴随畸形也 能很好的显 示, 是 最 理想的诊断手段。在 CT 检查中疑有胼胝体发育 不全不能明 确 者可行 MRI 检查。在评价伴 发的各种 其他颅 脑畸形 方面, MRI 与 CT 可以互相印证补充。 4. 2 鉴别诊 断 胼胝体 发育不全 偶可伴 发半球 纵裂囊 肿, 易 与前脑无 裂畸形 混淆[4] , 但后者的 终板呈 增厚状, 丘 脑呈融 合 状态, 无侧脑室前 角。而胼 胝体 发育不 全终 板常缺 如, 丘脑 明

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

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

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胼胝体发育不良(corpus callosum agenesis)是一种罕见的脑部发育异常,其特征是大脑两半球之间的神经纤维束——胼胝体未能完全形成。

这种异常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一疾病。

1. 影像学检查。

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首先依靠影像学检查,如MRI(磁共振成像)。

通过MRI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大脑结构,包括胼胝体。

在正常情况下,胼胝体应该清晰可见,但在发育不良的情况下,可能完全缺失或部分缺失。

因此,MRI成像是诊断胼胝体发育不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2. 神经系统体征。

除了影像学检查,医生还需要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

胼胝体发育不良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运动协调障碍、智力发育迟缓、言语障碍等症状。

这些体征的存在可以进一步支持诊断。

3. 家族史。

有些胼胝体发育不良患者可能存在家族史,即其家族中有其他成员也患有相似的神经发育异常。

因此,患者的家族史也是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4. 心理测评。

通过心理测评,可以评估患者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这对于诊断和治疗胼胝体发育不良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体征、家族史和心理测评。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胼胝体发育不良,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有所帮助,提高对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

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

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胼胝体发育不良是儿童常见的疾病,患上这种疾病以后儿童的智力和身体的发育都会受到限制,患者的大脑和小脑会出现异常,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会有一些病发,所以这种疾病的治疗一定要趁早,尽量减少发育不良的后果,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

CT检查典型有些严重的胼胝体发育不全,CT诊断不难,但对轻度或中度发育不良,有时由于层厚有些厚或间隔过大,横轴位扫描,易于漏诊。

对有神经运动和智力障碍,疑有胼胝体发育不全者,扫描时应在Ⅲ室和侧室水平将层厚减薄到3-5mm连续扫描。

有些大的儿童或成年亦可用8-10mm层厚,但如有怀疑,仍需减薄到3-5mm。

冠状位有利于判断Ⅲ室的位置。

重建或直接矢状位,更易显示胼胝体全貌,一般不用增强扫描,但可提供另外有用信息。

CT表现典型的骈眠体发育不全的CT表现如下:①大脑纵裂增宽与第三脑室前部相连。

②双侧侧脑室扩大、分离。

③第三脑室扩大上升位于侧脑室之间。

④室间孔不同程度的扩大和分离。

其中①为最常见和最可靠的直接征象,②、③和④为间接征象。

双侧脑室分离,第三脑室扩大、上升、介于双侧脑室之间,形似蝙幅翼状。

胚胎发育的生理性脑积水,随着脑组织生长脑室逐渐变小,当脑组织生长局部或普遍性受损害时,则导致局部或普遍性脑室扩大。

胼胝体大多发育不良,引起枕角不成比例的明显扩大。

脑回呈放射样排列的大脑半球侧面,神经组织招叠,阻止了双侧脑室的靠近,使脑室分离,过量的脑组织形成多小脑回或侧脑室内侧面,尤其是靠近额角,脑组织的距离减少。

使脑室分离,尤其是额角前部变窄,如临近白质发育不良,导致额角呈茎样,正常骈服体纤维呈水平状排列,胼胝体发育不全时,呈纵向排列,所以侧脑室内缘光滑,大致呈双互平行走向。

由于胼胝体外侧束的压迹可使侧脑室内缘凹陷。

异位神经组织聚集,阻止了放射状纤维迁移,使脑室外侧壁不规则。

间脑发育不良导致Ⅲ室扩大和上升。

神经组织,主要是白质发育不良,引起大脑半球纵裂增宽。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MRI诊断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MRI诊断
【关键词 】 胼胝体 ;发 育不全 ;磁共振成像 ;诊 断
MR imaging diagnosis of dysgenesis of the corpus callosum WANG Fei-fei,CHENG r ing—liang, ZHANG Hui—xia,SHAO Nan—nan,YAN Chen—yu,HU Ying.Department ofRadiology,the F Aff 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DOI:10.3760/cma.j.issn.1674—4756.2009.02.007 作者单位 :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Key words】 Cor pus callosum;Dysgenesi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iagnosis
胼 胝 体 发 育 不 全 (dysgenesis of the corpus callo— sum,DCC)是 较 常 见 的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先 天 性 发 育 畸 形 ,是胚 胎期 背部 中线 结构 发育 不 良的一种 J,表 现 为胼 胝体 部分 或全 部发 育缺 如 ,可单 独存 在 ,也 可合 并 其他 先 天性 脑 部 畸形 。本 文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2000年 2月至 2007年 9月胼胝 体 发 育不 全 的 36例 患者 的临 床资 料 ,分 析 其 MRI表 现 并 结 合 文 献 进行 讨 论 ,旨在 提高 对该病 的进一 步认 识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2000年 2月至 2007年 9月 经 MRI诊断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 36例患者的临床资 料 ,其 中男 19例 ,女 17例 ,年 龄 1~52岁 ,平 均 17.4 岁 。临床 表现 为 头痛 、头晕 、癫痫 、发 育迟 缓 、运 动 障碍 及 视 力下 降等 。

胼胝体病变影像表现

胼胝体病变影像表现
密度改变
01
胼胝体病变在CT和MRI上表现为密度或信号改变
02
CT上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影
03
MRI上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或混合信号
04
病变范围和程度与疾病类型和病程有关
05
病变可累及胼胝体的不同部位,如胼胝体膝、胼胝体体和胼胝体压部
06
病变可引起胼胝体肿胀、变形和移位,影响脑功能
胼胝体室管膜瘤:占所有胼胝体肿瘤的10%-20%
02
胼胝体星形细胞瘤:占所有胼胝体肿瘤的5%-10%
其他类型:包括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等,占所有胼胝体肿瘤的5%-10%
04
胼胝体炎症
01
病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炎等
02
影像表现:胼胝体肿胀、增厚,信号异常
03
临床症状:头痛、癫痫、精神症状等
信号改变
功能磁共振成像:病变区域功能异常
磁共振波谱:病变区域代谢产物增加
灌注加权像:病变区域血流量减少
弥散加权像:病变区域信号增高
T2加权像:病变区域信号减低
T1加权像:病变区域信号增高
E
D
C
B
A
F
诊断依据
04
03
01
影像学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胼胝体病变的形态、位置和范围。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等实验室检查可提供辅助诊断信息。
05
胼胝体病变的病理学特征:如炎症、肿瘤、血管病变等
02
胼胝体病变的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检查、血液检查等
04
胼胝体病变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06
诊断流程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病史,包括症状、体征、家族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多方位成像比CT更能直观地显示颅内解剖结构,正中 矢状位n像是显示胼胝体的最佳方位,是胼胝体发育不全的最 理想诊断手段,其MR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纵裂接近第三脑 室前部(胚胎期纵裂与透明隔间腔相通,以后被胼胝体嘴封闭,若
嘴不发育则纵裂与透明隔间腔相通,直达第三脑室前部。嘴部发 育最晚,无论胼胝体发育不全或不发育均累及胼胝体嘴部。所以 纵裂与第三室前部相通是最常见的表现。②胼胝体全部或部分 缺如,部分缺如往往发生于胼胝体压部,海马、前或后连合缺如。 ③侧脑室前角向外移位,侧脑室内侧缘有凹陷的压迹。原因是原 先连接两侧半球的前部胼胝体缺如,那些本来横向连接两侧半球 的纤维现在呈纵向排列,位于侧脑室内缘,压迫侧脑室,形成压 迹。畸形的两侧脑室前角彼此分离,形成蝙蝠翼状。④侧脑室体 分离,相互平行,主要见于横断面图像上,可能是轻度胼胝体发育 不全仅有的表现。⑤胼胝体压部缺如,使侧室三角区扩大。⑥大 脑半球内侧面的脑沟呈放射状排列(在矢状面图像上)。⑦海马 发育低下,导致侧室颞角扩大。深部白质发育不良也是侧室扩大 的原因。⑧第三脑室位置升高,并呈囊状扩张,使两侧大脑内静 脉分离。⑨在两侧半球之间的纵裂中形成大的囊肿,囊肿和第三 脑室是分离的,与侧脑室之间可有或无交通。囊肿可以只位于大 脑镰的一侧,或跨大脑镰,位于大脑镰两侧。⑩胼胝体膝部可合 并脂肪瘤,脂肪瘤也可以延伸至胼胝体的所有部分。鉴别诊断: ①广泛缺血低血氧脑病,引起广泛脑白质疏松,同时可侵犯胼胝 体,使半球纵裂增宽,很像胼胝体发育不良,二者鉴别有赖于临床 病史;②大脑半球纵裂囊肿,位于中线,边界锐利,脑脊液信号,横 轴位难与扩大上升第三脑室鉴别,冠状位显示囊肿位侧脑室上 方,而扩大上升的第三脑室介于侧脑室之间。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yyfyx201012063.aspx
(收稿日期:2010—07—27)
欢迎订阅
万方数据
欢 迎 投。稿
胼胝体发育不良的MRI表现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任鸿萍, 张兴华, 邓珍萍 任鸿萍,张兴华(成都363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邓珍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实用预防医学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2010,17(12)
出版社,1991.38.
[3]吴恩惠,戴建平,张云亭.中华影像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34—236.
[4]沈天真,陈星荣.磁共振成像(褓I)[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ຫໍສະໝຸດ 1994.556—558.
[5]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3.1%一19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5年9月一2009年9月MRI检
查发现的胼胝体发育不良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范围为90
d~25岁,平均11.6岁。

1.2 方法扫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gna 1.51、痢te超
导型核磁共振扫描仪,表准头部线圈,行常规轴、冠、矢状面平扫,
采用nflair序列(液体流动衰减恢复序列):n:/TE=l 968/19.3
rI】s,12H{码E xL序列(快速恢复快速自旋脉冲序列):Ⅱ叫TE=
4 500/99.3 rI】S,层厚2~6 m,伺距0~1 n咖,成像矩阵320×
224,成像视野(R)v)24×18咖,激励次数2次。对于检查不合
作的小儿患者,给予口服水合氯醛溶液2~5 rnl镇静。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15 例癫痫(其中4例智力发育低下),3例头痛,1例生长缓慢,2例 无神经系统症状。 2.2 MRI表现 2.2.1 胼胝体形态改变MRI矢状位n像平扫观察胼胝体的 效果最佳,并可结合横断位及冠状位进行全面分析。21例病例 中,均有不同程度胼胝体形态的变化。其中4例表现为胼胝体完 全缺如,见图1、图2。12例表现为胼胝体部分缺如,嘴部缺如3 例,膝部缺如2例,体部缺如5例,压部缺如2例。5例表现为胼 胝体各部分均变细、变薄、变小,见图3,胼胝体与脑组织前后径 之比<0.3。
[参考文献】
…I<ier E,b嘶t C.1k lam岫蒯iS:Ⅱ僦矗cat疏of amc印ts 00nc咖ng山e 越饵啷,宦dⅡy蛔,缸dMR印pI为rance ofthe rostn蚰ofthe∞舢calb一
泐[J].~NRAmJ NeIlroradid,1997,18:715—722.
[2]随邦森,栾文中,陈雁冰.磁共振诊断学图谱[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
胼胝体发育不良是常见的闭合性颅脑畸形,包括胼胝体缺如 或部分缺如。胎儿感染或缺血是胼胝体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 胚胎早期的宫内感染、缺血等原因可使大脑前部发育失常,致胼 胝体缺失,晚期病变致胼胝体压部发育不良。常首先累及体部和 膝部,也可同时累及膝部和压部,但单独累及膝部的较少,仅见于 前脑无裂畸形。胼胝体发育不良也有遗传基础。正常人胼胝体 与脑组织前后径之比≥O.45,胼胝体发育不良者<O.3忆0’。
实用预防陕学2010年12月 第17卷第12期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Dec.2010,voll7,№.12 文章编号:l006 3110(2010)12—2487~02
胼胝体发育不良的MRI表现
2487
任鸿萍1,张兴华1,邓珍萍2
摘要: 目的 研究胼胝体发育不良的MRI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RI诊断的胼胝体发育不良21例,男12 例,女9例,年龄90 d~25岁。全部病例均做MRI三维扫描。 结果 胼胝体发育不良21例中,4例胼胝体完全缺如,12 例部分缺如,5例胼胝体变细。 结论 胼胝体发育不良是颅脑常见畸形,MRI能完整显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程度及形态。
2.2.2 脑室形态改变 以横断面显示最佳。21例病例均表现 为侧脑室体部增宽、扩大。8例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前角变狭窄、 变尖。横断面显示双侧侧脑室分离、侧脑室体部正常弧线消失5 例,外凸呈微抱球状3例;侧脑室额角变尖、远离,枕角不同程度 扩大3例;第三脑室上抬,位于侧脑室体部之间者1例;半球间裂 扩大,并与第三脑室前部异常接近或贯通者1例。 2.2.3 并发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7例,灰质异位3例,中线脂
图1 两侧脑室前角狭窄、后角扩大, 第三脑室位于两侧脑室体部。 左额巨脑回。左顶脑裂畸形
图2胼胝体完全缺如,D狮dy—walker综合征
作者单位:1成都363医院(四川 成都 6】0041);2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万方数据
图3胼胝体各部均明显变扁
2488
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12月 第17卷第12期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Dec.2010,、b117,N0.12
肪瘤2例,脑裂畸形1例,1例患者同时伴有踟dy—wm时综合
征、灰质移位、脑裂畸形、巨脑回,见图1、图2。
3 讨论 胼胝体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最大连合纤维,位于大脑纵裂
底部,组成胼胝体的纤维向两半球内部的前、后、左、右辐射,连系 额、顶、枕、颞叶,形成两侧侧脑室顶部。在MR矢状位上胼胝体 呈典型的曲线状,边缘光滑,其嘴、膝、体及压部均清晰可辨,其后 端叫压部,中间叫体,前方弯曲部叫膝,膝向下弯曲变簿叫嘴。以 前曾认为胼胝体形成顺序是膝部最先形成,继而体、压部形成,嘴 部最晚形成,后托日、西耐t研究认为,嘴板(指胼胝体嘴部更靠 下的部分)在胼胝体形成的最早期便存在,嘴部的背侧部分可能 与胼胝体膝前部同时存在。
关键词: 胼胝体发育不良;颅脑畸形;MRI表现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B
胼胝体发育不良(C。rpus CaIbt肌晒商s)是常见的先天性
颅脑畸形,它分为部分型缺如及完全型缺如。可单独存在,也可
以合并其它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收集我院经MRI检出的胼
胝体发育不良2l例,对其MRI表现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10条) 1.曹丹庆;蔡祖龙 全身CT诊断学 1993 2.Kier E.Truwit C The lamina rostrlis:modification of concepts concerning the anatomy,embryology,and MR appearance of the rostrum of the corpus callosum 1997 3.沈天真;陈星荣 磁共振成像(MRI) 1994 4.随邦森.栾文中.陈雁冰 磁共振诊断学图谱 1991 5.吴恩惠;戴建平;张云亭 中华影像医学 2004 6.吴恩惠.戴建平.张云亭 中华影像医学 2004 7.随邦森;栾文中;陈雁冰 磁共振诊断学图谱 1991 8.沈天真.陈星荣 磁共振成像(MRI) 1994 9.Kier E;Truwit C The lamina rostrlis:modification of concepts concerning the anatomy,embryology,and MR appearance of the rostrum of the corpus callosum 1997 10.曹丹庆.蔡祖龙 全身CT诊断学 1993
胼胝体发育不良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其他颅脑畸形,约 50%的胼胝体发育不良可以合并其它先天性发育异常,如AcaId 综合征、导水管狭窄、蛛网膜囊肿、脑萎缩、Chiair畸形、脂肪瘤、灰 质异位、脑裂畸形、脑膨出及髓ndy—W出汀畸形等H1。文献报 道,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多由合并的畸形引起幢’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