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产业组织理论》期末考试(A)卷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答案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答案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答案【篇一:产业组织理论作业题】名词解释产业:产业既可以指工业,又可以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个具体产业部门。

战略关联分类法:按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政策中的不同产业地位来划分产业的分类方法。

主导产业: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朝某一战略目标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

交易费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产生的费用,它包括四个部分:交易双方事前的信息搜寻费用;协议协商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因协议不完全性导致事后修改产生的费用;因不确定性导致的最终损失。

资本专用性:它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双方交易的过程中,有些投资是专用性的,是专门为特定交易过程进行的投资,这些专用性投资无法挪作他用,或者挪作他用的成本非常高,也或者是挪作他用会导致资产的大幅度贬值。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利用关系。

产业组织理论:是一门用来分析、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涉及市场运行问题的应用经济理论。

马歇尔冲突:大量生产的好处是和“组织”相关联的,而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阻断价格机制的作用和垄断的发展,即规模经济和垄断的弊病。

市场结构:是对市场内竞争程度、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动。

市场绩效:在一定市场结构下市场行为运行的最终产生的经济后果。

产业组织政策:为了促进资源在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以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的用以引导和干预市场行为的政策。

行业集中度:即行业规模分布状况。

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与整个行业或市场的份额最常用。

【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

【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

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1、试分析一个企业兼并案例(提示:兼并类型、兼并特点以及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P21-P22)答:兼并,即一个企业或多个企业的资产融入一个新企业的交易。

兼并类型:①纵向兼并:一个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合并;②横向兼并:在同一市场内竞争的企业合并;③混合合并: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合并。

优势:①优化规模:企业合并会由于规模的增加而减少重复开销获得到其他收益;②产生协同:通过协同或范围经济,生产互补产品的企业可以从兼并中获利;③改善管理:收购经验不善的企业而后改善其管理可以创造利益;④约束管制者:别人收购足够多的股权就可以获得公司控制权的威胁会使得在位企业的管理者高效地工作以免品尝失业的苦果。

⑤减少交易成本:企业内部生产优于市场生产时,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劣势:①降低效率:如果一个产业中有足够多的企业兼并,由此产生的企业会面临较小的压力,获得更多的市场势力,从而价格高于竞争性水平,产出将会减少,生产无效率;②降低盈利性:由兼并引起的竞争者的减少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价格。

举例:2、评述独立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作用与影响(记几个就差不多了!)答:优势:1、保护股东权益。

独立董事的重要作用就是保护公司和股东的财产不受侵犯或滥用,防止内部人控制导致侵害广大投资者利益,保证公司的投融资决策是经过客观详细的论证后做出的,保证公司的所有活动都以增加股东利益或避免公司资产贬值为目的。

2、监督企业经营管理。

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公司的重要决策,保证公司的财务及其他控制系统有效运作,保证公司的运作不违反有关的监管要求和标准。

3、促进信息披露。

发挥独立董事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防止经理层在信息披露中的隐瞒和欺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以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4.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独立董事以其独立性、客观的观察报告和良好的市场形象,可以给投资者信心,更有利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管理层的绩效水平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等。

中央民族大学产业经济学期末精选A试卷

中央民族大学产业经济学期末精选A试卷

中央民族大学产业经济学期末精选A试卷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中最常用的方式是()A、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B、事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C、逻辑形式和联系方式D、技术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2、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是合理的是属于( )判断法A.国际基准B.需求结构基准C.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D.需求适应性基准3、通常认为,劝说性广告主要针对的是( )A.经验品B.信任品C.搜寻品D.工业品4、重工业化是指( )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A.工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基础工业5、产业组织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A、定性分析B、投入产出分析C、计量经济学分析D、系统动力学分析6、交易性质最重要的维度是()。

A、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B、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C、交易发生的频率7、直接规制政策的对象主要是( )A.竞争性产业B.垄断行业C.自然垄断产业D.垄断竞争产业8、下列不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的是:( )A、产业集中度很高B、产品同一性很高C、不存在进入壁垒D、完备信息9、后工业化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A.第一产业地位下降 B.信息产业增长加快C.产业知识化 D.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10、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A、定价一般长期性的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C、价格一般定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11、衡量企业( 工厂 )规模经济的指标系数是( )A. /MCB.MC/C.P- /D.P-MC/MC12、伯川德悖论的解决办法有( )A.产品差别化B.静态竞争C.产品同质D.以上都不正确13、影响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直接因素()。

A. 产业内的企业规模结构B. 市场结构C.行业规模结构D. 市场规模结构14、当前适合充当我国战略产业的是:()。

产业组织期末考试试题

产业组织期末考试试题

产业组织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结构”是指:A. 企业在市场中的地理位置B. 企业在市场中的规模大小C. 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D. 市场中企业的产品种类数量2. 以下哪个不是市场结构的类型?A. 完全竞争B. 垄断竞争C. 寡头竞争D. 完全垄断3. 产业组织中,企业之间的“价格战”通常发生在哪种市场结构中?A. 完全竞争B. 垄断竞争C. 寡头竞争D. 垄断4.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战略行为的类型?A. 价格竞争B. 产品差异化C. 市场退出D. 垂直整合5. 企业在市场中的“市场力量”主要取决于:A. 企业的规模B. 产品的独特性C. 企业的市场份额D. 以上都是6. 产业组织理论中,"进入壁垒"是指:A. 新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B. 新企业进入市场所面临的法律障碍C. 新企业进入市场所面临的经济障碍D. 新企业进入市场所面临的技术和资本障碍7.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退出的原因?A. 成本过高B. 市场需求减少C. 利润最大化D. 竞争加剧8. 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成本B. 竞争对手的定价C. 消费者的支付意愿D. 政府的干预9. 产业组织中,“产品差异化”的目的在于:A. 减少竞争B. 提高价格C. 增加市场份额D. 提高消费者满意度10.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A. 固定成本B. 可变成本C. 企业的生产技术D. 企业的地理位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产业组织理论中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及其特征。

2. 描述“寡头竞争”市场结构下企业可能采取的策略,并给出至少两个例子。

3. 解释“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概念,并讨论它们对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市场力量”对企业定价和市场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产业组织理论练习题附部分答案

产业组织理论练习题附部分答案

1、假设在美国市场上提供航空服务的公司为两家,波音和空客。

航空服务只在美国市场上销售。

美国市场上的需求曲线为:B A Q Q P --=100。

两家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是:10==AC MC ;这里假设固定成本等于500,所以总成本为:Q TC 10500+=。

(单位百万)。

求(1)两企业的古诺纳什均衡产量和价格。

假设美国对波音给予一定的补贴,每单位的产品给予300万美元的补贴,那么新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是多少?解:(1) 波音的利润曲线是:B B B TC PQ -=π 由于:0=∂∂BB Q π。

可得波音的反应曲线:A B Q Q 5.045-=和空客的反应曲线B A Q Q 5.045-=。

联立方程可解得:4060100;30=-===P Q Q A B(2)A B Q Q 215.46-=; 空客的反应曲线不变。

2、一个垄断者能够以常数(和边际)成本5==MC AC 美元生产。

该厂商面临一市场需求曲线P Q -=53。

(a )计算这个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并算出它的利润。

(b )假设第二个厂商加入该市场。

1Q 为第一个厂商的产量,2Q 为第二个厂商的产量。

市场需求曲线现在由P Q Q -=+5321给出。

设第二个厂商与第一个厂商有相同的成本,将各厂商的利润写成1Q 和2Q 的函数。

(c )假设(与古诺模型中一样)个厂商在假定它的竞争者的产量固定时选择其利润最大化产量水平。

求出各厂商的反应曲线(即根据它的竞争者产量求出它所需要的产量的规则)。

(d )计算古诺均衡(即给定竞争者的产量,两厂商都选了自己所能选的最好的1Q 和2Q 的值。

求出市场价格和各厂商的利润。

解:(a )为了使利润Q Q Q 5532--=π最大化,我们导出0482=+-=Q dQ d π。

24=Q ,故29=P ,利润等于576。

(b )2153Q Q P --=,121211111553)(Q Q Q Q Q Q C PQ ---=-=π和222212222553)(Q Q Q Q Q Q C PQ ---=-=π。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

(2分)(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

(共6分)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

(2分)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单元测验习题与答案

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单元测验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书的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正式形成。

A.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B.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C.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D.贝恩的《产业组织》正确答案:D2、哈佛大学的教授张伯伦和剑桥大学的教授()同时提出垄断竞争理论。

A.谢勒B.克拉克C.贝恩D.罗宾逊夫人正确答案:D3、下面哪项属于企业的协调行为()0A.广告行为B.价格卡特尔C.定价行为D.并购行为正确答案:B4、下面哪个行业中企业的广告行为最有影响()。

A.中间品行业B.非耐用消费品行业C.耐用消费品行业D.工业品行业正确答案:B5、产业组织理论主要运用()研究方法。

A.博弈论B.S-C-P分析C.计量经济分析D.案例分析正确答案:B6、消费者即使在消费后也难以确定其质量的商品,如医疗护理等被称为()。

A.信任品B.经验品C.搜寻品D.后验品正确答案:A7、有效竞争理论由()提出。

A.乔安.罗宾逊夫人B.爱德华.H.张伯伦C.克拉克D.霍夫曼正确答案:C8、某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应该采取()。

A.混合兼并B.横向兼并C.前向兼并D.后向兼并正确答案:B9、下列关于产品差别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小,竞争因素越大B.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大,垄断因素越小C.在物理性上的差异是产品差别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D.广告密度越小,产品差别化越大正确答案:A10、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B.价格一般订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C.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D.定价是为了扩大需求量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oA.进入与退出壁垒B.产品差别化程度C.企业协调行为D.市场集中度正确答案:A、B、D2、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企业定价行为主要包括:()oA.价格歧视B.生产成本定价C.掠夺性定价D.限制性定价正确答案:A、C、D3、并购行为包括:()。

A.中性并购B.混合并购C.纵向并购D.横向并购正确答案:B、C、D4、贝恩指出的构成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包括()。

《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产业经济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62267)一、名词解释:1 •交易成本:进行交易谈判,签订交易契约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例如,雇主到市场上采购原材料、招聘工人,需要花费时间、需要发现价格、需要讨价还价、需要冒花费成本而购买不到原材料和劳动力或虽已购买到却不适用的风险,当然他还需要签订交易合约并对合约的执行进行监督等。

2.配弟一克拉克定律: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3.赶超战略说:该学说强调产业政策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更有效地实施“赶超战略”的需要。

它是总结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目标的成功经验所得出的理论认识,因而较好地揭示了”为什么后发国家在实现赶超目标的过程中比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产业政策”的奥秘。

事实证明,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完全可能通过制定和推行合理的产业政策,来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缩短追赶先进国家所需的时间。

4.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5.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 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6.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主要是大型企业集团)在自愿的基础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而组建的松散企业联盟。

7.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有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8.战略产业: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它应具备三大基本特征:A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级产业组织理论
参考答案(A卷)
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题为4分)
1、规模经济:是指产量增加而长期平均成本减少,表现为平均成本曲线的下降趋势曲线段。

2、总剩余:是在市场均衡的条件下,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总剩余衡量了通过生产和交易市场上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以及市场上的生产者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总体情况。

3、进入壁垒: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

4、产品差异: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不完全性。

5、二级价格歧视:通过消费者对不同的消费组合的自我选择来进行价格歧视。

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依据不是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而是根据消费者所购买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二、简答题(40分,每个题8分)
1、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1)市场集中度(2分);(2)产品差别化(3分);(3)进入与退出壁垒(3分)
2、卡特尔成功的必要条件
(1)卡特尔必须有提高市场价格的能力(2分)
(2)卡特尔的预期惩罚较低(2分)
(3)较低的组织成本(2分)
(4)察觉欺骗(2分)
3、价格歧视的形成条件
(1)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即企业必须面对一个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也就是说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制定价格的能力。

(2分)
(2)企业必须能够推断或知道消费者对某一单位产品的支付意愿。

(3分)
(3)企业有能力阻止顾客之间的转卖行为或者套利。

(3分)
4、格林-鲍特模型与罗顿博格-沙罗纳模型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区别?
格林-鲍特模型:建立在一个不完全信息的价格战理论,设定一个触发价格~
p,只要某个时期t的
市场价格pt低于~
p,不管是由对手增加产量引起的,还是由于随机因素导致的整个市场的需求
下降引起的,它们都会维持T期的惩罚,即在t期之后T期内都生产不合作产量p
y.然后恢复到正常期,每个企业都生产合谋产量m
y,情况与期初相同.在这个模型中,萧条时期市场需求下降比较显著,所以市场价格也最有可能低于触发价格,更有可能发生价格战.(3分)罗顿伯格-沙罗纳模型:建立在市场需求高涨的时候,更容易发生价格战.因为,市场高涨的
时候,由于企业可以观察到市场的景气程度,企业如果发生背离,当期所得的背离利润酒会很高,这对企业背离合谋是很大的诱惑;考虑到企业的长期损失,由于在给定其他企业制定合谋价格的情况下,企业在预期水平上的每期利润是不变的,长期损失就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市场足够繁荣,也就是说当期所得足够大,大于其长期的损失,那么企业的最优选择就是背离合谋.(3分)
区别:(2分)
(1)罗顿伯格-沙罗纳模型执行冷酷战略, 格林-鲍特模型为修正的触发战略.
(2)罗顿伯格-沙罗纳模型中,企业可以观察到市场的景气程度,也就是说可以观察到随机因素的实现值;而格林-鲍特模型中企业无法观察到本期的需求,也就是说无法观察到市场的随机冲击因素的实现值.
(3)罗顿伯格-沙罗纳模型是在繁荣时期就会出现价格战,而格林-鲍特模型就是在萧条时期出现价格战.
5、在伯特兰模型中,即使只有两家企业,其利润也为零,但是现实中双寡头的利润都不为零,这种现象被称为伯特兰悖论。

这有三种方案进行解释:
(1)埃奇沃斯解法。

在有生产能力约束下,价格定在生产能力水平。

(3分)
(2)产品差异化。

在有产品差异化情况下,企业总是倾向于提高价格从而获得正的利润。

(3分)
(3)时间维度。

(2分)
三、论述题(30分)
假设企业的需求函数未p=a-by ,成本为c ,企业1的产量为y 1,企业2的产量为y 2 企业1的利润1π=p y 1—Tc=[a —b (y 1+ y 2)] y 1—c y 1 1π的最大值条件为一阶导数为0,即11y ∂∂π=-b y 1+a —b (y 1+ y 2)—c=0 化简得到*1y (y 2)=2
22y b c a -— *2y (y 1)=2
21y b c a -— 垄断(5分)
当y 2=0的时候,企业1 是市场上的垄断者,所以*1y (0)=
222y b c a -—=b c a 2— 整个行业只有企业1生产,所以行业的生产量b
c a 2— M
p =a —b (y 1+ y 2)=a —b*b c a 2—=2c a + 1π=(2c a +—c )*b c a 2—=b c a 42)—( CS=(a —2c a +)×b c a 2—×21=b c a 82)—( PS=(2c a +—c) ×b
c a 2—=b c a 42)—(
TS=CS+PS=b c a 82)—(+b c a 42)—(=b
c a 832)—( 完全竞争(5分)
当y 1为0的时候,企业2生产的产量为完全竞争产量 *1y (y 2)=
222y b c a -—=0 解得y 2=b
c a — M p =a —b (y 1+ y 2)=c 2π=(c —c) ×
b c a —=0 CS=(a —c )×b c a —×2
1=b c a 22)—( PS=0 TS=CS+PS=b
c a 22)—(
古诺模型(5分)
联立方程式*1y (y 2)=
222y b c a -— *2y (y 1)=221y b c a -— 解得y 1=b c a 3— y 2=
b c a 3— 总产量N Y = y 1+ y 2=b c a 32)—( N p =a —b ×b c a 32)—(=32c a + 1π=(b c a 32)—(—c )×b
c a 3—=b c a 92)—( CS=(a —32c a +)×b c a 32)—(×21=b c a 922)—( PS=(32c a +—c )×b
c a 32)—(×2
1=b c a 922)—( TS=CS+PS=b c a 922)—(+b c a 922)—(=b c a 942)—( 伯特兰模型(5分)
推导过程与完全竞争相似
y 2=b c a 2— y 1=b c a 2— 行业的总产量为:b
c a — p =a —b (y 1+ y 2)=c 2π=(c —c) ×
b c a —=0 CS=(a —c )×b c a —×2
1=b c a 22)—( PS=0 TS=CS+PS=b
c a 22)—(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5分)
企业2 的反应函数 *2y (y 1)=2
21y b c a -— 企业1的利润为1π=p y 1—Tc=[a —b (y 1+ y 2)y 1—c y 1] 将企业 2 的反应函数代入企业1的利润函数中得到:1π=[a —b (y 1+221y b c a -—)] y 1—c y 1 根据11y ∂∂π=0,得到N 1y =b
c a 2— 企业2的均衡产量N 2y =b
c a 4— N p =a —b (y 1+ y 2)=a —b ×
b c a 43)—(=43c a + 行业的利润为:π=(4
3c a +—c )×b c a 43)—(=b c a 1632)—( CS=(a —43c a +)×b c a 43)—(×21=b c a 3292)—( PS=(4
3c a +—c )×b
c a 43)—(=b c a 1632)—( TS=CS+PS=b c a 3292)—(+b
c a 1632)—(=b c a 32152)—( 结论:(5分)
很容易看出,总产量越小,社会总福利就越小。

古诺均衡的社会总福利要比斯塔克尔伯格的总福利小,而斯塔克尔伯格均衡的社会总福利比伯特兰均衡的总福利小。

另外,这三者的总福利都比垄断情形下大,古诺均衡和斯塔克尔伯格均衡的社会总福利小于社会最优福利水平,伯特兰均衡则和完全竞争下社会总福利水平相等。

我们可以小结如下:在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中,古诺模型的社会总福利最小,伯特兰模型最大,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位于两者之间。

这三个模型都大于垄断情形,其中古诺模型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低于完全竞争下的社会总福利,伯特兰模型则等于完全竞争下得社会总福利。

四、案例分析(共1题,共计10分)
分析思路及答题要点:
消费者的类型不同,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不同(2分)。

厂商应该在弹性小的市场上定高价,在弹性大的市场上定低价,但是不知道某个消费者具体属于哪个类型的消费者(2分)。

厂商知道每个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不同,时间成本高的弹性低,时间成本低的弹性高(2分)。

厂商通过优惠券机制,筛选消费者类型,消费者属于哪一类消费者就对号入座(2分)。

这种定价方式属于二级价格歧视(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