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植物激素调节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在高中生物必修三中,植物的激素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产生和运输的一类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合物,通过激素的合成、运输和作用来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

以下是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植物六种主要的激素:- 生长素(IAA,インドール-3-酢酸):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

-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 赤霉素(gibberellins):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 絮果酸(abscisic acid):抑制生长,促进休眠和干旱适应性。

- 生长抑素(ethylene):促进果实成熟和叶片脱落。

- 发芽素(brassinosteroids):促进植物发芽和生长。

2. 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运输:-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多种组织中合成,如根尖、茎尖、果实和叶片等。

- 激素通过细胞间运输、细胞内运输和体液运输方式在植物体内进行传递。

- 运输途径包括:主要的维管束运输和胶质体运输。

3. 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能够调节细胞的分裂、伸长和分化。

- 激素还参与调控器官的形成和发育,如根、茎、叶、花和果实。

- 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开花、开果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 植物激素调节机制:- 多数植物激素是通过结合蛋白质受体,从而改变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活性来发挥生理效应。

- 激素通过激活基因转录、增加或减少蛋白质合成等方式,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总之,了解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点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对植物的种植和利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知识点在各个教材版本中的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建议结合相关教材进行学习。

模块三稳态与调节04 植物激素调节-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模块三稳态与调节04 植物激素调节-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研究者用细胞分裂素调节剂BA和独脚金内酯类调节剂GR24,以独脚金内酯合
成突变体和受体突变体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C
A.应选择豌豆尚未发育的侧芽作为实验处理和测量的
材料
B.BA在突变体中促进侧芽生长的作用比在野生型中更
明显
C.突变体1是独脚金内酯受体突变体,突变体2是独脚金内酯合成突变体
①植物褪黑素、__生__长__素_____(填植物激素)都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 反应转变形成的。 ②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 10μmol·L-1和100μmol·L-1的MT不仅能够促进水稻幼根生长,还能 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提高其对Cd2+的耐受程度; 1000μmol·L-1的MT对水稻幼根的生长作用表现出了抑制作用
二、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二、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乙烯利
用于果实催熟
α-萘乙酸、2,4-D
用于促进插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及除草
青鲜素
保持果蔬鲜绿,延长储存时间
赤霉素
解除种子休眠,诱导大麦种子无须萌发就产生α-淀 粉酶,用于啤酒生产
1.考查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呈现, 以选择题为主。 2.命题趋势:植物激素调节多以植物激素相 关实验为背景、结合图表形式考查植物激素 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一、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及其生理作用
尖端
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尖端
一、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及其生理作用
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而根的向地性与顶端优势 则能体现。
D.独角金内酯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而抑制侧枝生长

高二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知识点

高二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知识点

高二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知识点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产生和调节生理过程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响应环境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二生物中与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种子休眠和发芽的调节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种子休眠和发芽是关键的生理过程。

植物激素参与了控制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发芽的调节过程。

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不发芽状态的现象。

激素赤霉素和乙烯在种子休眠和发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赤霉素是促进种子发芽的激素,而乙烯则可以抑制种子发芽。

种子萌发时,水分和光照的作用可以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从而促进种子发芽。

二、植物生长的方向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包括植物激素的作用。

赤霉素、生长素和植物胚素是常见的影响植物生长方向的激素。

赤霉素和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和生长,从而影响植物器官的形态。

植物胚素则可以调节根的生长方向,使其向重力方向生长。

这些激素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控制了植物的生长方向。

三、植物开花的调节开花是植物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也是植物繁殖的方式之一。

植物激素参与了调节植物开花的过程。

植物中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乙烯和植物胚素等激素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而乙烯和植物胚素则可以抑制花蕾的形成和开放。

四、光信号和激素信号的相互作用光信号和激素信号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

光信号可以影响激素的合成和转运,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赤霉素在光信号调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植物处于光照条件下,光信号可以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五、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植物激素在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脱落酸可以促进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关闭气孔,减少水分流失;赤霉素和乙烯可以促使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产生防御酶和蛋白,以抵抗外界的压力。

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使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胁迫,维持生长与发育的平衡。

高中高一生物植物激素调节教案:学习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

高中高一生物植物激素调节教案:学习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

高中高一生物植物激素调节教案:学习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学习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植物是生命之源,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

在植物的日常生命活动中,激素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和掌握植物激素调节的规律对于学习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为高中高一生物老师们提供一份可借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材料。

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激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植物激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作用;3.学习植物激素调节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植物激素进行农业生产;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植物激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内部分泌产生的一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植物激素按其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可分为: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脱落酸(ABA)和乙烯等五类。

2.植物激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生长素(IAA)促进细胞的增长和分裂,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根的生长、茎的伸长、坐果和田间管理等方面。

赤霉素(GA)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使植物茎、叶、根等器官增长,增加植物的干重。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优质等级,能使作物的叶片形成衰老期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量增加。

脱落酸(ABA)是弱助生素,能够抑制细胞增生,控制植物掉叶、休眠和避免生长过度。

乙烯则调控植物的花、果、叶、根等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影响作物的品质、品种、产量等品质性状。

3.植物激素调节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植物激素进行农业生产。

植物激素调节是一个相互平衡的过程,不同的激素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联合作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因此,在进行植物激素调节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各激素之间的作用关系,选择合适的激素进行调节。

在农业生产中,激素调控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过施用植物激素,可以促进作物的根、茎、叶和花、果等的发育,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高考生物专题课件25: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考生物专题课件25:植物的激素调节

深化突破
A组自然生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 B组去掉顶芽→侧芽生长快,成为侧枝; C组去掉顶芽,切口处放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侧芽生长受抑制。 结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2)根的向地性
深化突破
根的向地性原理如图所示: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近地侧生长素浓度 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近地侧生长慢,远地侧生长 快)→根向地生长。 知能拓展 (1)重力、光照等因素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分布,但与生长 素的极性运输无关。 (2)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分布不均匀的因素有:单侧光、重力、含生长 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以及用云母片等材料阻断 胚芽鞘一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等情况。
2.茎的负向重力性、根的向重力性分析
深化突破
原因: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 茎背地生长(负向重力性) 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 根向地生长(向重力性)
深化突破
3.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1)顶端优势 ①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的生长受抑制。 ②产生原因的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随机均分为3组
深化突破
易混辨析 (1)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根的向地生长、顶端 优势现象,而胚芽鞘的向光弯曲和茎的背地生长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 生长作用。 (2)对生长素两重性在理解上的偏差主要集中在对“高浓度”“低浓 度”的理解上。就坐标曲线而言,横坐标以上的部分所对应浓度的生长 素,都起促进作用,而横坐标以下的部分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都起抑制 作用。不要误把最适生长素浓度看成“分水岭”。
答案 D
深化突破
解析 色氨酸是否转变为生长素与光照无关,A错误;结合题意分析
图1和图2,b侧为背光侧,a侧为向光侧,b侧生长素分布比a侧多,细胞伸长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内生性 ,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移动性 ,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性 ,统称为植物激素;一、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到下部;拜耳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不均匀造成的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郭葛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生长素注意: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有无光都产生,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2、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 产生:主要在幼芽、嫩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成熟叶片、根尖等处产生量极少;2 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3 运输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3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极性运输,又进行横向运输;而尖端以下只进行极性运输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两重性: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过高甚至杀死植物;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3 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2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 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且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解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棉花摘心注意:确认某生长现象是否体现“两重性”当器官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表现出生长不均匀时,若生长慢是由于生长素分布相对“更多”所致,则可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两重性”如顶端优势及根向地生长现象等,否则,若生长慢是由于生长素分布相对“较少”所致,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的一个方面如茎的向光性及背地生长现象等;D>C, B>A, 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都积累在近地四、生长素的应用:面,D点和B点和生长素都高于C点和A点,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D点浓度高抑制生长,长的慢,而C点浓度低促进生长,长的快;根向下弯曲两重性;而茎不敏感,所以B点促进生长的快,而A点促进生长的慢;所以向上弯曲;1、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棉花摘心、果树修剪、花木整形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1促扦插枝条生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效果不同,扦插枝条多留芽对不易生根植物在插枝下端涂抹生根粉或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扦插繁殖时,保留枝上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2促进果实发育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使子房发育成果实,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诱导无籽果实无籽番茄,无籽草莓3防止落花落果,喷洒水果,柑,桔4其他,如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甚到杀死植物五、其他植物激素:1、赤霉素GA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啤酒,促进性别分化瓜类植物雌雄花分化,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豆提前播种,果实成熟,抑制成熟和衰老等2、脱落酸 ABA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气孔关闭,等 3、细胞分裂素CK 合成部位: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蔬菜保鲜,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老等 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六、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应用实例①农业生产的运用实例使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莴苣可打破休眠,促进萌发;在采收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喷施芹菜、苋菜、菠菜等可促进营养生长,增加产量;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喷施黄瓜、南瓜可促进雌花分化;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青鲜素可用于处理洋葱、大蒜、马铃薯块茎,延长休眠、抑制发芽,延长储存期,但青鲜素是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如果水果远未达到成熟期,营养物质没有得到足够积累,盲目地用乙烯利催熟,必然改变水果的营养价值及风味;1 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生长素均起主导作用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2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D.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4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可能在bd之间B.若e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d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C.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5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不同组合分别处理幼茎切段;下图为幼茎切段的平均伸长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可说明A.植物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B.植物激素间具有拮抗作用C.植物激素间具有反馈调节作用D.植物激素间具有连锁调节作用1 B 2A 3D 4A C 5 A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能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溶液会抑制茎的生长D.能促进根生长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最适浓度答案B解析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衰老细胞迟钝;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最低,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溶液也会促进茎的生长;在大于最适浓度的一定范围内,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仅是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因此A、C、D项错误;2.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答案C解析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体现的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根的向地性体现的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两重性;3.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一技术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来看,为促进枝条生根,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A.3 mg·mL-1-1-1 B.6 mg·mLD.4.5 mg·mL -1-1 C.9 mg·mL答案D解析据实验结果可先排除C项,因为C项显然是浓度过高抑制其生根;A项和B项浓度相差很大,而生根情况几乎一样,则这两个浓度不可能都是“最适浓度”,所以最适浓度在3~6 mg·mL之间; 4.将植物横放,测量不同浓度条件下根和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生长1 cm所用时间较长,说明生长较慢;P点所在的曲线说明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慢,也就是对生长起抑制作用;所以,P点时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作用对象应该为根,具体部位最可能为d点;5.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植物农作物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曲线表示的植物种类以及应当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A.双子叶植物;C点浓度B.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C.单子叶植物;A点浓度D.双子叶植物;D点浓度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比单子叶植物敏感,因而A曲线表示双子叶植物,选用生长素浓度最好是C点浓度,因为此时既能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又能极大地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二、非选择题6.已有实验证明NAA对某种植物生根的影响情况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验证不同浓度NAA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以确定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按照下表设置了浓度梯度:21已有实验相当于该同学进行实验之前的________;该同学的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应该________;除该同学设置的三个浓度之外,还应设置的浓度有________;2该实验中用NAA溶液对插条处理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但实验中选用处理方法时,应该注意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3插条的形态学上端和下端具有不同的特性,即形态学上端长芽、下端生根,在用NAA溶液对插条处理时需要注意处理插条的________;答案1预实验不能浓度设置过小再设置几个较大的浓度10mol/L、106-8-mol/L2浸泡法沾蘸法只能用浸泡法或沾蘸法让各组中的无关变量相同3形态学下端解析根据已有实验的结果可知该同学设置的浓度过小,还应设置几个大于10-10mol/L的浓度,这样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即确定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用NAA溶液对插条处理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但实验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处理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各组中的无关变量相同;7.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________mol/L;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_______生长;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因此根将________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所以__________侧生长快,茎3将________生长;4能够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mol/L,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mol/L;答案1b或d f 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抑制②生长去除顶芽10 2g或k c 向右向光弯曲3e a 向重力弯曲g或k c ⑤ 向上背重力弯曲410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10-6~10 10-2-10~10 -8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差答案D解析坐标曲线图反映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横轴为生长素浓度的变化,纵轴为生长素对器官生长的作用,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芽、茎生长的影响;曲线没有反映出生长素对幼嫩细胞与成熟细胞的作用,因此从题图中不能得到D项所述的结论;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由此可初步推测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茎的作用效果相同B.促进该植物的茎和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相同C.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该植物的根不再生长D.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比根广4 -8-4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生长素浓度为10mol/L时,生长素对根和茎的作用效果相同;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约为10mol/L,而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约为10mol/L;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该植物的根生长速度降低,但不是不再生长;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比根广;3.将柳树枝条正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枝条的a、b两端分别长出芽和根,如图中甲所示;若把柳树枝条倒挂在同样潮湿的空气中,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其根和芽的生长情况是-8-8-4-6-7A.b端长芽、a端长根,越靠近b端芽越长,越靠近a端根越长B.b端长芽、a端长根,越靠近b端芽越短,越靠近a端根越短C.a端长芽、b端长根,越靠近a端芽越长,越靠近b端根越长D.a端长芽、b端长根,越靠近a端芽越短,越靠近b端根越短答案C植物a端为形态学上端,b端为形态学下端,故a端长芽,b端长根;a端切口处生长素只向下运输,没有来源,故近切口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芽生长;b端生长素在由上端向下端运输途中被消耗利用,故近切口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生长;4.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插条,均分为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插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A.促进桂花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是10-11mol/L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D.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答案B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以2,4-D溶液浓度为0的组作为对照组,其他组为实验组;由生根数可知,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中数据没有体现2,4-D溶液对插条生根的抑制作用;该题中2,4-D溶液浓度范围设定太窄,故不能确定最适浓度;题中没有涉及有关生长素对插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不能说明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5.某小组开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订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A.严格控制无关变量B.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D.先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C.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答案C解析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农度,要先选择大小及发育状况一致的插条并做预实验,确定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范围,然后配制一系列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无关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保证单一变量;根据不同浓度条件下根的长度及数量,确定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本实验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上已经形成了相互对照,不需要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6.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如图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小于B B.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 C.A~B与A~C浓度相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D.O~B与C~D浓度不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当生长素浓度大于D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部位,结果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大于顶芽,当该部位生长素的浓度超过D时就会抑制侧芽生长,而顶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较低,生长迅速,从而使植物表现顶端优势;7.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答案B解析顶端优势不解除,需要顶端提供生长素,使侧芽生长素浓度比较高才行,去掉顶芽没有生长素继续提供,顶端优势解除;如果再在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就可以继续提供生长素给侧芽,保持顶端优势;二、非选择题8.请据图回答问题;1分析图1,用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如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2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曲线上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上H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图1的装置①中,植物茎的远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若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答案1③、④ 向窗口处弯曲生长2该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3大于m,小于2m解析1要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自变量应为单侧光的有无,所以应选用装置③、④进行实验;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由于植物一直接受来自窗口处的光照,故茎向窗口处弯曲生长;2曲线上C 点表示该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H点表示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3由于重力的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远地侧,且促进生长的效果大于远地侧,故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大于m,小于2m;9.为了证明吲哚乙酸对小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取干燥小麦种子若干,放在垫有两张滤纸的培养皿中,暗箱培养,待小麦胚芽鞘长到30 mm时,取出备用;②取出培养好的小麦胚芽鞘60株,切去胚芽鞘尖端3 mm,再切取下面5 mm;③将5 mm切段放在蒸馏水中浸洗2~3 h;④将6个锥形瓶分别标号A、B、C、D、E、F,在A中加入蒸馏水50 mL,B~F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0溶液;⑤将5 mm胚芽鞘切段浸洗后,用滤纸将切段表面的水分吸干,平均分装到上述6个锥形瓶中,注意使胚芽鞘切段完全浸没在溶液中,然后将锥形瓶置于旋转器上,在暗室中培养;⑥24 h后,用镊子取出胚芽鞘切段,测量并记录长度;1将用做实验材料的5 mm胚芽鞘切段放在蒸馏水中浸洗2~3 h,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将5 mm胚芽鞘切段浸没在吲哚乙酸溶液中培养,需要在暗室中的旋转器上进行,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学生的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以胚芽鞘切段增长百分数为纵坐标,以吲哚乙酸的浓度为横坐标,作出曲线并加以分析;处理长度-对照长度胚芽鞘切段增长百分数=原来长度-10mol/L、10mol/L、10mol/L、10mol/L、10mol/L的等量的吲哚乙酸-9-8-7-62避免光照或重力的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3曲线如下图所示;图示分析:吲哚乙酸的浓度在10-10~10mol/L范围内时,对切段伸长的促进效果随浓-8度升高而增强;如果在达到最适浓度后,吲哚乙酸的浓度继续升高,则对切段伸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高三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复习:第3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三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复习:第3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10.植物生长发育的 调控 ,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 调节共同完成的。激素的产生与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 素的影响。(选择性必修 1 P108 正文)
[真题易错·辨析清] 1.判断下列有关生长素(IAA)的叙述的正误 (1)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2021·全国 甲卷)(√) (2)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2021·全国甲卷)(×) (3)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 系更易生根。(2021·河北卷)(√) (4)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 茄。(2020·山东卷)(√) (5)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2019·江苏卷)(×) (6)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2019·浙江卷)(√)
4.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激素起作用的方式基本 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 传达一种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 信息 。(选择性必修 1P93 正文)
5.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生长素受体 特异性结合 ,引 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效 应。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发挥作用是在器官水平上发挥作用的 基础 。(选择 性必修 1 P93 小字、旁栏思考)
8.在植物体内,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 量,而是不同激素的 相对含量 。例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 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选择性必修 1 P98 正文)
9.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 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是 脱落酸 能促进种子休眠从而抑制 发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这些种子就 解除 了休眠 ;另外大雨天气又为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因此种 子会萌发。(选择性必修 1 P99 拓展应用 1)

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与生长发育

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与生长发育

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与生长发育植物是自养生物,对于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植物激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激素会调节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和生长发育,使植物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对于植物的激素调节与生长发育方面的问题,是难点也是重点。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重要激素和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一、植物的重要激素1.1 激素的定义激素是一类由植物内部组织合成的化学物质,以微量方式存在。

它们能够在植物不同器官之间传递信息,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1.2 激素的种类植物的激素主要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植物雄性激素、植物雌性激素等。

每种激素在植物体内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

二、赤霉素的调节与生长发育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2.1 赤霉素的合成和运输赤霉素主要在植物的顶端和叶片中合成,然后通过植物体液流动或细胞间的共享形式运输到植物的不同部位。

2.2 赤霉素对植物的影响赤霉素能够刺激植物细胞的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垂直生长。

同时,赤霉素还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增加植物的根际吸收面积和根系的发达程度。

2.3 赤霉素的应用赤霉素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比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赤霉素促进庄稼的生长,提高产量。

三、生长素的调节与生长发育生长素是植物的重要激素之一,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巨大。

3.1 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生长素主要在植物的茎尖、顶芽、未成熟果实和胚乳中合成,然后通过细胞间的共享形式运输到植物的不同器官中。

3.2 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从而使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长高。

它还能够促进植物的叶片展开和分化,增加叶片的面积和光合作用效率。

3.3 生长素的应用生长素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比如在园艺中,可以利用生长素控制植物的分枝和生长方向,使植物更加美观。

四、细胞分裂素的调节与生长发育细胞分裂素是植物的重要激素之一,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产生: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 分布: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胚芽鞘、分生组织) 运输: 方向: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方式:主动运输
植物向光性是由什么样的光照引起的?
植物向光性是由什么样的光照引起的?
假设: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引起的。 实验验证?
达尔文的实验选材:
适应
植物 调节 环境
反应
1880年达尔文的实验 1913年波森·詹森实验 1918年拜尔实验 1926年温特改进实验 1934年郭葛实验
生长素发现史的启迪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现象: 前图所示,背光侧细胞比向光侧细胞生长快 (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
问题: 单侧光对生长素有何影响? 假设: 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分解?分布? 设计:
尖端是通过产生的某种物质向下运输 促进下部生长
温特的演绎推理:
如果把这种物质从尖端”拿”出来, 在放到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那么该“物 质” 应具有与尖端同样的效应.
温特的实验
琼脂
朝对侧弯曲生长
实验六
不生长也不弯曲
尖端是通过产生的某种物质向下运输 促进下部生长
结论:
胚芽鞘尖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向下运输 的并能引起下部生长的物质
达尔文推测:
单侧光照射使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化学 物质并传递到下部,对下部产生影响
波森、詹森
演绎推理:
如果胚芽鞘的尖端真的能产生某种物质, 该物质就可以透过明胶介质继续发挥功能
达尔文的推测:单侧光照射使尖端可能产生了 某种化学物质并传递到下部,对下部产生影响
实验材料: 胚芽鞘 明胶片(化学物质能透过)
云母片(化学物质不能透过) 光
明胶
云母
结论?
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 化学物质并传递到下部
实验四
尖端产生的物质传递到下部的过程中, 如何引起向光性?
尖端产生的物质传递到下部的过程中, 如何引起向光性?
假设: 物质在尖端以下的部位分布
不 均引起向光性
实验五
结论 物质在尖端以下的部位分布不均会导致 向光性,分布多,生长快.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端产生的刺激 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1920.10.19Monday, October 19,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8:33:0518:33:0518:3310/19/2020 6:33:05 PM
植物向光性是由什么样光照引起的?
假设: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引起的。 实验验证?
问题一: 植物向光性是由什么样光照引起的?
实验一
问题一: 植物向光性是由什么样光照引起的?
实验一
问题一: 植物向光性是由什么样光照引起的?
实验一
问题一: 植物向光性是由什么样光照引起的?
实验一
问题一: 植物向光性是由什么样光照引起的?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918:33:0518:33Oc t-2019-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8:33:0518:33:0518:33M onday, October 19,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1920.10.1918:33:0518:33:05October 19, 2020
实验一
问题一: 植物向光性是由什么样光照引起的?
结论:
植物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引起的.
向光性的产生与胚芽鞘哪个部位有关?
假设:向光性的产生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设计实验?
实 验 二
问题二:向光性的产生与胚芽鞘哪个部位有关?
结论: 植物的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单侧光 ? 尖端
尖端与单侧光有什么联系?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6时33分 5秒Monday, October 19,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92020年10月 19日星 期一6时33分5秒20.10.19
谢谢大家!
这种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
实验七
20世纪30年代,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 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由于生长素 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直到1942年,人们才 从植物体内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 这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 (indole-3-acetic acid, IAA )。
1914年,拜尔的实验证明: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9日下午6时33分 20.10.1920.10.19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19日星期 一下午6时33分 5秒18:33:0520.10.19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6时 33分20.10.1918:33Oc tober 19, 2020
云母片
生长素的发现
感光部位: 尖端 合成生长素的部位: 尖端 结论:胚芽鞘 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尖端以下的部分 生长素横向运输部位: 尖端 生长素的产生与是否光照:无关
植物体内
色氨酸
转变
生长素 (吲哚乙酸)
产生 分布
植物激素
生长素 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 生理作用
尖端 尖端下部 促进生长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__生__部__位_运送 到_作_用__部__位__,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调 节作用的微量_有__机_物___。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19日星期 一6时33分5秒18:33:0519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6时33分5秒 下午6时 33分18:33:0520.10.19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1920.10.1918:3318:33:0518:33:05Oc t-20
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金丝雀虉草(学名:Phalaris
canariensis),是一年生禾 本科单子叶植物,原产于欧洲 南端等温带地区,目前在世界 各地均有生长,主要用于饲养 鸟类、牧草和贸易。
易获得、易培养、体 积小、便于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快速而明显
胚芽鞘
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 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
假设: 尖端是接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设计实验? 单一变量?
锡箔纸:不透光
实验三
问题三: 尖端与单侧光有什么联系?
结论:胚芽鞘尖端是接受光刺激的部位。
观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还是尖端下部?
尖端 ?
下部
达尔文 单侧光照射使尖端可能产生了某 Nhomakorabea化学 推测: 物质并传递到下部,对下部产生影响
尖端是否真的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并 传递到下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