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讲解

合集下载

肥胖与2型糖尿病-PPT

肥胖与2型糖尿病-PPT

11
腹型肥胖的概念与意义
•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排除其他继发性原因,即 可诊断腹型肥胖
•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呈“苹果形”体型 • 内脏脂肪超标是导致腹型肥胖的主要原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22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
• 糖尿病管理的“5驾马车”是宗旨:
23
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饮食原则
*复合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较低,包括谷类、豆类、大多数水果和蔬菜
简单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较高,包括白面包、蛋糕、糖果等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136.137页
24
Lancet. 2014 Aug 30;384(9945):766-81.
4
新: 强调T2DM患者需综合管理,肥 胖成为关注话题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
2013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共识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2013糖尿病诊疗指南
加拿大糖尿病学会: 加拿大糖尿病防治临床实践指南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 2013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指南
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运动原则(无 禁忌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 P5,51
25
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规律的运动可 带来多重获益
• Look AHEAD研究带来的启示1
实验组
对照组
• 饮食:热量1200~1500kcal/d,鼓励用奶 昔或节食棒替代正餐,多食蔬果类食物2
螺旋CT扫描总腹部脂肪、内脏及皮下脂肪,评估不同脂肪分布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氧化应激水平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氧化应激水平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细胞 。 胰岛 1 3 细胞 对活性 氧 以及 活性 氮敏感性 高 , 且抗 氧化物 和超 氧化 物歧 化酶水平较低 , 是 的胰岛 B细胞容 易受 到损伤 。 活性氧族损伤胰 岛 1 3 细胞通 过 以下 四个 方面 : ( 1 ) 体 内过
肥胖 与 2型糖 尿病 是两 种独 立的疾病 。 肥胖 者不 一定 出现 2型 糖尿病 , 2型糖 尿病 患者 不一 定肥胖 。 但是 越来越 多 的研究 结果 显示 , 肥胖是 2型糖尿病 发病 的独立危 险因素 , 2型糖尿病 发 病率 与肥 胖呈正 相关关 系。 即肥胖程度越 严重 : 2型糖 尿病 发
体 内碳水化 合物 以及脂 肪代 谢紊 乱 , 体 内脂肪 的大量 堆积 , 血 糖 水 平保 持高 水平 , 使 得线 粒 体能量 装换 过程 加速 。 线 粒体 是
1 . 2 . 2氧化 应激导致胰 岛素抵抗 胰 岛素抵抗 是指正 常剂量胰 岛 素产 生 的生 物学作用低 于正 常生物学作用 , 是机体对 胰 岛素反 应 灵敏度 减低 。 胰 岛素 抵抗 主要 表现为 胰岛素 敏感组 织摄取 体
活性 氧族 产生 和作用部位 , 氧化 应激 反应 产生 自由基 , 对胰 岛 B 造 成损伤 。 该文研 究氧 化应 激水 平 和肥胖与 2型糖 尿病 的
关系 , 现将结果 总结如下 。
1氧 化 应 激
1 . 1氧 化 应 激 的 定 义
内游 离葡 萄糖量 下降且 抑制 肝糖 原分解输 出 的能力不 足。 体内
B细 胞跨 膜巯 基 , 使 其 失活 , 损 坏胰 岛 1 3 细胞 膜结 构 和分 泌 胰 岛素 功能。
其 中 2型糖 尿病 高发 占我 国糖尿 病患者 9 0 % 左右 Ⅲ 。2型糖 尿 病 发病 原 因被认 为是人体 遗传 因素和环 境诱导 的综合结 果 , 导 致体 内胰 岛素分泌减 少和 ( 或) 胰 岛素抵 抗 。 随着人们 生活水 平 的不断提 高 , 物质 生活得 N- / I  ̄ 大满 足 , 肥胖人 数逐 年增加 且 上升 趋势 明显 。 肥 胖 与 2型糖 尿 病发 病 有关 。2型糖 尿 病患 者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及Ⅱ型糖尿病的关系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及Ⅱ型糖尿病的关系
子 对肥胖 ( B 基 因的表 达亦具 有 特殊 的调 节 作用 。O O) B基 因
问 环 节 。 肥 胖 引 起 糖 脂 代 谢 紊 乱 、 血 压 及 冠 心 病 已越 来 越 高
多 地 受 到 国 内 外 学 者 的 关 注 。 腹 内 型 ( 心 性 ) 胖 的 人 患 中 肥
是 维 持 体 内 能 量 平 衡 , 持 体 重 、 温 和 防 止 肥 胖 发 生 的 一 保 体
内脏 脂 肪 堆 积 为 特 征 而 内脏 脂 肪 堆 积 常 与 m 相 伴 2。
2 肥 胖 与 m 肥 胖 病 人 往 往 伴 有 m , 临 床 观 察 可 知 , 脂 肪 细 胞 分 从 与
化相 关 的肥胖 是 m 的重 要致 病 因子 , 轻体 重能 改 善 m, 减 说
1 脂 肪 细胞 的分 化 与肥胖
类 重 要 的 基 因 当 其 突 变 时 , 引 起 明 显 肥 胖 和 Ⅱ 型 糖 尿 7, J 能 病。
糖 尿 病 的危 险 远 远 大 于 臀 部 型 ( 围 性 ) 胖 的 人 , 围/ 周 肥 腰 臀 围 的 比值 与 糖 尿 病 的 发 病 率 成 正 比 关 系 。 腹 内 型 肥 胖 是 以
近 年 来 的研 究 表 明 , 胖 是 一 种 慢 性 疾 病 , 因 复 杂 , 肥 病 涉 及生 化 、 经 、 传 、 境 、 化 和 社 会 心 理 等 多方 面 因 素 。 神 遗 环 文
肥 胖 病 人 与 正 常 体 质 量 者 比较 , 生 糖 尿 病 、 血 管 疾 病 、 发 心 脂
肥 胖 与 胰 岛 素 抵 抗 及 Ⅱ型 糖 尿 病 的 关 系
Rea i n h p t e n b st nd I s i ssa e l to s i Bew e O e iy a n nln Re it nc

CYP450`-EETs代谢途径与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CYP450`-EETs代谢途径与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CYP450`-EETs代谢途径与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引言肥胖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健康问题,与之相关的2型糖尿病成为了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CYP450-EETs代谢途径在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CYP450-EETs代谢途径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cytochrome P450, CYP450)是一类重要的酶家族,参与多种生物代谢过程。

CYP450酶家族中的一种酶系统是可使芳烃化合物、激素、药物和其他脂质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在这个家族中,CYP2C和CYP2J亚型是特别重要的成员,因为它们是内皮细胞合成环氧脂烷酸(EETs)的酶。

EETs是一类重要的代表性脂质信号分子,其代谢途径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可以导致多种代谢异常,包括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在维持血糖平衡、促进葡萄糖吸收和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而胰岛素抵抗则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起到同样的生物学效应。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在肥胖人群中,脂肪组织细胞释放的脂质信号分子如EETs的代谢途径可能受到改变,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CYP450-EETs代谢途径与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YP450-EETs代谢途径在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CYP2C和CYP2J亚型水平的改变可能会影响EETs的合成,从而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诱导胰岛素抵抗。

EETs的代谢产物11,12-二异戊二烯酸(DHET)也被发现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和脂质代谢,进而影响血管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这个现象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普遍。

与此同时,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在全球范围内也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

一、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也是与肥胖最有关联的疾病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超过90%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肥胖或超重的。

肥胖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这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主要机制。

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水平的关键激素,当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时,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此外,肥胖还会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害,胰岛β细胞是产生胰岛素的主要细胞类型。

因此,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

二、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压是指在动脉中的血液压力持续升高的状况,同样也与肥胖密切相关。

大量的研究表明,肥胖增加了患高血压的风险。

肥胖可以引起机体内内源性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例如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可以导致体液潴留,从而增加血容量,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此外,肥胖还会引起交感神经活性的升高,进一步增加血压。

总体而言,肥胖对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脂肪肝是一种以肝脏脂肪堆积为主要特点的肝病,与肥胖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肥胖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会导致脂肪堆积在肝脏中,通过脂肪酸的转运和合成增加,进一步加重脂肪肝的程度。

此外,肥胖还会导致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等机制的异常,进一步损害肝脏的功能,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四、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肥胖会引起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此外,肥胖还会导致动脉硬化的发展,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

肥胖还可以通过慢性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和血液凝固异常等机制,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程度。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作为T2DM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两者常常并发存在,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学宝库,其在治疗T2DM合并肥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在T2DM合并肥胖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中药方剂、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非药物疗法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治疗策略。

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本文发现中医药在治疗T2DM合并肥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药物治疗方面,多种中药方剂通过调节机体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脂肪堆积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则在改善患者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然而,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临床试验设计不够规范、样本量偏小、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这些问题限制了中医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对中医药治疗T2DM合并肥胖的机理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药物和非药物组合方案,同时加强临床试验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积累,中医药将在T2DM合并肥胖的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中医病因病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在中医理论中,其病因病机颇为复杂,多涉及先天禀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多方面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虚弱,尤其是脾胃运化功能低下,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化为膏脂痰浊,留滞体内,形成肥胖。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湿膏脂内蕴,发为肥胖。

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损伤肝脾,气机郁滞,津液输布失常,聚而成痰,痰浊内生,阻滞气机,发为肥胖。

劳逸失度,久坐少动,气机不畅,脾运失健,水湿痰浊内生,亦可形成肥胖。

肥胖和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肥胖和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肥胖和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摘要:肥胖和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令人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过去几十年中,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本文旨在探讨肥胖和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并深入分析肥胖对糖尿病发展的影响。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预防和管理肥胖和糖尿病的相应措施和建议。

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方法第2章肥胖和糖尿病的概述2.1 肥胖的定义和分类2.2 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2.3 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数据第3章肥胖与糖尿病的关联3.1 肥胖对糖尿病风险的影响3.2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3.3 脂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第4章肥胖对糖尿病的影响机制4.1 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4.2 脂肪酸代谢异常4.3 肠道菌群失调4.4 炎症和氧化应激第5章预防和管理肥胖与糖尿病5.1 生活方式干预5.2 药物治疗5.3 手术治疗5.4 个体风险评估和定制化干预第6章结论6.1 肥胖和糖尿病的相关性6.2 肥胖对糖尿病发展的影响6.3 预防和管理的策略和建议引言:肥胖和糖尿病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个流行病,估计已有超过20亿成人超重,其中6亿人患有肥胖。

而糖尿病也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全球范围内已有4.60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肥胖和糖尿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并阐述肥胖对糖尿病发展的影响。

肥胖与糖尿病的概述:肥胖是指机体脂肪组织过多而导致的体重过重,常用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和腰围。

而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分为类型1糖尿病和类型2糖尿病。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非肥胖者高出很多倍。

肥胖与糖尿病的关联:肥胖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对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有显著影响,其机制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脂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等。

不同体格测量指标与2_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不同体格测量指标与2_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804研究论著新医学 2023年11月第54卷第11期不同体格测量指标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陈佩妍 叶艳彬 卓淑雨 卢味【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体格测量指标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早期预防2型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纳入299对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结果 在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后,与正常组(BMI 18.5~23.9 kg/m2)相比,超重和肥胖组(BMI 24.0~27.9 kg/m2和≥28.0 kg/m2)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的OR (95%CI)值分别是2.35 (1.56~3.57)和6.47(2.92~14.33)。

相比于正常腰围组(男< 85 cm,女< 80 cm),中心性肥胖前期组(男85~89.9 cm,女80~84.9 cm)和中心性肥胖组(男≥90 cm,女≥85 cm)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的OR值(95%CI)分别是2.99(1.81~4.95)和3.88(2.43~6.22)。

腰臀比最高组(Q4)和腰围身高比最高组(Q4)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最低组(Q1)的4.35倍与3.45倍(95%CI:2.48~7.64,1.94~6.14,P < 0.001)。

结论 超重、全身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前期和中心性肥胖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关键词】肥胖;体格测量指标;BMI;腰围;腰围身高比;腰臀比;2型糖尿病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anthropometric parameter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case-control study Chen Peiyan△, Ye Yanbin, Zhuo Shuyu, Lu Wei. △Department of Clinical Nutritio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8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e Yanbin, 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nthropometric parameters and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iming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early prevention of T2DM. Methods299 pairs of T2DM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were recruited in this case-control stud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WC), waist-hip ratio (WHR) and waist-to-height ratio (WHtR) and the risk of T2DM. Results After potential confounding factors were adjusted,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BMI group (BMI 18.5-23.9 kg/m2), the odds ratio (OR,95%CI) in the overweight (BMI 24.0-27.9 kg/m2) and obesity groups (BMI≥28.0 kg/m2) was 2.35 (1.56-3.57) and 6.47 (2.92-14.33),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WC(male < 85 cm, female < 80 cm), the OR (95%CI) of T2DM risk in the pre-central(male 85-89.9 cm, female 80-84.9 cm) and central obesity (male ≥90 cm, female≥85 cm) groups was 2.99 (1.81, 4.95) and 3.88 (2.43,6.22), respectively. The risk of T2DM was 4.35 times (95%CI: 2.48-7.64,P < 0.001) higher in the highest WHR group (Q4) and 3.45 times (95%CI: 1.94-6.14,P < 0.001) higher in the highest WHtR group (Q4)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lowest WHR and WHtR groups (Q1). Conclusion Overweight, general obesity, pre-central and central obesity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T2DM.【Key words】 Obesity; Anthropometric parameter;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Waist-to-height ratio; Waist-hip ratio;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型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主要功能有: 1.抑制食欲 2.增加能量的消耗 3.对脂肪合成的影响 4.对内分泌的影响
2019/6/2
瘦素
抵 血清 抗 瘦素 或 浓度 减 上升 少
肥胖
2019/6/2
抑制分泌 促进分泌
胰岛素
胰岛 素分 泌减 少
胰岛β 细胞功 能抑制
2型糖尿病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2019/6/2
小结: 1.肥胖能够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以内分泌系统方面 的疾病 2.肥胖对于并发2型糖尿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2019/6/2
保持健美的身材不 仅仅是一种美的表现, 更是一种健康的体现!
2019/6/2
思考题:哪些手术可以治疗对于肥胖并发的 T2DM?其机制和要求是什么?
2019/6/2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学习目标
掌握 1.肥胖的标准 2.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熟悉 • 1肥胖当今社会现状 • 2.肥胖的危害
内容: 1、肥胖的现状及危害 2、肥胖的概念及其界定标准 3、肥胖对于并发糖尿病的关系
2019/6/2
全球目前肥胖人数有:12亿
美国:美国有55%的人超重,23%的成人肥胖,20%的 儿童肥胖或超重
2019/6/2
2019/6/2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
BMI=体重/身高/身高(kg/m2)
轻体重BMI 健康体重BMI 超重BMI
肥胖BMI
BMI<18.5 18.5≤BMI<2 24≤BMI<28 28≤BMI 4
2019/6/2
肥胖
2019/6/2
糖尿病
瘦素(Leptin):是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组织分泌的 蛋白质类激素。
果幻灯影 功成有 因
2007年12月31日报道 据英国《星期日镜报》30日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29岁母亲里 妮·威廉斯是世界上最肥 猛增到了445公斤,并因此得了个“半吨肥妈”的绰号。美国医生认为,如果里妮再不减肥,最多活不过 一年。随后,里妮在美国休斯顿复兴医院中接受了胃旁路减肥手术,然而,在接受胃旁路手术后一个月, 这个世界上“最肥胖的女人”就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英国:有1/5的妇女和1/6的男性肥胖;45%的男性和 33%的妇女超重
中国:肥胖人口有7000万
2019/6/2
2019/6/2
肥胖(Fat):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 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 的一种状态。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 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 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 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