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合集下载

肥胖与2型糖尿病-PPT

肥胖与2型糖尿病-PPT

11
腹型肥胖的概念与意义
•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排除其他继发性原因,即 可诊断腹型肥胖
•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呈“苹果形”体型 • 内脏脂肪超标是导致腹型肥胖的主要原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22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
• 糖尿病管理的“5驾马车”是宗旨:
23
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饮食原则
*复合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较低,包括谷类、豆类、大多数水果和蔬菜
简单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较高,包括白面包、蛋糕、糖果等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136.137页
24
Lancet. 2014 Aug 30;384(9945):766-81.
4
新: 强调T2DM患者需综合管理,肥 胖成为关注话题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
2013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共识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2013糖尿病诊疗指南
加拿大糖尿病学会: 加拿大糖尿病防治临床实践指南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 2013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指南
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运动原则(无 禁忌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 P5,51
25
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规律的运动可 带来多重获益
• Look AHEAD研究带来的启示1
实验组
对照组
• 饮食:热量1200~1500kcal/d,鼓励用奶 昔或节食棒替代正餐,多食蔬果类食物2
螺旋CT扫描总腹部脂肪、内脏及皮下脂肪,评估不同脂肪分布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氧化应激水平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氧化应激水平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细胞 。 胰岛 1 3 细胞 对活性 氧 以及 活性 氮敏感性 高 , 且抗 氧化物 和超 氧化 物歧 化酶水平较低 , 是 的胰岛 B细胞容 易受 到损伤 。 活性氧族损伤胰 岛 1 3 细胞通 过 以下 四个 方面 : ( 1 ) 体 内过
肥胖 与 2型糖 尿病 是两 种独 立的疾病 。 肥胖 者不 一定 出现 2型 糖尿病 , 2型糖 尿病 患者 不一 定肥胖 。 但是 越来越 多 的研究 结果 显示 , 肥胖是 2型糖尿病 发病 的独立危 险因素 , 2型糖尿病 发 病率 与肥 胖呈正 相关关 系。 即肥胖程度越 严重 : 2型糖 尿病 发
体 内碳水化 合物 以及脂 肪代 谢紊 乱 , 体 内脂肪 的大量 堆积 , 血 糖 水 平保 持高 水平 , 使 得线 粒 体能量 装换 过程 加速 。 线 粒体 是
1 . 2 . 2氧化 应激导致胰 岛素抵抗 胰 岛素抵抗 是指正 常剂量胰 岛 素产 生 的生 物学作用低 于正 常生物学作用 , 是机体对 胰 岛素反 应 灵敏度 减低 。 胰 岛素 抵抗 主要 表现为 胰岛素 敏感组 织摄取 体
活性 氧族 产生 和作用部位 , 氧化 应激 反应 产生 自由基 , 对胰 岛 B 造 成损伤 。 该文研 究氧 化应 激水 平 和肥胖与 2型糖 尿病 的
关系 , 现将结果 总结如下 。
1氧 化 应 激
1 . 1氧 化 应 激 的 定 义
内游 离葡 萄糖量 下降且 抑制 肝糖 原分解输 出 的能力不 足。 体内
B细 胞跨 膜巯 基 , 使 其 失活 , 损 坏胰 岛 1 3 细胞 膜结 构 和分 泌 胰 岛素 功能。
其 中 2型糖 尿病 高发 占我 国糖尿 病患者 9 0 % 左右 Ⅲ 。2型糖 尿 病 发病 原 因被认 为是人体 遗传 因素和环 境诱导 的综合结 果 , 导 致体 内胰 岛素分泌减 少和 ( 或) 胰 岛素抵 抗 。 随着人们 生活水 平 的不断提 高 , 物质 生活得 N- / I  ̄ 大满 足 , 肥胖人 数逐 年增加 且 上升 趋势 明显 。 肥 胖 与 2型糖 尿 病发 病 有关 。2型糖 尿 病患 者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血糖和体重管理规范PPT精选课件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血糖和体重管理规范PPT精选课件
体重过低**
18.5
-
-
-
体重正常
18.5~23.9
-
增加

超重
24 -27.9
增加

极高
肥胖
28

极高
极高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2003 年4 月.
肥胖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运动治疗
运动遵循的原则
运动时间
运动方式及强度
注意事项
运动治疗
循序渐进:从轻微、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延长运动时间 合适的心率:不超过(170-年龄)次/分钟 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第二天起床后不感觉疲劳 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校正年龄、性别、降糖治疗方案、糖尿病病程、吸烟和显著相互作用
2
2
2
P=0.0028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P=0.008
与体重正常人群比较的HR*
NS
NS
*
Presentation title
T2DM合并肥胖患者减重的获益
05
03
text
01
02
04
降低血糖, 改善血糖控制1
≥11.1
糖尿病和肥胖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目标值
BMI(kg/m2) 超重 肥胖
≥24 ≥28

腰围(cm) 腹型肥胖 男性 女性
≥90 ≥85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2
肥胖的诊断标准2,3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及Ⅱ型糖尿病的关系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及Ⅱ型糖尿病的关系
子 对肥胖 ( B 基 因的表 达亦具 有 特殊 的调 节 作用 。O O) B基 因
问 环 节 。 肥 胖 引 起 糖 脂 代 谢 紊 乱 、 血 压 及 冠 心 病 已越 来 越 高
多 地 受 到 国 内 外 学 者 的 关 注 。 腹 内 型 ( 心 性 ) 胖 的 人 患 中 肥
是 维 持 体 内 能 量 平 衡 , 持 体 重 、 温 和 防 止 肥 胖 发 生 的 一 保 体
内脏 脂 肪 堆 积 为 特 征 而 内脏 脂 肪 堆 积 常 与 m 相 伴 2。
2 肥 胖 与 m 肥 胖 病 人 往 往 伴 有 m , 临 床 观 察 可 知 , 脂 肪 细 胞 分 从 与
化相 关 的肥胖 是 m 的重 要致 病 因子 , 轻体 重能 改 善 m, 减 说
1 脂 肪 细胞 的分 化 与肥胖
类 重 要 的 基 因 当 其 突 变 时 , 引 起 明 显 肥 胖 和 Ⅱ 型 糖 尿 7, J 能 病。
糖 尿 病 的危 险 远 远 大 于 臀 部 型 ( 围 性 ) 胖 的 人 , 围/ 周 肥 腰 臀 围 的 比值 与 糖 尿 病 的 发 病 率 成 正 比 关 系 。 腹 内 型 肥 胖 是 以
近 年 来 的研 究 表 明 , 胖 是 一 种 慢 性 疾 病 , 因 复 杂 , 肥 病 涉 及生 化 、 经 、 传 、 境 、 化 和 社 会 心 理 等 多方 面 因 素 。 神 遗 环 文
肥 胖 病 人 与 正 常 体 质 量 者 比较 , 生 糖 尿 病 、 血 管 疾 病 、 发 心 脂
肥 胖 与 胰 岛 素 抵 抗 及 Ⅱ型 糖 尿 病 的 关 系
Rea i n h p t e n b st nd I s i ssa e l to s i Bew e O e iy a n nln Re it nc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指标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指标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指标简介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

正确的健康管理对于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指标。

血糖控制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问题是血糖水平的控制。

以下是常用的血糖控制指标:1.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指患者从上一晚餐后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或饮水时的血糖水平。

通常,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目标为4.4-6.1mmol/L。

2. 餐后血糖餐后血糖指患者进食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目标应小于7.8mmol/L。

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目标应小于7%。

血压管理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伴随有高血压,因此血压管理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血压管理指标:1. 血压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 自我监测患者可以通过自我监测血压,了解自身的血压状况。

每天监测一次,记录下来,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和调整。

肥胖管理指标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对于疾病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肥胖管理指标:1. 体重指数(BMI)BMI是衡量体重与身高关系的指标。

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目标应控制在18.5-24.9范围内。

2. 腰围腰围也是评估腹部脂肪积累的重要指标。

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围应男性小于90cm,女性小于80cm。

3. 饮食与运动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帮助患者控制体重。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和2次力量训练。

营养管理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特殊的营养管理,以控制血糖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常用的营养管理指标:1. 碳水化合物摄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避免血糖波动。

2. 脂肪摄入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风险。

CYP450`-EETs代谢途径与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CYP450`-EETs代谢途径与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CYP450`-EETs代谢途径与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引言肥胖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健康问题,与之相关的2型糖尿病成为了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CYP450-EETs代谢途径在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CYP450-EETs代谢途径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cytochrome P450, CYP450)是一类重要的酶家族,参与多种生物代谢过程。

CYP450酶家族中的一种酶系统是可使芳烃化合物、激素、药物和其他脂质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在这个家族中,CYP2C和CYP2J亚型是特别重要的成员,因为它们是内皮细胞合成环氧脂烷酸(EETs)的酶。

EETs是一类重要的代表性脂质信号分子,其代谢途径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可以导致多种代谢异常,包括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在维持血糖平衡、促进葡萄糖吸收和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而胰岛素抵抗则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起到同样的生物学效应。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在肥胖人群中,脂肪组织细胞释放的脂质信号分子如EETs的代谢途径可能受到改变,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CYP450-EETs代谢途径与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YP450-EETs代谢途径在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CYP2C和CYP2J亚型水平的改变可能会影响EETs的合成,从而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诱导胰岛素抵抗。

EETs的代谢产物11,12-二异戊二烯酸(DHET)也被发现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和脂质代谢,进而影响血管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这个现象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普遍。

与此同时,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在全球范围内也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

一、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也是与肥胖最有关联的疾病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超过90%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肥胖或超重的。

肥胖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这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主要机制。

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水平的关键激素,当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时,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此外,肥胖还会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害,胰岛β细胞是产生胰岛素的主要细胞类型。

因此,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

二、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压是指在动脉中的血液压力持续升高的状况,同样也与肥胖密切相关。

大量的研究表明,肥胖增加了患高血压的风险。

肥胖可以引起机体内内源性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例如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可以导致体液潴留,从而增加血容量,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此外,肥胖还会引起交感神经活性的升高,进一步增加血压。

总体而言,肥胖对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脂肪肝是一种以肝脏脂肪堆积为主要特点的肝病,与肥胖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肥胖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会导致脂肪堆积在肝脏中,通过脂肪酸的转运和合成增加,进一步加重脂肪肝的程度。

此外,肥胖还会导致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等机制的异常,进一步损害肝脏的功能,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四、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肥胖会引起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此外,肥胖还会导致动脉硬化的发展,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

肥胖还可以通过慢性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和血液凝固异常等机制,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程度。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作为T2DM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两者常常并发存在,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学宝库,其在治疗T2DM合并肥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在T2DM合并肥胖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中药方剂、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非药物疗法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治疗策略。

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本文发现中医药在治疗T2DM合并肥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药物治疗方面,多种中药方剂通过调节机体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脂肪堆积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则在改善患者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然而,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临床试验设计不够规范、样本量偏小、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这些问题限制了中医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对中医药治疗T2DM合并肥胖的机理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药物和非药物组合方案,同时加强临床试验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积累,中医药将在T2DM合并肥胖的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中医病因病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在中医理论中,其病因病机颇为复杂,多涉及先天禀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多方面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虚弱,尤其是脾胃运化功能低下,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化为膏脂痰浊,留滞体内,形成肥胖。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湿膏脂内蕴,发为肥胖。

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损伤肝脾,气机郁滞,津液输布失常,聚而成痰,痰浊内生,阻滞气机,发为肥胖。

劳逸失度,久坐少动,气机不畅,脾运失健,水湿痰浊内生,亦可形成肥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一、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二、2型糖尿病的饮食三、2型糖尿病的病因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1、中心型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更为密切。

肥胖与2型糖尿病是独立的两种疾病,肥胖患者并不一定都发生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也并不一定都呈肥胖状态,但流行病学证据显示,肥胖程度越严重,2型糖尿病的发病概率越高。

2、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

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

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Ⅱ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饮食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

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

“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

尽管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

6、所谓“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随便吃。

7、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应算在主食的量中。

这些蔬菜为土豆、白薯、藕、山药、菱角、芋头、百合、荸荠、慈姑等。

8、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豌豆,它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