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网络信息计量学概论
信息学概论 第一章精品PPT课件

信息行为,达到最佳的信息吸收效果。所谓“独具慧眼”, 就是描述这种状态的。
2021/2/27
信息与情报
Information以前翻译为“情报”,或者“信息” 92年9月我国将“科技情报”改为“科技信息”,随
绪论
信息概述
信息含义 信息性质 信息的类型和结构 信息的作用 信息与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 信息与信息资源
2021/2/27
1.1.1 信息的含义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继物质、能量之 后的第三大资源
信息无处不在、无人不用。
2021/2/27
1.1.1 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含义众说纷纭
科学信息社会科学信息用非语义性质的声音颜色或实物荷载的信息指用语言文字或语义性质的符号如交通标志旗语荷载的信息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体现象事物事实的描述信息不经过逻辑思维加工直接来源于社会实践作为传递交流对象的科学知识反映自然界生物界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本质和规律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人们逻辑思维的产物从本体论的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者主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30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控制论与社会》)
2021/2/27
第1章 网络信息安

信息安全的门户是访问控制与防火墙技术 未来防火墙均势:更高速、多功能、更安全
你安全吗? 身份认证
接入请求
合法用户
你可以做什么? 动态授权 企业网络
不同用户享 做不同的网 络使用权限
安全认证
合格用户
非法用户 拒绝入网
不合格 进入隔离区 强制加固
你是谁?
隔离区
13
7 网络数据库安全与备份技术
Information security
尽量避免在无防毒软件的机器上,使用可移动磁盘。
用扫毒软件进行检查。 准备一套具有防杀毒软件将有助于杜绝病毒。 尝试进行数据恢复。 对计算机用户权限的设定要及时。
使用 Internet 防火墙。
安装更为安全的操作系统。
17
11 远程控制与黑客入侵
Information security
网络信息的物理安全
湿度
电磁
环境安全 媒体安全 设备安全
容灾
网络边界安全
集群
备份
8
2 网络信息密码技术
Information security
概念:网络信息密码技术是研究计算机信息加密、 解密及其变换的科学,是数学和计算机交叉的一门 新兴学科。
9
3 数字签名与认证技术
Information security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 理论部分
福建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朱广强
课程简介
Information security
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时:57学时 教材:《网络信息安全》 蒋天发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特别声明
Information security
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你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从而更 深入的掌握信息安全技术。 学会安装VMWare,不要在未授权的网络上进行攻防演示。 本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只为研究探索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请 勿用于非法用途。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000001-精品

性和优先级容易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但是
属于集中控制,对中心结点的依赖性大
2021/1/16
汾阳师范信息技术系
10
(2)总线拓扑结构
服务器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结构简单灵活,非常便于扩充;可靠性高, 网络响应速度快;设备量少、价格低、安装使 用方便;共享资源能力强,极便于广播式工作, 即一个结点发送所有结点都可接收。
2021/1/16
汾阳师范信息技术系
14
网状拓扑结构图
终端 终端
节点 终端
节点
节点
终端 终端
节点
终端
终端
终端 终端
2021/1/16
汾阳师范信息技术系
15
(6)总线/星形拓扑结构 (也属混合)
…
…
容易配置和重新配置网络设备。总线 采用同轴电缆,星形配置可采用双绞线
2021/1/16
汾阳师范信息技术系
16
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至目前为止,计算机网络分为四代。
第一代: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分组交换网的产生。1964年巴兰提出“存储转发”的概念。 1966年戴维斯首次提出“分组”的概念。1969年12月,美国的分组交换 网ARPANET投入运行。标志着计算机网络进入一个崭新的纪元。
2021/1/16
汾阳师范信息技术系
7
1.1.2.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按网络的使用范围进行分类: 公用网和专用网
(3)按网络采用的交换方式进行分类: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混合交换。
高三信息技术知识点第一单元

高三信息技术知识点第一单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
作为现代人,我们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它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高三的信息技术学习中,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是我们的基础,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Internet和Web的基本概念与应用、网络安全与信息的保密性、计算机病毒与防治等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互连成一个具有功能相对完备的网络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中,信息的传输是以数据包为单位进行的。
我们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Internet)。
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物联网。
而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覆盖范围最广的计算机网络,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全球社会网络,它将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Internet,我们可以进行电子邮件、网上购物、在线交流等各种活动。
在使用Internet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网络安全和信息的保密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我们常听说有人账号被盗、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
因此,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是很重要的。
比如我们要学会设置强密码,不随便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不点击可疑链接等。
此外,还有一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技术,如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另外一个知识点是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计算机病毒是指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进行破坏、破坏计算机系统功能或者传播其他计算机病毒的程序。
计算机病毒会危害我们的计算机安全,因此我们需要安装杀毒软件来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病毒。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概念,如IP地址、域名、URL链接等。
IP地址是互联网上每一个主机的标识,它类似于我们家的门牌号码。
域名是IP地址的便捷替代,能够更方便的记住和使用。
而URL链接是网站的地址,我们可以通过URL链接访问到我们想要浏览的网页。
《网络信息计量学》课件

CHAPTER 02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基本原理
信息计量学的理论基础
01
信息计量学定义
信息计量学是一门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利用规律的科学,它利用数
学、统计学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02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信息源、信息载体、信息传播和信息利用等
方面,它关注信息的产生、传递、利用和影响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现状
目前,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仅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也在实际 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网络信息检索、 网络舆情监测、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等方面,网络信息 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 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计 量学的研究和应用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领域
搜索引擎优化
网络信息计量学在搜索引擎优化中有着重要的应 用,通过对网页的质量和相关性进行评估,可以 提高网页的排名和点击率。
网络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监测是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另一个重要应 用领域,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 解公众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态度和意见,为政府 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范围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互联网、万维网、内部网、局域网等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及各种类型 的网络信息用户和服务商。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初,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关注网络信息资源的计量和分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网络信息计量学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领域 。
特点
网络信息计量学具有跨学科性、客观性、实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它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 机科学、信息管理、图书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
文献检索 信息计量学课件

1.3 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时期(1917年-1933年)
1923年,E.W.Hulme,首次提出了“Statistical Bibliography(统计书目学)” :
利用《国际科学文献目录》(1901~1913)统计了生理学 等四个学科的文献及其著者的分布,从而分析了现代科 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
三、发展时期( 1964年-1978年)
1964年,E.Garfield,正式出版《科学引文索引》 (SCI) ,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并为引文分 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69年,A.Prichard,提出了“Bibliometrics”,标志着“ 文献计量学”的正式诞生。
1969年,[苏]纳利莫夫&穆利钦科,提出了“科学计量学”
会议论文集的标题中
1979 1980
1987
刘达《情报 学的新领 域——情报 计量学》acke首次提出 了“Informetrics”, 用以概括数学方法在 情报学领域的应用
L.Egghe &
R.Rousseau 出版《情报计 量学导论》
改为“信 息计量学
”
著名的情报学家布鲁克斯所言:“信息计量学是迄今计量学科中语义最广泛最深 奥的一个术语,将作为包罗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一个全称术语。”
1.3 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四、确立时期( 1979年以后) 特点 :
情报学出现了专有的计量研究领域,信息计量学 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2.1 信息计量学的定义
1979年,[德]Otto Nacke首次提出“Informetrics” “数学方法在情报学领域的应用”。
[管理学]网络信息计量学
![[管理学]网络信息计量学](https://img.taocdn.com/s3/m/a724d3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9.png)
1997年因特网上出现了以“cybermetrics” 命名的电子期刊和网上学术论坛,
基于实证和应用的研究较多,而对理论方法 的研究较少,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在许多方面 至今仍然没有成熟。
基于某一方面和专题的研究较多,而从整体
上进行综合分析的较少,缺乏系统的研究。
分析网络用户的特性及信息需求 对搜索引擎进行比较分析 指导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与组织管理 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 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 应用于网络关系的计量分析 应用于网络信息老化的研究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
研究的意义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结果与分析 几点有关的建议
表14-2 中、美、法、英等7国国家图书馆网站的被链接量
链接分析法是网络信息计量学方法之一。网络链 接的自组织性所带来的链接的社会性意义,以及网络 链接所起到的间接评价功能,都使网络超链接分析成 为一个极有潜力的情报分析工具。
任何相关分析都建立在资料和数据的基 础上,因此,进行网络相关分析的第一个环 节必然是根据研究目的,开展调查和试验, 应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
3. 信息计量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4.加强和改善网络管理的迫切需要。
目前所知道的关于网络信息计量的最早研究 是伍德鲁夫(Woodruff)对网络文献特征的 测度。
1997年,阿曼德和英格维森提出了用 “webometrics”一词来描述将文献计量学 方法应用于万维网上的研究。
在这之后,许多学者在其有关网络空间的
88
211
368
827
1479
英国 75
236
500
1046 2310 20662
法国 88
211
网络信息安全 第1章 概论和基础文档信息

目的端口 窗口大小
检查和
紧急指针
选项和填充
数据(可选)
25
2019/11/1
1.3 TCP/IP和主流操作系统
1.3.1 TCP/IP简单回顾
UDP报头格式
源端口 UDP报文长度
目的端口 检查和
26
2019/11/1
1.3 TCP/IP和主流操作系统
1.3.1 TCP/IP简单回顾
建立TCP连接:三次握手的简化流程
•处理不同机器的IP层之间的通信,任何一个IP层向 另一个IP层发送信息都必然会使用此协议.
•可以发送一些状态报文比如出错信息,因此IP层 的软件都是通过它来向机器发送状态报告,ICMP也 由此成为了实际上IP层的通信系统
•比如ping就是一个应用ICMP的非常的著名命令, 它的作用就是向一台机器发送一个小ICMP报文来检 查这台机器是否应答
•第9章 Internet的基础设施安全 •第10章 Windows 2000 下的安全应用实验
•第四部分 内容安全(第11章) [4学时]
•第五部分(第12章) 安全管理[2学时]
1
2019/11/1
本课主要实验(课外)
•实验一:加密与HASH算法的实现 •实验二:安装配置证书服务器 •实验三:简易防火墙配置 •实验四:创建Kerberos服务 •实验五:利用SSL加密HTTP通道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保证信息确实能为授权使用者所用,即保证 合法用户在需要时可以使用所需信息,防止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系 统拒绝服务。
可控性(controllability)指信息和信息系统时刻处于合法所有者或 使用者的有效掌握与控制之下 。
不可否认性(incontestable)。是指保证信息行为人不能否认自己的 行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 “三计学”及其相互关系
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之间的差异 研究目的 信息计量学:信息本身在数量方面的规律,从属于信息 科学。 文献计量学:文献信息体系的结构和数学规律,从属于
图书馆学。
科学计量学:科学活动在数量方面的规律,从属于科学 学。
1.1.1“三计学”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 网络计量学概论
1、网络计量学概述
1· 1 网络计量学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计量学(Webometrics)的诞生从本质上说是科 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和技术计量学在 新的信息网络时代经过革命改造的结果。 “网络计量学”一词首次出现是在1997年T. C. Almind和P.Ingwerse在“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上发表的文献《万维网上的情报计 量学:网络计量方法门径》中。
1.3.2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意义:
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网络管理,拓展和完善网络安全 管理体系; 有利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 有利于学术信息的开发利用和科学评价,改善科技 管理,促进科研和信息交流; 有利于网络计量相关实践与方法的深化与完善。
1.3.2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
网络计量学主要是由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资 源管理与信息计量学等相互结合、交叉渗透而形成 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 也是信息计量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研究 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1.4 网络计量学的产生背景
技术背景:网络通信技术、存储技术、信息处理技 术的发展为网络计量学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平台; 学科背景:网络计量学(Webometrics)的诞生从本 质上说是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和 技术计量学在新的信息网络时代的必然结果。 实践背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网络文 献的激增成为网络计量学产生的基础和实践需求。
1.3.4 主要研究方法及工具
方法体系:P21 图 1-2
专门的方法体系:P23 图 1-3
1.3.4 主要研究方法及工具
主要研究工具:P24 表 1-1
1.3.4 主要研究方法及工具举 例
网络链接分析研究 引文分析 文献信息引证规律是文献计量学的基本规律 之一,关于它的研究是文献计量学理论基础的 重要组成部分,引文分析法自20世纪20年代产 生以来,获得了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 SCI、 SSCI、JCR等引文数据库的问世,为文献计量 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2004年,Bjorneborn 和Ingwersen构建了网络计量 学的基本框架体系;标志着该学科的基本成型。
2004年,Thelwall的Link Analysis: an information Science Approachh出版; 2004年,Thelwall的网络计量学专著 Introduction to Webmetrics:Quantitative Web Research for the social Science出版; 以及丹麦、比利时、加拿大等国专家学者的 成果大量涌现推动网络计量学快速发展。
自链接WIF: 测度在特定网页空间内的链接; 外部WIF: 测度外部空间指向特定网页空间的链接; 全面WIF: 测度所有指向网页空间的链接。
基于Web的网络信息数据挖掘技术
1) Web内容挖掘。 Web内容挖掘是从各种网络资源,如政府信息服 务、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数据以及其他数据库中 找到有用信息的过程。 一种是基于代理的检索方法 另一种是基于数据库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把Web 中异构的非结构化的数据集成或组织成结构化的数 据,就像关系数据库那样,然后用标准的数据库查询 机理和数据挖掘技术来访问和分析这些信息。
前者是独立于具体检索行为情况下的应用,指 在没有进行检索时,先用链接分析法分析并评 价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然后在检索时按信息的 评价顺序提交结果;后者则与具体检索行为相 关,当检索表达式提交后,搜索引擎再运用链接 分析法检索网页、排序网页。
1.3.5 网络计量学研究的应用领域
从组织信息的角度研究互联网的知识结构,探索探索网络信 息的特点与组织非法,指导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 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探讨各学科的发展趋势; 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指导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分类、过滤等,推动网络信息检 索技术发展; 研究网络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上网习惯,指导网络建设和 网络管理。
网络计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研究 网络计量学的理论问题的研究 网络计量学的方法研究 网络计量的技术研究
网络计量的应用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计量管理对策研究
在理论方面,主要研究网络信息计量学作为一 门学科存在而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研究网络 信息计量的新概念、新指标和新规律,包括网 上信息分布的集中与离散规律、著者规律、 词频规律、增长和老化规律、引证规律、多 媒体信息规律,以及这些规律的理论解释和数 学模型的研究等。
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之间的差异 研究对象 信息计量学:各种类型的信息,既包括正式交流的数 据、文本、文献等,也有非正式交流的消息、事实、
事件;
文献计量学:正式交流的文献 科学计量学:既包括正式交流文献中的科学文献,也 包括非正式交流过程中的科学事实,科学事件。
1.1.1“三计学”及其相互关系
研究目的:
通过对网上信息的计量研究,揭示其新的特征、数量关系和
内在规律,为网上信息的有序化组织和合理分布、为网络信 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为网络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 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定量依据。
从而改善网络的组织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 促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小姨的充分发挥,推动社会经济信息 化、网络化的健康发展。
Webometrics
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 1969年,美国目录学家,Alan Pritchard:将 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运用于图书及其他交 流介质的研究的一门学科。 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 1968年,前苏联学者提出:关于科学技术 进步的计量研究 情报计量学(informetrics) 1979年,德国,otto nacke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计量学的内容体系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网上信息的计量对象主要涉及3个层次: ①网上信息本身的直接计量问题。 ②网上文献、文献信息及其相关特征信息的 计量问题。 ③网络结构单元的信息计量问题。
1.3.2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网络计量学的研究内容:
图书馆学
文献计量学
科学计量学
情报计量学
科学学
情报科学
目前发展的趋势
从文献计量向情报计量发展
-- 情报学定量化研究: 文献计量学及其应用 (46.4%);情报检 索; 情报学理论研究;情报经济学与情报成果评价.
-- 计量单元:册\本为单位的文献单元->内部知识单元
计算机辅助的计量研究和应用
-- 大量\规范数据源 -- 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
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之间的差异 研究内容
信息计量学:研究信息的定义与测度问题,而文献计量学和科学 计量学很少涉及此问题;信息检索性能问题是信息计量学和文献 计量学的研究内容,而科学计量学并不涉及; 文献计量学:研究文献流通、藏书布局与藏书建设等,而科学计 量学并不关注这些问题;
链接分析法 1996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图书馆的G. McKiernan根据文献计量学中引文(Citation) 的含义,首次提出了“Sitation”的概念,来描述 网站(Site)之间相互链接的行为,他指出: Cited Sites=Sitation,即所谓Sitation就是被 引用的站点。
1.2 网络计量学学科性质
网络计量学是信息计量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网络计量学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 网络计量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1.3 信息计量学的学科体系
1.3.1信息计量学的三维体系结构 P14 图1-1; 发展结构、层次结构、内容结构
1.3.2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方法方面,主要研究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 数学模型分析法、引文分析法、书目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等各种定量方法在网络信息计量 分析中应用的原理、适用性和操作程序,以及 必要的修正、改进和完善等。 在应用方面,主要研究网络信息计量学在图书 情报工作、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科学 学、科技管理与预测等多学科、多行业领域 的应用。
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
1.4 国际研究进展
网络影响因子 网络影响因子(Web ImpactFactors, Web-IF)是情报学家P. Ingwersen在1998年 提出的。 “在某一时间,来源于外部和自身内部指向 特定国家或网站的网页数与该国或网站中的 网页数之比”。它可以反映一个网站被重视 和利用的程度,并以此来确定网上的核心网站。
1.1.2 网络计量学的兴起
1997年,伍德鲁夫对网络文献特征进行测度; 1997年,Rousseau发现网页链接关系服从洛特卡定律; 19981997年,年,Ingwersen提出把文献计量学的期刊影响 因子应用到网页的评价中; 2001年,Bjorneborn 和Ingwersen综述了网络计量学的研究 热点和发展趋势;
科学计量学:研究科学活动评价指标、科技管理决策与科技政策,
而文献计量学并不涉及这些问题。
1.1.1 “三计学”及其相互关系
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之间的差异 研究方法 信息计量学:既包括确定性数学方法,也包括非确定 性数学方法;定量处理方法既包括定量变量,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