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洪涝灾情

合集下载

200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200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44.3mm,折合降水总量为61010亿m3,比2004年增加7.2%,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0.3%。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40.5mm,比常年值偏多3.8%,比2004年增加10.7%;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83.3mm,比常年值偏少1.4%,比2004年增加5.4%。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新疆、青海偏多20%以上,山东、河南、吉林、福建偏多20%~1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 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宁夏、内蒙古、北京偏少20%以上,贵州、河北、天津偏少20%~10%。

与2004年比较,福建、江苏、海南、广东平均降水量的增加幅度在40%~30%之间,宁夏、天津、北京、贵州的减小幅度在20%~10%之间。

地表水资源量 200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82亿m3,折合径流深284.9mm,比2004年增加16.7%,比常年值偏多1.0%。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4.1%,比2004年增加34.9%;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1.6%,比2004年增加13.2%。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河南、吉林、青海、江苏偏多35%以上,福建、陕西、新疆、四川、辽宁偏多20%~10%;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偏少50%以上,山西、天津、宁夏、贵州偏少50%~20%,内蒙古、云南、黑龙江、重庆、湖北偏少20%~10%。

与2004年比较,有21个省(自治区)的地表水资源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江苏达176.6%,福建、海南、吉林在100%~70%之间;在地表水资源量减少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天津减少幅度达27.2%。

中国旱涝气候公报

中国旱涝气候公报

中国旱涝气候公报2005年第21期(总第150期)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2005年9月14日●浙江、江苏遭受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华北大部、东北西南部旱象露头;西北东北部及内蒙古大部、湖南西南部、贵州东部旱情持续或发展●预估未来一周,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及内蒙古大部、湖南西南部、贵州东部等地旱情持续或发展一、浙江、江苏遭受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受台风“卡努”的影响,浙江东部、上海、江苏和安徽东南部及山东半岛南部等地出现了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

9月10~13日,上述大部地区过程降水量一般有50~100毫米,其中浙江东部、上海、江苏东南部和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100~20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200毫米。

强降水使浙江、江苏的部分地区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并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华北大部、东北西南部旱象露头;西北东北部及内蒙古大部、湖南西南部、贵州东部旱情持续或发展近一个月来(8月15日至9月14日),华北西部和北部、东北西南部总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下,降水稀少,土壤墒情明显下降,致使这些地区旱象露头。

9月8~14日,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大部、湖南大部、贵州、广西西北部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上述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其中宁夏中北部旱情严重。

据反映,宁夏中北部自2004年9月以来持续干旱造成旱作区绝大部分农作物绝产,水库、窑窖蓄水严重不足,草原草场干枯,72万人、20.3万头大家畜、88万只羊饮水相当困难,其中严重缺水人口达41.5万人。

内蒙古的持续干旱已导致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鼠害和病虫害,据统计,内蒙古共有9个旗(县、市)发生蝗虫灾害,受灾面积64.7万公顷,平均虫口密度20~30只/平方米,最高131只/平方米。

9月8~14日,黑龙江中北部、甘肃中部部分地区有20~50毫米的降水,旱情有所缓和。

三、预估未来一周,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及内蒙古大部、湖南西南部、贵州东部等地旱情持续或发展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黄淮、东北地区南部、海南等地有大到暴雨,要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涝灾害;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以及内蒙古大部、湖南、贵州大部、广西北部、江西东北部等地降水量不足20毫米,且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将出现持续晴热天气,上述地区的旱情将持续或发展;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陕西大部有20~50毫米的降水,旱情有所缓和。

2005水情年报

2005水情年报

一、概述2005年,我市的降雨量要大于多年平均水平,全市面平均雨量为1644毫米,比多年平均1517毫米(1956~2000年)偏多127毫米(约8%),单就降雨量分析属平水年份。

从降雨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呈现山区高,城区、东北部平原沿海偏低的特点,特别是鄞奉平原、慈溪北部沿海偏低,而余姚四明山区、宁海西部山区以及象山港两侧丘陵地带偏多,最大年降雨量为宁海西部山区的马岙雨量站(2368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慈溪北部沿海的庵东雨量站(1123毫米)。

2005年我市梅雨期的特点是:梅雨期偏短,梅雨量严重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梅雨期间的梅雨特征极不明显。

我市于6月10日入梅(常年为6月14日),6月23日出梅(常年为7月8日),历时13天(常年24天),全市梅雨期面平均雨量仅为42毫米左右,不足常年梅雨量的20%。

梅雨期的降水以过程性天气影响为主,少了常年连续阴雨绵绵的感觉。

2005年台汛期中,由于副热带高压较强,多次控制我市上空,使我市今年的高温天气仍比常年偏长,7月上旬有局部短时期干旱发生。

但是今年赤道辐合带较为活跃,造成影响我市的台风偏多,7~10月先后有5个台风影响我市,其中5号“海棠”、9号“麦莎”和15号“卡努”台风对我市的影响较大,特别是9号和15号台风所带来的狂风暴雨给我市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经济损失严重。

我市沿海潮位在台风影响期间,都出现80~150cm的较大增水,8月6日,9号台风“麦莎”的影响,又恰逢天文大潮,宁波、镇海出现今年最高潮位为4.56米、4.54米。

进入2005年以来,由于台汛期几次台风的影响,暴雨引发洪水,导致年内我市各类水库、河网水位下半年在中高水位运行,有几座水库短时间内超蓄,至9月中旬,26座大中型水库的蓄水量已达7.55亿立方米,占控制蓄水量的96.5%,比去年同期增蓄近亿立方米。

二、雨情2005年我市的年降水总量比2004年增加15%左右,比常年水平略偏多,全市各雨量站的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2400毫米之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为1644毫米左右,属平水年份。

中国旱涝气候公报

中国旱涝气候公报

(内部资料)中国旱涝气候公报2005年第20期(总第149期)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2005年9月7日●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省部分地区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或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大部、黑龙江北部、湖南西南部等地旱情持续或发展;江西北部旱情基本解除●预估未来一周,西北东北部及内蒙古大部、湖南西南部、贵州东部旱情持续或发展一、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省部分地区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或滑坡、泥石流等灾害8月24日~9月7日,江淮大部、江南中部及福建大部、云南南部、浙江南部等地普遍有100~200毫米的降水,局部地区达200~400毫米。

在此期间,上述大部地区出现了强降水天气。

9月1~6日,受台风“泰利”的影响,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如江西庐山(494.6毫米),福建柘荣( 342.3毫米),安徽岳西(365.5毫米)、霍山(254.8毫米),浙江文成(305.6毫米)日降水量均在250毫米以上。

强降水使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或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大部、黑龙江北部、湖南西南部等地旱情持续或发展;江西北部旱情基本解除8月24日~9月7日,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大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黑龙江北部、湖南西南部、贵州东部、广西北部降水量在10~25毫米,土壤墒情明显下降,上述地区的旱情持续或发展。

宁夏中北部自2004年9月以来降水持续偏少,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秋、冬、春、夏四季连旱,长时间的干旱对当地农牧业生产、人民生活及生态建设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内蒙古部分地区因长期干旱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红蜘蛛等病虫害,玉米受害严重。

8月24日~9月7日,江西大部有100~200毫米的降水,江西北部前期存在的旱情基本解除三、预估未来一周,西北东北部及内蒙古大部、湖南西南部、贵州东部旱情持续或发展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华南南部和东部及云南大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等地仍将有大雨、暴雨,局部可能发生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灾害,要注意做好防汛减灾工作;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大部、湖南大部、贵州东部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旱情将持续或发展;华北大部基本无雨,部分地区将旱象露头;黑龙江西北部有10~25毫米的降水,旱情将有所缓和。

2005年徐州地区暴雨、洪水及淹涝综述

2005年徐州地区暴雨、洪水及淹涝综述

2005年徐州地区暴雨、洪水及淹涝综述吉文平李传书杨明非盛建华李明武(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摘要:2005年汛期徐州地区连降暴雨,致使湖西丰沛地区、中运河、骆马湖出现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较大洪水,通过暴雨洪水调查,试图分析和掌握徐州地区区域性的暴雨、洪水及淹涝规律。

从而补充水文资料的不足,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暴雨分析;洪水分析;淹涝分析;水情预报1简述2005年由于赤道辐合带比常年活跃,汛期生成的热带风暴比常年偏多,导致副高位置不稳定。

徐州地区没有出现长时间、高强度、流域性的降水过程,但副高比常年偏弱,暖湿气流活跃,弱冷空气活动频繁,流域过程性降水多,汛期6~9月降水高度集中,较常年偏多五~七成,而非汛期降雨偏少近五成,汛期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连续不断,湖西丰沛地区出现罕见暴雨及淹涝,沂河、中运河、骆马湖出现历史较大或超历史大洪水。

2005年度徐州地区雨情、水情、淹涝灾情形式紧急;水情预报、洪水调度井然有序,兴利避害发挥了重大作用。

2 暴雨分析2.1 2005年降雨时空分配徐州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126.6mm,接近历史最高纪录2003年1232.6mm,较多年平均830.5mm偏多36%。

其中丰沛区年平均降水量1085.5 mm,较多年平均746.8mm偏多45%;骆上区年平均降水量1190.8mm,较多年平均863.6mm偏多38%;安河区年平均降水量1077.0mm,较多年平均900.0mm偏大较少,为20%;沂北区年平均降水量1141.3mm,较多年平均876.4mm偏多30%。

年降水量最大值发生在大运河刘山闸站,为1452.3mm。

徐州地区汛期6~9月平均降水量929.7mm,较常年同期569.0mm偏多63%。

其中丰沛区平均降水量881.0 mm,较多年平均值513.4mm偏大较多,偏多72%;骆上区平均降水量992.5mm,较多年平均596.6mm偏多66%;安河区平均降水量896.3mm,较多年平均604.3mm偏大48%;沂北区平均降水量945.0mm,较多年平均601.3mm 偏多57%。

200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200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44.3mm,折合降水总量为61010亿m3,比2004年增加7.2%,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0.3%。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40.5mm,比常年值偏多3.8%,比2004年增加10.7%;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83.3mm,比常年值偏少1.4%,比2004年增加5.4%。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新疆、青海偏多20%以上,山东、河南、吉林、福建偏多20%~1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 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宁夏、内蒙古、北京偏少20%以上,贵州、河北、天津偏少20%~10%。

与2004年比较,福建、江苏、海南、广东平均降水量的增加幅度在40%~30%之间,宁夏、天津、北京、贵州的减小幅度在20%~10%之间。

地表水资源量 200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82亿m3,折合径流深284.9mm,比2004年增加16.7%,比常年值偏多1.0%。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4.1%,比2004年增加34.9%;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1.6%,比2004年增加13.2%。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河南、吉林、青海、江苏偏多35%以上,福建、陕西、新疆、四川、辽宁偏多20%~10%;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偏少50%以上,山西、天津、宁夏、贵州偏少50%~20%,内蒙古、云南、黑龙江、重庆、湖北偏少20%~10%。

与2004年比较,有21个省(自治区)的地表水资源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江苏达176.6%,福建、海南、吉林在100%~70%之间;在地表水资源量减少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天津减少幅度达27.2%。

大庆自然灾害的案例

大庆自然灾害的案例

大庆自然灾害的案例大庆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寒冷的气候带,因此自然灾害频发。

以下将介绍大庆市历年来发生的几个重大自然灾害案例。

1.2005年洪灾:2005年7月,大庆市连续遭受暴雨袭击,致使各主要河流水位上涨,引发洪水。

特别是松花江、黑龙江等主要河流水位迅速上涨,多个闸门泄洪,导致洪水泛滥。

大量房屋、桥梁、道路被水淹没,导致交通瘫痪,农田也受到严重损坏。

据统计,洪灾造成大庆市50余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元人民币。

2.2024年暴雪灾害:2024年12月31日至2024年1月8日,大庆市遭遇罕见的暴雪天气。

大部分地区积雪达到50厘米以上,个别地区甚至超过1米。

暴雪导致林木被断树、电力设施受损,很多居民因为大雪无法出门,出行困难。

道路交通秩序混乱,多个城市物资供应中断。

据统计,这次暴雪灾害共造成全市2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亿元人民币。

3.2024年林火灾害:2024年底,大庆市连续多日遭受旱灾,林区土地干旱,树木易燃。

11月15日,火灾在索图罕林场爆发,由于风力大,火势迅速蔓延。

火灾造成21座房屋被烧毁,1018头牲畜和226艘船只受损,无人员伤亡。

大庆市政府迅速组织消防人员和志愿者进行扑救,最终于11月19日扑灭了火势。

这场林火灾害导致大庆市林业重点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受了重大破坏。

4.2024年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2024年8月,大庆市持续遭受暴雨袭击,多个地区发生山体滑坡。

特别是7月31日,大庆市郊区的一个村庄发生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导致居民房屋被埋压,村庄被破坏。

救援人员和志愿者立即响应,展开抢险工作。

然而由于山体滑坡导致道路被阻断,救援困难重重。

最终确认32人遇难,3人失踪。

这场山体滑坡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大庆市作为一个位于寒冷气候带的城市,自然灾害是其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大庆市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效率。

2005年沙兰镇水灾:一连串错误导致的悲剧

2005年沙兰镇水灾:一连串错误导致的悲剧

2005年沙兰镇水灾:一连串错误导致的悲剧作者|李海鹏,原《南方周末》记者本文采写于2005年6月,为《南方周末》当年未发稿。

作者按五月的时候,收到了一个很重很重的包裹。

包裹里是分成很多包的东北的新米,还有两大包晒干的蘑菇和木耳。

包裹来自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

如果你听过周云蓬那首《中国孩子》,里面有一句「不要做沙兰镇的孩子,水底下漆黑他睡不着」,歌词里的说的,就是这个东北小镇。

从现在算的话,整整11年了。

11年前,这个叫沙兰的小镇来了一场洪水,沙兰镇小学105名学生不幸罹难。

寄包裹的人是其中死去的一个孩子的母亲。

这应该是我记者生涯中最艰难、最辛苦的采访之一,被跟踪、被监视、被旅游,甚至是被塞钱做局。

最终,报社顶着压力发了稿件,在当时的情景里,已是殊为不易。

但是上版的稿件隐去了很多细节。

如今「文责自负」,终于可以把在电脑里存了一年的原稿贴出来了。

当一些事,无力改变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忘记。

没有忘记,是自己对这105个孩子唯一的纪念。

在当天下午2点15分洪水到达沙兰镇之前半个小时,赵国琴老太太赶到了沙兰中心小学,带走了她的孙女王萌萌和儿媳带来的另一个孙女牛新颖。

当时她大声地向一位老师发出了警告,却受到了轻视。

这是那天下午第4个未能引起任何警觉的报警讯息。

这时已有一些村民们在街上以讹传讹地互相转告「水库开口子了」,有的村民就此到镇政府前打望消息,没见到什么动静,也就没有相信。

他们没想到的是,第2天是端午节,镇政府的干部们提前放假了,只留下几个人值班,而且很少接听电话。

来自上游的和胜村和王家村的至少3个人的报警电话,因此变得毫无意义。

入夏以来,黑龙江省内发生局地暴雨并导致洪水肆虐的事例,并非只出现在当天沙兰镇的一时一地。

中央气象台的消息称,此前10天内北安、五市、孙吴和逊克山区都先后出现了局地暴雨,导致一些地方农田淹没,桥涵道路毁坏,房屋进水及牲畜溺毙。

另外,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也涝灾严重。

但这些讯息并没有让人联想到,小小的沙兰河亦需要足够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