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常用技术参数资料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技术——镜检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技术——镜检显微镜是讨论微生物必不行少的工具。
自从发明白显微镜后,人们才干观看到各种微生物的形态,从今揭开了微生物世界的神秘。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展,显微镜可利用的光源已从可见光扩展到紫外线,接着又浮现了利用非光源的电子显微镜,从而大大提高了显微镜的辨别率。
借助各种显微镜,人们不仅可以观看到真菌、细菌的形态和构造,还能清晰地观看到病毒的形态和构造。
当今微生物试验室中最常用的还是一般光学显微镜,我们要学会正确用法和保养一般光学显微镜。
一般光学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图4-3)。
图4-3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构造(虚线条代表光学系统,实线条代表机械装置) (一)低倍镜观看镜检任何标本都要养成必需先用低倍镜观看的习惯。
由于低倍镜视野较大,易于发觉目标和确定检查的位置。
1.调整光源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升高聚光器将可变光阑彻低打开,然后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普通以采集射人的自然光为宜,不宜采纳直射日光。
如遇阴天或晚上,可用一般日光台灯照明。
当用显微镜灯(钨丝灯泡)照明时,因其亮度较强,而且放射光谱中有较多刺激眼睛的红光,故应按照标本染色状况选用绿色、黄绿或蓝绿色滤光器或一面磨砂的滤光片,以削弱光的强度,同时,又可汲取掉红光,使视野光芒严厉,并可庇护眼睛。
旋转反光镜,使光芒投射到反光镜中心,并调整聚光器或调整光圈大小,使视野得到匀称的照明。
2.调整聚光器和物镜数值孔径相全都取下目镜,挺直向镜筒内观看,先将可变光阑缩到最小,再渐渐打开,使聚光器的孔径与视野的直径一样大,然后再放回目镜,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使入射光所绽开的角度与镜口角度相符合。
否则因光圈开的太大而超过物镜的数值孔径时会产生光斑,如光圈收得太小,则降低辨别率,从而影响了物像的清楚度,由于各物镜的数值孔径不同,所以每转换一次物镜都要举行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观看往往只按照视野的亮度和标本明暗对照度来调整光圈大小,而不考虑聚光器与物镜数值孔径的协作,只要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这种调整法也是可取的。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及个人防护

手臂防护2 对手套要求
• 1.手套应按所从事操作的性质符合舒适、灵活、握牢、耐 磨、耐扎和耐撕的要求,并应对所涉及的危险提供足够的 防护。
• 2.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手套选择、使用前及使用后的配 戴及摘 除等培训。
• 3.一次性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 4.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
要点3 手套的使用
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用过 的工作服应先消毒,然后统一洗涤。 •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 戴手套。
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
• 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 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 镜)。
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
• 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采 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
• 只有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的文件纸张才能带出实 验室
(四)实验室工作区的管理原则
•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若发生具有潜在
危害性的材料溢出应立即清除污染。 • 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在废弃或清洁再利用
在生物安全柜上工作
开始
•关掉紫外灯,前窗开至适当高度,打开安全柜的 灯和风扇. •检查出风口是否有障碍物,等待5min。 •.
在生物安全柜上工作
准备工作 •在开始工作前应考虑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和 所需设备,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尽量减少房间内的走动,保证正常气流。
在生物安全柜上工作
操作
•安全柜只放本次实验所需的物品。 •出风口不要有障碍物。 •大物体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 •把前窗降至适当高度。
• 当发生少量溢洒时,应用吸收纸巾立即处理,并立即用浸 满消毒液的毛巾或纱布对生物安全柜及其内部的所以物品 进行擦洗。工作面消毒后应更换手套,不论是摘下手套还 是更换手套都要洗手。
初中生物(综合)实验室技术规格参数

17
架
滴水棒,方便使用。(每台 2 个 32 孔)
套
4
8
厚,具有 防火、 抗强酸 强碱, 耐高温 等特点 。台面 板的理 化功 能
检测应达到如下要求:1、甲醛释放量必须达到国家环保 E1 级标
准;2、化学 特性试 剂检测 无明显 变化: 硝酸(65%) ,硫酸(98%) 、
磷酸(85%)、乙酸 (99% )等,(投 授 权书及 台面板 国家级 权威部 门出具 的检测 报告) 。● 台
3
6
特点。●结构 :下 部木制 对开门 ,内 设活隔 板;上部玻 璃推拉 门,
内部分多 层活动 隔板, 整体结 构科学 合理、 造型美 观。● 脚垫 :
优质橡胶材料,高度 20mm,有效防止桌身受潮。
●型号规格:1000×500×2000 mm●柜身:主体采用 18mm 厚进口
灰三聚氰胺贴面板,承重板均为 25mm 厚进口灰三聚氰胺贴面板,
JY/T0374-2004《教学实验室设备 电源系统》标准。交流电源。。
生物实验室常用技术参数资料

实验室常用技术参数资料一、核酸及蛋白质常用数据1.核苷三磷酸的物理常数2.常用核酸的长度与分子量3.常用核酸蛋白换算数据(1)重量换算1μg=10-6g1pg=10-12g1ng=10-9g 1fg=10-15g(2)分光光度换算:1A260双链DNA=50μg/ml1A260单链DNA=30μg/ml1A260单链RNA=40μg/ml(3)DNA摩尔换算:1μg 100bp DNA=1.52pmol=3.03pmol末端1μg pBR322 DNA=0.36pmol1pmol 1000bp DNA=0.66μg1pmol p BR322=2.8μg1kb双链DNA(钠盐)=6.6×105道尔顿1kb单链DNA(钠盐)=3.3×105道尔顿1kb单链RNA(钠盐)=3.4×105道尔顿(4)蛋白摩尔换算:100pmol分子量100,000蛋白质=10μg100pmol分子量50,000蛋白质=5μg100pmol分子量10,000蛋白质=1μg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26.7道尔顿(5)蛋白质/DNA换算:1kb DNA=333 个氨基酸编码容量=3.7×104MW蛋白质10,000MW蛋白质=270bp DNA30,000MW蛋白质=810bp DNA50,000MW蛋白质=1.35kb100,000MW蛋白质=2.7kb DNA4.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5.常用DNA分子量标准参照物续上表二、常用缓冲液1.分子克隆常用缓冲液2.磷酸缓冲液(1)25℃下0.1mol/L磷酸钾缓冲液的配制※(2)25℃下0.1mol/L磷酸钠缓冲液的配制※※:用蒸馏水将混合的两种1mol/L贮存液稀释至1000ml,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计算其pH值:pH=pK’+1g([质子受体]/[质子供体])在此,pK’=6.86(25℃)。
3.电泳缓冲液测序凝胶加样缓冲液98%去离子甲酰胺10mol/L EDTA(pH8.0)0.025%二甲苯青FF0.025%溴酚蓝甲酰胺:许多批号的试剂级甲酰胺,其纯度符合使用要求,无须再进行处理。
初中生物教学仪器技术参数

9.00
12
03008
试管架
1.6孔的中心排列成一直线,为单列式; 2.孔径φ依次排列在2mm~42mm之间,两孔边距≥5mm;3.孔中心与座板凹坑对齐,凹坑直径≥10mm;4. 脱脂、干燥处理过的木材制成。5.外形尺寸不小于250mm×60mm×85mm.
个
6.00
13
10006
软尺
1.软尺装在硬塑料制成的盒中,尺带的端头有拉环,盒上有一收拦装置;3.测量范围在0-1500mm之间;4.软尺最小分度值为1cm,分度值之间有相应的数字,刻度线均匀、清晰。
6.灭菌器的受压部件应能承受25N/cm2 水压,5分钟后,不得有渗漏现象和永久变形。
7.灭菌器在额定工作压力下,各部分不得有渗漏现象。
个
580.00
8
02082
恒温水浴锅
1.工作室容积:2L 。
2.加热功率:500W 。
3.温控范围:室温~100℃ 。
4.温控精度:±1℃ 。
5.升温速度:1℃/min。
3.灭菌器工作压力为14N/cm2。
4.安全阀在灭菌器内压力为14~16.5N/cm2时,应能自动启闭,启闭之差应不超过1.5N/cm2 ,开启后压力应不再继续上升。
5.压力表。表径φ60mm,精度为2.5级。压力限值为25N/cm2 。压力表面应附加饱和蒸汽压7.0~14.2N/cm2 压力下的相对温度,刻度范围为115~126℃,最小分度值为1℃,在14.2N/cm2和126℃处应标有红线。
7.离心管管架由厚为不小于1mm的冷板制成。
8.产品应能稳定在10~40mm厚的支持物上,各转动处配合松紧适度,蜗轮与蜗杆啮合良好,摇动手柄仪器各部分转动灵活且无显著回响。
生物医药实验室设计技术规范参数

生物医药实验室设计技术规范参数区域划分实验室名称房间数主要用途建筑面积m2净化级别压差消毒设施1无菌制品培养20十万级>+5Pa 紫外1非无菌药品培养30-5Pa 紫外食品1用于食品、保健品中微生物培养25-5Pa 紫外化妆品1用于化妆品微生物培养15-5Pa 紫外1药品及生物制品细菌接种及培养10-10Pa 紫外1药品及生物制品真菌接种及培养15-10Pa 紫外1保化食品细菌接种及培养10-10Pa 紫外1保化食品真菌接种及培养15-10Pa 紫外污染物处理区1阳性污染物的存放及处理20P2级-10Pa 紫外菌株保藏区1样品、环境微生物及标准菌株的保藏/培养(保化食品)15P2级-10Pa 紫外紫外+10Pa 紫外紫外紫外紫外紫外紫外紫外十万级/A2级安全柜>+10Pa >+10Pa >+10Pa >+10Pa >+10Pa >+10Pa >+10Pa 万级万级万级万级万级万级万级万级用于保健食品微生物检测细胞培养,检测、AMES 试验40(包括缓冲和更衣)40(包括缓冲和更衣)40(包括缓冲和更衣)40(包括缓冲和更衣)40(包括缓冲和更衣)40(包括缓冲和更衣)40(包括缓冲和更衣)50(包括缓冲和更衣)11用于(药品)无菌检测用于(生物制品)无菌检测用于抗菌素类样品微生物检测用于非抗菌素样品微生物检测用于化妆品微生物检测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111111药品生物安全区洁净室培养室接种室药品检验化妆品食品检验药理菌株保藏区1样品、环境微生物及标准菌株的保藏/培养(药品及生物制品)15P2级-10Pa 紫外用于药品/化妆品检测培养基的制备用于食品/保健品检测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室1用于培养基及无菌用品的干热湿热灭菌40无无无洗涤室1用于实验器材、备品的清洗及存放40无无无常规实验室1用于无菌隔离系统的安装与存放50无无紫外理化实验室1用于色谱仪、光谱仪等设备的装配50无无无分子生物学1准备区(分子生物学试剂存放)15十万级>+5Pa 紫外实验室1 制备区(DNA 样本提取)15十万级>+5Pa 紫外1扩增区(DNA 扩增)15十万级-5Pa 紫外1分析区(电泳、成像)15十万级-5Pa 紫外主任办公室1日常办公、数据处理25无无无员工办公室1日常办公、数据处理60无无无更衣室1换装、准备30无无无1药品的存放,预处理20无无无1食品的存放,预处理25无无无储藏室1培养基储藏,试剂试药30无无无卫生间2男卫,女卫20无无无陈文云139********无无无无无无202011配套区准备室样品室办公区b2类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不能有效利用安用气说明:如不安装煤气、天然气管微生物实验室设计需求设计要求:单流向,生物安全区相对于大气的最小压力-30Pa,与室外方向上相邻相通房间温度18-27℃,相对湿度30-70%,噪声≤60dB(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操作治病生物因子的传播途径可分为a类和b 类b类是指经空气传播生物因子的实验室.b1类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温湿度照度LX 上水下水用气需求通风、排风电话传递方式配套设施18~26℃45~65%18~26℃45~65%18~26℃45~65%18~26℃45~65%18~26℃45~65%18~26℃45~65%18~26℃45~65%18~2 6℃单向45~65%公用缓冲、更衣室温>400与无菌检测室公用一个走廊为无菌检测室配套室温>400与微生物限度检测室公用一个走廊为微生物限度检测配套室温>400夹于保健品、食品检测室之间室温>400与化妆品检测室公用一个传递窗18~26℃>500需求18~26℃>500需求18~26℃>500需求18~26℃>500需求室温无有封闭式隔离橱,灭菌设备室温>400缓冲间、洁净走廊、培养室、准备室、灭菌室前室(三十万级)缓冲间有喷淋装置缓冲间、洁净走廊、培养室、准备室、灭菌室缓冲间、洁净走廊、培养室、准备室、灭菌室缓冲间、洁净走廊、培养室、准备室、灭菌室缓冲间、洁净走廊、培养室、准备室、灭菌室缓冲间、洁净走廊、培养室、准备室、灭菌室缓冲间、洁净走廊、培养室、准备室、灭菌室物品双向传递,人流物流分离公用一条走廊,和缓冲区内线内线内线物品双向传递,人流物流分离物品双向传递,人流物流分离物品双向传递,人流物流分离物品双向传递,人流物流分离物品双向传递,人流物流分离物品双向传递,人流物流分离内线内线内线内线内线内线排水新风补充10%~20%,换气次数>20次/h 生物安全柜内100%外排,房间新风补充在20%~30%>400>400>400共用走廊或缓冲间设立洗手盆,地漏,及紧急喷淋装置,水源为常水>400>400>400>400>400室温>400>400>400>400>400无>400水源为常水排水无>400水源为常水和纯化水排水室温>400水源为常水排水无18~26℃>400水源为常水和纯化水排水无18~26℃>40018~26℃>40018~26℃>40018~26℃>400室温>400内线/外线弱电室温>400内线/外线弱电无无弱电室温无弱电10℃以下无弱电18~26℃无弱电无无上下水,弱电上下水、弱电上下水,照明,强电、弱电上下水,照明,强电、弱电上下水,照明,强电、弱电廊,和缓冲区公用一条走廊公用一条走廊单向传递,共用缓冲公用一条走廊内线水源为常水和纯化水采水点可设于共用区排水排水内100%外排,房间新风补充在20%~30%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新风补充10%~20%,换气次数>10次/h 洗手盆,地漏,及紧急喷淋装置,水源为常水水源为常水和纯化水无无利用安全隔离装置进行操作的实验室;然气管线,可以液化气形式解决流向,传递途径最短通房间的最小压差-10Pa,最小换气12次次数60dB(A),平均照度300(LX)类和b类,a类是指非经空气传播`生物因子的实验室;室是指可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进行操作的实验室;电力备注最好独立净化最好独立净化最好独立净化可与微生物限度合并220V,2 KW 独立220V,2 KW 净化220V,2 KW 220V,2 KW 220V,8KW 220V,8KW 220V,6KW可与微生物限度合并独立净化220V,6KW 220V,6KW 220V,6KW 220V,6KW 220V,6KW 220V,6KW 220V,6KW 220V,6KW 220V,6KW 220V,8KW局域网220V/380V,30KW220V,5KW220V/380V,10KW220V,10KW局域网220V,3KW独立220V,3KW净化220V,3KW 220V,3KW局域网220V,4KW 220V,8KW 220V,2KW 220V,2KW 220V,10KW 220V,3KW 220V,2kw 局域网、外网220V,4KW 220V,4KW。
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技术参数表

④系统开放,兼容其他成熟的磁珠法提取试剂盒,可自定义提取程序。
⑤一天可以处理≥4500个样品的核酸抽提,取决于实验流程的不同。自动化提取流程的时间与样品的纯度和质量相对应。使用者可根据应用的不同来选择所需的应用程序和时间。
⑥配套的DNA提取试剂盒需要适应几百种不同植物的物种DNA提取流程,针对不同的植物特性有专门的流程,还可以根据不同物种组织来选择针对性的洗涤程序以便更有效去除杂质;针对不同植物物种提供最优化的核酸提取条件。
⑦基于磁珠DNA吸附法,不需要空干磁珠以及等待酒精挥发。两步洗涤中有一步的抑制物;同时可以免去有机溶剂或者离散剂的污染和对下游应用的影响。
②电子揉混仪技术参数
揉混转速88±2rpm;环境温度:0℃ - +35℃;电源:220-240V,50Hz;和面峰值范围:0-10cm;和面时间:0-10Min;样品用量:10 g±0.01g。
2、系统配置
①电子型粉质仪主机1台;
②电子揉混仪1台;
③附件:配备电子型粉质仪50克、300克的揉面钵各1个,配置高性能电脑一体机1台。
3
多功能荧光分析系统
1
套
1、技术参数
① PSⅠ的最大氧化还原能力(P700+的吸收)的测量。
②延迟荧光参数。
③暗适应参数:Fo,Fm,Fv,Fv/Fm,Fv/Fo等。
④光适应参数:Fs,Fo',Fm',Fv'/ Fm',ΦPSⅡ(△F/ Fm'),qI,qE,qT,qP,qNP,NPQ,ETR等。
⑤准确记录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I-D-P),快速光曲线(RLC),荧光启动曲线等。
生物分子类实验室常用实验技术原理汇总

一、GST pull-down实验基本原理:将靶蛋白-GST融合蛋白亲和固化在谷胱甘肽亲和树脂上,作为与目的蛋白亲和的支撑物,充当一种“诱饵蛋白”,目的蛋白溶液过柱,可从中捕获与之相互作用的“捕获蛋白”(目的蛋白),洗脱结合物后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从而证实两种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或筛选相应的目的蛋白,“诱饵蛋白”和“捕获蛋白”均可通过细胞裂解物、纯化的蛋白、表达系统以及体外转录翻译系统等方法获得。
此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注:GST即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二、足印法(Footprinting)足印法(Footprinting)是一种用来测定DNA-蛋白质专一性结合的方法,用于检测目的DNA 序列与特定蛋白质的结合,也可展示蛋白质因子同特定DNA片段之间的结合。
其原理为:DNA 和蛋白质结合后,DNA与蛋白的结合区域不能被DNase(脱氧核糖核酸酶)分解,在对目的DNA序列进行检测时便出现了一段无DNA序列的空白区(即蛋白质结合区),从而了解与蛋白质结合部位的核苷酸数目及其核苷酸序列。
三、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是研究体内蛋白质与DNA 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利用该技术不仅可以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的动态作用,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以及转录因子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的原理是:在生理状态下把细胞内的DNA与蛋白质交联在一起,通过超声或酶处理将染色质切为小片段后,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反应,将与目的蛋白相结合的DNA片段沉淀下来。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一般包括细胞固定,染色质断裂,染色质免疫沉淀,交联反应的逆转,DNA的纯化及鉴定。
四、基因芯片(又称 DNA 芯片、生物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常用技术参数资料一、核酸及蛋白质常用数据1.核苷三磷酸的物理常数2.常用核酸的长度与分子量3.常用核酸蛋白换算数据(1)重量换算1μg=10-6g1pg=10-12g1ng=10-9g 1fg=10-15g(2)分光光度换算:1A260双链DNA=50μg/ml1A260单链DNA=30μg/ml1A260单链RNA=40μg/ml(3)DNA摩尔换算:1μg 100bp DNA=1.52pmol=3.03pmol末端1μg pBR322 DNA=0.36pmol1pmol 1000bp DNA=0.66μg1pmol p BR322=2.8μg1kb双链DNA(钠盐)=6.6×105道尔顿1kb单链DNA(钠盐)=3.3×105道尔顿1kb单链RNA(钠盐)=3.4×105道尔顿(4)蛋白摩尔换算:100pmol分子量100,000蛋白质=10μg100pmol分子量50,000蛋白质=5μg100pmol分子量10,000蛋白质=1μg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26.7道尔顿(5)蛋白质/DNA换算:1kb DNA=333 个氨基酸编码容量=3.7×104MW蛋白质10,000MW蛋白质=270bp DNA30,000MW蛋白质=810bp DNA50,000MW蛋白质=1.35kb100,000MW蛋白质=2.7kb DNA4.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5.常用DNA分子量标准参照物续上表二、常用缓冲液1.分子克隆常用缓冲液2.磷酸缓冲液(1)25℃下0.1mol/L磷酸钾缓冲液的配制※(2)25℃下0.1mol/L磷酸钠缓冲液的配制※※:用蒸馏水将混合的两种1mol/L贮存液稀释至1000ml,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计算其pH值:pH=pK’+1g([质子受体]/[质子供体])在此,pK’=6.86(25℃)。
3.电泳缓冲液测序凝胶加样缓冲液98%去离子甲酰胺10mol/L EDTA(pH8.0)0.025%二甲苯青FF0.025%溴酚蓝甲酰胺:许多批号的试剂级甲酰胺,其纯度符合使用要求,无须再进行处理。
不过,一旦略呈黄色,则应用在磁力搅拌器上将甲酰胺与Dowex XG8混合床树脂共同搅拌1小时进行去离子处理,并用Whatman 1号滤纸过滤2次,去离子甲酰胺分装成小份,充氮存于-70℃。
常用的电泳缓冲液说明:①TBE溶液长时间存放后会形成沉淀物,为避免这一问题,可在室温下用玻璃瓶保存5×溶液,出现沉淀后则予以废弃。
以片都以1×TBE作为使用液(即1:5稀释浓贮液)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但0.5×的使用液已具备足够的缓冲容量。
目前几乎所有的琼脂糖胶电泳都以1:10稀释的贮存液作为使用液。
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槽的缓冲液槽较小,故通过缓冲液的电流量通常较大,需要使用1×TBE以提供足够的缓冲容量。
②碱性电泳缓冲液应现用现配。
③Tris-甘氨酸缓冲液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SDS凝胶加样缓冲液:100mmol/L Tris·HCl(6.8)200mmol/L二硫苏糖醇(DTT)4%SDS(电泳级)0.2%溴酚蓝20%甘油不含DTT的2×SDS凝胶加样缓冲液可保存于室温,应在临用前取1mol/L贮存液现加于上述缓冲液中。
4.凝胶加样缓冲液使用以上凝胶加样缓冲液的目的有三:增大样品密度;以确保DNA均匀进入样品孔内;使样品呈现颜色,从而使加样操作更为便利,含有在电块中能以可预知速率向阳极泳动的染料。
溴酚蓝在琼脂糖中移动的速率约为二甲苯青FF的2.2倍,而与琼脂糖浓度无关。
以0.5×TBF作电泳液时,溴酚蓝在琼脂糖中的泳动速率约与长300bp的双链线状DNA相同,而二甲苯青FF的泳动则与长4kb的双链线状DNA相同。
在琼脂糖浓度为0.5%~1.4%的范围内,这些对应关系受凝胶浓度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
选用哪一种加样染料纯属个人喜恶。
但是,对于碱性凝胶应当使用溴甲酚绿作为示踪染料,因为在碱性pH条件下其显色较溴酚更蓝为鲜明。
5.各种pH值的Tris缓冲液的配制某一特定pH值的0.05mol/L Tris缓冲液的配制:将50ml 0.1mol/L Tris碱溶液与上表所示相应体积(单位:ml)的0.1ml/L HCl混合,加水将体积调至100ml(2)温度对50mmol/L Tris·HCl液pH值的影响(6)常用缓冲液的pKa值a:三羟甲基氨基甲烷;b:N-2-羟乙基哌嗪-N’-2-乙磷酸;c:3-(N-吗啉代)丙磺酸;d:N,N’-双(2-乙磺酸)哌嗪;e:2-(N-吗啉代)乙磺酸。
7.温度对常用缓冲液pH的影响三、常用酶的配制1.溶菌酶用水配制成50mg/ml的溶菌酶溶液,分装成小份并保存于-20℃。
每一小份一经使用后便予丢弃。
2.蛋白水解酶类a:链霉蛋白酶是从链球菌(Streptomyces griseus)中分离到的一种丝氨酸酶和酸性蛋白酶的混合物。
b:自消化可消除DNA酶和RNA酶的污染,经自消化的链酶蛋白酶的配制方法如下:把该酶的粉末溶解于10mmol./l Tris·HCl(pH7.5)、10mmol/l NaCl中,配成20mg/ml浓度,于37℃温育1h。
经消化的链霉蛋白酶分装成小份放在密封试管中,保存-20℃。
c:蛋白酶K是一种枯草蛋白酶类的高活性蛋白酶,从林伯氏白色念球菌(Tritirachium album Limber)中纯化得到。
该酶有两个Ca2+结合位点,它们离酶的活性中心有一定距离,与催化机理并无直接关系。
然而,如果从该酶中除去Ca2+,由于出现远程的结构变化,催化活性将丧失80%左右,但其剩余活性通常已足以降解在一般情况下污染酸制品的蛋白质。
所以,蛋白酶K消化过程中通常加入EDTA(以抑制依赖于Mg2+的核酸酶的作用)。
但是,如果要消化对蛋白酶K具有较强耐性的蛋白,如角蛋白一类,则可能需要使用含有1mmol/l Ca2+而不含EDTA的缓冲液。
在消化完毕后、纯化核酸前要加入EGT(pH8.0)至终浓度为2mmol/L,以鳌合Ca2+。
3.无DNA酶的RNA酶将胰RNA酶(RNA酶A)溶于10mmol/l Tris·HCl(pH7.5)、15mmol/l NaCl中,配成10mg/ml的浓度,于100℃加热15min,缓慢冷却至室温,分装成小份保存于-20℃。
四、常用抗生素溶液a:以水为溶剂的抗生素贮存液通过0.22μm滤器过滤除菌。
以乙醇为溶剂的抗生素溶液无须除菌处理。
所有抗生素溶液均应放于不透光的容器保存。
b:镁离子是四环素的拮抗剂,四环素抗性菌的筛选应使用不含镁盐的培养基(如LB 培养基)。
五、常用贮存液的配制1.30%丙烯酰胺溶液【配制方法】将29g丙烯酰胺和1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的水中。
加热至37℃溶解之,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
用Nalgene滤器(0.45μm孔径)过滤除菌,查证该溶液的pH值应不大于7.0,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室温。
【注意】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累积性。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具。
可认为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它还可能会含有少量未聚合材料。
一些价格较低的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通常含有一些金属离子,在丙烯酰胺贮存液中加入大约0.2体积的单床混合树脂(MB-1Mallinckrodt),搅拌过夜,然后用Whatman 1号滤纸过滤以纯化之。
在贮存期间,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会缓慢转化成丙烯酰和双丙烯酸。
2.40%丙烯酰胺【配制方法】把380g丙烯酰胺(DNA测序级)和20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0ml 的蒸馏水中。
继续按上述配制30%丙烯酰胺溶液的方法处理,但加热溶解后应以蒸馏水补足至终体积为1L。
【注意】见上述配制30%丙烯酰胺的说明,40%丙烯酰胺溶液用于DNA序列测定。
3.放线菌素D溶液【配制方法】把20mg放线菌素D溶解于4ml 100%乙醇中,1:10稀释贮存液,用100%乙醇作空白对照读取OD440值。
放线菌素D(分子量为1255)纯品在水溶液中的摩尔消化系数为21,900,故而1mg/ml的放线菌素D溶液在440nm处的吸光值为0.182,放线菌素D的贮存液应放在包有箔片的试管中,保存于-20℃。
【注意】放线菌素D是致畸剂和致癌剂,配制该溶液时必须戴手套并在通风橱内操作,而不能在开放在实验桌面上进行,谨防吸入药粉或让其接触到眼睛或皮肤。
药厂提供的作治疗用途的放线菌素D制品常含有糖或盐等添加剂。
只要通过测量贮存液在440nm波长处的光吸收确定放线菌素D的浓度,这类制品便可用于抑制自身引导作用。
4.0.1mol/L腺苷三磷酸(ATP)溶液【配制方法】在0.8ml水中溶解60mg ATP,用0.1mol/L NaOH调至pH值至7.0,用蒸馏水定容1ml,分装成小份保存于-70℃5.10mol/L乙酸酰溶液【配制方法】把770g乙酸酰溶解于800ml水中,加水定容至1L后过滤除菌。
6.10%过硫酸铵溶液【配制方法】把1g过硫酸铵溶解于终量为10ml的水溶液中,该溶液可在4℃保存数周。
7.BCIP溶液【配制方法】把0.5g的5-溴-4-氯-3-吲哚磷酸二钠盐(BCIP)溶解于10ml 100%的二甲基甲酰胺中,保存于4℃8.2×BES缓冲盐溶液【配制方法】用总体积90ml的蒸馏水溶解1.07g盐溶液BES[N,N-双(2-羟乙基)-2-氨基乙磺酸]、1.6g NaCl和0.027g Na2HPO4,室温下用HCl调节该溶液的pH值至6.96、然后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00ml,用0.22μm滤器过滤除菌,分装成小份,保存于-20℃。
9.1mol/L CaCl2溶液【配制方法】在200ml蒸馏水中溶解54g CaCl2·6H2O,用0.22μm滤器过滤除菌,分装成10ml小份贮存于-20℃。
【注意】制备感受态细胞时,取出一小份解冻并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用Nalgene滤器(0.45μm 孔径)过滤除菌,然后骤冷至0℃。
10.2.5mol/L CaCl2溶液【配制方法】在20ml蒸馏水中溶解13.5g CaCl2·6H2O,用0.22μm滤器过滤除菌,分装成1ml小份贮存于-20℃。
11.1mol/L二硫苏糖醇(DTT)溶液【配制方法】用20ml 0.01mol/L乙酸钠溶液(pH5.2)溶解3.09g DTT,过滤除菌后分装成1ml小份贮存于-20℃。
【注意】DTT或含有DTT的溶液不能进行高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