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公地的悲剧

合集下载

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的终结者:广场舞大妈——两城环境卫生改进的建议人不臆想无少年,今日我臆想的题目是城中村环境、城乡结合部环境(简称两城环境)与城市社区的环境卫生差异原因。

看着挺好的出发点,为什么是臆想的那?现在给出解释,两城环境卫生不一定糟糕,城市社区的环境不一定美观,简单说它们之间的差异极有可能是我自身的杜撰。

要论两城环境和社区环境的差异原因,除了经济条件差、外来人口居多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差异就是是否有广场,广场上是否有经常活动的大妈。

要解释为什么大妈也会成为影响因素之一,更准确说是广场舞大妈,没了它们,广场极有可能成为垃圾的堆放场所。

为了进一步解释,这里选用公地悲剧进行辅助。

1、什么是公地悲剧;2、两城环境与城市社区环境差异存在的原因;3、糟糕的两城环境卫生可以类比为公地悲剧的原因;4、两城环境卫生的终结者——广场舞大妈的原因。

一、公地悲剧据百度百科释义:公地悲剧,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

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

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

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

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公地悲剧的解决原因有二:其一,公地变私地,即产权私有化,也是最受推崇的公地解决办法。

产权私有化有利有弊,利处是它确实可以杜绝公地悲剧的发生,局限是该产权可以私有化和私有化对拥有人有静利润,另外还会造成财富向一端聚集;其二,加强管理,即通过规则的制定确定谁有优先使用权,在不阳光的情况下,该办法极易发生寻租行为。

不过这里有一个疑问,公地一定要悲剧吗?自然不是,比如沙漠、风等资源,储量太大、用途有限,让他们悲剧很难;又比如,假如某块公地属于一个20至30户人家的村子,互相熟识,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时候有人过度使用的话,道德制裁马上到——失去名誉,遭到村民排挤,整天有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公地悲剧也很难发生。

公地的悲剧

公地的悲剧
厄尔尼诺,拉尼娜,自然灾害,传染病,人类的体质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人类如何延续,后代如何生活
环境问题引发的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争夺资源 反对跨境污染和污染转移
由环境恶化引起的"非传统安全" 由环境恶化引起的"非传统安全"
大气变暖使一些小岛国家面临消失 自然环境的恶劣造成的"环境难民" 自然环境的恶劣造成的"环境难民"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
在不损害那些满足后代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的前提下的发展 当代人与后代人都有同等的发展机会 (时:前人与后人) 他人与自己有同等的发展机会(空:自 己与他人) 自然界和人类有同等的发展机会(人与 自然)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全球问题 可持续发展" 的解决
可持续发展与人口问题
公共物品的特点
共享性或非排他性:它可以被团体的所有 成员所分享;即使加入了新成员,其他成 员的消费量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如灯塔, 国家的安全政策,有线电视,空气污染; "被迫搭车":团体成员被迫消费这一公 被迫搭车" 共物品,不管他是否喜欢,如他无法选择 受空气污染或得传染病;
地球就是人类的公地
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就是人类的公地 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就是人类的公地 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都有用完的时候; 由于各国都拥有主权,并且国家之间缺乏信任,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会追求本国的利益而忽视对公 地的保护; 资源的利用和破坏将超过再生能力,地球生态体 系将会崩溃; 如果人类的公地——地球因遭到破坏而毁灭,地 如果人类的公地——地球因遭到破坏而毁灭,地 球上所有的国家都将与之同归于尽; 国家追求本国利益的行为从长远来看将损害国家 的长远利益; 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

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原因
• 美国学者认为,公地悲剧发生的根源在于:“当个 人按自己的方式处置公共资源时,真正的公地悲剧 才会发生。“公地悲剧”的更准确的提法是:无节 制的、开放式的、资源利用的灾难。就拿环境污染 来说,由于治污需要成本,私人必定千方百计企图 把企业成本外部化。这就是赫尔曼·E.戴利所称的 “看不见的脚”。“看不见的脚”导致私人的自利 不自觉地把公共利益踢成碎片。所以,我们必须清 楚——“公地悲剧”源于公产的私人利用方式。
• 19日,央视有关记者回应南京冠生园的公开信,指出记者 与南京冠生园并无私仇,其对南京冠生园的报道是客观公 正的。此举再次引起媒体和消费者对“旧馅事件”的关注。 9月20日,上海冠生园提出要告南京冠生园。数据显示, 2001年全国月饼销量下降20%。2002年3月,南京冠生园 食品有限公司申正式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负债1600多万。事发半年后,具有80多年历史的南京冠生 园品牌就此毁于一旦。
–他可以从买掉这头牲畜中获得利益,+1 –他会因为增加牲畜而导致过度放牧,-1 –由于过度放牧的后果由所有牧民承担,而买掉 牲畜的利益由他一人获得,所以他选择增加放 牧的牲畜的数量;
• 所有的人都象这位牧民一样追求利益的最大 化,结果是牧场因过度放牧而枯竭,所有的 人都因此而受损。最终造成了公地悲剧。
• 但是书中没有提到:“圈地运动”的阵痛过后,英 国人惊奇的发现,草场变好了,英国人作为整体的 收益提高了。由于土地产权的确立,土地由公地变 为私人领地的同时,拥有者对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 为了长远利益,土地所有者会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 同时,土地兼并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演化为大 规模流水线生产,劳动效率大为提高。英国正是从 “圈地运动”开始,逐渐发展为日不落帝国。

资源环境经济学课件第二章

资源环境经济学课件第二章
n 如:国防
资源环境经济学课件第二章
公共产品的分类
表2-2 物品的分类
类型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竞争性
①纯公共产品, 如路灯 ②共有资源,如海洋中的鱼
排他性
③自然垄断(俱乐部产 ④私人产品, 如食物 品),如有线电视
•纯公共产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 •准公共产品:具有局部非竞争性和局部的非排他性
部门最优产量:Q1 社会最优产量:Q Q1>Q
资源环境经济学课件第二章
•价

•SS 社会供给
P
•PS 部门供给 •P
•P1
•SD 社会需求
•O
•Q
•Q1
•生产量 Q
•图2-2 外部不经济性对部门资源配置的影响
资源环境经济学课件第二章
n 外部经济性与资源配置
l 外部经济性对单个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
单个企业外部经济性的存在,导致该企业产出太 少,资源投入不足。而社会其他企业产出过多, 资源配置状况不是最优,出现低效率现象。( 图 2-3)
资源环境经济学课件第 二章
2020/12/18
资源环境经济学课件第二章
第1节 外部性
1.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 2.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3.外部性的内部化
资源环境经济学课件第二章
1.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
n 外部性的概念
l 外部性(Externality),又称外部效应 ,源 于英国经济学家Marshall 提出来的“外部经济” 的概念。
资源环境经济学课件第二章
l 产品的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
n 排他技性技术的引入,可以改变产品的性质。 如: 灯塔是公共产品, 但如果灯塔收到信号后才能发光, 就变成了私人产品。

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作者:周业安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年第41期水资源引发的纠纷随处可见,一个通行的逻辑是,由于水资源类似公共池塘资源,所以很难通过私了的方式来解决,唯一合理的方式就是国有化。

国家拥有水资源几乎是众多国家和地区通行的做法。

这一逻辑的理论基础来自学者哈丁著名的“公地的悲剧”一文。

理解哈丁的思想很简单。

记得小时候我们村前面有一条河,河面不宽,但挺深,当时还没有什么工业,河水没有被污染,能够清澈见底。

河中很多鱼儿自由自在的游着,每次下河游泳,看着鱼儿眼馋,想抓上一两条,基本上不可能。

不过还是非常开心,和鱼儿玩耍,这大概是我迄今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一。

但这些记忆也不全是美好的。

看到成群结队的鱼儿,大人们总是有办法捞。

有的人用网,有的人用电瓶去电,还有的人干脆弄来炸药炸。

后两者的杀伤力都非常之巨大,无论采取电的办法还是采取炸的办法,都是大小鱼通吃。

这些人走过的河流,基本上让那一带的鱼绝迹。

结果可想而知。

当村子附近的鱼被捞光后,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人就开始溯流而上,沿着河流一节节的去消灭鱼类,乃至于后来河中已很少见到大鱼,只有很小的一些在孤独地游着。

写到这,我得强调一点,即使没有后来的工业污染,我们村前的那条小河也很少见到鱼了。

这是为什么呢?当然那个时候根本不懂,只知道这些捕鱼的人可恨。

后来读了哈丁的文章,才明白我们那条小河陷入了公地的悲剧。

由于河流是国家的,河流中的小鱼自然就属于国家的,国家没有精力照顾这些小鱼,这些小鱼事实上也就成了无家可归一族。

大家所有等于无人所有,河流及其小鱼就成了公共池塘资源。

大家可以随意捕捞,而根本无需考虑水和鱼类的可再生问题。

结果,经济学可以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过度开发资源,直至资源趋于耗竭。

事实上,我现在回家,已经看不到清澈见底的小河,更看不到河中畅游的小鱼。

放眼望去,不过是碧绿的水草和青苔,以及阵阵恶臭。

哈丁想证明,公共池塘资源会因为人们的自由开采而耗竭,所以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比如政府。

公地的悲剧

公地的悲剧

公地的悲剧【编者按】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Hardin(1968)在Science上发表《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公地悲剧》,该论文是环境科学研究文献中的一块基石。

“公地悲剧”已经成为环境科学研究中一个最为引人注目和最具有说服力的学术思想例证,“公地悲剧”理论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公共资源管理工作中,甚至用到非公共资源领域,如教育、医药及信息网络领域。

2003年,为了进一步强调公共资源管理问题及Hardin的《公地的悲剧》一文的重要性,美国Science杂志发表特刊来纪念《公地的悲剧》一文发表35周年,并且高度评价了该篇论文在科学文献方面的突出贡献。

公地管理的最终办法:彼此制约、相互妥协。

-----------------------------------------附:原作中译全文公地的悲剧Garrett HardinScience,1968中译:自学书院(2008年5月)译文以《香港共享创意》署名─非商业─相同方式共享3.0 香港授权条款发表。

J.B. Wiesner和H.F. York在一篇关于核子战争前景的发人深省文章结尾时说:「武器竞赛的双方都是…面对持续增强的军事力量和持续减弱的国家安全。

深思之下,我们的专业意见认为这困局没有技术性的解决办法。

如果大国只是在科学和科技这方面找寻解决办法,结果只会令情况恶化。

」希望各位不要集中注意文章的主题(核武世界的国家安全),而是要留意作者的结论,即是问题没有技术性的解决办法。

专业和半通俗科学期刊的评论,差不多都隐喻评论的问题是有技术性的解决办法。

技术性解决办法可以定义为只要改变自然科学的技术,无需或只是稍为改变人的道德价值或概念。

我们现在一般都欢迎有技术性解决办法(以前并非如此)。

因为以前的预言往往失准,要有莫大勇气才会断言没有预期的技术性解决办法。

Wiesner和York表现出勇气,在科学期刊发表文章,坚持问题不能在自然科学找到解决办法。

悲剧 第二部 第三幕之斯巴达梅纳劳斯的宫前

悲剧 第二部 第三幕之斯巴达梅纳劳斯的宫前

悲剧第二部第三幕之斯巴达梅纳劳斯的宫前海伦与特洛耶被俘女子之群登场。

潘达莉丝领导诸女合唱。

〔海伦〕海伦,我,受尽了赞扬和毁谤,刚从海滨登岸来到这方,我还感到水背高拱,风涛簸荡,化险为夷多亏得海神的恩光,谢东风帮助我一帆力量,从佛利基平原回到海湾故乡。

梅纳劳斯王正在那儿下边,同最骁勇的战士一起庆祝凯旋。

可是巍峨的宫阙,你应当欢迎我回转,你是我父王丁大洛斯当年从巴拉斯山回来靠着斜坡兴建。

在这儿我同克莉特牟是姐妹芝兰,还同加斯妥和玻鲁克斯一起长大游玩,在斯巴达所有建筑中独数你辉煌璀璨。

我向你们两扇铁门致敬!当年曾洞然开敞欢迎来宾。

从千万人中选出我的夫君,梅纳劳斯对着我笑脸相迎。

现在再给我这夫人敞开铁门,我理应忠实地完成国王的紧急命令!让我进去吧!万般烦恼纠缠至今,都一齐抛在脑后而不闻不问。

自从我当年坦然跨出这道门槛,遵照神圣义务去朝谒基特蕾神殿,哪料到遭受佛利基强盗的暗算。

从此后发生了许多事端,神话变成了童话,远近流传,节外生枝,听来实在不堪。

〔合唱队〕哦,高贵的夫人,莫把极高的荣誉视作等闲!最大的幸福已为你所独占:你那美丽的芳名已倾国倾城。

英雄的本色正是先声夺人,尽管昂首阔步而唯我独尊;那怕是世界上最倔强的男子,在绝色佳人面前立即俯首听命。

〔海伦〕得啦!我和夫主同船而回,现在他打发我先进城来;我猜不透他用心何在。

是把我作为妻子还是作为王后看待?或是作为王侯的惨痛的牺牲,以补偿希腊人长期忍受的厄运?我被征服了,但不知道是否被擒,不朽之神怎样决定我的名声和命运,却叫我这美人儿捉摸不定,瞧那些站在门边的可疑的侍从们,他们在一旁都露出忧郁而恫胁的表情。

夫主在空船上对我已不大理睬,没说过一句知心话儿使我开怀。

他坐在对面好像在盘算把我谋害。

当我们抵达欧罗达斯河的深湾,前行的船头还未曾靠岸,他发言有如奉了神命一般:“我的战士将依次下船,在滩上排队候我去点验。

你还是继续航行,沿着圣欧罗达斯河的丰饶河岸,然后在润一湿的芳草地上纵马向前,最后达到一片美丽的平原,那便是拉克德蒙的阡陌良田,四周围罗列着巍巍群山。

公地悲剧 雪冰 刘娇

公地悲剧  雪冰 刘娇

反公地悲剧
• 密执根大学一位叫黑勒的年轻教授专门研 究了这个问题,于1998年在《哈佛法学评 论》上发表文章,提出了“反公地悲剧” 的概念。
是什么
• 黑勒的反公地有相反的产权特性。反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也有许多拥 有者,但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权阻止 其他人使用资源,而没有人拥有有效 的使用权。“反公地”的产权特性是 给资源的使用设置障碍,导致资源的 闲置和使用不足
目录
1.概念
2.表现形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应对措施
3.成因
背景
1968年,美国学者哈定在《科学》杂志上发 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他假设了 一个情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 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 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 ,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 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 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当每一 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 -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 牧民破产。
概念
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 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 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 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如 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等。
表现形式
1.有形资产的流失:草场退化,稀有物种灭绝 等 2.无形资产的流失:冠生园事件造成企业品牌 受损
小区停车难
公地悲剧
比较为难
对比分析
• 在20世纪90年代初,莫斯科街道上出现过这 样一种怪现象。一方面,街道两边的店铺大量空 置;另一方面,街道两边涌现出许多金属做成的 箱型销售摊。为什么在莫斯科寒冬里街道两边叫 卖的商贩不到温暖的店铺里面去?为什么街边的 拥有者要放弃可观的租金收入?黑勒认为原因是 莫斯科的店铺有很多的拥有者,而且他们每一个 人都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最终没有人能够使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私有化 有关说法: 私有化的方法:对牧地进行分割,使牧羊人在一块比较小的地块上与自然展开博
弈,而不是与另一个牧羊人。 问题很多:
给牧羊人带来的问题 其他共同资源可能难以分割 (界定私人产权的困难) 界定私人产权的困难
技术上不可行 经济上不合算 意识形态上不允许
凋敝的价值,文化历史遗产,······ “公共产权”下
合作
不合作
合作 (10,10) (-1,11)
牧羊人A
不合作(11,-1) (0,0)
(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悖论
若n=1,则p=MP
若n→∞,则p=AP →利润为零
(三)集体行动的逻辑
“除非一个群体中人数相当少,或者除非存在着强制或其他某种特别的手段,
促使个人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行动,否则,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将不会为
的公共品,基本特点:非排他性+竞争性
公地悲剧的普遍意义
会出现滥用或过度使用的“悲剧”
也许可称“共同使用”的悲剧
其他例子:
公共渔场之竭泽而渔;
酸雨问题;地下水开采;油田开采;
广播频率;同步卫星轨道;
公共苹果树上的苹果(从未长熟过)
公费医疗制度;
二、公地悲剧的经济学解释
(一)囚犯困境之牧羊人博弈
牧羊人B
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一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第二章 市场失灵及其理拓展
第三节 “公地的悲剧”及其对策
一、什么是“公地的悲剧”
二、公地悲剧的经济学解释
三、解决公地悲剧的对策
一、什么是“公地的悲剧”?
Tragedy of the Commons
G.Hardin(1968)最早给出这一提法
Commons一般指村边共同使用的牧地、草地,这里所指含义更广,是一种不纯粹
实现他们共同的或群体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如果所有的参与人都选择搭便
车,就不会产生集体利益。”
(四 )合作的交易成本
若需要谈判才可达成合作,则须付出交易成本,且参与者人数越多,则交易成本
越大,达成合作解就越难。
谈判须付出的交易费用包括:
信息传递费用
监督费用 对策费用 (五)产权界定失当 产权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确定人们在 相互关系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如何进行补偿的原则。 经济学研究权利的买卖而非商品的买卖。 “完备的”产权“包括一组权利 应该在不减弱的意义上理解产权: —完全明确规定的; —专有的; —可转让的; —可实施的; 结论:与私人产权相比,公共产权对资源利用提供的激励要少很多。 三、解决公地悲剧的对策 政府控制与管理 私有化 自我组织管理 (一)政府控制与管理 修改的牧羊人博弈
对前两种方法的批评: —都认为自己主张的方案是唯一的选择 —都未给出“制度细节”
(三)自我组织与管理 自我组织与管理的实例 土耳其阿兰亚Alanya近海渔场的使用 日本历史上的例子 自我组织与管理易遭到破坏 长期存续的制度的设计原则 清晰界定边界 使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 集体选择的安排 监督 分级制裁 冲突解决机制 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 制度的生成和变迁 对于“制度绩效”的“共有信念” 诱致性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 参见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于《财
牧羊人A
牧羊人B
合作
不合作
合作 (10,10) (-1,9)
不合作(9,-1) (-2,-2)
上述最优结果建立在信息准确、监督能力强、制裁可靠有效,以及行政费用为零 等假定基础上。
若无准确可靠的信息,中央政府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包括主观确定资源负载 的能力,罚金太高或太低,对合作的牧羊人施加了惩罚,或对不合作的牧羊人没 有施加惩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