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

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荀子曰:“(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
”韩非子曰:“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
”两者都强调()A. 人臣要效忠君主B. 人臣对君主可以抗命C. 君主要以礼待臣D. 人臣对君主要绝对服从2.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该赋中咏颂的古代农具是()3. 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
“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
这反映出宋代()A. 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B. 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C. 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D. 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4. 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而规范的美。
宋明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当时()A.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 理学已渗入日常生活C.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 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5. 清代俞森《荒政丛书》卷五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B. 农业是财政经济的主要来源C.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D.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交织6. 民国成立之前,没有离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甚至到20世纪上半期,很多妇女参加革命是因为家庭原因。
如《红色娘子军》里的女战士不完全是被南霸天逼出来的,她们出走往往是受不了丈夫、公婆的压迫。
材料反映的史实表明()A. 封建礼教的影响深远B. 辛亥革命使女性摆脱对家庭的依附C. 影视剧固化大众认知D.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7. 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
【市级联考】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日本成为“世界文明强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亚洲各国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文明开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倡导“文明开化”的必要性。
25.伟大人物在关键时刻能够引领时代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可以说,从一九五七年开始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
A.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
B.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
C.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
D.保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
14.“国民议会成员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它的成员成功地维护了自己应该有的权力,尽管俾斯麦起初没想要给他们这些权力。”这表明当时德国
A.议员享有独立立法权
B.首相掌控着国家权力
C.议会成为贵族保护伞
D.政体带有代议制特点
B.推动了抗战进人相持阶段
C.取得了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D.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11.虽然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但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有大批“和平中立主义”和接近“和平中立主义”的国家,它们有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这次会议
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绝密★启用前
【市级联考】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2019届高三
2019届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第25题,共5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2019.1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西周时期一件青铜器,其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铭文虽然简略,但日期(甲子日)、时间(早晨)等都与典籍记载完全一致,证明了典籍记载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确为信史。
这说明A. 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B. 解释历史需要不断更换视角C. 确认历史事实需要多重证据D. 考证史料需图片文献相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青铜器属于原始历史遗迹,是第一手史料,典籍记载属于二手史料,二者相互印证历史的真实性,C正确;历史研究通过多重史料验证可以还原历史真相,A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研究历史要变换历史的视角,B错误;考证史料需要验证历史的真伪性,并不是图片文献相结合,D错误。
【点睛】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历史的史料根据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和出土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和报刊杂志等);口述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和话本等);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图片、记录片和影视资料)。
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
2019届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第25题,共5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2019.1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西周时期一件青铜器,其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铭文虽然简略,但日期(甲子日)、时间(早晨)等都与典籍记载完全一致,证明了典籍记载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确为信史。
这说明A. 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B. 解释历史需要不断更换视角C. 确认历史事实需要多重证据D. 考证史料需图片文献相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青铜器属于原始历史遗迹,是第一手史料,典籍记载属于二手史料,二者相互印证历史的真实性,C正确;历史研究通过多重史料验证可以还原历史真相,A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研究历史要变换历史的视角,B错误;考证史料需要验证历史的真伪性,并不是图片文献相结合,D错误。
【点睛】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历史的史料根据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和出土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和报刊杂志等);口述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和话本等);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图片、记录片和影视资料)。
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2019.1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西周时期一件青铜器,其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铭文虽然简略,但日期(甲子日)、时间(早晨)等都与典籍记载完全一致,证明了典籍记载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确为信史。
这说明A.官场政治腐败B.通俗文艺繁荣C.商品经济发展D.思想控制加强A.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B.解释历史需要不断更换视角C.确认历史事实需要多重证据D.考证史料需图片文献相结合2.《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意思是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他责骂或责打你,作儿子的都应该在脸上挂着愉悦的神色,否则,就会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
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乃“人之大行”,可谓大孝。
这说明苟子的主张A.丰富了民本的内涵B.发展了孝道的思想C.强调了仁爱的意义D.突出了德治的主张3.有学者特别推崇古代中国“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其特征是“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
这样的体制实质上A.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矛盾C.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独尊D.导致了国家机构的分裂4.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因为A.造纸术的发明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C.指南针的应用D.活字印刷术的问世5.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佣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亩。
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由此可知,当时新城地区A.对外贸易迅速发展B.商业市镇空前繁荣C.农业生产逐渐衰落D.小农经济受到冲击6.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
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国史中会经常碰到“近代化”一词。
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A.②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⑤参考答案:B2. 以下是《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材料可以说明A.国民党军队全力承担太原会战的作战任务 B.日军占据战略优势C.八路军在两个战场都曾作出重大贡献 D.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积极合作参考答案:D3. 下列各项中,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事件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B.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C.在上海召开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D.开发开放浦东,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参考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经济特区的建立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开始,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尚有一段距离,故A项错误;世贸组织是世界多边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贸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放,中国全面融入世界,故B项正确;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经济组织,故C项错误;上海浦东的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属于制度性的开放,没有体现全面融入世界,故D项错误。
4. “□□舰舰长萨师俊在长江上游□□与日机互击阵亡。
今日党政军长官均到其家吊唁。
”1938年11月1日,《申报》刊发题为《华军舰长萨师俊阵亡》的短讯,出于战时保密的考量,对军舰及与日军交战地作了模糊处理。
由此推断,该军舰当时应是参与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广州会战参考答案:考点:C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时间“1938年11月1日”和地点“长江上游”。
2019届江苏省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2019届江苏省高三历史一模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
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日益见长。
杂家《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
这种思想局面主要折射出A.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 B.儒家独尊地位萌芽C.政治统一趋势日益明显 D.传统文化体系确立2记载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 《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 (东汉)王充《论衡》C.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3.武则天时的官员张衡在街上买食蒸饼,被视为行为不轨,受到御史弹劾。
安史之乱后,“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买蒸胡饼之处,热气腾上,使人买之,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且谓同列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这事一时成为佳话。
两者的区别,反映了A.坊市界限被彻底打破 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朝廷商业政策的变化 D.战乱加剧了吏治败坏4.元代的行省设置犬牙相错: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
该设置A.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B.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5.有学者认为:“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
”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6.下面是近代上海部分年份进出口贸易总值统计图(单位:万关两)。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上海取代了广州的贸易中心地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 D.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不断加深7.“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24.右图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D.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腹里25.“宋朝的土地问题是中国各个朝代中较为突出的,一方面宋太祖想通过良田美宅补偿那些退了休的开国将士,另一方面宋朝延续唐朝按照土地(而不是人口)收税,土地兼并不会减少政府的收入反而降低了收税的难度,而且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促使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卷入商品市场。
”材料反映了()A.宋朝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经济等因素造成的B.宋代中央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兼并严重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D.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26. 在清朝的《世宗实录》记载: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英明的帝王之一雍正帝多次批示,凡是地方旱涝灾害都是人事造成的,或者朝廷政务上有过失,或者总督巡抚大人们渎职,或者太守知县不称职,又或者一个地区之中人心奸诈虚伪,风俗不够厚道。
这些情况足以冒犯天和,而招致灾殃。
这一记载:()A.沿袭商周以来的敬天法祖习惯B.体现古代对天、地的敬畏C.为了减少灾害的发生次数D.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27、中国古代钱币上的各类刻铸文字,不少是历代帝王和书法家技艺的荟萃,这些各体兼备、风格文字展示着中华民族悠久而独特的书法艺术。
以下钱币文字属于楷体的是()31.对下列图片包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当年我国经济滑坡 B. 该票使用于“大跃进”时期C.反映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D.反映了我国当时是计划经济32.《关于评价梭伦改革的三个问题》一文指出:梭伦是雅典奴隶制经济方兴未艾时代的政治家,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不是平均地权、消灭贫富之间的差别:而是要求消除或者克服那些不适应奴隶制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试卷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试卷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西周统治疆域比较广阔B. 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C. 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D. 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2.如图为中国古代丝织业分布变迁示意图。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秦汉丝织业中心主要分布丝路沿线B. 唐宋时期丝织业中心遍布黄河流域C. 元至清时丝织业中心均在长江流域D. 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影响丝织业分布3.《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由此可见孔子A. 借助政治权威强化伦理秩序B. 依赖人性建立家国社会秩序C. 形成了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D. 主张推己诸人实现社会和谐4.《晋书•卫瓘传》载:“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
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
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
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据此可知A. 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B. 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C. 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D. 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
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
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 农耕经济的领先B. 自然经济的解体C. 资本主义的萌芽D. 重农抑商的风气6.潘旭澜在《太平杂说》中说:(洪秀全)造反之初就砸孔子牌位,将中国文化一律称之为“妖”。
占领南京后,毁夫子庙。
烧寺院古迹,废除私塾院,严禁古书流传。
下诏“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
”洪秀全此举A. 体现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B. 表明其主张“全盘西化”C. 目的是传播资产阶级文化D. 结果实现区域的思想统一7.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
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
”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A.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B. 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C. 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D. 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8.“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
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
”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A. 主张维新变法B. 坚持“中体西用”C. 提倡民主科学D. 宣传马克思主义9.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指出:“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
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白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
故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
”该宣言的发表A. 说明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B. 表明孙中山认清民主革命的任务C.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10. 下表反映了民国21年-2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占的比重。
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 《中美友好通商互助条约》签订,美国对华出口贸易总体呈攀升趋势B. 英国逐步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对华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日趋下降C. 国内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不断高涨,日本对华出口贸易占比逐渐下降D. 德国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增长颇快11.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代表人物。
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
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盟国拖人与美国的战争。
”新中国在此次会议上A. 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 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C.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D. 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12.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改革计划体制有了更明确的思路,要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一决定A.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党内共识B.突破了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的观念C.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3.罗马打开了地中海世界的大门后,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涉及异邦人的民商事法律纠纷经常发生。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审理异邦人之间、异邦人与罗马公民之间的诉讼案。
此后的罗马共和国A. 异邦人的贸易纠纷受万民法调解B. 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区别不复存在C. 居民在罗马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D. 异邦人普遍享有了罗马的公民权14.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
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
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A. 抨击否定君主政体B. 为新教作舆论宣传C. 借古讽今促进启蒙D. 推动中西文化交流15.下列近代世界经济史图示紧扣研究性学习主题。
据此推断,该研究主题应是A.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B. 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C. 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D. 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17.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
”文中的“他”A.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揭示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D.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18.1917年2月,彼得格勒爆发了民众骚乱、工人罢工和反战游行,沙皇下令解散国家杜马(议会),但杜马领导人拒绝执行这一命令。
沙皇尼古拉发现他不再能够强迫杜马服从自己,于是3月15日让位给他的兄弟米哈伊尔,而米哈伊尔又于第二天放弃了王位。
材料表明当时俄国A. 沙皇与杜马代表不同阶级利益B. 国家政权再次走向了更迭C.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D. 由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美国里根总统在1981年颁布行政命令,以“收益高于成本”原则审核现行管制企业的规章,撤销和放宽了60多项管制条例。
此后,联邦政府将原先负责的食品券和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等40多项补助项目交给州和地方政府承担,减轻社会保障责任。
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A. 减少国家干预,减轻政府负担B. 放松经济管制,恢复白由放任C. 放弃社保责任,缩减福利规模D. 扩大政府职能,转移福利开支20.“完全拋弃了自然主义的态度,动摇了西方绘画中以模仿为职能的根基,将绘画引向一个更新奇、更加渗透着强烈情感的主观世界,为 20 世纪西方现代诸美术流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下列作品中属于文中所述美术流派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向日葵》D《格尔尼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和欧洲文艺复兴同属早期启蒙文化,有着相似的历史使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欧洲文艺复兴的使命之一是摆脱宗教教义的束缚,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烦琐和空疏,把人们的视线由虚渺的“天界”拉向真实的“人间”……从这一意义上说,由“虚”走向“实”,是欧洲文艺复兴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动向。
无独有偶,在中国的明清之际,也兴起了清算明代学术的空疏。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材料三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品,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
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14~17世纪),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批判对象与文艺复兴有何不同?(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明清之际思想家针对“空疏的学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卅“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的理由。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未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试从影响角度加以说明。
22.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时间大事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息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
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昙免曹、章、陆。
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这动史》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
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
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这动》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