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临床寄生虫检验)

合集下载

弓形虫实验报告

弓形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弓形虫是一种能够侵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寄生虫,由于其寄生特性,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体。

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弓形虫可以作为一种治疗工具,通过其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能力,将治疗性蛋白质递送到神经元,从而为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旨在探讨改造后的弓形虫在神经元递送治疗性蛋白质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开发新型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弓形虫:选用实验室保存的弓形虫株,进行培养和繁殖。

(2)治疗性蛋白质:选择已知可治疗人类神经疾病的蛋白质,如MeCP2。

(3)实验动物:选取健康成年小鼠作为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1)改造弓形虫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治疗性蛋白质基因插入弓形虫的基因组中,使其在弓形虫繁殖过程中表达出治疗性蛋白质。

(2)感染实验动物将改造后的弓形虫感染小鼠,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繁殖情况。

(3)检测治疗性蛋白质的递送效果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弓形虫感染小鼠大脑神经元中治疗性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以评估其递送效果。

三、实验结果1. 改造后的弓形虫在感染小鼠体内成功繁殖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行为和病理切片,发现感染改造后的弓形虫的小鼠在感染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异常,且弓形虫在小鼠体内成功繁殖。

2. 治疗性蛋白质在神经元中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感染改造后的弓形虫的小鼠大脑神经元中,治疗性蛋白质表达明显,表明改造后的弓形虫已成功将治疗性蛋白质递送到神经元。

3. 治疗性蛋白质对神经元的影响通过检测神经元活性、神经元形态等指标,发现感染改造后的弓形虫的小鼠神经元活性提高,形态正常,表明治疗性蛋白质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四、实验结论本研究通过改造弓形虫,使其能够将治疗性蛋白质递送到神经元,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实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弓形虫在神经元递送治疗性蛋白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有望为开发新型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判断弓形虫最简单方法

判断弓形虫最简单方法

判断弓形虫最简单方法弓形虫是一种寄生虫,它可以引起弓形虫病,这是一种由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弓形虫病可以通过食用被感染的肉类或接触被感染的动物粪便而传播。

因此,及时判断弓形虫是否存在至关重要。

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弓形虫呢?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帮助你判断弓形虫的存在。

首先,观察动物是否感染弓形虫是一种简单的方法。

弓形虫可以通过动物的排泄物传播,因此,观察动物的粪便是否有异常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发现动物的粪便异常,比如出现了血丝或者异常颜色,那么就有可能是动物感染了弓形虫。

另外,观察动物是否有异常行为,比如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也是判断动物是否感染弓形虫的重要依据。

其次,检查食物是否受到弓形虫的污染也是一种简单的方法。

弓形虫可以通过食物传播给人类,因此,检查食物是否受到弓形虫的污染是很重要的。

你可以通过观察食物的新鲜程度、是否有异常气味以及是否有异常颜色来判断食物是否受到弓形虫的污染。

另外,你还可以通过烹饪食物的方式来杀死潜在的弓形虫,比如彻底煮熟肉类食品,避免生吃生肉等。

最后,定期进行动物和人类的弓形虫检测也是一种简单的方法。

定期进行弓形虫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患有弓形虫病的动物和人类,从而减少弓形虫病的传播。

你可以选择到当地的动物医院或者医疗机构进行弓形虫检测,以确保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综上所述,观察动物是否感染弓形虫、检查食物是否受到弓形虫的污染以及定期进行弓形虫检测是判断弓形虫最简单的方法。

通过这些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弓形虫病的传播,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判断弓形虫的存在,预防弓形虫病的发生。

寄生虫:弓形虫

寄生虫:弓形虫

宿主细胞破裂 裂殖体(含大 裂殖子 量裂殖子)
经数代裂体增殖
裂殖子
雌、雄配子体
卵囊
合子
雌、雄配子
随粪排出
2. 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
卵囊、包囊、假包囊 被人及哺乳类动物吞食 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肠腔逸出) 侵入肠壁经血、淋巴 速殖子
免疫低下, 急性感染
全身各组织 有核细胞
免疫正常, 慢性感染
缓殖子
眼型:视网膜脉络膜炎。
多脏器损害型:侵犯各种器官、组织。
诊断
1.病原学检查: ①涂片染色法:取急性期患者体液、血液 离心后取沉淀物或活组织穿刺物涂片,姬 氏染色,镜检滋养体。 ②动物接种分离法或细胞培养法:目前常 用,镜检滋养体。
2. 血清学试验: 辅助诊断 ①染色试验(dye test,DT) ②IHA、IFA、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 (IEST) 3. 分子生物学技术: DNA探针、PCR
2.包囊
包囊 包囊(慢性病人) 假包囊(急性病人)
包囊:圆形/椭圆形,直径5 ~ 100 m,外有一层弹性囊壁, 内含数个~数百个滋养体(缓殖
子)缓殖子比速殖子小,核稍
偏后,但形态与速殖子相似。
假包囊:寄生在细胞内 的虫体(速殖子)以内 二芽殖法增殖,一般可 增至数个或数十个,这 个被宿主细胞膜包绕的 虫体集合称假包囊。
流行环节
动物(尤其是猫和猫科动物) (1)传染源 人:输血、胎盘
(2)传播途径 先天性:胎盘
后天性
未熟的含各发育期弓形虫的肉、 经口 蛋、奶。 卵囊:猫粪污染水、食物。 经血:输血、器官移植
经皮肤、黏膜: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胎儿、婴幼儿 老年人、肿瘤患者、艾滋病人、免疫力
防治

临床寄生虫检验实验指导

临床寄生虫检验实验指导

第二节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可以说作为一门科学或作为一种技能, 是临床医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 也是其获得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

临床诊断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无论病情是多么简单或者复杂, 完整的病史采集和详细的体检(查体)都是临床上作出正确诊断的第一步, 是构建临床诊断的要素。

(一)询问(采集)病史询问(采集)病史作为诊断疾病的第一步, 在临床上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将其问诊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从而得到所需要的临床病史。

主诉是患者感觉最明显、最不舒服的症状或体征;询问(采集)病史主要是围绕主诉进行, 通常注意询问五项内容: ①起病情况及病因与诱因;②主要症状和特点;③伴随症状;④诊治经过;⑤一般情况。

对于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的诊断, 除了注意询问上述五个方面问题外, 临床医师还应重注意询问与疾病有关的内容, 如患者居住地、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感染过程等方面相关病史材料, 并对这些材料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 最后得出初步的临床诊断。

我国地域辽阔, 不同地区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表现有着明显的地方性, 季节性和自然疫源性。

我国肝吸虫感染(病)主要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居民最为严重, 在这一地区当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肝大、上腹饱胀和腹泻等症状时, 应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的病史, 可以考虑患者有感染肝吸虫的可能;我国血吸虫病曾流行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4个省、市和直辖市, 在这些地区如果有患者出现畏寒、发热、多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脓血便, 同时, 伴有淋巴结、肝、脾肿大和肝区压痛等体征时, 应注意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有明显的疫水接触病史, 并依据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考虑其感染有血吸虫病的可能;孕妇如与猫有密切的接触病史应警惕感染弓形虫病的可能。

近年来, 我国的寄生虫病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食源性、性源性及机会致病性等各种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以及新发/再燃寄生虫病的出现与流行, 作为临床医生在对相关疾病作出临床诊断之前, 应仔细询问病史, 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出相应的临床诊断。

孕妇弓形虫感染的临床分析

孕妇弓形虫感染的临床分析
C gIM及 I A、 g g G的血清稀释度分别为 1: 、 1 5 1: 0和 1: 0 , 10 按 照试剂盒说 明进行操作与结果判定 ,样 品孔 O D值 / 阴性孔 O D 值 I21 > . 者判定为阳性 , 否则为 阴性 。 1 统计学处理 . 3 采用 S S 20统计学软件 , 数资料采用 x P S1. 计 检验进行统
测孕妇血 中弓形虫循环抗原 ( A )免疫球蛋 白 G( G) C 、 I 及免疫球蛋 白 M(g 抗体 。结果 10例 病理妊娠孕 、 g IM) 0 产妇血清 中 T X C gT X IG及 T X I 阳性数 分 别 为 2 O — A .O —g O — 0例 (O )2 2 % 、3例 (3 、0例 (0 o而 10例正 常 孕妇 血 清 中 2 %) 1 1% 0
阳性 ;O — A 、 O —g 或 T X IG 阳 性 例 数 共 3 T X C gT X IM O —g 5例 ,O TX
26 接 触动 物 与 TOX—CAg TOX— g 及 TOX—IG 的 关 系 . 、 IM g
接 触 动 物 者 的感 染 率 明 显 高 于无 动 物 接触 史 者 ,尤 其 T X C g阳性率与其他两者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5 。 O—A P . ) 0
上述 10例病理性妊娠孕妇在 T X感染后 ,胎儿所受 的损 0 O 害主要表现在流产 、死胎死产 和畸形 。畸形 的主要种类有无脑 儿、 脑积水和唇裂 。
23 孕期 与 T . OX— AgT C 、 OX— g 及 T IM OX—g 感 染的 关 系 IG
1 标 本 采 集 和检 测 方 法 . 2
抽取外周静脉血 3 , mL 分离血清 , 标本保存于 2  ̄冰箱 内 将 0C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1、虱、蚤等为A.专性寄生虫B.兼性寄生虫C.偶然寄生虫D.体外寄生虫E.机会致病寄生虫2、蝇类幼虫为A.专性寄生虫B.兼性寄生虫C.偶然寄生虫D.体外寄生虫E.机会致病寄生虫3、蛔虫为A.专性寄生虫B.兼性寄生虫C.偶然寄生虫D.体外寄生虫E.机会致病寄生虫4、粪类圆线虫为A.专性寄生虫B.兼性寄生虫C.偶然寄生虫D.体外寄生虫E.机会致病寄生虫5、弓形虫为A.专性寄生虫B.兼性寄生虫C.偶然寄生虫D.体外寄生虫E.机会致病寄生虫6、蛔虫A.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B.雌虫直接在肛周产卵C.幼虫随血进入吸血节肢动物体内D.雌虫产出新生蚴,在肌肉内形成囊包7、蛲虫A.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B.雌虫直接在肛周产卵C.幼虫随血进入吸血节肢动物体内D.雌虫产出新生蚴,在肌肉内形成囊包8、旋毛虫A.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B.雌虫直接在肛周产卵C.幼虫随血进入吸血节肢动物体内D.雌虫产出新生蚴,在肌肉内形成囊包9、人体姜片虫病的感染方式是A.生食水生植物经口食入囊蚴B.虫卵经肛-手-口自身重复感染C.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经口食入猪囊尾蚴D.生食或半生食牛肉经口食入牛囊尾蚴E.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经口食入幼虫囊包10、人体囊虫病的感染方式之一是A.生食水生植物经口食入囊蚴B.虫卵经肛-手-口自身重复感染C.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经口食入猪囊尾蚴D.生食或半生食牛肉经口食入牛囊尾蚴E.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经口食入幼虫囊包11、人体猪带绦虫病感染方式是A.生食水生植物经口食入囊蚴B.虫卵经肛-手-口自身重复感染C.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经口食入猪囊尾蚴D.生食或半生食牛肉经口食入牛囊尾蚴E.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经口食入幼虫囊包12、人体牛带绦虫病的感染方式是A.生食水生植物经口食入囊蚴B.虫卵经肛-手-口自身重复感染C.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经口食入猪囊尾蚴D.生食或半生食牛肉经口食入牛囊尾蚴E.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经口食入幼虫囊包13、刚地弓形虫A.只有滋养体B.有滋养体和包囊C.虫媒传播有世代交替D.虫媒传播无世代交替E.循环传播型14、溶组织内阿米巴A.只有滋养体B.有滋养体和包囊C.虫媒传播有世代交替D.虫媒传播无世代交替E.循环传播型15、寄生虫的慢性感染A.与宿主免疫功能不全(减低)有关B.与宿主饮食不卫生有关C.与宿主营养状况有关D.与宿主对多数寄生虫不能产生完全免疫有关E.与宿主受感染寄生虫的数量有关16、寄生虫的隐性感染A.与宿主免疫功能不全(减低)有关B.与宿主饮食不卫生有关C.与宿主营养状况有关D.与宿主对多数寄生虫不能产生完全免疫有关E.与宿主受感染寄生虫的数量有关17、土源性蠕虫A.人由于接触土壤而感染的一种寄生虫B.蠕虫在发育过程中没有中间宿主,人直接从外界环境中感染的寄生虫C.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寄生虫D.蠕虫的一种直接感染方式E.蠕虫在发育过程中有中间宿主,人的感染来源于另外一种生物18、生物源性蠕虫A.人由于接触土壤而感染的一种寄生虫B.蠕虫在发育过程中没有中间宿主,人直接从外界环境中感染的寄生虫C.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寄生虫D.蠕虫的一种直接感染方式E.蠕虫在发育过程中有中间宿主,人的感染来源于另外一种生物19、共栖A.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B.一方受益,另一方无害C.双方获益D.双方受害E.双方都无利也无害20、寄生生活A.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B.一方受益,另一方无害C.双方获益D.双方受害E.双方都无利也无害21、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运动细胞器A.鞭毛B.纤毛C.伪足D.附肢E.无运动细胞器22、疟原虫的运动细胞器A.鞭毛B.纤毛C.伪足D.附肢E.无运动细胞器23、生活史各阶段均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属于A.兼性寄生虫B.专性寄生虫C.偶然寄生虫D.体外寄生虫E.体内寄生虫24、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是A.终宿主B.保虫宿主C.转续宿主D.中间宿主E.储蓄宿主25、生活史中仅有有性生殖的寄生虫是A.蛔虫B.蓝氏贾第鞭毛虫C.利什曼原虫D.阴道毛滴虫E.阿米巴原虫26、造成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A.传染源和传播媒介B.传染源和易感人群C.传播媒介和易感人群D.只有传染源E.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人群27、易感人群是指A.老年人B.婴幼儿C.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D.成年人E.具有先天性免疫力的人28、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是指A.社会性,自然性B.人源性,动物性C.季节性,地方性,自然疫源性D.隐匿性,暴发性E.群体性,广泛性29、似蚓蛔线虫的感染阶段是A.感染期蛔虫卵B.未受精蛔虫卵C.受精蛔虫卵D.脱蛋白膜蛔虫卵E.新鲜蛔虫卵30、以下线虫中产卵量最大的是A.毛首鞭形线虫B.十二指肠钩口线虫C.蠕形住肠线虫D.美洲板口线虫E.似蚓蛔线虫31、以下不属于鞭虫卵的特征是A.呈不完全对称的长椭球体B.黄褐色C.卵壳较厚D.内含一个卵细胞E.两端各有一个透明的盖塞32、以下吸虫中属于雌雄异体的是A.肺吸虫B.肝吸虫C.血吸虫D.姜片虫E.斯氏狸殖吸虫33、关于吸虫纲生物学特征的描述,以下不正确的是A.具口、腹吸盘B.除血吸虫外,大都雌雄同体C.消化道完全D.无体腔E.均为生物源性寄生虫34、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A.豆螺B.扁卷螺C.川卷螺D.钉螺E.椎实螺35、人体感染肺吸虫病的方式是A.与肺吸虫患者密切接触B.食入未充分煮熟的川卷螺C.食入未充分煮熟的蜊蛄或蟹D.虫卵污染了食物或水源E.与疫水接触,误吞食尾蚴36、以下雌雄同体之吸虫中,腹吸盘明显比口吸盘大的吸虫是A.斯氏狸殖吸虫B.肺吸虫C.肝片吸虫D.姜片吸虫E.肝吸虫37、以下因素中与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有关的是A.居民生产生活赤脚下水B.人粪便污染鱼塘,并有生食福寿螺的习惯C.人粪便污染鱼塘,喜食”鱼生粥”D.居民喜生食菱角、茭白等水生植物E.居民与塘水接触,并喜食淡水蟹类38、与牛带绦虫相比较,猪带绦虫幼虫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新生幼虫钻入中间宿主肠壁随血流至全身B.幼虫寄生于中间宿主肌肉C.幼虫寄生于中间宿主内脏组织D.囊尾蚴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猪E.囊尾蚴对人具有感染性39、以下描述带绦虫卵形态特征属于错误的是A.近似球形B.卵壳薄而脆弱易破C.卵内含1个六钩蚴D.幼虫外有较厚、带放射状的胚膜E.有一小而不明显的卵盖40、以下对牛带绦虫成虫形态描述中属于错误的是A.虫体长4~8米,有1000~2000节片组成B.头节呈方形,有4个吸盘C.成节的卵巢为左右2叶D.孕节子宫每侧分支为7~13支E.从链体脱落的孕节片肥厚,活运动性强41、寄生虫感染宿主后,刺激宿主所产生的带虫免疫A.不能清除寄生虫,对再感染也无免疫力B.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C.能将寄生虫完全清除,但对再感染无免疫力D.能将寄生虫完全清除,对再感染亦有完全的免疫力E.虽不能将虫体全部清除,但对再感染有完全的免疫力42、以下不属于丝虫感染引起的病变是A.淋巴结炎B.淋巴管炎C.血管炎D.乳糜尿E.四肢象皮肿43、蛔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是A.卵壳厚B.具有蛋白质膜C.具有受精膜D.具有壳质层E.具有蛔甙层44、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是A.钉螺或拟钉螺B.纹召螺和川卷螺C.扁卷螺和豆螺D.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和蛞蝓E.纹召螺和豆螺45、有关寄生虫感染方式,错误的描述是A.丝虫--通过吸血昆虫的吸血叮咬B.血吸虫--接触疫水C.蛔虫--误食感染期卵D.旋毛虫--生食或半生食含幼虫的动物肉类E.蛲虫--食入或吸入感染期卵46、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似蚓蛔线虫头部有”品”字形排列的唇瓣B.蠕形住肠线虫头部有比较明显的头翼C.旋毛形线虫生殖器官单管型D.钩虫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E.丝虫成虫直接产幼虫而非虫卵47、有关吸虫卵生物学不正确的描述是A.肝吸虫卵为人体内最小的蠕虫卵B.姜片虫卵为人体最大的蠕虫卵C.血吸虫卵无卵盖D.卵内容物均为毛蚴E.虫卵可以不入水直接在中间宿主能继续发育48、某人接触疫水两周后,在临床上被疑为血吸虫感染,可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A.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B.粪便沉淀法查虫卵C.毛蚴孵化法D.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E.先用免疫学诊断方法进行筛选49、在患者痰液中常可查到的寄生虫虫卵是A.卡氏肺孢子虫B.卫氏并殖吸虫C.斯氏狸殖吸虫D.血吸虫E.蛔虫50、以下有关并殖吸虫生活史错误的描述是A.虫体寄居于人体的肺及多个脏器组织B.需两个中间宿主C.第二中间宿主是溪蟹、蜊蛄D.感染阶段是尾蚴E.有多种保虫宿主51、以下不属于绦虫成虫共同特征的是A.有子宫孔B.虫体扁平C.雌雄同体D.头节有附着器官E.无消化道52、猪带绦虫对人体的危害性比牛带绦虫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吸收大量的营养B.虫体代谢产物的毒害作用C.囊尾蚴寄生所造成的损伤D.六钩蚴穿过组织时的破坏作用E.头节小钩对肠壁的损伤作用53、可经卵传递的传染性疾病是A.登革热B.黑热病C.鼠疫D.流行性斑疹伤寒E.丝虫病54、以下不属于虫媒病的是A.丝虫病B.疟疾C.疥疮D.登革热E.鼠疫55、以下对于细粒棘球绦虫病的描述中属于错误的是A.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小肠B.棘球蚴亦被称为包虫C.棘球蚴液具有很强的抗原性D.棘球蚴可寄生于人体引起组织损害E.人的感染是生食或半生食羊肉而感染。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实验指导(2011级检验专业用)昆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贾雪梅申丽洁二零一三年二月实验注意事项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它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紧密联系,属形态学范畴。

因此,实验课是我们学习本课程的重要部分,其目的就是通过实物标本的观察、实验技术操作的训练,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

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实验操作前必须明确实验指导中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按照实验指导的顺序进行实验。

二.上实验课时务必带上实验指导、教科书、图谱和绘图铅笔及绘图本,并按要求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

三.爱护显微镜、标本及各种实验器材,不慎发生损害时,应立即报告带教老师并按规定照价赔偿。

四.仔细操作,认真观察标本,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

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安静、爱护卫生、轮流作好值日,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关好门窗、水电。

2011级检验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进度表实验一疟原虫(一)(Plasmodium)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 stage)形态特征及被寄生的红细胞变化。

2.了解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红细胞内期形态特征。

3.了解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红细胞内期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一) 示教标本1. 卵形疟原虫基本形态似间日疟原虫,被卵形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略胀大,有的细胞变长,边缘成锯齿状;薛氏点较间日疟原虫的粗大,而且出现早,在环状体(ring form) 期即出现。

2. 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带状滋养体是三日疟原虫的大滋养体,被寄生的红细胞不胀大,疟原虫的细胞质呈圆形或带状,滋养体横跨红细胞,细胞质呈蓝色。

细胞核一个,呈紫红色,疟色素(malarial pigment)为深褐色的粗大颗粒,常沿胞质边缘分布。

简述弓形虫病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简述弓形虫病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简述弓形虫病的实验室检验方法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弓形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可引起人和动物的感染。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实验室检验是弓形虫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从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显微镜检查三个方面简述弓形虫病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一、血清学检验血清学检验是弓形虫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来诊断弓形虫病。

常用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补体结合试验(CFT)等。

其中,ELISA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但是,ELISA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二、分子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检验方法,其优点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快速、准确。

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体液或组织中的弓形虫DNA来诊断弓形虫病。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基因芯片技术等。

其中,PCR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但是,PCR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三、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弓形虫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快速、准确。

该方法通过检查患者体液或组织中的弓形虫形态来诊断弓形虫病。

常用的显微镜检查方法包括血液涂片检查、淋巴结活检和脑脊液检查等。

其中,血液涂片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简便、快速、准确。

但是,血液涂片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弓形虫病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显微镜检查三个方面。

不同的检验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弓形虫脑炎的影像诊断
A:CT B: MRI
五、流行
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人和多种哺乳动物都可感染,人 群感染率为25%~50%,多数属于隐性感染。 流行的原因是: 1.与养猫关系密切,卵囊的排放量大。 2.感染阶段多(如卵囊、包囊、假包囊、滋养体等) 3.对中间宿主和寄生的组织细胞(任何有核细胞)选 择性不强。 4.可在中间宿主之间、终宿主之间、终宿主与中间宿 主间相互感染。 5.包囊在中间宿主组织内成活时间长,卵囊和包囊对 外界抵抗力强。 6.感染方式多而简单。
弓形虫滋养体
弓形虫滋养体(姬氏染色)
2. 假包囊

由于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弓形虫在体 内的繁殖速度较快,形成的大量速殖子 (假包囊内的滋养体称作速殖子)聚集 于宿主的有核细胞内,将宿主的细胞核 挤向细胞膜,宿主的细胞膜看似虫体的 囊壁,故称假包囊。
3. 包囊
由于宿主的免疫功能正常,弓形虫
在体内的繁殖速度较慢。呈球形或近 球形包囊,其具有一层弹性的囊壁, 内含多个缓殖子(包囊内的滋养体称 作缓殖子)。
4. 宿主 终宿主为猫科动物;中间宿主 为包括猫科动物、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恒温动 物及少数变温动物。 5.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的配子生殖、无 性生殖的裂体生殖。其中配子生殖在猫科动 物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完成;裂体生殖在 猫科动物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或其他细胞、 其他动物(包括人)的有核细胞内完成。有 此可见弓形虫的生殖方式为世代交替。
弓形虫包囊
4. 卵囊 呈球形或近球形,具有两层光滑 透明的囊壁,成熟的卵囊含有两个孢 子囊,每个孢子囊含四个子孢子。
弓形虫卵囊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1. 在人体内寄生部位及寄生细胞 弓形虫可 寄生于人体的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寄生于所有 的有核细胞。弓形虫属于细胞内寄生虫。 2. 感染期 卵囊、滋养体、包囊及假包囊。 3. 感染方式 Ⅰ经口感染,感染期为卵囊、滋养体、包囊及假 包囊; Ⅱ经伤口感染、输血感染、胎盘感染、器官移植 感染,感染期为滋养体、包囊及假包囊内的 速殖子和缓殖子与虫株毒力、 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 虫株的毒力弱、宿主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弓形 虫在体内的繁殖速度较慢,形成包囊,宿主一般 无临床表现(隐性感染)。反之,弓形虫在体内 的繁殖速度较快,形成假包囊,并使被寄生的有 核细胞破裂,释放出滋养体及新陈代谢产物(毒 素),侵犯并损伤新的宿主细胞,使宿主出现临 床。 弓形虫为典型的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
刚地弓形虫 又称非洲弓形虫、弓形虫、弓浆虫。 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可寄生于人和多种 恒温动物及少数变温动物。猫科动物为其 终宿主及中间宿主,人和多种动物作为中 间宿主。寄生于人体可引起弓形虫病。
一、形态
生活史过程中主要阶段有:滋养体、 包囊或假包囊、配子体和卵囊(囊合)。 与致病及传病有关。 1.滋养体 存在于中间宿主的有核细胞内,是假 包囊内速殖子和包囊内缓殖子的统称;香 蕉形或新月形,一端较尖、一端较圆,一 边扁平,一边隆起;核位于虫体中央。
六、防治原则
1.治疗患者 常用药物,乙胺嘧 啶、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怀孕4~5个月 感染的孕妇应使用螺旋霉素治疗。 2.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和肉类的检疫。 3.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2.临床分类
(1)先天性弓形虫病:经胎盘感染, 严重时可致流产、早产、死胎、畸形。 (2)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多为隐性 感染,依不同的寄生部位,表现出不同 的临床症状 。
先天性弓形虫病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1)涂片染色法:取患者的体液或活组织穿刺 物涂片,经姬氏染色后找滋养体,但阳性率不高。 (2)动物接种和细胞培养法:涂片染色法检查 结果为阴性者,取剩余体液或活组织穿刺物接种 易感动物,1周后剖杀,取腹腔液镜检。或取样本 进行细胞培养,检查滋养体。 2.血清学诊断 主要方法有:染色试验、IHA、ELISA、IFA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