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大全
明朝君主列表(含南明)

洪熙
5
宣德
6
明英宗
正统
7
明代宗
景泰
8
明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 朱祁镇 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 朱见深 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达天明道纯识中正圣文神 朱祐樘 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 朱厚照 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 朱祐杬 圣恭简敬文献皇帝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 朱厚熜 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 朱载垕 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 朱翊钧 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 朱常洛 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达天闻道敦孝笃友章文襄 朱由校 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 朱由检 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天顺
9
明宪宗
成化
10
明孝宗
弘治
11
明武宗
正德
追谥
明睿宗
12
明世宗
嘉靖
13
明穆宗
隆庆
14
明神宗
万历
15
明光宗
泰昌
16
明熹宗
天启
17
明思宗
崇祯
南明君主:
代
庙号
君主谥号
姓名
年号
1 明安宗
奉天遵道诚敬英哲缵文备 朱由崧 武宣仁度孝简皇帝
弘光
明恭宗(朱由 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 朱常洵 榔追谥) 武圣敬仁毅孝皇帝
1457年-1464 明裕陵 年 1464年-1487 明茂陵 年 1487年-1505 明泰陵 年 1505年-1521 明康陵 年 朱厚熜追谥 明显陵
1521年-1566 明永陵 年 1566年-1572 明昭陵 年 1572年-1620 明定陵 年 1620年-1620 明庆陵 年 1620年-1627 明德陵 年 1627年-1644 明思陵 年
明十六帝

世数庙号年号谥法陵名享国御名即位崩年一太祖洪武高孝陵三十一年元璋四十一岁七十一岁二,太祖嫡长孙,承祖嗣惠宗建文让四年允炆不详不详三,太祖第四子,篡嗣成祖,先称太宗,嘉靖十七年改称永乐文长陵二十二年棣四十三岁六十五岁四,成祖长嗣仁宗洪熙昭献陵一年高炽四十七岁四十八岁五,仁宗长嗣宣宗宣德章景陵十年瞻基二十七岁三十七岁六,宣宗长嗣英宗正统十四年,隔景帝七年,又天顺八年睿裕陵二十二年祁镇九岁三十八年七,宣宗次子土木之变兄英宗被执之时代立,后英宗复辟代宗景泰景八年祁钰二十二岁三十岁八,英宗长嗣宪宗成化纯茂陵二十三年见深十八岁四十一岁九,宪宗长嗣孝宗弘治敬泰陵十八年祐樘十八岁三十六岁十,孝宗长嗣武宗正德毅康陵十六年厚照十五岁三十一岁十一,武宗无嗣,以宪宗孙由兴王代袭之世子入嗣与武宗同辈世宗嘉靖肃永陵四十五年厚熜十五岁六十岁十二,世宗第三子穆宗隆庆庄昭陵六年载垕三十岁三十六岁十三,穆宗第三子神宗万历显定陵四十八年。
四十八年七月崩,八月光宗即位定明年改元泰昌,而光宗九月崩,熹宗即位定明年号天启。
是万历之年止于七月,余为泰昌翊钧十岁五十八岁十四,神宗长嗣光宗泰昌贞庆陵一年不足常洛三十九岁是岁十五,光宗长嗣熹宗天启哲德陵七年由校十六岁二十三岁十六,熹宗无子,弟信王嗣思宗,弘光时定。
毅宗,弘光时又改。
威宗,隆武时定。
怀宗,清初定。
后去庙号不用,于谥上冠庄字。
崇祯烈,弘光时上。
端,清初上。
庄烈愍,清初又改。
遂称庄烈帝,或愍帝思陵十七年。
第十七年即顺治元年由检十八岁三十五岁干支自戊申至戊寅自己卯之壬午自癸未至甲辰乙巳自丙午至乙卯正统自丙辰至己巳,天顺自丁丑至甲申自庚午至丙子,以七年计自乙酉至丁未自戊申至乙丑自丙寅至辛巳自壬午至丙寅自丁卯至壬申自癸酉至庚申庚申自辛酉至丁卯自戊辰至甲申。
明朝有作为的九大帝王排行榜,勤政的崇祯皇帝仅排第九名

明朝有作为的九⼤帝王排⾏榜,勤政的崇祯皇帝仅排第九名明朝有作为的九⼤帝王排⾏榜,以个⼈喜爱和观点的排名1、明太祖朱元璋(开疆辟⼟,奠定⼤明江⼭)〔洪武〕中国⾃古以来功勋堪⽐朱元璋的不过数⼈。
这寥寥数⼈奠定了中华千秋之功业,以其功业⽽⾔,这些⼈的共同点也是劣迹斑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伟⼤。
古⼈讲天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代以将,任何有功于统⼀的领袖都堪称伟⼤。
就统⼀⽽⾔,还是有不同的,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汉族统⼀还是少数民族⼊住中原的统⼀是有区别的。
众所周知,元朝是第⼀个灭亡汉族政权的少数民族,后来⼤家都知道了,四等⼈嘛,说句压迫主体民族不过分吧?就如同抗⽇战争时的平型关战役⼀样重要,那时的汉族太需要⼀场胜利来证明,其象征意义⽐实际意义⼤的多,以此证明汉族并不差或者中国⼈可以战胜⽇本⼈。
这是⽆论付出多少都应该做的,提振⼠⽓⿎舞民族信⼼。
⽽朱元璋做到了。
也就现在提倡民族团结把蒙古划⼊中华民族了。
2、明成祖朱棣(永乐)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的⼀位帝王,他⽴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喜功,多疑好杀,⼿上沾满了鲜⾎。
总体来说是功⼤于过。
永乐初年,为清除建⽂余党,朱棣采取了⾎腥的政策,“⽠蔓抄”,“杀⼗族”都是在这⼀时期产⽣的,有个⽂⼈犯了罪,不光他的亲戚九族,⽽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连处死,这就叫杀⼗族。
当时的恐怖⽓氛可见⼀斑。
太监的势⼒在永乐朝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许多太监都参与到了政治中来,并成为了举⾜轻重的⼈物。
永乐时期的⼀个重⼤事件就是郑和下西洋。
朱棣的另⼀个壮举就是建造紫禁城,当时北⽅还不安定,随时都有战争的可能,南京距离较远,指挥不便,因此朱棣下旨建造紫禁城,准备迁都。
1416年开始修建阿北京宫殿,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朱棣在⽂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典》的编纂就⾜以证明。
《永乐⼤典》是解缙等⼈组织编修的,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
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永乐⼤典》更具价值,因为他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的改动。
明朝皇帝年号庙号年月对照表

姓名庙号谥号父亲年号开始年结束年陵墓朱元璋明太祖高朱五四洪武13681398孝陵朱允炆明惠宗让朱标建文13691402待定朱棣明成祖文朱元璋永乐14031424长陵朱高炽明仁宗昭朱棣洪熙14251425献陵朱瞻基明宣宗章朱高炽宣德14261435景陵朱祁镇明英宗睿朱瞻基正统14361449裕陵朱祁钰明代宗景朱瞻基景泰14501457景泰陵朱祁镇明英宗睿朱瞻基天顺14571464裕陵朱见深明宪宗纯朱祁镇成化14651687茂陵朱祐樘明孝宗敬朱见深成化14881505泰陵朱厚照明武宗毅朱祐樘正德15061521康陵朱厚熜明世宗肃朱佑杬嘉靖15221566永陵朱载垕明穆宗庄朱厚熜隆庆15671572昭陵朱翊钧明神宗显朱载垕万历15731620定陵朱常洛明光宗贞朱翊钧泰昌16201620庆陵朱由校明熹宗悊朱常洛天启16211627德陵朱由检明思宗愍朱常洛崇祯16281644思陵。
明朝万历、崇祯时代有哪些名将?

明朝万历、崇祯时代有哪些名将?作为一个名将,不单军事才能要出众,能打胜仗,而且品德也要优秀,在历史上最好是没什么劣迹的!所以我认为,万历时期的名将主要有李如松、麻贵、刘綎;崇祯时期的名将主要有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和曹文诏!1.李如松,辽宁人,名将李成梁的长子,是戚继光之后的明朝第一名将。
指挥并参与了宁夏之役和第一次朝鲜之役,都取得重大胜利,史称他的作战风格为“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
后与蒙古作战,亲领三千铁骑去捣对方老巢被数万大军埋伏,壮烈殉国,死因有争议。
他死前,后金的努尔哈赤躲在东北的原始森林当“野人”。
2.麻贵,山西人,也是出身将门,大同参将麻禄之子。
和李如松一样都是独当一面的名将,人称“东李西麻”。
参与了宁夏之役和第一、第二次朝鲜之役,多有斩获。
抗倭援朝之后,从大同调往辽东,当时李如松已死,他是去接替李如松的工作。
3.刘綎,江西南昌人,将门之后,晚明第一猛将。
他父亲刘显当过大将军都督,和戚继光、俞大猷一起抗过倭寇,自己本人是武状元,武力值很高。
早年抗击过缅甸入侵云南,参与第一、第二次抗倭援朝战争和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后转战青海等地作战,立下很多战功,功劳最大。
努尔哈赤在东北坐大时,万历帝把当时最能打的刘綎调往北方,因杨镐(废物兼猪队友)的胡乱指挥,刘綎进入后金的埋伏圈,全军覆没。
刘綎虽出身武状元,当时当时人更盛赞他武文双全,作战智计百出,即使是后来全军覆没,他的军队也是萨尔浒惨败中表现最好的。
4.孙承宗,河北人,明末第一战略大师。
在王化贞、熊廷弼被努尔哈赤打败后,修筑了关宁锦防线,收复失地四百余里,努尔哈赤率兵远遁。
之后提拔并重用了一大批后来的抗金名将,袁崇焕、满桂、赵率教、何可纲……皇太极进攻北京时,孙承宗再次临危受命,解除了京师警报,并成功收复失地。
后来多尔衮攻打高阳时,赋闲在家的孙承宗带领着全城军民抵抗,全族,包括他自己,一百多人遇难,单儿子孙子、侄子侄孙就战死二十一人。
明朝谥号列表

明朝谥号列表•明朝諡號列表本表列举明朝朝廷赐谥号以及获谥人物:•文正:李东阳、谢迁、倪元璐(弘光帝谥)、刘理顺(弘光帝谥)•文贞:杨士奇、徐阶、钱象坤、范景文(弘光帝谥)、缪昌期(弘光帝谥)•文成:刘基、王守仁•文忠:曹鼐(初谥文襄)、杨廷和、张孚敬、张居正、叶向高、温体仁、孙承宗(弘光帝谥)、贺逢圣(弘光帝谥)、陈子壮(永历帝谥)、吴贞毓(永历帝谥)、马世奇(弘光帝谥)、堵允锡(永历帝谥)•文端:陈以勤、高仪、王家屏、沈鲤、方从哲、刘一燝、何如宠(弘光帝谥)、王直、吴一鹏、周经、吴山、焦竑(弘光帝谥)•文定:杨溥、蒋冕、李春芳、于慎行、申时行、沈淮、徐光启、吴宽、王瓒、王道、陆树声、张邦奇、陈敬宗、何瑭、盛讷•文简:黄淮、毛纪、许瓒、吕调阳、郭朴、李逊学、刘春、毛澄、孙承恩、张璧、翁正春、黄凤翔、湛若水、董玘、许思温、仪智、马汝骥、周炳谟、刘曰宁、何孟春、马京、陶望龄、穆孔晖•文懿:吕原、翟銮、朱赓、赵志皋、刘宣、章懋、杨启元、杨守陈、储巏、诸大绶、翟景淳•文肃:刘忠、赵贞吉、朱国祯、王锡爵、文震孟(弘光帝谥)、吕大器(永历帝谥)、王㒜、吴俨、王图、何乔新、罗圮、钱习礼、谢铎、刘瑞、徐善述、岳正•文毅:商辂、张治(初谥文隐)、张四维、何宗彦、倪岳、傅圭、罗伦、黄孔昭、郭正域、赵用贤、金声(隆武帝谥)•文宪:彭时、费宏、陈于陛、宋濂、杨慎•文庄:邱濬、马自强、张位、殷士儋(初谥文通)、罗钦顺、王鸿儒、邵宝、欧阳德、汪俊、王一夔、叶盛、刘元震、吴悌、邹守益、陈仁锡(弘光帝谥)、蔡清•文敬:胡居仁•文裕:白钺、陆深、黄佐、张元祯•文节:李廷机、李标、庄昶、刘应秋、舒芬、沈懋学(弘光帝谥)、周凤翔(弘光帝谥)、胡守恒•文义:高榖•文靖:金幼孜、严讷、徐溥、刘健、贾咏、魏骥、王汝玉•文穆:胡广、刘吉、成基命、许国、林钎、傅瀚•文昭:萧维桢、江澜•文恪:朱善、王鏊、朱国祚、郑以伟、蔡国用、吴道南、耿裕、林燫、温仁和、杨廉、孙升、余继登、唐文献、杨道宾、吴讷、丁士美、周子义、宋讷、鲁铎•文恭:孙如游、沈一贯、万士和、程文德、刘铉、罗洪先、张元忭、陈献章•文襄:席书、桂萼、杨一清、方献夫、高拱、唐龙、周忱•文清:薛瑄•文修:林俊•文康:万安、梁储、李时、顾鼎臣、苗衷•文洁:邓以瓒•文敏:杨荣、余有丁、李国 、姚夔、李廷相、霍韬、董其昌、冯琦、徐缙、崔铣、邹济•文达:李贤•文通:王一宁、费采、钱溥、李奎•文介:石珤(实谥文隐)、孙慎行、公鼐、刘俨•文安:李本、刘定之、王英、周洪谟、李杰、郑赐、林瀚、刘龙•文烈:何腾蛟(永历帝谥)、汪伟(弘光帝谥)•文和:刘珝、尹直•文僖:张益、靳贵、黄珣、林廷机、黎淳、张升、顾清、倪谦、董越、陶大临、陈升•文荣:袁炜•文愍:夏言、李默•文思:彭华•武宁:徐达•武毅:顾成、金朝兴、高成、薛绶、陶瑾、王聪、戚继光、朱永•武敏:孙镗、和勇、安国•武惠:陆炳•武襄:蔡迁、沐昂、李旻、朱崇、杨洪、徐亨、朱谦、仇钺、王效、刘文、柳珣、陈圭、周尚文•武顺:邓愈•武肃:潘毅、高显、柳溥•武靖:李文忠、陈懋、陈王谟•武信:杨璟•武康:康茂才(《弇洲谥法考》作武义)•武庄:华高、胡大海•武壮:马荣、梁震、耿再成•武桓:赵德胜•武愍:廖永安、朱勇•武烈:朱能•武勇:蒋贵、毛忠•武僖:王贵、陈友、周玉、沐琮•忠文:王祎(初谥文节)、李时勉(初谥文毅)、李邦华(弘光帝谥)•忠武:常遇春、刘荣、张玉(初谥忠显)、薛禄、郭登、张庆臻(弘光帝谥)、周遇吉(弘光帝谥)•忠定:朱复、蹇义、韩文•忠烈:张辅、俞通海、徐忠、李如松、卢象升(弘光帝谥)、孙燧、郭应响、张允登、杨涟、张铨、王章(弘光帝谥)、蔡道宪•忠简:王佐、张翀、魏良弼•忠肃:王翱、邝埜、于谦(初谥肃愍)•忠毅:张德胜、张武、郑亨、陈怀、王简、周长、王骥、武兴、方政、山云、赵南星、左光斗、周朝瑞(弘光帝谥)、周宗建、李应升、刘熙祚、卫景瑗(弘光帝谥)、成德(弘光帝谥)、陆培(隆武帝谥)•忠敬:沐晟•忠敬:李贤、高攀龙、马理•忠节:吕维祺(弘光帝谥)、吴云、杨最、许逵、鹿善继、吴麟征(弘光帝谥)、魏大中、吴甘来(弘光帝谥)、高邦佐(弘光帝谥)、金铉(弘光帝谥)、许直(弘光帝谥)•忠贞:徐辉祖、孟兆祥(弘光帝谥)、万燝(弘光帝谥)•忠靖:朱荣、夏原吉•忠襄:濮英、陈圭、侯方瑛、郭资、金忠、仪铭、伍文定、蔡懋德、毛吉•忠敏:杨善、张濂、祁彪佳(隆武帝谥)•忠安:胡濙•忠僖:张 、刘安、朱希孝•忠穆:袁溶•忠介:海瑞、邹元标、施邦曜(弘光帝谥)、邹智、周顺昌•忠威:程宽•忠端:王家彦(弘光帝谥)、黄尊素(弘光帝谥)•忠瑞:宋瑛•忠壮:曹良臣、王真、李远、郭亮、薛贵、吴瑾、刘文炳(弘光帝谥)、吴允诚、冀杰、傅宗龙、朱之冯、黄䌹、郭都、赵倾蔡、张纮、宗龙、杨照•忠宣:黄福、刘大夏•忠裕:黄巩•忠果:刘文耀(弘光帝谥)•忠勇:吴忠、孟善、陈文、孙世、陈亨、殷尚质、林椿、黑春•忠愍:康铎、徐增寿、孙兴祖、程国胜、张文锦、何廷魁、汪一中、王治道、李彬、李涞、李梅、张世忠、陈邦彦(永历帝谥)、沈炼、袁化中、陈选、刘球、杨继盛•忠刚:张达•忠惠:周起元•忠悫:朱冕•忠怀:杨源•忠清:凌义渠(弘光帝谥)•懿简:张鹏•昭靖:沐英•毅愍:王文、马炳龙•毅思:刘台•毅敏:刘玉、张养蒙•毅勇:李桂•敏肃:李世达、陈寿•敏毅:蒋琬•敏靖:沐绍勋•恭简:尹旻、耿定向、韩邦奇、李钺、屠楷、高友玑、王钫、朱英、戴珊、王樵、欧阳铎、许孚远、魏校•恭襄:杨炳、陈瑄、王琼、马昂、张瓒、江东、许论、石茂华、赵炳然、刘炳•恭和:周寿•恭僖:张信、朱辅、沐朝辅、许绅、张景明、明世宗王丽妃•恭肃:赵辅、张渊、周用、胡松、熊浃、王遴、严清、林鹗、曾钧•恭惠:汪宗伊、张拯、范镛、杨信民•恭穆:余懋学•恭献:李贞•恭懿:张瀚、李棠•恭毅:王槩、温纯、章纶、邓颙•恭敏:李让、李全礼、马森、李汝华、白圭、李燧、廖庄•恭顺:卢渊、李充妃•恭愍:陈瀛、钟同、陈良谟(弘光帝谥)•恭介:陈有年、孙丕扬、毕锵、陶琰、李迁、朱鸿谟、王汝训•恭定:年富、冯从吾、潘恩、郭惟贤、袁丽妃•恭宪:孙忠(初谥靖康)•恭节:冯应京、周怡、陈纯德(弘光帝谥)、段高选•恭靖:张懋、朱希忠、姚广孝、张麒、朱希周、蔡国珍、李敏、洪远、蒋瑶、王璟、贾铨、蒋用文、黄充妃•恭端:曾同亨•恭质:王用汲•壮武:李瑾、马荣•壮勇:吴成、吴克忠、马聚、梁成、卫颖•壮毅:赵馘、何德•壮靖:高文•壮每:赵胜•壮愍:冯恩、岳懋•壮节:谭渊•庄懿:谭大初、张蓥、闵圭、周瑄、胡拱辰•庄简:张赫、朱仪、闻渊、陆光祖、乔宇、秦民悦、邹文盛、熊绣、李浩、王学夔、张悦、王复、李浩、李伟•庄靖:徐俌、蒋廷圭、陈文、魏时亮、赵璜、宋景、陈瓒、刘东星•庄节:张可大•庄敏:陈豫、崔恭、杨鼎、许诰、林聪、陶谐•庄毅:毛胜、孙玮、王竑、王纪•庄肃:张峦、胡松、娄志德•庄介:刘一儒、姜洪•庄僖:谭祐、焦栋、韩邦问、张永明、舒化•庄裕:徐问•庄襄:仇成、沐昆、刘天和、俞谏•庄敬:宋曛•庄和:张仑•庄武:徐宏基、李瑾、曹义•庄愍:寇深•贞敏:梁梦龙•贞襄:徐琦、聂豹•贞愍:巩永固(弘光帝谥)•贞肃:林俊、杨继宗•襄毅:吴祯、焦礼、李英、谭广、许进、杨博、秦纮、程信、项忠、王邦瑞、翁万达、彭泽、李化龙、王崇古、韩雍•襄简:王轼、王志•襄介:段民•襄靖:顾时、梁珤、吴应聘•襄敏:陈亨、郭庖、王越、李秉、黄镐、周奎、王以旗、潘鉴、谭纶、李遂、董方、李宾、邓廷瓒、张珩、郑洛、杨泰、王永和、刘丙、邓棨、唐泽•襄惠:屠滽、洪锺、吴文华、邹守愚、张岳•襄烈:吴良•襄宪:张佳允•襄武:汤和、于显、冯烒•襄裕:王宗沐•襄恪:顾溥•襄荣:沈清•襄懋:胡宗宪、毛伯温•襄愍:柳升、冯桢、才宽、丁铉、曾铣、熊廷弼•勇襄:周武、张•定襄:陈德•定肃:萧彦•介肃:吴岳、魏允贞•介愍:马从聘•清宪:孟秋•清简:孙需、孙鑨、樊莹•清惠:耿九畴、刘麟、吴廷举、丁宾、张玮(弘光帝谥)•清襄:陈道亨•清敏:卫承芳•清愍:孙继鲁•节愍:刘儁、陈洽、周宪、潘宗颜、李启光、丁碧、阵章明(弘光帝谥)、申侍允(弘光帝谥)•康懿:陈俊、徐贯、林庭㭿•康简:李钺、杨守随、崔文奎、胡韶•康靖:张伟、卫 、邹干•康僖:费栻、蔡震、王承裕、陆瑜、屠勋、周伦、邵锐•康惠:徐文璧、胡富、李承勋、杨志宁、宋礼、周季凤•康介:郭宗皋•康穆:王镇•康和:李充嗣•康顺:方寿祥、刘泰•康毅:王宪•康敏:白昂、赵鉴•僖敏:汤绍宗、陈镒、王锺、周季麟•僖靖:廖纪•僖武:任礼•僖顺:吴守义、纪广、蒋信•僖愍:吴克勤、沈荣•安节:袁洪愈•安简:王宗彝•惠敏:庞尚鹏•惠安:彭韶、明仁宗王丽妃•惠襄:沐春•孝勇:陈文•景成:邱广•荣壮:冉保、罗秉忠•荣靖:周能、王源、顾仕隆、夏儒、方锐、翁溥、陈政•荣毅:马亮、墨麟•荣简:盛端明、邬景和•荣康:沐斌、朱凤•荣襄:孙继宗、吴中、金濂、袁宗皋、聂贤、左韩僖•荣恭:崔元•荣愍:井源•荣和:张仑、邵喜、汪•荣僖:朱辅、徐光祚、孙杲、顾寰、钱承宗、蒋辅、钱果、周彧、李玉、陈万言、孙交、顾可学(后削)•荣怀:陈埙•荣愿:朱浚•肃敏:余子俊、王廷相、董汉儒、辛自修•简肃:邱橓、方钝、潘璜、方良永、黄珂、张敷华、屠侨、周延•简襄:陈寿•靖襄:萧绥、张伟•崇武:陈清•宣武:郭兴•桓襄:薛显•桓义:王真•刚毅:李彬•刚勇:张钦•威武:孙岩•威毅:吴复、王聪、杨信•威襄:郭英、毛锐•威靖:施聚•威勇:刘聚•端肃:马文升、赵锦、梁材、葛守礼、顾佐•端恪:何维柏•端简:刘采、郑晓、林云同、毛恺、赵参鲁、朱裳•端毅:王恕、刘玉•端敏:胡世宁、秦金•端襄:王之诰•端愍:商大节•端惠:雍泰•端洁:杨时乔•裕愍:顾大章•恪愍:吴景•烈愍:张振德•悼僖:李珍,明仁宗李丽妃参考文献[编辑]•《明会要·卷十九》参见[编辑]•谥法•明史人物列表•明朝官职表。
明朝的名臣与名将四平安南的四朝重臣张辅

明朝的名臣与名将四平安南的四朝重臣张辅张辅(1374~1449),字文弼,明朝河间王张玉的长子。
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时,他和父亲张玉跟从朱棣作战,为指挥同知。
后来张玉在东昌战死,张辅接替父亲的职位。
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
朱棣攻下京师登基后,封张辅为信安伯,禄千石。
永乐三年(1405年)进封新城侯,加禄三百石。
这年,安南黎季犛弑主夺位,自称太上皇,立儿子苍为帝。
老国王的孙子陈天平从老挝逃跑来投奔明朝,后来季犛假装要把政权还给陈天平,请陈回国即位。
于是,成祖遣都督黄中带领五千士兵护送陈天平回去。
但是季犛却设下埋伏,杀死了陈天平。
成祖闻讯大怒,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为右副将军,率兵八十万,讨伐黎季犛。
永乐四年(1406年)十月,朱能死于军中,张辅代为统帅,接着被朱棣拜为将军。
次年五月,张辅率军俘获季犛及其子苍,押送京师。
安南平定,得四十八府州,一百八十县,三百一十二万户,设交阯布政司,统治其地。
自唐朝灭亡后,交阯独立四百余年,如今重新归入明朝版图。
明代铁炮永乐六年(1407年)夏,张辅回到京师。
朱棣赐宴奉天殿,亲自为他作赋《平安南歌》,并进封英国公,岁禄三千石。
是年冬天,安南简定又起兵叛乱。
明政府命沐晟前去征讨,沐晟却大败而还。
永乐七年(1408年)春,张辅再度率师征讨,很快大败叛军,俘获简定,押送京师。
永乐八年(1409年),朱棣命留下沐晟追击叛军余部,张辅班师还朝。
但是张辅回去后,安南陈季扩再度叛乱,沐晟难以制服。
永乐九年(1410年)正月,朱棣再次派张辅与沐晟协力进讨。
永乐十二年(1413年),再次平定叛军,抓住季扩解送京师。
在安南设升、华、思、义四州,增置卫所,留军镇守。
永乐十三年春张辅回到京师,被命为交阯总兵官,前往镇守。
后来陈月湖等再度作乱,都被张辅消灭。
永乐十四年(1415年)冬,朱棣召回张辅。
明军作战时使用的陶蒺藜张辅先后四次交阯平叛,并建置郡邑,进行有效的管理。
所以交阯人最怕张辅。
中国古代文学史 明朝 名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名词解释:1、茶陵派:明代成化至弘治年间,台阁体创作逐渐趋向衰退,李东阳以台阁大臣的身份主持文坛,形成一大诗派,因为他是茶陵人,故后世称“茶陵派”。
理论主张:强调宗法杜甫。
重视诗法和声调。
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钅戈、邵宝、鲁铎。
李东阳以台阁忠臣身份在文坛有很高声望,他有着“轶宋窥唐”的主张。
2、台阁体:是指以明初(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特征:内容贫乏,题材是“颂圣德、歌太平”,多为应制、题赠、酬应。
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既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又缺乏对自我内在情感的切入,并缺乏艺术创作的热情。
3、唐宋派:与前后七子对抗的一个流派。
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
他们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文学观,标举唐宋古文,故称为唐宋派。
理论主张:复古。
他们推崇唐宋的韩柳欧曾,唐宋散文,与七子不同。
“直据胸臆,信手写出”。
4、公安派:明代万历年间兴起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以袁宏道影响最为突出。
因三袁世居湖北公安,故称“公安派”。
文学主张: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5、竟陵派:明代万历年间继公安派之后,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因为二人都是湖北竟陵人,故称竟陵派。
文学主张:他们的主张与竟陵派相比,有同有异。
6、三言二拍: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150万言。
“三言”的明代作品,都是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形式写成的专供人们阅读的新小说,通常被后人称为“拟话本”。
“二拍”: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7、临川四梦:“四梦”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
因为都写有神灵感梦的情节,故合称“临川四梦”。
又因为汤显祖在临川居所的堂名为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8、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标题]篇一:明朝人物排行1。
王守仁。
虽然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不是很大,原因是他的理论属于发扬人的个性的“知行合一致良知”。
要被统治阶级接受非常困难,嘉靖、张居正时期都对王学有过严厉打击,到了清朝则是彻彻底底的全面封杀,因此他的名气不大,知道他的人不多。
但是他的思想却是影响了包括东林党、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鲁迅等等一大批代表各时期社会进步人士典范的。
代表新革命的“五四运动”也可以说是受到了他的巨大影响,而且还将继续影响到中国今后的发展。
因此,王守仁,千古圣人,明朝无人可及。
(据说伏尔泰的启蒙思想也是源自于王守仁)。
2。
于谦。
最大功绩在于他的品行,而非守卫北京。
守卫北京是于谦能力的体现,也是于谦一生的最大亮点,但是支持他干出这番大事业正是基于他优秀的品行。
不过这位仁兄的政治斗争水平要差点,被徐有贞结结实实的干掉了,却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3。
张居正。
卓越的政治斗争水平,卓越的内阁首辅,明朝政治改革第一人,明朝重现生机的关键人物。
他本来应该超过于谦,但是打压王学,关闭书院确是他一生中众多污点中最不可饶恕的。
4。
郑和。
他的历史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堪称明朝第一,不排在这里实在说不过去。
能力、品行等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弱点,本来应该超过于谦和张居正。
不过郑和不是政界人物,没有在政治的风口浪尖磨砺过,排第4。
5。
徐阶。
以一人之力挽救明朝的危亡,使明朝在经历严嵩的黑暗统治后重现光明。
而且还开创了相权对皇权挑战的关键性先河。
6。
宋应星。
邓小平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促使明朝科技大踏步前进的关键性人物。
《天工开物》是对中国2000多年科技发展的历史性总结。
另外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波”的存在的人,在他的著作《论声》中指出:声音是靠“波”来传播的。
宋应星在物理、化学、天文、流体力学等等方面都是出类拔萃者,科技类著作不下数十部。
涉及手工业、农业、冶金、畜牧业、制造业、军事工业等等各方面领域。
不幸的是,他的伟大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现代科学研究的方向也偏离了宋应星(中国古代)的传统轨迹。
原因还是清朝对这方面的全面封杀,他的很多著作被毁尸灭迹,仅存的《天工开物》是民国初年从法国重新翻刻的,崇祯刻印本至今还在法国卢浮宫里躺着。
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发展史到清朝嘎然而止,宋应星也因此没有能够成为中国科技的奠基人。
不是这个原因的话,宋应星应该是明朝第一人(历史地位相当于牛顿)。
7。
高拱。
用了三个人《明事》里有,不多写了。
两项新政,隆庆开禁,基于嘉靖末年倭寇的基本清除,隆庆元年高拱宣布海上开禁,中国的海上贸易从此达到了新的高峰,进一步促成了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这一项功绩应该千古流传。
隆庆和议,自南宋起与蒙古长达300多年的战争状态基本宣告结束,通商成为双边主要交流手段。
另外高拱在商议蒙古和谈的过程中还历史性地采用了投票表决的方式,不管目的如何,也算是开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8,李时珍。
中医理论的《本草纲目》,现在很多中国人还在用。
他的医学成就是超过扁鹊、华佗、孙思邈等等人的,原因很简单:李时珍可以踏着他们走过路,和宋应星的科技成就一样。
当年明月在书上用了日内瓦国际从医宣言,我用毛主席的话:“不能为金钱服务、不能为特权服务。
必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李时珍当之无愧。
9,徐达,明朝第一名将。
哎,其实名将之类的不列也罢,要在这个领域上有所突破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但明朝的名将们实在不怎么耀眼。
军事上要入这个排行榜的,要有几个重大贡献:第一,新军事理论的出现;二,新型战法的出现;三,新军事科技的出现。
至于战绩,属于评价名将的甩尾工程。
明朝新军事理论没有,新战法和新军事科技有很多,但不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没法选,于是只选一个第一名将。
10,想不出来。
开创盛世的杨士奇?中叶改革的杨廷和?翻译西方科技巨作的徐光启?力挽狂澜的孙承宗?总编《永乐大典》的解缙?篇二:中国历史名人排行榜篇三:中国古今名人的十大经典名句庄子的十大经典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2、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大宗师》3、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外篇?山木》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6、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7、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10、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孔子的十大名句: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言必行,信必果。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老子的十大名句: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3、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李白的十大名句: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7、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十大名句: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花卿》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偶题》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苏轼的十大名句: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0、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安石的十大名句: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州》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4、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题张司业诗》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咏石榴花》8、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
《甘露歌》9、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商鞅》10、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北山》陆游的十大名句: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文章》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7、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9、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
《太息·宿青山铺作》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病起书怀》李商隐的十大名句: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6、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7、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8、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9、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10、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李清照的十大名句: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夏日绝句》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五陵春》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4、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如梦令》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10、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曹雪芹的十大名句:1、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3、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4、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5、其静若何?红梅绽雪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6、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7、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8、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10、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毛泽东的十大名句:1、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4、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七律·冬云》5、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7、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清平乐·会昌》8、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