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声音的特性

合集下载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2张PPT)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2张PPT)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听觉效果
树叶微动
10
极静
轻声交谈
20~30
安静
正常说话
40~50
正常
大声呼喊
70~80
较吵
汽车喇叭
90
很吵
载重汽车
100~110
震耳
飞机发动机
120~130
难忍
课堂练习
随堂练习1
B
响度对应声音的大小、 强弱,
随堂练习2
响度
知识点二 声音的高低——音调
1.音调的概念
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我们常说的高音与低 音指的便是音调。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
2.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3.频率
频率越大,每秒振动的次 数越多,音调越高。
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称为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符号Hz表示。若物体每秒振动1 次,则其频率为1Hz。
4.频率大小的判断
“昨晚的打雷声真是太大了”
“同学们讨论的声音太大了” “请把手机的音量调小一些”
响度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鼓声:由鼓面振动产生
简称振幅
轻轻敲击→振动幅度小→声音小 响度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用力敲击→振动幅度大→声音大
声音太 大了
根本听 不见
响度与声源的远近有关
2.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②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①空气柱的长度
②发声物体轻重
空气柱长—— 频率小,音调低 发声物体轻—— 频率大,音调高

八年级物理全册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响度音调音色课件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响度音调音色课件新版沪科版

(1)分别拨动钢丝A、B、C,使三根钢丝振动的幅度相 同,听到三根钢丝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可得 出的探究结论是 音调的高低与钢丝的长短有关, 钢丝越短,音调越高 ;
(2)接着他又分别拨动钢丝C、D、E,使三根钢丝振动 的幅度相同,是为了探究归纳钢丝发声时音调的高 低与 钢丝的粗细 的关系。
4.(202X盐城模拟)如图3-2-1所示,将悬挂的轻质小球 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 角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比较角度的大小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B.比较角度的大小可以探究响度和 振幅的关系 C.比较角度的大小可以探究音调和 频率的关系 D.比较角度的大小可以探究声速和 振幅的关系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 响度、音调、音色
1.声音的强弱叫做 响度 。物理学中用 振幅 来描 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 。
注:(1)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我们使 用扩音设备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牛的叫声响度 大,蚊子“叫声”响度小;用力击鼓和轻敲鼓面鼓 声的响度不同。
8.如图3-2-3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
用棒敲击瓶子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
是 瓶子和水 (选填“瓶子和水”或“瓶内空气
柱”),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降依低次
(选填
“升高”或“降低”)。
9.(多选)当声音从空气中发出经过水面传入水中时, 一定不变的是( CD ) A.响度 B.传播速度 C.音色 D.音调
献上了盛大的“听觉宴”。观众能够分辨出多种不
同的乐器,根据乐音的特性是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频率范围
2.(202X无锡)物理老师上课声音嘹亮,大家听得很清 楚,这里的“嘹亮”是指声音的A( ) A.响度大 Hale Waihona Puke .音调高 C.音色优美 D.传播速度快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3.通过活动2中,你可知道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什么关
系? 提示:在同一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距离越远,声音越小,响 度越小,说明响度与声音的传播距离有关。 参考答案:说明响度与声音的传播距离有关,距离发声体越 远,听到的响度就越小。
4.在生活中,人向远处喊时,为什么将手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
这说明了响度与什么有关? 提示:把手做成喇叭状,减弱了声音的发散,使声音会聚在一 起,能将声音传得更远,听到的响度更大,说明了响度与声音 的发散程度有关。 参考答案:减弱声音的发散。响度与声音的发散程度有关,发 散程度越小,听到的声音越大。
7.(2012·桂林中考)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
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
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均选填“音调”“响度”或
“音色”)
【解析】本题考查音色和响度的区别。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
是不同的,根据音色的不同可以判断出是哪位熟人;增大音
3.1Hz表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1次,则它的振动频率为1Hz。
参考答案: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4.在活动2中,区别两个人的声音的依据是
。不同物体
发出的声音,音色

提示:两个同学即便唱同一首歌曲,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也
不相同,依据音色区别是哪个同学,故音色是由发声体决定
时,改变了管内空气柱的长短,使空气柱的振动频率发生改
变,而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故选A。
3.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
演唱的。其判断依据是声音的(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3.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第三章第2节后的习题,重点加强对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性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声音传播条件的掌握。
要求:学生在完成习题时,要注意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规范书写解题过程,确保答案正确。
2.观察生活中的声音现象,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声音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观察报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噪声污染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他人提供帮助。
5.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途径,探究声音特性的基本概念;
2.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在声音研究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设计实践活动,让传播条件的掌握
学生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忽视温度、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设想: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理解传播速度与介质属性之间的关系。
3.重难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提高。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声音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尚处于表面,对于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还需进一步深化。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的现象中提炼出抽象的概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声音的特性 学科信息: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声音的特性 学科信息: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听下面两段音频,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1
结论:
2
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乐器。 1号的乐器是钢琴, 2号的乐器是二胡。
声音的特性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三、音色:(曾经叫音品)
它反映了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特色。 它与发声体 自身的特性(材料、结构) 有关。 例如同学们刚刚听到的钢琴声和二胡声就不一 样。 大家还能举出生活中物体音色不同的例子吗?
声音的特性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情景引入:
放松一下,听听“音乐”。
声音的特性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乐音: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使人愉 快的声音。 噪声: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 的声音。
声音的特性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3.2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
声音的特性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作业:
一、 课本第46面:第1、2、3、4题; 二、《优化设计》本节对应练习题; 三、 预习《噪声的防治》这一部分内容。
课下小实验:
课本第43面《迷你实验室》 材料:几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一个小纸盒、 两根木条。 按照书上所说的方法,组装成一个橡皮筋吉他。 听听不同皮筋的声音是否相同。
声音的特性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二、音调:
1、定义: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实验2: 观看一段视频。听听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与发 出的声音有什么关系? 结论: 振动的快,声音高亢,音调高: 振动的慢,声音低沉,音调低。 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 快,音调就越高。

2024年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课件)

2024年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课件)
猜想与假设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有快有慢,音调可能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实验器材
有抽屉的桌子、钢尺
实验过程
(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一端夹在桌子抽屉里,一端伸出桌边,多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然后拨动钢尺,听钢尺发出的声音.为了防止钢尺振幅不同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实验时要控制拨动钢尺的力度相同(控制变量法),即使钢尺每次振动幅度相同.
1.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等,主要就是根据音色的不同.
2.影响音色的因素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同一发声体的结构发生变化,音色也将发生变化,可据此判断物体内部是否损坏.
3.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2)声音的强弱与听觉效果
6.声音强弱的单位——分贝 (1)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并不是没有声音.
典例1 [湘潭中考改编] 研学活动中,讲 解员使用“小蜜蜂”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或“传播速度”).
响度
[解析] 讲解员使用扩音器,是为了使声音的响度变大.
2.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根据生活经验,增大敲击鼓的力度,鼓面的振动幅度增大,响度也随之增大.同样,增大拨动琵琶弦的力度,弦的振动幅度增大,发出声音的响度也增大.
实验
(1)用力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重复上述实验__________
4.乐音和乐器(1)乐音: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使人愉快的声音.
(2)三种器
种类
实例
振动部位
提高音调的方法
增大响度的方法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三章2声音的特性(共28张PPT)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三章2声音的特性(共28张PPT)
噪声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
音乐声一定是乐音吗?
讨论:据报道,某人经常与一帮朋友于
晚上在家中唱卡拉OK,直到深夜。请分析 这个声音是属于乐音或是属于噪声?
从环保角度看: 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
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
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噪声防治
国家标准:
噪声防治具体措施
探究2: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1)用硬纸片刮木梳,快速刮一次,缓慢刮一 次,比较两次音调的有何不同?
(2)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拨动吉他上粗、细不同 的弦,观察弦的振动快慢情况,听听声音的音调是 否发生变化?
(3)左手按在吉他上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处,右 手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拨动,观察弦的振动快慢情 况,听听声音的音调是否发生变化?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罩或耳塞
你能行!
1.“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 声就可以判断出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 声音具有不同的( D)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音色会改变 B,音调会改变
C,响度会改变 D,都不会改变
3.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下列对两
噪声的分贝可以用仪器检测。 噪声检测仪是检测一定环境中噪声是否 超标的一种仪表。现代大城市一般再主 要街道上设置噪声显示牌,以监测噪声 情况。
小结
一、声音的分类:乐音和噪声
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 噪声:无规律、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
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音色:(音品)
请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2-43页“音色”部 分的内容,然后回答: 1. 音色: 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叫做音色。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课件》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课件》

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关于音调的实例

铃声清脆 张三嗓门很“尖” 男高音、女高音
总动员.AVI

以下两幅波形图显示两种声音的什么特 征不同?

以下图中响度相同的中的两个高的意 思一样吗?
提出问题:

音调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 声音的高低
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
音色 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 声音品质和特
音的重要特征
音频发生器

音调键盘.swf


二、声音三特征如何体现在波形图上 响度:波峰到波谷的距离 音调:波形的疏密程度 音色:波形的附加小振动
小结
人耳感觉 声音三要 素 决定因素 决定因素 的物理量


不同的声音除了在响度、音调大小方面 可能有区别外。 声音在______方面也可能有区别。
3. 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 反映发声体的品质和特色 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 实例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不同乐器的声波.swf

声音的特征
听感表现 响度 响度大:震耳欲聋; 响度小:轻声耳语
c
定义 声音的大小 (音量)或强 弱
波峰到波谷之间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
音调表示声音的 高低 ,是由声源振
动的 频率 决定的。波形图上体现为 波的疏密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 不同,声波的 波形 也不同。波形图
波的附加小振动 上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 音就能判断水是否快灌满了。其判断的 空气柱 振动 依据:发声时主要由瓶内的_______ 短 发声,瓶里水位升高,空气柱变__, 升高 振动加快,音调逐渐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2.钢琴和笛子不 D、音调
3.在听熟人打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容易辩别对方
C 是谁,其原因是( )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品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三、噪声的来源及控制
思考:有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尖”,有 时有的声音低沉,那么声音的音调和什么 因素有关呢?
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
音调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频率的单 位是赫兹(赫)用符号Hz表示.例:物体每秒 振动1次,则其振动频率为1Hz.每秒振动10次, 则为10Hz.
谢谢
3.音色(音品)
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 同的,因此我们才能分辨不同的人的 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等.
我们能够区分不同人,不同乐器的
声音都是由于音色的不同。
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乐 音(声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1.响度: 声音的强弱(大小)(与振幅有关) 2.音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即频率有关) 3.音色(音品):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与物体、材料、结构有关)
小结 含义
决定因素
相关问题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20 Hz ~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度
声音的强弱 一是物体振幅的大小, 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色
声音的品质 与特征
发声体本身的 材料、结构
声音的强弱常用分贝(dB)来表示.
声音 树叶微动 轻声交谈 正常说话 大声呼喊 汽车喇叭 载重汽车 飞机发动机
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强弱/dB
10 20-30 40-50 70-80
90 100-110 120-130
听觉效果 极静 安静 正常 较吵 很响 震耳
疼痛难忍
2.音调: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
固体、液体、气体
3、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
340 m/s
4、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如何的?
声波
外耳
听觉神经
鼓膜 大脑
一、声音的分类:
乐音——
是指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
噪声——
是指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
1、工业噪声 如:电锯、电钻、鼓风机、机床
等产生的声音
噪声的来源
2、交通噪声
如:汽车、摩托车、轮船行使和 鸣叫声,铁路机场附近火车、飞
机的强大噪声
3、生活噪声 如: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声音,人
们交谈、呼叫、哭笑、叫卖声

噪声危害着人的健康
减小噪声的主要途径:
•一 在声源处减弱——安装消音器
•二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道路两旁建 隔音墙 植树造林 •三 在人耳处减弱——戴耳罩
思考: 乐音和噪声有没有严格的界限?
二、乐音的特征
1.响度: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
思考:有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大,有时有 的声音小,那么声音的响度和什么因素有 关呢?
影响声音强度的因素
1.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 越大,响度越大。 物体振动的幅度简称:振幅
2.与听者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 越远响度越小。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但你见过用试管做的乐器的演奏吗? 水
1、用相同的力吹不同的试 管,每个试管所发出的声音
实 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验 2、分别用不相同的力吹同一
个试管,试管所发出的声音相 同吗?有什么区别?
声音 高低 不同
声音 大小 不同
练习一:
1刺.耳“”震反耳映欲了聋声”音反的映_了音声__调音__的_很响高度;“很闻大其;声“而声知音其 人”是根据声音的__音__色___判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