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奴隶社会学前教育形式19页PPT

合集下载

外国学前教育史第1章

外国学前教育史第1章
学期教育概况: 1.儿童观: 早期儿童观(摩西改革前):以父权为主的家长制, 父训就是法律,儿童必须严格遵守; 父亲对孩子管教严格,孩子是在棍棒下成长的。 后期儿童观(摩西改革后):家长制带有民主色彩, 儿童的家庭地位有所提高。 家庭教育开始注重父子间的亲密感情。 “先知运动”后,儿童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外国学前教育史
第1章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1.原始社会学前教育概述
前氏族时期的学前教育 原 始 社 会 学 前 教 育
母系氏族时期的学前教育
父系氏族时期的学前教育 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学前教育
2.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非独立性 2)教育的平等性 3)教育的原始性
第2章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1.东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概况
首陀罗:剥夺受教育权
2.古代印度的宗教教育
时间:公元前6世纪印度教育的通称 任务:维系种姓压迫,培养宗教意识
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形式:家庭教育为主 宗 教 教 育 佛教的幼儿教育
内容:佛教经典;道德品格教育; 言行举止训练 开始时间:3—5岁 内容育与种姓制度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教育内容以《吠陀经》为主,教学方式是口耳相传,教育场所是家庭, 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古印度的学前教育是古代东方的典型代表。
1.古印度种姓的学前教育差异
婆罗门:接受完备的教育体系;3—5家庭教育;
古 印 度 种 姓 刹帝利 减少《吠陀经》学习数量,主要学习行业知识 吠舍
1)古埃及 1)古希腊 2)古希伯来 3)古印度 2)古罗马
2.西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概况 3.西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1)柏拉图 2)亚里士多德 3)昆体良
古埃及的学前教育
1.古埃及社会背景 2.古埃及的学前教育 学 前 教 育 学 校 宫廷学校

中外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第二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幼教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 (二)幼儿普及化、平民化、大众化 • (三)主张素质教育,提倡动手 • (四)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 一、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 •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 (二)蒙养园制度的确立 • (三)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 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制定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 一、朱熹的生平及教育实践 • 二、重视儿童教育的思想 • (一)重视蒙养教育 • (二)重视学习“眼前事”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 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 •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 • 三、原始社会末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 三、关于儿童教育的方法 • (一)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 • (二)注重环境影响,主张慎择师友 • (三)注重直观形象,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 (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五)提倡下面教育为主 • (六)首创以“须知”和“学规”的形式对儿童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另有记载,周成王之母实施胎教 ,“周妃后妊成 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諠,独处不 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
为了保证胎教的实施,西周社会还建立 了胎教制度,以加强从外部对孕妇进行的 约束。
“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七月而 就蒌室,太师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 户右,太卜持蓍龟而御堂下,诸官皆以其 职御于门内。比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 礼乐,则太师抚乐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 正味,则太宰倚斗而不敢煎调,而曰:‘不 敢以侍王太子”。
第二章 奴隶社会学前教育 的发展概况
一、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二、宫廷的学前教育 三 、胎教的实施
一、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公元前11世纪, 我国有了第一个学前家庭教育计 划。《礼记·内则》记载: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
“三公” : 太保 、 太傅 、 太师。 “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
训”。
“三少”:少保、少傅、少师 。 他们时常相伴太子左右,以影响和指导太子。
保傅的挑选:
才学条件:才华出众,学识超群; 德望条件:贤能忠厚,德高望众; 政治条件:政治经验丰富,并在朝中有一定政
治势力。
2、乳保教育制度
The end
让。 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
二、宫廷的学前教育
一) 宫廷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与意义
巩固社稷,治国安民。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诗经》
二)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
1、保傅教育制度 在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
子进行教育的制度。商代最早建立。并为以后、世子事务的制度。

外国学前教育史

外国学前教育史
2、1824,幼儿教育协会 3、英国政府的帮助:两个方面
(二)19世纪下半期的学前教育 1、19世纪50年代,伦克夫妇和别
劳夫人将福禄倍儿幼儿园传入英 国
2、1870,《初等教育法》 3、1876,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

4、幼儿园双轨发展
第二节 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一、19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慈善机构 (一)巴乌利美保育所: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1、古罗马的雄辩家和教育家 2、《雄辩术原理》 (二)论学前教育
1、论儿童早期教育:7岁前 2、论游戏:娱乐、学习、活动方

2、论语言教学法:认识字母、书 写、阅读
4、论教师和教学原则 5、论体罚:反对体罚,
体罚的5条罪状 6、论家庭教育: (1)慎选保姆 (2)母亲的作用
第九章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二、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 (一)背景 (二)学前教育概况 1、前期:家长制 礼貌、宗教色彩、父亲的格言、歌谣 2、后期:(1)教育变成了皇帝的工
具 (2)基督教对学前教育的重大影响
奥古斯丁
苏 格 拉 底
第三节 西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柏拉图 (一)生平与著作 ——阿加德米学园,欧洲哲学史上第一
外国学前教育史
三、父系氏族时期: 儿童由妇女来照管和教育 四、军事民主时期: 军事训练教育 总括: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非独立性 2、平等性 3、原始性
第八章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被统治者所独占,具有
鲜明的阶级性 第一节 东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古埃及的学前教育 1、背景 2、概况--皇族子弟:宫廷学校
四、教育对象、内容、学科范围、 方法的变化
——儿童是自然的人
维多里诺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161P)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161P)

四、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 p8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 (一)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二)齐家治国的基础 (三)光耀门楣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与培养 1、礼仪常规的训练 礼:童子礼 2、卫生习惯 (二)初步的道德教育 1、孝悌 2、崇俭 3、诚信 4、为善
(三)文化知识教育 识字、学书、听解《四书》 学习名诗、名赋、格言
《千字文》周兴嗣
天地玄黄 寒来暑往 罔谈彼短 存以甘棠 上和下睦 谓语助者 宇宙洪荒 秋收冬藏 靡恃己长 去而益咏 夫唱妇随 焉哉乎也 日月盈昃 知过必改 信使可覆 乐殊贵贱 孤陋寡闻 辰宿列张 得能莫忘 器欲难量 礼别尊卑 愚蒙等诮
具体的他曾提出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想 。 2.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么去做、去干,他指 出自古以来不许孩子动手的错误。 3.解放儿童的眼睛。要让孩子自己去看,去观 察。要引导和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否则世界上的 事物将在他面前白白流过。 4.解放儿童的嘴巴。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问 。 5.解放孩子的空间。把孩子从牢笼式的学校解 放出来,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要解放 他们的活动空间,扩大认识眼界,以发挥儿童内 在的创造力。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三字经》王应麟
• • • • • • 人之初 苟不教 昔孟母 养不教 香九龄 融四岁 性本善 性乃迁 择邻处 父之过 能温席 能让梨 性相近 教之道 子不学 教不严 孝于亲 弟于长 习相远 贵以专 断机杼 师之惰 所当执 宜先知
《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四)幼儿身体保健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史-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PPT

中外学前教育史-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PPT

②崇俭 我国古代是个农业文明的国家,农村的稳定决 定着朝廷的安危。农业生产艰辛,丰收得之不 易,一如唐诗中所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辛苦。”故珍惜粮食,崇尚俭朴就成为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③诚信 曾子杀猪
④为善
古代学前家庭教育中非常注意使幼儿养成行善 去恶的观念,经常教育幼儿除在家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外,在外凡是合乎道义的利人之事告 应为之、由于孩童年幼,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 的大善事,故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教育幼儿行 小善成小恶,积小善以成大德。
中外学前教育史-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 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
奴隶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 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 自由。一个人类社会中,如果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 动者是奴隶,这样的社会,叫奴隶社会。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保傅之教:朝廷内专门的师、保、傅官对君主、 太子进行教育的制度。
“太保、太傅、太师”-“身体、德义、教顺” “少师、少傅、少保” 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乳保之教:挑选适宜 的女子来专职承担保 育和教育太子的事务。
标准:必求其宽裕慈 惠、温良恭敬、慎而 寡言者。
汉代太学的设立也能 够说明这一点。
太学是封建社会一种 重要的官学机构,它 的最初设立动机,就 是西汉武帝接受当时 著名的教育家董仲舒 的“养士之大者,莫 大乎太学;太学者, 贤士之所关也,教化 之本源也”
封建社会的许多家庭在实施学前家庭教育的过 程中,长辈们常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教育 儿童,以日后求官进爵的知识启蒙儿童。
春秋末年(公元前475年),中国开始进入了 封建社会。由于奴隶制度的崩溃,新兴地主阶 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及士阶层的壮大,私学的 大兴,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得更多的人掌握了 原来为贵族所垄断的文化与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为更多的家庭实施学前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因 此儿童的学前教育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学前教育史图文课件

学前教育史图文课件

学前教育史图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教育学》教材的第四章“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具体内容包括: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学前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掌握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2. 理解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提高对学前教育理念的认识。

3. 掌握学前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发展,增强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学前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发展。

教学重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历史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学前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举例说明身边学前教育的现状,讨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一道关于中外学前教育思想演变的问题,并给出答案。

7.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主学前教育史副发展历程、思想演变、制度与政策、我国现状及趋势2. 板书内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中外学前教育思想演变学前教育制度与政策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及趋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

(2)谈谈你对中外学前教育思想演变的认识。

(3)分析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2. 答案:(1)答案要点: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现代等阶段。

(2)答案要点:西方教育思想家如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皮亚杰等人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思想家如陶行知、陈鹤琴等人的教育理念。

学前教育史课件

学前教育史课件

古代儿童教材
封建社会对于用作幼儿识字启蒙教育的字书
教材的编写颇为重视。 秦时李斯著有《苍颉篇》,赵高作《爰历 篇》;汉时司马相如撰《凡将篇》,史游作 《急就篇》;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与宋 代王应麟的《三字经》,以及无名氏的《百 家姓》,简称“三、百、千”,则是古代蒙 学字书编写的代表作,它们流传极广,甚至 为朝鲜、日本所学习。
主要思想:
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因材施教,各成其材 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第五节 张履祥的家庭教育思想
生平:
(1611-1674年),浙江嘉兴府桐乡县人。 明末清初的理学家、教育家。家境贫寒,勤
奋好学;开馆设教,教人子弟。 有关家庭教育的言论,主要散见于《愿学 记》、《初学备忘录》、《训子语》及《训 门人语》中。
(二)方法


1.游戏 2.讲故事 3.体罚
三、封建社会学前教育总的特点
1.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学前 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象) 2.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 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 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 3.学前教育界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 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 4.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施。
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等) 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主张
生平: (1472-1528年),浙江余姚人。
明代中叶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
家。隐居修道、授徒讲学。 王守仁为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集大成者。 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