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之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
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欧文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二)创办性格形成新学院
1816年,欧文耗资1万英镑在其工厂区建 立了第一所相当接近现代标准的公共学校—— “性格形成新学院”,该学院创办的宗旨是培养 儿童的优良情操和实用技能,使他们成为有用的、 幸福的人。这一方面可以改变幼小子女的悲惨处 境,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妇女的负担。
谢谢观看!!
学前教育简史
欧文的学前教育思 想
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后来居上的佼佼者,是一个在长 期封闭后实行开放而迅速发展和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欧文生平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 见图10-6)出生于威尔士,是五金店店主的儿子, 年少时很受父母疼爱,且酷爱读书。童年时期, 欧文广泛阅读,勤于思考。此外,欧文小时候多 灾多难、体弱多病,这些遭遇导致他后来比较注 意饮食起居,养成了注意细节的习惯。
2.幼儿学校的教学内容 (1)体育 体育教育包括幼儿的保育、体操和军训。 (2)智育 欧文从儿童知识的获得和智力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
智育问题。
二、欧文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论幼儿学校
2.幼儿学校的教学内容 (3)美育 欧文主张设置娱乐性课程,如音乐、乐器、唱歌和跳舞。 (4)德育 欧文提倡在集体中培养儿童仁慈、正义、正直、诚实、
二、欧文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论幼儿学校
1.幼儿学校的目的
欧文强调幼儿学校应当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 育和劳动教育来合理地培养每个儿童。作为学龄前教育 机构,幼儿学校必须扩大儿童的知识范围,发展他们的 同情心,然后发展经济的和社会的习惯与特性。
二、欧文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论幼儿学校
一、欧文生平
图10-6 欧论人的性格形成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13章学前教育思想家

对洛克学前教育思想的评价
教育家
评价(优缺点)
洛克
发展了夸美纽斯的世俗的、理性的教育; 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教育观产生了影响;
对卢梭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影响(锻炼说和儿童 养护说)
你能说出洛克学前教育思想的不足之处吗? 关注的是精英阶层儿童的教育,忽视了普通家庭儿童的教育
对卢梭学前教育思想的评价
教育家
评价(优缺点)
其教育主张成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变抑制天性的教育为尊重 天性的教育),成为近代幼儿教育思想的萌芽(婴幼儿通过经 验和尚未成熟的器官进行学习,而非语言文字)
推动了贫困儿童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心理化运动的发展; 促成了初等教育分科教学法体系的建立(包括学前教育);推 动了学前教育由家庭教育向社会教育的过渡;提出学前教育应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等教育之父)
卢梭
非理性主义理论:科学的过度扩张压抑人的感性、情感和自由,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应保持适度的张力;性善论
裴斯泰洛齐 人性二重说:动物性和崇高性 生存三状态说: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道德状态
(人的发展是不完美的,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赫尔巴特 统觉论:人的认识能力来自于旧观念同化新观念从而形成观念 团的过程
赫尔巴特 欧文
复演说:儿童个性和认识的发展重复了种族发展的过程 早教说:体智两育说;管理训育说;4-8岁儿童教育说:德智两育说,教育性教学
性格养成学说:人的性格由外力(遗传和社会环境)形成 幼儿学校论:必要性;设施与管理;教育内容与方法;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福禄倍儿 教育主导论;教育分期论及任务说;幼儿园教育学理论
内发论:良好环境能激发人固有的善的本性; 自然主义教育观:只有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自然教育保持一致,儿童身心才能 自然地、健康地发展 儿童教育观:多教育主体说;养护与锻炼说;感觉教育;德育自然后果说
欧文的学前教育实践

摘要:本文以欧文的教育理念为核心,探讨了其学前教育实践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通过对欧文学前教育实践的分析,旨在为我国学前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引言欧文(Robert Owen)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家和慈善家。
他在教育领域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和实践,其中学前教育实践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将重点探讨欧文的学前教育实践,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提供借鉴。
二、欧文的教育理念1. 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欧文认为,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 教育公平:欧文主张教育公平,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无论其出身、性别、贫富。
3. 全面发展:欧文强调教育要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道德、身体等方面。
4. 实践教育:欧文主张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三、欧文的学前教育实践1. 建立幼儿教育机构:欧文在苏格兰的新拉纳克镇创办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名为“幼儿学校”。
该学校旨在为工人阶级的孩子们提供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
2. 教学内容与方法:欧文的幼儿教育机构采用以下教学内容与方法:(1)道德教育: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
(2)智育教育:教授基本的读写、算术等知识,为孩子们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体育教育: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劳动教育:让孩子们参与家务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3. 教师培养:欧文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
他创办了教师培训学校,为幼儿教育机构培养合格的教师。
4. 家庭教育:欧文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
他编写了《家庭教育手册》,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四、欧文学前教育实践的意义1.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欧文的学前教育实践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欧文对学前教育的贡献

欧文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欧文(Froebel)是德国教育家弗雷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弗班恩,他被誉为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欧文提出了“幼儿园”这一概念,开创了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他认为幼儿是天性活泼、好奇,应该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因此,他创建了第一个幼儿园,提倡通过游戏、音乐、手工艺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这种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幼儿综合素养培养的教育理念,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学前教育实践。
欧文强调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他提出了“自由活动”、“自由发展”等概念,主张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探索、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设计了各种教具和游戏,如积木、拼图等,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种注重培养幼儿创造力和自主性的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文提出了“幼儿教育的三个阶段”理论,即幼儿教育要分为幼儿园前、幼儿园中、幼儿园后三个阶段来进行,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这种分阶段、有针对性的教育思想,为幼儿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欧文提出了“教育是生活、生活是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他认为教育应该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体验和实践中去,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思考、学会感知、学会表达。
这种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理念,使幼儿教育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需求,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的来说,欧文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幼儿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欧文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索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幼儿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欧文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深刻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简史在封建社会里,英国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受教育的只限于封建统治阶级,而且完全是家庭教育。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发生革命后,随着大机器生产的产生与发展,英国的早期教育也应运而生。
1800年,英国出现了私立儿童保育机构,由年长的妇女担任教师,称为“保姆”,它是英国早期教育的雏形。
19世纪初期,英国才有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发起人是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1---1858年),他于1816年在新拉纳克正式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为工人阶级子女(1—6岁的儿童)提供教育,以培养善良的性格。
学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
儿童的许多时间都是在户外度过的。
欧文认为培养儿童为社会服务的精神非常重要。
在幼儿学校中教师和儿童经常进行关于自然、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谈话。
欧文反对在幼儿学校里用当时的教科书来教儿童,因为这些教科书里充满了宗教思想,对儿童是没有益处的。
幼儿学校的教师由工厂里年轻的工人担任,欧文认为虽然他们没有教育学的素养,但都能关心和爱护儿童。
1818年,欧文亲自去瑞士,参观了裴斯泰洛齐和费伦伯格的教育实践。
回来之后,他便提倡“新法”,在校内装备玩具、图画、模型、地图和安全卫生的动植物等设施,并注重体育活动。
1818年,兰斯登侯爵及布鲁姆勋爵等英国上流社会人士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开办了第二所幼儿学校,并邀请欧文幼儿学校教师布坎南担任校长。
1820年,怀尔德斯平夫妇又在斯平脱场开办了第三所幼儿学校。
后来幼儿学校被纳入英国学制系统之内。
1824年,英国“幼儿教育协会”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幼儿学校的发展。
产业革命前,英国政府对幼儿教育不管不问,认为幼儿教育是一种纯慈善事业。
所以,英国的学前教育在起步阶段发展并不快。
英国自1833年开始实行从国库拨款的教育补助政策。
1840年后,幼儿学校开始从这项政策受益。
但同时,英国政府对幼儿学校的设施、设备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了控制。
19世纪50年代,福禄贝尔幼儿园开始在英国发芽、生根。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题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学前教育史》试题课程代码:08761一、单项选择题1.被简称为“三、百、千”的古代最为流行的儿童教材是()A.《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B.《三字经》、《千字文》、《小儿语》C.《三字经》、《千字文》、《续小儿语》D.《三字经》、《千宇文》、《名物蒙求》2.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的创办者是()A.陈鹤琴B.陶行知C.蔡元培D.张雪门3.1913年开始传入中国的,由蒙台梭利创立的是()A.幼儿教育法B.幼儿课程教学法C.蒙台梭利教育法D.幼稚教育新论4.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是()A.教育即生活 B. 教育即生长C.儿童是教育的太阳D.学校即社会5.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分为两种,即()A.美国式和宗教式B.日本式和宗教式C.英国式和宗教式D.法国式和宗教式6.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著名编著主要有()A.《小学》和《童学须知》B.《小学》和《颜氏家训》C. 《须知》和《学则》D.《童学须知》和《学则》7.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A.《小学》B.《颜氏家训》C.《学则》D.《童学须知》8.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的时间是()A.1905年B.1903年C.1949年D.1912年9.中国第一所公立的幼稚师范专科学校的校长是()A.蔡元培B.陈鹤琴C.张雪门D.陶行知10.中国近代现代美育的首倡者是()A.蔡元培B.贾谊C.陶行知D.陈鹤琴11.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对我国生效的时间是()A. 1992年4月1日B.1990年4月1日C.1986年4月1日D.1995年4月1日12.柏拉图社会政治学说的核心,也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出发点的是()A.理想国B.理念论C.活教育理论D.教育即生活13.乌申斯基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A.教育的民族性原则B.教育即生活C.活教育理论D.以上都不是14.由欧文创办的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在()A.1716年B.1876年C.1916年 D. 1816年15.在西方教育史上,是洛克第一次把教育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的是()A.德、智、体 B. 德、智、美C.体、智、美D.德、智、劳16.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详细论述如何训练儿童感官的教育家是()A.洛克B.杜威C.夸美纽斯D.卢梭17.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曾预言: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并被誉为“瑞典智慧女神”的是()A.爱伦·凯B.克鲁普斯卡娅C.蒙台梭利D.卢梭18.在杜威的著作之中,最系统最集中的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是()A.《民主主义与教育》B.《学校与社会》C.《我的教育信条》D.《儿童与课程》19.《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蒙台梭利20.1979年,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于()A.北京B.上海C.南京D.广州二、填空题21.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PPT课件

第十四讲
一、 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 论教育作用与目的
主张国家起源于契约及自然权利的“社会契约论”。 “白板说”,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
从后天经验中获得的。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① 具有精明的处理事务的才干,② 具有德行和勇敢精
神; ③ 懂“礼仪” 主张采取家庭教育的形式。
第十四讲
四、 赫尔巴特的学前教育思想
2、经验、兴趣与课程
赫尔巴特把儿童的兴趣分为两大类六个方面:
• 经验的兴趣 • 思辨的兴趣 • 审美的兴趣
• 同情的兴趣 • 社会的兴趣 • 宗教的兴趣
自然知识方面 兴趣
社会交往方面 的兴趣
第十四讲
四、 赫尔巴特的学前教育思想
3、形式阶段教学法
依据“统觉作用”原理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十四讲
三、 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 论爱的教育及家庭教育
•提出实施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 •道德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以爱的思想为前提,教育一定能顺利进行。 •与爱的教育相联系的是宗教教育。儿童应当完全顺从上帝的旨意,这才是爱的最高表现。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第一阶段和最好方式。把家庭教育列入教育体系。 •强调母亲对儿童的教育作用。
体育最简单要素 是关节活动。
德育最简单要素 是儿童对母亲的
爱。
智育最简单要素 是“数”、“形
状”、“词”
第十四讲
三、 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思想
(五) 简评
裴斯泰洛齐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近代教育史上提倡和实施爱 的教育的杰出代表。 他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尤其突出母亲的作用,将前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发展到一 个历史新的高度。 开启了19世纪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使教育学在科学化历史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对后世如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教育家的思想起着重要影响。
欧文幼儿教育理论内容

欧文幼儿教育理论内容欧文幼儿教育理论欧文幼儿教育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大卫·欧文于20世纪初提出的教育理论,他认为幼儿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对儿童的发展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欧文的理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环境的营造等方面。
一、教育目标欧文幼儿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培养幼儿的综合发展,包括智力、情感、社交和体格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在幼儿期,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培养其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教育方法欧文主张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他认为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主动参与、体验和实践,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运动能力的综合发展。
此外,欧文还提倡幼儿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经验,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体验来学习。
三、教育环境欧文认为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
他提倡创造具有启发性的教育环境,包括丰富多彩的教具、材料和资源,以及灵活多样的学习空间。
在教育环境中,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和引导者,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和探索。
欧文幼儿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通过游戏和实践来促进综合发展。
这一理论对现代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广泛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
总结欧文幼儿教育理论的三个核心要点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
在教育目标方面,欧文主张培养幼儿的综合发展,包括智力、情感、社交和体格等方面。
在教育方法方面,他提倡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在教育环境方面,他强调创造具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应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和引导者。
这一教育理论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发展。
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欧文的理论,为幼儿提供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育,以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欧文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质,他不仅提出了关于 人的性格形成的系统学说,并运用有关理论进行了长期的 教育实验,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 “……人的感情、信念和行为是他天赋的能力和出 生后就对这种能力发生影响的环境的必然产物。”
• 大自然赋予品质,社会引导品质”
• “人可以经过教育而养成任何一种情感和习 惯,或任何一种性格。”
• “教育人,就是培养他的性格。”
三、论幼儿学校 • (一)论设立幼儿学校的必要性
• (二)幼儿学校的设施和管理
• 欧文的幼儿教育活动及有关主张对英国以及欧美其他国家 的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欧文所创立的幼儿学校的形式 在19世纪20~40年代遍及欧美许多国家,形成了幼儿学校 运动,欧文作为幼儿学校的创始人而永垂史册。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 首要原则——使儿童自由养成社会合群精神或集体主义 精神
• 游戏时要尽力使其他小朋友快乐 • 同伴的榜样 • 不许体罚,实行宽厚和仁慈的原则。
• “诀窍在于幼儿学校1至3岁的第一部分。儿童在那 里产生了对教师的深厚感情;当他们有了这种感 情之后,总愿意自动地尽量发挥他们固有的能力 。”Fra bibliotek四 结语
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
主讲人:梁盈喆 小组成员:张倩文 李聪聪,夏若热
• (1771--1858年)19世纪英国空想社 会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
• 罗伯特·欧文是历史上第一个创立学前 教育机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理论家和实践者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 为1-6岁儿童创办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学校; • 为6-10岁儿童开办初等学校; • 为11-17岁的少年工人开设夜校; • 为工人及其家属举办业余教育机构;
(三)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 “体、智、德、行方面的品质,把他们教育 成全面发展的人。”
1、教育方法
• 一是死抠书本 • 二是忽视儿童的天性
2、教育内容
(1)智育
基本原则——
以科学代替宗教迷信 • 教儿童认识各种自然规律。 • 直观教学原则,反对幼儿学校进行书本教学。
(2)体育、音乐和舞蹈 (3)德育
• 1816年,他将以上这些文化教育机构合并为“性 格形成新学园”。
二,性格形成学说—— 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出发点
• 一是反对性格形成的“意志自由论”
• “从古以来人们立身处世都是根据这样一种设 想出发的,这就是:每个人的性格是由他自己 形成的。”
• 二是坚持“环境决定论”
• “人是环境的产物。他一生的每一时刻中所处的环 境和他的天生品质使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是 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