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莓的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北方地区红树莓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北方地区红树莓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6-0164-03北方地区红树莓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姜常玉1,2,于海燕3(1.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2200;2.中国林科院ABT 研究开发中心,北京10009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摘要红树莓品种繁多,特性各异,在栽培管理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

文章针对北方地区红树莓全生育期栽培管理技术,从园地选择、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栽后水肥管理、棚架搭建绑缚、园艺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关键环节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红树莓;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中图分类号S663.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6.059Key Points of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Rubus idaeus in Northern ChinaJiang Changyu 1,2,Yu Haiyan 3(1.Beijing Abbott Bio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2200,China;2.AB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 100091,China;3.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Academyof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 100091,China)Abstract :There are many varieties of Rubus idaeu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and there will be great differences in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In this paper,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Rubus idaeus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in north ‐ern China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from the key technical points of garden selection,land preparation and fertilization,variety selec ‐tion,post-planting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trellization and binding,horticultural management,disease and pest control,fruit harvesting,etc.Key words :Rubus idaeus ,cultivation management,technical point树莓属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型植物,俗称托盘、山莓果、马林果,作为中草药使用时称其为覆盆子。

红树莓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红树莓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8 病 虫 害 防 治
熟 期 6 左 右 。湿 度 过 大 可 通 过放 风 或 地 面 覆 0 膜来调节 , 低 可地面洒 水 、 过 喷雾 或 浇 水 6 花 果 管 理 温 室 内具 有 比 露 地 高 温 、 湿 、 风 不 良及 高 通 光 照 减 少 的 特 点 , 以 葡 萄 容 易 徒 长 , 现 叶 片 所 表 大 而 薄 , 色 发 淡 , 台 能 力 差 。 维 持树 势 , 叶 光 为 保 证 果 品 质 量 , 严 格 控 制 负 载 量 。 巨 峰 品 种 为 应 以 例 , 果 量 以 每 6 7 t ) 0 ~ l 7 O g 为 留 6 m 亩 15 0 O k
次 叶 面 喷肥 。灌 水 的 时 期 和次 数 与追 肥 基 本 一
致。
丰富, 含糖 6 4 、 1 0 、 白 1 1 、 .7 酸 .8 蛋 . 3 维
的 相 对 湿 度 各 物 候 期 应 保 持 的 湿 度 为 : 芽 期 催 8 以 上 ; 梢 生 长 韧 期 G 左 右 ; 花 期 0 新 0 开 5 左 右 ; 果 生 长期 不 宜 超 过 ∞ ; 果 成 O 浆 浆
l 0 3 0kg。
1 1 果实 经济性状 .
红树莓果实 为聚合果 、 圆
头 形 , 熟 时 深 红 色 平 均 果 重 3 8 最 大 果 重 成 . g, 5 6 果 内 有 许 多 细 小 可 食 的 种 子 , 食 率 . g, 可 1 0 。 果 实 甜 而 微 酸 . 味 浓 , 味 独 特 . 养 0 香 风 营
白腐 病 、 痘 病 、 蜘 蛛 等 。创 造 不 适 宜 病 菌 生 黑 红 存 的环 境 是 防 止 病 害 发 生 的根 本 措 施 。 首 先 栽

树莓繁育与栽培技术完整版

树莓繁育与栽培技术完整版

树莓繁育与栽培技术一、繁育技术树莓的繁殖方法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用种子培育出实生苗,实生苗的变异很大,对技术要求高,所以有性繁殖只用于培育新品种。

生产上使用的均为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品种变异小,繁殖容易,结果早。

无性繁殖通常有3种方法:1、分株法:红树莓每年夏季均发生大量的根蘖枝,长到1—1.3米时要进行摘心,以促进根系发育,到秋季即可发育为1株独立的新苗。

2、扦插法:秋季剪留40厘米的1年生枝条,放入窖内贮藏,早春将枝条两端按20厘米株距插入1米宽的畦内,每畦插2行,插条成弓形,待发出新梢生根后,将枝条从中剪断,变成2株小苗。

(用生根粉ABT 1号浓度:200ppm浸泡时间为12小时,浸泡时用湿帕子盖住剪枝条时下面挨到一个芽子剪斜口,上面剪平口,当地温高于15摄氏度,气温低于15摄氏度最佳,盖上薄膜,天气好的时候要揭开半边,但晚上一定要盖上)3、压条法:黑树莓萌发根蘖枝的能力较弱,但它有基生枝先端触地生根的特性,所以黑树莓的繁殖可用此法或扦插法。

压条时沿基生枝的伸展方向挖1条浅沟,将整个枝条弯曲在沟内,并加以固定,新梢下面发出小根时轻轻压土,不要将叶子盖住,秋季即可与母株脱离而成为几个新的植株。

二、栽培技术1、建园:树莓园应尽量建在土质肥沃、湿度适宜而温暖的地点,土壤以沙壤土为宜。

建园前应施肥深耕,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深耕25-30厘米。

2、选种:适宜南方栽种的以黑莓为主的夏果型树莓有三只,即:(1)黑莓三冠王,该品种果大、味佳、半直李、无刺。

是风味,高产和强壮而得名。

(2)阿甜,该品种茎直立无刺,中等强壮,早熟,果中等大小,味佳,是优良鲜食品种。

(3)那好,茎直立,无刺,植株低而强壮,果中等大小,风味佳,果子多,抗性较强、高产。

3、种植时期:树莓春栽、秋栽均可,春季栽植原则上在土壤解冻后苗木萌发前为宜。

此期间在保持苗木尚未萌发的前提下,以晚栽为好。

春栽过早,由于土壤温度低且气温不稳定而不利于根系生长。

朝阳地区红树莓栽培技术

朝阳地区红树莓栽培技术

朝阳地区红树莓栽培技术红树莓是一种生长在盐碱地区的植物,具有较高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目前在朝阳地区,红树莓的栽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

本文将介绍朝阳地区红树莓的栽培技术,包括适宜的生长条件、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及栽培管理方法等,旨在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种植指导。

一、适宜的生长条件1.土壤条件:红树莓适宜生长的土壤是酸性或中性土壤,PH值在5.5-6.8之间,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

如果土壤过于酸性,可适量加入石灰进行调节。

2.光照要求:红树莓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一般每天光照时间不低于8小时。

3.温度要求:红树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摄氏度。

4.水分要求:红树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同时也要求排水良好,避免积水造成根部病害。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疫病防治:主要疫病有灰霉病、根腐病等。

在播种前,可以用1:500倍的多菌灵水剂进行种子浸种,预防灰霉病。

根腐病的防治可以使用1:1000倍的过氧化铜溶液浸泡种子溶液,浸泡时间为15-20分钟。

2.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红蜘蛛、黄粉虱等。

可以用0.15%的乐果水剂进行喷雾防治,或者使用0.5%的全新杀虫大师进行防治。

三、栽培管理方法1.播种:红树莓的播种时间一般在3-4月份,播种前需将种子用水浸泡24小时,然后用湿纱布包裹放置1-2天,待种子表面出现裂纹后即可播种。

播种时,将种子与封闭的培养土或腐熟的苗床土混合,稍加压实。

2.苗期管理:苗期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出现干旱或积水现象。

苗期一般为50-60天。

3.移栽:当苗期长到15-20厘米时,可进行移栽。

移栽时将苗床土挖坑,坑的大小要比红树莓的根系稍大,根部可以稍微修剪一下。

移栽之后,保持地面湿润,避免出现水分不足的情况。

4.施肥:红树莓喜欢肥沃的土壤,栽培过程中可进行有机肥和化学肥的追施。

种植初期可施用磷钾肥,然后每隔20-30天追施1-2次全面肥。

5.浇水:在红树莓的生长期,特别是结实期,需保持地面湿润,但不宜过湿,以避免发生病害。

红树莓栽培技术

红树莓栽培技术

红树莓栽培技术作者:刘念明来源:《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14年第2期刘念明红树莓(R.idaeus L),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半灌性果树,国际上称之为“第三代水果”(第一代水果有梨、苹果、橘子、桃、李、杏、葡萄等,第二代水果有猕猴桃、草莓、山楂等;第三代水果有树莓、蓝莓、唐棣、沙棘等)。

果实为聚合浆果,色泽鲜艳,柔软多汁,酸甜芳香,口感极佳,鲜果或加工饮品具有食药两用价值,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鲜果年需求量在500万t左右,但供应量不足200万t。

1 生物学特性1.1 植物学特性红树莓是孽根性灌木,处于灌木与半灌木之间,由地下部分的根和地上部分的茎、叶、芽和花序、果实组成。

1)根。

根系大多数分布在5~40 cm土层内,由生在新茎上的不定根(也称孽根)和侧根组成。

侧根分布在15~40 cm土层内,生长年限较长(一般可达10年左右),粗度1~2 cm,开始呈浅褐色,逐渐变成深褐色。

须根主要着生在新茎产生的不定根上,侧根上须根较少。

2)叶。

羽状复叶,由3~5个小叶组成。

叶形有卵形、披针形,顶部小叶片呈宽卵形。

叶缘锯齿状,叶面绿色,叶背灰白色,有白色茸毛。

叶柄5~10 cm长,带有小皮刺。

3)花果。

红树莓的花芽为混合芽,着生在当年新茎叶腋里。

8月下旬分化,下年长出较长的结果枝。

花序为总状花序。

花属两性花,结果率较高,初花期在6月中旬,可持续10~15天。

果实着生在突起的花托上,柔软多汁,不耐贮运。

1.2 生育期分防寒解除期、萌芽期、基生枝生长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休眠期共6个时期。

1.3 对环境的要求1)水分。

春季解除防寒后需充足的水分,土壤含水量达到70%以上为宜。

花期水分过多会降低地温,影响正常授粉。

果实膨大至成熟采收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达到80%以上。

果实采收后是基生枝旺盛生长期,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以上,以促进枝条成熟和花芽分化。

2)光照。

对光照非常敏感,光照充足时生长旺盛,叶片厚、色深,花芽发育好,果实含糖量高,品质优良。

红树莓大棚栽培技术与管理

红树莓大棚栽培技术与管理

红树莓大棚栽培技术与管理
红树莓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的水果树种,大棚栽培是一种常见的栽培方式,可以控制气候和环境条件,提高生产效益。

以下是红树莓大棚栽培技术与管理的一些要点。

1.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红树莓大棚栽培。

2. 大棚建设:搭建结构稳固、顶部具有遮阳和保温功能的大棚,确保适宜的光照和温度环境。

3. 光照管理:红树莓对光照要求较高,尽量保持充足的自然光照,并根据需要采取补光措施。

4. 温度管理:红树莓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在15℃~25℃,冬季
温度过低时应加强保温措施,夏季温度过高时应降温。

5. 供水管理:红树莓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但也要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病害的发生。

6. 营养管理:合理施肥,根据红树莓的生长需求,提供适宜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结合土壤测试结果进行施肥。

7.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大棚内外,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可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方式进行防治。

8. 剪修管理:大棚栽培的红树莓要进行定期剪修,促进分枝和
茎叶生长,有助于控制植株形态和增加果实产量。

9. 杂草管理:定期除草,保持大棚内的整洁,减少杂草对红树莓生长的竞争。

10. 细心观察:密切关注红树莓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管理措施,确保植株健康生长和高产。

需要注意的是,红树莓大棚栽培技术与管理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进行相应调整。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管理和调整。

颜值高的水果—红树莓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看完你学会了吗?

颜值高的水果—红树莓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看完你学会了吗?

颜值高的水果—红树莓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看完你学会了吗?红树莓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红树莓又名木莓、覆盆子等,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浆果类灌木落叶果树。

果实圆球形,深红色,晶莹剔透,柔嫩多汁,酸甜可口,果香浓郁,营养丰富,富含活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维生素E、花青素、鞣化酸、水杨酸、覆盆子酮和硒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具有抗癌、解毒、抗衰老、降血糖、改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美容等多种功效,医疗保健功能较强,被誉为“第三代新兴保健果品”“人体清道夫”,深受人们青睐。

红树莓适应性强,果实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利用,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生物学特性、品种选择、苗木繁育、园地选择、栽植管理、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病虫绿色防控、采收管理及采后管理等方面,系统总结了红树莓丰产栽培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1、生物学特性红树莓喜光、喜湿、怕涝。

多无主根,根系由根状茎、须根组成。

枝分基生枝(初生茎)、结果母枝(花茎,结果后死亡)。

芽分基生芽、腋芽(含主芽、副芽)。

花为两性花,花托上同时具备雌蕊、雄蕊。

休眠期低温需求量800~1 600h。

始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实成熟期为夏、秋两季。

2、品种选择红树莓品种众多,果实品质、生态类型、适应性各异,应根据土壤、气候条件、栽培目的(鲜食或加工)、果实大小等情况选择。

鲜食型应选果肉细嫩多汁、酸甜适度、芳香浓郁、品质上乘的品种栽培,如费尔杜德、海尔特兹、托拉米、澳洲红、丰满红、夏蜜、中林4号等。

加工型宜选耐加工品种,如红宝玉、美国22号、加拿大1号、秋福、米克等。

埠岭山地等干旱地块应选抗旱品种,如威廉米特、梅凯、约斯特尔等。

3、园地选择红树莓适栽范围广,温带、暖温带均可发展。

以选择交通方便、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气性好、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值6.5~7.0、无污染、地下水位1m以上的沙壤土或壤土建园为佳。

忌选前茬为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草莓等容易感染黄萎病作物的地块。

红树莓栽培及管理技术

红树莓栽培及管理技术
红树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非常高的水果,在栽 植过程中,应当对其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探究,实现其丰产 的目标。在实际栽培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红树莓的选 种和育苗,做好建园准备,选择适宜的地块,做好整地工作。 同时加强管理措施,保证其水肥的充足,针对不同时期做好 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实现红树莓的高质高产。
红树莓的品种比较多,在红树莓品种选择的过程中,应 当选择适合当地区域种植的品种。育苗是红树莓种植的关键 环节,幼苗的生长情况对于其后期的生长和结果有着非常大 的影响,因此,在育苗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质量,做好 相关的细节工作。第一,选择适当的苗圃,对于苗圃的要求 条件主要有便利的交通,地势较为平缓,土质比较疏松,阳 光比较充足。第二,做好根插。在根插的过程中,可以将红 树莓的根洗净,喷洒 65% 的万霉灵 1 000 ~ 1 500 倍液之后, 包好放置在 2 ~ 4 ℃的冷库中,开春之后种植。第三,准确 地把握出苗时机。红 树 莓 的 苗高达到 30 ~ 35 cm,茎粗超过 0.5 cm 时,其根系发达就可以出圃栽种。 2 建园措施 2.1 园地的选择 在红树莓建园的过程中,注重园地的选择, 园地的坡度应当小,低下水位较低并且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 同时,做好园地的平整作业,对园内的石头、杂草等有效地 清理,开展深耕作业,深耕的深度控制在 25 ~ 30 cm。 2.2 挖穴 栽种之前开闸挖穴作业,穴的宽度是 50 ~ 60 cm, 深度是 50 cm。行距在 2.4 ~ 2.5 m,穴距 0.5 m,对于底 层土壤和表层土壤采取分开堆放的方式,将土壤中的草根、 树根以及石块等清理干净。 2.3 土壤施肥 在表土回填的过程中,在回填到穴底 10 cm 时,将肥料和表土均匀的混合,填入穴中,之后使用熟化土壤 回填。在土壤施肥时,每定植穴应当施加10~15 kg 的有机肥。 2.4 合理密植 红树莓的栽培时间通常是选择在春季和秋季。 春季栽种的时间是 5 月的上旬,秋季选择在 10 月的下旬。树 苗在栽种之前需要在水中浸泡 12 ~ 24 h,之后每穴两到三株 开展种植,每株之间保持 10 cm 的距离。苗木在放置到栽植 穴中应当保持根系的舒展,做好培土提苗措施,用脚踩实, 浇透水之后封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树莓的栽培技术
1.共同特点是果实艳丽、柔软多汁、风味独特。

从果的外形看,在植物学上都称为聚合果,在栽培上都称为浆果。

2.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

而树莓是多年蔓生灌木,高达$2~$2。

3.树莓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也很显著,它即适合农家庭院和山边、荒坡零散种植,也适合集约化成片经营。

有直立型、半直立型、匍匐型。

分有刺、无刺两类。

一年生苗定植后,有的品种当年、有
的品种次年便开花结果,3~5年即可进入盛果期,其经济寿命可达
20年。

树莓花艳果美,可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具有良好的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

哈瑞太兹(Heritage):直立型双季莓,秋熟,果实中等,果重约$2,亮红色,香味浓,根蘖强,丰产(美国)。

托乐米(Tulameen):直立型单季莓,果大约$2,果坚厚、色艳,
根孽苗少,长势强壮,高产、抗寒(美国)。

奥瑞斯(Orus):半匍匐型双季莓,果味佳,可鲜食,高产(美国)。

苏蜜特(Summit):双季红莓,果实坚硬,味美,高产,易于采摘、保鲜、储运,8月下旬成熟(美国)。

威娜米特(Willamette):高产早熟,果实酸中带甜,果近圆形,暗红色,中等硬度。

树势强壮,根蘖极强(美国)。

1、园地选择:红树莓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都能正常生长,但在较肥沃的土壤中长势更好;宜在春秋两季栽培,成活率最高。

2、栽培方法:土地搂平打细后,条件允许,施足底肥;按行距2米、株距30公分;再按长宽深15厘米、直线等距挖坑;栽前将苗根
浸在水中4小时后开始栽培,每亩栽苗1110株;栽培方法很简单:
将苗根展开放入坑中,埋土踩实;要点是:深栽浅埋;标准是:苗根
及四周的覆土不要超过苗木在圃地时的原有水印;有条件的地方,栽
后不下雨浇透水或覆盖地膜,可确保成活率。

3、栽后管理:红树莓栽后两个月内,要及时检查成活情况,加
强管理。

红树莓苗定植后的发枝部位主要是地下根状茎,地上部就
不象其它果树那样重要,因此树莓苗栽植时,地上部分只剪留20公
分左右,可提高成活率;定植后、出芽前,可打“封地药”,防止大
面积出草;红树莓生长期间,特别干旱地区浇水后浅松土,然后用
“克无踪”或“百草枯”除草,省工省力效果好。

4、修剪方式:红树莓一般不用修剪,但为了美观和高产,在早
春树莓出土后上架前进行第一次修剪,对过密的细弱枝系,有病虫
害的枝条要及时剪掉,将结果枝修剪成1.3米~1.5米统一规格,
第二次修剪宜在采收结束后,对结完果的母枝全部剪掉,以便改善
通风透光条件,对非埋土防寒越冬的南方地区可以将其推迟到第二
年春结果母枝萌发前进行,宜早不宜晚。

5、采收贮存:红树莓成熟期因地区及品种不一,略有一定差距,东北地区一般7月上旬开始成熟,成熟期间每隔1~2天采收一次,
采收期一个月左右。

充分成熟的浆果具有水果独特风味,香气诱人,色泽鲜红,果皮柔嫩,酸甜爽口,令人百吃不厌,一般在浆果达到
九分熟即可采收,采下的浆果可直接放在塑料盒中出售。

红树莓的果实不仅可以用来食用,同时还色泽鲜亮、果形小巧,具有很好的观果效果哦,所以如果家中有庭院等适宜条件的朋友,
也可以尝试养殖一下红树莓哦。

看过红树莓的栽培技术的人还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