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蠕虫药
【药学基础知识】抗肠蠕虫药的知识点梳理

【药学基础知识】抗肠蠕虫药的知识点梳理今天梳理药学基础知识-抗肠蠕虫药的知识点, 包括抗肠蠕虫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不良反应、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及用药监护。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哌嗪不良反应小, 尤其适用于儿童。
甲苯咪唑直接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 最终导致虫体死亡, 阿苯达唑是一种有效、广谱、低毒的抗虫药, 可作为蛲虫病更好的选择药。
噻嘧啶可抑制虫体乙酰胆碱, 从而使虫体排出体外。
吡喹酮为广谱抗蠕虫药, 对各种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肝片吸虫、姜片虫、囊虫和绦虫均有杀灭活性, 对眼囊虫也有较好的活性。
二、典型不良反应哌嗪类驱虫药常见腹痛、腹泻、眩晕、嗜睡、幻觉、焦虑、妄想、疲乏。
咪唑类驱虫药十分常见头晕、失眠、口干、疲倦、药热、畏寒等, 嘧啶类驱虫药口服噻嘧啶仅在较大剂量时才表现出毒性。
三、禁忌证哌嗪类驱虫药对过敏史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有神经系统疾病者禁用。
咪唑类驱虫药阿苯达唑对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儿童、严重肝肾、心脏功能不全及活动性溃疡病患者禁用。
甲苯达唑对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儿童、严重肝肾不全者禁用。
嘧啶类驱虫药噻嘧啶对1岁以下儿童、妊娠期妇女、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四、药物相互作用哌嗪与氯丙嗪合用, 有可能引起抽搐, 故应避免合用。
哌嗪与噻嘧啶合用有拮抗作用产生, 应避免合用。
左旋咪唑与噻嘧啶合用可治疗严重的钩虫感染, 并可提高驱除美洲钩虫的效果。
左旋咪唑与噻苯达唑合用可治疗肠道线虫混合感染。
左旋咪唑与枸橼酸乙胺嗪先后顺序应用可治疗丝虫感染。
甲苯达唑不应与甲硝唑合用。
哌嗪对人体(特别是儿童)具潜在的神经肌肉毒性, 应避免长期或过量服用。
五、用药监护1.蛔虫病和鞭虫病应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作为更好的选择药;次选噻嘧啶。
2.蛲虫病应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作为更好的选择药;次选伊维菌素。
3.钩虫病应用三苯双脒作为更好的选择药;次选阿苯咪唑、甲苯咪唑。
4.绦虫病(猪、牛带绦虫病)更好的选择吡喹酮, 次选阿苯咪唑、甲苯咪唑。
吡喹酮常见不良反应

吡喹酮常见不良反应吡喹酮是广谱抗蠕虫药,它杀灭血吸虫的作用较呋喃丙胺强30倍,较硝硫氰胺强100倍以上,那么吡喹酮常见不良反应你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吡喹酮常见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吡喹酮常见不良反应①常见的副作用有头昏、头痛、恶心、腹痛、腹泻、乏力、四肢酸痛等,一般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不影响治疗,不需处理。
②少数病例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心电图显示T波改变和期外收缩,偶见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
③少数病例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④偶可诱发精神失常或出现消化道出血。
吡喹酮的使用注意事项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虽然有着剂量小、疗程短、毒副作用轻的优点,但并非没有毒副作用。
2日疗法虽然不良反应较少,但用药后仍会有头昏、乏力、出汗、头痛、失眠、肌肉颤动、多梦、眼球震颤、肢端麻木和轻度腹泻等副反应,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中毒性肝炎或诱发精神失常。
因此,在使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时,特别是在应用6日疗法时,无论是住院还是家庭治疗,都要特别注意加强护理。
对无夹杂症的慢性血吸虫病人应做三级护理;对急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和有一两种夹杂症的血吸虫病人,原则上做二级护理;对个别较严重的血吸虫病人可做一级护理。
定时做好体温、脉搏、呼吸的观察。
服药前测3天,服药结束继续测3~5天,每天测两次,服药期间每天测3次。
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其它症状和药物反应。
对较重的病人应做好护送和解释工作,防止因紧张而出现反应。
给病人发吡喹酮片剂时,特别是在家庭治疗中,要严格坚持“三查七对”,发药到手,看服到口。
服药时间安排在饭后半小时或餐间吃一碗饭服药,服完药再吃一碗饭)为好,以减少消化道反应。
服药后要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对急性血吸虫病人和夹杂症病人每小时观察一次;对一般慢性病人每3~4小时观察一次。
病人出现头痛、咳嗽、乏力等一般反应时,也应给予对症处理,不能认为吡喹酮的副作用轻而不予理睬,任其发展。
病人有较重的反应,如恶心、呕吐、心悸、胸闷、多汗等,应及时给予输液和口服维生素B6。
兽药种类(抗寄生虫类及杀虫剂).

三、杀虫剂
兽医卫生用杀虫剂是农药中用于兽医卫生防治害虫的一类品种, 有天 然的(如除虫菊)和人工合成的(如拟除虫菊醋类) 两大类。杀虫剂的种类很 多, 现代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醋类、拟除虫菊醋类相胖类杀虫剂, 是目前
主要畜禽外寄生虫不负坟、蝇等害虫的化学控制剂, 可直接用于畜禽体表、
垫料、畜舍、禽舍或人类居住环境, 有的品种甚至长时间与人畜接触, 是
以人畜为保护对象的, 所以要有更高的要求, 必须对人畜安全、低毒, 产
品质量要求高纯度和低杂质。
兽药种类—抗寄生虫类及杀虫剂
兽药残留检测
一、抗蠕虫药物
抗蠕虫药物主要包括:抗线虫、抗绦虫和抗吸虫的药物,目前对 蠕虫感染的控制在很大程度还是依赖抗蠕虫药物,大多数抗蠕虫药物 对几乎所有的肠道内或肠道外寄生性蠕虫的成熟或未成熟发育阶段的
虫体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非常好的杀灭作用。抗蠕虫药物一般有苯并咪哇类药物,苯
并咪哇类药物是一组广谱抗蠕虫药物, 包括噻苯哒唑、甲苯哒唑、阿 苯哒唑、尼妥必敏等;
二、抗原虫药物
锥虫病主要危害马、牛、骆驼,主要有伊氏锥虫病(病原为伊氏锥虫) 和马媾疫(病原为马媾疫锥虫)。梨形虫主要寄生于血液内,又称血孢子 虫,抗梨形虫药又称为抗焦虫药。滴虫主要有组织滴虫和毛滴虫,组织滴 虫主要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毛滴虫主要寄生于牛生殖器官,可导致 牛流产、不孕、和生殖力下降。
一、抗蠕虫药物
烟碱激动剂类,此类药物主要是抗线虫作用, 主要通过作用于寄生虫 的神经系统来发挥作用。它们多是乙酞胆碱激动剂, 如左旋咪啶、四氢蝶
啶类(噻咪啶、甲噻咪啶等);大环类酯类抗蠕虫药物主要包括阿维菌素类
(伊维菌素和多拉菌素)和近年来发现的摩的菌素。这类抗寄生虫药物具强 大的抗线虫及体外寄生虫的潜能;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过 去20年里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临床试验数据充分证明了吡喹酮不仅仅 是对血吸虫还有绦虫感染都是高效而安全;
抗生素——抗蠕虫药(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PPT

伊维菌素
作用机制
大环内酯类 抗寄生虫药 对线虫及节肢动物的
驱杀作用,在于增加虫体的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 酸(GABA)的释放,以及打开谷氨酸控制的Cl-通 道,增强神经膜对Cl-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 号的传递,最终神经麻痹,使肌肉细胞失去收缩 能力,终致虫体死亡。
阿维菌素类 咪唑类 四氢嘧啶类
苯骈咪唑类 有机磷酸酯类 其他抗线虫药
02 阿维菌素 Avermectin
简介
阿维菌素又名虫克星、阿福丁、阿力佳等
阿维菌素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
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灰色链霉菌发酵产生。
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类,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的特点阿维菌素是当
前生物农药市场中最受欢迎和具激烈竞争性的新产品
特点: 广谱、高效、安全、用量小
阿维菌素
结构成分
主要成分为:22 , 23 - 二氢阿维
双键
菌素B1a
C46~47H70~74O14
阿维菌素
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味 溶解度:在醋酸乙酯、丙酮、氯仿中易溶,在甲醇、乙醇中略溶,在正己
烷、石油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阿维菌素
用法用量
对猪:(1)内服:每千克体重0.3毫克。 (2)注射液,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0.3毫克 (3)浇泼剂,背部浇泼:每千克体重0.5毫克
对禽:(1)内服:一次量,禽每千克体重0.4毫克 (2)皮下注射:禽每千克体重0.2毫克
阿维菌素
注意事项
经口:立即引吐并给患者 服用吐根糖浆或麻黄素,但 勿给昏迷患者催吐或灌任何 东西。抢救时避免给患者使 用增强 γ-氨基丁酸活性的药 物如巴比妥、丙戊酸等。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物(本科)

2、大规模驱虫前先预试。
为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在使用抗寄生虫药进行大规模驱虫前,应先 选择少数动物作驱虫实验,以免发生大批中毒事故。
前言
五、应用注意事项:
3、定更换药物。
在防治寄生虫病时,应定期更换不同类型的抗寄生虫药物,以免减少因 长期或反复使用某些抗寄生虫药而导致虫体产生耐药性。
4、避免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
病原形态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 称 之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 于 横纹肌内,称肌旋毛虫。 胎生。
一、驱线虫药
分类: 1、阿维菌素类 2、苯并咪唑类 3、咪唑并噻唑类 4、有机磷化合物 5、四氢嘧啶类 6、其他
(一)阿维菌素类
阿维菌素类(Avermectins,AVMs)药物是由 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 寄生虫药。目前这类药物已商品化的有阿 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和埃普利诺 菌素。 阿维菌素类药物由于其优异的驱虫活性和 较高的安全性,被视为目前最优良、应用 最广泛、销量最大的广谱、高效、安全、 用量小的理想抗内外寄生虫药。
(一)阿维菌素类
【作用机理】 哺乳动物外周神经传导介质为乙酰胆碱,GABA主 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在用治疗剂量驱杀体内外 寄生虫时,由于血脑屏障的影响, AVMs进入大脑 数量极少,与线虫相比,欲影响哺乳动物神经功能 所需药物浓度要高的多,因而只有当大量的AVMs 进入哺乳动物的大脑,才能导致其中毒。 此外目前尚未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由谷氨酸控制的 Cl-通道。AVMs对无脊椎动物有很强的选择性,因 此AVMs用作哺乳动物抗内外寄生虫药较安全。 AVMs类药物对吸虫和绦虫无效,可能与吸虫和绦 虫缺少GABA神经传导介质以及虫体内缺少谷氨酸 控制的Cl-通道有关。
安太霉素(抗蠕虫药)药品使用说明(安太素的功效)

**安太霉素(抗蠕虫药)药品使用说明**
**药品名称:** 安太霉素
**适应症:** 用于治疗人体内寄生蠕虫感染,如蛔虫病、钩虫病等。
**主要成分:** 安太霉素
**剂型:** 片剂、颗粒剂
**用法用量:**
- **成人及儿童:** 一般情况下,口服。
成人一次2片,儿童按体重计算。
具体用量请遵循医生建议。
- **空腹服用:** 服药前后4小时内不进食,饭后6小时再进食。
**不良反应:**
- 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消化道不适反应。
-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需密切监测。
**禁忌症:**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注意事项:**
- 用药期间避免饮酒,以免加重肝损伤。
- 若有严重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存储条件:**
- 避光、密闭保存,防潮防曝晒。
**有效期:** 36个月
以上是关于安太霉素药品的使用说明,使用前请认真阅读说明书,如有问题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切勿自行更改用药方案。
抗蠕虫药概述.

三.抗血吸虫药
非锑剂抗血吸虫药物,包括: 吡喹酮、硝硫氰醚、 硝硫氰胺、 六氯对二甲苯、 呋喃丙胺。
吡喹酮为当前首选的抗血吸虫药。
溴烃苯酰苯胺等。 其他兼有抗绦虫作用的药物有: 阿苯达唑、 芬苯达唑、 甲苯咪唑、 奥芬达唑等。
三.抗血吸虫药
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病,疫区内耕牛患 病颇高,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在药物治疗方面,抗血吸虫药的研究发
展很快,锑剂 (如酒石酸锑钾等)原是传统 应用最有效药物,由于毒性太大,已逐渐被 其他药物取代。
我国以敌百虫应用最广。
有机磷的安全范围小,所以用量应该准确,过大 不仅会增强毒性,而且有残留。 一般规定用药后7d方可屠宰上市。
2.咪唑骈噻唑类
对畜禽主要消化道寄生线虫和肺线虫有效,驱虫 范围较广,主要包括: 四咪唑 (噻咪唑) 左旋咪唑 (左咪唑、左噻咪唑)。 四咪唑为混旋体,左旋咪唑为四咪唑的左旋体,
4.阿维菌素类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组新型大 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 目前在这类药物中己商品化的有: 阿维菌素、伊维菌素、 多拉菌素、依立菌素。 阿维菌素类药物由于其优异的驱虫活性和较 高的安全性,是理想抗内、外寄生虫药。 其作用具有广谱、高效、安全、用量小等特点。
二.驱绦虫药
绦虫发育过程中各有其中间宿主,所以要彻底消灭畜
禽绦虫病,不仅需要使用驱绦虫药,而且还须控制绦虫
的中间宿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阻断其传播
。 理想的抗绦虫药,应能完全驱杀虫体,若仅使绦虫 节片脱落,则完整的头节大概在2周内又会生出体节。
绦
虫牛带Leabharlann 虫头节猪带绦虫头节二.驱绦虫药
目前常用的驱绦虫药主要有: 吡喹酮、 氯硝柳胺、
动物医学-抗寄生虫药《抗蠕虫药》

抗寄生虫药抗蠕虫药驱线虫药主要的驱线虫药物:1、抗生素类: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依立菌素、莫西菌素、越霉素A、潮霉素B、米尔倍霉素2、苯并咪唑类:噻苯咪唑、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硫苯咪唑、磺苯咪唑、丁苯咪唑、苯双硫脲、丙氧苯咪唑、丙噻苯咪唑3、咪唑并噻唑类:左咪唑、四咪唑4、四氢嘧啶类:噻嘧啶、甲噻嘧啶、羟嘧啶5、有机磷化合物:敌百虫、敌敌畏、哈罗松、蝇毒磷6、其他驱线虫药:乙胺嗪、碘噻青胺、硫胂胺钠等阿维菌素类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
目前己商品化的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依立菌素。
阿维菌素类药物由于其优异的驱虫活性和较高的安全性,是理想抗内、外寄生虫药。
特点:广谱、高效、安全、用量小药动学具有高脂溶性1)吸收a.易吸收,且吸收速率较快。
b.以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c.对某些寄生虫尤其节肢动物的杀灭作用皮下注射优于内服给药。
2)代谢与排泄伊维菌素主要在肝和脂肪中代谢,98%从粪便中排泄。
作用机理1.可增强无脊椎动物神经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抑制γ-氨基丁酸的释放,引起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开放。
2.哺乳动物:γ-氨基丁酸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现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
只有当大量的阿维菌素类进入哺乳动物的大脑时,才可能导致其中毒。
因此,该类药物用作哺乳动物的抗内、外寄生虫药较安全。
应用用于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和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安全性1.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哺乳动物、鸟类、鸡、鸭毒性很小。
2.阿维菌素类药物对植物无毒,不影响土壤微生物,对环境是安全的。
耐药性1.近几年来,在许多国家相继出现了阿维菌素类的耐药虫株,且主要集中于绵羊和山羊;2.阿维菌素类驱虫药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可能包括虫体对药物摄入量的减少、代谢增强和氯离子通道受体发生改变三个方面;3.频繁用药和亚剂量用药可能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两大主要原因。
阿维菌素类—伊维菌素理化性质1.白色结晶性粉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咪唑并噻唑类:如左咪唑和四咪唑。 (4)四氢嘧啶类:如噻嘧啶、甲噻嘧啶和羟嘧啶等。 (5)有机磷化合物:如敌百虫、敌敌畏和哈罗松。 (6)其他驱线虫药:如哌嗪乙氨嗪、硫胂胺钠和碘噻青胺。 返 回
(一)阿维菌素类
阿维菌素类(AVMs)药物是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寄 生虫药,目前在这类药物中以商品化的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埃普利诺菌素。 由于其优异的驱虫活性和较高的安全性,被视为目前最优良、应用最广泛、销 量最大的一类新型广谱、高效、安全和用量小的理想抗内外寄生虫药。
伊维菌素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22,23-二氢阿维菌素B1a。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甲醇、乙 醇、丙酮、乙酸乙酯中易溶。
【作用与应用】 具有广谱、高效、用量小和安全等优点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 寄生虫药,对线虫、昆虫和螨均具有高效驱杀作用。伊维菌素尚可用于预防犬 恶丝虫病,但不它能用于治疗,因杀虫效果很快,会导致被杀死的成虫阻塞心 脏,从而引起突然死亡。
硝氯酚对动物比较安全,治疗量一般不出现不良反应。
返 回
四、抗血吸虫药
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病,疫区内耕牛患病率颇高,对人的健康造成 很大的威胁,故防治耕牛血吸虫病,对消灭人血吸虫病具有重要作用, 应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下面介绍非锑剂抗血吸虫药物,包括吡喹酮、硝硫氰酯、六氯对二 甲苯和呋喃西胺。
目前常用的驱绦虫药主要有吡喹酮、依西太尔、丁奈脒和硫双二氯酚等。 有的药物兼有抗绦虫的作用,如苯并咪唑类药物。
返 回
吡喹酮
【理化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苦。有吸湿性。在
氯仿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乙醚及水中均不溶。
【药动学】 内服后在肠道迅速吸收,并迅速分布于各种组织,其中以肝、 肾中含量最高,能透过血脑屏障。首过效应很强,形成单羟化或多羟化代谢物, 门脉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外周血液浓度。吡喹酮在体内代谢迅速,主要经肾排 出。
【应用注意】 安全范围较大,但超剂量可引起中毒,无特效解毒药。一般采 用皮下注射或内服给药。驱虫作用较缓慢,要持续给药。泌乳动物及母牛临产 前1个月禁用。 返 回
(二)苯并咪唑类
苯并咪唑类药物是一类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蠕虫药,主要药物有甲 苯咪唑、芬苯达唑、阿苯达唑等。他们的基本作用相似,主要对线虫具有较 强的驱杀作用。
抗蠕虫药
抗蠕虫药:能杀灭或驱除寄生于畜禽机体的蠕虫的药物,亦称驱虫药。 可以分为线虫、绦虫和吸虫三大类。抗蠕虫药物也将依其三种分类叙述。
一、驱线虫药 二、驱绦虫药 三、驱吸虫药 四、抗血吸虫药
一、驱线虫药
家畜线虫病不仅种类多(占家畜蠕虫病一半以上),而且分布广,因此几乎
所有畜禽都有线虫感染,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硝氯酚
【药动学】 内服后可经肠道吸收,但在瘤胃内可逐渐降解灭活。体内排泄 较慢,9d后乳、尿中基本上无残留药物。
【作用与应用】 硝氯酚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抗牛羊肝片吸虫药,具有高效、
低毒的特点,在我国已代替四氯化碳、六氯乙烷等传统治疗药而用于临床。硝
氯酚能抑制虫体琥珀酸脱氢酶,从而影响肝片吸虫能量代谢而发挥作用。
(四)四氢嘧啶类
该类药物也是广谱驱虫药,主要包括噻嘧啶和甲噻嘧啶。 这类药物适用于各种动物的大多数胃肠道寄生虫,噻嘧啶和甲噻嘧啶具 有相同的药理作用,甲噻嘧啶是噻嘧啶的甲基衍生物,其驱虫作用较其母 体化合物噻嘧啶为强,而毒性较小,安全范围较大。
两者均为去极化型神经肌肉传导阻断剂,对虫体和宿主具有同样作用。
本品安全范围较小,多数动物用药后均出现暂时性腹泻症状,但多在2d 内自愈。为减轻副作用,可以小剂量连用2~3次。马属动物较敏感,用时慎重。 禁用乙醇或增加溶解度的溶媒配制溶液内服,否则会造成中毒死亡。
返 回
三、驱吸虫药
除前述吡喹酮、硫双二氯酚以及苯并咪唑类药物等具有驱虫作用外,尚有 多种驱吸虫药,这里主要介绍常用驱肝片吸虫的药物。
【不良反应】 伊维菌素对试验动物的毒性略低于阿维菌素。研究表明,伊 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哺乳动物、鸟类、鸡鸭毒性很小,而淡水生物对其有高度 的敏感,但因该类药物不溶于水,所以对植物无毒,不影响土壤微生物,对环 境是安全的。
【耐药性】 阿维菌素类驱虫药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可能包括虫体对药物摄入
量的减少、代谢增强和氯离子通道受体发生改变三个方面。频繁用药和亚剂量 用药可能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两大主要原因。
【作用机理】 本类药物基本上都是细胞微管蛋白抑制剂,抗虫作用机理主 要是与虫体的微管蛋白结合,阻止了微管组装的聚合。
【不良反应】 本类药物的一般毒性低,安全范围大,在应用治疗剂量时,
即使对幼龄、患病或体弱的家畜都不会产生副作用。但该类药物具有致畸作 用,应慎用。
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又称为丙硫苯咪唑、丙硫咪唑。 【理化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在水中不溶,在氯仿或丙 酮中微溶。在冰醋酸中溶解。
尾线虫也有一定效果。哌嗪的驱虫活性,取决于对蛔虫的神经肌节头处发生
抗胆碱样作用,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 本品常用作畜、禽的驱蛔虫药,毒性小,临床用药安全。 返 回
二、驱绦虫药
绦虫发育过程中各有其中间宿主,要彻底消灭畜禽绦虫病,不仅需要使 驱绦虫药,而且还需控制绦虫的中间宿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 阻断其传播。理想的抗绦虫药,应能完全驱杀虫体,若仅适用绦虫接片脱 落,则完整的头节大概在2周内又会生出体节。
【化学结构】 AVMs为二糖苷类化合物,其基本结构为16元环的大环内酯, 在C13位上有一个双糖,从C17到C18是两个六元环的螺酮缩醇结构。而通过对 AVMs结构的改造,可减少药物的毒性或改变药物的极性,从而降低药物残留 量或增强驱虫作用。
【药动学】 阿维菌素类药物具有较高脂溶性,因此其药物动力性特征具有 较大的表观分布容积和较缓慢的消除过程。不论内服还是注射给药,阿维菌素 类药物均易吸收,且吸收速率较快,但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高,体内药物持 续时间较长,对某些寄生虫尤其节肢动物的杀灭作用由于内服给药。不同制剂 配方、不同给药方式、不同种类动物及不同饲养方式等因素,均可对这类药物 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产生明显影响。
返 回
硝硫氰晶性粉末。不溶于水,极微溶与乙醇,
溶于丙酮和二甲基亚砜。
【药动学】 单胃动物内服后,吸收较慢,吸收后药物能与红细胞和血浆
蛋白结合。在体内分布不均 匀,胆汁中浓度高于血中浓度10倍,有明显肝肠
循环现象,对杀灭血吸虫有利。吸收后药物主要经尿液排泄。反刍动物内服 后驱虫效果较差,可能是在瘤胃中被降解所致。
【药理作用】 AVMs可增强无脊椎动物神经突触后膜对C l—的通透性,从而 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使神经麻痹,并可导致动物死亡。与传统的抗寄生 虫药物相比,阿维菌素类药物抗寄生虫的作用机制独特,因而不与其他类抗寄 生虫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
阿维菌素类药物对吸虫和绦虫无效,可能与吸虫和绦虫缺少GABA神经传 导介质以及虫体内缺少受谷氨酸控制的C l—通道有关。
对虫体先引起肌肉产生乙酰胆碱样痉挛性收缩,继而阻断其神经肌肉传导,
导致麻痹而死亡。 返 回
(五)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最早主要用作农业和环境杀虫药。以后将一些毒性较 低的化合物发展为兽药而用于驱虫的有敌百虫、敌敌畏、哈罗松等。我
国应用最广的首推敌百虫。
有机磷化合物驱虫杀虫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虫体内胆碱酯酶活性,导 致乙酰胆碱蓄积而引起寄生虫肌肉麻痹致死。
【药动学】 本品脂溶性高,比其他本类药物更易从消化道吸收,由于有很
强的首过效应,血中的原形药物很少,主要在肝脏代谢。
【作用】 本品对动物线虫、吸虫、绦虫均有驱除作用。但对绦虫、吸虫需 用较高剂量。
【应用注意】 马较敏感,不能连续给予大剂量;产奶期禁用。 返 回
(三)咪唑并噻唑类
本类药物对畜禽主要消化道寄生线虫和肺线虫有效,驱虫范围广,主要包
【作用与应用】 硝硫氰酯具有较强的杀血吸虫作用,使虫体收缩,丧失 吸附于血管壁的能力,而被血流冲入肝脏,使虫体萎缩,生殖系统退化而死 亡。本品对耕牛血吸虫病和肝片吸虫病均有较高疗效。但由于内服时杀虫效 果较差,而临床多选用第三胃注入法。 返 回
括四咪唑和左旋咪唑,驱虫主要由左旋体发挥作用。
左咪唑
【药动学】 本品内服、肌内注射吸收迅速和完全。主要通过代谢消除,原 形药(少于6%)及代谢物从尿中排泄,小部分随粪便排出。 【作用与应用】 左咪唑为广谱、高效、低毒驱虫药,对牛、羊主要消化道 线虫和肺线虫有极佳的驱虫作用。它可通过虫体表皮吸收,迅速到达作用部 位,与酶活性中心相互作用,使延胡索酸还原酶失去活性。左咪唑还具有明 显的免提调节功能。 【应用注意】 一般宜内服给药,中毒可用阿托品解毒。 返 回
【作用与应用】 为较理想的新型广谱驱绦虫药、抗血吸虫药和驱吸虫药。
主用于动物血吸虫病,也用于绦虫病和囊尾蚴病。
吡喹酮能使寄主体内血吸虫产生痉挛性麻痹而脱落,并向肝脏移行。对大
多数绦虫成虫和未成熟虫体均有良效,加之对动物毒性小,是较理想的药物。
但高剂量使用偶有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现象,但部分牛会出现体温升高、 肌肉震颤、胀气等反应。 返 回
有机磷化合物对畜禽安全范围较小,用量过大可引起中毒、中毒机 理亦系抑制畜禽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使体内乙酰胆碱蓄积过多而出现胆 碱能神经兴奋的症状。中毒后可用阿托品或胆碱酯酶复活剂解毒。 返 回
(六)其他驱线虫药
哌 嗪
【药动学】 哌嗪及其盐类能迅速由胃肠道吸收,部分在组织中代谢,其余部 分(30%~40%)经尿排泄。 【作用与应用】 哌嗪的各种盐类均属有效驱蛔虫药,此外对食道口线虫、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