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传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传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央戏剧学院。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戏剧影视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戏剧与影视学是国家一级学科,学科门类属于艺术学,下设的二级专业有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录音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等。
中国传媒大学是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的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在2017年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中,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一。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在博士招生考试科目如下:戏剧与影视学(130300)普通招考初试科目:①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选一②2017电影史论③3018电影艺术前沿普通招考加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适用):①4001思想政治理论②5017电影艺术基础③6017影片分析二、综合考核内容综合考核时间为 2019 年 4 月上旬(具体时间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另行通知)。
综合考核主要针对申请者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满分 100 分):以笔试方式对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及专业实践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该考核为合格性考核,考核成绩不计入综合考核总成绩,但低于 60 分者不予录取。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满分 100 分):通过专业英语资料翻译、考核小组交流等方式对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及专业文献阅读能力进行考核。
中传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传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央美术学院,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吉林艺术学院。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集中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理念。
这一术语中的数字反映其科技基础,媒体强调其立足于传媒行业,艺术则明确其所针对的是艺术作品创作和数字产品的艺术设计等应用领域。
该领域目前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涉及造型艺术、艺术设计、交互设计、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形学、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博士招生考试科目如下:数字媒体艺术(1305Z2)普通招考初试科目:①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选一②2004数字艺术基础③3005数字媒体艺术理论普通招考加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适用):①4001思想政治理论②5005数字艺术作品分析③6005数字媒体命题论文写作二、综合考核内容综合考核时间为 2019 年 4 月上旬(具体时间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另行通知)。
综合考核主要针对申请者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满分 100 分):以笔试方式对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及专业实践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该考核为合格性考核,考核成绩不计入综合考核总成绩,但低于 60 分者不予录取。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满分 100 分):通过专业英语资料翻译、考核小组交流等方式对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及专业文献阅读能力进行考核。
【三分钟了解中传考博】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史论 传媒艺术学考博参考书推荐 真题解析 录取难度

【三分钟了解中传考博】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史论传媒艺术学考博参考书推荐真题解析录取难度今日有话说:艺术院校考博大家会把目光集中在北电、中传、中戏、艺研院等等艺术类院校以及北大清华北师综合类院校,咱们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中传考博的一些情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传的考博主要是分两种形式:申请考核制和考试制。
但是申请考核主要是在两个院系:理工学部和协同创新中心。
其他院系还是考试制,考外语+两门专业课。
艺术学部的艺术史论、传媒艺术学专业大家可能觉得比较陌生,但是提到相关的专业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比如有艺术学理论、艺术史、艺术学等,设置的院校比如北大、北师、艺研院等等,后续也会一一给大家讲解到。
关于:考博招生目录注:为什么整理的是两个专业呢,因为这两个专业初试考的是一样的!2018年复试分数线:总分185英语44分专业课60分关于:专业课参考书目A:中外艺术史论1、李胜利:《艺术概论》2、施旭升:《艺术创造动力论》3、吴风:《艺术符号美学》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5、姚杰:《艺术综合》6、《文艺研究》期刊7、《现代传播》期刊B:文艺美学1、《美学原理》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文艺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4、《美学散步》宗白华5、《西方美术史》朱光潜6、《文艺美术》胡经之7、《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张少康8、《中国艺术意境论》蒲振元注:艺术学部的专业课二考察的都是文艺美学,这个专业主要考察的是文艺学和美学相结合的内容,主要考点基本集中在历年文论精选以及文艺座谈会上的讲座知识,与时事结合的都比较密切,考生要重点关注导师的论文信息观点等。
关于:专业课考博真题注解:中传专业课真题看似简单,实则很难拿高分,大家一定看书的时候一定不要遗漏知识点,中传的老师特别重视细节。
针对专一专二的真题都有整理,考生在我们这学习的话都会赠送给大家。
关于:英语考博真题一、考博英语的题型和分值设置第一部分:听力共15分,20个题四篇文章,总共15个题目,根据所听到问题选出合适的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凯程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备考复试需要复习的内容,希望广大考生根据复习建议规划复习计划,取得好的成绩。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机构!一、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是多少?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各个方向复试分数为媒介与女性方向:346分,最高分数为传播研究方向:351分。
其中单科满分为100分的要求最低分为52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的要求最低分为78分。
复试内容包括复试笔试、专业面试以及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
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40%+专业面试成绩×50%+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成绩×10%,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二、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42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3人,考研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传播学硕士考试科目里,传播历史与理论和传播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传播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中传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传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已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
多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
我校现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个专业硕士类别。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02年。
为了适应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全媒体时代对信息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促进中国传媒大学向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传播大学发展,2002年5月28,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在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基础上成立。
学院本着稳定本科生规模、稳步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办学方针,加强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术交流、人才互访以及本科生的联合培养,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基础,科研和教学并重的办学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1人,其中专职管理人员9人,专职教师31人。
专职教师队伍中,教授7人,副教授 12人。
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经历8人,博士21人,硕士9人。
这支队伍是全校各学院中最年轻化的师资队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4%),充满着活力。
在教学工作中,他们重视基础课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活跃的学术思想,是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很强、学风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
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
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
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事长兼秘书长。原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处长。2001 年被中国广电协会评选为“全国
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2006 年被中国广电协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称号。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
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
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资料来源育明教育官网: 考博考试信息、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考博就找育明教育考博分校
电视系,后留校任教。在校任教期间,曾调中国中央电视台工作三年,参加新闻、
新闻专题及纪录片等各类电视节目的拍摄与制作。前负责组建“北京市示范广播
电视与新媒体实验室”,培养指导“2008 年奥运会公用信号制作”的摄像师。讲
授的主要课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摄影造型》,《摄影造型》。
徐舫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视文化研究所
所长。是中国电视经济节目、中国电视法制节目、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评委,并
担任过中国电视金鹰奖的评委。 出版过《电视解说词写作》、《文学与电视》
资料来源:
考博就找育明教育考博分校
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
中传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传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已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
多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
我校现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个专业硕士类别。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新闻学院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育理念、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21世纪,电视与新闻学院将力争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新闻传播教学、研究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电视与新闻学院是在原电视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重新改组的基础上合并而成。
电视与新闻学院下设电视系、新闻系、传播系,拥有10个研究机构、11个实验室。
现有专任教师107名,其中教授32名,副教授33名。
新中国设立最早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国内创建最早的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创建了中国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人才培养和科研模式,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试验条件;中国新闻高等教育协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所在地;中国新闻史学会所在单位。
二、招生信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新闻学(050301)普通招考初试科目:①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选一②2020新闻理论与历史③3021新闻学综合普通招考加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适用):①4001思想政治理论②5021新闻基础知识③6020新闻实务三、招生方式我校2019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方式有三种: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
中传传播学考博经验贴

中传传播学考博经验贴
我是一位考取中传传播学博士的学生,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考博的经验和一些建议。
首先,准备阶段非常重要。
中传传播学考博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笔试,第二阶段是面试。
在准备笔试的过程中,要对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入的了解,掌握相关学科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可以参考一些传播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和专业论文,也可以利用一些复习资料进行复习。
记得多做一些模拟题和答案的分析,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
然后,在面试阶段,要准备一个扎实的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考官们评判你是否具备深入研究能力的重要依据。
在准备研究方案时,要选择一个有价值、有创新性且可行的研究主题。
同时,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研究方向,但也要确保该方向在当前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此外,平时要多参加学术活动,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可以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学术观点。
与同行交流和合作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加入学术团队或组织,与他人共同探讨研究课题。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努力。
博士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
要保持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兴趣,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希望以上的经验和建议对考取中传传播学博士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祝大家能够顺利考取博士学位,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传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新媒体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排名第二的是辽宁传媒大学,排名第三的是西北大学。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广告学院的新媒体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新媒体(New 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简单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
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
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
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的新媒体专业在博士招生考试科目如下:新媒体(0503J2)普通招考初试科目:①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选一②2005广告理论与广告史③3006广告传播普通招考加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适用):①4001思想政治理论②5006广告实务③6006传媒研究方法二、综合考核内容综合考核时间为 2019 年 4 月上旬(具体时间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另行通知)。
综合考核主要针对申请者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满分 100 分):以笔试方式对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及专业实践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该考核为合格性考核,考核成绩不计入综合考核总成绩,但低于 60 分者不予录取。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满分 100 分):通过专业英语资料翻译、考核小组交流等方式对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及专业文献阅读能力进行考核。
综合素质(满分 100 分):通过查阅申请者的申请材料,听取申请者的个人陈述,考核小组提问交流等方式,从思想品德、学术成果、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综合考核总成绩=英语语言应用能力*20%+综合素质*80%。
参加综合考核的申请者须携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外语水平能力证书原件。
另外,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携带研究生证原件、本科学历与学位证书原件;在国(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申请者须携带学位证书原件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原件。
三、申请材料申请者须准备以下材料用于资格审核、综合考核以及考生档案存档:①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通过报名系统打印,须本人签字);②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须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③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书;④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身份证正反面须复印在同一张 A4 纸上;⑤外语水平能力证书复印件;⑥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研究生证复印件、本科学历与学位证书复印件(入学时须补交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已取得硕士学位人员须提交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国(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申请者须提交学位证书复印件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⑦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须加盖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公章);⑧硕士指导教师签名的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应届硕士毕业生)或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已取得硕士学位人员);⑨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已取得硕士学位人员,须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公章);⑩公开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获奖证书等(论文要有发表刊物的封面、目录及论文内容);⑪科研情况一览表;⑫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不少于 3000 字)。
以上所列材料中的②③⑪⑫请到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常用下载专栏下载“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材料(2019 版)”,并按要求填写。
所有材料须用 A4 幅面纸张打印或复印。
考生须准备上述报考材料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电子版须在报名时上传至报名系统。
电子版中的各类材料应按以上所列材料序号名称进行命名,并将所有材料压缩为一个 zip 或rar文件,压缩文件命名格式为:申请考核制-姓名-申请专业名称-申请博导组名称。
纸质版须准备一套原件(综合考核现场确认时交给研招办,用于考生档案存档)和一套复印件(综合考核时提交给综合考核小组),并在材料封面注明“原件”或“复印件”。
其中原件材料中不需装订⑧和⑩。
纸质版材料装订时要加封面、封底及目录并按目录顺序装订,封面及目录模版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常用下载专栏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材料(2019 版)”中。
四、考博分数新媒体: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满分100分)、综合素质(满分100分)综合考核总成绩=英语语言应用能力*20%+综合素质*80%。
五、习题解析对立观点式(1)给出两个对立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要求考生支持一方并进行说明。
具体表述如下:TOPIC: Some people like A; others like B.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 A or B? Give specific reasons and examples to illustrate your answer.(2)给出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要求考生说明二者为什么不同或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并给出理由。
具体表述如下:TOPIC: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A while others consider B more appropriate. G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positions and explain which position you support.对立观点式的三种模板:1. 人们往往看到B的明显优点而忽视了它的缺点,同时A的内在优势没有被重视。
第一段:To choose A or to choose B is something of a dilemma to the public because they sometimes are confused by the seemingly good qualities of B while neglect thegenuinely good aspects of A.第二段:[For B, people are often driven to believe that / It is quite easy for common people to CHOOSE B because of the obvious reason that] ____________. (As a proverb says,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Although B does have its seemingly profound advantages, in the meantime [there lie [harmful characteristics/ intrinsic drawbacks] in it such as ____________ / it can be achieved only conditionally because____________] . Some [people/experts] [maintain/warn] that____________. However, it is often overlooked [by the public/most people]. (Therefore we have no complete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B is always better than A.)第三段: Unfortunately, the innate quality of A is often underestimated.或:What is more, if you notice the invisible benefits of CHOOSING A, you can understand A more deeply. Here I would explain a few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for choosing A. 第一点原因。
第二点原因。
第三点原因。
(列举原因的句式见最后的"通用句型")第四段:Therefore from what we have discussed, we may safe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HOOSING AAA is a rather wise decision.2. 选A还是选B的确是一个热门话题,我们来研究一下,A比B至少有三大优势:1,2,3。
第一段: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____________(whether it is better to choose A or B) is a popular topic which is much talked about [not only by ____________, but also by ____________/by people across the world/ in a modern society].或: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____________(whether it is better to choose A or B) is a popular topic which has caused heated debat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because it affects everybody in his or her daily lives).或:In a modern society, people are always faced with the dilemma of whether to choose A or B. This problem is a much-debated one in that it affects everybody in his or her daily lives.或:(如果是针对某一事件的题目,不是什么popular topic)If ____________(it is announced that a new movie theater may be built ____________), I will not be surprisedto see ____________ (whether it is better to choose A or B) become a popular topic which is much talked about not only by ____________, but also by ____________. Although it seems that [sometimes we can not tell which one outweigh the other between A and B / they normally coexist peacefully], they deserve some close examination. [If three criteria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comparing these two, I would prefer A. /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vote for the latter]. There are no less than three advantages in A as rendered below第二段第一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