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
水产药物使用的一般知识

讲解人:肖顺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电话:(028)81378560,85216335
• 五.水产药物的使用方法
1.挂袋(篓)法:在食场周围悬挂装药的袋或篓,当动物摄食时
达到消灭已外病原物的目的.药效约3天.适用于网箱和大水面.
2.药浴法:将水生动物集中在较小的容器内,用较高浓度的药
液进行短期强迫药浴,以杀灭体外病原体.运输前后多用.
3.泼洒法:全池遍洒药液,使池水达到一定浓度,杀灭体外和水
· 四.水产药物的分类 (一)抗微生物药 1.抗生素: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
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1)青霉素类: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
(2)头孢菌素类:头孢拉定、头孢噻啶…. · (3)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卡拉霉素、庆大霉素…. (4)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 (5)酰胺醇类: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6)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竹桃霉素….. (7)其他抗生素:林可霉素、粘菌素、杆.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3.氨基酸 4.虾蟹蜕壳激素 (六)微生物制剂:酶制剂、活菌制剂、微生态制剂。 (七)常用中草药:黄柏、黄连、黄芩、大黄、板蓝根、
茵陈、苦参、大蒜、穿心莲、秦皮、金银花、鱼腥草、 辣蓼、苦楝、槟榔、使君子、贯众、鹤虱、雷丸、辣椒、 生姜、五倍子、蓖麻、车前草、夏枯草、马鞭草、露水草。
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有目的调节动物生理 功能的物质(包括药物添加剂)。主要包括: 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 药品、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 制品、放射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
• 三.水产药物的特点
1.多外用药;内服药在本质上都是预防药. 2.从剂型上看,几乎是散剂和溶液剂. 3.内服的药物添加剂多加有粘合剂. 4.禁止和限制使用的药物多:凡国家禁止使用的 兽药,水产上一律不用;兽药未禁止的新霉素、 环丙沙星等,水产上也禁止使用。 5.水产药物的停药期有“500度日”(水温×天 数=500)的规定. 6.其他行业没有的水质改良剂使用较多.
水产健康养殖安全用药禁忌与技术要点

【内容摘要】:辣椒病毒病是影响我国田间辣(甜)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世界分布广泛,常给辣(甜)椒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1932年我国广东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20世纪60年代初报道了病毒病的毒源种类。
20世纪70年代以来辣(甜)椒病毒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发病率高、蔓延快,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的高达60%以上,甚至绝产。
【关键词】:水产健康养殖无污染无残毒健康养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以有效防治为主的措施,在养殖过程中消灭病原、改良养殖环境的各项理化因子,消除发病因素,使养殖水产品能在无污染的、近似自然的环境下健康生长;另一方面指养殖出来供人们食用的水产品是健康的、安全的,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检查标准的绿色食品。
水产要实现健康养殖,用药须注意众多禁忌。
一、水产健康养殖的安全用药原则(一)规范用药,健全档案。
渔用药物的使用必须按照《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1的规定执行,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类药,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切忌随意加大药物用量,以免造成养殖品种出现药物中毒甚至集中死亡。
严格执行农业部制定的《禁用清单》,杜绝使用禁用药物。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部已先后将甲基吡啶磷、地虫硫磷、林丹、毒杀酚、滴滴涕、硝酸亚汞、五氯酚钠、杀虫脒、孔雀石绿、磺胺脒、呋喃唑酮、氯霉素、环丙沙星、甲基睾丸酮和锥虫胂胺等药物列入了水产养殖禁用药物目录,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是不能使用的。
(二)正确诊断,合理用药。
正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的首要条件,根据症状和病原来准确确定病因,正确诊断后根据药物的适应来选择药物,并采用合理的投药方法。
同时应注意药物发挥疗效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指望用药的当天就能迅速见效,有时在用药后的一两天常有死亡增加的现象,如果药物的剂量是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可能是由于药物把动物体内的病原菌杀死后促使细菌细胞同时释放出内毒素,造成动物的急性中毒死亡。
这种情况下一般在3~4天后死亡率即会下降,否则应考虑药物剂量是否过大。
水产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

• 1、阿维菌素溶液:按正常用量或稍微加量或稀释 倍数较低或泼洒不均匀,会造成鲢鱼或鲫鱼的死 亡。海鱼贝类在泼洒不均匀的情况下而导致死亡。 • 2、甲苯咪唑溶液:按正常用量,胭脂鱼发生死亡, 淡水白鲳、斑点叉尾敏感;各种贝类敏感,无鳞 鱼慎用。 • 3、硫酸铜:不能和生石灰同时使用。当水温高于 30℃时,硫酸铜的毒性增加。硫酸铜的使用剂量 不得不超过300克/亩?米,否则可能会造成鱼类中 毒泛塘。烂鳃病、鳃霉病不能使用。鳜鱼慎用。
• 酸性药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氯霉素、四环 素、吹哺类等药物,在碱性水环境中的作用减弱; 而碱性药物(如卡那霉素)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 新洁尔灭)和磺胺类等,其作用则随水体PH值的 升高而升高。又如漂白粉在碱性环境中,由于生 成的次氯酸易解离成次氯酸根离子(OCL-),因 而作用减弱。除了上述因素外,水体中有机质含 量及生物密度也会影响药物效应。有机质的大量 出现,通常可减弱多种药物的抗菌效果,尤其是 化学消毒剂更为明显。
如何合理用药
• 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 正确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疾病的本质,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1.1疾病发生的原因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 存在的。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类: (1)致病性刺激:包括机械性刺激、物理性刺激、化学 性刺激和生物性病原四大类。
• 因此,在选择疾病防治的药物时,应根据 要达到的目的,确定选择哪一种或哪一类 药物。例如,如果要消除养殖池塘底泥中 的硫化氢毒害或者降低水体中氨氮的浓度, 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则可选择硅酸 铁、沸石或者一些氧化剂效果较好;如果 以杀灭或者抑制病原微生物为目的,则以 选择漂白粉、硫酸铜或者其他一些消毒剂 效果为好 。
水产养殖安全用药十六项注意

水产养殖安全用药十六项注意高邮市是水产养殖大市,养殖面积46万亩多亩,从事水产养殖的养殖户超过万人。
水产养殖过程中,水生动物生活在池塘的复杂环境中,一般情况下都会生病,水生动物生病并不可怕,关键在于科学的防治,但要注意防治结合,正确使用鱼药可有效防治水产病害,提高养殖的成活率。
而在长期的水产技术指导工作中,绝大部分养殖户在用药时存在诸多不当,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概括总结,仅供参考。
水产养殖:淡水鱼繁殖要把好四关总体要求:1、对症用药切忌养殖户想象用药,道听途说,盲从用药。
要正确诊断病因,对症施药,及时用药,以防延误治疗时机。
2、剂量要准在了解用药对象、病因,确定用药浓度的基础上,要准确地计算用药量。
全池泼洒以水体体积计算,内服用量以池塘吃食动物总量计算,不能只依某种发病对象计算用药量。
3、方法得当要依据病情、病程及需要,正确选择给药方法。
常规预防可使用食场消毒挂袋(挂篓)、泼洒法;鱼种阶段可使用浸洗(药浴法);亲体阶段可使用注射(涂抹)法;大面积防治可使用全池泼洒及内服并举法等等。
外用药物时注意事项4、泼洒药物一般在水温较高的时间段内进行,晴天应掌握在上午十时后到下午四时前用药,阴天一般中午用药,夏季用药一般在下午四时后进行。
5、药物溶解应充分,泼洒要均匀,药物颗粒及残渣不得入池,以免误食中毒致死,可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解决;泼药时应注意风向,如有风,应在上风处用药,上风略重。
6、连续阴雨天气、有浮头征兆、正在浮头或浮头刚结束时不宜全池用药。
7、泼洒药物一般不同时喂料。
对毒性较大的药物可先喂料后泼洒。
8、泼洒药物的池塘前后两天内不宜动网。
内服药物时注意事项9、药物与饲料拌和要均匀,不得有颗粒药物存在。
为防止药物饲料在水中溶解应添加粘合剂,以提高效果。
10、投喂药饵前最好停食一到两天,药饵用量以投喂后两小时内吃完为最佳。
其它注意事项11、使用农药或毒性较强药物,应先小范围试用,取得经验后再大面积使用。
水产养殖用药注意事项大全!药要用就用好!用错了甚至要清塘

水产养殖用药注意事项大全!药要用就用好!用错了甚至要清塘一、两种药物混合使用时,应先分别溶化后混合1、硫酸铜、硫酸亚铁、高锰酸钾等都应在木桶或木盆中用50℃左右的洁净水溶化。
2、漂白粉、敌百虫等粉剂药物,应先用少量水调成浆糊状,再加水稀释,以免结块被鱼误食。
3、要使用漂白粉时,要测定漂白粉含氯量,不使用受潮漂白粉。
4、在使用敌百虫时,要采用喷雾器,使用前后清洗干净。
5、变质受潮的药物不可施用,各种药物均应现配现用。
6、不能混用的药物有:漂白粉与生石灰,硫酸铜与生石灰,敌百虫与生石灰。
二、施用药物的时间应安排在下午6时许,泼药后接着是傍晚,气温、水温降低,减少鱼类的不安和体能消耗。
不宜在清晨泼药,池塘中的溶氧经过鱼类等水生动物一夜的消耗,含量已处最低,清晨泼药更容易造成缺氧浮头;也不可在中午阳光直射时施用,以免降低药效。
三、使用硫酸铜时应注意1、硫酸铜用量计算要准确;2、溶解硫酸铜的温度不能超过60℃,否则易失效;3、硫酸铜不宜常用,以免危害人体健康。
四、泼酒药液可用喷雾器,也可用木瓢或勺子全池塘均匀泼洒,切不可定点倾倒。
五、对水泼洒的药物要准确丈量水体拌饲料的药物要较准确估计鱼体重,以免用药过量造成中毒或用药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
六、细心诊断对症下药以免造成浪费增加成本。
七、泼洒药物要把鱼喂饱应在鱼吃食后2--3小时泼药;投药饵时要使鱼空腹。
八、水温较高时泼洒药物效果最佳泼洒时要均匀,不易溶解的药物要用开水充分溶解后再泼洒,留下颗粒会使鱼误食中毒。
九、用药后1--2小时内,人不要离开池塘边一旦发现鱼严重浮头或有死鱼时,应迅速注入新水。
十、鱼在浮头时或浮头刚结束时不要及时用药,否则会造成大批鱼死亡。
十一、遍洒药物应从上风处开始逐步向下风泼,这样药物较均匀。
十二、药物有效期使用过期失效的药物达不到防病的效果,所以在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
另外,也可以通过目测检查,如有效的生石灰是刚出窑的成块成团的;有效的漂白粉是未受潮、粉末状不结块的(已结块的则失效);硫酸铜呈蓝绿色结晶状,而呈铁锈状即为失效。
水产用药的十大注意问题

水产用药的十大注意问题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水产用药的十大注意问题1、盲目加大药量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对于池塘环境来讲,无论是杀虫药物还是杀菌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内的浮游生物,使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下降,容易造成缺氧泛塘或是亚硝酸盐、氨态氮含量上升,鱼类不摄食甚至中毒死亡。
一些渔民在鱼病发生初期不够重视,认为随便泼一些药就行了,到了鱼病暴发大规模死鱼时慌了神,以为加大药量就能把病菌杀死得更快。
还有一些渔民觉得今天用药不见好转明天就应加大份量,此外还有一些渔民认为一次性加大份量下足够的药物来一个疾病一扫清。
当然这些办法有时能凑效,有时疾病消除了可是鱼也死光了,有时根本就没有效果。
笔者长期在水产技术服务部工作,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
盲目加大用药量除了给渔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外,同时也折射出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药物本身的安全性问题。
比如说一种标明治疗量为10~12亩杀虫药结果按5亩使用才有效,另外一种标明治疗量为5~7亩的杀虫药结果按1亩水面使用还不一定有效,对于这些药物的疗效不得不引起大家的质疑。
总的来说,盲目加大用药量,首先不管它有效还是无效,这个用药成本首先是增加了。
2、什么是协同与拮抗作用在前来求诊的渔民当中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用生石灰加硫酸铜泼洒没有问题而用生石灰加敌百虫就出现死鱼呢?要想知道为什么,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药物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简单地说协同作用就是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其疗效会比它们单独使用时加强;拮抗作用就是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会发生某些物理化学反应使得疗效降低或是完全无效,还有可能是毒性增加了。
比如硫酸铜加硫酸亚铁合用发生协同作用其杀虫效果会更明显,但是硫酸铜与生石灰合用就会发生拮抗作用,因为生石灰是碱性物质,而硫酸铜偏酸性,当它们合用时就会发生中和反应,疗效降低甚至无效。
大多数消毒药偏酸性,所以都不宜与生石灰合用,如二氧化氯、强氯精、漂白粉、高锰酸钾等。
盘点水产养殖常见驱、杀虫药及注意事项

盘点水产养殖常见驱、杀虫药及注意事项水产养殖过程中寄生虫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都很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很多朋友处理的手法也都不一样。
那么常见的驱、杀虫药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你比较心仪的应对寄生虫产品是什么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1、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常用于驱除、杀灭鱼类车轮虫、斜管虫等。
用量:水温30 度以下,1g/立方米,水温30度以上,0.6-0.7g/立方米。
注意事项:鲟鱼、鲂鱼、长吻鮠(江团)慎用;勿与生石灰等碱性物质一起使用;同时使用注意增氧,对藻类有杀灭作用,不能长期使用。
2、盐酸氯苯胍(50%)常用于鱼类孢子虫。
用量:拌料40mg/kg体重,连用3-5日,每日一餐。
注意事项:斑点叉尾鮰慎用,且一定要搅拌均匀后使用。
3、地克珠利(0.2%、0.5%)常用于抑制杀灭孢子虫。
用量:以有效成分计拌料2.0-2.5mg/kg体重。
4、阿苯达唑(6%)常用于线虫、绦虫、指环虫、三代虫、粘孢子虫,海水鱼本尼登虫、吸虫类等。
用量:拌料0.2g/kg体重,每日一次,连用5-7日。
5、复方甲苯咪唑粉(40%甲苯咪唑+10%盐酸左旋咪唑)常用于治疗鳗鱼指环虫、三代虫。
药浴使用:2-5ppm,时间20-30分钟(用前甲酸预溶)。
注意事项:贝类、螺类、斑点叉尾鮰、大口鲶金庸,日本鳗鲡、团头鲂慎用。
6、敌百虫(20%、30%、80%)常用于中华蚤、锚头蚤、指环虫、三代虫、线虫等。
注意事项:虾蟹、鳜鱼、淡水白鲳、无鳞鱼、海水鱼禁用、特水鱼慎用。
7、高效氯氰菊酯(4.5%)常用于四大家鱼,杀灭中华蚤、锚头蚤、指环虫、三代虫、鱼虱等。
用量:5-7亩/100ml,水温较低时适当减量使用。
注意事项:虾、蟹、鱼苗禁用,缺氧禁用,禁与碱性药物或强氧化性药物合用。
8、辛硫磷溶液(20%、40%)常用于四大家鱼,杀灭中华蚤、锚头蚤、指环虫、三代虫、鱼虱等。
用量:以辛硫磷级0.01-0.02g/立方米,泼洒,水温低时按低剂量使用。
水产养殖安全用药技术

药物的使用方法: 按照说明书使用, 避免过量使用或 滥用药物
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国家法 律法规,如 《中华人民 共和国渔业 法》、《中 华人民共和 国农产品质 量安全法》 等
遵守地方性 法规,如 《XX省水产 养殖安全管 理办法》等
遵守行业规 范,如《水 产养殖用药 技术规范》 等
合理选择药物
1
2
3
4
根据养殖品种和疾 病类型选择合适的
药物
避免使用禁用药物 和违禁药物
选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的药物,减少对 环境和水产品的影响
遵循药物使用剂量 和疗程,避免过量
使用
准确掌握剂量
根据养殖品种、生长阶段、环 境条件等因素确定用药剂量
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 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定期监测水质、鱼体健康等情 况,调整用药剂量
药物使用方法: 根据药物特性选 择合适的使用方 法,如口服、注 射、浸泡等
药物的使用方法
药物的选择:根据养殖品 种、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
药物
药物的使用时间:根据药 物说明书和养殖品种确定 合适的使用时间,如连续
使用、间隔使用等
药物的剂量:根据药物说 明书和养殖品种确定合适
的剂量
药物的停药时间:根据药 物说明书和养殖品种确定 合适的停药时间,如连续
科学用药可以提高水产品的 营养价值和口感
02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减少药物 残留,保障水产品质量
04
规范用药可以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用药:减少 药物残留,保护
生态环境
生态平衡:保护 水生生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平衡
水质安全:保障 水质安全,防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缺乏机体所必需的物质。
(3)机体本身的改变。
1.2疾病发生的条件
疾病的发生不仅要有一定的原因,而且还需 要一定的条件。由于条件不同,即使有病原存在, 疾病可以发生,也可以木发生。条件大致可分为 机体本身的和外界环境的两大类。前者包括机体 的种类、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后者包括气 候、水质。饲养管理、生物区系等
水产用药常识
• 1、阿维菌素溶液:按正常用量或稍微加量或稀释 倍数较低或泼洒不均匀,会造成鲢鱼或鲫鱼的死 亡。海鱼贝类在泼洒不均匀的情况下而导致死亡。 • 2、甲苯咪唑溶液:按正常用量,胭脂鱼发生死亡, 淡水白鲳、斑点叉尾敏感;各种贝类敏感,无鳞 鱼慎用。 • 3、硫酸铜:不能和生石灰同时使用。当水温高于 30℃时,硫酸铜的毒性增加。硫酸铜的使用剂量 不得不超过300克/亩?米,否则可能会造成鱼类中 毒泛塘。烂鳃病、鳃霉病不能使用。鳜鱼慎用。
如何合理用药
• 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 正确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疾病的本质,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1.1疾病发生的原因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 存在的。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类: (1)致病性刺激:包括机械性刺激、物理性刺激、化学 性刺激和生物性病原四大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8、维生素C:不能和重金属盐、氧化性物质同时 使用。 • 9、杀藻药物:所有能杀藻的药物在缺氧状态下均 不能使用,否则会加速泛塘。 • 10、硫酸铜、硫酸亚铁:贝类禁用,用药后注意 增氧,瘦水塘、鱼苗塘适当减少用量,30日龄内 的虾苗禁用。广东鲂、鲟、乌鳢、宝石鲈慎用。 • 11、硫酸乙酰苯胺:注意增氧、珍珠、蚌类等软 体动物禁用;放苗前请试水;鱼苗及虾蟹苗慎用。
• 但是,即使是同一类疾病,也会因病原体 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药物反应。例如同是 细菌性疾病,如弧菌属的鳗弧菌、溶藻弧 菌或者副溶血弧菌等,它们对同一种药物 的反应多少有异。因此在初步判别出疾病 后,最好能进一步鉴别出病原体的种类, 才能最终选择哪一种药物治疗最有效。
• 所有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但疾病 的原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始终在 机体内、外环境的具体条件下(即人们所说 的致病三因素:环境、病原体和养殖对象本 身)发挥作用的。病原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 主要作用,因为它决定疾病的发生和疾病 的基本特征;条件则可以影响病原的作用, 它不能引起疾病,只能促进或阻碍疾病的 发生、发展。
• 12、杀虫药(敌百虫除外):当水深大于2.5米, 按2.5米水深计算水体药品用量,并且一次性使用。 • 13、鳜鱼过敏药:鳜鱼对敌百虫、硝酸亚汞十分 敏感,按常规用药,往往会导致全池死鱼,因此, 在鳜鱼池中不宜使用这些药物。 • 14、菊酯类或有机磷药物:除生物菊酯外,其余 种类不得用于甲壳类水生动物。 • 15、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内服时,无鳞鱼或乌 鳢会出现强烈的毒性。
• 选择药物的原则
合理用药首先在于正确选择药物。虽 然在病害防治中可选择的药物种类很多, 但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包治百病。不同 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范围。因此, 只有在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基础 上,“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 在选择疾病治疗的药物时,首先要区分疾 病的种类。疾病大致可分为生物性和非生 物性两大类。前者一般为传染性疾病,也 是目前生产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 传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 原生动物和后生寄生虫性等几类。不同类 别的疾病由于其病原生物不同,对药物的 敏感性也木同,因而要选择不同的药物来 治疗。
• 24、罗氏沼虾过敏药:罗氏沼虾对敌百虫特别敏 感,应严禁使用,控制使用药物,漂白粉在 0.1g/m3以下,硫酸铜在0.7g/m3以下,生石灰在 25g/m3以下。 • 25、青虾过敏药:青虾对甲胺磷、呋喃丹、杀灭 菊脂、敌百虫等较为敏感,应禁止使用,特别对 敌杀死十分敏感,应严禁使用。 • 26、水质因素:当水质恶化,或缺氧时,应禁止 使用外用消毒、杀虫药。施药后48小时内,应加 强对施药对象生存水体的观察,防止造成继发性 水体缺氧。
• 20、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若用于软件性动物, 轻者会影响生长,重者会造成死亡,海参不得使 用。 • 21、海因类含溴制剂:有效成份大于20%的,在 水温超过32℃时,若水体内三天累计用量超过 200克/亩?米,会造成在脱壳期内的甲壳水生动物 死亡。 • 22、季铵盐碘:瘦水塘慎用。 • 23、碘制剂、季铵盐制剂:对冷水鱼类(如大菱 鲆)有伤害,并可能致死。
• 27、加州鲈过敏药:加州鲈对敌百虫较为敏感, 一定要慎用,据试验灭锚头鳋虫用晶体敌百虫全 池泼洒要控制在0.3g/m3以下较为安全。 • 28、蛙类过敏药:据蛙类试验,无论成蛙、幼蛙 在10g/L的盐度水体就无法生存,蝌蚪在池水中不 能超过10g/L。 • 29、乌鱼过敏药:乌鱼对硫酸亚铁十分敏感,防 病特别要注意慎用或禁用。 • 30、大黄流浸膏:易燃物品,使用后注意增氧。
• 16、盐酸氯苯胍:若做药饵料搅拌不均匀,会造 成鱼类中毒死亡,特别是鲫鱼。 • 17、内服杀虫药:早春如按体重计算药品用量, 会造成吃食性鱼类的死亡,注意适当减少用药剂 量,确保使用安全。 • 18、淡水白鲳过敏药:淡水白鲳防治鱼病不可滥 用药物,特别对有机磷农药最为敏感,敌百虫、 敌敌畏、孔雀石绿等均属绝对禁用药物。 • 19、高锰酸钾:斑点叉尾、大口鲶慎用。
• 4、辛硫磷:对淡水白鲳、鲷毒性大,不得用于大 口鲶、黄颡鱼等无鳞鱼。 • 5、菊酯类杀虫药:水质清瘦、水温低时(特别是 20℃以下)对鲢鱼、鳙鱼、鲫鱼毒性大;如在塘 边泼洒或稀释倍数较低时,会造成鲫鱼或鳙鱼死 亡。虾蟹禁用。 • 6、敌百虫:虾蟹、淡水白鲳、鳜鱼禁用;加州鲈 鱼、乌鳢、鲶、大口鲶、斑点、叉尾、鳜、红鳟、 海水章鱼、胡子鲶、宝石鲈慎用。 • 7、一水硫酸锌:用于海水贝类时应小心,有可能 致死,特别注意使用后增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