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前景_张勇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前景_张勇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前景_张勇

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集中到污泥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和处置。如果污泥处理或处置不当,将会造成二次污染,形成新的公害,达不到保护环境、解决环境污染的污水治理最终目的。 1.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1)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按其产生的污泥量、污泥性质,结合青冈镇的自然环境及处置条件选用符合实际污泥处理工艺。 (2)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出标准,采用合适的脱水方法、脱水后污泥含固率大于20%。 (3)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垃圾、沉砂和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4)尽可能利用污泥中的营养物质,变废为宝。 2.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水中大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都转化为污泥,如果污泥处理不当,将造成二次污染,形成新的公害,使污水处理事倍功半。 污泥处理要求如下: (1)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染后续处置费用; (2)减少污泥中的有害物质; (3)利用污泥中可用物质,化害为利; (4)因选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尽量避免磷的二次污染。 一般现行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剩余污泥污泥浓缩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污泥处置在上述污泥处理工艺中,厌氧消化是为了去除污泥中有机质变稳定,同时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约60%~70%),改善污泥的性质,使之易于脱水,破坏和控制致病的生物,并获得有用的副产物沼气等。污泥消化一般采用中温消化,在寒冷季节需要大量的热量,其运用费用很高,而且消化池的建设费用高,设备工艺复杂,运行管理难度较大。 鉴于本工程的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规模不大,且缺少高寒地区的运行经验,本期工程不设污泥消化设施,而只采用污泥浓缩脱水工艺。 污泥处理工艺如下: 剩余污泥污泥浓缩污泥脱水污泥处置 3.污泥浓缩及脱水 污泥浓缩一般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及机械浓缩等三种方式。 重力浓缩具有不需要投药、能耗低、运行稳定、管理简单等优点,污泥含水率由98%~99.5%浓缩到97%以下,但对于含磷污泥重力浓缩会因厌氧而出现磷的释放,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除磷效果。 气浮浓缩适用于浓缩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等的轻质污泥,可将污泥含水率由99.5%降到94%~96%,其含水率低于采用重力浓缩后所达到的含水率,但其运行费用较高、系统复杂、运行管理难度大。 机械浓缩是新近发展的污泥浓缩方式,通过将污泥化学絮凝后,以机械方式降低污泥含水率,因此适合各类污泥,可将污泥含水率从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政策和标准也在逐渐完善。但面对社会发展对生物质能源以及环境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应以无害化为目标,以资源化为手段,实现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以解决污泥的最终出路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规模日益提升,污泥产量也相应增加。据统计,2019年我国污泥产量已超过6000万吨(以含水率80%计),预计2025年我国污泥年产量将突破9000万吨。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水轻泥”,污泥处理处置没有与污水处理同步提升,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污泥泥质特性及处理处置现状 污泥性质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富集了污水的污染物质(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持久性有机物、微塑料等)和营养物质(C、N、P等),源头上具有“资源”和“污染”双重属性。污泥中含有的丰富有机质可通过厌氧处理得到甲烷生物气(沼气)、氢气(H2)等热值较高的燃料,另外也能通过蛋白质提取等技术回收污泥中丰富的资源。处理后的稳定产物还能实现土地利用(营养物质、有机质稳定化处理产物)和建材利用(无机物)等,从而实现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具有有机质含量低、含沙量高、产量大等特点,因而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选择应结合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特定性质,充分考虑污泥的“资源”和“污染”双重属性,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 国家“水十条”明确指出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并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从而保障污水厂污泥的全量安全处置,处理过程和处置环节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我国常用的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污泥浓缩技术、污泥脱水技术、污泥厌氧消化技术、高温好氧发酵技术、污泥热干化技术等。 经过处理的污泥需要进行安全处置。目前我国通常采用的处置方法有土地利用(农用)、焚烧、卫生填埋。但这些处置方式现在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土地利用对污泥泥质要求较高,污泥中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往往超标;由于污泥含水率较高,焚烧的能耗太高,不生态环保;卫生填埋通常遇到无地可埋的尴尬处境。 由于污泥处理处置责任主体及最终处置路线不明确、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不完善及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早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重水轻泥”现象,当前我国污泥处理设施仅基本实现污泥的减量化, 并未真正实现“三化”,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风险。据统计污泥厌氧消化普及率仅为3%,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目前我国的污泥处理处置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我国污泥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污泥稳定化、资源化利用率不足;绿色生态化处置方式不足等。

国内污泥处理现状

国内污泥处理现状 土壤修复设备/尾矿处理设备/污泥处理设备/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尾矿综合利用设备/固废利用/工业固废陶粒/工业固废处理技术/工业固废处理设备- 郑州德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业界在考察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时,困难重重,比如主流工艺面临技术适应性、成本、管理、选址等诸多难题,土地使用需要明确的政策引导。因为上述因素此前最容易被认为是造成相关工作进展缓慢的根本性原因。当然随着工程陆续的开展,一些最为根本的问题逐渐显现。污水处理厂既无完整的配套设施,也没有预留地,只是简单的把污泥脱水达到一定的含水率,然后就转交给第三方直接填埋或者处理;部分污泥处理设施难以稳定运行。 国内污泥偷排的现象一直层出不穷。城乡交界、农村、还有江河湖海臭水塘,大量的生活污水污泥去向不明。而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些并非污水处理厂自己所为。与发达国家污水、污泥处理是一套完整不可拆分的系统工程相比,我国此前建设的大多数污水处理厂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既无设施,也无预留地。因此,尽管作为污泥的责任人,但实际上污水处理厂的任务只是把污泥脱水达到一定含水率,然后就可交给第三方进行填埋或是其他处理。而当填埋以及运输的成本越来越高,填埋场成为稀缺资源时,偷排成为事实上的选择。 尽管其后的新建污水处理厂被要求污泥处理装置同步建设,与此同时,一些独立的污泥处理设施也纷纷上马,但往往不能稳定运行,同样未能形成有效的规范的处理处置能力。 脱水+填埋或+不知去向,成为了事实上的污泥处理处置路线。因此,当去年初,京郊一家污水处理厂接到通知说一吨污泥也不允许外运时,相关负责人感觉很“头大”:太突然了!现在不仅厂里没有处理设施,整个城市也没有稳定接收污泥的地方,可污泥每天都在产生,怎么办? 国内外的主要技术都陆续得到了工程上的实践,但是持续运行的成功案例并不多。究其原因,有技术本身的水土不服,但更多的还有技术之外的因素 事实上,近10年来,国内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没有间断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和工程的探索。可以说,国内外叫得上名号的主要技术都陆续得到了工程上的实践。此外,还尝试了不少五花八门的新奇技术。

好氧发酵生物干化一体化污泥处理处置实用工艺

好氧发酵生物干化一体化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请点击图片进入阅读界面)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一)湖南省九方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湖南省九方环保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方环保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利用,集污泥处理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系统设计、安装和项目投资、运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环保企业。公司总部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城市建设行业协会排水分会副会长单位,获得了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长沙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长沙纳税先进单位等荣誉,是湖南省政府重点支持的环保企业之一。以“一种新型圆柱多棱多层发酵塔”和“一种好氧堆肥法”等自有专利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湖南省内污泥处理行业属于龙头骨干企业。 九方环保公司拥有四项发明专利和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中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具有处置彻底、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占地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实现了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 2012年,该技术装置通过了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意见为:“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纳入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013年,列入湖南省十大低碳环保节能技术推广名录。 2011年,该公司在株洲建成20吨/日污泥处理处置示范工程,已连续稳定运行近三年;2013年9月在平江县投产运行30吨/日污泥处理处置BOT工程;2012年住建部城建司张悦司长到九方环保污泥处理项目现场考察时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评价。现省内长沙、衡阳、怀化、涟源

和周边省份如贵阳、珠海等多个重要城市已与九方环保达成污泥处理处置建设意向。 今年9月由九方环保和华北市政设计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论坛会议将在长沙召开。 (二)湖南福天兴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福天兴业投资集团成立于2002年,现发展为集环保产业、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农业产业化及食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型集团企业。集团公司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80多亿元,利税近20亿元,资金实力雄厚、各种资质齐全。 2012年-2014年,福天兴业集团出资收购了三家技术领先、资质完备的环保企业:湖南省九方环保机械有限公司、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湖南省新九方环保药剂公司。其中,九方环保专注于城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处置,是湖南省政府重点支持的环保企业;恒凯环保公司具有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营、机动车环保检测等资质,致力于污水处理、重金属治理和汽车尾气的监测与处理;湖南省新九方环保药剂公司致力于水、土壤氧化、还原改造以及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 二、工艺情况 1、多棱多层发酵塔污泥生物干化处理处置一体化装置工艺 多棱多层发酵塔污泥生物干化处理装置工艺分为:脱水污泥好氧发酵生物干化处理工序、污泥干燥处理工序和污泥焚烧处置工序。 1)脱水污泥好氧发酵生物干化处理工序:

HiROS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工艺简介

HiROS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工艺简介 北京绿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HiROS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工艺概述 HiROS(High-rate Recovery of Organic Solid-wastes)技术可实现污泥等有机固废的高速资源化。其遵循资源循环最短原则,采用用部分湿式氧化并与活化膨化相结合,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氧化剂作用下,将污泥中易降解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水解、氧化;使污泥稳定、减量、无害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工艺回用;然后将原污泥中较难降解的木质素、纤维素活化、膨化,成为高吸附性的物质;最终实现污泥的稳定处理处置和资源化。 整个工艺处理过程在密闭的反应器系统中连续进行,处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反应自身产生的热能,以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进料中含有杂质或有害物质亦在过程中去除(如各类菌类、重金属等),工艺过程中不产生其他次生污染物。污泥从进入系统到形成资源化产品仅需一个小时的时间,设备的处理能力可以根据需要定制,通常单机处理规模可以从50吨/天到500吨/天。 经该技术处理后得到的资源化产品具有很高的吸水及持水性、投入土壤可有效提高土壤的氮磷钾(NPK)的缓释、改良,提高土壤透气、隔热性以及颗粒稳定性。产品可作为高品质有机肥直接使用,也可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板结贫瘠治理、植被修复、荒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固碳、及其他生态保护等多种用途。 2011年8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本技术及装备科技成果评估会。评估委员会认为:该技术在污泥部分湿式氧化和活化膨化方面具有创新性,其成套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二、技术背景 (一)土地利用的政策趋向 今年3月住建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为今后几年我国污泥处理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明确将污泥土地利用作为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和鼓励方向。 在这一方向指引下,结合碳减排的环境要求,焚烧等技术因未实现资源化、尾气治理、增加碳负荷等因素会越来越受到限制,欧美及日本已在陆续关停相关设施;以低温生物过程为特征的厌氧、好氧技术的应用推广受生物反应过程本身的技术限制,包括低温生物反应耗时长,相应的占地面积大,温度低不足以杀死细菌病毒虫卵等有害生命体致使终端产物无法有效利用等。 《指南》第四章<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第六节<其他技术>中提及,“热处理没有氧化剂通入,而湿式氧化需要向反应器内通入氧化剂”,经处理后的污泥“脱水性能大幅度提高,

污泥处理方案(1)

精品 高铁新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场地南部污泥处理方案 一、情况说明 高铁新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由我单位负责实施土建工程施工。项目部在2015 年12 月份准备清理场地南部管理用房、污泥泵房、污泥脱水机房等构筑物位置淤泥时发现该区域内淤泥含水率在80% 以上,呈柔软半流体状态。静置后析出大量红色、黑色液体,并散发出刺鼻的化学气味。后项目部从渭塘镇处得知,该处场地为原苏化厂工业废渣堆放场地及渭塘污水厂部分淤泥排放场地,具有污染性,与招投标文件、清单合同、勘察报告中描述差异较大。经过现场测算结合勘察报告,估算该部分淤泥总量约5-6 万m3 二、参考依据及工艺原理 1、参考依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泥质》(CJ/T289 -200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GB/T 23485-2009 )2、工艺原理: 1)、填埋:主要包括浓缩、消化、脱水、堆肥或填埋。浓缩有机械浓缩或重力浓缩,后续的消化通常是厌氧中温消化。消化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燃烧或发电,或用于作化工产品等。消化产生的污泥性质稳定,具有肥效,经过脱水,减少体积成饼成形,有利运输。为了进一步改善污泥的卫生学质量,污泥还可以进行人工堆肥或机械堆肥。堆肥后的污泥是一种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对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污泥,经脱水处理后要慎重处置,一般需要将其填埋封闭起来。 2)、干化+焚烧:污泥干化是指利用热能将含水率70% 以下的湿污泥干化至含水率10 %的干污泥,再将其与煤掺和后送入锅炉内焚烧,实现污泥减 精品 量化、无害化处置,并回收冷凝水和干污泥热值。燃烧后的灰分送入水泥厂等二次利

用。 参照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干化厂处理工艺图: 现场的淤泥含有化学污染物及原渭塘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泥,如采用第一种“堆肥填埋”的方式存在耗时长、重金属超标的弊端,跟目前项目工期矛盾。第二种“干化焚烧”的方式更快捷,残留的灰分可以循环利用,无后顾之忧。拟采取第二种处理方式。 三、处理办法 1、淤泥外运 现有淤泥干化处理厂家均距离项目所在位置较远,驳船运输、管道运输均不可取。故采用车辆运输。由于淤泥含水量较大,呈柔软半流体状态,常规土方车运输会造成道路、空气等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必须采用封闭式罐车运输。 拟采取将现有淤泥按1:1比例加水稀释后经泥浆泵抽取至泥浆罐车,经罐车运输至指定堆放场地,场地必须采用硬化且四周需砌筑围护封闭,场地要很大,面积约为50000m 2。运输成本较高估计运次达到10000~12000 次, 精品 按每次150元计算(运距10公里内),也可能达到150万至180万元,运

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固体废物资源化结课报告 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污泥产生量日益增加,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本文从现阶段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入手,介绍了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主流技术及应用进展,并对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污泥处理处置方法现状进展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sludge production increasingly, th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lso gradually the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current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method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mainstream sludge disposal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sludge disposal were discussed. KEYWORDS:sludge, disposal method, the status quo, progress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城市建成并投入运行, 这固然对防治我国的水污染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一个潜在的问题随之产生, 即污泥的处置与处理问题。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附属品, 由于污水处理量的增加, 必然导致污泥数量的增加, 而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在我国还刚刚起步, 并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重金属) 及细菌、各种寄生虫卵、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等。因此, 了解国内外污泥研究现状及进展,对寻找合理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 并充分利用污泥中的资源, 使之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1]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从目前国际上已建成运行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来看,常见的污泥处理方式有好氧发酵( 堆肥) 、厌氧消化、干化、焚烧。污泥处置方式有土地利用、填埋、综合利用。由于国情不同,各国采用的处理方式和技术也各不相同。 1.1 好氧发酵 污泥好氧发酵技术是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的一项新的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效果,并且具有经济、实用不需外加能源、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 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针对堆肥过程中的条件控制、重金属控制、保氮技术以及技术工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2 -7]。污泥好氧发酵技术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技术理论和工艺上还存在一些瓶颈,如需要大量辅料、臭气控制难、存在人畜健康安全风险等,好氧发酵技术仍有很大的提高潜力。 1.2 厌氧消化 污泥厌氧消化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和厌氧菌将污泥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稳定物质,同时减小污泥体积,去除臭味,杀死寄生虫卵,回收利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的过程。污泥厌氧消化以其高效的能量回收和较低的环境影响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稳定化和资源

污泥处理方案

高铁新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场地南部污泥处理方案 一、情况说明 高铁新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由我单位负责实施土建工程施工。项目部在2015年12月份准备清理场地南部管理用房、污泥泵房、污泥脱水机房等构筑物位置淤泥时发现该区域内淤泥含水率在80%以上,呈柔软半流体状态。静置后析出大量红色、黑色液体,并散发出刺鼻的化学气味。后项目部从渭塘镇处得知,该处场地为原苏化厂工业废渣堆放场地及渭塘污水厂部分淤泥排放场地,具有污染性,与招投标文件、清单合同、勘察报告中描述差异较大。经过现场测算结合勘察报告,估算该部分淤泥总量约5-6万m3。 二、参考依据及工艺原理 1、参考依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泥质》(CJ/T289-200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GB/T 23485-2009) 2、工艺原理: 1)、填埋:主要包括浓缩、消化、脱水、堆肥或填埋。浓缩有机械浓缩或重力浓缩,后续的消化通常是厌氧中温消化。消化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燃烧或发电,或用于作化工产品等。消化产生的污泥性质稳定,具有肥效,经过脱水,减少体积成饼成形,有利运输。为了进一步改善污泥的卫生学质量,污泥还可以进行人工堆肥或机械堆肥。堆肥后的污泥是一种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对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污泥,经脱水处理后要慎重处置,一般需要将其填埋封闭起来。 2)、干化+焚烧:污泥干化是指利用热能将含水率70%以下的湿污泥干化至含水率10%的干污泥,再将其与煤掺和后送入锅炉内焚烧,实现污泥减量

化、无害化处置,并回收冷凝水和干污泥热值。燃烧后的灰分送入水泥厂等二次利用。 参照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干化厂处理工艺图: 现场的淤泥含有化学污染物及原渭塘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泥,如采用第一种“堆肥填埋”的方式存在耗时长、重金属超标的弊端,跟目前项目工期矛盾。第二种“干化焚烧”的方式更快捷,残留的灰分可以循环利用,无后顾之忧。拟采取第二种处理方式。 三、处理办法 1、淤泥外运 现有淤泥干化处理厂家均距离项目所在位置较远,驳船运输、管道运输均不可取。故采用车辆运输。由于淤泥含水量较大,呈柔软半流体状态,常规土方车运输会造成道路、空气等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必须采用封闭式罐车运输。 拟采取将现有淤泥按1:1比例加水稀释后经泥浆泵抽取至泥浆罐车,经罐车运输至指定堆放场地,场地必须采用硬化且四周需砌筑围护封闭,场地

污水污泥的处置方案

污水污泥的处置方案 污水污泥的处置方案 污水污泥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副产品,主要于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它容积大、有恶臭味、有些污泥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菌等,若不经有效处理和处置,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国内和国际的立法机构也越来越重视污泥治理问题。许多国家都推行了严厉的法律制度不再允许直接将污泥倾倒入海,也禁止将含有奇特有机物的污泥直接填埋,防止进入食物链。 1 污泥处置技术 污泥的处置技术除传统的浓缩、消化、自然干化、机械脱水、消毒等,还有如下处置技术: 1.1 卫生填埋处置技术 污泥卫生填埋基本属厌氧性填埋,仅在初期填埋的污泥表层及填埋区内排水排气管路附近,由于空气的接触扩散形成局部的准好氧填埋方式。虽然污泥在污水处理厂中经过了厌氧中温消化处理,但由于这一过程有机物没有达到完全的降解(进入填埋区的污泥有机物含量仍在40%左右),因此,污泥在填埋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个稳定化降解过程,这一过程一般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1.2 堆肥处理技术 污泥堆肥农用是资源化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采用单独堆肥

或与城市垃圾混合堆肥的方式。污泥堆肥一般采用好氧动,静态技术,利用嗜温菌、嗜热菌的作用,分解污泥中有机质并杀死致病菌、寄生虫卵和病毒,提高污泥肥份。制成有机复合肥或有机菌肥以提高其利用价值。 1.3 热干化与焚烧处理技术 污泥的热干化与焚烧处理可以达到彻底的无害化和减量化效果,明显的优越性使得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热干化与焚烧通常被认为是两个独立的工艺过程,事实上,没有经过干化的污泥直接都进行燃烧不仅十分困难,而且在能耗上也是极不经济的。 2 市政污水污泥处置方案探讨 2.1 脱水处理方案 污泥脱水有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 (1)人工干化场干化。污水污泥在传统的人工自然干化场进行泥水分离的作业方式,由于占地面积大、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工况恶劣、工艺效果的耐候性差、处理效率低下等缺陷已逐渐被淘汰并被机械脱水方式所取代。 (2)污泥机械脱水。脱水机械有:带式脱水机、离心脱水机、板框脱水机、螺压脱水机、滚压脱水机、真空过滤机等,其中带式脱水机和离心脱水机更为常用。 市政通挖污泥无机成分含量高、含水率偏低且杂质较多,选用脱水设备时,必须考虑污泥对设备造成的损害,如带式脱水机的滤布较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摘要:主要介绍了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现状,分析了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北京市污泥处理处置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污泥处理处置对策北京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废弃物,它是污水处理厂附属产物[1]。近年来,北京市城乡污水处理量大幅增加,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也随之增长,产量十分惊人,由于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设施严重不足,致使大量污泥简单堆置于废弃沙坑和沙荒地,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社会反响强烈,污泥处理处置问题亟待解决[2]。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同等重要而又紧密关联的两个系统,解决不好污泥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水环境的改善[3]。本研究对摸清北京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探索污泥问题解决途径及对策,建设“绿色北京”有着重要意义。 1 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现状 2008 年,北京市年污水排放量为13.4 亿m3,污水处理率达78%,年污水处理量为10.5 亿m3。其中,城区年污水排放量9 亿m3,污水处理率达93%,年污水处理量为8.4 亿 m3;郊区年污水排放量4.4 亿m3,污水处理率48%,年污水处理量为2.1 亿m3。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 2020 年)》,预计2020年,北京市年污水排放量18 亿m3,污水处理率达90%,年污水处理量16.2 亿m3。 随着北京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增加、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急剧增加。2008 年,北京市污泥产量达100 万t (含水率80%),其中,城区2 400 t / d,郊区400 t / d。预计到2015 年,北京市污泥产量将达5 000 t / d (年产量183 万t),其中中心城区3 300 t / d,郊区1 700 t / d。 2 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处理能力不足 目前,北京市仅有大兴区庞各庄堆肥厂、昌平区堆肥厂、方庄石灰干化厂、清河热干化厂、北京水泥厂5 座污泥处理厂,其处理规模分别为11.0 万t / a、2.9 万t / a、1.1 万t / a、14.6 万t / a、18.4 万t / a,总处理规模为48 万t / a (80 %含水率),不足当前污泥产量的50%。 2.2 经济实用技术不完善 目前,只有高碑店、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具有污泥厌氧消化处理设施,但由于管理不到位,2 处设施均未达到稳定运行。其余污水处理厂污泥均采用浓缩—脱水工艺处理,污泥含水率高达80%左右,不能满足最终处置要求,而深度脱水(80%~60%)技术成本较高,没有可推广的经济实用技术。 堆肥自动化程度低、周期长、效果不稳定,堆肥后农用的环境风险依然存在。同时,堆肥过程中散发的臭味、蚊蝇等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污染周围环境[4]。 2.3 资源化利用率低 根据2008 年调查结果,污泥资源化利用主要为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两项合计仅占污泥总量的17.4%,造成大量有机质及氮、磷等养分流失和资源浪费。 2.4 环境安全风险大 根据2008 年调查结果,北京市污泥处置方式为土地利用10.8 %、建筑材料6.5 %、填埋5.5 %、堆置70.1%、直接农用7.1%。其中由于堆置不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CJ / T 290—2007)标准要求、直接农用不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土地改良用泥质》(CJ / T 291—2008)标准要求,两类处置方式均不合理,而且所占比例较大,达到了77.2%。 不合理处置污泥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蛔虫卵含量比较高,并且含有一定数量的重金属离子、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元素,这些物质进入土壤,产生新的污染源,并随降

污泥处理的一般工艺

典型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四个处理或处置阶段。第一阶段为污泥浓缩,主要目的是使污泥初步减容,缩小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容积或设备容量;第二阶段为污泥消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第三阶段为污泥脱水,使污泥进一步减容;第四阶段为污泥处置,采用某种途径将最终的污泥予以消纳。以上各阶段产生的清液或滤液中仍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因而应送回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加以处理。以上典型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可使污泥经处理后,实现“四化”: (1)减量化:由于污泥含水量很高,体积很大,且呈流动性。经以上流程处理之后,污泥体积减至原来的十几分之一,且由液态转化成固态,便于运输和消纳。 (2)稳定化:污泥中有机物含量很高,极易腐败并产生恶臭。经以上流程中消化阶段的处理以后,易腐败的部分有机物被分解转化,不易腐败,恶臭大大降低,方便运输及处置。 (3)无害化:污泥中,尤其是初沉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易造成传染病大面积传播。经过以上流程中的消化阶段,可以杀灭大部分的姻虫卵、病原菌和病毒,大大提高污泥的卫生指标。 (4)资源化:污泥是一种资源,其中含有很多热量,其热值在10000~15000kJ/kg (干泥)之间,高于煤和焦炭。另外,污泥中还含有丰富的氮磷钾,是具有较高肥效的有机肥料。通过以上流程中的消化阶段,可以将有机物转化成沼气,使其中的热量得以利用,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其肥效。污泥浓缩常采用的工艺有重力浓缩、离心浓缩和气浮浓缩等。污泥消化可分成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两大类。污泥脱水可分为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两大类。常用的机械脱水工艺有带式压滤脱水、离心脱水等。污泥处置的途径很多,主要有农林使用、卫生填埋、焚烧和生产建筑材料等。 以上为典型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在各地得到了普遍采用。但由于各地的条件不同,具体情况也不同,尚有一些简化流程。当污泥采用自然干化方法脱水时,可采用以下工艺流程:污泥—→污泥浓缩—→干化场—→处置 也可进一步简化为: 污泥—→干化场—→处置 当污泥处置采用卫生填埋工艺时。可采用以下流程: 污泥—→浓缩—→脱水—→卫生填埋 我国早期建成的处理厂中,尚有很多厂不采用脱水工艺,直接将湿污泥用做农肥,工艺流程如下: 污泥—→污泥浓缩—→污泥消化—→农用 污泥—→污泥浓缩—→农用 污泥—→农用 国外很多处理厂采用焚烧工艺,其中很多不设消化阶段,流程如下: 污泥—→浓缩—→脱水—→焚烧 省去消化的原因,是不降低污泥的热值,使焚烧阶段尽量少耗或不耗另外的燃料。

我国污泥处理现状及新工艺

我国污泥处理现状及新工艺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约占总处理量的0.3 %~ 0.5 %(以含水率 97 %计)。污泥成分复杂,含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及重金属等,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才能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大量未稳定处理的污泥已成为污水处理厂的沉重负担,如何将产量巨大、成分复杂的污泥进行妥善安全地处理,使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已成为深受关注的重大课题。 1.1污泥处理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迅速,一大批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始建设并相继投产。但是,近十年来由于没有严格的污泥排放监管,致使许多大中型城市出现污泥嗣城的现象,给生态环境带来隐患。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费用仅占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的24%~45%。而发达国家的污泥处理费用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50%~70%。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有:浓缩,污泥调理,厌氧消化,脱水。堆肥等处理技术。至于好氧消化,湿式氧化,消毒,热干燥,焚烧,低温热解等尚处于研究试验阶段。 1.2污泥常规处理方法 (1)浓缩 污泥浓缩方法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污泥浓缩后其含水率可降为95%左右,仍为液体流动状态。重力浓缩法储存污泥能力高,操作简单,是最常用的污泥减容手段之一。

(2)污泥调节 污泥调节处理可降低污泥的亲水性和提高脱水效率,常用的调节方法有化学调节法、热力调节法。热力调节法和水冻一熔融法、投加惰性物质等方法处在试验研究阶段。 (3)污泥脱水 污泥脱水后的含水率一般可降至70%~80%.减少污泥的体积。常用的脱水方法有自然干燥和机械脱水两种目前常用的机械脱水机有真空过滤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机。转鼓离心机和带式压滤机是近年 (4)厌氧消化 污泥厌氧消化是目前最常用的污泥稳定处理工艺,有中温消化(3 2~C~35~c)和高温消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厌氧消化又发展为两相消化和两级消化,在实验研究的两级、两相消化]艺有:厌氧一好氧两相消化;高温酸化一中温甲烷化两相厌氧消化;中温一高温二级处理工艺等。 (5)堆肥化 堆肥化是一种无害化、减容化和稳定化的综合处理技术,系由混合微生物群落在潮湿的环境中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堆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以有效地杀死病原微生物及各种寄生虫卵,是一种无害化、减容化、稳定化的综合处理技术。 2.1污泥减量化技术 污泥减量化机理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其原则是使污泥尽量消灭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分析

第43卷 第4期 2016年4月 天 津 科 技 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 V ol.43 No.4Apr. 2016 收稿日期:2016-03-15 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分析 刘 钊 (天津博瑞来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300384) 摘 要:我国近年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以缓解污泥产量和污泥处理能力滞后的矛盾。目前,国家污泥处理的技术路线和产业政策正逐步明晰,污泥处理行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即将启动,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有望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分析了当前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流行的污泥处理工艺,提出从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系统性规划和建立合理的运营机制等方面促进污泥处置监管机制不断完善,推动行业发展。 关键词:污泥处理技术 节能减排 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16)04-0001-02 Sludge Disposal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LIU Zhao (Tianjin Boruil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Tianjin 300384,China )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lanning lag problem of sludge production and sludge treatment capacity .At pres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for sludge treatment in China is gradually becoming clear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sludge treat-ment industry are about to start .Meanwhile ,sludge disposal will receiv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ludge disposal tech-nology in the near future will make a breakthrough and relevant policies and operation mode will become more per-fect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enter a rapid growth stage and its market development space in China will be enormous .Existing problems in sludge disposal were discussed and popular sludge treatment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termining responsibility main body ,strengthening systematic planning and establishing a reasonable operation mechanism ,advocates perfecting the monitoring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sludge treatment technology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recycling 1 现状及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的污泥处置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全国规划建设污泥处理处置总规模在“十二五”期间将达到520万 t/年,相当于之前3年每年平均建设规模的2倍。然而,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仍存在两大认识误区:首先是盲目追求新技术的应用,忽视污泥处置的因地制宜问题;其次是资源化问题,不能分解处理处置的整个过程,而是强调单元工艺的局部效果来实现污泥资源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也得到高速发展,但是我国污水厂在建设过程中 长期以来存在着重视污废水的处理而忽略污泥的处 置,即“重水轻泥”现象,污泥处理能力、技术和投入严重滞后于水处理产业。尽管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了污泥的初步减量化处理,但尚未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实际发展程度还不能大幅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能源。对污泥处理处置认识的误区将影响整个体系的稳定有效运行,污泥处置的资源化必须总体通盘考虑。随着新一届政府不断出台环境新政策,污泥处理有望成为环保投资的新主题,“重水轻泥”现象有望得到改观。

七种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对比

精心整理 七种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对比 时间:2015-11-0411:17 来源:亚洲环保网 评论(0) 当前污泥处理处置主要工艺: 1、污泥厌氧发酵 234567甲烷。 123456、安全隐患,占地比较大。 目前国内有50多家,其中29家停止运营。 二、污泥好氧堆肥 利用秸秆等辅料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增加空隙达到规定CN 比,不断补充氧气,经25-30天发酵腐殖。达到稳定化,可作为园林绿化和土地改良处置。 主要有:自然堆肥、封闭式堆肥、滚筒堆肥、竖式多层堆肥等。

缺点: 1、污泥泥质不稳定,中重金属难以稳定化,只能用作园林绿化用肥。 2、堆肥过程产生大量的臭气,污染周边环境。 3、加入大量秸秆等调理剂,不断供氧,运行成本200元/t以上。 三、污泥焚烧发电 核心设备焚烧炉,主体设备为塔形,底部有多孔板,板上放置载热体砂为燃烧床,塔内衬有耐火材料,气体从底部通入,污泥进入后成沸腾流化状态燃烧。 1 2、 元/t。 3 1 2 3 缺点: 1、含水率只能将75-65%。 2、加入大量药剂,增加污泥干基重量,运行成本较高180元/t。 3、污泥再利用局限性增大。 七、固化剂稳定 在原污泥中加入石灰及其他固化剂,与污泥产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降低含水率。 缺点:

1、添加大量石灰、铝基材料,污泥增量。 2、污泥无法再次利用,只能填埋。 3、运营成本较高130-150元/吨。 目前来看,依靠某一种单一工艺,已很难满足污泥处理处置要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泥种类,综合考虑气候、区域特点、建设地条件等,把多种工艺巧妙结合,以达到最佳效果,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在污泥处理工艺技术的选择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污泥处理工艺

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项目简介 一、概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的生活垃圾和河流污染,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病痛;目前广州市每天产污泥量是1000吨,最高峰期达到了1400多吨;广州政府每吨污泥的处理费用为200元,按照以上数据可算出:每天政府要支出污泥处理费180000元。最近广州市政府准备400亿元整治河涌,新建9家污泥处理厂。 上海市的污泥产量是每天3000吨,上海的污泥处理费用为每吨400元,那么政府每天要支出污泥处理费用400*3000=1200000元; 这是一个相当吸引人的一个数据,是一个长期的处理事业;也是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事业;目前我国真正成立的污泥处理厂家只有一家,可以想象这个事业的前景和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下面根据在某污泥处理厂家的实际生产处理经验,写出以下污泥处理工艺。 二、工艺技术要求: (1)有效除去污泥中的重金属,生成无害化物质; (2)实现了污泥杀菌、消毒、除臭目的; (3)无“三废”污染问题,可实现零排放; (4)发展发酵工艺、设备简易、方法简单、能耗低、易于实施; (5)制作建材用料; (6)所得有机酸类肥料在土壤中易于氨化,是农作物最容易吸收的高效有机肥料;经省农科院多次施用及专家组论证(有田间试验报告及专家组论证

报告)证明:对农作物增产增收、恢复自然风味、改良土壤三大功能, 均具有显著的效果。 三、工艺设计原理: (1)在污泥中加入催化剂等物质,在微加热不产生废气的一定工艺条件下,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及菌体细胞壁发生破解反应;微生物及菌体分解成含氮有机物(主组分为蛋白质)和非含氮有机物(主组分为葡萄糖),此时溶液中的有机物质主要由蛋白质、糖类、脂肪、木质素、纤维素、以及腐殖质组成。再在微加热不产生废气的催化工艺条件下, 发生如下的分解反应: Ⅰ,蛋白质水解生成有机酸: 蛋白质+H2O→RCHNH2COOH Ⅱ,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 (C6H10O5)n+nH2O→nC6H12O6 Ⅲ,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 C6H12O6→2C3H2O4+3H2O 此外,还有木质素分解生成酚、醛和酸类物质等。 (2)污泥中较小分子量、“碳氮比”较低的腐殖酸,与钾、钠、氨、钙、镁、铁(K+、Na+、NH3+、Ca2+、Mg2+、Fe3+)等离子结合,生成腐殖酸盐类而保留于污泥中。 (3)污泥中较大分子量、“碳氮比”较高的腐殖质,比较难于分解,污泥中原来就已存在的腐殖质与重金属[铬(Cr)、镉(Cd)、铅(Pb)、汞(Hg)、砷(As)等]形成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仍以固相形式保留在污泥中。 (4)溶液进行过滤,将滤渣加入硅酸盐(黄泥、粘土等)进行高温烧结,

污泥处理现状及趋势

中国污泥处理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污泥处理市场现状分析 1、污泥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体、无机颗粒和胶体等组成的非均质体。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彻底的固液分离。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是典型的有机污泥,其特性是有机物含量高(60%~80%),颗粒细(0.02~0.2mm),密度小(1002~1006Kg/m3),呈胶体结构,是一种亲水性污泥,容易管道输送,但脱水性能差。随着污泥水分的减少,污泥从纯液状流动到粘滞状、塑性性状、半干固体状直到纯固体状这一过程进行变化。通常浓缩可将含水率降到85%(含水状态);含水率在70%~75%时,污泥呈柔软状态,不易流动;通常一般脱水下含水率只可降到60%~65%,此时几乎成为固体;含水率低到35%~40%时,成聚散状态(以上是半干化状态);进一步低到10%~15%则成粉末状。 污泥来源汇总 一方面,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副产品。通常含有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卵、有害重金属和大量难降解物质。如果处置不彻底,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从污水里转入污泥中的COD(化学需氧量)比例大概是30%~50%,转入污泥中的氮约为20%~30%,磷约为90%。如果它们得不到有效处理处置,那么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将大打折扣。所以不能继续重水轻泥的现状。另一方面,污泥中也包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可以作为肥料,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经过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能源物质,解决一定的能源问题。如何妥善处理污泥,使其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环源化,成为环境污染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由于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需求,我国近年来污水排放量和处理量呈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截至2015 年年末,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3784 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5.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0%,提高0.8 个百分点。 随着“十二五”期间对污水处理的重视,我国污水处理的主体市场基本完成,在“十三五”规划中,将进一步推进污水处理市场,提高污水处置效率和行业平均技术水平。作为污水的衍生品,近年来污泥产量也在不断上升2015年生活污泥产量为3500 万吨,同比增长16%。据估计,市政污泥方面,大约1 万吨污水产生5-8万吨污泥。根据同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戴晓虎测算,我国每年产生3000 万吨-4000万吨含水率在80%左右的市政污泥。随着“十三五”的到来,污泥量还会增加。预计到2020 年,我国的市政污泥产量将达到6000万吨-9000 万吨。 随着印染行业蓬勃发展,我国对印染废水处理力度在不断加大,印染企业配套的废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每天产生相应大量污泥,而且印染废水趋向集中处理后,污泥量日益增加,产生的污泥的组成成分日益复杂。 印染废水污泥按含有的主要成分来进行分类,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生物法污泥为有机污泥,是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典型的有机污泥是剩余生物污泥,此外还有油泥及废水中固体有机物沉淀形成的污泥等。 有机污泥的特性是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污泥颗粒细小,往往呈絮凝体状态,相对密度小,含水率高,持水性强,不易下沉。无机污泥则是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亦称泥渣,为化学处理方法产生的污泥,如混凝沉淀和化学沉淀物,而无机污泥的特性是相对密度大,团体颗粒大,易于沉淀、压密、脱水,颗粒持水性差,含水率低,污泥稳定性好,不腐化,流动性差。 由于印染废水有机物含量大、浓度高,仅物化处理其污泥量就可高达1%~3%。以生化加物化处理工艺产生1%的污泥计算,每处理1000吨染整废水将产生10吨湿污泥,脱水后为1.5立方米干污泥。以一个日处理10000吨染整废水厂为例,每天就有15立方米干污泥产生。 据不完全统计,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日排放1.5万t左右印染污泥,业内专家表示,印染污泥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