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卖火柴的小女孩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14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14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新人教版

第九页,共18页。
第三段中,小女孩因饥 寒交迫(jī hán jiāo pò) 而死,为什么嘴上还带 着微笑?作者为什么要 这样写? 答:因为小姑娘是在幻想的幸
福写和欢乐中死去的,所以“ 嘴上带着微笑”.在当时那个 社会(shèhuì),穷人饥寒交迫, 活下去是如此艰难.作者这样 写是为了增强现实与幻想的对 比效果.
第五页,共18页。
段意:
第一段(1~4节): 大年夜,一个(yī ɡè)小女孩, 赤着脚,在大街上卖火柴.
第二段(5~11节): 小女孩在火光下,产生 (chǎnshēng)了许多幻想.
第三段(12~13节): 小女孩冻死 在墙角 (qiángjiǎo) 里.
第六页,共18页。
思考问题:
第一段写了小女孩怎样痛 苦(tòngkǔ)的生活?
第八页,共18页。
看见奶奶后她为什么叫起来 (qǐ lái),又为什么赶紧擦着了 一整把火柴?
(nǎi nai)
(nǎi nai)
望小 恳见灭地答
身 上 .
都 寄 托 在 奶 奶
女 孩 把 一 切 希
把 她 带 走 ,
求 奶 奶
, 所 以 她 急 切
一 切 就 会 看 不
知 道 , 火 柴 一
: 因 为 她 清 楚
第十七页,共18页。
王后笑着说:“只有真正的公主 才有这种细嫩的皮肤,可以感觉 (gǎnjué)这么多床垫下的一颗豌 豆!”王后告诉王子时,王子高 兴极了,对公主说:“我总算找 到你了,请你答应嫁给我.”公 主轻轻地回答:“我愿意.”
于是,王子和公主在众人热 烈的庆祝下,举行了婚礼.
第十八页,共18页。
第二页,共18页。
从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之中,可以大致 捕捉他童年的影子.<<丑小鸭>>可以说是 他一生(yīshēng)的写照.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字词: (一)字词: 1.重点字: 重点字: 重点字 (1)查字典 ) “魂”查“鬼”部 (2)注意下带点字的读音: )注意下带点字的读音: (4)易错易混字: )易错易混字: 蜷缩) 暖烘烘) 蜷(蜷缩)烘(暖烘烘) 火柴梗) 疲倦) 梗(火柴梗) 倦(疲倦) 供给) 哽咽) 供(供给)哽(哽咽) 蹒跚) 橱窗) 跚(蹒跚)橱(橱窗) 冻僵) 摇篮) 僵(冻僵)篮(摇篮) 栅栏) 厨房) 栅(栅栏)厨(厨房) 边疆) 蓝天) 疆(边疆)蓝(蓝天)
教案: 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 童年生活贫困不堪。 童年生活贫困不堪。 1835年开始写作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 年开始写作童话, 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 年开始写作童话 年 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他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 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他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要求他写 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图。 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图。 他选择了描绘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 他选择了描绘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 这篇童话。这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 这篇童话。这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 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 安徒生说: 妈妈告诉我, 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 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 手伸到水里去, 手伸到水里去, 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 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 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这幅图, 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图,自然使安徒 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 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 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儿是安徒生的母亲。 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儿是安徒生的母亲。 因为安徒生非常贫苦,他的母亲60岁就死了 岁就死了, 因为安徒生非常贫苦,他的母亲 岁就死了,导致他无法感到 更多的母爱,就是这样,安徒生70岁时也死了 岁时也死了。 更多的母爱,就是这样,安徒生 岁时也死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排比
4.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 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 ) 设问
谢谢!
课文朗读
•29
•5
2.字词整合
qú n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Q 衤 12
(1) 生难字
英语 skirt 字义 ①裙子;②形状或作用像裙子的东西。 扩词 布裙

短裙 围裙 裙子
左右 运用 舞台上站着一群穿着连衣裙跳舞的小 女孩。 guāi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G 丿 8
英语 字义 扩词
clever (小孩儿)不闹,听话/伶俐,机警 乖巧 真乖 乖僻 乖孩子 妹妹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战战兢兢
灰意冷
喜出望外
欣喜若狂
忐忑不安

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 期间。——冰心 课 不与感情相呼应的同情,只不过是伪装
五、随堂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 ) 比喻 2.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 ,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 在向她眨眼睛。( ) 拟人 ,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 3.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 )
段落大意
按故事的发展,可以这样划分段落:
⑴大年夜卖火柴,孤苦寂寞。 (1~4 ) ⑵五次擦燃火柴,满怀渴望。 ( 5~ 11) ⑶在“幸福”中死去,命运悲惨。 (12~13)
结构图示
大年夜下着雪
残酷的现实 卖火柴的 小女孩
美好的幻景
光着头赤着脚 冷极了蜷缩着
孤独寂寞
第一根大火炉→渴望温暖 第二根烤鹅→渴望食物 第三根圣诞树→渴望欢乐 第四根奶奶→渴望疼爱 一整把飞走了→渴望幸福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教学目标及理念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教学重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教学难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文图片2.简介作者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

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的一个小镇上,祖父是个农民,父亲是个鞋匠,他们常给幼年的安徒生讲故事,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

1835年初,安徒生决心为孩子写作童话。

自此,每年圣诞节,他都献出一本“给儿童们看的童话”。

你们看过安徒生写的哪些童话?(《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等)3.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课文插图,这个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

请大家根据图想象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这篇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请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小女孩的命运。

1.读“预习”,理解“预习”要求。

2.边自学,边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画出来,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内容。

3.检查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卖火柴的小女孩所看到的五次幻象,课文中从哪里到哪里?2.刚才我们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抓住了主要段落,请大家再想一想,其他部分与这个主要段落有什么内在联系?其他部分应该怎样分段呢?1.自由轻声读,想想你读了知道对小女孩有了哪些了解?2.指名说说3.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课文中注明。

(可怜的小女孩)4.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1)这一段怎样写小女孩“可怜”?(2)小女孩的确可怜,主要是因为她家里很穷,书上是怎样写她的家的?(3)朗读体会。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
它通过有趣的情节,运用丰富的想象、 幻想和夸张的手法,说明一个道理。 童话源于生活,但具体情节往往是虚构的。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5—11自 然段),边读边画小女孩一共 擦了几次火柴?每次分别都看 到了什么?
(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奶奶) (整体感悟第二部分的梗概。)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生平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1805年,安徒生诞生在丹 麦奥登塞镇的一座破旧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个鞋匠,很早就去 世了,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维持生活。 安徒生虽然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自己远大的理 想。开始,他决心当一名演员,十四岁时便离别了故乡和亲人 ,独自来到首都哥本哈根。他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难,以坚 强的毅力学习文化。起初,他想学习舞蹈和演戏,却遭到了拒 绝,后来被一位音乐学校的教授收留,学习唱歌。可是第二年 冬天,因为他没有钱买衣服和鞋子,不断地感冒、咳嗽,嗓音 嘶哑了,只好离开了音乐学校。但是,他从事艺术事业的顽强 意志毫不动摇,又下决心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写出人间 的不平。他住在一间旧房子的顶楼上,没日没夜地练习写作。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踏进了文坛。从三十岁开始,专心从 事儿童文学创作,一生中共写了168篇童话故事。如《丑小鸭 》《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夜莺》和《豌豆上的公 主》等。选编在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卖火柴的小女 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安徒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
那么安徒生是怎样写出这篇童话的呢? 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 ,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 ,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 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 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 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 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 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 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 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 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 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 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 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安徒生的童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翻译成许多国家 的文字,广泛流传。他也被人们誉为“世界童话大王”。

《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学设计5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学设计5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学设计1一、导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同学们快速回忆一下。

课文分几部分?2、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怜)过渡:那文中的小女孩到底怎样可怜?接下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

二,新授第一部分1.首先,看卖火柴这部分,浏览课文1-4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小女孩可怜的句子,画下来,圈一圈重点词语,读一读句子,体会小女孩内心的情感。

2.交流体现小女孩“可怜”的句子。

(残酷的现实)过渡: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很可怜。

可是后来她怎样了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能读给大家听吗?小女孩死了,可作者为什么会说她幸福了(幸福),在哪些段落或故事情节中知道的?让我们一起静心默读擦火柴的部分5-10自然段,想想小女孩共擦燃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美丽的东西,又感受到了怎样的幸福?画出有关语句,还可以在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写一写你的感受,并读出你的体会。

(学习提示)1.学生默读5-10自然段。

师:让我们一边交流,一边不断完善这个表格。

(填表格)2.小女孩曾经看到的美丽是现实的吗?那是什么?小女孩的幻象怎么样?。

(美好的幻象)3:火柴是小女孩一家的生活来源,一天没卖掉一根火柴,都足以让她内疚和恐惧,可小女孩为什么还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又为什么会幻想到这些美丽的东西呢?我们先与同桌讨论讨论,再来交流。

师:我们先来交流第一次擦火柴。

小女孩为什么擦燃第一根火柴?谁来读读这两句话。

你从中体会到了小女孩怎样的心情?师:这个“终于”经历了怎样一番斗争,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气啊!(读出勇气来)师:她用火柴往墙上一擦,只见——师:大家注意这里的标点,你发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师:带着你的感受读——师:几乎冻僵的小女孩已经迷迷糊糊了,小女孩开始产生怎样的幻想?谁来读读这个句子?师:看到大火炉时,小女孩是什么心情?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大火炉?在幻象中,小女孩的感受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幸福)这就是小女孩曾经感受到的幸福。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 走着。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 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 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 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 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 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共同进步!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 布,摆着精致的盘 子和碗,肚子里填 满了苹果和梅子的 烤鹅正冒着香气。 更妙的是这只鹅从 盘子里跳下来背上 插着刀和叉,摇摇 摆摆地在地板上走 着,一直向这个穷 苦小女孩走来。
这时候,火柴灭了, 她面前只有一堵又 厚又冷的墙。
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 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透过 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 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 只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 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 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 向画片伸出手去。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 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 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 星星落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一道 细细的红光。
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 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祥。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 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 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一
第二次
烤鹅
第三次
圣诞树
第四次
奶奶
第五次
奶奶抱着 她飞走了
看到的东西 大火炉
原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十四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十四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课件

比较句子:
1、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 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 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 中去。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多么痛苦, 她是在除夕夜里被活活冻死了。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刘倩倩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 我悄悄地留一个。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新棉衣,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把棉衣给她送去挡风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 哥哥给你一盒歌片, 你想知道她是谁?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 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 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 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 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 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 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学法提示:
次 数
第 第 第 第 第 一次 二次 三次 四次 五次
产生的 ●默读,了解内容。 幻 象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4 卖 火 柴 的 小 女 孩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第二天清晨,这 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 两腮通红,嘴上带着 微笑。她死了,在旧 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 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小女孩坐在那儿,手 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 的火柴梗。
第二天清晨,这 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 两腮通红,嘴上带着 微笑。她死了,在旧 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 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小女孩坐在那儿,手 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 的火柴梗。
学法提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作者入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出示几段话请学生来读:
a我年届七十,有机会又读了一遍安徒生童话,颇有以前没有过的感受。

因此我深深领悟到,安徒生童话真是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

(任溶溶)b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虽然他并不经常给你一个甜蜜蜜的大团圆──而是让女孩点完所有的火柴冻死,让锡兵为了得不到的爱情甘心熔化,让小人鱼化成美丽的海水泡沫,让刚刚爱上公主的穷人失手烧掉自己的飞箱──但掩卷之后,我们觉得他的童话世界仍然充满了善良和爱,充满了感动和美。

c丹麦大物理学家奥斯忒看到了安徒生的才能。

他对安徒生说,如果他的长篇小说能使他出名,那么,他的童话将使他不朽。

d列夫·托尔斯泰曾意味深长地问高尔基:“你读过安徒生吗?我读过,十年前,我没读懂,十年后,我终于读懂了,他很孤独,非常孤独!”
e我相信,用生命写作的作家无论多稀少,安徒生都是其中一个,他的生活、经历、情感、血液、梦想……一切都在文字中,这使得他的童话拥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儿童和成人的世界里都广受欢迎。

仅此一点,就可以把世界上绝大部分童话作家和安徒生区别开来。

1.关于安徒生,你了解了什么?
2.关于安徒生,你不解什么?
二、从故事走近安徒生
1.简介《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

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篇童话。

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

他的母亲幼年讨过饭。

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感到饿极
了。

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

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怀着这种感情创作了这篇感人的童话的。

2.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自学生字。

三、默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把自己的想法批注在书上。

四、检查朗读,听写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