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面临四大挑战

合集下载

我国湖泊管理保护仍面临四大挑战

我国湖泊管理保护仍面临四大挑战
泊 资 源 , 法 严 格 规 范 和 约束 人 类 不合 理 活动 , 决 遏 依 坚
城 镇 化进 程 快 速 推 进 的背 景 下 , 国湖 泊保 护 与经 济 社 我
会 发 展 之 间依 然 存 在 诸 多 矛 盾 , 泊 水 面 萎 缩 、 体 干 湖 水 涸 、 质恶 化 等 问题 十 分 突 出 。 水 湖 区防 洪 能力 依 然 偏 低 , 别 是 受 河 道 淤 积 、 镇 特 城 及 圩 区面 积 扩 大 、 湖 面 积 减 少 等 因素 影 响 , 洪 减 灾 河 防 的难 度 进 一 步 增 加 。2 0 年 汛 期太 湖 最 高 水 位 已达 到 09
《 关于 当前 经 济 形 势下 做 好 环 境 影 响评 价 审批 工 作 的通
知》 要求对涉及 民生工程 、 , 基础 设施 、 生态环 境建设和
机电信息 2 0 年第 3 09 3期总第 2 3 4期 1
制湖 泊 萎 缩 和 退 化 趋 势 , 面 改 善 湖 泊 生 态 系 统 , 湖 全 让
泊休 养 生 息 , 复 生机 。 恢
我 国将加快 建立重污 染企业退 出机制
20年 1月1 0 9 1 3日环 境 保 护 部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司 司 长
我 通 42 是 近 I 年 来 最 高 , 嘉 湖 平 原 发 生 了较 为 严 重 祝 兴 祥 说 , 国将 加 快 建 立 重 污 染 企 业 退 出机 制 , 过 .3m, O 杭 的洪 涝 灾害 。 湖 泊 萎缩 退 化 形势 严 峻 。 气 候变 化 和 人 类 活动 的 在 双 重作 用下 , 一些 湖 泊 出现 了水 位 持续 下 降 、 水 面积 和 集 蓄 水 量 不 断减 小 的 现 象 , 的湖 泊 甚 至 干 涸 。 自2 世 纪 有 0 5 年 代 以来 , 国大于 1 m 泊 中, 涸面 积43 6k , 0 全 0k 湖 干 2 mz

中国亟需面对的“四大问题”

中国亟需面对的“四大问题”

最近中共中央通过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中国发展到新阶段后对社会变化做出的新回应。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经济结构的变化一定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中共在文化改革上的努力,似乎能够说明上述道理。

但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除了深刻的经济社会变化以外,还存在四个亟需应对的背景式问题,这四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回应,那么政治体系、社会安全甚至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要受到掣肘。

一是要应对不断加速的“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当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80%,在2050年将达到86%;中国大陆在2010年城市化率约为47%。

按照模型预测,2009-2020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1.03个百分点,可以推算,城市化的临界点极有可能在2013-2015年间出现。

城市化时代的来临,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是全新的经验,挑战也是结构性的。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城市化临界点出现的时期往往是社会问题多发时期。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总结了发达国家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四大冲突:一是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城市化的扩展肯定会带来人地之争、人与环境之争,人类对城市化生活的盲目选择,甚至到了“筑城为牢”的地步;二是“道德文化冲突”,城市化往往会加剧社会流动和社会成员的躁动,各色人等集中向城市流动,促使城市成为“藏污纳垢”、“鱼龙混杂”的中心地带,城市很容易成为“犯罪、毒品、暴力、色情”的集聚区域;三是“阶层(种族)冲突”,城市化既代表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又将贫富差距带到了城市前沿,在利益分配失衡的条件下,极易引发不同阶层和族群之间的矛盾;四是“官民冲突”,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恰恰又是城市管理体制再造的时代,面对城市发展对公共事业不断增长的需求,一些官员极易受到利益驱动,与利益集团勾结在一起,造成利益垄断和对普通市民利益的冲击,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较强的官民冲突。

可以预想,城市化给中国带来的将是全面的、深刻的和根本上的挑战。

二是要应对不断加速的“老龄化”问题。

如何维护国家周边安全 捍卫海洋领土

如何维护国家周边安全 捍卫海洋领土

如何维护国家周边安全捍卫海洋领土近年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面临挑战。

例如,中日钓鱼岛问题,这是中日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隐患。

尽管1978年签订中日和平条约时,双方曾达成过“搁置争议”的共识,但日本毫无信义,在实际占领的前提下,加速了钓鱼岛的国土化进程。

日本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岛上建立了若干设施,其中有25平方米的房屋,供水用水槽,石碑标记等,还修了直升机机场。

更有甚者,日本还对我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作业的渔船和科学考察船进行武力威胁和驱赶。

除此之外,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事件,2013年5月9日上午10时左右,在屏东县鹅銮鼻东南方约180海里处发生一起台湾渔船遭袭事件。

台渔船“广大兴28号”遭菲律宾公务船开枪射击,当场造成一名船员死亡,菲船追击、射击达1小时左右,导致船只漏油,丧失动力。

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这一系列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周边安全形势面临挑战,捍卫海洋领土成为我国周边安全中的焦点。

那么如何维护国家周边安全,捍卫海洋领土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周边安全将面临的四大挑战以及我国周边环境的两大趋势。

我国周边安全将面临的四大挑战:一是如何应对中美政府换届后双方的试探期。

二是如何应对来自海上争端的挑战 三是如何应对来自中南半岛的挑战 四是如何应对朝鲜半岛潜在的不确定性。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两大趋势: 其一 中美之间的竞争加速周边国家的分化 其二 海上争端推动中国海洋政策的调整。

通过对我国周边安全将面临的四大挑战以及我国周边环境的两大趋势的分析。

我国目前面临着复杂的周边形势,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外交策略来维护国家周边安全呢?外交策略一、中国周边外交“两个不动摇”面对中日钓鱼岛事件,日本肆无忌惮地不停地干着破坏、损害中国近海海洋领土安全的罪恶勾当,对中国近海海洋领土安全形成了不断恶性膨胀的巨大的现实威胁。

之于长期以来持友好态度、对日本宽容大量的中国,日本的行为可以说是以怨报德。

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2000年2000环境千年- 行动起来吧!2001年与全球生命互联网链接小鸭子的房前有一条美丽的小路,路的两旁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引来了蝴蝶和蜜蜂!路的前方是一座弯弯的小桥,小桥的下面是叮咚的泉水!小白兔经过这里“啊!这里好美呀!下鸭子我能不能搬过来跟你做邻居呀?”小鸭子说“可以呀”。

小花猪经过这里“这里景色真不错,我也搬过来吧”小鸭子说“可以呀”。

小刺猬也搬了过来,这里太美了。

不久后,美丽的小路一天天逊色,路的两旁仍满了垃圾,变得又脏又臭,小桥下的水面漂浮着塑料袋子,夏天来了,没有了蝴蝶和蜜蜂,飞满了嗡嗡叫的大苍蝇!大家都不喜欢了这里,纷纷要搬走!下鸭子说“大家开个会吧,讨论一下这里是怎么变成这样子的,从一点一点说起吧,西瓜皮,是谁仍的?”小花猪害羞的说“是我,我错了,”费塑料袋子谁仍的,兔宝贝上学的路上吃零食仍的!小桥下面的水怎么一股怪味,噢,是刺猬把尿洒里面啦!原因弄明白了,那就动手一起打扫吧,垃圾不要乱扔,投进垃圾箱里,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地球妈妈就诊记星期天终于来临了,地球妈妈踉踉跄跄地踏进了医院的大门。

一进门,她就成了关注的焦点,顿时,医院里炸开了锅,议论纷纷:“这不是美女地球吗?怎么成这样子了?”“真是今非昔比呀!”……原来当年那个光彩照人的地球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个伤痕累累,体无完肤的丑八怪。

这个突如其来的大变故惊得大伙儿目瞪口呆。

一看别人那异样的目光,地球妈妈忍不住嚎啕大哭。

哭声引来了医生和护士,他们搀扶着地球妈妈,给她进行全面检查。

“你看那肺部,有黑色的阴影,是吸入大量的废气所引起的。

发改委报告中国经济四挑战 需求不足居首

发改委报告中国经济四挑战 需求不足居首
卢峰 解释说 ,改 变一个商 品的相对 价格 ,虽然可
以短 期内刺激需 求 ,但其本 质是对未来消费 需求的透 支 。中国经济增速 当下 的放缓 ,既有潜在增长 率下行 的因素 ,也和 上一轮 大规模经 济刺激 的负面效 果显现 有 关 。因此 ,他 表示 ,目前官方 稳增长 的策略在 短期
优化 ,充分发挥 市场机 制作 用 ,推动经 济持续健康发 展 。更加注 重发展服务业 ,切 实加强 节能减排 ,努 力 实现 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 、低 碳发展 ,培 育 向全球价 值链 中高端延 伸的竞争新 优势 。”中国国务院 副总理
马凯在本届投洽会的国际投资论坛上表达了对经济增
今 年 以来 ,中 国经济 增 速 呈现 出逐 季下 行 的态 势 ,外贸 被认 为是 “ 稳 增长 ” 的重要短 板 。5 月份 , 中国出 口同比仅增 1 %,6 月份 则下降 3 . 1 %,7 月份增长 5 . 1 %。徐绍 史预 测 ,受订 货商下单意愿持 续较弱 以及 成本 上升等 因素 影响 ,未 来出 口形 势不容 乐观 。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 究院教授卢峰 1 7 日接受 中新 社记 者采访时 表示 ,从数据 上来看 ,外需 的疲 弱的确 是导致 中国经 济增速放缓 的重要原因 。不过 ,卢峰 也
强调 ,中国经 济增速 目前趋 缓的主要原 因可 能基 于 国 内经济 的阶段性 调整 。
内不会有太大改变,但对货币和信贷的扩张,需要保 持一个相对理眭和审慎的态度。 没有大规模的提振消费和投资计划 ,意味着在产
能过剩大环境 中苦苦挣 扎的国 内企业将 无法寄望于依 赖 市场 需求短 期内 的急剧扩 张来走 出困境 。 徐绍 史2 8 目透露 ,二季度全 国规模 以上工业 企业 有2 1 . 4 %的产 能 闲置 ,钢铁 、建材 等行 业 闲置 产 能更 多 。他计划 在下半年 出台化解产能 过剩总体方案 ,坚 决遏 制产能 严重过 剩行业 盲 目扩 张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作者:武讳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5期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生态意识淡薄、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环境法律制度不健全。

关键词环境问题原因生态文明建设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正确认识和理性分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1.1环境污染严重1.1.1水污染情况当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根据近几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几乎所有的水资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2年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①。

地下水环境质量。

2012年,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

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极差占16.8%、较差占40.5%,较好占3.6%,良好占27.3%,优良占11.8%。

主要超标指标为铁、锰、氟化物、“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

海水污染情况。

近几年,我国近海海域的污染状况呈现恶化的趋势,区域性灾害频繁发生。

2012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水质级别为一般。

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六大挑战

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六大挑战

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六大挑战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中国要实现成为真正的大国经济体,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六大挑战。

第一大挑战是产能过剩。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过剩产能的问题。

在一些行业,特别是钢铁和煤炭等重工业领域,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政府应制定有效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过剩产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大挑战是环境污染。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过高,导致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土地退化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第三大挑战是人口老龄化。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老龄化对养老、医疗、劳动力市场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大挑战。

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服务的投入,并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延缓老龄化进程。

第四大挑战是不平等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给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政府应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五大挑战是金融风险。

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高杠杆、不良贷款、影子银行等问题。

金融风险可能对经济稳定和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

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进金融改革,降低金融风险。

最后一个挑战是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和创新驱动转变。

总之,中国走向大国经济面临着多个挑战。

政府应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挑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只有通过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中国才能在全球舞台上成为真正的大国经济体。

我国面临“五大战略机遇”和“四大挑战”

我国面临“五大战略机遇”和“四大挑战”

由于国内困境和实力相对下降,美国正在进行“宏观收缩、局部扩张”的战略调整。这其中尽 管有针对中国的一面,但无论是“战略东移”还是“重返亚洲”,我国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可能 根本逆转。综观世界,我国面临“五大战略机遇”。 第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制约霸权主义因素在增加,我国能够继续赢得和平发展 的战略机遇。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和新兴发 展中大国迅速崛起,一定程度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中美尽管存在一些分歧,但越来越紧密的经贸联系决定彼此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中美关系从 根本上看不会全面对立,美国也不会改变对我国的遏制战略。多极化发展趋势下的世界格局,和平 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将继续赢得较长的和平发展时期。
file:///D|/公司,工会及企业文化/德钢公司”党群工作“/党建工作/党建理论建设/我国面临“五大战略机遇”和“四大挑战”_战略机遇期_求是理论网.htm(第 2/5 页)2012/8/5 10:44:49
我国面临“五大战略机遇”和“四大挑战”_战略机遇期_求是理论网
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五,国际体系变革趋势不可逆转,新兴国家活跃于世界舞台,我国能够继续赢得参与国际关 系重组的战略机遇。随着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大国关系的重大调整,改革国际体系的呼声日益 高涨。目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逐步推进,全球性问题谈判全面展开,特 别是20国集团作为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增加了新兴国家的发言权和规则制定权,为推动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未来将继续抓住机遇,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增加世界话语权和国际规则 制定权。 然而,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在深刻认识我国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中面临的以下“四大挑战”。 一是不能低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经济实力上升产生的焦虑心态。综观全局,影响 我国整体外部环境的主要因素是美国。由于两国存在政治、历史、文化、价值观等根深蒂固的 矛盾,美国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始终没有变。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源于意识形态的偏见 和对我国的疑虑,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配合美国对我施压。对未来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外部挑 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使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为复杂。近年来,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体报导
报告称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7个在中国
由亚行与众多专家完成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昨日发布,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个。

无节制的发展将会怎样?我们真的要像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那样,造成了惨痛的教训才会亡羊补牢?我们应该怎么做?国外的环保用了30-50年,我们呢?重要的不是用多少年,而是将会从什么时候开始环保?
“十二五”中国环境保护面临四大挑战
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压力继续加大。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利益博弈的焦点。

随着中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居世界前列,将承受更多国际压力。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注意到,近来国际上要求我国加强环境保护的呼声很高。

你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杨朝飞:我国环境资源问题所面临的国际压力持续多年,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环境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污染物总量大,影响全球环境;与周边国家环境摩擦上升;资源需求增长,影响世界资源供给;环境问题已成为对外贸易制约因素。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

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

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未来二氧化碳或成“黄金”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被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

2008年8月5日,中国首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在北京金融大街正式挂牌。

2012年3月28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这是自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确定北京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以来推出的首个碳交易电子平台系统。

“现在我们治理污染、管理碳排放,主要靠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而…碳交易‟是希望通过市场手段管理碳排放问题。

也就是把环境要素换算成钱,用的多得掏钱,用的少能挣钱。


当“碳交易”的体系搭建完成,那些耗能巨大的企业,会遇到碳排放指标不够用的问题,他们就会到“碳交易”市场里去购买碳排放指标。

而那些耗能少的企业,就可以把多余的碳排放指标,拿出来到市场里交易。

当二氧化碳通过市场定价,成为“股票”和“期货”,普通人也可以去买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