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主要工作进展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十一五发展规划

环境保护十一五发展规划

环境保护十一五开展规划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和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主要保障措施进展讲述。

其中,主要包括:“十五”环境保护回忆、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立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管机制,加大环境监视管理力度、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宏观经济政策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具体材料请详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开展阶段,是我市实现开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受人口、环境、资源约束最强的时期。

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五”环境保护回忆“十五”期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经济快速开展,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市总体环境质量根本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可持续开展能力逐渐提高,“十五”环保方案所确定的目标根本完成。

1、环境保护国策地位明显加强“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开展中的突出地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视,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分工合作,企业治理,群众参与”的环保新机制,成立了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环保工作各级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环保工作会议,并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综合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工业企业“一控双达标”成果得到稳固。

取缔关停了家96家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

年、年连续两年开展了“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安康环保专项行动”,使企业排污行为得到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全文)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全文)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全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阐明“十一五”期间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目标、任务、投资重点和政策措施,重点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同时引导企业、动员社会共同参与,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环境形势(一)“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将改善环境质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把环境保护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淘汰了一批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了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地区、流域和城市的环境治理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得到加强;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市场化机制开始进入环境保护领域,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环境管理能力有所提高,环境执法力度有所加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对我国环境保护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深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重化工业迅猛增长的情况下,部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核与辐射安全得到保证。

(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

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以下简称“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治理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

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

十一五总结汇报

十一五总结汇报

十一五总结汇报十一五总结汇报自2006年至2010年,我国实施了十一五规划,旨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十一五规划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下面将对十一五的主要进展进行总结汇报。

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1%,一系列重大改革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工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社会领域,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得到了极大改善。

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高等教育领域也取得重大发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覆盖面逐年扩大。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为全体人民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加强了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此外,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加大了投入,通过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有效控制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改革开放方面,我国进一步深化了改革,探索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径。

在金融、税收、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然而,同时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贫富分化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

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教育、医疗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民生改善有待加强。

在环境保护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综上所述,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将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国家。

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

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

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101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促进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实现“十一五“生态保护目标,加速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局组织编制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00六年十月十三日一、全国生态保护形势(一)“十五“工作回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五“期间,先后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把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参与综合决策,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创造性开展工作,部分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自然生态恢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五“期间,实施了林业六大工程,累计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近8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显著上升。

“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通过封育保护、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全国综合防治水土流失54万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治理24万多平方公里。

25个省区市的950个县实施了封山禁牧,其中北京、河北、陕西、宁夏实行了封山禁牧。

实施退耕还林与退牧还草工程,共完成退耕还林1.3亿亩,退牧还草1.9亿亩。

生态功能区划工作逐步推进。

从2001年——2003年,先后完成西部、中东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基本查清了全国生态环境现状。

编制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草案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要求,抢救性地开展了18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使一些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得到初步保护。

部分地区划定了一批地方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保护和建设。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取得新进展。

“十五“期末,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34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总面积已达150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5%,超额完成了“十五“13%的计划目标。

“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 完善强制淘汰制度, 根据国家 产业政策 , 及时制订和调整强制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
期间的环境保护投资将超过 7 0 0 0亿元。 在环境保护 投资总量不断上升 的同时,环境保护投资占 G P的 D
环境保护投资占到当年全国 G P的 14 D .%。在资源 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 , 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 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 取得初步成效 ,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工业产 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 但是, 我国环境 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 新的环境 问题又在不断产生, 一些地 区环境污染和生 态恶化 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比例也逐渐升高 , 9 9年首次突破 1 %, 0 4年 度 。 19 . 20 O 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 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
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与产品 日 。 录 强化限 期治理制度 , 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经 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 0 年医药工业累计实 05
政策、标准的发布 , 将使社会各界 , 相关企业提前厂 解国家对制药工业的环境保护政策 , 鼓励发展和限制 的方向, 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 自身发展和社会监 为
是 “ 七五”期间的 27倍 ; “ . 而 九五”期间的投资是 “ 八五” 期间的 26倍, . 达到 3 4 .2 4 75 亿元 ; 十五” “ 出预期 目标 , 污染物减排的指标也不能突破; 二是即 使一些地 区因环境容量使经济增长速度达不到主观 目 ,污染物减排的指标也不能突破。 标 “ 十一五”期 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制 分解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并落实到排污单位。 推行排 污许可征制度, 禁止无证或超总量排污 。 严格执行环 境影响评价和 “ 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 目未履行环境 审批程序即擅 自开工建设或者擅 自投产的 , 责令其停 建或者停产 , 补办环评手续 , 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

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

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

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
“十一五”环境保护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污染物减排:通过推动重点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等措施,确保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这两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控制,同时减少其他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2. 改善环境质量:在重点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3. 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确保核与辐射环境的安全。

4. 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加大对生态保护和治理的力度,推进重点地区、流域和城市的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5. 完善环保法规和标准: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制度,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6. 推进环保产业发展: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强环保科技创新,推广环保技术,提高环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7.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这些目标旨在推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更大的进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和“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一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和“十二五”工作思路

盱眙县“十一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和“十二五”工作思路盱眙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九日)“十一五”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调节、企业行动、公众参与、协调有序的工作体系,全县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十一五”期间主要工作近年来,我县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扎实组织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

1、节能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各年能耗累计为482.26万吨标准煤,累计单位GDP能耗为0.866吨标准煤,“十一五”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率为20.55%,已超过国家总目标20%的0.55个百分点。

2、减排指标完成情况。

我县“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为,全县COD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

据初步核算,到“十一五”期末,我县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较2005年削减了%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幅下降,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3、节水指标完成情况。

到“十一五”期末,我县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人均生活综合用水量每人每天升,生活污水处理率%以上,均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4、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

到2010年底,全县耕地保有量166.4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0.23%,森林覆盖率达29.1%,资源环境“十一五”期间的各项主要指标基本实现,但仍有个别指标未能完成,需要我们在“十二五”期间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加以解决。

(二)主要做法1、积极推进能源节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关于全国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任务工作情况的总结

关于全国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任务工作情况的总结

关于全国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任务工作情况的总结关于全国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任务工作情况的总结关于全国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任务工作情况的总结最近,环保部等4个部委联合公布了20xx年全国污染物减排的完成情况:与十五末期的排放量相比,环保考核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分别下降6.61%和8.95%。

十一五“规划中环保任务是,到20xx年我国主要污染物要比20xx年消减10%。

如果照20xx年的减排速度,我国不仅能在”十一五“末期首次完成环保任务,而且有可能提前一年完成二氧化硫的减排任务。

到20xx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得到控制,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确保核辐射环境安全。

从20xx年下半年起,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

首先,污染减排被明确为地方长官的责任;其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减排的考核文件,玩不成减排的官员不仅要被问责,还要向国务院作出说明;不仅如此,环保部门还将对此地区实行区域限批,暂停当地新建项目的环评审批。

环保部重新制定了计算方法,地方提供的数据只是参考之一,关键还要看当地的环境质量有没有改善。

目前我国环保工作开展制约因素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暗藏着污染反弹的可能。

金融危机改变了宏观经济的大形势。

对污染减排工作有喜有忧。

一方面,很多企业停产或关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

国家为扩大内需向环保领域投入3500亿元,会使很多地方的环境基础设施和环保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对节能减排来说是机遇。

另一方面,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如果资金再次投入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中,可能会导致产业结构出现”逆向调整“,这种潜在的可能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目标是一大挑战。

首先,保持这种良好的污染减排形势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

实践表明,在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和冲突相当激烈的今天,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履行责任,对推动污染减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十一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主要工作進展1 十一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主要工作進展十一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主要工作進展國傢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十一五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瞭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經過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2010 年與 2005 年相比,全國單位 GDP 能耗下降 19.1%,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 14. 29%,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 12. 45%,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37.9%,完成瞭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

5 年來,全國發展改革(經信)系統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強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環境保護,主要開展瞭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以實現十一五約束性指標為首要任務,強力推進節能減排(一)把節能減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國務院成立瞭由溫傢寶總理任組長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研究起草並由國務院印發瞭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關於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

溫傢寶總理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節能減排工作。

各地區成立瞭由政府主要領導 2 任組長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1 / 15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節能減排工作(二)做好節能減排綜合協調協調建立瞭由 27 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聯絡員會議制度。

從 2008 年起,每年研究提出並經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審議,由國務院印發節能減排工作安排,明確任務和部門分工。

開展節能減排形勢分析,及時提出對策建議,2010 年 7 月起建立各地區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指導地方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

針對個別地區出現的停限居民用電等錯誤行為,及時下發緊急通知予以糾正。

配合國務院督查組或會同有關部門,多次對重點地區進行節能減排專項檢查(三)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將十一五節能目標分解落實到省級人民政府、千傢高耗能企業。

從 2006 年起,建立瞭分地區 GDP 能耗指標公報制度。

國務院發佈瞭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實施方案,從 2008 年起,會同有關部門每年對省級政府節能目標責任進行現場評價考核,考核情況和考核結果報中組部,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告,形成瞭目標明確、責任清晰、一級抓一級、一級考核一級的節能目標責任制。

根據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整評價內容和打分標準,使考核辦法更趨完善(四)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制定並發佈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意見。

5年來, 3 共安排中央資金 305 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 81 億元,中央財政獎勵資金 224 億元,支持瞭 5127 個節能改造項目,---------------------------------------------------------------最新资料推荐------------------------------------------------------ 可形成節能能力 1.5 億噸標準煤。

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以來,帶動社會資金投入約 8000 億元,可形成節能能力 3.4 億噸標準煤,對十一五單位 GDP 能耗降低目標的貢獻率為 54% (五)組織開展千傢企業節能行動發佈千傢企業節能行動實施方案。

受國務院委托,我委與各省級人民政府簽訂瞭十一五節能目標責任書。

推動重點耗能企業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加強用能管理。

公佈千傢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公報,實施重點耗能行業能效水平對標活動。

組織開展能源管理師試點。

十一五期間,千傢企業實現節能1.5 億噸標準煤(六)加快推廣先進節能技術會同科技部修訂並發佈《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

十一五期間,發佈瞭三批《國傢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共 115項,在電力、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業,推廣瞭高效鍋爐燃燒、餘熱餘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節能建材、高效照明等一大批潛力大、應用面廣的重大節能技術(七)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安排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約160 億元,推廣高效節能空調 3400多萬臺、高效照明產品 3.6 億隻、節能汽車 100 多萬輛,直接拉 4 動消費需求 1200 多億元,實3 / 15現年節電 225 億千瓦時,年節油 30萬噸。

在這一政策推動下,高效節能空調的市場占有率從推廣前的 5%上升到 70%以上,原三、四、五級低能效空調全部停止生產,行業整體能效水平提高 24%;節能燈市場價格比推廣前下降瞭40%以上;1.6 升及以下節能乘用車市場份額從 7%上升到 30%以上;老百姓得到價格下降、節電省錢、生活質量提高等多重實惠(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借鑒發達國傢基於市場的節能管理新機制,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研究提出並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在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實行稅收扶持政策、完善相關會計制度、進一步改善金融服務等方面,為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創造瞭良好的政策環境。

2010 年安排中央財政專項資金 20 億元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發佈瞭兩批節能服務公司備案名單。

合同能源管理發展迅速,2010 年與2005 年相比,節能服務公司從 80 多傢增加到 800 多傢,節能服務產業規模從 47 億元增加到840 億元,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從 13 億元增加到 290 億元,形成年節能能力從 60 多萬噸標準煤增加到 1300 多萬噸標準煤(九)完善節能法規標準推動出臺瞭新修訂的節約能源法以及民用建築節能條例、公共機構節能條例。

制定發佈瞭《固定資產投資項 5 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最新资料推荐------------------------------------------------------ 將能評作為項目核準、審批、備案的前置條件,編制瞭節能評估報告和審查報告范本。

自去年11 月能評辦法實施以來,我委已累計審查石化、鐵路、公路等 6個項目,提出用能整改建議 12 個,核減能源消耗總量 6 萬噸。

組織研究發佈瞭4個LED照明產品的技術指南。

十一五期間,制(修)訂 27 種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傢標準和 38 項用能產品能效標準,切實提高高耗能行業、產品的準入門檻(十)制定鼓勵節能的優惠政策與財政部共同制定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實行瞭節能技術改造以獎代補政策,按形成的節能量給予獎勵,多節多補;制定高效照明產品、高效節能空調、節能汽車、高效電機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辦法,采用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產品;制定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支持節能服務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開展節能改造項目。

推動出臺節能節水專用設備所得稅優惠政策,對企業購置並實際使用列入目錄的產品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稅額中抵扣。

推動調整瞭不同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

提出懲罰性電價政策,對超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實行懲罰性電價(十一)加強節能能力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完善瞭能源計量、統計制度,改進瞭能源消費核算方法,推動研究建5 / 15立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節能統計體系。

成立國傢節能中心,推動各地區建立節能監察機構。

安排中央預 6 算內投資 6200 多萬元,利用國際合作資金近1000 萬元,支持各地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能力建設(十二)開展節能減排宣傳會同中央 16 個部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啟動瞭九個專項行動,組織瞭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大型主題宣傳活動。

2008 年,研究起草並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瞭開展全民節能行動的通知,提出每周少開一天車、控制室內空調溫度等十個方面的具體措施。

每年 6 月份組織開展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李克強副總理 2010 年致信全國節能宣傳周主辦單位,肯定節能宣傳周活動取得的成效。

開設瞭節能信箱,聽取各界對節能工作建言獻策、舉報違法違規用能事件。

組織開展瞭節能減排在兩會、節能減排進世博、節能減排文藝作品征集、全國建設節約型社會主題招貼設計大賽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主要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報道力度,發揮瞭媒體對節能減排的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

二、以示范試點和典型帶動為依托,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一)推動循環經濟立法受全國人大環資委委托,研究起草循環經濟促進法(草案),200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瞭循環經濟---------------------------------------------------------------最新资料推荐------------------------------------------------------ 促進法,標志著我國發展循環經濟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

研究提出瞭《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國務院第551 號令予 7 以公佈。

研究提出並經國務院批準,發佈瞭《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第一批)、《制定和調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的若幹規定》。

推動逐步建立循環經濟法律體系(二)組織國傢循環經濟示范試點經國務院同意,啟動實施兩批共 178 傢國傢循環經濟示范試點。

批復瞭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青海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總體規劃,批復 27 個省市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或規劃,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指導。

會同中國工程院組織開展循環經濟專傢行活動,總結評估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產業園區和省市的典型經驗,探索企業、企業間或園區、社會三個層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模式,近期擬發佈推廣 60 多個循環經濟模式案例(三)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制定發佈瞭《十一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

開展資源綜合利用電廠認定工作,認定發佈瞭 5 批資源綜合利用發電機組名單,裝機容量達 1100 多萬千瓦,每年可吃掉煤矸石、煤泥、生活垃圾等廢棄物近 7000 萬噸,回收利用焦爐、高爐煤氣等210億立方米。

研究推進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脫硫石膏綜合利用。

7 / 15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並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瞭《關於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見》,召開瞭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場經驗交流會(四)推動重點領域循環經濟先行先試會同財政部組織開展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啟動實施 8 天津子牙循環經濟園區等首批 7 傢國傢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再生資源聚集量達443 萬噸,生產再生銅 69.5 萬噸、再生鋁 36 萬噸、再生鉛 33 萬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