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合集下载

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

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

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即外汇储备。

但是外汇储备并不是说越多越好,造成外汇储备过多也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一、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其内在的因素(一)外部环境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各国金融、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贸易额高速增长,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

在这种潮流下,我国享受到了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

从国际贸易看,在不断增加的世界贸易额中我国所占份额逐年增加。

(二)内部因素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内部因素较多,主要得力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良好。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四个字不放。

在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引进外资,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

在经常项目方面,由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贸易顺差日益增大,巨大的经常项目顺差为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从而为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资本项目方面,主要因为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持续增加。

总的来说,由于国家实施适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全国经济运行良好,货物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英文缩写为FDI)持续增长,表现在国际收支上的连年顺差,顺差部分的外汇转为外汇储备,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源泉。

二.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可能导致的问题(一)高额的外汇储备造成持有成本过高,导致资源和资金的闲置。

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借入的贷款所占比例较大,利息成本是相对较高的。

因为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它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

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生产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

如果我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并借入大量外债,等于是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同时又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其潜在的损失是显然的。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截至2009年3月底, 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9 537.41亿美元,自2006年10月突破万亿外汇储备以来增长了近一倍。

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过持续过快增长,也给经济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特别是本次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外汇储备带了巨额损失。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很多,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一、研究背景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早在2006年9月末就突破万亿美元,至2009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19 537.41亿美元。

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在几个年头还是负值。

但随着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以及我国长年内需不足,导致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且增长的速度快,强度大,详见下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9—2000年,由于亚洲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缓慢,资本流入增长较少;但2001年以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速加大,2003年突破千亿美元,进入2006年,在我国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之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不但未减反而继续上升,第一季度增加562亿美元,总规模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2007—2008年,外汇储备更是以每年近5 000亿的增速增长。

美国《纽约时报》的社论曾用“中国的里程碑”来评论中国万亿外汇储备。

中国坐拥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国力的具体表现,也为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上佳的安全系数,尤其是对日后中国放宽资本金,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可起护航作用。

近两万亿美元巨额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

但是,如果外汇储备构成不合理或者增长超过适度区间,就不可避免地降低资源使用效率,甚至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二、模型建立及分析预测目前,国内外理论界普遍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确定,在国际有关外汇储备规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经济实际,考虑代表性变量:外汇储备(FR)、出口规模(IP)、贸易差额(IOP)、年均汇价(A)、实际利用外资情况(BD)、外债余额(DEB)。

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分析
接投资 。
济 运 行有 密 不 可分 的 联 系 , 国民经 济 发 展有 极 其 重要 的影 响 。 对 自 20 年 中 国加 入 WT 以来 , 国 经 济 进 入 了快 速 发 展 期 , 01 O 中 在 国际 收 支 平 衡 表 中 经 常 项 目和 资 本 项 目连 年 顺 差 。 汇 储 备 快 外 速 增 长 。 截 至 2 0 年 3 底 , 国外 汇 储 备 已达 到 1 82 美 元 , 08 月 我 62 亿 稳 居 全 球第 一位 。在 当前 形 势 下 , 了 保 持 我 国 经 济 健 康 平 稳 和 为
的 胆 其 过 速增 长 往 往 会 抑 制 经 济 增 长 , 碍 经 济 发 展 , 阻 因此 我 国 应 保 持 适 度 的 外汇 储 备 规 模 。本 文 给 出 以下 几点 建 议 :
( ) 革我 国现 行 的外 汇 管 理 体 制 和 结 售 汇制 度 一 改 推 动 由 ” 汇 于 国” 藏 汇 于 民” 策 的 转 变 , 一 步 推 动 由部 藏 向” 政 进
三 、 国 当前 外 汇 储 备 规 模 局 势 的 形成 原 因 我
( ) 度 性 原 因 一 制
分 意 愿 结 汇 制 向完 全 意 愿 结 汇 制 的转 变 , 一 步 放 宽居 民 和 企业 进
持 有 和使 用 外 汇 的政 策 限 制 , 得 民 间 外 汇 需 求 起 到 ” 水 池 ” 使 蓄 的 作 用 。放 宽 企 业 开 立 外 汇 账 户 的 限 制 , 许 企 业 按 其 意 愿 保 留外 允
中国外汇储备影响 因素分析
李 强 ( 西 财 经 大 学现 代 经 济 管理 学 院 3 0 1 ) 江 30 3


前 言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反映了一个国家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的金融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基本上处于贸易顺差状态,外汇储备也不断增加,近几年面对美元贬值人民币不断升值和欧洲债务危机等局面,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缩水现象。

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并根据结论提出优化外汇储备的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一、引言外汇储备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的金融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基本上处于贸易顺差状态,外汇储备也经历了一个逐渐积少成多的过程,其规模迅速扩大。

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537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国,并在2014年达到了38430.18亿美元,占据整个国际储备90%以上,这已经超过了我国需要的合理水平。

2015年和2016年,我国外汇储备量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降,但截至到2017年底,仍达到31399.49亿美元,比排名第二的日本多出一倍多。

巨大的外汇储备量在彰显我国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负面影响。

因此,要使外汇储备良性增长,就应该先了解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98年到2017年中国外汇储备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

二、实证分析(一)变量及样本选取被解释变量:外汇储备Y解释变量:1、国内生产总值X1: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规模,一国的经济规模越大,对外储备的需求越大。

2、外债余额X2:外汇储备主要用于支付国家外债,外债余额越多,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就越多。

3、进出口差额X3:进出口差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

理论上,进口额表现为对外汇储备的需求,而出口额则相反。

所以,进口总额越大,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就越大。

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分析汇总

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分析汇总

图二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国家外汇 储备
(亿美元)
外债余额 (亿美元)
1050.29
314.32
42.7083
1398.9
348.61
33.1918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449.59 1546.75 1655.74 2121.65 2864.07 4032.51 6099.32 8188.72 10663.44 15282.49 19460.3 23991.52 28473.38 31811.48
但是以上这些关于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大都是基于发达 国家的现实情况,对于我国来讲其适用性自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基于我 国的特殊国情,找出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各个因素,对于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的研究,以及外汇储备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这些关于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及其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经济 实际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选取合适的变量。采用代表经济总量的国内生产总值、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外债余额、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广义 货币供应量 M2 以及代表 2008 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虚拟变量 D1 等八个 变量,在对各个指标 1985 年--2011 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我 国外汇储备的因素,并分析各个因素对外汇储备的具体影响。并尝试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管理提出建议。

中国外汇储备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杨雪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4期一、引言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1980年以后有了很大的增长,促进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保持迅速增长趋势,强大的外汇储备一方面支持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虽然中国当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巨大,但是储备资产形式单一、效率低下、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同时对于我国外汇规模的合理性也提出了质疑,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即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更是一项紧迫的问题。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数学模型1.建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函数需要考虑的变量第一,进口水平。

进口水平的提高,将导致外汇储备量的下降,进口水平与外汇储备呈反向相关。

第二,出口水平。

出口水平的提高,会使得外汇储备增加,出口越大,外汇储备增加的越多,出口水平与外汇储备呈正向相关。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

我国资本项目的顺差大于经常项目的顺差,所以仅从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外汇储备的最主要来源。

第四,汇率。

汇率决定了本币与外币交换的价格,所以它必然影响外汇储备的一个内生变量,我国经历的几次汇率的重大调整,也成为我们外汇储备剧烈变动的重要原因。

2.确定模型的关系形式和参数的范围经散点图观察可得,外汇储备(RE)与进口水平(IM)大致呈线性关系,并且是正向关系,外汇水平随着进口水平的增长而增长;外汇储备(RE)与出口水平(EX)也成正线性关系,这意味着进口越多,外汇储备就越多,从经济意义上无法解释,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外汇储备(RE)与外商直接投资(FDI)成正线性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假定我国外汇储备的函数模型为:3.样本数据说明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家商务部网站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均以美元或者亿美元为单位,因此只需调整数字的位数,不涉及相关指数问题,由于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用亿美元来做单位,故数据的一致性较好。

三、中国外汇函数实证分析1.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是指检验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因为存在单位根就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了.单位根就是指单位根过程,可以证明,序列中存在单位根过程就不平稳,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对RE、IM、EX、FDI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1。

外汇储备影响因素有哪些

外汇储备影响因素有哪些

外汇储备影响因素有哪些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一部分,而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会受到哪一些因素的影响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分析(1)国内生产总值(GDP):外汇储备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一国经济规模对于外汇储备量的需求。

外汇储备粮与国内生产总值应保持适宜水平。

(2)进出口额:一国对外经济交易主要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商品交易和资本往来项目反映。

对外经济交易量越大,表明对外开放程度越大,受外界干扰也越大。

由于储备的基本用途是作为对外支付准备金,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因此,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活动规模,尤其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对储备需求的决定是重要的。

进出口差额达,所需要的国际储备量也越大;相反,就越小。

(3)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外商直接投资时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结构性因素,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量的贡献度日益加大,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汇出利润也构成了用汇需要的重要内容。

利用外资可视为举借外债之外的另外一个对外融资方式之一,可大大减轻外汇储备的负担,而且使得经济建设获得跃进式的增长。

(4)外债余额: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是最稀缺的资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也大胆采用在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做法,对外融资有了长足的发展。

截至2005年底,我国外债余额达到了2810.45亿美元,外债规模的扩增适应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基础设施方面的加速发展。

对外融资正越来越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外债的风险、成本、币种结构以及累计余额、清偿能力等都与我国的外汇储备息息相关。

(5)汇率制度、外汇政策和外汇管制:固定汇率或稳定的外汇政策对储备的需求比浮动汇率制度大。

外汇管制严格的国家其所需的外汇储备相对较少。

(6)此外,国内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是否储备货币发行国、外债规模、出口商品供求弹性、各国政策的国际协调等因素也都会对储各需求量造成影响。

试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原因、影响及对策

试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原因、影响及对策

试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原因、影响及对策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原因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包括:1. 对外贸易顺差:中国的出口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出口额远远高于进口额,这导致了中国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储备。

2. 直接外资的流入:外资对中国的投资在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3. 贸易和外汇政策:中国政府在贸易和外汇政策方面的控制力度很大,这也促使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4. 国际投资效益:中国对外的投资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这也有助于形成外汇储备。

5. 国内财富累积: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的购买力也不断提高,这使得国内财富的积累更加迅速,而部分国内财富会转化为外汇储备。

二、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1. 投资收益低:外汇储备的数量庞大,但由于收益相对较低,投资回报比率逐渐下降。

2. 货币波动性:如果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则会导致人民币升值,从而导致货物的价格更为昂贵,这可能会使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3. 国际贸易受限:外汇管制和储备的增长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增加贸易限制,以避免进口过多,从而可能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稳定。

三、对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对策1. 加强金融市场开放:中国可以通过增加金融市场开放,改进外汇规定,提高汇率浮动性,来进一步帮助管理外汇储备。

2. 促进投资回报:通过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管控,提高对各类国际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报,以提高外汇储备效益。

3. 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可以通过实行更为灵活和精准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减少外汇储备数量。

4.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可以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制造业多元化,以提高出口商品的价值,从而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减少外汇储备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过持续过快增长,也给经济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特别是本次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外汇储备带了巨额损失。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很多,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一、研究背景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早在2006年9月末就突破万亿美元,至2009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19 537.41亿美元。

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在几个年头还是负值。

但随着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以及我国长年内需不足,导致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且增长的速度快,强度大,详见下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9—2000年,由于亚洲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缓慢,资本流入增长较少;但2001年以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速加大,2003年突破千亿美元,进入2006年,在我国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之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不但未减反而继续上升,第一季度增加562亿美元,总规模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2007—2008年,外汇储备更是以每年近5 000亿的增速增长。

美国《纽约时报》的社论曾用“中国的里程碑来评论中国万亿外汇储备。

中国坐拥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国力的具体表现,也为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上佳的安全系数,尤其是对日后中国放宽资本金,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可起护航作用。

近两万亿美元巨额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

但是,如果外汇储备构成不合理或者增长超过适度区间,就不可避免地降低资源使用效率,甚至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由于个别因素2008年的数据还未公布,所以选取数据区间为1984年至2007年。

建立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及其影响力大小,模型形式为:FR=α+β 1 IP+β 2 IOP+β 3 A+β 4 BD+β 5 DEB(一)模型的参数估计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OLS估计,最初结果如下:FR=25.925 + 1.183IP + 0.577IOP - 1.103 A + 0.316 BD - 0.255DEB由于R 2 近似等于1,而且F=906.464,远大于F 0.05 (5,16)=2.85,故可以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与上述5个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但是变量IOP、BD、DEB的参数估计值的t检验值较小,未能通过检验,故可以认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另外,外债余额(DEB)的系数为负值,与实际的经济意义相悖,表明模型中各解释变量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消除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法)1.运用Eviews软件, 计算出各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从下面的相关系数矩阵中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FR与IP的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9913;BD 与A的相关系数为0.9548;IP与DEB的相关系数为0.9284。

2.确定初始模型运用OLS方法逐一求FR对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外汇储备(FR)与出口总额(IP)的线性关系最强,效果最好,因此,选择初始回归模型结果为:FR = -599.7237 +1.104153IP3.逐步代入解释变量IOP、A、BD、DEB 进行回归经过逐步回归,得出几例比较好的回归结果,如下所示:结合t值、P值、可决系数R2、F值、DW值等综合指标的考虑,得出模型(1)为最优回归模型,并且解释变量的符号符合实际的经济含义,从而我们得到的最优模型为:FR = -94.082 + 1.1788 IP - 1.0088 A即:当年出口额、年平均汇价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178887、1.008839,常数项为-94.082。

并且模型显著通过了各项统计学检验。

(三)经济分析1.基于上面的回归模型,出口总额(IP)是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决定因素,出口总额每增加1个单位,将引起外汇储备增加1.1788个单位。

我国的出口总额从1984年的261.40亿美元连年上升至2008年14 285.5亿美元,增速相当迅猛。

由于国内消费需求扩大缓慢,因此只能依靠连年保持30%以上的出口增速来支撑国民经济的高速运行,这就导致了经常项目顺差的不断扩大。

2.汇率(A)变动也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决定因素,结合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汇率水平的变动,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是有管理的,这意味着必要时中央银行可以入市人民币汇率进行适当干预。

一般地,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干预的目的在于减少汇率大幅度波动给实质经济发展带来的干扰,而非改变汇率的长期走势。

目前,人民币汇率逐渐走低,吸引国际游资的进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四)模型预测前文得出的回归模型:FR = -94.082 + 1.178887IP -1.008839A首先,对模型进行回顾预测,预测区间为1996年至2007年,将各年的出口总额和平均汇价代入模型,得出逐年的外汇储备预测值,再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拟合效果如图1,模型的预测效果相当不错。

其次,利用有条件的预测方法对2008年的外汇储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的数据进行对比。

2008年中国出口额14 285.5亿美元;平均汇价为:694.44。

将其代入到回归方程,得到2008年中国外汇储备的预测值为:16 051.91。

2008年底我国实际外汇储备额为19 460.3亿美元,实际值比预测值高出了3 409亿美元,这说明如果按照模型预测的增长趋势,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还是非常快的,远远超过了历史平均水平。

另外,自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除少数年份外,我国国内需求总体上较为疲软,甚至在较长时期内为通货紧缩所困扰。

过去几年里,通过外汇储备积累而实现的基础货币供给,对于缓解通货紧缩压力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其次,从消极的方面看:1.外汇储备过高,加大,美、日和欧盟的许多国家相继在不同场合要求人民币升值,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弱化,出口增长放慢;另外,人民币汇率的强大升值压力,为投机者提供了稳定的汇率预期,不断有国际“热钱资本潜入国内进行套利套汇活动,导致外汇储备虚增, 使国内资本市场聚积更多的风险隐患。

2.高额的外汇储备, 改变了货币供应机制,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外汇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而外汇占款是构成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体部分。

外汇占款的增加导致了基础货币量的增加,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对于外汇占款,中央银行往往只能采取被动冲销措施, 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货币供给。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的压力不断增强。

尤其当出现回收货币的速度跟不上外汇占款增加的速度时,对冲操作效果不明显,且可供操作的工具又有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局限性,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它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生产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

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的国债和美国财政部债券。

目前,美国国债的平均收益率远低于国内的平均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此外,我国在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每年还以高成本从国外大量引进外资和借取外债, 等于是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同时,还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 其潜在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4.巨额的外汇储备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根据IMF的有关规定, 成员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时,可以从“信托基金中提取相当于本国所缴纳份额的低息贷款,如果成员国在生产、贸易方面发生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时,还可以获取相当于本国份额160%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也较优惠。

相反,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这些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

这一对策的主要好处是比较符合国际贸易组织规则,并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

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抑制出口,减少贸易顺差从而减慢外汇规模的增长速度。

2.减少外币热钱流入及外汇投机的税收政策,如酌情开征外汇交易税(托宾税,Tobin Tax)。

由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来自资本项目或热钱流入,开征外汇交易税对于热炒人民币升值有釜底抽薪的作用;而且如所征收的外汇交易税能用于社会安全保障基金或其他公益项目,这一措施有一举两得的好处。

开征外汇交易税有操作上的困难,并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有负面影响,而主要障碍恐怕还是有悖于主流意识形态中对于自由贸易及自由市场的信奉。

(二)减小高额外汇储备负效应的政策建议 1.可以用庞大的外汇储备购买石油和黄金等大宗商品,更多地将这些钱用于发展中国的教育或其它基础建设上。

花旗银行最近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外汇储备偏高的最大原因是中国国内的储蓄率高于投资率,庞大的储蓄持续将资金导向投资,强劲的内地产出继而引致强劲出口。

因此,对症下药的方法是把部分外汇储备向社保基金以及医疗系统注资,改善目前两项保障的庞大资金缺口,以此加强消费信心,从而减少储蓄的比例,释放购买力。

2.可以将巨额外汇储备投资在外国有价证券上,如政府证券、机构证券,也可以做直接投资;又如注资国有银行,对富余外汇储备进行管理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取得合理的、预期的回报。

从这个角度考虑,作为国家外汇资产的一部分,外汇储备的管理应该交给充分竞争的私人部门去操作,才能更为高效,因为他们是分散决策的,有充分的风险约束和利润导向,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相关文章:1.2016第一季度外汇储备详解2.2016年国家外汇储备3.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4.2016年我国的外汇储备5.2016年外汇储备6.2016年各国外汇储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