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分型意义

合集下载

胸外科 淋巴细胞亚群

胸外科 淋巴细胞亚群

淋巴细胞亚群是根据淋巴细胞表面不同的分化抗原对淋巴细胞进行分类。

T细胞表面特征性表达CD3抗原,再进一步根据CD4或者CD8的表达,T细胞主要可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

B淋巴细胞特征性表达CD19抗原。

与T细胞和B细胞不同,自然杀伤(NK)细胞差异表达CD16和/或CD56抗原,参与固有免疫,不依赖抗原刺激而自发地发挥细胞毒效应,在机体抗病毒和抗肿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胸外科疾病而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可能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型

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型

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型
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分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免疫细胞种类来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分类:
1. 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可以进一步分为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

2.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一种主要的白细胞类型,负责对抗细菌和其他病原体。

3.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类型,其胞浆中含有大量嗜酸性颗粒。

4.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类型,其胞浆中含有嗜碱性颗粒和细胞毒性物质。

5.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类型,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这些免疫细胞的不同分型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协同作用以对抗各种病原体和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

通过对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分型和计数,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况,诊断和监测免疫相关疾病。

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分型

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分型

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分型背景知识即使在早期通过形态学特征来区分不同功能的淋巴细胞的检测中,对直接识别和计数方法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吸附方法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这个方法首次假设了通过一些新的分子探针来检测膜上的受体或配体来识别细胞。

单克隆抗体被证明是检测这种表面分子极其有效的探针;此后CD 命名协会统一命名了与这些表面分子结合的种类繁多的抗体。

将单克隆抗体进行荧光标记后与白细胞反应,然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这个基本步骤使流式细胞仪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被大大拓宽。

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在诊断和分型免疫缺陷性疾病中意义重大。

如检测与X染色体相关丙球蛋白贫乏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20和CD21时,会发现在疾病状态中的患者不存在成熟B淋巴细胞(CD19+,CD20+,CD21)。

另一个例子是分析CD43的表达,它在Wiskott-Aldrich 综合症患者的淋巴细胞的表达降低。

区分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症病例,是通过患者淋巴细胞表面CD3、CD4、CD8和CD38的表达来将新诊断病例来进行的。

进一步的有关淋巴细胞分型在免疫缺陷症在临床中的应用请参阅其他文献资料(Keren et al., 1994)。

HIV病毒感和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是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外周血淋巴细胞运用最为广泛的适用病种。

CD4阳性T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分子,通过几种机制它们被催毁,并且其数量随着疾病的进程而下降。

根据一些学术机构的报告,临床上对潜在的感染危协而进行的抗病毒或预防治疗决定,是依据对CD4+T细胞的计数而做出的;因此对这些病人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精确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

毫无疑问,全球数量不断增加的HIV/AIDS病人和对CD4+T细胞快速而精确检测的需要使得流式细胞仪使用在临床实验室中日益广泛。

这一点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为这个单一应用发展了相关的试剂和仪器,和一些针对CD4+T细胞检测的标准化程序。

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被证明在诊断患有某些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患者中有重要作用;特别是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此类样本中可以通过B 细胞表面κ 和λ免疫球蛋白轻链的异常表达而识别出肿瘤细胞。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分型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分型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分型摘要: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简介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分型意义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分型方法4.基因分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5.未来展望与挑战正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约占所有淋巴瘤的30-40%。

它起源于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治疗上也存在一定挑战。

近年来,基因分型技术的发展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手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分型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和表达模式,从而揭示不同亚型之间的生物学差异。

这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确的分子诊断和预后评估,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目前,基因分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免疫组化(IHC)方法: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特定抗原的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分型。

2.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染色体异常,如扩增、缺失或易位等,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型提供依据。

3.基因表达谱(GEP)分析:通过对肿瘤组织中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高通量检测,揭示不同亚型的基因表达特征。

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检测基因组DNA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型提供遗传学依据。

基因分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果。

例如,研究发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存在一种称为“激活B细胞样”(ABC)的亚型,该亚型对蒽环类药物和利妥昔单抗治疗敏感。

因此,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可以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分型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现有的分型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检测平台的稳定性、实验操作的重复性等。

其次,基因分型结果的解释和应用仍需大量临床验证。

最后,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研究将更加关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基础,以期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分型标志物。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诊断和预后分组解读(全文)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诊断和预后分组解读(全文)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诊断和预后分组解读(全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生物学特征和临床异质性很大的疾病,以骨髓和淋巴组织中不成熟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聚集为特点。

20世纪70年代之前,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是唯一的诊断工具,此后逐渐发展为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细胞遗传学(常规细胞遗传学)、免疫表型[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分子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FISH),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子生物学(大多数以PCR为基础的技术和测序)等相结合的综合诊断模式。

可见ALL的诊断分类是一个逐步完善、多步骤的过程,ALL 的现代检查、诊断方法应包括精确的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这些方法的结合有助于精确的诊断、确定预后相关因素、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检测标记,设计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一、ALL诊断方法的演进ALL诊断分型主要有FAB (French-American-British)和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两种标准。

FAB标准主要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要求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比例超过30%。

FAB协作组于1976年用Romanowsky染色观察血片及骨髓涂片,根据细胞大小、核质比例、核仁大小及数量、细胞浆嗜碱程度等,辅以细胞化学染色对ALL各亚型细胞特征进行描述。

但是单纯的形态学诊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准确性有限。

ALL患者的免疫表型分析不仅可以确定受累的系列(B或T细胞系),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临床重要的亚型,是ALL分型最为重要的检查之一。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L免疫学分型方法主要参考欧洲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协作组(EGIL)的标准。

1994年在法国召开的EGIL会议上,提出ALL的四型21类法,即先按T、B淋巴细胞系和髓系抗原积分系统确定不同抗原积分,再按积分和抗原表达及分化程度把ALL分为四大类型(裸型、纯型、变异型、多表型)21个亚型。

1995年发表了简化后的EGIL分型、1998年又进行了修改(即本共识中推荐的免疫学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免疫分型探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免疫分型探讨

在现实社会中,注意问题比文化素质低更为严重,ADHD大约有50%~80%病例可一直持续到青春期,有30%~50%ADHD病例可持续到成人期,因此,人们认识到ADHD不仅仅是一种儿童障碍,也是一种成人障碍,它可以使人致残。

从临床表现分析,ADHD在儿童期表现为以多动常见,而在青少年期表现为叛逆性常见。

在成人期多动行为可能减少而注意力问题表现更为突出。

注意缺陷会造成学习困难,将直接影响成年后的就业问题。

ADHD如不治疗,可持续到成人期,其后果十分严重,可发展为人格障碍,其表现为冲动、反社会行为、偷窃行为、说谎行为、物质滥用等成瘾行为危害性更大,而治疗十分困难,它将给家族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性,必须引起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重视。

因而必须及早对儿童进行矫正治疗,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国家建设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1王惠梅,张惠清,梁英仪,等.太原市儿童注意多动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47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553张静萍,于爱萍.合肥市6~11岁儿童多动症患病情况调查.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0,6(4):3094李元真,景梅菊,赵东霞,等.山西省6~12岁小学生“儿童多动症”患病率调查.中华心身医学杂志,2002,2(2):905王丽敏,应长青,李德安,等.哈尔滨动力区7~10岁儿童多动症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4):284(收稿日期:2002-09-0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免疫分型探讨吴铭孙雄飞陈晓琳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血液科(518020)【摘要】目的对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流式免疫分型研究,探讨CD19,CyCD79a,CD7,CyCD3等白细胞分化抗原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免疫分型中的意义。

方法应用双色流式细胞术,对28例经细胞形态学、细胞组织化学和临床表现确诊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初诊骨髓或静脉血标本进行免疫分型,采用CD45/SSC设门,MPO以阳性细胞数!3%为该表型表达阳性,其他白细胞分化抗原以阳性细胞数!20%为该表型表达阳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诊断及分型(一) ALL基本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体征:有发热、苍白、乏力、出血、骨关节疼痛,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浸润灶表现。

2、血象改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增高、正常或减低,分类可发现不等数量的原、幼淋巴细胞或未见原、幼淋巴细胞。

3、骨髓形态学改变: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

骨髓涂片中有核细胞大多呈明显增生或极度增生,仅少数呈增生低下,均以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必须≥30%才可确诊为ALL。

除了对骨髓涂片作瑞氏染色分类计数并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外,应该做过氧化酶(POX)、糖原(PAS) 、非特异性酯酶(NSE)等细胞化学染色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异常细胞性质并与其他类型的白血病鉴别。

(二) ALL的M IC分型除了临床及细胞形态学(M)诊断以外,还应该用单克隆抗体作免疫分型(I)及细胞遗传学C)检查,即M I C分型诊断,尽可能作分子遗传学/融合基因(molecular genetics,M ) 检测, 即M ICM分型。

1、细胞形态学分型:淋巴细胞型按FAB分型标准分为L1、2 和L3 型,但L1、2 型之间已不具有明显的预后意义。

2、免疫分型:分为T、B型二大系列: (1) 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具有阳性的T淋巴细胞标志,如CD1、CD2、CyCD3、CD4、CD5、CD7、CD8 以及TdT等。

(2)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系ALL) :根据其对B系淋巴细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标志反应的表现临床分为3个亚型: ①早期前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 Pre B2ALL) , CD79a、CD19和(或) CyCD22、CD10及HLA2DR 阳性, Sm Ig、CyIg阴性; ②前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e B2ALL) , CyIg阳性, Sm Ig阴性,其他B系标志CD79a、CD19、CD20、CD10、CyCD22以及HLA2DR常为阳性; ③成熟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2ALL) , Sm Ig阳性, 其他B 系标志CD79a、CD19、CD22、CD10、CD20以及HLA2DR 常为阳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导读:前体B--ALL:细胞形态学如L1或L2,免疫表型为B系:CD19、CD22、CD79a、CD10阳性,TdT^+。

占ALL中
80%~~85%。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类型,发病高峰年龄为3~4岁,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二者的比例约为1.1~1.6∶1。

【分型】
⒈按细胞大小(FAB、我国标准)
①L1 原幼淋细胞以小细胞为主,大细胞﹤0.25(25%)。

②L2 原幼淋细胞以大细胞为主0.25(25%)。

③L3 大细胞为主,胞质较多、深蓝色,多空泡呈蜂窝状,称BurKitt 型。

⒉按细胞表型(WHO标准)
①前体B--ALL:细胞形态学如 L1 或 L2,免疫表型为B系:CD19、CD22、CD79a、CD10 阳性,TdT^+。

占 ALL 中80%~~85%。

②前体T-ALL:细胞形态学如 L1 或 L2 ,免疫表型为T系:CD3、CD7、CD4、CD8阳性,TDT 亦可阳性,占 ALL 中 15%~~20% WHO将 L3 (BurKitt 型)归入成熟 B 细胞肿瘤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临床意义
项目名称
项目说明
临床意义
参考值范围
CD3+
T淋巴细胞总数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总体反映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1.CD4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
2. CD8淋巴细胞增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艾滋病初期、慢性活动性肝炎、肿瘤及病毒感染等。
3. CD4/CD8>2.5表明细胞免疫功能处于“过度活跃”状态,容易出现自体免疫反应,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I型糖尿病等。CD4/CD8<1.4称为“免疫抑制”状态,常见于(1)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时的比值常显著小于0.5;(2)恶性肿瘤;(3)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4)某些病毒感染;CD4/CD8降到1.0以下为“倒置”,是较为明显的异常。若移植后CD4/CD8较移植前明显增加,则可能发生排斥反应。
4.NK细胞(CD3—CD16+和/或CD56+)能够介导对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65%~80%
(71.5±6.2)%
CD3+/CD4+
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
(45.7±5.3)%
CD3+/CD8+
T抑制/杀伤淋巴细胞
(27.9±5.0)%
CD4+/CD8+比值
T辅助、诱导/T抑制、杀伤
1.66±0.33
CD3-/C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
B淋巴细胞总数
16%~28%
CD3-/CD16+56+
NK淋巴细胞总数
5%~7%
人体的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T细胞管细胞免疫。CD4是辅助T细胞表面的一种标记。CD8是抑制性T细胞的一种标记。CD4/CD8增高,表示辅助性T细胞高于抑制性T细胞,说明免疫力好.CD3是所有总T细胞,CD3高表示总T细胞较高。CD4/CD8和CD3都高,是由于辅助性CD4细胞增高,因而总的T细胞也增高。是机体免疫力好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