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规划设计
智慧城市综合体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综合体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智慧城市综合体是一种集合了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城市发展模式,旨在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数据中心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础设施,不仅需要满足城市各项业务运转的需求,还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和高安全性。
二、机房选址1.选择机房的地理位置要靠近智慧城市综合体的中心区域,以便于快速响应各种业务请求。
2.机房选址要尽量避开自然灾害的风险,比如地震、洪水等。
3.考虑机房周边的交通便利性和供电供水条件。
三、机房设计与布局1.机房设计要充分考虑散热与排风的问题,采用合适的空调、制冷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能效性。
2.机房内部要做好密封设计,防止灰尘、湿气等因素对设备造成影响。
3.机房布局要合理划分为网络交换区、服务器区、存储区、电力配电区、UPS区等功能区域,方便管理和维护。
四、设备选型与配置1.选择先进的服务器设备和存储设备,以满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
2.网络设备要具备高可扩展性和高性能,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需求。
3.选择稳定可靠的UPS设备,以保证机房的电力供应稳定,并配置备用发电机组,以应对突发停电等情况。
4.配备完善的监控设备和安全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侵防护、火灾报警等。
五、网络与通信系统1.建立高速稳定的网络系统,采用光纤布线,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快速性。
2.配备防火墙和网络安全设备,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六、环境监测系统1.配备温湿度传感器、连续气体监测仪等环境监测设备,及时监测机房内的环境参数,并进行预警和报警。
2.安装火灾报警设备和自动灭火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火灾风险。
七、数据备份与容灾1.实施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存放在离机房一定距离的安全地点,以应对机房故障或灾害导致的数据丢失风险。
2.建立容灾系统,确保在机房遭受损害或无法使用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切换至备份系统,并保持业务的连续运行。
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规划与设计

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规划与设计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中心机房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和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
中型数据中心机房作为一种规模适中、功能较为完善的数据处理和存储场所,其规划与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业务连续性、数据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一、需求分析在规划与设计中型数据中心机房之前,首先需要对企业的业务需求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预计的服务器数量、存储容量和网络带宽需求,以确定机房的规模和性能要求。
2、业务的关键性和可用性要求,例如某些业务可能需要 9999%以上的可用性,这将影响到机房的冗余设计和备份策略。
3、未来的业务增长趋势,以便在设计时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
4、特殊的行业规范和法规要求,如金融、医疗等行业对数据安全性和合规性有严格的规定。
二、选址考量机房的选址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1、地理位置应避免处于自然灾害频发区域,如地震带、洪水区等。
2、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关键,最好靠近电力变电站,以减少输电损耗和提高供电质量。
3、网络接入的便利性,尽量靠近主要的网络枢纽,降低网络延迟。
4、环境条件也不能忽视,要选择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的地点,以减少空调系统的负荷。
三、机房布局设计合理的机房布局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优化设备运行环境,并便于维护管理。
1、设备区应根据功能划分为服务器区、存储区、网络区等,并留出足够的通道和维护空间。
2、空调系统的布局要确保冷空气能够均匀地分布到各个设备区域,避免局部热点的产生。
3、线缆桥架的布置要整齐有序,便于线缆的敷设和维护,同时要注意强弱电线缆的隔离,减少电磁干扰。
四、电力系统设计可靠的电力供应是数据中心机房正常运行的基础。
1、采用双路市电接入,并配备大容量的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以应对市电中断的情况。
2、合理规划配电柜的布局,确保电力分配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建设方案1.概述随着在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某公司拟设数据中心,对中小企业提供电信级数据服务。
目前,该公司计划建立一个1000平米的数据中心,初始阶段,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内容以专线租用和主机托管为主。
随着业务的发展及收藏的增加,会逐步发展成应用服务供应中心.用户也会扩展到城镇居民,即同时作为智能小区的服务中心。
1.1数据中心机房基础建设1.1.1机房选址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机房建设是数据中心机房基础建设的基本条件。
这里我们提出选址中必须注意的10个方面供用户参考.◆使用面积达到规划的要求◆建筑物内部由扩展空间◆避免附近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源◆所在建筑物本身及周围无安全隐患◆便于光纤的接入◆足够的电力容量及用电安全性◆楼板承重满足功能需要◆楼层净高符合使用要求◆专业空调系统室外机能有合理的摆放位置◆能提供满足技术要求的发电机房及油库1。
1。
2工程项目设计作为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首要任务,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是十分重要的起步。
优秀的设计,合理的性价比及切实可行的项目规划是建设一个成功的数据中心机房的重要保证。
通过我们对数据中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规划出一个数据中心工程应该具备的若干子系统.(1)装修子系统(2)电力及地线子系统(3)空调冷却及新风子系统(4)烟雾检测及灭火子系统(5)漏水检测子系统(6)门禁保安及监控子系统(7)结构化布线子系统(8)事故广播子系统(9)设备总控子系统(10)监控中心控制子系统当然,在具体项目的规划中不必要对每一个子系统都进行逐一描述,但是应该在设计中考虑到每一个子系统的功用和针对项目本身的实现方式。
1。
1.3项目施工与管理项目的施工与管理是数据中心机房基础建设的重头戏,也是一切设计规划得以正确实现的重要保证。
我们作为一个成熟的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商对每一个项目的施工和管理都倾注了极大的力量.组织专业水平高的工程队伍,我们强调项目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角落,对项目的施工和管理有着自己的规范。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设计方案一、机房选址与布局(一)选址数据中心机房的选址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应选择在电力供应稳定、通信设施完善的区域,以确保机房能够持续获得可靠的电力和高速的网络连接。
其次,要避开易发生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此外,机房所在地的交通便利性也很重要,便于设备的运输和维护人员的出行。
(二)布局机房内部布局应遵循合理、高效的原则。
一般分为设备区、监控区、维修区和缓冲区等。
设备区放置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核心硬件;监控区用于安装监控系统和值班人员工作;维修区用于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缓冲区则起到隔离和缓冲的作用,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直接进入核心区域。
二、电力系统(一)市电接入采用双路市电接入,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当一路市电出现故障时,另一路市电能够迅速切换,保障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UPS 系统配备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以应对市电短暂中断或电压波动。
UPS 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容量和续航时间,确保在市电恢复之前能够维持关键设备的运行。
(三)配电柜合理设计配电柜,实现电力的分配和管理。
配电柜应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三、空调与通风系统(一)空调系统数据中心机房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常采用精密空调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
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应根据机房设备的发热量进行计算,确保制冷效果满足要求。
(二)通风系统安装通风设备,保证机房内空气的流通。
通风系统可以辅助空调系统,降低能耗,提高机房的整体环境质量。
四、消防系统(一)火灾探测采用烟雾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等多种探测手段,实现对机房火灾的早期预警。
(二)灭火设备配备气体灭火系统,如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能够在不损坏设备的情况下迅速扑灭火灾。
同时,设置手动灭火器材,作为备用灭火手段。
五、综合布线系统(一)线缆敷设采用桥架或线槽进行线缆敷设,确保线缆整齐、有序,便于管理和维护。
整体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方案

整体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方案目录一、前言 (2)二、整体规划与设计原则 (2)2.1 设计总则 (3)2.2 建筑与结构 (4)2.3 电力系统 (6)2.4 网络布线系统 (7)2.5 冷却与电源系统 (9)2.6 安全措施 (10)三、详细设计 (11)3.1 选址与布局 (13)3.2 建筑设计 (14)3.2.1 机房建筑结构 (16)3.2.2 机房环境控制 (17)3.3 电力系统设计 (19)3.3.1 供配电系统 (20)3.3.2 配电柜与配电箱 (21)3.3.3 电池组与不间断电源 (22)3.4 网络布线系统设计 (24)3.4.1 网络架构设计 (25)3.4.2 线缆类型与规格选择 (26)3.4.3 线缆管理及布放方案 (28)3.5 冷却与电源系统设计 (29)3.5.1 冷却系统设计 (30)3.5.2 电源系统设计 (32)3.6 安全措施设计 (33)3.6.1 物理安全 (34)3.6.2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 (35)3.6.3 恶意攻击防范 (36)四、施工与验收 (37)4.1 施工准备 (38)4.2 施工过程监控 (39)4.3 验收标准与方法 (40)五、维护与管理 (41)5.1 维护计划 (43)5.2 维护内容与流程 (44)5.3 管理制度与人员培训 (45)六、总结与展望 (46)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机房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中心机房不仅承载着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还承担着数据安全、设备运行稳定、能源消耗控制等重要任务。
设计一个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机房对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整体规划与设计原则系统性原则:数据中心机房的设计首先要从系统的高度出发,全面考虑机房的各个方面,包括供电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网络系统等,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前瞻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业务需求的变化,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
数据中心机房方案

3.电气设计
电气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供电可靠:采用双路市电接入,配置UPS电源,确保机房设备稳定供电;
-安全防护:设置电气火灾监测系统,防止电气火灾事故发生;
-线缆布局:采用模块化设计,合理布局电源线、网络线等,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防雷接地:设置防雷接地系统,保护设备免受雷击侵害。
5.建立应急预案,提高机房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五、项目效益
1.合法合规:确保机房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安全稳定: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系统稳定性;
3.节能降耗:优化机房设备配置,降低运行成本;
4.提高效率:提高机房运维效率,减轻运维人员工作负担;
5.满足需求: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地下水位低,避免水患影响;
-电力供应稳定,具备备用电源接入条件。
2.机房布局
机房布局遵循以下原则:
-分区合理:将机房划分为设备区、运维区、辅助区等,各区域功能明确,互不干扰;
-空间利用:充分考虑设备尺寸、线缆布局等因素,提高机房空间利用率;
-安全通道:设置足够宽度的安全通道,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
-物理安全:设置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实现机房的全方位监控。
-数据安全: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采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
-环境安全:配置气体灭火系统,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
四、实施策略
1.项目规划:明确项目目标、时间表、预算和责任分工。
2.专业团队:组建由专业设计师、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
-机柜布局:根据设备尺寸和散热需求,合理规划机柜摆放位置,保证机柜间的通道畅通,便于维护。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方案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方案:满足业务需求与未来发展的关键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机房作为企业IT系统的核心,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基础设施、网络拓扑结构、服务器选择和存储系统等方面,以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可靠性和扩展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关键要素,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设计建议。
一、基础设施规划1、场地选择:考虑到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扩展性,场地应选择在电力供应充足、自然环境良好、远离潜在灾害区域的地方。
2、建筑布局:设计时应考虑划分为控制区和非控制区,并配置相应的消防系统、空调系统和监控系统。
3、容量规划:预估未来业务发展需求,设计合适的机房面积、机架数量和电力负载。
二、网络拓扑结构1、核心层:设计具有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骨干网,实现各区域之间的快速通信。
2、汇聚层:将核心层连接到接入层,提供数据缓存、路由和安全管理功能。
3、接入层:负责连接用户设备,提供用户访问互联网的接口。
三、服务器选择标准1、处理能力: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具有适当CPU核数和内存容量的服务器。
2、可扩展性:考虑业务增长,选择易于扩展的服务器架构,如刀片服务器。
3、节能环保:选择低功耗服务器,并结合资源整合技术,降低总体能耗。
四、存储系统选择1、高性能:对于需要实时处理数据的业务,选择具有高性能的存储系统,如SSD。
2、容量大:对于需要存储大量数据的业务,选择具有大容量的存储系统,如云存储。
3、安全性:考虑数据的重要性,选择具有高安全性的存储系统,如备份和恢复功能。
五、总结一个优秀的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网络拓扑结构、服务器选择和存储系统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业务需求,并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设计方案还需关注安全性、稳定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
通过遵循以上设计建议,企业可以构建一个高效、可靠和可扩展的数据中心机房,为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浅析IDC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以及规划设计

浅析IDC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以及规划设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成为了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资源。
而在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传输中,IDC数据中心机房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对IDC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以及规划设计进行浅析。
一、IDC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IDC数据中心机房是承载大量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重要场所,它的建设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机房选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选址应考虑地理位置是否便于网络连接、是否具备易于扩展的条件以及周边环境是否稳定等因素。
其次,机房的结构和空间布局也需要精心设计。
机房的结构应具备良好的防火、防水和防震能力,同时还需要考虑电力供应及空调系统的设置。
此外,机房的面积和设备数量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备未来的扩展。
最后,机房的安全设施也是不可忽视的。
如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消防设备等都需要做到完善。
二、IDC数据中心机房的规划设计IDC数据中心机房的规划设计是为了保障数据中心运作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机房的冷却系统。
由于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冷却系统的设置是十分重要的。
采用合适的冷却方式可以保持机房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防止设备过热。
其次是机柜的布局。
机房中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通常被放置在机柜中,合理的机柜布局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便于维护和管理。
同时,机房还需要设置合适的电力系统,确保服务器的供电稳定可靠。
此外,防火措施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机房内设置合适的防火设施,如早期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对设备造成的影响。
三、未来趋势及展望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IDC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和规划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中心机房需要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密集度和能效。
同时,机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将成为更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规划设计方面,需注重提升机房的可拓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数据中心机房系统设计方案(模板)2016年9月目录1.机房设计方案61.1概述6 1.1.1概述6 1.1.2工程概述说明6 1.1.3设计原则7 1.1.4建设内容实施8 1.1.5设计依据8 1.1.6引用标准9 1.1.7设计指标10 1.1.9设计思想及特点12 1.1.10绿色数据中心建设13 1.2装饰装修工程15 1.2.1机房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室的划分15 1.2.2装修材料的选择15 1.2.3机房装饰的特殊处理19 1.3供配电系统(UPS系统)20 1.3.1供配电系统设计指标20 1.3.2供配电系统构成221.3.3供配电系统技术说明22 1.3.4供配电设计23 1.3.5电池24 1.4通风系统(新风和排风)24 1.4.1设计依据24 1.4.2设计目标25 1.4.3设计范围25 1.4.4新风系统25 1.4.5排烟系统26 1.4.6风幕机系统26 1.5精密空调系统26 1.5.1机房设备配置分析26 1.6防雷接地系统28 1.6.1需求分析28 1.6.2系统设计28 1.7综合布线系统30 1.7.1系统需求分析30 1.7.2机房布线方案30 1.7.3子系统主要技术说明31 1.8门禁系统31 1.8.1需求分析31 1.8.2系统设计311.9机房视频监控33 1.9.1项目概述33 1.9.2设计原则33 1.9.3总体目标34 1.9.4设计依据35 1.9.5机房视频监控规划36 1.10环境集中监控系统38 1.10.1概述38 1.10.2设备监控分析38 1.10.3机房动环设备集中监控平台一套40 1.10.4设计依据40 1.10.5设计原则41 1.10.6系统选型41 1.10.7系统组成41 1.11机柜系统43 1.11.1设备机柜技术要求分析43 1.12消防系统44 1.12.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441.机房设计方案1.1概述1.1.1概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仪器仪表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完善和整合,计算机机房智能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现在的智能计算机机房,已正在脱离仅仅依靠房屋、管道等硬件来评价其质量的简单模式,而渐渐走向以各项系统水平来重点评价计算机机房综合水平的模式。
数据中心机房作为数据功能的主要场所,如果没有一个设计优化、配置合理、性能稳定的计算机机房系统,就很难保证计算机机房应有的定位、水平和档次。
此外,一个好的计算机机房系统,不仅能够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于计算机机房的安全、保密等特殊要求同样能够给予有力保障。
作为一家在电子工程领域里已成熟发展多年的公司,我们首先要感谢贵方能够提供这次难得的机会,展示我公司多年技术实践的成果,为中心机房建设工程提供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本技术建议书,是在充分考虑大楼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就今后管理所涉及的、必不可少的计算机机房系统所作的设计。
1.1.2工程概述说明数据中心机房按B级机房标准设计。
本次将该机房分割成主机房、电源室、监控室。
本工程包括含UPS系统、精密空调系统、机柜系统、供配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消防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以及装饰装修等机房工程的方案设计与施工。
1.1.3设计原则1 规范性原则中心机房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2 可靠性原则为保证机房内的设备与系统的正常运行,机房内的电源、网络布线、空调系统等应具有极高的可靠性,确保电力及空调供应的连续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机房应具有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鼠虫害等的能力。
因此对机房及屏蔽系统的规划、结构设计、配电系统设计、日常维护等各方面都进行专业可靠的设计与施工。
3 先进性原则机房应采用国际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满足当前机房的业务需求,兼顾未来的发展扩充,适应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是整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技术先进且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4 安全性原则在机房各项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上应特别注意其安全、保密方面措施的应用和实施。
5 环境保护原则环保和发展永远是人类所要面对的课题,作为21世纪的计算机机房建设,更应充分体现环保的意识,加强环保措施,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使其真正体现现代化机房的风范。
1.1.4建设内容实施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数据中心机房2 工程范围:机房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机房装饰装修、机房电气及防雷接地、、机房综合布线系统、机房消防系统、机房安防系统、机房环境监控报警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精密空调系统、机柜、设备承重及设备通道处理、UPS电源室等。
1.1.5设计依据➢1. 建设方提出的需求文件。
➢2. B级数据中心机房选址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机房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适当的灵活性,主机房的主体结构宜采用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内隔墙宜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主机房净高,应按机柜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
宜为2.6~3.5m。
机房的楼板荷载可按5.0~7.5kN m2设计。
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
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主机房中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计技术竖井。
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机房内做好防火、防尘、防水、防鼠及保温处理。
1.1.6 引用标准《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B/T2887-2000)《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 3003-93)《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9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9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2)《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防范》(GB50343-200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建筑采光设计规范》(GB/T50033-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GA/T74-94)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1.1.7设计指标本机房为数据中心机房数据交换中心,必须保证5年的先进性和10以上的可用性。
a、依据相关要求,根据数据中心设备的具体情况,本设计的机房环境条件如下:主机房开机时:温度:23±1℃相对湿度:40%- 55%;主机房停机时:温度:5---35℃相对湿度:40%- 70%洁净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少于18000粒。
b、机房的设计和施工,应按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原则进行,设计建设一流计算机机房。
c、机房设计及施工应保证计算机机房以安全、节能、易管理、环保的原则运行,其中必须将安全作为最重要的因素予以考虑。
d、综合技术指标:环境等级:A级(温度、湿度、洁净度);GB 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电源等级:一级负荷;供电质量:A级。
参见《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装修材料:难(阻)燃、抗静电、防尘、无毒、无刺激;照度:平均照度≥500LX;应急照明≥40LX;室内正压:维持10~20Pa。
e、本机房的建设,应做到各子系统的有机结合,做到使用简单、管理方便,维护便捷。
机房分区功能合理规范,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具有适当的灵活性,机房各房间的划分和布置既满足机房工艺流程的需要,又满足机房消防防火规范的要求。
机房的装饰材料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机房室内装饰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
机房使用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的规格、性能应符合SJ/T10796-1996《计算机机房用抗静电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活动地板下和吊顶上的建筑面应平整、光洁、防潮、防尘,精密空调区应进行保温处理以防结露。
主机房区域参考A类机房标准设计。
机房内的地面层材料应能防静电累积。
机房应采用全封闭房间,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NO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机房内室温应保持在18℃至25℃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至80%。
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气体消防系统,应使用钢制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
主机房区域照明要求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500lx,其它房间的照明不应低于300lx。
防雷接地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零地电位差≤1V。
1.1.9设计思想及特点本机房建设应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性,同时要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快速发展,具有相应的适应能力。
机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具有灵活应变能力。
机房应确保运行安全,便于管理。
机房应具有以下特点:1)合理的布局、优化的功能间组合,符合系统工艺流程,符合消防安全要求;2)符合国标要求的优秀的机房内在的技术指标;3)安全可靠的各个工作系统,如电气、安保、消防等;4)现代的装饰风格、典雅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空间、良好的视觉效果、精湛的工艺,各专业完美的结合;为此,我们确立如下的设计思想:1)先进性:机房设计达到B级标准;2)规范性:满足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和规范;3)安全性:能抵抗外界干扰和侵犯,防水、防火、防盗、防磁、防静电、防鼠;4)可靠性:所选材料符合建筑消防要求,确保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全年连续稳定工作,确保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环境要求;5)灵活性:合理布局适应性强;6)可扩充性:为今后发展和扩容留有余地;7)舒适性:人性化的工作环境;8)成熟及实用性:所选用的技术和材料均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得到检验;9)可观赏性:整体建设布局合理,色调柔和,有良好的视觉效果;10)经济合理性:设计风格简单明了,既满足功能要求,又降低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