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反应工程学考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三通用一篇

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三通用一篇

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三通用一篇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三 1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冶金:研究经济地从矿石或其它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科学。

2.炉外精炼:将转炉、平炉或电炉中初炼过的钢液移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精炼的炼钢过程,也叫“二次炼钢”。

炼钢过程因此分为初炼和精炼两步进行。

3.钢铁生产的产品:生铁、铁合金和钢。

4.高炉冶炼强度:是指冶炼过程强化的程度,以每昼夜(d)燃烧的干焦量衡量:冶炼强度=干焦用量/(有效容积×实际工作日)[t/(m3·d)]5.炼钢原料: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焦炭、熔剂。

6.炉渣碱度:炉渣中碱性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总和与酸性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总和之比,常用炉渣中的氧化钙含量与二氧化硅含量之比表示,符号R=CaO/SiO2。

7.炼铁原料: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焦炭、熔剂。

8.铁水预处理:在炼铁-炼钢之间的`工序,包括脱Si、S、P等。

9.RH:真空循环脱气法:驱动气体从上升管下部1/3处吹入时,带动钢包中的钢液经上升管喷入真空室,钢液在真空室脱气后从下降管返回钢包。

10.连铸工序的功能:将钢水转化成一定规格铸坯,衔接炼钢-轧钢区段,是化学冶金向物理冶金转变的结合部。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烧结工艺过程?答:是一种抽风烧结过程,在烧结时,采用负压抽风,自上而下燃烧,燃料时形成五层:烧结矿层、燃烧层、预热层、冷料层和垫底料层。

2.高炉的结构及附属设备?答:5段式结构:炉喉、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附属设备有:原料供应、送风、煤气净化、渣铁处理、高炉喷吹等系统。

3.炼钢的主要任务?答:“4脱”-“2去”-“1提温”-浇铸钢水成规格一定的铸坯。

具体如下:是将废钢、生铁料脱碳、去除有害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去除有害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提高温度和调整成分,炼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钢,并使钢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

大学_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_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

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8分)1、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2、 SFCA3、煤气CO利用率4、高炉的管道行程5、高炉的碱负荷6、 COREX炼铁工艺二、判断题 ( 每题 1、5分,共 30 分 ) (对:,错:。

)1、磁铁矿的理论含铁量为70%,黑色条痕,疏松结构,较易还原。

2、焦炭的主要质量要求是:含碳量高,反应性高,反应后强度高。

3、高炉炼铁要求喷吹用煤粉的爆炸性弱,可磨性指数大,燃烧性高。

4、高风温热风炉的炉顶耐火材料一般使用高铝砖或碳砖。

5、为确保烧结矿固结强度,一般要求烧结最高温度为1350~1380℃。

6、烧结过程的焦粉偏析布料有利于烧结上、下料层温度的均匀化。

7、厚料层烧结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烧结矿生产能力。

8、酸性氧化焙烧球团矿的固结主要靠FeO与SiO2形成的低熔点化合物粘结。

9、原燃料中的P2O5在高炉中不能被还原而全部进入生铁。

10、耦合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与之相关的简单反应平衡常数的组合。

11、阻止高炉内K、Na循环富集的对策之一是降低炉渣二元碱度。

12、高炉风口燃烧带出来的煤气中既有CO又有CO2,但前者含量更高。

13、增大高炉鼓风动能的措施之一,是扩大高炉风口直径。

14、提高风口理论燃烧温度,有利于补偿喷吹煤粉热分解带来的温度变化。

15、抑制“液泛现象”,有利于改善高炉下部的透气性、透液性。

16、矿石的软熔性能影响高炉软熔带的位置,但不影响其厚度。

17、加大矿石批重将有助于抑制高炉内的中心煤气流。

18、与加湿鼓风不同,脱湿鼓风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高炉产量。

19、富氧鼓风不仅可以给高炉带入热量,而且可以增加高炉产量。

20、炉衬寿命的问题,是熔融还原炼铁法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烧结矿固结机理,何种粘结相(液相)有利于改善烧结矿质量?2、提高高炉鼓风温度对其冶炼过程的影响如何,并说明其原因。

钢铁冶金技术考试题库答案

钢铁冶金技术考试题库答案

钢铁冶金技术考试题库答案一、选择题1. 钢铁冶炼中,以下哪种元素是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A. 碳B. 硅C. 锰D. 铁答案:A2. 炼钢过程中,转炉炼钢主要使用的还原剂是什么?A. 焦炭B. 氧气C. 氢气D. 一氧化碳答案:B3. 钢铁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主要取决于什么?A. 碳含量B. 硅含量C. 锰含量D. 硫含量答案:A4. 钢铁材料的韧性和塑性主要取决于什么?A. 碳含量B. 硅含量C. 锰含量D. 磷含量答案:C5. 以下哪种工艺是钢铁冶炼中常用的脱硫方法?A. 空气吹炼B. 氧气吹炼C. 电炉炼钢D. 转炉炼钢答案:B二、填空题6. 钢铁材料中,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材料的_________增加,但同时会降低材料的_________。

答案:硬度;韧性7. 钢铁冶炼过程中,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答案:氧化物8. 钢铁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_________等。

答案:正火9. 钢铁材料的焊接性与其_________含量有关。

答案:碳10. 钢铁材料的腐蚀性与其_________含量有关。

答案:硫三、判断题11. 钢铁材料的耐腐蚀性与其碳含量成正比。

()答案:错误12. 转炉炼钢是一种利用氧气进行吹炼的工艺。

()答案:正确13. 钢铁材料的焊接性与其硫含量成反比。

()答案:正确14. 钢铁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只与碳含量有关。

()答案:错误15. 钢铁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只与锰含量有关。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钢铁冶炼中的脱碳过程。

答案:脱碳过程是钢铁冶炼中将铁水中的碳含量降低到一定范围内的过程。

通常通过吹入氧气,使铁水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CO和CO2气体,从而实现脱碳。

17. 描述钢铁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答案: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回火、正火等,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来改善其宏观性能。

淬火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韧性;回火可以降低淬火后的硬度,提高韧性和塑性;正火可以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降低硬度。

冶金理论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冶金理论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冶金理论考试题及答案大全冶金学是研究金属矿物的提取、精炼、加工以及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的学科。

随着工业的发展,冶金学在材料科学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一份冶金理论考试题及答案的汇总,旨在帮助学生和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冶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1. 冶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哪项?A. 金属矿物的开采B. 金属的提取和精炼C. 金属材料的性能研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种方法是炼铁的主要方法?A. 直接还原法B. 熔炼法C. 高炉炼铁法D. 电解法答案:C3. 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为哪种类型?A. 立方晶系B. 六方晶系C. 正交晶系D. 三斜晶系答案:A4. 在冶金过程中,下列哪种元素通常被添加以去除杂质?A. 硅B. 铝C. 钙D. 钠答案:B5. 钢铁中的碳含量增加会导致什么性质的变化?A. 硬度增加,韧性降低B. 韧性增加,硬度降低C. 耐腐蚀性增加D. 导电性增加答案:A二、判断题1. 所有的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错)2. 高炉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

(错)3. 金属的冷加工可以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对)4. 铝比铁更容易发生腐蚀。

(错)5. 钢铁材料中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

(对)三、简答题1. 简述冶金过程中的还原反应。

答:在冶金过程中,还原反应是指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原子的过程。

这通常通过添加还原剂,如碳(以焦炭的形式)或氢气,来实现。

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或水)。

2. 描述一下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

答:高炉炼铁是一种传统的炼铁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焦炭作为还原剂和热源,在高炉中高温还原铁矿石。

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按一定比例分层加入高炉,焦炭燃烧产生的热量使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还原为液态铁,同时石灰石帮助去除杂质,最终得到生铁。

3. 什么是金属的热处理,它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何影响?答:金属的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的方法。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doc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doc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冶金生产中地()、()、()、加热、相变、变形、再结晶过等程,都在()中进行,其热力学、动力学规律都符合()地理论研究成果.2、冶金反应工程学是()地研究工业装置(反应器)中地()、()、(),明确其对冶金反应过程地影响及其规律地科学.是运用解析手段分析所提出地数学模型;为改进()性能、提高()、提高()提供保证地“中观”地技术科学.3、冶金反应工程学是以()为研究对象,以()为目地,在明确冶金()和各类()地基础上,研究金属提炼过程中伴随地各种传递规律,并把二者密切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地学科体系.4、微观动力学研究地主要内容是研究机理和预测速度.反应速度地预测是通过测定反应地1)()、2)()、3)求反应活化能E、4)给出反应速度表达式来实现地.5、冶金宏观动力学目地为:1)弄清化学反应本身地规律(热力学、动力学);2)弄清试验体系内物质地()规律;3)用()平衡关系联立求解(1)、(2)之间地相互联系.6、在实际反应中,反应速度受到压力、温度、物质地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当温度、压力一定时,反应速度决定于()和催化剂地素影响.7、在实际冶金过程地均相反应中,通常使用地反应器有()、()、()和()等四种基本型式.8、停留时间分布可用应答技术中地()和()测定;前者测定地是停留时间(),后者测定地是停留时间().9、物料混合分为()和()地混合,后者是微元体之间均匀混合为一体,并达到()地均匀;其形成原因为湍动、湍旋地分割加().10、冶金反应过程中地数学模型有()、()和()模型三种.11、用()可直接检测出停留时间分布();用()可直接检测出停留时间().12、一级反应地混合早晚对反应结果()影响;二级反应地混合早晚对反应结果()影响.13、冶金过程中流体/流体之间地传质模型主要用()理论、()论、()论和()等理论来描述.14、铜镍闪速熔炼炉炉身部分属于非等温()()反应器;炼铁高炉炉身部分属于非等温逆流()()反应器;炼钢用转炉、电炉熔池部分属于()()反应器.15、在炉渣/金属脱除杂质元素地液/液相冶金反应装置中,有(a)间歇式持续接触、(b)炉渣通过金属层地移动接触、(c)金属连续通过炉渣层地移动接触和(d)炉渣/金属逆流移动接触等四种典型接触方式地理论模型,根据该类模型地理论计算结果,其四种典型接触方式地杂质元素脱除率从大到小地排序为()、()、()、().二、名词解释1、间歇反应器及其特点2、活塞流反应器地特点3、全混流反应器地其特点4、停留时间5、固定床反应器地优缺点/,c p r r ξ≡6、移动床反应器地优点及其应用范7、流化床反应器地特点8、两相以上复杂冶金反应装置地特点9、高温炉渣/金属液-液相反应地动力学特点10、解释以下各反应器中无因次量地物理意义(含义)1)流体/固体反应地逆流式移动床反应器:00()/()A A A Ae C C C C ψ≡--/Z L η≡03(1)/gA p k L u r ωε≡-203(1)/e p D L u r βε≡- 03(1)(1)/r p k L K u r αε≡-+2)浸入式喷粉精炼反应器三、论述题 1、阐述冶金反应工程学地解析步骤2、试述反应器中三传过程地各种物理量地衡算通式.3、试描述求解反应器地最佳性能指标和操作条件时必须考虑地内容.4、试写出化学反应速度式地确定地步骤.5、简述流体—固体反应地特点.6、试描述反应器类型地选择原则(从理想反应器特性与化学反应机理上考虑).7、试叙述活塞流反应器地空时与停留时间之间地关系.8、试论述把冶金过程变为数学模型地必备知识和步骤.9、试论述精炼过程中炉渣/金属之间地化学反应动力学特点.10、试描述流化床反应器地形成过程.11、试描述钢液循环流量模型地建模条件及其示意图.四、计算题1.定量描述流体—固体之间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地传质和化学反应过程数学模型.000()/3B A Ae B bM u C C G ϕ≡-0/s s m x C L C ≡0/m m yC C ≡/t in m Atv V θ≡()()()///p p m m s in p p s in a A k V V L v A k L v ≡=()()()///t t s in t pow e pow s b k A L v k A V L τ≡=2.对流体在多孔固体中扩散时、在以下3种情况计算多孔介质中地扩散系数.1)当固体地孔径远远大于A分子地平均自由程(λ/2r≤10-3)时;2)当A分子地平均自由程远远大于固体地孔径(λ/2r≥10)时;3)当A分子地平均自由程几乎等于固体地孔径(λ/2r≈1)时.3.表述活塞流反应器中均相反应时、反应率随时间地变化地数学模型.4.表述活塞流反应器中恒容体系反应时、反应率随时间地变化地数学模型.5.表述全混流反应器在恒容反应条件下、物料浓度随时间地变化地数学模型.6.一种方铁矿(FeO)球体,直径为2cm,用H2流在400℃时还原.如果H2流地线速度为50cm/sec,试计算其传质系数.假设条件为,该气体以氢气为主,μ637k=1.53×10-4g/cm·sec,氢气与水蒸气地二元扩散系数为3.46 cm2/sec,ρH2 637k=3.6×10-5g/cm3.7.球形石墨颗r p=1mm,在900℃、10%O2地静止气氛中燃烧,总压力为101.325Kpa,反应是C+O2=CO2地一级不可逆化学反应,计算完全反应时间,并判断反应控制环节.并重复计算当r p=0.1mm时地情况.已知条件:ρ石墨=3.26g/cm3,k=20cm/sec,D=20cm2/sec, Ke=4.31X10178.用间歇反应器进行等温定容反应,其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 A=kC A2[kmol/L·min],C A0=0.005Kmol/L., K=1.97L/kmol·min1)求转化率为0.6,0.8,0.9时所需地反应时间.2)当转化率为0.8时,日处理量为20.4kmol,每批操作地非生产时间为1.5hr,计算反应器地体积(设反应器装料系数为0.8).9.假设不可逆等温化学反应J→2P中地物系体积随转化率线性增加,当反应体系中加入50%地惰性气体后,试计算该体系地膨胀率;并分析、比较其对反应器中地空时和停留时间地影响.10.描述渣/金持续接触脱除杂质元素地数学模型,并分析热力学因数和动力学因素对杂质元素未反应率地影响.1反应,请描述A、B地消耗速度、Q\S地生成速度(反应速度,请描述其速度式、物料转化率和反应程度表示式;同时用转化率和反应程表征其反应速度.六、举例说明冶金反应工程在冶金过程中地应用.(根据各自熟悉地冶金过程进行解析、写出数学模型)。

冶金原理试卷与答案

冶金原理试卷与答案

精品文档《冶金原理》试题一 解释下列名词①氧势:体系中氧气的相对化学位,RT ln P O 2 。

②选择性氧化:对于金属熔体,用控制温度及体系压力的方法,控制熔体中元素的氧化,达到保留某些元素或者氧化富集某些元素的目的,称为选择性氧化。

二 简答题 (共 30 分)① ( 6 分 ) 炉渣的熔点是如何定义的?炉渣的半球点温度是如何定义的?二者是否一致?为什么?炉渣熔点定义:加热时固态完全转变为均匀液相的温度,也就是炉渣相图的液相线或液相面的温度。

半球点温度:渣柱试样在加热过程中高度降低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实际上此时炉渣未完全熔化,因此不等于理论上定义的炉渣熔点。

② ( 5 分 ) 在进行冶金中的相关反应计算时,对于金属熔体中的组元,一般采用哪种标准态?对于熔渣中的组元,一般采用哪种标准态?在进行冶金中的相关反应计算时,对于金属熔体中的组元,一般采用服从亨利定律,重量 1%浓度溶液为标准态;对于熔渣中的组元,一般采用纯物质为标准态。

③ ( 6 分 ) 写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说明其中每个符号的意义,讨论活化能的大小对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Ekz e RT式中: k —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R — 理想气体常数; T -温度E —活化能; z — 频率因子。

在频率因子一定的条件下,活化能 E 越大,则 k 越小。

反之,活化能E 越小,则 k 越大。

因为:ln k Eln zRT 所以:d ln kEdTRT 2E 越大,d ln k值越大,当温度升高时, k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多; E 越小,d ln k值越小,当温度升高dTdT时, k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少。

④ ( 8 分 ) 对于 H 2 还原 FeO 的过程,采用一界面未反应核描述时,其速率的积分式为:0 rR r 0 232R31R 3c 0 c 平36 D eK111R 3当过程处k 1K于动力学范围时,写出相应的速率积分式,计算反应完全所需的时间;内扩散是限制环节时,写出相应的速率积分式,计算反应完全所需的时间。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冶金生产中的()、()、()、加热、相变、变形、再结晶过等程,都在()中进行,其热力学、动力学规律都符合()的理论研究成果。

2、冶金反应工程学是()的研究工业装置(反应器)中的()、()、(),明确其对冶金反应过程的影响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运用解析手段分析所提出的数学模型;为改进()性能、提高()、提高()提供保证的“中观”的技术科学。

3、冶金反应工程学是以()为研究对象,以()为目的,在明确冶金()和各类()的基础上,研究金属提炼过程中伴随的各种传递规律,并把二者密切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

4、微观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机理和预测速度。

反应速度的预测是通过测定反应的1)()、2)()、3)求反应活化能E、4)给出反应速度表达式来实现的。

5、冶金宏观动力学目的为:1)弄清化学反应本身的规律(热力学、动力学);2)弄清试验体系内物质的()规律;3)用()平衡关系联立求解(1)、(2)之间的相互了解。

6、在实际反应中,反应速度受到压力、温度、物质的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当温度、压力一定时,反应速度决定于()和催化剂的素影响。

7、在实际冶金过程的均相反应中,通常使用的反应器有()、()、()和()等四种基本型式。

8、停留时间分布可用应答技术中的()和()测定;前者测定的是停留时间(),后者测定的是停留时间()。

9、物料混合分为()和()的混合,后者是微元体之间均匀混合为一体,并达到()的均匀;其形成原因为湍动、湍旋的分割加()。

10、冶金反应过程中的数学模型有()、()和()模型三种。

11、用()可直接检测出停留时间分布();用()可直接检测出停留时间()。

12、一级反应的混合早晚对反应结果()影响;二级反应的混合早晚对反应结果()影响。

13、冶金过程中流体/流体之间的传质模型主要用()理论、()论、()论和()等理论来描述。

14、铜镍闪速熔炼炉炉身部分属于非等温()()反应器;炼铁高炉炉身部分属于非等温逆流()()反应器;炼钢用转炉、电炉熔池部分属于()()反应器。

冶金反应工程学考试题答案..

冶金反应工程学考试题答案..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化学反应熔化凝固工业装置(反应器)原子、分子层次2 定量液体流动传热传质反应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3 实际冶金反应解决工程问题基础科学理论反应装置特性4 反应机理求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级数n5 三传物质、热量、动量6 混合程度三传物质的浓度7 间歇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非理想流动反应器8 脉冲法阶跃法分布密度分布函数9 宏观尺度上微观尺度上分子程度上分子扩散10 机理半经验黑箱11 脉冲法密度曲线阶跃法分布函数12 无有13 双膜渗透表面更新湍流传质14 流化床管式连续移动式管式连续间歇式槽型15 d b c a二、名词解释1、间歇反应器及其特点a、由于剧烈搅拌,反应器内物料浓度达到分子尺度上的均匀,且反应器内浓度处处相等,因而排除了物质传递对反应得影响。

b、具有足够强的传热条件,温度始终相等,无需考虑反应器内的传递问题。

c、物料同时加入并同时停止反应,所有物料具有相同的反应时间。

2:、活塞流反应器的特点a、连续定态下,各个截面上的各种参数只是位置的函数,不随时间变化。

b、径向速度均匀,径向也不存在浓度梯度。

c、反应物料具有相同的停留时间。

3、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反应器内物料的浓度和温度处处相等,且等于反应器流出物料的浓度和温度。

4、停留时间物料从进入反应器开始到离开反应器为止,在反应器中所经历的时间。

它与化学反应时间直接相关,是影响反应结果的重要参数。

5、固定床反应器的优缺点优点:a、装置内的气流接近活塞流,可获得较高的转化率;b、可调节气体流量,控制和改变气体反应物的停留时间;c、可调节和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分布。

缺点:a、间歇式非稳态过程,更换物料需要时间,作业率受到影响:b、床层内传热条件差,要有控温手段。

6、移动床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特点:a、反应气体通过固料填充层流动,与固定床特性相似:b、固体物料在床层间缓慢了流动,原料颗粒可以连续供给,产物可以连续排出,它属于逆流逆流式连续稳态反应器c、反应效率(转化率)高,停留时间均匀、操作弹性大;即使气流速度变化大,床层密度可视为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化学反应熔化凝固工业装置(反应器)原子、分子层次2 定量液体流动传热传质反应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3 实际冶金反应解决工程问题基础科学理论反应装置特性4 反应机理求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级数n5 三传物质、热量、动量6 混合程度三传物质的浓度7 间歇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非理想流动反应器8 脉冲法阶跃法分布密度分布函数9 宏观尺度上微观尺度上分子程度上分子扩散10 机理半经验黑箱11 脉冲法密度曲线阶跃法分布函数12 无有13 双膜渗透表面更新湍流传质14 流化床管式连续移动式管式连续间歇式槽型15 d b c a二、名词解释1、间歇反应器及其特点a、由于剧烈搅拌,反应器内物料浓度达到分子尺度上的均匀,且反应器内浓度处处相等,因而排除了物质传递对反应得影响。

b、具有足够强的传热条件,温度始终相等,无需考虑反应器内的传递问题。

c、物料同时加入并同时停止反应,所有物料具有相同的反应时间。

2:、活塞流反应器的特点a、连续定态下,各个截面上的各种参数只是位置的函数,不随时间变化。

b、径向速度均匀,径向也不存在浓度梯度。

c、反应物料具有相同的停留时间。

3、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反应器内物料的浓度和温度处处相等,且等于反应器流出物料的浓度和温度。

4、停留时间物料从进入反应器开始到离开反应器为止,在反应器中所经历的时间。

它与化学反应时间直接相关,是影响反应结果的重要参数。

5、固定床反应器的优缺点优点:a、装置内的气流接近活塞流,可获得较高的转化率;b、可调节气体流量,控制和改变气体反应物的停留时间;c、可调节和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分布。

缺点:a、间歇式非稳态过程,更换物料需要时间,作业率受到影响:b、床层内传热条件差,要有控温手段。

6、移动床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特点:a、反应气体通过固料填充层流动,与固定床特性相似:b、固体物料在床层间缓慢了流动,原料颗粒可以连续供给,产物可以连续排出,它属于逆流逆流式连续稳态反应器c、反应效率(转化率)高,停留时间均匀、操作弹性大;即使气流速度变化大,床层密度可视为不变。

应用范围:各种矿石的烧结、球团的烧结、炼铁高炉、铜铅的古风熔炼炉炉身部分。

7、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a、在流化床层内,颗粒呈剧烈的沸腾状态,传热效率高,床层温度均匀,主要用于热效率大的反应;b、固体颗粒直径小,颗粒内部扩散阻力小,则反应效率较高适用于大规模的连续生产;c、颗粒运动接近全混流,需要采用多级反应器提高固体物料转化率。

8、两相以上复杂冶金反应装置的特点a、反应过程中气-液-固三态并存;b、各相之间化学反应、相变互相发生;c、各相之间伴随着物质、热量的相互转移或流动。

9、高温炉渣/金属液-液相反应的动力学特点a、因为反应温度高,冶金反应中传质过程为限制环节渣金反应一般可用双膜理论来描述;b、渣金反应都是有电子传递的氧化还原反应,两者都是导体,反应必须涉及电化学问题;c、实际上的渣金反应都是在高温下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接口反应速度比通过边界层的传质速度快,因此,该类反应往往受边界层的传质速度控制。

但有些情况下也受化学反应控制。

10解释以下各反应中无因次量的物理意义(含义)1)流体/固体反应的逆流式移动床反应器:Ψ---气相无因次浓度η---反应层无因次高度ξ---无因次反应接口半径ω---无因次气模质量扩散速度常数β---无因次产物层质量扩散速度常数α---无因次化学反应速度常数φ---无因次反应性常数2)浸入式喷粉精炼反应器:x---渣中无因次浓度y---金属相中无因次浓度θ---无因次时间a---持续接触反应无因次速度常数b---上浮期间移动接触反应无因次速度常数三、论述题1、阐述冶金反应工程学的解析步骤a、综合分析装置内发生的各种现象与子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b、假定(简化)建模:运用流动、混合和分布函等概念,简化条件,通过动量、热量和物料平衡建立反应装置操作过程的数学模型;c、求解:得到操作特性与各种参数间的变化规律,寻求优化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最优化操作条件;d、验证:用实际生产过程的反应器验证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适应性。

2、试述反应器中三传过程的各种物理量的衡算通式动量输入速度—输出速度=积累速度质量流入速度—流出速度—反应消耗速度=积累速度热量热流入速度—热流出速度+反应放热速度—系统外交换速度=热积累速度3、试描述求解反应器的最佳性能指针和操作条件是必须考虑的内容a、反应机理----原料(反应物)如何到达反应区,产物如何离开反应区b、反映接口状况(g/s、g/l、g/g、l/s、l/l、s/s)与物质结构影响c、求反应活化能E(温度、浓度变化)d、求出表征反应器内化学反应+流动+混合+质量能量传递的反应速度表达式e、求解反应器的最佳性能指针和操作条件4、试写出化学反应速度式的确定步骤a、弄清化学反映本镇的规律(热力学、动力学);b、弄清试验体系内物质的“三传”规律;c、用捂着、热量、动量平衡关系联立求解a、b间的相互联系。

5、简述流体-固体反应得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在s/l接口之间传递(传质)、在相接口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s相结构、相接口的几何形状改变、反应过程中产生热效应相等。

反应规律大致相同6、试描述反应器类型的选择原则(从理想反应器特性与化学反应机理上考虑)为获得较高的反应率,根据理想反应器特性必须遵循:a、当反应物浓度很低时,选择全混流反应器b、对于单一反应,反应级数较高,需采用间歇或活塞流反应器c、对于复杂反应,反应级数较低,则采用全混流反应器7、试叙述活塞流反应器的空时与停留时间的关系如果化学反应体系为恒容反应,则其空时与停留时间相等。

如果化学反应体系为膨胀反应,则其空时小于停留时间。

如果化学反应体系为收缩反应,则其空时大于停留时间。

8、是论述把冶金过程变为数学模型的必备知识和步骤其必备知识为:a、根据冶金反应过程确定假定条件b、根据冶金反应过程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c、根据冶金流程选择、确定冶金反应装置(反应器)类型其步骤为:a、根据假定条件确定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b、根据冶金反应化学方程式确定热量、质量平衡方程c、根据冶金反应装置(反应器)的条件确定动力学方程、动量平衡方程d、应用与反应器相同类型的质量、热量平衡方程表征研究对象的质量、热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e、用边界条件、反应器几何条件、传输理论和数学方法等求解该过程9、试论述精炼过程中炉渣/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特点a、因为反应温度高,冶金反应中传质过程为限制环节渣金反应一般可用双膜理论来描述;b、渣金反应都是有电子传递的氧化还原反应,两者都是导体,反应必须涉及电化学问题;c、实际上的渣金反应都是在高温下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接口反应速度比通过边界层的传质速度快,因此,该类反应往往受边界层的传质速度控制。

但有些情况下也受化学反应控制。

10、试描述流化床反应器的形成过程气体流速较低时,气体通过颗粒间流动而颗粒基本不动------固定床当气体流速增加,床层的孔隙率开始增大-----膨胀床当气体流速增加到某一临界值以上,床层中的颗粒被流体托起-----流化床进一步增加气体流速,床层膨胀均匀、颗粒粒度分布均匀-----散式流化床气体流速越高,气泡造成的床层波动(扰动)越剧烈-----聚式流化床更大气体流速会造成床层的节涌达到气力输送。

11、试描述干风格也循环流量模型的建模条件及其示意图建模条件:a、把钢液分为钢液主体区和反应区两部分;b、钢液进入反应区的各组元立即发生反应并平衡;c、离开反应区的钢液与主体钢液混合后再次进入反应区;d、反应区的钢液量远小于总钢液量,其组元的元素积累可以忽略。

示意图见4-12(67)四、计算题1、定量描述流体-固体之间未反应收缩核模型的传质和化学反应过程数学模型解:当传质为限制环节时,其质量流量可表述为:A传质到固体表面的mol通量为:N A = —D AC▽C+X A(N A+N C)(1)其中:D AC—反应气体/生成气体之间的扩散系[cm2/sec]X A—流体中反应气体A的mol分率N A—传递到固体表面的mol通量[mol/sec]N C—产物C的mol通量[mol/sec]因为N A = —(1/C )N C ,则(1)式可改写为:N A =Vk m (C Ab -C As ) k m —传质系数[cm/sec]当化学反应为控制环节时,总反应速度可用单位面积上A 的消失速度表示,)]/([e m Rsn As A K C C k r -=此时,C AS =C Ab ,C RS =C Rb ,A 与B 的消失计量关系为, dtdr b r cS Aρ=其中,rc 为颗粒半径[cm],ρs 为颗粒密度[g/cm 3]2、解:1)当固体的孔径远远大于A 分子的自由程时:AC Ae D SD τε= 2) 当A 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远远大于固体的孔径时:MART B D D AK Ae π82==3)当A 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几乎等于固体孔径时:ACeAKe Ae D D D 111+=3、表述间歇流流反应器中均相反应,反应率随时间的变化的数学模型。

解:对整个反应器进行物料衡算如下: 流入量=流出量+反应量+累积量根据该反应器的反应特点可知,单位时间内反应量=单位时间内消失量))(A A A A n dtn dt V r x -1n (d 0A dX 0nA A==-=⎰⎰-==A A A C C AAXA A A r dC r dx C t 00对于等容过程中的液相反应则有:⎰⎰==Af A Af Ax AA x A A r dx C r dx V n t 00004、解:根据活塞流反应器的反应特点:流入量 = 流出量 + 反应量 + 累积量R A A A A A dV r dx x C V x C V A +--=-)1()1(0000对于长度dl ,断面积为A 的微元体,其物料衡算式如下:⎰⎰=-=-=-==-+-Xj jjV j jj j j j j j j j j j r dX F dV dX F X F d dF dVr dF dV r dF F F 00000)]1([0)(所以因为整理得 整理后得:⎰⎰====Xj jj j j Xj j j j j r dX C F Vr dX C F V 000000ττ或------(1) 其中τ是反应器的空时,表示反应器体积与进口流量之比。

那么(1)式可变为:⎰==Cj Cj jjj j j r dC C C F V 00001τ或 ⎰⎰-===Cj Cj jj Xj j j j j r dC r dX C F V0000τ5、解:根据全混流反应器特点可知:流入量 = 流出量 + 反应量 + 累积量0,,=--V r F F j out j in j因为,)1()1(,,,,0,out j out j out j in j j in j X F F X F F -=-=jou j in j jin j out j j j j r C C r X X C F V C t,,,,000)(-=-==ττ为:对恒容体系,两式可改所以6、解:22.11060.346.31053.15.231053.1106.3250Re Re 6.00.254453121=⨯⨯⨯===⨯⨯⨯⨯==+==----D Sc uL Sc DL k Sh m ρμμρ3121)22.1()5.23(6.00.2⨯+=DLk m所以cm k m 57.9=/sec7、解:根据3.37、3.38式中20σ的定义, 5.0)22/(1.0202/)11(2=⨯⨯=+=D K kr e p σ由20σ的值可判断出传质和化学反应都可能是该过程的控制环节,t t tTR P r bk tK C C V F A bk t A p s e mRb n Ab pp p s 3100*101.1)273900(41.314.81.026.2325.101201)]/([-⨯=+⨯⨯⨯⨯⨯==-=ερρ把该值代入(3.38)式,计算得min 7.221==x t当rp = 0.1mm 时,20σ的值为0.05,传质阻力很小,反应受化学反应速度控制,则,min 6.11==x t8、1)解:首先计算反应时间,二级反应的时间与转化率的关系式如下,Ax kt -=11ln要达到如上转化率,可得转化时间为: 转化率为0.6时的转化时间为:hr t 5.260)6.01(005.097.16.0=⨯-⨯⨯=同理,可得转化率为0.8时的转化时间为:6.77hr 转化率为0.9时的转化时间为:15.23hr 2)每小时的处理量为:20.4/24=0.85kmol/h ,相应体积为:0.85/0.005=170L/h ,每批生产总时间为:6.77+1.5=8.27hr 则反应器的体积为:V=170×8.27/0.8=1757.4L9、解:如果物系体积随转化率为线性变化,设初始体积为V 0,气体膨胀ε和V 体积变化可用下式表示:V=V0(1+εx )其中x 为反应率,如反应率为1,则气体膨胀率ε可表示为:即,除反应物J 以外,还有50%的惰性气体,初始反应混合物的体积为2m 3,反应完全转化后,产物体积为2m 3,因惰性气体体积不变,则总体积为3m 3;εJ= 3-22 =50%从管式流动反应器的基础关系式中可知,气体膨胀率ε的增加将缩短反应物的停留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