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室内气流组织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室内气流组织模拟

合集下载

空调室内气流组织与热舒适数值模拟和实验

空调室内气流组织与热舒适数值模拟和实验
第3 2卷 第 3期
2 0 1 3年 5月
建 筑 热 能 通 风 空 调
B u i l d i n g En e r g y& E n v i r o n me n t
Vo 1 J 3 2 No . 3 Ma y. 2 01 3. 6 2- 65
文章编号 : 1 0 0 3 . 0 3 4 4 ( 2 0 1 3 ) 0 3 — 0 6 2 — 4
0 引言
在舒适性 空调房 间中 , 人 体的热舒适度 除与室 内
空气 温湿 度有关 外 , 还 受气 流组 织 、 气 流速 度 等多种
1 C 的建 立
二维计算模型大小 ( 3 . 0 m  ̄ 3 . 0 m) , 用来模拟有人 和
A bs t r ac t : Ba s e d o n t h e t h e r ma l c o mf o r t P M V i n d e x a n d PP D i n d e x p r o po s e d b y F a n g e r . n u me r i c a l mo d e l i n g wa s u s e d t o r e s e a r c h i n d o o r t h e m a r 1 c o mf o r t e nv i r o n me n t o n t h r e e di f f e r e n t a i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i n s u mme r a n d wi n t e r . Ex p e r i me nt a l
和空调室 内热舒适 环境 的改善提供 了参考依据 。 关键词 : 热舒适环境 气流组织 数值模 拟 实验测试
Num er i cal Si m ul at i on and Exper i m ent al St ud y on Ai r f l o w Di s t r i but i on

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与舒适度分析

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与舒适度分析

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与舒适度分析摘要:分别对采用百叶侧送侧回、喷口侧送侧回、散流器顶送下回、分层空调、置换通风方式的室内空调室内气流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根据ADPI指标对这几种送回风方式进行了热舒适性评价。

结果表明,分层空调和置换通风是室内中较好的气流组织方式。

关键词:室内;气流组织;速度场;温度场;数值模拟;热舒适引言传统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是以送风射流为基础的,通过反复迭代检查温度和速度。

最后,找到合理的回风方案和参数。

空调房间内的供气射流大多是多个非等温湍流射流,一般设计方法是基于单股等温紊流射流的规律,射流约束修正系数、射流重合度和非等温射流的修正系数。

介绍。

这种方法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如排风口的尺寸和位置、热源的性质和位置等,因此必然有一定的误差,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有很大的误差。

若简单地将这种方法用于空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是不合适的。

空间空调系统的气流设计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实验结论。

主要研究方法是将气流的数值分析与模型相结合。

由于气流的数值分析涉及到各种可能的内部扰动、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所以可以完全反映房间内的气流分布,从而确定气流的最佳方案。

1室内空气流动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机械通风房间内的空气流动多属于非稳态湍流流动,直接模拟尚不现实。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一定的假设和简化处理。

笔者作了以下假设:1)室内空气为低速不可压缩气体,且符合 Boussinesq 假设;2)室内空气流动为准稳态湍流流动;3)忽略能量方程中粘性效应引起的能量耗散。

2各种送风方式下大空间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2.1研宄对象本文的研宄对象为有内热源、尺寸为12 mX &4 mX5.0 m(长X宽X高)的长方体建筑模型(如图1所示),风口设在外墙侧。

人员和设备由于不断放出热量,对室内气流分布特性有重要影响,将其视作内热源处理。

内热源模型为0.4 mX1.2 mX 1.3 m(长X宽X高)的长方体。

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及仿真软件

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及仿真软件
目前 在暖通 空 调工 程 中采 用 的方 法 主要 有 4种 : 射 流 公式 、oa Moe、F 以及 模 型 实验 。 自 2 Z nl dlC D 0
的理论分析或实验得到的射流公式 ,只能给出室 内的 些集总参数性 的信息 ,不能给 出设计人员所需的详 的要求 ,oa M dl Z nl oe 是相对精确 的集中结果 ,实验模
维普资讯
计算 机 应 用 与 I 术 T技
室 内气 流组织数 值模 拟及仿真软 件
吴伯谦 , 於 仲义 , 袁旭东
( 中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华 武汉 4 0 7 3 0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 要 : 不 同的 气流组 织形式 对 室 内空 气品质 会 产 生影 响 ,用 CF 技 术 模 拟 气流 组 织具 体 : D
影响, 将室 内空气品质的研究体现在工程设计上是必要的。 文就数值方法和相关的气流组织模 : 本 拟软件作 了分析和介绍, 并说明 了在应用过程 中的步骤。 :
细资料 ,无法满足设计者详细了解室内空气分布情况 型虽可靠 , 但需要较长的实验周期和昂贵的实验费用 , 搭建实验模型耗资很大 , 且不可重复使用 。 随着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中的应
用 ,F C D技术 也 越 来 越 多地应 用 于暖 通 空调 领 域 。利
用 C D技术 , F 可以对室内空气流动形成的速度 、 温度 、 湿度 以及有害物浓度场等进行模拟和预测 ,从而可以 得到房间内速度 、 温度 、 湿度以及有害物浓度等物理量 的详细分布情况 ,这对于保证 良好的房间空调系统气 流组织设计方案 、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以及减少建筑物

气流现象分析实验报告

气流现象分析实验报告

气流现象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和研究气流现象,探究不同条件下的气流流动特性以及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装置与材料- 电风扇- 烟雾机- 烟雾液- 温度计3. 实验原理气流是指空气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

通过电风扇产生的气流,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气流的特性。

4. 实验步骤1. 将电风扇放置于实验室中央位置,确保没有障碍物阻挡气流。

2. 预热电风扇,使其正常运转。

3. 开启烟雾机,并注入适量的烟雾液。

4. 观察电风扇吹扫后的烟雾分布情况,并记录。

5. 改变电风扇运转模式或角度,观察气流变化。

6. 测量室内的温度,并记录。

5.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在电风扇吹扫下,烟雾呈现出向上升腾的形态,形成了一个扇形状的气流区域。

2. 更改电风扇的运转模式和角度会导致气流的方向和范围发生变化。

3. 室内温度的变化对气流的流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风扇通过产生气流,可以改变空气的分布,提供室内空气的循环。

2. 不同电风扇运转模式和角度可以产生不同形状和方向的气流,触发局部感知和气温调节效果。

3.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气流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室内温度的分布。

6. 实验应用与意义气流现象的研究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广泛:1. 电风扇在夏季可以通过产生气流进行风降温,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性和舒适度。

2. 在空调空气循环中,通过研究气流现象,可以实现更节能、更舒适的空气调节。

3. 在工业生产中,研究气流的分布和流速,可以优化设备的散热和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

7.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气流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气流的形成和运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风扇的运转模式和角度,室内温度的变化等。

不同的气流现象研究和应用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包括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节能减排等。

因此,继续深入研究气流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智能建筑中变风量空调系统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智能建筑中变风量空调系统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智能建筑中变风量空调系统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建筑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变风量空调系统是智能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设备,能够根据不同室内环境条件自动控制风量,实现室内空气温度的稳定、舒适和节能。

然而,变风量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室内气流组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室内气流组织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空气质量,因此,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对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探究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室内气流组织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2. 基于CFD软件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不同风速、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3. 建立实验模型,采用烟雾实验等方法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实验研究,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分析室内气流组织对室内环境舒适度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探讨优化空调系统的方法和方案。

三、研究意义1. 对变风量空调系统室内气流组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2. 通过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3. 该研究为空调系统的改进和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对智能建筑系统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文献综述:对变风量空调系统和室内气流组织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研究,了解已有研究的方法、成果和不足。

2. CFD模拟:在建立数值模型的基础上,采用CFD软件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3. 实验设计: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设计室内气流组织的实验模型,采用烟雾实验等方法进行实验研究,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airpak气流组织模拟教程

airpak气流组织模拟教程

Airpak气流组织模拟教程编制人:张占莲2015-9-15案例:以广州某办公室房间为例,房间尺寸6m×8m×4.5m,室内通风采用同侧侧送风,上送下回送风方式,送风量1800m³/h,送风温度18℃,广州夏季室外干球温度34.2℃。

室内各物体尺寸、数量及边界条件设置如下表1所示:表1 边界条件设置名称尺寸数量边界条件送风口0.5m×0.2m2个速度入口,2.5m/s 人0.4m×0.35m×1.73m2人热源,75W灯 1.2m×0.2m×0.15m3个热源,40W电脑0.4m×0.4m×0.4m2台热源,173W回风口0.5m×0.2m2个自由出口桌子 1.5m×4m×1.05m1个——北外墙————定壁温,34.2℃1.建模1)打开软件,新建工程。

注:保存路径及工程名称中不要出现中文,中文无法识别。

2)调整房间模型尺寸:Model Room Edit可更改odject名称调整尺寸大小、坐标位置:Geometry可根据个人习惯通过输入起点/终点或起点/长度来确定坐标位置。

3)建立灯、人体、电脑等模型:Creat b locka.创建灯具模型修改block名称:lamp输入坐标尺寸定位a .创建灯具模型:在properties 中修改属性,定义热源。

将灯简化为长方体的固体block定义热源40W利用copy object 可复制灯具模型。

复制数量偏移量b.创建简易桌子模型(可无)采用固体block 创建桌子模型,因桌子并非热源散发源,桌子模型可有可无。

(这里仅作为障碍物)c.创建电脑模型步骤:◆简化为固体的block;◆修改名称为com.1;◆输入坐标定位;◆定义热源属性:173W;◆Copy object命令,设置偏移量。

d.创建人体模型步骤:◆可直接使用自带人体模型,也可将人体简化为长方体的固体block;◆修改名称为person.1;◆修改尺寸,人体为坐姿;◆定义热源属性:75W;◆Copy object命令,设置偏移量。

数据机房气流组织CFD模拟分析

数据机房气流组织CFD模拟分析

数据机房气流组织 CFD模拟分析摘要:本篇论文主要通过CFD模拟方式对数据机房气流组织进行分析。

首先,对气流组织及CFD模拟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其次,主要对数据机房进行CFD建模分析。

关键词:气流组织;CFD;数据机房1.研究背景目前,为降低冷却能耗,提高冷却效率,数据中心运营商采取了多种不同尺度的热管理方法。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目的都在于优化机房室内的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是否合理,对机房的制冷能耗和IT设备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优化气流组织的最终目标是合理控制机房空调的制冷量,使之与机柜服务器的发热量相匹配,利用最小的制冷能耗实现冷量最大化利用,均匀分配冷气流冷却IT设备,遏制冷热气流掺混。

但目前机柜架经常会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造成IT设备故障。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安全可靠运行,运营商通过降低供风温度、增加送风量等手段遏制局部过热点的出现,但往往会造成过度冷却的情况现象,导致冷量浪费,出现而局部过热和过度冷却现象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气流组织不合理。

气流组织混乱主要有两大表现:一是冷气流短路。

例如,在地板下送风形式下,送风孔板送出的冷气流绕过机柜服务器,直接流入回风口或混入机柜背部排出的热气流中,导致机柜服务器沿高度方向的进风量与温度不均匀,影响冷却效率;二是热气流回流。

从机柜服务器背部排出的热气流未经过天花板出风口排出,而是回流与服务器入口处的冷气流掺混,导致机柜进风温度不均匀,耗费冷量,降低冷却效率。

因此,冷气流短路和热气流回流导致了送风分配不均匀和冷热气流掺混等气流组织不合理问题。

为了均匀进风温度与速度,遏制冷热气流的掺混,进而提高机房冷却效率,降低冷却能耗,国内外学者们聚焦于机房气流组织的优化,致力于研究送回风方式、封闭通道、架空地板几何因素等方面对机房热环境的气流组织的影响,以达到优化气流组织、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的目的。

1.CFD技术简介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是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

实验一室内气流组织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室内气流组织模拟

实验一室内气流组织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室内气流组织模拟

实验⼀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实验⽬的通过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实验⽬的通过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掌握常⽤风⼝、常见室内送回风⼝布置对室内⽓流分布、⼯作区温度速度均匀性的影响;掌握室内⼯作区温度和速度的测量⽅法、⽓流演⽰实验⽅法。

⼆、实验原理室内⽓流组织的优劣直接影响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和空调设计的实现,同时也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能耗量。

通常室内⼯作区由余热⽽形成的负荷只占全室总负荷的⼀部分。

另⼀部分产⽣于⼯作区之上。

良好⽽经济的⽓流组织形式,应在保证⼯作区满⾜空调参数要求的前提下,使空调送风有效地排出⼯作区的余热,⽽不使⼯作区以外的余热带⼊⼯作区,从⽽达到不增加送风量且提⾼排风温度的效果,直接排除这部分热量,以提⾼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为此引⼊评价室内⽓流组织经济性指标——能量利⽤系数η:on op t t t t --=η式中,t n 、t o 、t p 分别为室内⼯作区空⽓平均温度、送风温度及排(回)风温度。

通过实测获得能量利⽤系数η,以评价室内⽓流组织的经济性。

三、实验⽅法1.⽓流组织测量⽅法 (1).烟雾法将棉球蘸上发烟剂(如四氯化钦、四氯化锡等)放在送风⼝处,烟雾随⽓流在室内流动。

仔细观察烟雾的流动⽅向和范围,在记录图上描绘出射流边界线、回漩涡流区和回流区的轮廓,或者采⽤摄影法直接记录⽓流形态。

由于从风⼝射出的烟雾不⼤⽽且扩散较快,不易看清楚流动情况,可将蘸上发烟剂的棉花球绑在测杆上,放到需要测定的部位,以观察⽓流流型。

这种⽅法⽐较快,但准确性差,只在粗测时采⽤。

(2).逐点描绘法将很细的合成纤维丝线或点燃的⾹绑在测杆上,放在测定断⾯各测点位置上,观察丝线或烟的流动⽅向,并在记录图上逐点描绘出⽓流流型,或者采⽤摄影法直接记录⽓流形态。

这种测试⽅法⽐较接近于实际情况。

应注意上述⽤于记录⽓流形态的摄影法对拍摄焦距、烟雾与背景的对⽐度等要求较⾼。

2.能量利⽤系数测量⽅法分别在室内⼯作区、送回风⼝处布置温度测点,温度测量仪器采⽤热电偶测量,⼯作区温度应采⽤多点布置取其平均值,计算求得能量利⽤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室内气流组织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室内气流组织模拟实验,掌握常用风口、常见室内送回风口布置对室内气流分布、工作区温度速度均匀性的影响;掌握室内工作区温度和速度的测量方法、气流演示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室内气流组织的优劣直接影响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和空调设计的实现,同时也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能耗量。

通常室内工作区由余热而形成的负荷只占全室总负荷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产生于工作区之上。

良好而经济的气流组织形式,应在保证工作区满足空调参数要求的前提下,使空调送风有效地排出工作区的余热,而不使工作区以外的余热带入工作区,从而达到不增加送风量且提高排风温度的效果,直接排除这部分热量,以提高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为此引入评价室内气流组织经济性指标——能量利用系数η:on op t t t t --=η 式中,t n 、t o 、t p 分别为室内工作区空气平均温度、送风温度及排(回)风温度。

通过实测获得能量利用系数η,以评价室内气流组织的经济性。

三、实验方法1.气流组织测量方法 (1).烟雾法将棉球蘸上发烟剂(如四氯化钦、四氯化锡等)放在送风口处,烟雾随气流在室内流动。

仔细观察烟雾的流动方向和范围,在记录图上描绘出射流边界线、回漩涡流区和回流区的轮廓,或者采用摄影法直接记录气流形态。

由于从风口射出的烟雾不大而且扩散较快,不易看清楚流动情况,可将蘸上发烟剂的棉花球绑在测杆上,放到需要测定的部位,以观察气流流型。

这种方法比较快,但准确性差,只在粗测时采用。

(2).逐点描绘法将很细的合成纤维丝线或点燃的香绑在测杆上,放在测定断面各测点位置上,观察丝线或烟的流动方向,并在记录图上逐点描绘出气流流型,或者采用摄影法直接记录气流形态。

这种测试方法比较接近于实际情况。

应注意上述用于记录气流形态的摄影法对拍摄焦距、烟雾与背景的对比度等要求较高。

2.能量利用系数测量方法分别在室内工作区、送回风口处布置温度测点,温度测量仪器采用热电偶测量,工作区温度应采用多点布置取其平均值,计算求得能量利用系数。

3.风口、气流组织的选择目前环境室内可供测量的风口有散流器、双层百叶两种风口,可供观察的气流组织形式有上送上回、上送下回,其中散流器送风口有二个。

四、实验步骤1. 选择一种风口形式及其气流组织方式,调整送风温度及其送风量至设定值,待稳定后进行实验;2. 在被测环境室工作区内布置三只热电偶温度计、送回风口各布置一支热电偶温度计,并把温度计连接到温度显示仪表;3. 在送风管道内安放发烟剂,等烟雾到达一定浓度且稳定后,观测室内气流组织流态,采用烟雾法或者逐点描绘法或者拍摄法记录某一平面的室内气流组织情况;4. 与此同时记录所测到工作区、送回风口处的温度;5. 再选择一种送风形式,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实验。

五、实验结果1.根据相机拍摄的气流组织效果图,分析该气流组织的流动情况;六、思考问题1.烟雾法观测室内气流组织有什么不足地方,你有其他方法测试室内气流组织?2.如何用能量利用系数η评价室内气流组织的优劣?3.请说明你所采用的工作区温度的测量点布置方法,说明理由。

建筑环境与设备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二风机盘管热工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风机盘管冷量测量的实验室测试方法;2.了解水侧和空气侧冷量测量方法;3.掌握主要测量仪器的使用;4.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1.定频压缩机机组,压缩机:日立,SHW33TC4-U,名义冷量5990W;2.变频压缩机机组,压缩机:日立,THS20MC6-Y,名义冷量8150W(90Hz);3.相应的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和空调风系统;4.风机盘管性能测试焓差本体;5.Pt100铂电阻,空气取样器;6.测试风机盘管,新晃SCR600。

三、实验原理1.风机盘管热工性能测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4283-91,测试名义供冷工况:环境空气干球温度27℃,环境空气湿球温度19.5℃,风机盘管进口水温7℃,进出口水温差5℃,风机转速,最高额定转速,被测风机盘管出口与测试室的空气静压差,0±2Pa;2.测量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 测量系统原理图3.采用焓差测试方法,分别测量风机盘管回风空气和出风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采用喷嘴测量风机盘管出风量,用焓差计算测试机组空气侧的总制冷量Qa;4.测量风机盘管的进、出水温度,以及相应的水流量,计算测试机组水侧的总制冷量Qw。

5.若空气侧总制冷量和水侧的总制冷量的差值在5%之内,本次实验数据有效。

两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试风机盘管空调器的冷量Q 。

6. 计算方法(1) 测试机组送风量计算a) 通过单个喷嘴的风量按下式计算:'n n V CA L P 2∆=()()02n 622.0273461P X t V ++=()X P V P V nn +=10'b) 当使用多个喷嘴时,总的风量为各单个喷嘴风量的总和; c) 有试验测得的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时的风量()'2.1n s V L L =(2) 供冷量计算a) 水侧供冷量计算:()E t t WC Q w w pw w --=12;b) 风侧供冷量和显热供冷量计算:()()()X V h h L Q 'na +-=1100021; ()()X V t t LC Q 'na ae +-=121p ; X C a 18461005p +=;c) 空气焓及其含湿量计算:()X t .t .h 84125000051++=;()e p e X m -=622.0; ()''t t Ap e e m t --=;(3) 风机盘管实测供冷量计算:()a w Q Q Q +=21(4) 风侧冷量和水侧冷量的热平衡率:以水侧冷量为基准,热平衡率%100⨯-=waw Q Q Q (5) 在供冷量计算中,如果需要计入试验装置的漏热修正值,则其漏热量的修正值应用下式计算:()2t t k Q sr Ae -=∆△Q 值应以代数相加计入空气侧冷量的计算式中。

k Ae 值的确定应在实验进行前,对实验装置进行标定时而求得。

7. 计算式中的符号:L — 单个喷嘴的风量,m 3/s ; A n — 喷嘴面积,m 2;C — 喷嘴的流量系数,通常取0.98~0.99; △P — 通过喷嘴的静压差,Pa ;P 0 — 标准大气压,Pa ,可取101325Pa ; P — 喷嘴喉部处空气绝对压力,Pa ;P m — 在测量干、湿球温度处或取样管中的空气绝对压力,Pa ; V ′n — 在喷嘴进口处的湿空气比容,m 3/kg (湿空气);V n — 标准大气压下的喷嘴进口处干、湿球温度下的湿空气比容,m 3/kg (干空气);X — 在喷嘴进口处的湿空气含湿量,kg/kg (干空气); D — 喷嘴喉部直径,m ;L s — 标准状态时的风量,m 3/s ; W — 供水量,kg/s ;C pw — 水的定压比热,取4187 J/(kg •℃); C pa — 空气的定压比热,J/(kg •℃);t w1、t w2 — 进入和离开被测风机盘管的冷水温度,℃; E — 输入被测风机盘管的总功率,W ; Q w — 水侧的供冷量,W ; Q a — 空气侧的供冷量,W ; Q se — 显热的供冷量,W ;Q —被测风机盘管的实测供冷量,W ; ΔQ — 试验装置的漏热量修正值,W ;t 1、t 2 — 进入和离开被测风机盘管的空气干球温度,℃; t 1′、t 2′— 进入和离开被测风机盘管的空气湿球温度,℃; t sr — 试验环境的空气温度,℃; e — 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力,Pa ;e t ′— 与湿球温度t ′相对应的饱和水汽分压力,Pa ;A —系数,℃-1,当流过湿球温度计的风速为3.5~10m/s 时,可近似取 A=0.000662,℃-1;k Ae — 试验装置的漏热系数,W/℃;h 1、h 2 — 进入和离开被测风机盘管的空气焓值,kJ/kg (干空气)。

四、实验步骤1.将水系统中的阀门切换至风机盘管测试;2.按照顺序依次打开送风机、冷却塔、冷冻水泵、冷却水泵;3.打开风机盘管机组,并将风速设定在高速档;4.检查冷却水、冷冻水系统水压是否正常,如全部正常,开启制冷机组及空调箱电加热、电加湿系统;5.控制风机盘管回风处的空气状态:空气干球温度27℃,空气湿球温度19.5℃,并保持稳定;6.设定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使风机盘管的进水温度为7℃;7.调整风机盘管水路上的电动三通阀门,使风机盘管出水温度为12℃,并保持稳定;8.调整引风机转速,使静压室内的压力为0,并保持稳定;9.待所有工况稳定30分钟后,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和采集。

每隔五分钟记录一组数据,共记录7组。

10.实验完毕,依次关闭电加热、电加湿、制冷机组、风机盘管、冷却水泵、冷冻水泵、送风机。

五.实验思考1.调节风机盘管水路电动三通阀时,阀门的开度对进出口水温、水流量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要把静压室内的压强调节到与外界大气压相等?3.查阅相关样本,将测试风机盘管与其他风机盘管的性能做对比。

六、实验数据整理喷嘴尺寸:室外气温:室外气压:风机铭牌:静压室、混合室和接收室暴露面积Ak:实验三 空调系统风量平衡调试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本实验室空调风管系统的风量平衡调试,掌握空调系统中的风速、风压和风量的测量过程和方法;了解实验中所用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习并掌握基准风口调整法或比例调节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管道特性送风量调整实质上就是通过改变风管阻力特性使风管中风量达到设计风量,通过各支管阻力平衡调整,以达到各支管、系统总管风量设计要求。

由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可知,风管阻力损失近似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即:2kL H =式中:H ——风管阻力;L ——流经风管的风量;k ——风管阻力特性系数,它与空气性质、管道直径、管道长度、摩擦阻力、局部阻力等因素有关。

对某一风管而言,仅改变其风量,则其风管阻力特性k 值不变,此时风管阻力按风量的平方变化。

若要保证系统阻力不变,改变风量则需通过改变风管阻力特性k 值(可采用调节该风管上的风阀)才能实现。

对于两并联风管,根据两支管阻力相等的原理存在:21H H =222211L k L k =2112k k L L =式中:H 1,2——管段I 、Ⅱ的阻力;L 1,2——管段I 、Ⅱ的风量;k 1,2——管段I 、Ⅱ的阻力特性系数。

有上式可知,见图1,只要C 处三通阀门位置不变,不论总风量如何变化,管段I 和管段的风量总按一定比例分配,空调系统风量的调整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常见的风量调整法有“流量等比例分配法“和”基准风口调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