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日常生活操作
蒙氏日常生活缝的工作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缝的工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缝的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缝纫技巧,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3. 学生能够通过缝纫活动培养自己的耐心、细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缝纫工具:针、线、剪刀等。
2. 缝纫材料:布料、扣子、拉链等。
3. 教学课件: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缝的工作PPT。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展示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缝的工作PPT,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缝的工作是什么,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基本的缝纫技巧,包括线针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各种不同类型布料和不同类型针线搭配使用方法,以及各种不同类型扣子和拉链安装方法等。
3. 实际操作环节(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人左右。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缝纫项目,如缝制小袋子、缝制钱包等。
老师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布料和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4. 课堂展示环节(15分钟)
让每组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作品所使用的材料和缝纫技巧。
5. 总结环节(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强调日常生活缝的工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缝纫活动培养自己的耐心、细致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程,学生能够了解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缝的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并掌握基本的缝纫技巧。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环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技能,并培养自己的耐心、细致和动手能力。
日常生活蒙氏一指恩按扣教案

日常生活蒙氏一指恩按扣教案教案标题:日常生活蒙氏一指恩按扣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使用恩按扣的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如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教学资源:- 恩按扣(足够数量供每个学生使用)- 盒子或容器(用于放置恩按扣)-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恩按扣的场景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恩按扣的场景,如扣衣服、扣鞋带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场景中使用恩按扣的目的和方法。
实践操作:3. 分发恩按扣给每个学生,并向他们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恩按扣。
4.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使用恩按扣,如扣衣服、扣鞋带等。
5. 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巩固练习:6. 将一些恩按扣放入盒子或容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将它们正确地扣上。
7.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可以分工合作或轮流操作,增强社交技能。
拓展活动:8. 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恩按扣的挑战,如扣扣子最多的时间比赛、扣扣子最快的速度比赛等。
9.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使用恩按扣,并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恩按扣的经验和成果。
评估与总结:10.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1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使用恩按扣的能力。
教案扩展:- 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恩按扣,并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
-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如制作使用恩按扣的场景模型,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在使用恩按扣时的安全,避免扣伤手指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 鼓励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勇于尝试和犯错,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 在评估与总结环节中,注重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的肯定。
蒙氏日常生活操作

日常生活一般物品的放置预备练习:一、搬椅子二、搬桌子三、铺卷工作毯两种方法四、端托盘五、开关门练习慢,看里外有没有人,最后一个确定后边没人后关门六、静默练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七、室内静走八、绕工作毯走拐角处要停下,提脚跟减小惯性,思考下一步怎样走九、走线 3-5cm圆形、椭圆形1、双手叉腰,穿鞋后跟先着地,不穿脚尖先着地;2、把脚抬起,腿抬平,脚要竖起与另一腿平行,3、灵活的走提铃铛,小旗,色水杯,不等大小勺子与小球,蜡烛等;走线音乐:瑞典班德瑞的轻音乐,肯尼金的萨克司,理查德的钢琴曲等可自由设计音乐;马友友的大提琴;十、物归原处“物”就是东西,“归”是回去,“原”是原来,“处”是地方,把东西送回原来的地方;先取一样,再取两样,可依次增多,让小朋友送回去一般物品用法的原则:一,抓珠子五指抓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珠子若干适合年龄:2岁至2岁半目的:五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过程:延伸:抓豆子,花生等注意幼儿将珠子放入口中二、三指抓教具构成:三指抓,托盘,小碟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三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儿童的秩序性和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为写字、握笔作准备操作方法:三、掷至牙签二指捏教具构成:托盘1个,牙签筒2个,牙签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二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捡豆,把不同颜色的豆子选出来,捡散放在托盘中的牙签等四、一指按教具构成:托盘1个,操作板,塑料按钉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用拇指按的动作练习操作方法:延伸:插成其他图案红星,叶子,水果,熟练后加颜色漂亮的小花五、倒米教具构成:托盘,带嘴的玻璃杯子2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操作过程:延伸:倒豆,沙子,水,色米六、漏斗倒米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嘴玻璃杯1只,漏斗1只,小颈瓶子1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漏斗倒水,漏斗倒沙子等七、舀珠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内放彩色珠子若干小铜勺1个目的:培养幼儿舀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延伸:舀豆子舀沙子八、夹绒球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盖盒子1个内置绒球12个,可以是彩色的,夹子1支,盘子1个目的:培养幼儿夹的动作练习,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认识颜色操作方法:延伸:认识绒球的颜色,认识绒球的数量,夹水果,夹花生九、夹虾片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玻璃碗5个1大,4小筷子1双目的:让幼儿学会筷子的使用,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纸片等十、转螺丝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螺丝若干,垫布一块,托盘1个目的: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控制力,转的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转瓶盖等生活中的物品十一、挤海绵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大碗两个,海绵两块大目的: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调整;培养秩序小各一,围裙,套袖、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挤牙膏等十二、捣花生,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托盘1个,捣容器捣容棒各1个,1杯水,空杯子1个,小碗1个,教学目的;培训幼儿捣的动作练习,增强幼儿的生活能力.十三、折方巾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竹筐两个,方巾六块,托盘1个目的:掌握折叠的方法,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性和观察力.十四、扫豆适合年龄:2岁半至4 岁.教具构成:笤扫,撮子,碗和豆.拖盘.目的:练习幼儿对扫动作的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十五、削黄瓜皮: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量杯,海绵,桶,盘子,黄瓜,削皮刀,案板,面巾纸.目的;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性,独立性,培养幼儿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十六、切水果: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水果{若干}案板,盘子,刀,湿巾,水果签,目的;培养幼儿对切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锻炼手部肌肉.十七、剥花生适合年龄:二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面巾纸,盘子,花生目的:锻炼幼儿手部肌肉,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和独立性.十八、搅鸡蛋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1个,鸡蛋搅拌器1个.教学目的;;培养幼儿搅的动作练习,增强幼儿对生活的乐趣.十九、钉钉子适合年龄:三岁以上教具构成:托盘,软木垫,钉子若干,积木纸片图形有颜色目的:训练幼儿手部肌肉运动,培养手眼协调,专心性,秩序性,独立性.二十、剪功适合年龄:二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剪刀,纸条若干,小盘子目的:练习剪子的使用,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幼儿的专注性,手眼协调性.二十一、穿珠子适合年龄:二岁半以上教具构成:粗线1条,珠子若干,碗,托盘目的:培养幼儿的耐心,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性,专心性,秩序感和独立性.二十二、缝的工作适合年龄:二岁半以上教具构成:形状图有孔的圆形板,粗线1条,托盘目的:培养缝的动作练习,为缝做准备,为生活做准备,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二十三、缝扣子适合年龄:4岁至6岁教具构成:剪刀,布带,扣子,针,线目的:培养幼儿缝的手部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和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二十四、绣花适合年龄:4岁以上教具构成:花绷子,布白色,彩线,针,剪刀,针线包目的: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二十五、编织适合年龄:二岁半以上教具构成:无纺布中间划开的,无纺布条编织条,托盘目的:培养幼儿的手部肌肉运动,培养幼儿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秩序感二十六、开锁适合年龄,3岁以上.教具构成,托盘1个,不同样式的锁3把或相同样式不同大小的锁3把,垫布.教学目的:让幼儿认识各种锁,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社交礼仪一、打招呼见面打招呼,早晚上见面问好说再见,不仅向老师也向小朋友问好说再见二、感谢和道歉三、参与和帮助别人的工作要先请求“请问,我可以和你一起做吗”“不可以”;“我可以看着你做吗”“不可以”不要放弃,“等你做完我再做好吗”“好的”四、递拿物品笔,书或报纸,剪子,刀五、咳嗽六、餐桌礼仪吃饭不要发声,饭咽下后再说话,吃饭结束后应说请慢用七、应答的方法:有人叫时一定要应答八、和他人接触发生矛盾的方法教室内设有和平区九、打您好,我是 ,我找十、问路您好,请问 ,谢谢十一、借路侧身站,如向别人借路要说谢谢十二、慰问有小朋友生病回来,过年,过节时要送礼物等十三、介绍小朋友新入园,由老师介绍十四、敲门轻敲,先敲两遍,无应答再敲三遍“请问有人吗”“我可以进来吗”插话“可以打扰一下吗”十五、款待客人陌生人不允许进入,引路,倒水十六、分享、分担十七、轮流等待十八、团体游戏规则1.准时 2.说话时先举手,被叫到后方可说话 3.有事离开时,看一眼老师或找另一个老师告知 4.如不参加团体活动请跟主办人打招呼再离开,不要打扰别人十九、在教室内呼唤老师或小朋友走到面前再说我是一个服务员、我是一个清洁工、我是一个列车员、我是一个保安员、请让我来帮助你、座位让给列车员、等公车时排队、超市结账要排队、图书馆借书要排队.肢体控制蹲、爬、跑、跳、抬、推、抱、投、抛、钻、提、扛、拉、挤、拍、踩照顾自己一、衣饰框1、扣子子母扣 2、大扣子3、小扣子4、魔鬼粘五、拉拉链6、安全别针7、盘扣8、蝴蝶结9、鞋带扣10、马靴带11、马靴扣12、皮带扣二、穿脱袜子和鞋子三、穿脱衣服四、鞋子的整理五、照镜子六、梳头发七、擤鼻涕八、携带物品的整理九、东西撒出来或掉出来的处理十、洗手十一、剪指甲十二、抹油十二、脱裤子、提裤子十三、擦屁股十四、整理书包.照顾环境及动物一、洗毛巾,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量杯,水盆,水桶,防水布,海绵,肥皂,毛巾,围裙,套袖.目的;培养幼儿养成独力的习惯,爱整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二、洗桌子,适合年龄:两岁半至五岁.教具构成:水盆,水桶,量杯,刷子,海绵,肥皂,防水布,围裙,套袖.目的;练习幼儿洗的动作,培养幼儿整理,整洁的习惯.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三、洗碗盘适合年龄两岁半至四岁.教具构成:盆,碗,盘子,量杯,海绵,{大小各一}.水桶.围裙,套袖,清洁剂.目的:培养幼儿爱清洁的好习惯,增强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独立性.四、擦镜子:适合年龄3岁以上.教具构成:镜子,清洁剂,海绵,毛巾,托盘.小盘子.目的:培养幼儿爱护周围环境的好习惯.五、我的教具柜六、今天我值日七、我来养动物。
幼儿园托班蒙氏生活教案《倒水》手眼协调的练习

幼儿园托班蒙氏生活教案《倒水》手眼协调的练习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让他们学会倒水的基本动作,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二、教学准备1.蒙氏生活教具:–洗手盆或盆子–小杯子或瓶子–毛巾–干净的水–抹布2.幼儿园托班教师需提前准备好活动场地,确保安全性和整洁度。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观察示范(5分钟)1.教师示范正确的倒水动作,并解释倒水的步骤。
2.强调倒水需要注意保持手部的稳定和控制力,并提醒幼儿小心保护自己。
第二步:实际操作(15分钟)1.幼儿围坐在活动场地上,教师逐个发放小杯子或瓶子。
2.教师向每个幼儿倒满一杯水,提醒他们要小心保持水不洒出来。
3.幼儿开始实际操作,先将手握住杯子的底部,然后倾斜杯子,让水慢慢流出。
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三步:观察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顾倒水的步骤,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经验。
2.提问幼儿如何保持稳定的手部动作,并带领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清理整理(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清理方式,如擦拭洒出的水。
2.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清理工作,并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倒水,并保持杯子稳定。
2.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询问他们倒水的感受和体会,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延伸1.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多次练习,逐渐提高倒水的难度,例如从小杯子过渡到大杯子。
2.结合其他活动,如倒水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继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六、教学注意事项1.教师在活动前需检查教具的安全性,确保无尖锐物品和破损部分。
2.监督幼儿进行倒水操作时,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关注,尽可能避免事故发生。
3.鼓励幼儿自主参与,但同时注意不要让幼儿倒入太多水,以免造成浪费或安全问题。
以上是《倒水》手眼协调的练习的幼儿园托班蒙氏生活教案,通过此教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五指抓珠子活动目的:1.直接目的:练习五指抓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间接目的:培养专注力和独立性。
活动准备:托盘、方盘2个、珠子若干(5—7次抓完)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工作的是五指抓珠子,现在我将它取出来。
动作:1.三指抓托盘中间位置放置工作毯,从左至右取出方盘,托盘放于身体右侧,调整位置(用三指)。
2.示范抓的动作(说:抓,手上动作抓三下)。
3.左手扶方盘,右手抓珠子→起→平移→落,直至左侧方盘空。
4.展示空碗,摇头示意没有。
教师:现在我们换另一只小手把它抓回来。
动作:1.换左手示范五指抓,(说:抓,手上动作抓三下)。
2.右手扶方盘,左手抓珠子→起→平移→落,直至右侧方盘空。
3.展示空碗,摇头示意没有。
意外情况:有一颗珠子掉到外面,要展示二指捏(说:捏三下),用二指捏回原处。
教师:收教具动作:取托盘→将方盘从左至右置入托盘,将托盘端起。
教师:教具用完物归原处。
动作:将其送回教具柜上。
备注:1.示范动作高度5—7公分。
2.五指抓珠子适合8—9月幼儿。
延伸:5—6岁儿童可以抓沙子,大孩子抓小细的东西,小孩子抓大的东西。
二指捏木杻语速一定要慢动作一定要规范活动目的:1.练习拇指与食指协调的小肌肉运动。
2.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促进对应概念的形成。
活动准备:托盘、二指抓坐体。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工作的事二指捏木杻,现在我将它取出来。
动作:1.三指抓托盘中间位置放置工作毯,取出二指抓坐体,托盘放于身体右侧,调整位置(用三指)。
2.示范捏的动作(说:捏,手上动作捏三下)。
3.左手扶坐体,右手捏→起→平移→放,放到操作毯右侧位置按坐体木杻排列顺序排好,直至坐体木杻空。
4.双手抚摸坐体三下摇头示意没有。
教师:现在我将它捏回来。
(可以换一只手,也可不换)动作:1. 示范捏的动作(说:捏,手上动作捏三下)。
2.拿小木杻捏→起→平移→抚摸洞穴→放,直至操作毯空,双手抚摸操作毯三下摇头示意没有。
(捏→起→平移→抚摸洞穴→放,放的时候二指一定要张开再捏让孩子更能分清捏的动作)。
幼儿蒙氏教案日常生活

幼儿蒙氏教案日常生活【篇一:第二学期小班蒙氏所有教案】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1—2周日活动记录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3-5周日活动记录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6-7周日活动记录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8周日活动记录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篇二:蒙氏日常生活教育】蒙氏日常生活教育当孩子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的同时,孩子的自我尊重和自信就可以得到发展,通过发展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照顾自己和照顾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博士之所以提出要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是因为她发现:儿童的玩耍与大人的工作不同,儿童往往喜欢重复而且可以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物品或者事情,如打扫卫生、清洁物品等等,因此蒙台梭利提出了要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以便让儿童更好地适应生活、照顾自己、照顾环境。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根本无法照顾自己,更不用说照顾他人、照顾环境了,例如孩子不会穿脱衣服等等。
因此,必须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
日常生活练习在整个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具有起始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与蒙台梭利其他领域的教育密不可分。
感官教育要求发展的视、触、听、味、嗅的感知觉能力以及运动觉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就得到了训练。
如,幼儿用手或工具拿、夹各种不同大小、软硬的物品,在用水的活动中直接感知水温、水性等;又如,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中需要计数物品的数量、形状,又与数学学习密不可分;在照顾动植物方面与科学学习更是有直接的关系;又如文明礼貌的学习和习惯的养成更是依赖各国家与民族文化历史的传统与背景教育;幼儿的语言与日常生活练习的关系更是犹如鱼和水的关系,脱离生活实际与实物的语言,对幼儿而言,将是抽象与不可理解的空洞声音和词汇,因此,幼儿需要在丰富的日常生活练习中形成对各种事物的概念。
幼儿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我们来学擤鼻涕》中班健康领域活动幼儿教案

幼儿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我们来学擤鼻涕》中班健康领域活动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鼻涕对身体的害处;2.培养幼儿使用纸巾擤鼻涕的正确方法;3.增强幼儿对个人卫生的意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二、教学准备1.黑板、彩笔;2.纸巾;3.鼻涕模型。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情景体验(10分钟)通过真实场景,让幼儿感受到鼻涕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增强幼儿擤鼻涕的重要性。
活动步骤:1.教师带领幼儿到附近的医院、药店、市场等地方,了解鼻涕在公共场合的传染危害;2.教师向幼儿讲解鼻涕的危害,例如:引发感冒,流感,呼吸道感染等疾病;3.教师向幼儿展示鼻涕模型,并通过模型演示,让幼儿体会鼻涕对身体的害处。
2. 知识点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相关的知识点,让幼儿了解什么是鼻涕,如何擤鼻涕。
活动步骤:1.适当普及相关的医学常识,让幼儿了解鼻涕是鼻黏膜分泌物,有保护鼻孔和呼吸道的作用;2.通过实践演示,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防止将鼻涕弄搞到身边物品或者其他人身上。
3. 操作演练(10分钟)通过幼儿自己亲身体验,通过练手的方式来掌握擤鼻涕的方法。
活动步骤:1.教师向幼儿发放纸巾并请幼儿配合幼儿园擤鼻涕宣传画进行操作演练;2.老师全程指导幼儿,帮助幼儿掌握正确擤鼻涕方法,如何用纸巾擤鼻涕,如何处理使用过的纸巾;3.在操作中纠正幼儿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加深幼儿对于正确操作的理解和意识。
4. 模拟游戏(10分钟)通过模拟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加深对于个人卫生及擤鼻涕正确使用的认识。
活动步骤:1.教师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幼儿分别进行擤鼻涕练习,如假如你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出现鼻涕,你会怎么做,等等;2.老师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性,如妥善处理纸巾、避免直接使用手摸鼻子、时刻注意个人卫生等。
5. 思维拓展(10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和探究答案的方式,深化幼儿对鼻涕及擤鼻涕问题的认识程度,拓展思维,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步骤:1.教师为幼儿提出不同情境下的问题,如在公共车上流鼻涕怎么办?在学校上课时流鼻涕怎么办?等等;2.让幼儿自由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及解决方案;3.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相关问题。
幼儿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我们来学擤鼻涕》中班健康领域活动幼儿教案

幼儿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我们来学擤鼻涕中班健康领域活动幼儿教案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理解擤鼻涕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2. 教学准备•图片或实物:手绢、纸巾、卫生纸•教具:纸板、颜色纸、胶水、剪刀3.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活动(5分钟)•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我们来学擤鼻涕”。
解释为什么擤鼻涕是重要的,并与幼儿分享例子。
如:“当我们感觉鼻子不舒服时,我们应该用纸巾擤鼻涕,这样可以保持鼻子清洁,让我们更加舒服。
”•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感冒时的情况,让幼儿发表感受和想法。
步骤二:学习正确的擤鼻涕方法(10分钟)•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擤鼻涕方法:用手帕、纸巾或卫生纸捏住一侧鼻孔轻轻擤鼻涕,不要用手指捅鼻孔。
然后换另一侧重复操作。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解释为什么不用手指捅鼻孔,以及擤鼻涕时的卫生注意事项。
步骤三:制作互动图板(15分钟)•将纸板切成适合幼儿手持的小块,并将其涂上不同颜色的彩纸。
•提供一片小干净彩纸,让每位幼儿轻轻擤鼻涕,然后把彩纸粘在相应的颜色块上。
可引导幼儿用胶水和剪刀操作。
步骤四:小组活动(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5-6名幼儿。
•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互动图板,或让幼儿自制。
•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模拟擤鼻涕的动作,并将彩纸粘在图板上。
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鼓励。
步骤五:合作分享(15分钟)•让每个小组成员彼此分享他们互动图板上的成果和经验。
•引导幼儿互相表扬和鼓励,分享困难和收获。
步骤六:总结和延伸(10分钟)•回顾今天的活动,引导幼儿总结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注意卫生和健康。
•提供更多相关练习和材料,以便家长与幼儿一起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4. 教学反思这堂活动通过引入故事和实际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擤鼻涕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互动图板的制作和小组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一般物品的放置(预备练习):一、搬椅子二、搬桌子三、铺卷工作毯(两种方法)四、端托盘五、开关门练习(慢,看里外有没有人,最后一个确定后边没人后关门)六、静默练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七、室内静走八、绕工作毯走(拐角处要停下,提脚跟减小惯性,思考下一步怎样走)九、走线(3-5cm圆形、椭圆形)1、双手叉腰,穿鞋后跟先着地,不穿脚尖先着地;2、把脚抬起,腿抬平,脚要竖起与另一腿平行,3、灵活的走(提铃铛,小旗,色水杯,不等大小勺子与小球,蜡烛等);走线音乐:瑞典班德瑞的轻音乐,肯尼金的萨克司,理查德的钢琴曲等可自由设计音乐;马友友的大提琴;十、物归原处(“物”就是东西,“归”是回去,“原”是原来,“处”是地方,把东西送回原来的地方;先取一样,再取两样,可依次增多,让小朋友送回去)一般物品用法的原则:一,抓珠子(五指抓)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珠子若干适合年龄:2岁至2岁半目的:五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过程:延伸:抓豆子,花生等注意幼儿将珠子放入口中二、三指抓教具构成:三指抓,托盘,小碟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三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儿童的秩序性和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为写字、握笔作准备操作方法:三、掷(至)牙签(二指捏)教具构成:托盘1个,牙签筒2个,牙签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二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捡豆,把不同颜色的豆子选出来,捡散放在托盘中的牙签等)四、一指按教具构成:托盘1个,操作板,塑料按钉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用拇指按的动作练习操作方法:延伸:插成其他图案(红星,叶子,水果,熟练后加颜色漂亮的小花)五、倒米教具构成:托盘,带嘴的玻璃杯子2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操作过程:延伸:倒豆,沙子,水,色米六、漏斗倒米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嘴玻璃杯1只,漏斗1只,小颈瓶子1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漏斗倒水,漏斗倒沙子等七、舀珠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内放彩色珠子若干)小铜勺1个目的:培养幼儿舀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延伸:舀豆子舀沙子八、夹绒球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盖盒子1个(内置绒球12个,可以是彩色的),夹子1支,盘子1个目的:培养幼儿夹的动作练习,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认识颜色操作方法:延伸:认识绒球的颜色,认识绒球的数量,夹水果,夹花生九、夹虾片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玻璃碗5个(1大,4小)筷子1双目的:让幼儿学会筷子的使用,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纸片等十、转螺丝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螺丝若干,垫布一块,托盘1个目的: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控制力,转的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转瓶盖等生活中的物品十一、挤海绵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大碗两个,海绵两块(大目的: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调整;培养秩序小各一),围裙,套袖、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挤牙膏等十二、捣花生,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教具托盘1个,捣容器捣容棒各1个,1杯水,空杯子1个,小碗1个,教学目的;培训幼儿捣的动作练习,增强幼儿的生活能力。
十三、折方巾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竹筐两个,方巾六块,托盘1个目的:掌握折叠的方法,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性和观察力。
十四、扫豆适合年龄:2岁半至4 岁。
教具构成:笤扫,撮子,碗和豆。
拖盘。
目的:练习幼儿对扫动作的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
十五、削黄瓜皮: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教具构成:托盘,量杯,海绵,桶,盘子,黄瓜,削皮刀,案板,面巾纸。
目的;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性,独立性,培养幼儿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十六、切水果: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教具构成:水果{若干}案板,盘子,刀,湿巾,水果签,目的;培养幼儿对切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锻炼手部肌肉。
十七、剥花生适合年龄:二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面巾纸,盘子,花生目的:锻炼幼儿手部肌肉,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和独立性。
十八、搅鸡蛋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1个,鸡蛋搅拌器1个。
教学目的;;培养幼儿搅的动作练习,增强幼儿对生活的乐趣。
十九、钉钉子适合年龄:三岁以上教具构成:托盘,软木垫,钉子(若干),积木(纸片图形有颜色)目的:训练幼儿手部肌肉运动,培养手眼协调,专心性,秩序性,独立性。
二十、剪功适合年龄:二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剪刀,纸条(若干),小盘子目的:练习剪子的使用,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幼儿的专注性,手眼协调性。
二十一、穿珠子适合年龄:二岁半以上教具构成:粗线1条,珠子若干,碗,托盘目的:培养幼儿的耐心,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性,专心性,秩序感和独立性。
二十二、缝的工作适合年龄:二岁半以上教具构成:形状图(有孔的圆形板),粗线1条,托盘目的:培养缝的动作练习,为缝做准备,为生活做准备,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
二十三、缝扣子适合年龄:4岁至6岁教具构成:剪刀,布带,扣子,针,线目的:培养幼儿缝的手部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和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二十四、绣花适合年龄:4岁以上教具构成:花绷子,布(白色),彩线,针,剪刀,针线包目的: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二十五、编织适合年龄:二岁半以上教具构成:无纺布(中间划开的),无纺布条(编织条),托盘目的:培养幼儿的手部肌肉运动,培养幼儿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秩序感二十六、开锁适合年龄,3岁以上。
教具构成,托盘1个,不同样式的锁3把或相同样式不同大小的锁3把,垫布。
教学目的:让幼儿认识各种锁,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社交礼仪一、打招呼(见面打招呼,早(晚)上见面问好(说再见),不仅向老师也向小朋友问好(说再见)二、感谢和道歉三、参与和帮助别人的工作(要先请求“请问,我可以和你一起做吗?”“不可以”;“我可以看着你做吗?”“不可以!”(不要放弃),“等你做完我再做好吗?”“好的”)四、递拿物品(笔,书或报纸,剪子,刀)五、咳嗽六、餐桌礼仪(吃饭不要发声,饭咽下后再说话,吃饭结束后应说请慢用)七、应答的方法:有人叫时一定要应答八、和他人接触(發生矛盾)的方法(教室内设有和平区)九、打电话(您好,我是,我找)十、问路(您好,请问,谢谢!)十一、借路(侧身站,如向别人借路要说谢谢)十二、慰问(有小朋友生病回来,过年,过节时要送礼物等)十三、介绍(小朋友新入园,由老师介绍)十四、敲门(轻敲,先敲两遍,无应答再敲三遍“请问有人吗?”“我可以进来吗”)插话(“可以打扰一下吗?”)十五、款待客人(陌生人不允许进入,引路,倒水)十六、分享、分担十七、轮流等待十八、团体游戏规则(1.准时 2.说话时先举手,被叫到后方可说话 3.有事离开时,看一眼老师或找另一个老师告知 4.如不参加团体活动请跟主辦人打招呼再离开,不要打扰别人)十九、在教室内呼唤老师或小朋友(走到面前再说)我是一个服务员、我是一个清洁工、我是一个列车员、我是一个保安员、请让我来帮助你、座位让给列车员、等公车时排队、超市结账要排队、图书馆借书要排队。
肢体控制蹲、爬、跑、跳、抬、推、抱、投、抛、钻、提、扛、拉、挤、拍、踩照顾自己一、衣饰框(1、扣子(子母扣)2、大扣子3、小扣子4、魔鬼粘五、拉拉链6、安全别针7、盘扣8、蝴蝶结9、鞋带扣10、马靴带11、马靴扣12、皮带扣)二、穿脱袜子和鞋子三、穿脱衣服四、鞋子的整理五、照镜子六、梳头发七、擤鼻涕八、携带物品的整理九、东西撒出来或掉出来的处理十、洗手十一、剪指甲十二、抹油十二、脱裤子、提裤子十三、擦屁股十四、整理书包。
照顾环境及动物一、洗毛巾,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教具构成,量杯,水盆,水桶,防水布,海绵,肥皂,毛巾,围裙,套袖。
目的;培养幼儿养成独力的习惯,爱整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洗桌子,适合年龄:两岁半至五岁。
教具构成:水盆,水桶,量杯,刷子,海绵,肥皂,防水布,围裙,套袖。
目的;练习幼儿洗的动作,培养幼儿整理,整洁的习惯。
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
三、洗碗盘适合年龄两岁半至四岁。
教具构成:盆,碗,盘子,量杯,海绵,{大小各一}。
水桶。
围裙,套袖,清洁剂。
目的:培养幼儿爱清洁的好习惯,增强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独立性。
四、擦镜子:适合年龄3岁以上。
教具构成:镜子,清洁剂,海绵,毛巾,托盘。
小盘子。
目的:培养幼儿爱护周围环境的好习惯。
五、我的教具柜六、今天我值日七、我来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