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罐结构及其原理
水蓄冷的工作原理

水蓄冷的工作原理水蓄冷,也称水体蓄冷或水储冷),是指通过将冷水存放于水箱等设施中,再利用水箱的大容积、面积和水的比热、密度等优点,以调节室内温度的一种节能环保技术。
水蓄冷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冷却负荷,减小空调系统的功率,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工作原理水蓄冷系统主要由储水罐、水泵、冷却器、空气处理机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利用低峰期的夜间或周末等时段,以低电价电能,使用制冷机组,将水温降至2℃~4℃,并将其存放于储水罐中。
2.白天高峰期,将储水罐中的冷水通过水泵输送至冷却器中,使空气处理机吸入冷水,并经过冷却器的水帘式蒸发器进行空气冷却。
同时,空气处理机通过送风系统将冷却后的空气送入室内,形成凉爽的室内环境。
3.最后,冷却过的水再回流至储水罐中,等候下一个冷水储存周期的来临。
水蓄冷技术的优势1.降低空调系统的功率,缓解电力不足的压力。
2.节约能源,缩短能源回收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降低室内湿度与温度,营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4.对于高层建筑的空气处理,其效果更佳,且能够节省空间。
5.可以与其他节能设备相结合,如太阳能板、地源热泵等,增强综合效益。
水蓄冷技术的应用目前,水蓄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办公楼、购物中心、超市、酒店、医院、厂房等多个领域,成为节约能源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未来,水蓄冷技术也将成为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提高空调效率,降低空调能耗,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
结语水蓄冷技术是以水体为冷源,以调节室内温度的一种节能环保技术。
其工作原理简单易懂,应用广泛。
此外,水蓄冷技术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优势,未来更是随着节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
冰蓄冷原理组成

冰蓄冷原理组成冰蓄冷是一种利用冰的相变吸热原理来储存和利用冷能的技术方法。
它通过将电能或其他能源转化为冷能,并将冷能储存在冰中,以备后续使用。
冰蓄冷技术在空调制冷、食品冷藏、低温物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冰蓄冷的原理基于水的相变过程,即水从固体状态转化为液体状态需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热量。
当水从液体状态转化为固体状态时,同样会释放相同数量的热量。
这就是所谓的潜热吸热与潜热放热现象。
利用这种相变原理,可以将冷能存储在冰中,并在需要冷却的时间释放出来。
冰蓄冷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蓄冷装置:负责存储冷能的设备。
一般采用蓄冷罐或蓄冷水池作为蓄冷容器。
蓄冷罐通常是一个密封的容器,内部装填着蓄冷剂(一般为水和冰块混合物),外部围有绝热层以减少热量的传递。
蓄冷水池则是一个大型的水贮存设施,通过控制水的温度来实现蓄冷效果。
2.制冷机组:负责将电能或其他能源转化为冷能的设备。
制冷机组一般采用压缩机制冷系统,通过压缩制冷剂来提供冷却效果。
制冷机组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组件组成。
制冷机组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来排热。
3.管道系统:用于将制冷机组产生的冷能输送到蓄冷装置。
管道系统一般由铜管或塑料管构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
管道系统连接着制冷机组和蓄冷装置,使冷能能够流动传输。
4.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整个冰蓄冷系统的运行。
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压力等参数,并控制制冷机组和蓄冷装置的运行,以实现最佳的冻融循环。
冰蓄冷技术通过将制冷机组产生的冷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冷却的时候释放出来,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电能的削峰填谷。
在需求较低的时段,制冷机组可以利用廉价的电能将冷能储存起来;而在需求较高的时段,可以利用储存的冷能来满足需求,从而节约用电成本。
冰蓄冷技术还具有环保的优点。
相比于传统的制冷方式,它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低温储罐原理

低温储罐原理低温储罐是一种重要的设备,用于存储并保持低温液体的绝热容器。
它的原理是,在储罐的壁体和隔热层封闭的空间内,注入高压保温材料以保持低温液体的温度。
在正常情况下,低温液体将会以极小的速度蒸发或升温,保留其低温状态。
低温储罐可用于消防水、液氨、液氧、液氢、液氮、甲醇、液态乙烯、液化天然气等液体的储存。
由于液氮和液氧等液体需要极低的温度才能保持液态,在储存和运输中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低温储罐在化工、制药、食品、医疗、动力、核能等行业都有着广泛应用。
低温储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倒圆锥形底板、罐体、罐壁绝热层、承压支架、底部结构、进出料口、泄压口、测温孔、仪表等。
罐体采用双层结构,内层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绝热性能,外层罐起到支撑作用,保证罐体的整体稳定。
在运行时,低温液体通过进料口进入储罐并被保持在低温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低温液体的量不断减少,但是由于高压保温材料的作用,它们的温度仍然保持在低温状态。
芯片飞狐嵌入式智能控制器可以对低温储罐的温度和压力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低温储罐的维护和保养是关键,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例如,定期检查罐壁绝热层、支撑结构、进出料口、泄压口、测温孔等是否完好,清洗罐壁内外表面,保证罐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低温储罐是在化学、医疗、工业生产等领域中应用广泛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高压保温材料的隔热作用,将液体始终保持在低温状态,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维护和保养是保证储罐安全使用的重要措施,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认真执行。
冰蓄冷原理

冰蓄冷
冰蓄冷就是将水制成冰的方式,利用冰的 相变潜热进行冷量的储存。由于冰蓄冷除 可以利用一定温差的水显热外,主要利用 的是:335KJ/Kg的相变潜热。因此,与水 蓄冷相比,储存同样多的冷量,冰蓄冷所 需的体积将比水蓄冷所需的体积小得多。
冰蓄冷
蓄冰槽内的水并不是全部都冻结成冰。为 此,常使用制冰率(IPF)来表示蓄冰槽中冰 所占的体积份额。这种特点促进了冰蓄冷 槽与制冷机一体机化机组的发展。蓄冰系 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它必须使用蒸发 温度低的制冷机组,要求制冷剂的蒸发压 力较低,所以压缩机能耗高;而且冰蓄冷 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比水蓄冷系统复杂得多。
发展背景
我国是一个能源供应十分紧张的国家 。一 些大中城市空调用电量已占其高峰用电量 的30%以上,使得电力系统峰谷荷差加大, 有的电网峰谷差达40%多,造成机组频繁启 停。不仅增加能耗,而且影响机组寿命。 为此电力部门已明确提出到2000年电网移峰 填谷达1000~1200万kW。与其相配套的优 惠用电政策也相继出台,这给储能中央空 调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契机。
空调冷(热)源简介
பைடு நூலகம்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中央空调用冷热源常见的类 型如表 :
空调冷(热)负荷分析
综合分析一些已建成投运的建筑物,不难 发现其空调冷热负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1)空调年运行负荷率低,一般达到设计 负荷50%以下的运行时间占全年运行时间的 70%。
空调冷(热)负荷分析
(2)空调日负荷曲线一般同电网用电负荷 曲线同步。
冰蓄冷
所以,在空调工程中,选用蓄冰和低温送 风系统相结合的蓄冷供冷方式在初投资上 是可以和常规制冷空调系统相竞争的;且 在分时计费的电价结构下,其运行费用要 比常规制冷空调系统低得多。蓄冰和低温 送风系统相结合已成为建筑空调技术发展 的一个方向。
冰蓄冷制冷循环原理与装置

冰蓄冷制冷循环原理与装置
一、冰蓄冷制冷循环原理
冰蓄冷制冷循环是一种冷藏装置,采取将冷却的混合物从低温冷凝器输送到气液分离器,在气液分离器中分离出蒸气和液体,将液体放到冰库中冷冻成冰块,再从冰库中将冰块抽出,放到低温冷凝器中冷凝,蒸气则从气液分离器中抽出,放到膨胀阀中,使膨胀阀膨胀,从而将蒸气冷却,再从膨胀阀中抽出,放到高温冷凝器中,这样便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达到制冷目的。
二、冰蓄冷制冷循环装置
1、低温冷凝器:低温冷凝器是冰蓄冷制冷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由管状冷凝器和螺杆式冷凝器组成。
通常情况下,冷凝器中充装的冷凝剂为乙醇水溶液。
当混合物从气液分离器中传递到冷凝器时,管状冷凝器内的液体会在高温的情况下被冷凝,而螺杆式冷凝器中的液体则会在低温的情况下被冷凝。
2、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是一种分离混合物中的气体与液体的装置。
气液分离器采用背压法分离,在气液分离器中,混合物受到蒸汽压力的作用,就会产生二次冷凝,液体会被冷凝,而气体不会被冷凝,从而得到液体和气体。
3、冰库:冰库是将冷凝器内部的液体冰冻成冰块的关键部件。
蓄冷罐工作原理

蓄冷罐工作原理
蓄冷罐是一种能够储存冷能的设备,其工作基于物体的热交换原理和物质的相变特性。
蓄冷罐主要由内壳、外壳、保温层和冷媒组成。
内壳是一个密封的容器,用于存放冷媒。
外壳则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同时减少热量传导。
保温层则用于减少热量的散失。
蓄冷罐内部填充的是一种叫做相变储能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的物质,常见的PCM材料包括水、氨和氟
利昂等。
当外界温度降低时,蓄冷罐内的PCM材料会吸收热
量并进行固态相变,将热能储存在材料内部。
当外界需要冷却时,蓄冷罐可以释放储存的冷能,将固态的PCM材料转变为
液态,释放出相变所释放的潜热。
蓄冷罐工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充电和放电。
在充电阶段,外界温度较低时,冷媒通过制冷系统进入蓄冷罐内,使罐内的PCM材料进行相变,储存冷能。
在放电阶段,当需要冷
却时,罐内的PCM材料会释放储存的冷能,冷媒则被带走,
通过制冷系统将其传递到需要冷却的目标物体上。
蓄冷罐的工作原理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冷冻设备和工业制冷等领域。
它具有储存大量冷能、在需要时灵活释放冷能、降低能耗和平衡能源需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节能环保和能源管理的领域中。
蓄冷罐的原理及作用

蓄冷罐的原理及作用蓄冷罐是一种用于储存和释放冷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和空调系统中。
它的原理和作用对于制冷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蓄冷罐的原理及作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蓄冷罐的原理。
蓄冷罐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相变过程来储存和释放冷量。
在蓄冷罐中,通常装有一种相变材料,当这种材料在低温条件下吸收热量时,会发生相变,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这个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将热量储存在相变材料中。
而当需要释放冷量时,相变材料会再次发生相变,从液态转变为固态,释放出之前储存的热量。
这样就实现了冷量的储存和释放,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其次,我们来谈谈蓄冷罐的作用。
蓄冷罐在制冷系统和空调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平衡制冷系统的负荷变化。
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负荷会随着环境温度、使用条件等因素而发生变化,而蓄冷罐可以储存多余的冷量,在负荷增加时释放冷量,从而平衡系统的运行。
其次,蓄冷罐可以提高系统的能效。
通过合理设置蓄冷罐,可以在低峰时段储存冷量,在高峰时段释放冷量,从而降低系统在高峰时段的能耗,提高能效。
此外,蓄冷罐还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系统的运行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蓄冷罐的原理是利用相变材料储存和释放冷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平衡系统负荷、提高系统能效、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它在制冷系统和空调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对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蓄冷罐的原理及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制冷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运行有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也希望读者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合理利用蓄冷罐,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蓄冷罐的原理及作用

蓄冷罐的原理及作用蓄冷罐是一种常见的冷藏设备,它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蓄冷罐的原理和作用对于理解其工作方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蓄冷罐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相变过程来吸收和释放热量。
在蓄冷罐内部,通常装有一种叫做蓄冷剂的物质,它可以在特定温度下发生相变,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或气态,或者反之。
当蓄冷罐吸收热量时,蓄冷剂发生相变,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从而使蓄冷罐内部的温度下降。
而当需要释放冷量时,蓄冷剂则会释放出吸收的热量,从而使蓄冷罐内部的温度升高。
蓄冷罐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储存和释放冷量。
在许多场合下,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冷量,但是又不能一直保持高功率的制冷设备运行。
这时,蓄冷罐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通过预先将蓄冷罐充分冷却,然后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冷量,可以满足一定时间内的制冷需求,从而减少制冷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能耗。
除此之外,蓄冷罐还可以用来平衡制冷系统的负荷。
在一些制冷系统中,由于不同时间段的制冷需求不同,可能会出现制冷设备运行时长不均衡的情况。
而通过使用蓄冷罐,可以在低峰期将多余的冷量储存在蓄冷罐中,然后在高峰期释放出来,从而平衡制冷系统的负荷,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蓄冷罐通常与其他制冷设备结合使用,例如与冷水机组、空调系统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可以使蓄冷罐发挥最大的作用,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和能效。
总的来说,蓄冷罐通过利用物质的相变过程来储存和释放冷量,可以在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满足一定时间内的制冷需求,还可以平衡制冷系统的负荷,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蓄冷罐在工业制冷、商业制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震、防腐、保温
3、Fr=惯性力/浮升力(Fr≤1,保持重力流,维持稳定水温分层
1﹤Fr<2重力流仍可出现,但不稳定
Fr≥2惯性流为主,破坏水温分层
4、分层蓄冷:环境向蓄冷槽内水传热、温水通过蓄冷槽壁向冷水传热、温水通过斜温层向冷水层导热、温水层由于流动扰动与冷水层发生质交换导致热交换
高径比H/D:处于2-4之间,蓄冷效率较高
5、开式蓄冷罐:(注意路由,室外管线布置,埋地管沟;液面在水系统1·2m)
结构:1)罐体为圆柱形钢制容器。拱顶选用球冠状。
2)罐底由钢板拼装而成,罐底中部的钢板为中幅板,周边的钢板为边缘板。
3)罐壁由多圈钢板组对焊接而成。罐壁要求采用套筒式罐壁板。
4) 罐顶有多块扇形板组对焊接而成球冠状,罐顶内侧采用扁钢制成加强筋,各个扇
蓄冷罐1、蓄冷形式:双槽式,多 Nhomakorabea式、单槽式(隔膜法、长通道隔离、自然分层)
2、斜温层:冷热水交界处生成一定厚度的相对稳定的温度剧变
由于斜温层真实厚度占据蓄冷水池内一定空间容积,直接减少可蓄冷的水容量,蓄冷后期,斜温层升至水池上部,使接近冷机的水温逐渐降低,导致冷机减载,甚至引起提前停机,使蓄冷量下降。反之,取冷后期,斜温层降至池底进入取冷水口,导致取冷水温上升,影响用户水温。
形板之间采用搭接焊缝,整个罐顶与罐壁板上部的角钢圈(或称锁口)焊接成一体。
6、闭式蓄冷罐:
温度测量:每个温度保护套管内有两套测温元件,一用一备(如图3所示),当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在接
线端进行线路调换,就可以将备用的投入使用,简单方便。即使两只都用坏了,只需要从套管内
抽出温度传感器更换即可。不影响其他的测温点的正常使用,更不影响承压罐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