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

合集下载

中外设计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中外设计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设计,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中外设计史见证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无限潜能。

本报告将对中外设计史进行总结,梳理设计史的发展脉络,探讨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二、中外设计史发展概述1. 古代设计(1)中国设计中国古代设计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玉器,到夏商周青铜器、陶瓷,再到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国古代设计在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外国设计外国古代设计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到古希腊的神庙、雕塑,再到古罗马的斗兽场、水渠,外国古代设计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中世纪设计(1)中国设计中世纪的中国设计以佛教艺术和道教艺术为代表。

佛教艺术在雕塑、壁画、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

道教艺术则主要体现在道观建筑和道教雕塑上。

(2)外国设计中世纪的外国设计以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艺术为代表。

哥特式建筑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为代表,强调垂直向上的空间感。

文艺复兴艺术则注重对人体比例的把握和人文主义的内涵。

3. 近现代设计(1)中国设计近现代的中国设计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新中国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设计逐渐吸收了西方设计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

(2)外国设计近现代的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工业革命到现代设计运动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

三、中外设计史特点及影响1. 中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实用性中国古代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如陶瓷、漆器等。

(2)讲究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设计注重寓意和象征,如玉器、青铜器等。

(3)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设计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外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审美外国古代设计强调审美价值,如古希腊雕塑、罗马壁画等。

中外设计史大全归纳

中外设计史大全归纳

设计史讲义摘要外国现代设计部分第一章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经历了一个疯狂的发明时代,即导致整个封建体系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工业革命”。

以前以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基本被机器代替,个体经济形态向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形态转变,现代设计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得以产生(分工、利益之上、新技术及材料)。

•一、产生: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 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发起在伦敦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本意为了检阅英国产业革命的成果,鼓励工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成果。

•会上展出产品(包括手工业产品)一万多件,主要是英国的工业产品,外形相当粗陋,工匠们尝试用一些装饰来加以弥补,结果杂乱无章,更加令人不舒服。

•在这次博览会持怀疑的两位最有影响的人是拉斯金和莫里斯•约翰·拉斯金是当时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他认为这次展览毫无可取之处,认为这些产品艺术低下,号召艺术家参及工艺设计。

•他猛烈抨击艺术家孤芳自赏、脱离大众的作风。

•拉斯金的论点:——艺术为人民大众——艺术及工业结合•二、莫里斯及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莫里斯在参观水晶宫时只有十七岁,不愿看下去。

•他牛津大学毕业后准备从事建筑设计(在斯特里特事务所),但认识画家罗西提后,想投身绘画。

•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决心从事设计事业。

及朋友韦柏共同设计了自己的新婚房屋及装饰,之后组织设计事务所。

1861年,他单独建立了“莫里斯设计事务所”,从事室内用品的设计。

其主要设计原则仍是继承拉斯金的“艺术及技术统一”,以及“艺术家向自然学习”。

•莫里斯在大学学习过建筑,很迷恋哥特式华丽的建筑和装饰,所以他在设计上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崇尚哥特式风格;•二是主张从自然、特别是从植物的纹样中汲取素材及营养。

••同时,主张统一设计,由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只有手工才能创造美的产品。

•三、总结•成功及缺陷:•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提出“美术及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等,在现代设计史上意义重大。

中外设计史大全归纳!!

中外设计史大全归纳!!

中外设计史大全归纳!!设计史是关于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变革的研究,包括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技术创新和思想变革等方面。

设计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本质和意义,并为今后的设计创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重要的中外设计史事件和流派。

中式设计史中式设计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风格,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

古代中国的宫殿建筑、家具和绘画等都是中式设计的典型代表。

宋代的“四绝”、元明清时期的明式家具和清式宫廷建筑等都成为了中式设计的经典之作。

中式设计注重平衡、和谐和秩序,追求“雅致”和“典雅”的审美趣味。

欧洲设计史欧洲是设计史上一个重要的地区,出现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设计流派和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7世纪)的意大利重新发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提倡人文主义和人的尺寸比例,艺术家们追求真实和理性。

巴洛克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强调奢华、繁复和感性,推崇装饰和动态。

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至19世纪)追求对称、规则和线性,受到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影响。

装饰艺术时期(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强调优雅、曲线和植物图案,受到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影响。

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初至中期)追求功能、简洁和科技感,提倡“形式追随功能”和新材料的应用。

美国设计史美国的设计史主要集中在20世纪。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经历了一个工业化的时代,设计元素开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装饰艺术时期的欧洲设计风格也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美国的设计逐渐走向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设计的中心,许多新的设计流派和风格在这个时期诞生。

例如,波普艺术运动强调大众文化和商业图像的艺术化,美学动力学派关注人的感知和心理学对设计的影响,而后现代主义则对传统设计的规则和规范进行挑战。

亚洲设计史亚洲的设计史也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和流派。

日本的设计史不仅受到传统的日本艺术和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和”的审美观念。

中外设计史

中外设计史

1、青铜时代:是由丹麦考古学家G·J·汤姆森首先提出来的人类物质进化史上的分期概念。

世界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经历了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在社会进程上有大致对应于奴隶社会阶段。

这个阶段,世界各地都相继发现和使用青铜,而中国的先民在青铜时代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

青铜器在中国先民夏商周这个时期的生活和精神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故我过这个时期可谓是典型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第一个高峰:夏商周。

特点:崇高肃穆、雄浑凝重、富丽繁缛。

青铜器第二个高峰:春秋中到战国中。

设计特点:自由多变、开放张扬、复杂细腻、丰富多彩、功能使用。

“藏礼于器”(青铜器设计与礼制文相关。

形成的特点):①象物。

这说明了早期青铜艺术的精神内涵。

从其用途来看,这“象物”不完全是模仿自然物,而是具有图腾的特点,但也不是与自然的直接观察无关,而是包含了人类艺术起源之模仿自然的认识和审美活动。

②纹样狰狞。

商代青铜艺术鼎盛期最引人注目的是饕餮纹一类的装饰。

以神话动物纹作为装饰,一般称为怪兽。

纹样应该是某种神圣的符号,应该是统治阶段的象征。

统治阶段在礼仪活动中要达到的正是强制、震慑、迷信、恐吓的目的。

③繁缛富丽,系统严谨。

装饰纹样的形成和传承都具有制度化的程序,十分庄重严肃,温养不会轻易变化,而设计者装饰设计的热情表现在风格的日益繁缛富丽上,盛期青铜器胎极厚,通体满饰,三层花,恰当传达出崇高肃穆、雄浑凝重的精神格调。

没有古代青铜器,就不可能有商周以来文质彬彬的贵族等级体制和先秦时代特色独具权力表达系统。

反过来,没有商周的礼治,就不可能由我国青铜器设计的独特面貌和巨大成就。

2、“明式”家具设计(艺术风格):“明式”家具的材质有花梨木、紫檀木、红木、铁力木、杞梓木等优质硬木。

“明式”家具的造型设计艺术勇创新制。

特点:①、材料美②、结构美③、工艺美④、意匠美。

“明式”家具艺术风格可以用“简、厚、精、雅”来概括。

中外设计史复习资料

中外设计史复习资料

第一篇外国艺术设计史第一章手工业时代的设计史前社会—1750年• 艺术设计的萌芽• 在距今300万年前,地球上已经出现了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类,人类有意识的制造工具就揭开了设计史的序章.• 以打制石器为代表的最早造物活动• 人类由于能够制造工具而成为真正的人.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时代.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旧石器制作工艺和造型观念的发展• 在长达百万年以上的旧石器时代里,人们在日复一日的长期的打制石器的过程中提高了技艺,使制作出的石器的器形越来越规整,加工越来越精细,造型越来越多和复杂,打制石器的发展过程也是旧石器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孕生的过程• 在早期的骨器上出现的磨制的痕迹表示着一种崭新的磨制工艺的开始,磨制工艺使器物变的光洁润滑,增强了美感。

人类逐渐掌握了锯、切、削、磨、钻孔等技术,能制作骨针、鱼叉、骨刀和鱼铲等。

• 另外,钻孔技术和火的使用也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在这一系列的生产手段极大地拓宽了造物的构成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初步的审美意识,在制作产品时体现出对实用和美的双重追求。

• 新石器时代的开始• 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迎来了崭新的—新石器时代。

• 主要的标志特征:一是磨光的石器被人们广泛的使用;二是打制和使用陶器;三是农业和家蓄饲养业的出现。

此外,纺织品的设计也是新石器时代值得夸耀的设计。

• 新石器时代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也孕育出早期设计文化的繁荣气象。

第二章西方古代国家的艺术设计第三章古代埃及的设计艺术第四章• 从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国家起,到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征服止,期间大约延续了2500年之久,这段历史就是古埃及的王朝时代。

可谓“尼罗河的恩赐”第五章第六章在西方艺术史上,希腊、罗马时期可以说是第一个艺术的黄金时代,不论雕刻、建筑,还是诗歌、戏曲都达到了全面的繁荣,其影响可以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及更长远的时代。

耿明松《中外设计史》重点知识梳理

耿明松《中外设计史》重点知识梳理

耿明松《中外设计史》重点知识梳理
《中外设计史》是耿明松教授在从事中外设计史论教学与研究近20年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完成的。

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设计历史的所有部分,尤其强调对设计实践具有参照意义的西方现当代部分,且涵盖了艺术设计的各个门类。

在叙述脉络上,本书把设计史分为手工时代和工业时代,前者以中国和外国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设计时期为线索,后者以现代设计前期探索(包括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之外的艺术设计以及后现代艺术设计等主要设计风格的发展为线索。

在写作方式上,本书以各时期的代表作品为重点,并从经典作品的设计方法、设计美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点评,以期为读者带来切实的设计引导和参考。

书中的目录如下:
上编手工时代的艺术设计
第一章中国部分
第二章外国部分
下编工业时代的现代设计
第一章现代设计的开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初级阶段—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第三章现代设计的新方式—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的艺术设计
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第六章 1949年以来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第七章 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之外的其他设计
第八章后现代艺术设计。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原始时期:陶器、玉器的设计,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模仿。

(2)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设计达到高峰,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体现了精湛的铸造技艺。

(3)春秋战国时期:漆器、丝织品设计日益成熟,图案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秦汉时期:瓷器设计迅速发展,如秦砖汉瓦、画像石等,展现了大一统国家的风貌。

2. 中古设计(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设计产生影响,石窟、壁画等设计具有浓厚宗教色彩。

(2)隋唐时期:瓷器设计进入黄金时期,如唐三彩、越窑青瓷等,造型优美,色泽鲜艳。

(3)宋元时期:家具、建筑、园林设计取得显著成就,如宋代家具简约实用,元代园林注重自然和谐。

3. 近现代设计(1)明清时期:瓷器、家具、建筑等领域的设计达到极致,如明式家具、故宫建筑群等。

(2)近现代:西方设计理念传入,我国设计开始融合中西文化,如海派家具、月份牌广告等。

二、外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古埃及:金字塔、神庙、法老陵墓等建筑设计,展现了对永恒的追求。

(2)古希腊:帕台农神庙、雕塑等设计,强调人体美和比例关系。

(3)古罗马:输水道、竞技场、公共浴室等建筑设计,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2. 中世纪设计(1)拜占庭时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建筑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风格。

(2)哥特时期: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线条和光影效果。

3. 文艺复兴时期(1)意大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参与设计,强调人文主义精神。

(2)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等建筑设计,体现宫廷奢华风格。

4. 近现代设计(1)工业革命:建筑设计出现新材料、新结构,如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

(2)现代主义:包豪斯学派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

(3)后现代主义:设计回归历史、地域特色,如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设计。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三、中国设计史(续)4. 当代设计(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计开始与国际接轨,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迅速发展。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设计史是研究人类设计活动和设计成果的历史发展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古代文明至今的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技术和思想。

本文将以中外设计史为主题,总结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设计史1. 古埃及设计:古埃及的设计以金字塔和法老陵墓为代表,独特的几何形状和装饰纹样是其特点。

2. 古希腊设计:古希腊的设计注重对称和比例,建筑中的柱子和雕塑中的裸体形象是其标志性特征。

3. 古罗马设计:古罗马的设计借鉴了希腊的元素,强调实用性和工程技术。

拱门和穹顶的运用是其重要贡献。

二、中世纪设计史1. 拜占庭设计:拜占庭的设计风格充满了宗教意味,建筑中的圆顶和镶嵌细节是其特点。

2. 罗曼式设计:罗曼式的设计注重宏伟和庄重,建筑中的半圆拱门和厚重的墙壁是其特色。

3. 哥特式设计:哥特式的设计追求高大而开放的空间,建筑中的尖拱门和飞扶壁是其独特之处。

三、文艺复兴设计史1. 文艺复兴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强调对古代希腊和罗马的研究,追求对称和比例的完美。

2. 巴洛克设计:巴洛克的设计风格充满了装饰和繁复的细节,建筑中的曲线和雕塑是其特征。

3. 洛可可设计:洛可可的设计注重柔和的曲线和精致的装饰,建筑和家具中的曲线形态是其特点。

四、现代设计史1. 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强调手工艺和原创设计,反对工业化的机械生产。

2. 包豪斯设计:包豪斯设计追求功能性和简洁性,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构造的透明性。

3. 极简主义设计:极简主义设计强调简洁、纯粹和功能性,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材料。

五、当代设计史1. 后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打破传统的规则和束缚,注重个性和表达,追求多样性和变化性。

2. 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

3. 数字设计:数字设计利用计算机和虚拟技术进行创作,拓展了设计的可能性和表现形式。

通过对中外设计史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对设计的影响和演变。

设计不仅仅是美的追求,还承载着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创造魅力---中国设计艺术的起源1.旧石器时代始于300万年前,以打制石器为特征(马家窑,石磨、石盘)。

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特征(裴李岗文化遗址)2.通天的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是主要代表。

良渚文化的玉琮是中国古代世界观和通天行为的很好的象征物。

(红山文化玉龙,良渚文化玉琮)3.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标志。

4.彩陶:是指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最早在河南的渑池仰韶村发现,用手捏制。

图案色烧后形成,红色是赤铁矿颜料,黑色是锰化物颜料。

5.彩陶的类型:半坡型:早期红陶为主,晚期黑陶为主,纹饰以鱼纹最为典型,代表作品“人面鱼纹盆”“船形彩陶器”庙底沟型:代表作品“蜥蜴纹彩陶瓶”“人面彩陶瓶”马家窑:5000年前,分布于甘肃、临洮,以“舞蹈纹彩陶瓶”为代表作品半山型马厂型:4000年前,发现于青海乐都县。

人形纹(蛙纹)最有特色,整体陶衣,并用色衬手法,在器胎上先用黄褐色衬地,再绘黑色图案加强对比。

6.干燥的北方以穴居为主(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遗址)巢居,具有安全、防范、干燥的特点,以南方为主(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干栏式建筑)第二章藏礼于器—夏商周礼制性设计艺术1.陶文:大沽口文化陶樽上的图形文字、河南龙山文化陶器上的刻画文字,是目前所知的最原始的汉字,称为陶文。

2.甲骨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

3.我国至晚在商代中期发明了瓷器。

4.(名词解释)青铜: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红铜中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经历了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今人称之为“青铜”5.青铜器的类型:青铜礼器/兵器/工具/农具。

6.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有:块范法、失蜡法,此外还有分铸法、焊接法等7.商代时期分二里岗时期和殷墟期,代表纹饰饕餮纹,这一时期青铜器的特点为:胎厚,通体满花,三层花,形式繁缛富丽。

代表作品是“司母戊大方鼎”西周时期则以“毛公鼎“为代表。

8.中国青铜器设计的主要特点:(简答)①象物②纹样狰狞③繁缛富丽,系统严谨9.帝王服饰十二章的内容: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黻黼第三章钟鸣鼎食—春秋战国设计艺术的创新1.百家观点儒家:文质彬彬。

墨家:大匠造物,先质而后文。

道家/道德家:大巧若拙,天然之美。

2.《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末年,是我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观点。

3.春秋时期代表纹饰是蟠螭纹,代表莲鹤方壶、铜重金壶。

战国时期代表是铜灯,山字纹镜是战国铜镜的典范之作。

4.赵武灵王对服装进行了改革,于是就出现了胡服第四章天人合一---秦汉设计艺术的民族味1.青铜器秦代的铜车马,东汉的马踏飞燕,西汉初期的长信宫灯和西汉中期的的错金博山炉。

2.铜镜---汉代是铜镜发展的高峰期,其中最具开创性的是以铭文为主体纹样的铭文镜,西汉透光镜是铜镜的代表作品。

3.青铜器设计的发展到东汉为尾声,铜镜发展一直延续到清朝,器背铭文因不少是好诗而被保留了下来。

4.西汉常见瓦当的纹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5.蜡缬、夹缬最为著名的两种印染方法6.西汉时期的服饰实物,以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最为集中和完整。

第四章绚烂纯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设计艺术1.六朝时期进入了“瓷器时代”,北魏青瓷黑瓷,北齐白瓷。

称赞越窑青瓷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才来”2.莲花尊的设计盛行于齐、梁和北魏。

莲花尊是佛教与中国古代灵魂结合的产物。

3.服饰纹样的各种类型①传统的汉式山\云\动物纹②利用圆形方格菱形及对称的波状线组成几何骨格,在几何骨格内填充动物纹或花样纹.③圣树纹④天王化生纹⑤小几何纹、小花朵纹、忍冬纹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衫,袖口宽敞,领和袖都有边缘。

纤肖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物品。

5.云冈石窟:十六至二是窟开凿的最早,称“昙曜五窑”,它的特点是“多着袒右袈裟,肩宽腰细,高鼻深目”6.龙门石窟:古阳洞、莲花洞、宾阳洞并称北魏龙门三大窟。

龙门石窟的特点是“褒衣博带”第五章诗意花章----隋唐五代设计艺术的境界提升1.唐代陶瓷进一步发展,《陶录》称:“陶至唐盛,始有窑名”,陆羽的《茶经》2.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南青北白”瓷业布局,到唐代形成较为明显而固定的局面。

陆羽形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

《茶经》形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皮日休曾这样赞美白瓷“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魂起”3.唐三彩代表作品“三彩骆驼载乐俑”金银器代表作品“舞马衔杯银壶”金银平脱:盛唐时期制作铜器的高级工艺。

其作法,采用金、银薄片,裁制成各种纹样,用胶漆粘贴,然后髹漆数重,后细加研磨,使金银片纹脱露出。

金银平脱有两种,一是花纹与漆底在同一平面;二是花纹高出漆底。

4.螺钿:螺钿又名“螺甸”、“螺填”、“钿嵌”等,是用在髹漆工艺上的一种装饰手段。

螺钿主要取材于蚌壳,将其珠光层加以磨薄磨光加工成薄片后,制成人物花草鸟兽等形象嵌入预先雕成的凹形图案内,再髹上一层光漆,于后磨平抛光使其露出钿片,就制成了色彩艳丽的嵌螺钿器物了。

5.唐代是席地而坐向垂足坐过渡的时期,在家居设计上显示出两种坐式共存和转变期的特点。

6.从隋炀帝时期“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称为历代皇帝棉服的既定款式(黄色称为皇帝专用色也是从隋炀帝时候开始的)7.男女主要服饰款式:幞头袍衫为士庶、官宦男子的常服。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饰。

盛唐以后流行穿袖衫,中唐以后服式则越来越肥。

(披帛又称“画帛”,也是唐朝的)8.唐朝规模最大的数昭和乾陵“昭陵六骏”第六章道法自然—宋代设计艺术的理念1.宋代五大名窑定窑:“定器有芒”定窑的特色:白釉芒口,代表作品“白瓷孩儿枕”汝窑:青瓷,特色为天青釉,代表作品“三足洗”“青釉瓷盘”官窑:特色“紫口铁足”哥窑:特色“金丝铁线”钧窑:特色“窑变瓷”2.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其价值在于:①建立了营造学体系②重视工程的规划和管理③标准化、定型化的思想,提出了用材制度的模数制④工程技术理论化的思想3.漆器戗金:为宋所创,即在漆器上刻花纹,然后于刻纹内填漆,再填以金粉的工艺。

雕漆:是在涂多层的漆面上以浮雕的手法刻出花纹来的工艺,常见的是剔红、剔黑,犀皮。

南宋漆雕的代表作品“婴戏图剔黑盘”第七章多元交融---元代的设计艺术1.南方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开始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当地原料丰富,开挖使用便利。

2.什么是青花?是指用钴料在瓷胎上用毛笔描绘图案花纹,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3.釉里红:是指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

4.元瓷的主要品种“青花”“釉里红”5.绵、毛织的兴起,是元代染织业的重大成就,棉织从此与丝织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两大体系。

元代织金锦又被称为“纳石矢”“纳失思”“纳克实”6.堆朱杨成,堆朱就是日人所称的雕漆,杨成是以杨茂张成取一字。

“张成造”云纹剔犀盒。

“杨茂造”剔红渣斗。

7.元代金属器皿设计的代表作品“朱碧山银槎杯”“渎山大玉海”第九章开明新制---明代设计艺术的意匠美1.《园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明代文人计成撰《园冶》2.明式家具设计造型设计特色:①材料美②结构美③工艺美④意匠美4.明式家具的艺术风格:简、厚、精、雅简---造型简练,落落大方厚---形象浑厚,庄穆质朴精---做工精巧雅---风格典雅,艺术格调高5.紫砂壶代表作品“供春壶”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论述题(一)何谓吉祥图案?谈谈你对明清时期在各种设计中大量使用吉祥图案的认识?宋元以来,几乎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吉祥纹样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源于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构成具有某种寓意的标志或象征,产生相应固定的表现形式。

后来图案界就把他们叫做吉祥纹样。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民族历史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

先人们通过这些直观可感的完美形式,表达对幸福美满生活和财富的热切和渴望。

明清吉祥图案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意蕴丰富,这些丰富的意蕴背后隐喻着世代相传的中华民众独特的文化思维观念。

众多的吉祥图案,内容繁杂,如果按照吉祥的内涵和意蕴加以归纳,可用福、禄、寿、喜来概括。

吉祥图案在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固定的程式,有自由模式、对称模式、适合模式、太极模式和组合模式等。

吉祥图案以具象符号来体现祥瑞,在表现方法上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有托形造境、以形象征、以数示吉、谐音显瑞、以字达意、造符示吉等等。

吉祥图案连接着艺术与生活,图标了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喻示着无限美好的未来,它成为东方中国的美丽神话,构筑了特定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图案情结”第十章繁缛富丽---清代的设计艺术1.江南三织造:清代的南京、苏州、杭州。

2.清代丝织的著名品种有: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式锦和四川的蜀锦3.吉祥图案的艺术表现手法①寓意②谐音,借字的同音或相近音以表示一定的意义③比拟,运用拟人化或拟物化的手法,以表现一定的事物④表号,既用简略的标识或符号,以表现一定的意义。

⑤文字,直接用文字表示意义4.“顶戴花翎”是清代官服的特色之一,也是区分人物等级地位的重要标志。

5.清代一般男子的服饰“长袍马褂”6.清代陶瓷造型设计的特色:①模仿历代瓷器的造型②模仿古代铜器的造型③模仿古代不同材料、不同工艺器物的造型。

8.清代宜兴窑陈曼生制紫砂壶9.康熙古彩;雍正软彩;乾隆珐琅彩10.清代建筑世家代表“样式雷”“山子张”清式家具11.清代家具:集体是指出现于清康熙年间、盛行于乾隆年间、停滞于清中晚期的具有典型清代繁缛华丽风格的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与满汉文化结合的产物。

第十五章工艺美术运动1.著名的企业家:家居业的齐朋代尔、陶瓷业的维德伍德和五金业的保尔顿。

论述题工艺美术运动—什么是工艺美术运动?它的局限性和贡献?(定义、贡献、局限)定义: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其产生受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建筑师A.W.Pugin等人的影响,参考了中世纪的行会制度。

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贡献和局限: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又适用的作品。

但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上了弯路。

1.工艺美术运动的导火索: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水晶宫博览会。

2.现代家居设计的先锋切尔。

蒂奈特的代表作品—14号椅也称“维也纳椅”3.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者---约翰拉斯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