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哲的宗教,世人的天使──纪伯伦散文诗《美之歌》赏析

合集下载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原文及赏析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原文及赏析

纪伯伦经典散⽂诗原⽂及赏析1、声⾳⽆法带⾛赋予它翅翼的唇⾆,它只能独⾃寻找天空。

苍鹰不携巢⽲,才能独⾃飞跃太阳感想:⼀个⼈要想达到更⾼的境界,就必须舍弃⾝边不必要的牵绊,即便很舍不得。

2、只想再呼吸⼀⼝这宁静的⽓息,再回⾸投下深情的⼀瞥。

然后我就会加⼊到你们中间,宛如⽔⼿在⽔⼿中间。

感想:纪伯伦离开呆了⼗⼆年之久的奥法利斯城时,看到⼈们向⾃⼰涌来,喊着⾃⼰的名字,⼼中万般不舍,所以想在呼吸⼀⼝这⾥的空⽓,瞥⼀眼这座⼩城。

然后,和故乡的⽔⼿⼀起,划船到⾃⼰的故乡去。

3、爱直到分别的时刻,才知道⾃⼰的深度。

感想:我们常说爱在离别时,有时候只有离开,才知道到底爱有多沉重!4、爱虽可以为你们加冕,也能将你们钉上⼗字架。

他虽可助你们成长,也能将你们削砍剪刈。

感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性,爱也是⼀样,爱可以让你⾼⾼在上,也可以让你低贱到尘埃⾥。

5、爱除了⾃⾝别⽆所予,除了⾃⾝别⽆所取。

感想:只有深爱过的⼈才知道,爱⼀个⼈不是要从他⾝上获得什么,⽽是要把⾃⼰的全部奉献给她。

6、爱别⽆他求,只求成全⾃⼰。

感想:爱是每时每刻都愿意为你化⾝成你想要的东西。

像夏季的清泉,像冬⽇⾥的炉⽕,像风像⾬,像云彩,也像赞美诗!7、彼此相爱,但不要让爱成为束缚。

让爱成为奔流于你们灵魂海岸间的⼤海。

感想: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是因为我们彼此靠的太近,让爱没有了⾃由的空间,爱原本是⾃由的,是跳跃的。

8、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的思想。

感想:纪伯伦关于孩⼦的说法,是很多⽗母应该学习的,作为⽗母能给孩⼦的只有爱,其他的都给予不了,尤其是思想,别想把⾃⼰的思想强加在孩⼦⾝上,让孩⼦活成⾃⼰的影⼦。

9、有些⼈快乐地施与,这快乐就是他们的回报。

有些⼈痛苦地施与,这痛苦就是他们的洗礼。

感想:施与东西给别⼈,你的⼼态决定了你的回报,我们不能决定别⼈的快乐,但可以决定⾃⼰快不快乐。

10、你们⾟勤劳动,便是真正热爱⽣命。

散文诗:《美之歌》【黎巴嫩】纪伯伦

散文诗:《美之歌》【黎巴嫩】纪伯伦

散文诗:《美之歌》【黎巴嫩】纪伯伦
《美之歌》【黎巴嫩】纪伯伦薛非译
我是爱情的向导,精神的美酒,心灵的食粮。

我是早晨开放的玫瑰,姑娘们摘下我,吻我,然后把我缀在她们的胸前
我是幸福的宫殿,欢乐的源泉,安详的开端。

我是姑娘唇边那温柔的微笑,年轻人见了,就会忘掉沉重的负担,生活就会变成甜蜜的
梦一般的草原。

我为诗人触发灵感,我为艺术家指点方向,我是音乐家的热情教员。

我是婴儿天真的慧眼,温柔的母亲见了就会跪下祈祷,轻轻地把安拉歌唱。

我在亚当面前成了夏娃,并征服了他的心;我以女友的身份会见所罗门,把他变成智者
和诗人。

我对海伦莞尔一笑,特洛伊城就告失陷;我为克利奥佩特拉戴上皇冠,欢乐就降临尼罗
河畔。

我和命运一样;今天创造,明天就毁掉。

我是安拉,使万物生长,也让一切死亡。

我比紫罗兰的芳香还温柔,我比风暴更有力量。

人类啊,我是真理,我,就是真理啊,也是你们所能理解的最好形象!。

纪伯伦论美理解

纪伯伦论美理解

纪伯伦论美理解
纪伯伦(Khalil Gibran)是一位黎巴嫩裔美国作家、诗人和哲学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洞察力而闻名。

他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是《先知》(The Prophet),这本书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纪伯伦的作品通常涉及人类存在、爱、友谊、自由、宗教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的理念在于探索人类情感、精神和内心的深度,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

论及美这个话题,纪伯伦的观点通常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美的本质:纪伯伦认为美是一种普世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
面面。

它不仅存在于艺术、自然和外在事物中,也体现在内心、灵魂和情感的丰富性上。

●美的主体性:他强调个人内心的美和灵魂的纯洁,认为美不仅仅是外
貌或物质上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精神状态的反映。

●美的永恒性:纪伯伦认为美是永恒的,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认为美是永恒存在的,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创造的艺术作品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它的痕迹。

●美的启示作用:纪伯伦相信美能够启发人们,激发他们内在的智慧和
潜能。

美是一种力量,可以唤起人们对生活、爱和创造力的认识和理解。

总的来说,纪伯伦对美的理解不仅停留在外在的形式或表面,更关注美的内在意义和力量。

他认为美是超越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一种与人类内心和灵魂紧密相关的体验。

美之歌纪伯伦原文

美之歌纪伯伦原文

美之歌纪伯伦原文
摘要:
1.美之歌的概述
2.纪伯伦的简介
3.美之歌的主题和意义
4.美之歌的艺术特点
5.美之歌的影响和评价
正文:
美之歌是纪伯伦的一部代表作,描绘了美的本质和内涵。

纪伯伦是20 世纪初期的黎巴嫩诗人、作家和画家,他的作品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风格独特,富有哲理。

美之歌的主题是探讨美的本质和存在方式,通过对美的赞美,揭示了美的永恒和无限。

纪伯伦认为,美是一种精神和力量,它可以通过艺术、自然和人类的创造来体现。

美的存在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是为了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境界和精神追求。

美之歌的艺术特点是采用了富有象征和隐喻的语言,融合了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形式优美,意境深远。

纪伯伦的语言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通过反复和对比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深沉和神秘的氛围,令人陶醉。

美之歌的影响和评价非常高。

这首诗歌被誉为20 世纪最美丽的诗歌之一,不仅在黎巴嫩和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也在西方国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美之歌不仅深化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认识,也启迪了人们对生活和艺术
的思考和探索。

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读后感

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读后感

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读后感第一篇: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读后感良师的推荐,故选读了《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这本书,我大约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对这本书进行了精读,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读后感。

阅读完大诗人纪伯伦的精髓之作,使我无论是对于人生,还是在诗歌创作方面都有很大收益。

尤其是在诗歌创作方面,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应该怎样用诗歌反映生活、怎样用诗歌礼赞生命,使我在诗歌的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有了创作新思路。

在纪伯伦诗歌创作手法的影响下,我创作了我的三首诗歌《孤独》、《守望》和《大海和浪花》,这三首诗,它们是我这个人类个体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真实个人解读,如果说这三首诗带有纪伯伦诗歌色彩,那是因为我的创作灵感正好产生于我阅读纪伯伦诗作的过程中,是纪伯伦诗歌创作手法在我表述我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时的自然流露。

我感觉我抓到了纪伯伦诗歌创作的精髓。

我认为纪伯伦的诗歌创作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纪伯伦在生命的每一刻钟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垂问着自己的灵魂,从未背叛自己的心灵所指,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解读,始终都在用一双哲学与理性的眼睛观察生活、体验生命。

2、纪伯伦的诗歌语言酷似音乐,随着情感的自然流露与释放,或是低沉,或是高仰,使读者很自然地投入到了洞察心灵、体验生命的过程之中。

纪伯伦在诗歌创作的内容、形式、语言、思维等方面给了我很多启示。

1、诗歌的内容:主要是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在人类文明的大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人性的特点,热衷于揭示生命、生活和人性的本质。

2、诗歌的形式:或是用人与人对话的方式,或是用第一人称,或是将人的众多欲望拟人化、角色化,或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或是以一个先知的身份将人性的哲学播撒给芸芸众生。

3、诗歌的语言:注重用情境化的语言描写自己的心灵所想,使哲学与理性蕴含于情境和生活之中,给了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他的诗歌语言的押韵不是外在上的,而是内在的,充满了音律美。

4、诗歌的思维:注重从两面或多面对要表现的事物进行解读,给读者一个立体的思维空间。

纪伯伦《雨之歌》原文及赏析

纪伯伦《雨之歌》原文及赏析

纪伯伦《雨之歌》原文及赏析纪伯伦《雨之歌》原文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

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纪伯伦《雨之歌》赏析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

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

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表达诗人愿为万物付出爱心和愿为万物传递爱的信息的意愿。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纪伯伦散文诗七篇》原文及赏析

《纪伯伦散文诗七篇》原文及赏析

《纪伯伦散⽂诗七篇》原⽂及赏析 隐⼠和野兽 从前,在苍翠⼭岭间住着⼀个隐⼠。

他是个精神纯洁和良⼼纯⽩的⼈。

⼤地上的⼀切⾛兽和天空⾥的⼀切飞禽都成双捉对地来到他的⾯前,他就对它们讲话。

它们⼼悦诚服地听他讲话,它们围了拢来,不到天⿊不愿离开;天⿊时他就送它们⾛了,以他的祝福,把它们委托给风和森林。

有⼀天晚上,当隐⼠讲到爱情的时候,⼀头豹抬起脑袋对隐⼠说道:“你给我们讲到恋爱。

先⽣,请告诉我们,你的伴侣在哪⼉呢?” 隐⼠说:“我没有伴侣。

” 于是在飞禽⾛兽群⾥腾起了⼤为诧异的喧哗之声,它们开始嘁嘁喳喳地互相议论,“他⾃⼰对此⼀⽆所知,怎么能给我们讲恋爱和结婚呢?”它们悄悄地鄙夷地⾛掉了,剩下隐⼠孤零零⼀个⼈。

那天夜间,隐⼠脸孔朝下倒在席⼦上,接着就捶胸痛哭。

珍珠 ⼀只蚌跟它附近的另⼀只蚌说,“我⾝体⾥边有个极⼤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 另⼀只蚌怀着骄傲⾃满情绪答道,“赞美上天也赞美⼤海,我⾝体⾥边毫⽆痛苦,我⾥⾥外外都很健全。

” 这时有⼀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外外都很健全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全的,然⽽,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乃是⼀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 梦 有个⼈做了个梦,他醒来后便去请教他的预⾔家,要求他解释清楚这梦预兆什么。

预⾔家便对这⼈说道,“你带着你清醒时看到的梦境来问我,我⼀定把梦境的意义告诉你。

然⽽,你睡熟时做的梦,却既不属于我的智⼒的范围,⼜不属于你的想象⼒的范围。

” 疯⼦ 我在疯⼈院的花园⾥遇到了⼀个青年,脸容苍⽩、秀丽,可⼜充满诧异的神⾊。

我坐在长凳上他的⾝边,我开⼝道,“你为什么在这⼉?” 他惊讶地瞧着我,然后说道,“这是个不礼貌的问题,不过我还是要回答你。

我的⽗亲要我成为同他⼀模⼀样的⼈,我叔⽗也指望我同他⼀个模样。

我的母亲但愿我活像她那⼤名⿍⿍的⽗亲。

我的姐姐以为她那航海的丈夫是个⼗全⼗美的榜样,要我亦步亦趋地学他。

我的哥哥认为我应该像他⼀样当个运动员。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组诗》二首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组诗》二首

这是两首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的散文 诗,爱与美的主旋律回荡其间,令人陶醉不已。
美读欣赏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选择其中 一篇、一段或几句,自选角度(如人称、修辞、 谴词用语等),品析课文语言特点的话。
语言特点:
1、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 2、用拟人手法赋予“浪”“雨”人的 灵性,想象新奇。 3、成语、文言词增加文采。
预习检测,解释词语:
执拗: 憔悴: 馈赠: 真谛: 璀璨: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赠送(礼品)。 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镶嵌: 酷似。 酷肖: 海誓山盟: 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 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 盛气凌人: 纹丝不动:
我是音乐家的创作源泉,因为有我,才有像贝多 芬一样以心灵去感知音乐神奇魅力的恒心的成功者。 我唤起诗人的灵感,因为有我,才有超凡脱俗 的桃花源与庄周梦蝶的浪漫。 我是汗水后的清凉,我是欢乐者的支持者,我 是十年寒窗后的精神支柱,我是成功者的奋斗力量。
我是一棵小草,生长在草原大众的草群中,在蓝 天、白云下,尽情畅想着未来,在阳光的沐浴下,我 茁壮成长。但是,我是那么的渺小,我不伤心,因为 我比人们多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 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这对于世界来说微不足道的一 个生命;我感谢万物生灵,因为我能有一席之地供我 生活,阳光、雨水、白云、蓝天,他们都滋润着我, 哺育着我;我感谢我的兄弟姐妹,他们处处为我着想 ,当然这些小帮助对于人间的每一个人来说,简直无 需说起,但我还要感谢他们,因为我拥有一颗感恩的 心!没有了感恩,活着等于死去。
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傲慢的气势逼人。 一点儿也不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贤哲的宗教,世人的天使──纪伯伦散文诗《美之歌》赏析
纪伯伦是近代黎巴嫩的一位杰出诗人,也是阿拉伯现代文学和东方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他虽然只活了48个春秋,但他一生著述甚丰,总计有20多部著作问世。

也的前期用阿拉伯文写作,后期旅居美国则用英文写作,其中以散文诗的成就最高,出版的散文诗集有14部(包括几部散文诗与小诗的合集)。

1923年出版的散文诗集《先知》是纪伯伦散文诗的代表作。

“爱与美”曾被认为是纪伯伦散文诗的基本主题,并把纪伯伦看作是“爱与美的诗人”。

其实这是不完全的。

他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对腐败权力的揭露,对宗教偏见的鞭笞,对传统和民族性中的消极面的挞伐,也是非常凌厉而深刻的,“爱与美”只是他诗歌创作中的一部分。

关于“美”,在纪伯伦的散文诗中有很多篇,如《先知》中的《美》、《泪与笑》中的《美》和《在美神的宝座前》等。

纪伯伦认为,“美是智者哲人登上真理宝座的阶梯”,因为,他对美是他对人生对哲理的深沉思考。

他以激越的感情、丰
富的想象、富有启发性的比喻以及新颖的意象和象征来表达对一个抽象事物的认识,能为人们提供出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新视角,并表达出他对和谐完美理想境界的向往。

《美之歌》选自1913年出版的散文诗集《泪与笑》。

本集中有一组散文诗总题为《组歌》,如《浪之歌》,《雨之歌》、《幸福之歌》等,共5首,《美之歌》是其中的第4首。

1911年,纪伯伦虽然已正式迁居纽约,并宣布“我生命中的一个时代已经结束──结束了赞颂、倾诉和哀恸哭泣”,但是他此时并没有完全由绚丽型转向力量型、由激情型转向哲理型,他还在积极寻找通向心灵和人性完美的道路,他仍然满怀激情地歌颂爱、歌颂美,认为爱与美是世间万物完美的象征,是理智的成果,是人世的好的归宿和结局。

因此,他将爱与美当作宗教来崇拜。

在《美之歌》里,诗人把美当成上帝、真理。

她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其力量也非常神奇,可以主宰生死存亡,可以令你获得爱情、灵感,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美丽,净化人的心灵,使社会变得崇高起来。

同时,她也可以“赛过狂风暴雨”,摧毁一切。

诗人在这里不是在演绎哲理命题,而是
用艺术的散文诗形式和优美语言,形象地阐述美的作用与意义。

在纪伯伦前期人生哲学观里,美,有着较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如他认为,“美是一种威严可怕的力量”,是一种“神力”,“只有在美中才有真理”,“只有在美中才有光明”,“美可以使你们的灵魂归真反璞至大自然──那儿本是你们生
命的起源”等。

在《美之歌》中,也具有这种神秘主义因素,如“我(即“真”)是造化,人世沧桑由我安排;我是上帝,生死存亡归我主宰”等。

美成了超然之物,成了主宰生灵万物的神。

在纪伯伦后期人生哲学观里,美,开始逐渐褪减神秘主义色彩,而强调人们自己对“美”实践的重要。

如他说:“你们到处追求美,除了她自己做了你的道路,引导着你之外,你如何能找到她呢?”这里强调了要你自己去“找”,又说:“美是凝视自己镜中身影的永恒。

但你们就是永恒,你们也是明镜。

”“美在情人的心中,真在耕者的臂里。

”“世上只有两个元素,美和真。

”这就是说,美并不是一切,世上除了美之外,还有真。

美不是虚无飘渺的,它是现实的、实践的,
创造的,是掌握在人们自己手里的。

不过《美之歌》的“美”,还没有进入到他后期这种境界。

《美之歌》这首散文诗的最大特色是,诗人以充沛的激情,运用众多而生活的比喻,并把许多经典典故通俗化故事化,把个十分抽象的理念(美)演绎得具体形象,令人神往并引发人们对哲学的深沉思考。

再加上新颖的意象和象征,以及运用一连串的排比句,有如一气呵成,行文华丽、流畅而富有音乐性,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

这不仅是《美之歌》这首散文诗的艺术特色,也是纪伯伦所有散文诗的艺术特色,被称之为“纪伯伦风格”。

纪伯伦散文诗创作的数量多,内容丰富,体式多样,叙述型,抒情型、议论型、故事型、寓言型、戏剧型、单纯对话型、书信型、分行诗歌型、长篇、短篇,以及小诗、格言等等,各种体式都有。

他为世界散文诗宝库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