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基础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复习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打印版)

复习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打印版)

Unit 1 Wheredidyou go on vacation? 【重点短语】1、go on vacation 去度假2、stay athome呆在家3、go to the mountains上山/进山4、goto the beach到海边去5、visit museums 参观博物馆6、go to the summer camp去夏令营7、quite a few相当多8、studyfor为…… 学习,9、goout 出去10、most of the time 大部分时间/绝大多数时间11、tastegood尝起来味道好12、have agood time玩的开心13、of course 当然可以14、feel like 感觉像……/想要15、go shopping购物16、in thepast 在过去17、walk around绕……走18、toomany太多(可数名词前面)19、becauseof 因为20、onebowl of一碗……21、findout 查出来/发现22、go on继续23、take photos 照相24、something important 重要的事情25、up and down 上上下下26、come up出来【重点句型】1.——Where didyou go on vacation? 你到哪里去度假了?——I wentto New York City.我去了纽约城。

2.——Did you goout with anyone? 你出去带人吗?——No, No one was here. Everyonewason vacation. 不,没有人在这儿。

大家度去度假了。

3.——Did you buyanythingspecial?你买了什么特别的东西吗?——Yes, I boughtsomething for myfather.对,我给父亲买了一些东西。

4.——How was the food?食物怎么样?——Everythingtastedreally good.每一样东西真的都好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汇总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汇总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汇总资料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n?重点语法】不定代词:不指名代替任何特定名词或形容词的代词叫做不定代词。

用法注意:1.some和any +可数名/不可数名。

some多用于肯定句,any多用于否定句、疑问句和条件从句。

有些问句中用some,不用any,问话者XXX望得到对方肯定回答。

2.由some。

any。

no。

every与body。

one。

thing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用三单。

3.不定代词若有定语修饰,该定语要置于其后:如:something interesting重点短语】1.buy XXX为某人买某物2.taste + adj.尝起来……3.nothing。

but + V.(原形)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4.seem + (to be) + adj看起来5.XXX小地方到达某地6.XXX do sth.决定做某事7.XXX.尝试做某事/ try to do sth.尽力做某事8.XXX喜欢做某事9.want to do sth.想去做某事10.start XXX开始做某事=XXX.11.XXX停止做某事区分。

to do sth.停下来去做某事12.XXX XXX.不喜爱做某事14.so + adj + that +从句云云……以至于……16.tell sb。

(not) to do sth.告诉或人(不要)做某事17.keep XXX.连续做某事18.XXX.遗忘去做某事XXX遗忘做过某事词语辨析】1.XXX照相quite a few+名词复数“许多…”2.XXX形容词看起来…。

You seem happy today.XXX.好像XXX仿佛做某事I seem to have a coldIt seems +从句似乎。

….It XXX.seem like。

好像,似乎…。

It seems like a good idea.XXX小地点注:若后跟地点副词XXX,介词需省略,如:arrive here。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基础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基础知识点

get或go后跟表示地点的副词时不需加to.如:I usually get home at six o’clock.Can you get there on time.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做某事花费某人多长时间。

如:在表示两个事物中“一个……另一个……时”,用“one…the other+单数名词”或“one…the other…”定冠词the不能省去。

当表示不确定数量中“再一,又一,另一个”时,用another.如:不接受邀请用“sorry,I can’t.”问日期“what’s the date today”今天是几号?不能回答星期几或节日。

Whole 位于冠词、物主代词或其它限定词之后 结构为“限定词+whole+单数名词复数”接复数名词结构为“the+whole+of+限定词+名词复数”all 位于冠词、物主代词或其它限定词之前,结构为“all+限定词+单数名词”接复数名词结构为“all+限定词+复数名词”Mean 动词 表示“……的意思”常用句型:What does sth.mean?=what ’s the meaning of sth.?如: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What does this word mean?=what ’s the meaning of this word?had better(常简略为'd better)是一固定词组,had better"最好",用于表示对别人的劝告、建议或表示一种愿望,这里的had 不能用have 来替换.had better 后跟动词原形(即不带to 的不定式),构成had better do sth.句型.Tom, you'd better go there today.汤姆,你最好今天去那儿。

两者比较时,常用than 表达。

A +be +比较级+than+B有时使用比较时不出现than ,而是通过句意来体现。

八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总结1. 整数与有理数:
正整数、负整数、零及其运算规则;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和相互转化;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绝对值。

2. 平方根与立方根:
平方数和完全平方根的概念;
立方数和立方根的概念;
计算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方法。

3. 代数基础:
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公式的运用和推导。

4.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和解的含义;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5. 几何基础: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角的概念及角的分类;
相关角的性质和计算。

6. 图形的认识与运动:
二维图形的命名和性质;
图形的旋转、平移和翻折等基本变换;
利用坐标进行图形的描述和判断。

7.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和分类;
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
数据的分析和判断。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整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整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整理】复资料、知识分享】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十一章三角形1.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是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称为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称为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 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中线。

3) 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这个性质称为三角形的稳定性。

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三角形有三条线段,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按边的关系分类: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按角的关系分类: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1)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共有6个单元,分别是:
1. 几何基础知识
- 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
- 角的概念及分类
-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关系
- 圆的概念及要素
- 三角形的分类及特性
2. 一元一次方程与表示法
-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
- 方程的解集与解的判定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3. 几何图形的相似性
-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与判定
- 相似三角形的特点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4. 数据的描述与处理
- 平均数的概念与求解
- 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与求解
- 描述统计与图表分析
5. 线性方程的解与应用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与解法
-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问题
6. 几何图形的性质
- 四边形的分类、性质与判定
- 多边形的分类、性质与判定
- 角平分线与垂直平分线的概念与性质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具体还需参考教材进行学习。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桃花源记基础知识【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 [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像这样。

今:这样。

[不足]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异]感到诧异。

[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

[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理解探究(一)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必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必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必考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

这类动物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

这类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

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

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和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和蛭。

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蛙类是两栖动物的代表,它们有两个生活阶段,一个是在水中生活的蝌蚪阶段,另一个是陆地上生活的青蛙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真菌1.常见的真菌:大型真菌有蘑菇,木耳,银耳等,多细胞真菌有霉菌(青霉和曲霉),单细胞真菌有酵母菌。

2.真菌的结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真菌的营养方式:由于真菌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它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4.真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酵母菌是出芽生殖)5.菌丝可以分为营养菌丝和直立菌丝两种。

6.青霉的孢子呈扫帚状而曲霉的菌丝呈放射状。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

2.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有三种:寄生、共生和腐生。

寄生:细菌或真菌寄生在人或动植物的身体上,使其患病,它本身获利。

一方得利一方受害。

共生: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腐生:从死亡的生物遗体上通过分解有机物而获得营养。

3.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多种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等植物疾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4.地衣是真菌与藻类植物共同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5.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制作馒头,面包等;乳酸菌可以用来制作酸奶、泡菜等;醋酸菌可以用来制醋,多种霉菌可以制酱。

2.食品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或真菌杀死或者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食品保存的方法:脱水法、腌制法、渗透保存法、巴氏消毒法等。

3.有的真菌如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酒精蒸烤过程中会挥发掉,二氧化碳可以使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而膨大和松软。

4.有些细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5.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产生治疗糖尿病的物质——胰岛素。

6.甲烷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可以作为燃料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

7.有些细菌或真菌还能净化城市污水。

第五章:病毒1.19世纪末,伊万若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滤过性病毒2.19世纪末,口蹄疫病的研究证明了滤过性病毒的存在。

3.20世纪初,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烟草花叶病毒。

4.病毒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

动物病毒:寄生在人或动物的活细胞内的病毒。

如流感病毒;植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

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细菌病毒: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又叫噬菌体。

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5.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6.病毒的生活方式:营寄生生活,利用活细胞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当环境适宜时,又开始生长和繁殖。

7.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一方面会使人患病,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生物防治、基因工程、制作疫苗等方面来加以利用。

第六单元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植物分类的依据: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绿色开花(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根据花、果实和种子来分,其它植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它们的根、茎和叶。

2.动物的分类依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

3.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微生物的特征。

第二节:从种到界1.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的分类单位。

2.生物的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生物分类的意义:为了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5. 生物分类的特征: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包括的种类最少;同界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包括的种类最多。

6.给植物挂牌的时一般要写植物的名称、国际名称、属于哪个科、分布和用途等。

7.林奈提出的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有时后面还有命名者的姓名。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上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栖息环境的多样性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类、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

4.我国的裸子植物最丰富,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自然保护区的含义: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有保护对象中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4.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及其生存环境而建立的。

【实验探究】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请你参与“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点影响”的实验探究:制作一个箱子,以箱子内中线为界,一边放潮湿的土壤,另一边放相同高度干燥的土壤,然后放进20条状况相同的蚯蚓,盖上纸板。

三天后检查箱子内中线两边的蚯蚓,注意作好观察记录。

(1)请你作出假设: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土壤点干湿度(或水分)。

(3)你的实验结果:蚯蚓聚集在潮湿(填“潮湿”或“干燥”)土壤点一边。

(4)你的解释是蚯蚓的呼吸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5)如果让你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时,你应该如何进行?简单写出你的实验计划:制作一个箱子,放潮湿的土壤。

以箱子内中线为界,一边用黑纸板盖住,另一边用透明的玻璃盖住,然后在中线处放进20条状况相同的蚯蚓,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的分布。

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1)提出问题: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什么行为?(2)作出假设: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3)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①制作完全相同的两个迷宫,在一个迷宫点一端放好食物,将小鼠放在迷宫的另一端,观察小鼠经过“尝试与错误”通过迷宫获取食物的过程。

②等小鼠能够顺利通过迷宫获取食物后,换用另一个相同的迷宫,观察小鼠通过迷宫获取食物的时间是否缩短了。

(4)得出结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探究:动物的行为【提出问题】菜青虫总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叶片上出现,而不吃空心菜等其他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1)作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或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不是先天性行为)。

(2)制定计划:①菜青虫的来源。

a去白菜地里捕捉已长大的菜青虫b去白菜地寻找菜青虫的卵请你从以上两种获得菜青虫的方式中选择,你的选择是b。

②实验变量是植物叶片的种类。

③每一组菜青虫的数量b。

a.用1条菜青虫 b.用10条菜青虫(3)得出结论:你的预期结果是菜青虫总是趋向于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

结论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探究:蚂蚁的通讯提出问题:蚂蚁是怎么交流信息的?作出假设:蚂蚁通过气味交流信息。

制定计划:参考课本第57页制订自己的探究计划。

得出结论:蚂蚁的通讯依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蚂蚁也可能是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

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提出问题: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作出假设: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

实验方案:1.设置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作对照,培养皿里装有牛肉汁,培养基要高温灭菌,目的是杀灭各种细菌、真菌,排除实验外其他因素的污染,在选定的环境中将一组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这个过程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另一组不打开,两套培养皿应该放在同一温暖环境中培养。

结论: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无处不在,如土壤、水域、空气、动植物体内。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1)提出问题: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分布吗?(2)作出假设: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分布。

(3)实验步骤:①取两套装有同一种培养基的培养皿,密封好,标上1号、2号,并进行高温灭菌后,置于无菌的环境中。

②将1号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2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③将1号、2号培养皿置于温暖的环境或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4)实验现象:1号培养皿有菌落;2号培养皿无菌落。

(5)实验结论: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分布。

小丽和小辉为探究教室和操场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做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提出问题】教室和操场哪里的细菌和真菌多?【材料用具】每组2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标签纸、放大镜、透明胶带、恒温培养箱。

【实验步骤】①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号、2号),将标签贴在培养皿底部。

②采集细菌和真菌。

在教室、操场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

③放入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

④观察、记录。

【讨论】(1)配制牛肉汁培养基的目的主要是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对其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灭杂菌。

(2)步骤②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3)预期实验结果:教室内的细菌和真菌更多些。

(4)根据实验结果,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我们平时在学校应该怎样做?(请写出2条)①讲究卫生;②经常开窗通风。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探究使食物腐败的细菌是在食物中自然发生的还是从外界空气进入食物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准备甲、乙两套装有牛肉汁的培养皿,并且均需要经过高温灭菌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验证使食物腐败的细菌是从外界空气进入食物的。

(2)将甲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而乙培养皿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并且将它们放置在同等的条件下,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对照试验,这时环境条件要求温暖,原因是保证细菌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适宜条件。

(3)几天之后,同学们发现甲培养皿中的牛肉汁开始腐败,而乙没有丝毫变化,因而初步断定使食物腐败的细菌是从外界空气进入食物的。

(4)为了进一步验证当初的假设,他们又将乙打开,放置在与甲相同的条件下,几天之后,乙中的牛肉汁果然发生了与甲相同的变化,因而同学们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使食物腐败的细菌是从外界空气进入食物的,而不是在食物中自然发生的。

(5)你同意该兴趣小组的实验方案吗?请说出理由。

同意。

因为此实验方案设计合理,并得出正确结论:使食物腐败的细菌是从外界空气进入食物的,而不是在食物中自然发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