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暴力犯罪现象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关系出现问题主要是教师对自己角色的正确认识和履行方面的偏差,比如对学生缺乏 应有的尊重,过分地训斥,甚至打骂体罚;提出学生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不正当的要求;对 部分学生的偏爱和对另外部分学生的淡漠、不关心以及缺乏信任等等。近年来频频发生的 学生针对教师的极端校园暴力事件一部分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三、同学间的关系 同学之间应当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利害关系,他们之间的矛盾,往往与他们对生活和 事物的不成熟的理解有关。同学之间的矛盾,会使学生出现情绪低落而不稳定、心 理负担加重、行为失常等情况,马加爵就是一个例子。 马加爵无视国家法律,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琐事与同学积怨,即产生报复 杀人的恶念,并经周密策划和准备,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杀害。


4、犯罪手段成人化。据媒体报道,目前一些青少年作案时十分胆大,喜欢模仿影视 剧中的暴力情节、方法和步骤作案,手段也十分低劣和残忍,经常持械抢劫伤人, 有的甚至还在抢劫杀人后毁尸灭迹,企图逃避法律制裁。团伙作案中,更是事前严 密策划、仔细分工甚至订立反侦讯攻守同盟,增加了案件侦破的难度。青少年暴力 犯罪日益严峻的客观形势,足以引起各方重视,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并 探索解决办法。
大量的不健康的文艺作品以及国内自产的不健康的文艺作品充斥文化消费市场的现象,遍布城乡 各地的雷射厅、录像厅、个体书摊,大量传播着思想不健康的武打、凶杀、抢劫等书刊和影视作 品,有的地方只看经济的繁荣,甚至对传播、贩卖色情、黄色刊物等的也放任不管。这样未成年 人就能够多方面、多渠道的涉猎色情制品,刺激着人性最原始的暴力冲动,从而进行性犯罪。
四、学校管理的影响 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着缺陷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对学生的成绩关心有加,而对学生的个人品德有所忽略,直到学生犯罪了才如梦初醒。 二是一些学校的教育方式缺乏亲和力,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压力大,觉 得学习没有快乐、幸福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特别是学校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够重视, 对其放任自流,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从而自暴自弃,最终脱离学校,流 向社会,滑向犯罪的泥潭。
现状与特点
经过对近年来青少年暴力犯罪现象进行研究,笔者发现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案件数量激增化。有资料统计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数量急剧增加,增幅以 几何级数上升,且犯罪动机趋于冲动性和盲目性,暴力型特征明显,给社会的和谐稳定 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2、涉案人员低龄化。来自中国青少年预防犯罪研究会最近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几 年暴力犯罪涉案人员呈低龄化趋势,大多还是在读大学生、中学生(药家鑫、李冠丰都 是)。这些人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精力旺盛并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有司法机关统计, 低龄化人群暴力犯罪占所有青少年犯罪比例超过70%,并且向组织化、团伙式犯罪发展。 3、 犯罪类型多样化。经笔者粗略统计近3年的媒体报道,发现青少年暴力犯罪主要 集中于故意杀人、伤人、强奸、抢劫等类型,占比超过6成,其中暴力抢劫增加最快, 犯罪性质也比过去严重很多。不少暴力抢劫还伴随强奸罪、伤(杀)人罪,严重危害社会 安全。
5、共同结伙作案,犯罪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2012年至2014年7月,审查逮捕部门办 理青少年共同犯罪案件15件,占青少年犯罪刑事案件总数的78.9%。虽然当前青少年 结伙作案仍以临时纠合性犯罪为主,但组织化程度提高的趋势已经显现,一些青少年犯 罪团伙已经能够通过对团伙成员进行必要的分工和协作来提升其犯罪能量。
16岁学生水果刀刺死同学 获刑7年
16岁的刘华(化名)是禄劝一所中学的在校学生。2013年1月18日晚6时许,他与同学杨 军(化名)在自己班的教室里打闹,后两人发生矛盾并引发打斗。在打斗过程中,刘华被杨 军用教室里面的凳子打到腰部,幸好被同学劝开了。后大家开始上晚自习。 上自习期间,刘华向老师请假,称头痛要到宿舍吃药。吃完药后,刘华怕被杨军再次殴 打,便从床下拿出一把水果刀,带到教室并摆放在课桌内。 当晚第一节自习下课后(约晚8时),杨军再次来找刘华的麻烦。刘华随后从课桌内拿出 水果刀,刺杨军右腹部一刀,致其受伤倒地。随后杨军被送往医院救治。当晚,杨军因伤势 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案件发生后,学校赔偿了死者家属丧葬费2万余元。禄劝法院审理后,于去年以故意伤害 罪判处刘华有期徒刑七年。
由表可见,暴力犯罪 青少年父母对子女的 情感温暖、理解(F1、 M1)显著低于普通青 少年父母(p<0.001), 而对子女的惩罚严厉、 拒绝否认(F2、F5 、 M4 、 M3 )则显著高 于普通青少年父 (p<0.001),在其他 维度无显著差异。
社会因素: 一、社会土壤的刺激和暴力文化的泛滥
二、经济基础薄弱引发心理失衡
从近年来的刑事案件来看,因为贫困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 非常显著的特点,仅以某县法院为例,03年审结的盗窃案件中,92% 以上的被告人家庭都非常的贫困。 当前,社会中一些年轻人看到有些 人在经济开放中“暴富”,心理冲 突加剧,萌生一种“被剥夺感”, 城乡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不同地区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 贫富悬殊加大,当人们面对社会财 富分配的多元化,收入差距较大的 现实及城市本体的排外性时极易产 生心理失衡。
家庭因素
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是纯粹以个体家庭为分子而构成的一个 总体。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选择怎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对 子女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铸 就子女成长的摇篮,成为预防子女犯罪的坚固防线。 因此,家庭教育方式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的观念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 的教养方式,也伴随着家庭成员观念的不断改变而对子女产生 着微妙的化学反应,对子女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不良教育方式主要有:娇纵溺爱型、专制粗暴型、放任自流型、 沟通失败型、疏于管教型、家长道德缺失型
三、道德规范力量的减弱使社会公德泛化,控制水平降低
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经济制度在不断革新、完善,但 道德体系没有同步适应,社会的负面现象冲击着传统的道德体系,使 其趋于破碎。
学校因素
一、家长与学校和教师的关系 有的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对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不满意,而采取了不支持、不合作 的态度,导致双方关系紧张;还有的是由于学校或教师不正确地利用学生家长中的一些条件或 关系。这些情况都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对学生的是非观、正义观起到扭曲的作用。 二、师生间的关系
青少年暴力犯罪概念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概念:已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 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事法律,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概念: 不仅包括青少年所实施的触犯刑事法律的犯罪行为,而且还包括触犯社会治安管理法规的违 法行为,还包括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 暴力犯罪是以暴力为内容或者与暴力内容密切相关的犯罪。具体地说,是指实施身体的动作, 给人以强烈刺激,以使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侵害,危害社会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以暴力的 方式实施的杀人、伤害、爆炸、抢劫、强奸等犯罪。 3、从学理上看,“青少年暴力犯罪”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一是“青少年”,这是社会学上 的用语;二是“暴力犯罪”,它是法学上的用语。关于这两个概念如何定义,目前学界尚有争 论,这里不作过多讨论,青少年暴力犯罪是指“年龄为14至25周岁的犯罪主体利用身体力量 或其他工具恶意侵害他人身体或公私财物的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①。
如何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
(一)家长的责任 “放纵”和“严管”都是恶果之源,父母需要提 高自身素质。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失误,根本原因是忽 视了自身素质尤其是教育素质的提高,这是少年犯家 庭教育失败的关键。父母应进行角色学习和定位,不 要越俎代庖,包揽一切,要了解孩子特点和合法权益, 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作为思考和解决未成年人问题的 出发点和归宿点。
青少年暴力犯罪ຫໍສະໝຸດ Baidu
组员:范静华、郭淑芬、胡婷婷、廖文婷、王素芬
16岁少年学会“打砸抢” 【案件回放】 16岁的小平受电视、网络的影响,痴迷暴力。上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与社会 上的一批损友进酒吧、住宾馆、蹦迪的“潇洒”当成了追求的方向。他这些与学生身份 不符的行为,很快就收到了学校的警告。但任凭父母亲苦口婆心,小平就是不肯再进学 校。但吃喝玩乐的日子需要很大的开销,他和他的朋友们尚未成年,又哪来的经济收入。 朋友们聚在一起商量出的办法就是抢劫。 一天下午,小平等人在中山路胜利门附近拦下一名男性路人,“为什么要打我们的 朋友?”小平恶狠狠地问道,对方被问得一头雾水。可还没等对方申辩,小平等人以 “认人”为名,强行将男子带到偏僻的地方,拿起砖头、木棍劈头盖脸一顿打,抢走了 他口袋里的手机。 这次轻易得手,让他们尝到了甜头。此后不久,他们时分时合,先后在无锡多地采 用语言恐吓、拳打脚踢、持刀威逼等手法,拦路抢劫、抢夺、敲诈作案30余起,劫得现 金、手机价值3万余元。 崇安警方将10名团伙成员抓获归案后,发现这个犯罪团伙成员均为16至20岁的半大 孩子,大都生活在问题家庭、单亲家庭。他们的父母有的忙于经商、有的是无业人员, 都疏于对子女的管教。10名成员中,弃学流失生占了一半,其中初一、初二的辍学生占 了大多数。他们既少文化,又不懂法,在简单本能的“感情”、“义气”之下,盲目从 众。他们把敲诈、抢劫叫做“拍肩胛”、“杀猪头”,根本不知道这就是违法犯罪。
(二)学校的责任
强化学校教育,重点要抓好对青少年的心理教育、道 德教育、纪律教育、文化教育,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 想、有道德、守纪律的新一代,让他们在道德的阶梯上不 断地攀登。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花大力气加强以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青少 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犯罪的年 龄日趋低龄化,少年犯90%是文盲或半文盲。学校应重视对 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有针对性,及时矫 正其心理障碍,注意发现他的特长,增加他的成就感和荣 誉感,把孩子留在学校,不让孩子流入社会是防止青少年 犯罪的最有效方式。
性格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心理和生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型时期,受其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限 制,青少年在个人行为方面表现为意识淡漠、认识能力弱以及控制能力差等特点。
主要表现在:
(1)人格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 极度外向、恃强自大、心胸狭隘、自控力差
(2)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
缺乏应有的规范意识;缺乏真正的友爱、友情;缺乏良好的处世态度;缺乏自我评价能力
暴力犯罪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性别维度元认知水平的差异性比较
思考:
男性青少年群体中部分青少年元认知水平低下是导致暴力犯罪 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女性群体中两种青少年的元认知并无显著 差异(P>0.05) 。 我们应从其它角度,比如性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环境 等方面来研究女性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
一、性格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学校因素
元认知:
主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和意识,1976 年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 Flavell正式提出。 实验:选取山西省未教所的男性暴力犯罪青少年 200名,山西省女子 监狱女性暴力犯罪青少年 130名,选取山西省晋城市初二至高三各年 级学生共计 420人作为被试。测评后剔除无效被试,有效被试共计 426人。
从表2可以看出,暴力犯罪青少年元认知总体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青少年,存在 显著性差异(p<o.oo1).14个单项因子平均得分均低于普通青少年,其中存在显 著差异的单项因子共 9 项。
分别表现在元认知知识方面( 意识性,准备性,对策性) 、元认知技能方面( 理解 性,复习及方法性) ,元认知监控能力方面( 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 方面, 且大多 (p<o.oo1)。 这说明,暴力犯罪青少年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能力较为薄弱,也 缺乏对认知活动把握的基本技能,导致他们对一些事情的认识与理解容易出现 偏差。 其次,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够冷静理智地采取有效的办法"策略进行解决,行 为冲动而偏执; 且在事后自省和反馈的通道不够畅通,无法正确认知自己出现 的问题及其偏差,也不能够进行及时的监督"检查与矫正,最终导致极端行为 的进一步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